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家小公举-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便是一时真气病了,估计养个几日便好了。

吴王妃见他面色不对,还要再问几句。

吴王已经反应过来,没在这话题上多说,只是不易察觉的转开话题:“好了好了,你啊别操心这些事情,好好养好身子,咱们两个再抓紧给父皇生个小孙子,可不能落在四弟后头……”

“你就知道胡说。”吴王妃犹如美玉一般莹美的娇面不由跟着一红,含羞的嗔了吴王一眼,手肘往后一推,嘴里只是小声辩解道,“四弟妹都有几个月了,我便是这会儿怀上了,也不可能比她还快啊。”

吴王面上含笑,伸手捏了捏她的耳垂,伏在她耳边道:“反正我就是知道咱们一定能赶在他们前头。”他伸手攀上吴王妃的腰,小心的揉搓着,“好王妃,你便依了我罢……”

吴王妃身子都已软了,哪有不依的,只得羞赧的把头埋在吴王怀里,轻轻的挠了挠他的心口,只觉得自己满心的甜蜜。

她一直都觉得,能够嫁给吴王这般的夫君,乃是她此生最大的幸运。也正因如此,来日真相被戳破的时候,吴王妃才会那样的绝望悲愤。

第二日一早,郑娥便与泰和长公主一起去了甘露殿。她们两人自是与吴王楚王不一样,甘露殿上下自往里头通报了一声便一路畅通的迎了她们一起入内殿。

郑娥心里焦心皇帝病情,难免走得快些,一直到里头,果真便见着端着药碗慢慢喝药的皇帝。她瞧皇帝那没有一丝血色的面庞,心里不免更加担忧起来,连忙快步上前去,嘴里不禁问道:“父皇今日可好些了?”她倒是有些内疚起来,“早知父皇您病得这样重,我昨日里便该来瞧您了……”

皇帝见着她这担忧关切的模样,心中不由微微松了松,竟也觉出一丝的宽慰——如今想来,在他这个位置上,那么一点所谓的真心实是难得,好在还有似阿娥这般的。这般一想,他不知怎的倒是觉得萧明钰的运气比他好些:能够早早遇见郑娥这般的人,早早缔结姻缘,有阿娥在,他日后也不会如自己这般孤家寡人。

皇帝心里感叹着儿子的好运气,面上倒也不显,只是一口把剩下的药都给喝了,随手将那药碗搁在一边,轻声与郑娥说着话:“没事的,调养几日便好了。”反正尚药局那两个老头子的话简单来说便也是这样的。

郑娥点点头,这才显出一些笑容来,颊边的梨涡小小的,感叹道:“差点吓死我了……”

皇帝被她这模样逗得一笑,竟是觉得这几日郁在胸口的闷气都不觉散了许多,不由放缓了声调,玩笑道:“你啊,都是要做娘的人了,还和小时候一般……这样孩子气。”

郑娥有些不好意思,羞赧的眨了眨眼睛,又长又卷的眼睫就像是小小的蝶翼一般跟着轻轻一颤,更衬得她一双眸子好似两丸黑水银,又黑又亮。

皇帝只觉得自己一颗心都要被看软了,便又温声与郑娥道:“难得来,午膳便一起用吧。朕让他们给你加几个你喜欢的菜。”

郑娥自是应了,嘴里脆生生的道:“谢谢父皇。”

泰和长公主可不似郑娥这般好骗,她瞥了眼那还剩下一点儿汤药的白瓷药碗,眸光微闪,随即便凛了神,沉声问道:“究竟怎么回事?你喝的这药可是补血气的?你是哪儿受伤了?”她心里颇是犹疑,“这宫里头也有能伤着你的人?难不成是谢氏。”

泰和长公主脑子动得很快,不一会儿便想起了被关起来的谢贵妃。

郑娥听得一怔,这才想起谢贵妃被关起来的事情,抬头去看皇帝。

虽说家丑不可外扬,可泰和长公主与郑娥算不得是外人,更何况谢氏做的那些事,皇帝心里也不好瞒着。他想了想,苦笑了一声,解释道:“朕是叫谢氏给气的,一想起那些事,自个儿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

皇帝语声微微一顿,很快的便也斟酌着说了些事情,“谢氏宫里头死了个宫人,便揪出许多旧事来——当年上元节,阿娥他们行踪泄露便是谢氏做的,偏她还退给庄嬷嬷。我那会儿听庄嬷嬷临死前说起当年旧事,想起当初她年幼时的模样,竟是鬼迷心窍般的信了她……”

