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间之农女皇后-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茶。”

什么意思?叫她喝茶?

可是,刚刚她已经砸了茶盅,又哪来的茶可喝?采薇杵在哪里,脸色难看起来。

男人没去看她的脸色,低首啜了一口,续道:“香叶、嫩芽。”

呵,这样啊!她松了口气,脸色缓和开来。

多亏她平日里和诗友群的诗友们常在一起切磋,不然,真的会被这男人没头脑的一句给蒙住。

“慕诗客,爱僧家。”她对答如流。

南宫逸的唇边多了些柔和之色,放下茶盅,看了她一会儿,再次开口道:“碾雕白玉,罗织墨纱。”

话音刚落,采薇想都没想的接了下句:“铫煎花蕊色,婉转曲尘花。”

南宫逸唇边的笑意更浓,沉吟片刻后,道:“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采薇略一思索,接口道:“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呵呵,妙哉!”

南宫逸忍不住击掌,那张俊美无俦的脸上露出由衷的赞叹:“想不到薇儿姑娘竟有如此才情,是在下着相了。”

采薇心里虽然载歌载舞,面上却风轻云淡:“既然小女已经对上了公子的对子,公子是否愿意践诺,放小女子离开呢?”

南宫逸颔首,笑得意味深长:“那是自然,在下一向重诺,答应过的事,一定会做到!”

……

离开了兴隆客栈,采薇如出笼的小鸟一般,走的飞快。果然是知识改变命运,本以为今天会大动干戈,血洗兴隆客栈,没想到最后竟因为几句诗而和风化雨了!

因为手上没有沾血,采薇的心情格外愉快,在看到一位面熟的男人后,还主动上前打招呼。

被打招呼的男子姓谢,名子元,是镇上牙行里的人牙子,人称谢中人,此人在镇上做牙行的生意几十载,颇有些名气,大户人家里买房置地,卖人卖人,大都是经过他做的,上次采薇办赡养堂时所买的宅子,就是经他介绍买的。

“呦,穆姑娘,好巧啊!”谢中人一边客套着,一边打量着采薇。

这小丫头才几日不见,出落的越发水灵了。上次见面时,她还是一副面黄肌瘦的饿殍模样,几天的功夫,竟变得水嫩嫩的,像能掐出水儿来,真真儿奇怪!

采薇昨晚还和娘商量着要买人,可巧今日就碰到了谢中人,就把自己要买人的想法对他说了一遍。

谢中人听说采薇要买五六个人,登时心中大悦,他的这份职业,就相当于现代的中介,两边抽层,交易的金额越大,他能抽到的就越多。

“姑娘放心,在下这就去回去挑人,定会挑些麻利稳妥的,待会亲自带到府上去给姑娘看,保管姑娘满意。”谢中人满面春风,舌灿莲花,充分的发挥着中间人的专业特长。

辞了谢中人,采薇径自去了李记布庄,临近布庄时,又从空间里拿事先准备好的青菜和两条鲤鱼,一并放在篮子里。

如今白毛虎食物充裕,已经不下溪里捕鱼了,几天的功夫,灵溪里原本手指长短的小猫鱼儿,都长到了筷子长,成群结队的游在溪里,优哉游哉,好不快活…。

李掌柜的见了采薇,本就高兴,又看到她带来的猪蹄儿、美酒、鲜鱼和青菜,更是笑逐颜开,顾不上和她寒暄,捞过猪蹄啃了起来,还吩咐小二关了铺子,到厨下去给他炖鱼……

采薇略坐了一会儿,看李掌柜“滋滋”的喝小酒、狼吞虎咽的啃着猪蹄儿,根本没空搭理她,因又惦记着酒楼里的事儿,还想着一会儿谢中人会带人过来,就起了身告辞出来。

李掌柜也没挽留,挥着油手,含糊不清的说:“去吧去吧,反正以后见面的机会多着呢……”

从李记布庄出来,太阳已经升得老高,街道两旁的铺子都已开了门,行人也多了起来。

路过一家成衣铺子时,采薇走了进去。

如今日子一天好过一天,家里的人也该添置些时兴的衣裳了,以往家里人的衣服无一例外的,都是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衣衫,根本不能穿了,搬来镇上的时候,都被她丢在穆家村的家里,根本没带来,娘和菲儿虽然给大家每人都做了一件儿,可一件衣服又怎么够穿?还是要添置一些的!

