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家小公举-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场诸人皆是凛然垂首应“是”,就连皇后与周侧妃嫔亦是一同起身来郑重行礼。

太后到底上了年纪,略说了一会儿话便累了,只说是要休息便叫人退下了,只有王昭仪按照惯例留下侍奉太后。

王昭仪生得柳眉杏眸,虽是三十许的人了,因保养得宜的缘故,一眼望去依旧是少女一般的娇美动人。大约是年纪渐长的缘故,近年来她倒是越发小心谨慎起来,如今穿一件杏黄色绣花鸟的衫裙,头上簪了一朵茶花,朴素的很。

因王昭仪在太后身边服侍惯了,也不假人手,亲自搀着太后入了内殿,在那张百子千孙的暖榻上坐下。宫人倒了一盏温水上来,王昭仪便服侍着太后喝了半盏,又问要不要去里头躺一会儿。

太后手里端着茶盏,随口道:“早膳吃多了,这会儿有些撑,躺着难受,再坐一会儿吧。”又与王昭仪道,“你也不必这般事事小心,这儿又没旁个人,坐下说话吧。”

“多谢娘娘体恤,”王昭仪这才落了座,眉目盈盈带笑,柔声细语的说起话来,“说来也是有趣,嫔妾前后只见了郑姑娘两回,两回都是哭着的,也不知是随了哪个。”

太后闻言一顿,面无表情的看了王昭仪一眼。

王昭仪被太后看得有些莫名,不由得垂了首,惶然的道:“娘娘……”

太后的面色已然冷了下去,把手上的茶盏搁到桌案上,发出极轻微的碰撞声,可那声音落在王昭仪心头不啻雷霆一般的可怖。

太后的语声淡淡的听不出半点喜怒道:“你如今也是三十多的人了,二皇子都那么大了,怎么还越活越回去了——竟是学着蒋氏那种浑人,和我说这些挑拨是非的话?”

“娘娘,嫔妾……”王昭仪抓紧了手上的帕子,面色微变,正要开口为自己辩解几句却见太后已是面沉如水,她声音在冰冷的空气中颤了颤,喉间干涩,一时竟是说不出话来。

第5章 皇子

太后原还以为王昭仪这一年多来低调小心已是学乖了却不知她竟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此时自是十分的不耐:“当年我就说了,你既不似许氏聪慧贤淑、也不似谢氏讨人喜欢,那便给我忍一忍,百忍成金。上一回,你没忍住,丢了妃位。如今,难不成连这个昭仪你都不想要了?”

这话由太后口中说出,已算是十足的警告了,王昭仪吓得面色一变,再不敢多说,忙从梨花木椅上下来,俯跪在地上,垂眸敛睫,低声道:“娘娘息怒。”

太后垂眸看着她,面上的法令纹深如刀刻,那轻而冷的声音便如鞭子一般抽在王昭仪的面上:“我太原王氏,怎么就出了你这么一个蠢人!”

“娘娘,”王昭仪听出太后话语中的杀意,吓得一哆嗦,跪爬着去抱太后的腿,连声哀求道,“哪怕是看在二郎的面子上……”

太后暗自叹口气,任是她这般的,瞧着眼前驽钝的亲侄女,一时之间也只觉得有些灰心:当年,她亦是千挑万选方才从几个侄女里选中了王氏,原是打算给幼子做正妻的,只是当时高祖皇帝看中了许氏先赐了婚,没法子才委屈侄女做了侧室。没成想,王氏手里抓着这么一副好牌,就连二皇子都生了,居然也能叫到手的妃位给跑了,简直是让她这个姑母都跟着丢脸!

太后看了她一眼,到底还是忍着气点了一句:“你在我跟前装可怜又有什么用,要紧的是皇帝!”

王昭仪抬了头,面上犹有泪痕,似是茫然。

太后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她:“皇帝是我生的,他的性子我最是明白不过,那是真真的‘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他如今喜欢那姓郑的小丫头,那便是喜欢得紧,恨不得所有人都跟着喜欢。你偏要与他逆着,轻了便是故意讨他厌烦,重了便是忤逆君上。你既要讨皇帝喜欢,那便再不可对那姓郑的有什么坏心思,就当她是亲女儿一般的疼着便是了,就是装也得给我装出笑脸来。”

王昭仪愣了愣,一时没应声。

太后已然厉声呵斥道:“你听明白了没?再有下回,我便直接令人捆了你去太平观念经,省得连累二郎那孩子。”

王昭仪忙点头应了下来,见太后面上疲色,便又小心翼翼的起身去扶她回榻上躺下休息,只是眼中依旧带了些许不甘:一年前郑娥害得她丢了妃位,连累她和二皇子被人嘲笑至今,而现在她不仅不能报复对方,反倒要处处讨好,凭什么?!