泰和长公主闻言哼了一声,嘴里嘟囔了几句“我就知道谢氏她不是个好的”云云。随即,她反应过来,又斜睨了皇帝一眼,没好气的催问道:“不止这一件吧?”真要只有这一件,皇帝也不至于躺在床上养病。

皇帝也知瞒不过泰和长公主这个做姐姐的,面色微微有些透白,低声道:“长宁她……”他深吸了一口气,咬牙道,“长宁她和阿史那思归,便是谢氏从中牵线!虽说阿史那思归当时本就来意不善,可若非谢氏在里头做手脚,说不得长宁也不会被对方蒙骗,也不会被哄着说要去和亲。”

他说到此处,伸手扶着额角,语声微微有些沉:“说来也是朕这个做父皇的不对——当年元德皇后才过世,朕难免有些消沉,做什么都不得劲,便是朝事都有些怠懒,私底下自然也忽略了长宁。一直等到皇后丧期过去,长宁当庭说要联姻,朕才反应过来。”

再如何,做父母的总也是把儿女都放在心头的,长宁当时虽是任性了些,可念着她如今埋骨他乡,便是泰和长公主这个做姑姑的也有些心疼,不免长长叹了一口气,也没再戳皇帝心口。

皇帝却还是把话往下说了:“朕那会儿只是气长宁不知好歹——两国联姻之事的利害,朕早已与她说过,偏她却还要一意孤行,甚至在皇后丧期刚过便提出来。当时当着那么多人,朕心里多少有些急怒,面上过不去,索性也没再拦着,直接遂了她心思……”说到这里,皇帝也微微叹了一口气,“如今想起来,长宁固然年轻不懂事,可朕这个做父亲的,这里头肯定是错得许多。”

泰和长公主心有戚戚:还好她运气好些,这才有和薛斌解开心结的一日。倒是皇帝,便是再多的悔恨,那也是没用了。因着有些感同身受,泰和长公主也劝了他一句:“都过去了,你也别总放在心上。谢氏不是都叫你关起来了嘛……”

皇帝阖了阖眼,鸦色的眼睫一颤,把他复杂的思绪也给压了下去。其余的事情,皇帝便也没再说下去——似小公主或是兰射那些事,他可以和六皇子说,可对着郑娥和泰和长公主却也不好开口。

第111章

大概是因为谈到了长宁公主的缘故; 无论是皇帝还是泰和长公主的心情都不大好,就连郑娥这般心思单纯的这会儿都觉得自己高兴不起来。只是; 郑娥心里头到底还是顾忌着皇帝的病情; 忍了忍,还是强打起精神陪着皇帝用了一顿午膳,半是撒娇半是玩笑着给皇帝劝了半碗饭。

因郑娥小时候便是在甘露殿养大的; 口味上头倒也觉得亲近的很,一顿饭下来; 不知不觉竟也比平日里多用了半碗的饭。

便是皇帝端着汤碗瞧她吃得双颊鼓鼓,也忍不住微微露出笑容来; 也低头喝了几口热汤。他给边上伺候的宫人使了个眼色,示意对方再给郑娥添一碗饭,嘴里打趣道:“你如今也不是一个人了; 还是要多吃些才好。”

郑娥回过神来,眨了眨眼睛; 既有几分窘迫又有几分羞赧; 眼睫都一根根的垂落下来; 嘴里推迟道:“不能再吃了; 现下都有些撑着了……”她声音小小的,像是抱怨一般; “而且; 再吃下去,肯定更胖了,到时候四哥哥回来许是都认不得人了。”

这话一出; 倒是逗得皇帝与泰和长公主都开了怀,只觉得肚子都要笑疼了。

泰和长公主伸手指了指郑娥,凤眸微微一挑,忍俊不禁,只得掩着接口道:“怀着孩子呢,哪有不胖的?要是四郎真认不得人,那便白长了眼睛了……”

皇帝亦是点头,一本正经的玩笑道:“是了,要是四郎真瞎了眼,那便叫人打他一顿,给你出出气。”

郑娥双颊好似火烧一般,滚烫灼热,一时也说不出话来。

因此时说的正是吃饭的事情,说着说着,皇帝倒是想起件事来:“对了,听说女人孕中口味常会变化,你近来用膳时可是觉得合口?若是不合口,朕这儿给你送几个厨子?”