成衣铺的活计见到一开门,就有客人上来,忙打叠起精神招呼着,采薇挑拣了一会儿,给每人都选了一身绸缎的衣裳,交了银子,便匆匆的往回赶,出来一趟,浪费了一个多时辰,这会子酒楼必定已经开门儿了,不晓得昨晚在铁匠铺子追订的签子送没送过来来?周婶子领着那帮婆子妇人,有没有窜好肉串儿……

她一定想象不到,此时的酒楼里,会是这样一种场面。

“小二,再来一百肉串,娘的,真好吃……”

“伙计,我们可是昨天就预定的,肉串儿好了须得先可着我们上……”

“小二,座位怎么都满了,还有空桌吗……”

打杂的老海子楼上楼下的忙着,把食客们用过的签子收集起来,第一时间送到后厨里。

后厨里,周婶子正精神抖擞的带着四个婆子窜串儿,几个人分工明确,洗签子的,切肉的,窜串儿的,有条不紊,配合得相当默契,虽然周婶儿昨晚窜了大半夜的肉串儿,但她丝毫没有觉得困倦,一想到仅一天的时间就能赚到二两多银子,她只恨自己没多生几只手呢!

九斤和周老五也是这个心思,虽然现在冒着严寒,在外面一干就是一整天,但和以前的日子比起来,现在这种日进斗金的日子可是有盼头多了!

特别是九斤,对这种日子满意的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现在,不仅可以每天都看到他的薇儿妹子,还可以陪她赚钱,照他们现在这个赚钱的速度,等他和薇儿成亲时,一定能给她一个像样的婚礼!

------题外话------

呵哒哒,昨天的章节里出了一副对子,结果妞们踊跃的冒泡,幺儿在这里谢谢大家了!

今天的章节里,依然有问题需要大家回答,谁知道南宫逸和他媳妇儿今天对的诗是什么体,揍请说出来,前三个答对滴,一样奖励20币币哦!

摸摸扎——

第四十七章 买人

刚踏进金鱼巷,采薇就闻到了空气中肆意流动着的烤肉串儿的香味儿,一时间颇有些意外,这会子才刚到辰时,不早不晚,哪会有人来吃肉串儿?

及至回到酒楼,当即被眼前的场面吓了一跳!

门外,几个长长的烤串炉子上,密密麻麻的排满了喷香的肉串儿,九斤和周叔挥汗如雨的烤着,忙得头都抬不起来了,小二不时的跑进跑出,吆喝着:“六号桌,再来五十串肉筋……”

“楼上天字间,再来一份烤猪排……”

门外,还站着一伙人在排队!

哦呦,这是什么节奏?怎么可以火到这个地步?还让不让别人家的酒楼活了?采薇在一边瞠目结舌。

九斤忙碌间,一抬头,恰好看到采薇挎着一只大大的篮子回来了,沉重的大篮子压得她半边身子都倾斜着,他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跑过来接过她臂上的篮子。

篮子很大,也很沉,揭开上面的苫布,里面满满的一筐青菜,有黄瓜、茄子、油麦菜、金针菇……

一旁正烤着肉串儿的周叔,看到采薇一个人拎了这么多菜回来,不免有些心疼的唠叨了几句:“薇姐,下次去买菜时,记得雇个脚夫帮你背回来,多费三四文钱也不值什么的,别没的把自己累坏了……”

采薇笑了笑,轻快的说道:“周叔,我不累!”

她说的是实话,这些菜是快走到家门口时,才被她用意念放进篮子的,根本就不会累到她!

酒楼里忙得热火朝天,一盘又一盘的肉串源源不断的被送进来,食客们大快朵颐,吃得连连叫好。

采薇见自己帮不上什么,就进了厨房,去帮周婶子她们窜肉串儿。窜了一会儿,老海子跑过来找她,说牙行的谢中人带着一大帮男男女女来了。

采薇听说后,忙起身,去了自家的后院。

一进大门,就看见三四十个人等待发卖的人,黑压压的几乎站满了整个院子。

“穆姑娘,在下把好的都给您带来了,您请挑吧!”谢中人笑容可掬,言语谦逊,对待自己的衣食父母,他一向如此。

娘带着采菲和文儿武儿,正站在屋门口看人,看采薇回来的,就让她做主来挑。

采薇也没跟娘客气,她买人是用来帮酒楼干活的,不是伺候家里人的,所以,买什么样的人,她心中早就有了打算。

“你,还有你,还有你们两个,都到前面来。”

她在人群中转悠了一会儿,挑出一个面相憨厚中年的汉子,两个看起来干净利落的妇人和一个十一二岁的小丫头。

“嗯,挑得不错。”