王昭仪握紧了手掌,指尖涂了蔻丹的长甲嵌入肉里,一阵生疼,令她不由得清醒了许多。

几个皇子皆是要去进学,从仙居宫出来后便径直往东宫的崇文殿去。

郑娥此时已经缓过来了,快步上前去拉萧明钰的袖子,她白皙的指腹在萧明钰袖角那用金线绣出的云纹上摩挲了一下,只觉得金线磨得柔嫩的肌肤都有些发红。她极不好意思,可仍旧是小声的开了口:“四哥哥,谢谢你……”

郑娥眼睫浓密,眼眸黑亮,仰头看人时便显得很是认真,笑起来时梨涡浅浅,甜得犹如蜜糖。

他们身边的宫人都很是伶俐,见着两位小主子要说些体己话便都暗暗的退开了一些,不去打搅。

萧明钰见着她颊边的酒窝,不禁也跟着一笑,伸手轻轻的摸了摸她柔软的发顶,笑问道:“现在呢,觉得我喜欢你了没有?”

郑娥点点头又摇摇头,犹如新荔的腮帮鼓起,她小大人似的把手背在后面,一派认真的想了想方才道:“萧叔叔喜欢我,他的喜欢有这么多……”她用力张开手臂很是努力的比划了一下,然后又接着道,“皇后娘娘少一点,二姐姐还有五哥哥,他们对我的喜欢有这么多。”她慢慢收拢手臂,做了一个抱着东西、捧东西的动作。

萧明钰越发觉得有趣,便接着问:“那我呢?”

郑娥伸出手,指着自己指尖那一小段修剪的圆润的淡粉色指甲,应道:“你的喜欢只有这么多……”

只有指甲大的喜欢……萧明钰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哭。

大约出于对萧明钰先前解围的感激,她紧接着又结结巴巴的努力解释道:“我知道你不是讨厌我,只是……”她年纪小又不知该如何表达,只好红着脸仰头去看萧明钰,眼巴巴的看着他,期待他能明白自己的意思。

在郑娥明澈的目光下。萧明钰面上那常年挂着的微笑忽而敛了起来。他垂下眼,眼睫紧接着一根根的垂落下来,淡淡的阴影在鼻翼处落下,尤显得鼻梁挺直,五官轮廓分明。他语声低低的应道:“嗯,不是讨厌也没有多少喜欢。只是……”只是不知该如何对待你罢了。

萧明钰把那未说完的话咽了回去,重又扬唇一笑,很是细心的弯下腰替郑娥理了理衣襟,拢了拢她耳畔的碎发,附在她耳边,悄声道:“告诉你一个小秘密——”

“其实,我之前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他与郑娥那双明亮漆黑的眼睛对视,眸光一闪,语气里带了几分奇特的意味。

“梦见我什么啊?”郑娥好奇的眨眨眼,眉睫乌黑,那对黑眸就像是宝珠一般的明亮,映着萧明钰那张神色复杂的面庞。

恰在此时,不远处的五皇子出声唤了一句:“四哥,你和阿娥哪里来的这么多话?就等你了!”

“就来。”萧明钰转头与五皇子回了一声,伸手抚了抚郑娥的肩头,微微用力推了人一把,“下回再告诉你,你先走吧。”

郑娥不大高兴的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气鼓鼓的蹬着自己的小短腿跑回去拉二公主还有皇后的手,与她们一同回了立政殿。

只有萧明钰一人则是站在远处,遥遥的目送着皇后一行人离开。

今日乃是个难得的晴天,冬日里的暖阳高高挂在天空,碧空如洗,万里无云,阳光暖暖的照下来,仿佛是从天上罩下来的一层极薄的金纱,就连萧明钰乌黑的的眉睫都被染成淡淡的金色。他不自觉的伸手挡了挡光,眯了眼睛,乌黑的瞳孔跟着一缩,里面似乎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五皇子见萧明钰又站着不动,不禁急的连声催促,萧明钰回过神来,这才慢条斯理的掸了掸自己的袖口,装模作样够了这才转身往五皇子等人那一处去了。

五皇子拉着六皇子,忍不住嘟哝了一句:“四哥他就是穷讲究!事多,做什么都慢吞吞的!”

六皇子见着走到跟前来的萧明钰,悄悄的扯了扯五皇子的袖子,连忙道:“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最要紧的是,说坏话被当事人听见是要挨打的啊,傻子!

