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自由,享受不到人间的温暖。宫女的忧愁,是人间最绵长、最无望的忧
愁。刚入宫的少女,愁的是再也见不到家里的亲人。这些如同刚孵出壳的雏
鸡般的少女,被带到远离家乡百里千里的地方,从此和家人音信稀疏甚至断
绝,生死各一方。杨玉环当年被送入寿王府的时候,红泪都洒满了一路,何
况那些凶多吉少的少女?
每个宫女在几千粉黛或几万粉黛中,只是水之一滴、万花之一瓣,谁会
把她们当成每一个个体的存在?她们如同树、草、花一样,成为宫中的景物
和摆设。就连和皇帝生过孩子的宫女,都不一定能留下姓名,不一定受到重
视,何况终生未被眷顾者?
那么宫女入宫后,一生便无快乐的时候?有时也有。入宫时间不长的宫
女,豆蔻年华、天真活泼,对宫中的事物、小山小水和游乐活动感到新奇。
在季节的变换中,宫中的游乐活动也变出不少花样。春季赏花、荡秋千,夏
季游湖、采莲,秋季七夕赛巧、赏月,冬季堆雪人、贴窗花,等等。
表现宫女欢笑时刻的宫词,也有不少:
太液池中翻翠荷,宫娃学唱采莲歌。
画船不系垂杨下,尽日随风漾碧波。
翡翠空闲云母屏,宫娥夜坐数流萤。
月华淡淡清无暑,笑把瑶笙学凤鸣。
一夜瑶花满禁阶,晓来旭日映西斋。
宫人团雪作狮子,笑把冰簪当玉钗。
宫女们对于承幸于皇帝的渴望,是颇有耐心的,她们不到中年不会丧失
这个唯一的期盼。见到宫中的花并头而开,她们相戒不折,凡见到这种花就
像见到吉兆,心中不免惊喜。七夕的晚上,宫女们祭祀织女,希望她能保佑
自己有被皇帝赏识的那一天。唐代的宫女在七夕时还要捉蜘蛛,放在小盒内,
第二打开盒盖看蛛网稀密,她们认为蛛网织得密便意味着将有巧事。
然而人生和岁月一样无情,生命在宫墙包围着的狭小空间内消磨着,生
命的光彩和生活的乐趣逐渐消失。有时听到临院里笙歌起伏,是翠华(皇帝
御辇的代称)临幸,而自己的院中“镇日无人独掩门”。在期待中走向绝望
的宫女“空余孤枕不成寐,拨碎琵琶弹泪痕”。
那些被皇帝临幸过的宫女,即使进封名号,恐怕惆怅更多。“半倚朱门
久凝睇,和愁和月待昏黑。”而无数个黄昏到来,皇帝却没有再驾临。她们
“拥衾欹枕暗伤心,起坐窗前弄玉琴。曾使君王痛怜惜,曲中犹写《白头吟》”。
从此不再有平静的夜晚了,无法安寝,在愁中数着岁月。
“霜露满天红叶老,有人愁听捣衣声。”才情并茂的宫女,将心事寄与
红叶。拾起一片红叶,提笔落下一首怅惘的诗,送入御沟,流出宫外。唐玄
宗时杨贵妃得宠,宫女无望,有位宫女在落叶上题诗:
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
聊题一片叶,将去接流人。
文士顾况在洛阳的上阳宫外的水中,拾到了一张写在桐叶上的诗:
一入深宫去,年年不见春。
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顾况深为感动,第二天他也题了一首诗,送入上游的御沟中:
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
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
顾况离开洛阳以后,又有文士游于此地,又发现水中流出一首诗,写在
杏叶上:
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合独含情。
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寻春取次行。
这段故事颇令人伤感,宫女题写春怨诗,恰逢知音回赠,可以想见宫女
得到回赠诗时的心情,但是未能得到如愿的结局。宫女每日在御沟旁,不知
等了多少时日。
唐僖宗时,真的发生了一件红叶题诗结良缘的事情,当时年轻的儒生于
祐,一天傍晚在城中漫步。时值悲秋,他颇怀伤感。看见御沟中浮着落叶缓
缓流出,于祐躬身洗手,忽然发现一片较大的红叶上面有墨印,取而视之,