郑娥想了想,知道皇帝这也是一片慈心,而且甘露殿这边的厨子做出来的也确实是比较贴近她的口味——真要说起来,人的舌头比人更念旧,便是有再美味的东西,可吃在嘴里也依旧会惦记着旧日里吃惯了的东西。

所以,郑娥便也没有拒绝,只是点了点头,笑盈盈的道谢:“谢谢父皇。”

皇帝看着她那尚存天真的笑颜,想着她少时窝在自己怀中那小小软软的一团,心中微微有些温软,语声轻缓的道:“朕如今也是知天命的年纪,心里盼的也不过是你们几个小辈都能安好罢了……四郎又不在府里,你自己更要多小心才是,要吃什么要用什么都只管来和朕说。”

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皇帝都已五十多了,再过几年便也到耳顺了,比起年轻时候的盛气凌人倒也多了几分慈和。

郑娥忙又劝了几句,午膳后,她陪着皇帝喝了汤药,这才起身随着泰和长公主一同出宫回去。没成想,她和泰和长公主的马车才出了宫门,便听见魏王府那边派了人在宫门口等着她,似是有急事要说。

郑娥听了倒是有些诧异:萧明钰走了也有好一段时日,郑娥自个儿又整日里闭门养胎,平日里自也没什么往来交际。便是郑娥自个儿,至多只往二公主的府上或是宫里头走一走罢了,这个时候,王府里的人究竟有什么事竟是特意赶到宫门口等着她?

这般想着,郑娥自己就把自己给吓了一跳,连忙掀开车帘子,急匆匆的开口问人:“该不会是二娘她生了吧?!”二公主的产期也就这半个月里了,早生晚生都有可能。想来想去,她现今也只能想到这么一件大事。

来传话的乃是碧丝,听到郑娥之言差点笑出声来,她掩住唇角,细声应道:“好王妃,倘是二公主的事,自然早早有人报进宫去了,哪里还要奴婢特特跑来这儿等您?”

郑娥一怔,眨了眨眼睛:“那是什么事情值得你跑这一趟?”

碧丝自小便跟在郑娥身边,性子倒也颇为活泼,这会儿便学着郑娥模样眨了眨眼睛,含笑应道:“自然是王爷那处送信回来了。”她从袖中取出信匣子,双手捧着递给郑娥,“这等大事,自然是要早早告诉王妃您。”

郑娥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了:是,是萧明钰写信回来了。她眼角余光瞥见泰和长公主这个做长辈那似笑非笑的神情,颇是难为情,只好轻声训斥了碧丝一句:“一封信罢了,回府再看吧。”话虽如此,她的目光仍旧是落在信匣上,恨不能立刻打开来看了。

泰和长公主终于忍不住,一面笑一面去推郑娥:“好了好了,四郎这千里迢迢的寻人把信送回来,你便早些看打开看吧。好歹告诉我,他们这会儿到湘城了没有……”

得了泰和长公主递来的台阶,郑娥这才接着应了一声,吩咐碧丝:“行吧,你把匣子打开,顺便替我撕了……”她差点就要顺嘴把前不久的心里话说出来,顿了顿,才改口道,“替我撕了信封。”

碧丝点点头,小心的打开匣子——里头竟是满满的一叠信。她看上去有些愁眉苦脸的,嘟嘟嘴道:“王妃,这可怎么撕?”

不知怎的,看到这些,郑娥心里头原本因为久久收不到回信而生出的郁气一下子便如见着阳光的乌云一般散了开来,心尖处甚至还像是被人浇了一勺热腾腾的金黄蜂蜜,又甜又软又暖。

泰和长公主也是过来人,一瞧郑娥这模样,便也没再多说什么——倒是难为四郎那孩子,这军务繁忙,竟也能抽空写出这么多信来。

故而,泰和长公主掀开车帘,径自便先下了车,口上只是道:“刚好,公主府那边来接我的马车也到了,我便先回去了。你看看信,若有你薛大哥的消息,到时候再派人来与我说。”

郑娥此时也正想着寻个地方独自一人看一看萧明钰写来的信,倒也没有推迟,点了点头:“谢谢姑姑。”

泰和长公主满面的笑,揶揄的目光在郑娥羞红的面上和那个装满了信的信匣上转了转,心里感叹一句:到底年轻。这般想着,她便也缓缓抬步,起身离开了。

等泰和长公主走了,郑娥连忙从碧丝手里接了那个信匣子,抽出上面的第一张信纸看了一眼——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郑娥写给萧明钰的那封信,最后暗示的是“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我对你的思念便如流水,从未断过。

而萧明钰此回写信回来,第一句却是直截了当的道:“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我生下来时还不知道什么是相思,如今才知道便得了相思病,受它折磨。