皇子们要去崇文殿进学,郑娥以及二公主则是要去立政殿的偏殿里去进学——按理,公主不比皇子,不必这般早就进学,按着旧例就是先跟着各自生母启蒙学些东西,十岁左右再去崇文殿与皇子们一同进学,过几年便可出嫁了。

不过皇后极好读书,自个儿手不释卷也不愿底下的女儿不学无术,于是二公主三岁的时候便报了皇帝,另给两个公主寻了个女先生,乃是博陵崔氏出身,从习字、背书、学礼到琴棋书画,全都教,就在皇后立政殿的偏殿里头教。

郑娥年纪最小,皇后想了想还是让她跟着二公主一起去了,便是先学学字也是好的。

二公主最好端着姐姐模样,如今来了个又乖又小的郑娥妹妹陪她一同进学,高兴得很,一时儿精神头都好了许多,忙着把人一个个的指给郑娥听:“这是我大姐姐,小字佩玉,你和我一同叫她‘大姐姐’便是了。”说完,又指着大公主身边的两个女孩,“她们是大姐姐的伴读,这是景川侯府的周婉婉周小姐;那个是魏国公府的魏淑娴魏小姐。对了,母后说,明年我就六岁了,她也给我选两个伴读……”说着说着,二公主的话也多了起来。

大公主萧佩玉乃是熹元元年所出,因她是皇帝的长女又生在皇帝登基后的头一年,故而其生母容婕妤也母凭女贵被升为容充仪,位列九嫔之一。因着大公主已然十岁,自然和还只有五岁的二公主萧佩兰不一样——她早上时候在立政殿这里学一会儿,午后则是要赶去崇文殿与皇子们一同进学,还有两个伴读陪着。

因着殿内温暖,大公主和她边上的伴读都脱了御寒的头蓬,十岁上的姑娘家已能看出几分少女娉婷妙曼的身姿。

两个伴读的打扮上都十分规矩简单,垂了双髻,簪鲜花,钗环精致玲珑。周婉婉身上穿的是一件鹅黄暗花镶粉边上襦,配条粉色高腰间色裙,令她本就犹如枝头玉兰一般柔嫩的脸蛋更显甜美。魏淑娴的身形比周婉婉更加清瘦一些,穿了一条白色高腰襦裙配蓝色绣白莲缀珠诃子,形容端庄,举止娴雅,面庞亦如满月般的白净圆润。

然而,这两个伴读被站在中间的大公主萧佩玉一衬,便成了真的绿叶——大概是萧家武人血统起了作用,大公主萧佩玉虽才十岁,可身量却是几个女孩里最高的,穿着一条大红色绣金凤高腰裙,颜色明丽,极是耀目。且她今日还特意费心的梳了个精致的飞仙髻,高髻上饰以宝光烁烁的珠翠,衬得她五官更加明艳,几乎有咄咄逼人的架势。

第6章 先生

大公主正和身侧的两个伴读说话,见着二公主挽着郑娥的手进来,便抬步过去打招呼,居高临下的打量郑娥,懒懒道:“你也和我们一同进学吗?”她瞧郑娥身量尚小,一团稚气,难免觉得有趣可笑,便又加了一句,“你可还识得字?”

二公主不大高兴她这倨傲的做派,难免要插一句:“大姐姐,阿娥她有名有姓,实在不行便叫郑妹妹好了。你这样你啊我啊的叫人很不礼貌!”

大公主被妹妹顶了一句,面上有些过不去,便淡淡的哼了一声,随口道:“你也知道我记性一贯不太好,又不是什么阿猫阿狗的名字都能记得。再说了,还不知她是不是真姓郑呢,哪来怎么多讲究?”

这最后那句话是大公主从生母容充仪那里听来的,多少掺了点讥诮和不屑。

二公主听她这般说郑娥,气得厉害,脸都跟着涨红了,忍不住道:“你,你简直太过分了!我要告父皇还有母后去!”

大公主听她说要告皇帝皇后便已生出几分心虚畏怯,可到底还是在边上两个伴读跟前撑住了面子,郑重其事的沉了声,道:“二妹妹,我做姐姐的总也要教你两句——你我姓萧,这才是一家姐妹呢。难不成你还要为着一个外人告自家姐姐的状?还是说,你以为父皇母后真会为了一个外人,为了这么一点小事,责罚我?”

大公主越说便越觉得自己有理:她虽庶出却是皇帝的长女,和其他人比起来自是有些不一样的。且她出生时皇帝便已登基,一出生便是公主之尊,真正的金枝玉叶。她往日里最是倨傲不过,自视甚高,便是寻常臣女都看不入眼,更何况郑娥这么一个来历不明的?