果然上面题着一首诗: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一定是宫女所作。于祐把诗带回家里,此事日日萦怀。几天后,他在红
叶上题诗两句,置于御沟的上流水中:
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几年过去,于祐在富室韩泳家教书,
一天韩泳告诉他,最近宫中放出三十名宫女,有位韩夫人是韩泳的同姓,住
在韩舍,他愿为二人结缘。于祐尚未娶亲,听说韩夫人姿色甚丽,大为庆幸。
二人结亲后,韩氏在于祐画笥中看见自己题写的那片红叶,问于祐哪里得来
的,于祐如实告之。韩氏说:“吾于水中亦得红叶,不知何人作也?”拿来
一看,恰是于祐所作。俩人相对感泣良久。自红叶题诗到他们结为夫妇,中
间隔着十年。
韩氏慨然又作诗道:
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
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僖宗朝宰相张濬,作诗叙述并赞叹这件红叶为媒的故事,可以证实此事
的真实性:
长安百万户,御水日东注。
水上有红叶,子独得佳句。
子复题红叶,流入宫中去。
深宫千万人,叶归韩氏处。
出宫三十人,韩氏籍中数。
回首谢君恩,泪洒胭脂雨。
寓居贵人家,方与子相遇。
通媒六礼具,百岁为夫妇。
儿女满眼前,青紫盈门户。
兹事自古无,可以传千古。
唐玄宗时,还有一件脍炙人口的题征衣的真实故事。开元年间,朝廷赐
给卫边士兵的棉衣都由后宫制作。有位军校发现分给自己的棉衣中藏着一首
诗,诗中写道: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棉。
今生已过也,重结后生缘。
军校拿着这首诗禀告军帅,这件新奇的事又被上报到唐玄宗那里。玄宗
召集宫女们,出示此诗,说:“作者勿隐,不汝罪也。”这时有一位宫女跪
地,自称:“万死。”玄宗命将她许给得诗的军校,并对她说:“与汝结今
生缘。”玄宗也算做了一件积善的事。然而历史上这种机遇能有几个获得?
宫女们在禁严的宫墙内煎熬着,没有出头之日。
从宫城逃出去!这是宫女们随时潜伏着的一种冲动。但是若要实现这种
愿望,难乎其难。机会太不容易获得了,但也有天赐良机之时,唐中宗神龙
四年元宵夜,放出几千名宫女看灯,结果有多数宫女跑掉了。唐中宗又和韦
皇后微服到街市上游览,带着一大批宫女,史称这些宫女们“皆淫奔不还”。
清代《旧京遗事》中说,有人曾见过宫女从皇城逸出,“虽举体男装而袅袅
回步。”用男装打扮,肯定早有准备,早就伺机外逃。如同网中的鱼发现了
一个破口,悄然滑出;笼中的鸟束身从笼缝飞出,去回归自由和真正的生活,
不管前途吉凶如何。
当金朝都城燕京遭元军围攻,王朝岌岌可危之际,金哀宗决定遣出宫女
二千四百人,配给三衙兵卫之无妻者。相貌居上等的宫女配给诸郎将及子弟。
宫女们听到这个消息,喜不自胜。“忙熬掖庭诸女伴,马头争逐爱根来。”
金人称丈夫为爱根,宫女们争着挑选丈夫,那份激动、急切全部展现出来,
毫不遮掩。古人感叹宫女不知亡国恨,然而对她们来说,国就是把她们锁进
深院而不看一眼的那位“大家”的财产,那么国昌对她们有何幸,国亡又有
何恨?那些终生囚禁在宫墙内的宫女们才是终生抱恨的女子。宫,就是一种
刑法,“宫者,丈夫则割其势;女子闭于宫中。”宫女们囚禁在宫中就等于
受宫刑。
唐玄宗聚四万宫女于后宫,而天宝五年以后,杨贵妃得宠,后宫女子皆
被搁置一旁。在杨贵妃的授意下,后宫凡姿色稍美者,都被迁移到远离玄宗
日常生活的地方,连梅妃都被迁走。东都洛阳上阳宫是安置宫女的一大场所。
这些宫女被困在上阳宫,至死方休。到唐德宗贞元年间,离玄宗天宝时已有
四十多年,上阳宫还有白发的宫女存活着。诗人白居易痛心地写下了《上阳
白发人》一诗,以纪念这群无辜的牺牲者:
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转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许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在宫中,宫女和
普通宦官一样是仆役,帝后、妃嫔们是主子。宫女们吃苦,遭受打骂都是自
然的。宫女们遭受身、心的非人折磨,大都忍气吞声,默默地承受。
明宫规定,宫女如犯过失,要被罚以提铃警夜。深夜提着铃,在后宫徐
行正步。规定从乾清门提铃至日精门、月华门,再走回乾清宫前。边提铃还
要口唱“天下太平——”,声音要缓而长,与铃声相应。即使刮风下雨,天
寒地冻,也不许回避,照样提铃夜行。崇祯皇帝经常办公到深夜,一个风雨
之夜,他听出外面传来宫女“天下太平”的唱声,声音凄婉,牵动了他的怜
悯心。他命人把这位宫女叫来,问她姓名,答称:“韩翠娥。”崇祯命解除
她的刑罚。后来韩翠娥刻意读书,升为宫中女史官。
泰昌、天启年间,加重了对宫女的惩罚。除提铃外,还新设一种叫做“扳
著”的刑法。执行时,宫女向北而立,弯腰,伸两手自扳其足,腿不许打弯,
如身曲腿弯,则用荆条乱打。宫女被施以这种刑法,往往时间较长便头晕目
眩,僵仆卧地;有时呕吐成疾,甚至有死于此刑的。
明世宗时,宫女们被逼得走投无路,铤而走险,刺杀这个暴戾的君主。
这就是有名的“杨金英案”。
明世宗中年服食丹药,性情暴躁,动辄鞭打宫女。宫女们每天提心吊胆,
生怕出一点小错。在世宗身边服役的宫女中,有位杨金英年近三十,她和另
一位年龄较大的宫女邢翠莲一起,带领三四十名宫女干活,每天天色微明时
就要起床,到花园中为皇帝采集甘露。一点一滴,把树叶、草叶上的露珠收
进杯中。这种劳役十分析磨人,腰弯背酸,弄湿了衣服,还枯燥乏味。多少
天下来,宫女们的怨气无处发泄,只好装病。世宗对杨金英等人的工作很不
满,斥责她们偷懒,还将杨金英、邢翠莲狠狠鞭打了一顿。杨金英自忖在宫
中服役了这么多年,还要常常挨打,毫无生的乐趣。
然而祸不单行,杨金英等人又犯了一场大错。世宗笃信祥瑞,大臣们为
了讨好皇帝,不停地进献祥物。其中有一只五色龟,据说是千年神龟,得来
不易。世宗异常珍惜,命放它放在水中,令杨金英等人小心看顾。其实这只
五色龟是严嵩党羽赵文华假造的,龟背上的颜色是用染料染成的。放在水中,
颜料发散,这支龟也许因颜料中毒,不久就死了。杨金英等发现神龟死了,
大为惊恐,知道死到临头了,皇帝不可能宽恕她们。
活着虽无乐趣,但谁又甘心就死。杨金英和姐妹们决定冒险刺杀皇帝,
皇帝一死,宫中忙着治丧,谁会再管死龟的事。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某日的凌晨,杨金英等四名宫女潜入世宗的寝室。杨
金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绳子,先做了一个结往世宗脖子上一套,令同伙们用
力向两个方向拉,世宗惊醒,拼命挣扎。不巧杨金英结的绳扣是个死扣,怎
么也拉不紧,世宗的头拼命抵着,口中呻吟。害女们害怕、紧张、慌乱,杨
金英见另外三个宫女都用不上力,气得动手掐世宗的脖子,再拔下簪子,向
他的胯间猛刺。
宫女中有一个见事不妙,飞奔到方皇后处告密。方皇后赶来,杨金英等
急忙逃走。方皇后命宦官解下绳子,召来御医。世宗已经昏迷,御医迅速配
制下血药,服下,六、七个小时后才苏醒过来,一个多月后才恢复说话能力。
杨金英和从犯、知情者二十人左右被判以凌迟处死。
明清两代,宫女病、老或有罪,先发落到内安乐堂。内安乐堂在紫禁城
内金鳌玉鳌桥(今北海大桥前身)西,棂星门北的羊房夹道。明孝宗的母亲
纪氏生孝宗于此,同时在这里的还有被宪宗废黜的吴皇后。安乐堂在北安门
内,房屋数间,住着不幸的宫女。宫外的浣衣局也是收容病、老或有罪宫女
的地方。
净乐堂在西直门外,是宫女死后焚化、安放骨灰的地方。凡没有获得名
号的宫女,死后不赐墓,尸骨被抬到紫禁城后顺贞门旁右门,承以敛具,再