郑娥拿着那一张信纸,仿佛还能看见萧明钰提笔写下这句诗时的模样,都说心有灵犀一点通,哪怕他们两人此刻隔了那么远的距离,郑娥也依旧觉得格外、格外的贴心。

她纤白的指尖轻轻的附在那张信纸上,顺着墨迹勾勒着那句诗。那样的感觉,就好像萧明钰此时真的就站在她的面前,可怜巴巴的抱着她,一字一句的与她说着相思之情。

郑娥只觉得一颗心都软了,搁下那张只写了一句诗的信纸,紧接着又拿了一张起来:下面倒是正常许多,零零散散的写着从京城出去后一路上遇见的事情,大约是一路上赶得匆忙,萧明钰又是名义上的副将,自是不得闲,而且这纸上墨迹新旧也不大一样,显然是早早晚晚,一有空了便提笔写几句。只是没想到,居然还真叫萧明钰写了那么多来。

不过,写信的萧明钰大概还真是有些无聊,什么都能往信上写。他在信上写:“路遇火烧云,颜色极美,颇似卿。”,或是“月明星稀,长夜寂寂,只盼此时共看一轮月”,或者故意使坏写“这儿的羊肉更肥些,烤起来极香,只是这会儿你不能吃,我便替你多吃一些”、实在无聊了便写“因军情紧急,一路赶得匆忙,身上的甲衣几天没换,颇有些蓬头垢面,好在你没瞧见”,更甚有的只简单直白写一句“昨夜风凉,和衣而眠,梦卿夜来,唯恐梦醒”……

郑娥捧着那一匣子的信,一张接着一张,津津有味的看了下来,面颊微微染了一层薄红,眼睫轻颤,只觉得满心甜蜜,怎么也看不够。她一字一句的看下去,看到最后却见着匣子底下有一副萧明钰的自画像,怔了怔,这才慢一拍的伸手从信匣底部拿起那张画像。

萧明钰画工极好,画的也用心,一眼看去居然还真有点模样。郑娥左右瞧了瞧,看着画像上的萧明钰那如墨如漆的眼瞳,羽睫不由跟着垂了下来,在画像的左下角,她总算是寻到了一行写在阴影处的字:见画如晤,盼回。

后头萧明钰大约还有些个不甘心,特意又给加了一句,墨迹尚新:“记得早晚看一看,也好教孩子认一认爹爹的脸长什么样子。”

郑娥看到此处,终于再忍不住,扑哧一声笑起来。她把那张画和信纸放回信匣子里,抱着匣子想了一回萧明钰信中提到的:火烧云、天上月、边城肥羊还有蓬头垢面的萧明钰……

郑娥乐不可支,抱着那个信匣子,就像是什么也不知道的傻子,在马车厢里滚了滚,依旧是忍不住的笑。

外头随行的碧丝倒是松了一口气:看样子,王爷那头没什么坏消息。说起来,也好些日子没见王妃笑得这样开心了,果然王爷就是王爷——要是论起哄王妃的本事,他要是认第二,还真就没有第一了。

碧丝跟着郑娥多年,心里头自然也是向着郑娥的,在她想来:王妃好容易怀了孕,虽说王爷凑巧不在,可总这样郁郁可不行,还是得多笑笑。如今见着郑娥坐在马车里笑得开怀,她比自己收了信都来的欢喜。

一直等到了魏王府,郑娥还在来回翻看着那几封信,看到贴心处情不自禁的微笑着。好容易才被窦嬷嬷拉着起来,为着孩子的缘故方才丢开信匣子用了晚膳,这会儿,郑娥脑子也冷静了许多,想起来吩咐下人一句:“对了,王爷信上说了,他已经到了湘城。你们寻个人,赶紧去和长公主说一声。”萧明钰那家伙从来只会谈情说爱,别的都不怎么提,更别说是提起薛斌了——反正他号称说是:给自家王妃写信,里面绝不会有第二个男人的名字。

不过,萧明钰倒也顺嘴提了一句,说是之前因为一些误会一直没能收到郑娥送来的信,一直等到了湘城,这才收到了信,好在到了湘城后也安定了许多,所以他便干脆给自己画了一幅自画像,然后又把自己先前写的那一堆信全都给理了出来,装在匣子里头让人给郑娥送来。

郑娥一面说着,一面想着他吃醋的模样,却又忍不住笑了一回,眉目舒展,眼睛亮亮的。她笑着笑着,不由的伸手抚了抚自己的小腹,随即又侧头与窦嬷嬷玩笑道:“也不知怎么的,自怀了个这个孩子,我倒是比以前更容易笑、更容易哭了……”

窦嬷嬷忍俊不禁,嘴里道:“多笑笑才好呢。”又劝着郑娥吃了一盏冰糖血燕,然后方才服侍着郑娥沐浴更衣,让她早些安置,“今日一大早的起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