杜氏看了采薇挑出来的人,点头赞道:“心有面生,只看这些人的面相,就知道一定是稳妥的。”

娘也看中了这几个人,采薇便和谢中人谈妥了价钱,四个人,共花了七十五两银子,称了银子,两厢交割完毕,谢中人带着剩下的几十个人正要离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厮忽然从人群中跑出来,一下跪在采薇脚下,磕着头叫到:“小姐行行好,把奴才也买下来吧,奴才命贱,给口吃的,饿不死就成,什么活计奴才都能干,什么苦奴才都能吃,求小姐买下奴才吧……”

没等采薇说话,谢中人就冲过来,喝到:“好没规矩的东西,主子买人也是你一个奴才能左右得了的?”说着,一脚踹了上去。

被采薇买下的中年汉子见状,一下扑过去,死死的挡在小厮的身上,任由谢中人踢打,也不肯离开。刚买下的一个妇人也跑过去,一把抱住谢中人的大腿,哭着求饶。

原来,这三个人,是一家子。

采薇瞧着那小厮,虽然生的单细,恐怕干不得重活,但也是一副老实厚道的面相,便掏出二十两银子,把他也买了下来。

那对夫妇本以为会从此和儿子骨肉分离,做梦也没想到主家竟如此宽厚,把他们的独生儿子也一并买了来,让他们一家子骨肉得以团圆,都感动得涕泪交流,对着采薇“砰砰砰”的磕了十几个响头。

那叫张伯的汉子还对儿子说:“柱子,主家对咱家的大恩大德,我们一家子就是结草衔环也难报答,他日,你若敢做出对不起主家的事儿,慢说是主子,就是我也容不下你的!”

小厮一边磕头,一边呜咽着:“主子大慈大悲,菩萨心肠,使我一家免于骨肉分离,柱子就算被抽筋剥皮,也不敢有违良心,做出对不起主子的事儿!”

听到这话,采薇很满意!

其实,她早在进院时,就观察到了这几个人神色,张伯和那张婶儿频频对视,便知晓他们是一对夫妻,又见那小厮长的酷似张伯,一看就看出那是张伯的儿子,所以她的心下便有了主意。

之所以没一下把他们一家子都买下来,就是想让他们体会一下被分离的痛苦,再记住她成全他们一家骨肉团聚的大恩,日后也好能尽心竭力的为她做事儿。

“刘嫂子,你以后的工作,就是和张伯张婶儿在后厨里包混沌、水饺,擀面条,大厨会帮你们调馅子,其余的事情,你们自己去做。”

“是,小姐。奴才们一定尽心尽力。”刘嫂子和张伯、张婶恭恭敬敬的回答。

“你叫柱子吧?”

“是,小姐,奴才张柱儿,今年虚岁十二了。”

“好,从今天起,你到外面随九斤和周叔烤肉串儿,要尽快把烤肉串儿的技能学下来,你们三人轮流烤,酒楼里不忙的时候,你们还可以轮休。”

“是,奴才这就去学,一定不让小姐失望。”柱子打了个恭,抹着眼泪儿退出去了。

只剩下那个小丫头了,采薇问道:“你几岁了?叫什么名字?”

小丫头福下身子,怯怯的说:“回小姐的话,女婢今年十二岁,叫菊花!”

菊花?

采薇的嘴角抽了几下,说:“我不喜欢……菊花,改个名字,就叫春柳吧!”

“奴婢谢小姐赐名。”春柳很有眼力见儿的跪地谢恩。

“起来吧!”

采薇笑道:“我看你是个机灵的,所以挑了你,以后就跟在我身边儿,帮我打打下手,若是做得好了,自有你的好处!”

下话,她没接着说,春柳却听得明白,噗通又跪了下来,说:“奴婢一定尽心竭力的服侍小姐,若有二心,天打雷劈,死无全尸!”

采薇过来,扶起她,说:“但愿你能记住自己今天说过的话,我买的人,不用她有多聪明、多能干,但一定要忠心,否则,还不如不要。”

春柳抬起头,认真的说:“奴婢一定忠心耿耿,誓死效忠小姐!”