抬出神武门,送往安乐堂。再由安乐堂的雇工移到北安门外停尸房(在北安
门外墙下)。尸骨被封进朱棺里,运到净乐堂,入火葬塔焚化。
在宫中,宫女的后事由宦官办理。凡有宫女病故,必请旨,拿到铜符,
才能将尸体送出神武门。各堂房的簿册由中贵人(宦官首领)掌管。亡故宫
女的父兄在京者,可以从停棺所为她送行,直至净乐堂外。净乐堂内有东西
二塔,由塔中焚化的骨灰,放置在塔下的眢井(干枯的井)中。
第五章帝王的归宿
一、长生术——帝王的白日梦
帝王们既已拥有天下,天下的山川河海、子女玉帛、珍奇异宝当然都在
一己手中。一代又一代的帝王,在人间最美妙的居所——宫室殿阁、楼台亭
榭、离宫别院,享受着人间独一无二的快乐时,年华在不知不觉中流走。一
朝揽镜自照,发现鬓已沾霜,自封为天子的帝王,会马上意识到自己还缺少
什么、还需要什么。
缺少的是无限的生命,需要的是长生不老。其实皇帝不一定到老年才知
道寻求长生,许多皇帝即位不久就为长生术而忙碌。
帝王们对于成仙、长生的追求真是百折不挠,却没有一次达到过目的,
没有一个皇帝驾驭了长生术而不是被长生术所欺骗。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可以说是中国千年帝国中帝王的缩影。他夺
得天下、抚定四方后,便追随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等先行者,派人求仙,
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在秦始皇身边出现过许多方士,他们乘皇帝之所好,谋
取富贵。当时方士们描述的神仙世界和生长不老药的地方都在东瀛海中,海
外神仙遥远缥缈,海上风波难测,秦始皇一次次相信方士的神话,一次次不
惜代价派方士入海求仙。
传说仙人生活在东海之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上。古来君主多次
派人寻访神山,都未见踪影,而秦始皇时,大胆的方士却说找到了神山,看
见了山上的仙人以及漫山遍野的不死之药,此外,山上的禽兽因吃了不死之
药也毛发尽白而悠闲自得。果真如此?年方四十一岁,日夜渴求仙药的始皇
帝,派徐市率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卢生、韩终、侯公、石生等方士先
后奉始皇之命,寻访仙人、求不死之药。
然而派出去的方士不是一去不复返,就是回来说船被风波所阻。徐市入
海数岁,求仙药而不得,又耗赀巨大,恐遭始皇雷霆之怒,乃谎称:蓬莱药
可以寻到,但苦于有大鲛鱼出没,得不到。请派善射的武士一同前往,用连
弩射杀大鲛鱼。秦始皇居然听信,令入海者捕巨鱼,还亲自在琅邪海边观测
大鱼出没,发连弩而击之。到之罘,又射杀一条巨鱼。然而寻仙的事仍未能
乘风破浪而达目标,始皇却在古渡平原津病倒了,史称始皇本想借此南巡北
返之行,亲自入海尝试求仙,不料致命的病先袭击了他。
在多年的求仙梦中,秦始皇对方士的巧言几乎无不尊信。例如卢生说他
居室不隐,世人知道他住的地方,所以神仙无法降临,若想与仙人往来,必
须隐蔽居室,心性恬淡。所以此后始皇耗巨赀修筑了绵延不绝的宫室复道,
从复道间行,外人无法知晓皇帝的行踪,即使是当朝大臣,也不知道皇帝经
常躲在哪里。秦始皇一定常在神密的居室屏心静气,等候仙人前来会面,在
期待中失望,在失望中期待,这需要多大的耐心!以皇帝的身份入海求仙也
是方士的建议,秦始皇梦想尝试,却力不从心只得抱憾。由于渴求生长、恶
言死事,竟然把确立皇位继承人的事严重地耽搁了。
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和气质性情与秦始皇相似。平定四方,创立了帝王伟
业以后,自信心极巨膨胀,以为在寿数上能够人定胜天,能够挥手间荡平天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