二公主差点没去把她那张得意洋洋的蠢脸给抓花,还是在边上的郑娥忙又把话给扯了回来:“我识字的。萧叔叔闲了便叫我认字,只是我人小,骨头软,他不让我多握笔……”她察觉到大公主那点儿微妙的态度,可因着前头有萧明钰和太后打底,这会儿她倒是能对那些莫名其妙的恶意平静以对了。

大公主见她管皇帝叫“萧叔叔”,便又生出几分不悦来,正要端出公主的架势教训几句,站在她边上的伴读周婉婉已经笑着打了个圆场:“郑姑娘识字便好,其实也是因为崔大家一贯严格,大公主这做姐姐的这才要关心的问一句。”她这般婉转,大公主适才的冷嘲热讽反倒成了关心爱护。

大公主本要说几句“她算是哪门子的妹妹”,可听着周婉婉口中的“崔大家”三个字便又把话咽了回去,重又敛容在位子上坐好了——等会儿杨大家就要来了,倘若被她抓到了,那才不好呢。

二公主气不过她们的态度,拉着郑娥的手,扬着下巴用力哼了一声,气冲冲的也跟着坐下了。

倒是郑娥用手拉了拉二公主的袖子,悄悄的从袖子里掏出帕子,变戏法似的揭开帕子从里面拿出她偷偷藏起来的水晶龙凤糕,这是糯米蒸出来的米糕,上头用红枣做了龙凤的图案,糯米晶莹剔透,红枣甜蜜可口,让人一看就想要流口水。

郑娥的声音也甜软得像是刚出炉的糯米甜糕:“又不是什么大事,二姐姐你别气了,这个给你吃。很好吃的……”她眨眨眼,又长又卷的眼睫就像是小扇子一样一颤一颤的,笑起来的时候,颊边酒窝塌下去,甜蜜的很。

二公主瞧她笑起来的模样便又生不了气了,只好嘟嘟囔囔的道:“明明是她们的错,还不让说了……”话还未说完就被郑娥塞了半块糕。

郑娥自己亦是拿着剩下的半块糕慢慢吃着,乌溜溜的眼睛就那样看着二公主,眼睫长的就像是蝶翼。

二公主再忍不住,只好笑起来,一面吃一面还端出大姐姐模样的伸手替郑娥擦嘴角:“你吃慢些,嘴角都沾着了。”说着说着,便又笑起来。

她们两个正笑着,大公主几人看在眼里,心里颇不是滋味。

大公主听着那惹人厌的笑声,细白的素手紧紧抓着书脊,指尖都泛白了,仍旧是有些气不过。

周婉婉左右瞧了瞧,见着左右宫人敛容束手皆是默默,无人注意这里。她眼珠子一转便又悄悄的凑到大公主耳边,粉唇如花瓣一般柔软,贴着人的耳朵,声音细若游丝:“殿下,您真没必要和她们争这个,要是吵起来崔大家或是皇后那里难免要生气。您要是真想要拿那个郑娥出气,我这儿倒是有个好主意……”

大公主侧耳听着周婉婉的话,眼睛慢慢就亮了,只是没开口说做不做——她也不傻,心里其实也清楚的很:郑娥到底是皇帝宠着的,蒋美人的事情才刚过去不久,她实不该凑上去自找没趣。

大公主心念一转,便也熄了念头,随口和周婉婉应道:“我再想想吧……”说着,又瞪了边上的魏淑娴一眼:她两个伴读,周婉婉是容充仪选的,伶俐聪慧,事事都能替她着想,故而很得她喜欢重用;而魏淑娴则是皇后选的,虽是公府出身却又呆又傻,做什么都慢一拍,使唤起来都不得劲,简直是个只能看的木美人。

魏淑娴正垂头看书,忽而被大公主这般一瞪不由微怔,满面茫然的抬起头来,慢一拍的问道:“殿下可是有什么吩咐?”

大公主实在腻歪了魏淑娴这又呆又傻的模样,面上立时转冷,很快便移开目光没再理会对方。

大约过了一刻钟,外头的宫人弯身掀了帘子,听得有脚步声传来,过了一会儿果是见着一个披了莲青色头蓬的妇人缓步往里走来。她手里拿着几卷书,身后另跟着两个小宫女替她拿着东西,神色从容,步履不疾不徐,行止之间自有一番大家风范。

这便是皇后特意去给几个公主请来的女先生——崔大家。崔大家原就是博陵崔氏出身,乃是当朝一等一的名门,嫁的也是范阳卢氏,只可惜她的丈夫年纪轻轻便害了急病,崔大家二十出头便守了寡。好在当时崔大家膝下已有一子,思忖再三,便也未曾再替改嫁之事,反倒是静坐家中抚育幼子,潜心向学,才女之名倒是比未出嫁前还响亮。

许皇后亦是书香门第出身,平生最喜读书,生了二公主后便有意要给女儿寻个好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