调教完小丫头,采薇又把四个人的住所分配了下来。

“咱们这里的房子不多,前面的四间,张伯和张婶住东间,柱子挨着他们住一间,第三是堂屋,且先空着,最西边的一间给你和刘嫂子住。”

------题外话------

昨天的问题,被一个叫6671659的美妞给答出来了,没错,采薇和南宫逸对的诗正是“宝塔诗”

应小菀砸的要求,幺儿在这里科普一下,虾米是宝塔诗。

咳咳——

宝塔诗原称为“一七体诗”,或“一字至七字诗”,起源于隋唐,特点是一言起句,依次增加字数,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叠成两句为一韵。直至从一到七字,对仗工整,声韵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

像这样字数逐渐增多,如果把全诗横写,外形就像古代的宝塔一样,底尖上宽,中间逐层收缩像等腰三角形,所以得名:宝塔诗。

第四十八章 不怕死的来了

安排好下人的住所,采薇带着春柳,又回到酒楼,进入了忙碌状态。

酒楼的生意好到令人难以置信,客人一桌接着一桌,桌桌爆满,活计们都忙得脚打后脑勺儿,幸好采薇及时买了人回来,添了几个人手,才不至于忙不过来。

厨房里,两个大厨在忙着炒菜,老海子洗菜、择菜,周婶子带着四个婆子窜串儿,又添了刘嫂子和张伯夫妇三人,一下子把个厨房挤得满满当当,几乎转不开身来。

采薇看挤得厉害,就让窜串儿的和包混沌的,去了后院一进的堂屋里做事。

后院的堂屋宽敞幽静,几个人一边干活,一边东拉西扯的说着闲话,很是惬适。

张伯夫妇对采薇让他们一家子团圆之事感激涕零,哭眼抹泪儿是和大家说了主子的义举,众婆子都说采薇是个好心肠的姑娘,又都恭喜刘嫂子和张伯张婶儿几人找了个好主家。

对于众人夸赞采薇一事,周婶子深感自豪,她家的薇儿就是这么好,既善良、又能干,小小的年纪,竟能撑起这么大的一份家业,这可是谁都比不了的!

大家一边干着活,一边天南海北的聊着天,既轻松又愉快,干了好几个时辰,竟谁都没觉得累,也没觉得饿,直到春柳来送饭,才晓得早已过了午时。大个儿的白馒头,大盘儿的猪头肉、凉拌菠菜、青椒炒鸡蛋,这些大家过年都吃不到的东西,在这里竟能随便吃,吃饱为止!

“哦呦,这也太……好了吧!”

刘嫂子不知该如何形容这顿丰盛奢侈的午餐,只呆呆的看着眼前这些菜,不敢下筷儿,更不敢相信这些好菜是给他们这些奴才吃的。

张伯和张婶也是一样的表情,看着桌上的丰富的菜式,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看着大家的表情,春柳掩着嘴巴笑眯眯的说:“小姐知道大家辛苦了,特意犒劳大家的,小姐说了,只要大家好好干活,咱酒楼里的生意好,银子赚得多,主子就能让咱们日日都吃这样好的东西呢!”

“菩萨保佑啊,咱们真是运气好,竟摊上恁好的一位主子!”刘嫂子双手合十,对着天空连连礼拜。

“岂止是运气好,简直是鸿运当头呢!”

张伯抓起一个大白馒头,看着春柳和刘嫂子问:“在先前的主家里,你们可吃过这样的大白馒头?”又指了指面前的几个盘子:“这些个肉、蛋、青菜,就是在过年里,也没得吃啊!”

刘嫂子说:“可不是嘛,我在先前的主家时,每天只吃两顿饭,早上是一个搀了糙面的玉米饼子,夏天还好,多少能吃上一点儿便宜的青菜,到了冬天,好几个月的时间,就只佐着咸菜下饭,晚上那顿更是恓惶,只吃能数得清米粒儿的稀粥,像这样的菜饭,我在先前那家做了十几年也没吃到过啊!”

张婶子叹道:“我们还不如你呢,好歹你早上还能吃顿稠的,我们一家子从前在周家屯的周老爷家做事,周老爷是个俭省的,一文钱都要掰成两掰儿花,我们这起子下人一年到头都只喝杂米粥果腹,还要像驴一样起早摸黑的干活,差点把人给磋磨死。”

“当初我成亲后,怀了四五个娃,都因为膳食太差,没养住,掉了下去。后来怀我柱儿时,我当家的晚上摸黑儿到山上给我捉野鸡,套狍子,好歹才留下那条小命儿来,到底还是不结实,整日里病怏怏的……”

春柳说:“我看柱儿哥哥虽然瘦弱些,但也没您说的那样啊!”

张婶子说:“那是后来是周老爷死了,少爷掌家,才好了起来。只可惜,少爷和老爷的性子相反,老爷吝啬得恨不得把脖儿都扎上,少爷却散漫得吓人,吃喝嫖赌,无所不至,仅一年的时间,就把诺大的家业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