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家皇后-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让他叹服的人。但越是如此,他越觉得她像一个谜一样,令他看不透。

不过他看不看透她都不重要,他们以后能不能再见着面都还是两说。或许他余暇时一心著书才是正经。

云家与那些世家阀阅一样,明争暗斗从未断过,觊觎他位子的大有人在。他无妻无子是很大的劣势,别有居心者在人后怎样编排他,他也一清二楚。但他也并未急于娶妻——他如今的心思手腕,比之昔时,早就不可同日而语,那些伎俩根本撼动不了他的地位。但最重要的原因,其实还是他不想。

他有时候甚至会想,就这样过下去似乎也没什么不好。话不投机半句多,娶个不想娶的人回来没准儿反而打扰他的清静。可子嗣的问题终究是逃不过的。嫡系本就衰薄,假使真从子侄辈里选一个过继来承嗣,祖母若泉下有知,必阴灵不安。亦且他自己也不愿如此而为,是以他仍旧要娶妻延子嗣。

但道理他虽清楚得很,这些年来却仍旧一直在拖,一直在回避,潜意识里想拖到不能再拖为止。

这十几年下来,他变得越来越冷静自持,但心内的波澜始终都未平息。

弘治十八年,宫中忽传讣音,皇帝升遐。他听闻御风禀报说她悲伤过度一心求死,担心她出事,当即就想去看她。但这实在不现实,他又想起自己这些年的苦痛挣扎,一时间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他在御风惊奇不解的目光中从外书房疾步而出,在院中独立许久,脑中乱纷纷过着这十几年间的诸般影像。

他觉得他应当从这种境地里脱身出去,但心绪情感并不受他控制。

即便皇帝不在了,她也不会属于他。一切早在她当初入宫前辞行时那一转身间便定了分晓。

他踟蹰了一年,最终还是选择去看看她。

上一次见她还是弘治十二年。又是七年后的重见。

她还如当年一样美,但变得少言寡语、神情寡淡,整个人都失了往日的神采。

他看着对面沉静坐着的人,一时间有些出神。他觉得自己心里有千言万语要对她说,可又不知从何说起。

他带她来的地方是当年他们初遇的那家茶楼。她入宫之后,他将那家茶楼盘了下来。他平日里会时不时拨冗去那里看看,在他们曾经对坐过的地方坐一坐,出会儿神。

他也不能确切说出自己在缅怀什么。当年那个他无甚可缅怀的,若说是缅怀与她相处的那段时光,除非居明明承载得更多。但除非居那里他其实已经不常去了,甚至早就摘了除非居的匾额。

他觉得他心里压了太多情绪,想宣之于口,但又心知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

她说他与当初相比变了好多。他点头承认,随后若无其事地继续言谈。然而,其实他当时有一瞬的怔神。

纵然我变得再多,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便是我爱你。

他几番踌躇,最终还是没将这话说出来。

认识她二十年,他从未直白地对她道出过爱意。一开始是怕唐突,后来便是没必要了。如今说出来,也不过是徒增尴尬和烦恼。

他原本是不大信鬼神之事的,占卜求签在他看来,不过概率而已。但在她生死垂危时,他还是满心虔诚地在千手千眼的观音大士像前进了三炷香。

他屈膝跪在蒲团上的时候,忽然明白为什么世人会信鬼神。

因为所求和所惧太多,因为内心的欲念太强烈,需要寻求寄托。

而他求的很少,畏惧的也少,这一二十年磋磨下来,他一颗心更是变成了无波古井,连一丝涟漪也难起。他求不到鬼神跟前,所以能够冷静旁观。

但眼下,他极端希望她能平安无事,所以他也如世人那样,成了信徒。

世人都道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能度一切苦厄,若遇困苦危难,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

所以他拿出他所有的虔敬,希望菩萨能感应到她的苦厄,保她平安。

他后来也不能完全确定鬼神到底存在否,虽然他亲眼目睹了令人惊怖骇怪之事。不过他思想前后,倒是觉得缘分一说或许是有些可信的。

他与小乔真是没缘分。当初分明是他和小乔相处的时间更长,但小乔却始终对他无意。他知道小乔当初选择入宫的真正缘由后情绪有些激动,小乔问他若是当时知道了真相会怎样,他说他不在乎她不爱他,他可以等,可以用竭力对她好来争得她的心,一年,两年,总能好起来。但他后来想想,其实这些都是未必的事。

并非相处得久了就一定能生出恋慕之情,也并非一方一味讨好付出就一定能换得另一方的动心。

而小乔与先帝则演活了天作之合四字。

若当初没有孙伯坚那一出,小乔早就嫁了孙伯坚做了孙家媳妇。若非机缘巧合下小乔偶遇先帝,先帝也不会定她为太子妃人选。不过以小乔的姿容、心性和家世,两人即使没见过面,也很可能仍旧能成为东宫妃——他其实一直都有个猜测,即先帝当初选中她,主要是因为她本身适合做这个人选,至于是否真的于此之外还存了些爱意,那恐怕只有先帝自己知晓了。之后两人不过相处了半年时间,先帝登基后便借着谢迁的谏言将充盈后宫的事挡了回去,随后更是全不遮掩独宠中宫之意,提挈厚待张家满门,始终未纳嫔御。

帝王在位一二十年却自始至终独宠一人,这样的事,前无古人,想来后也不会有来者。

他年轻气盛时,根本不信命定这种事,但他后来还不是要屈从于命运。只是小乔在碧云寺情绪失控时,说她来自未来,知道历史却无力改变。

哪有这样不可思议的事?若真是如此,那么她是否早就预知这一切了呢。

他心里一直揣着这个疑问,就在离开别院前去找了她一趟。

彼时她正和儿子女儿说着话,只是脸色却不大好看,有些心不在焉。他心下不解,她历尽千凶万险终于等来了心心念念的人,应当是春风满面的才对,总不会是两人甫一见面就置气了吧。

朱厚照兄妹出去后,他问起这个,她只叹着气让他不要问了。她仍旧颜色憔悴,勉强打起精神,笑着招呼他坐下。她原本正微笑询问他要不要尝尝新制的花茶,待他言明来意后,她渐渐敛了笑。沉吟少刻,她承认她在碧云寺的那番话属实。

他好半晌都回不过神来——这样荒诞不经的事,竟然是真的?

“那你也早已知晓自身命数了么?”他忍不住问。

她摇头道:“不。我的国朝史学得不好,对成化、弘治和正德三朝更是不甚了解。我很久之后才知道自己是历史上的谁。我是后来才断断续续知道了一些关于陛下的事,然后就一心要为他逆天改命,一直在和历史抗争。只可惜造化弄人。不过眼下这个结果,我也不知道是否算是赢了历史。”

他踟蹰了一下,道:“这才是你精于算学的原因,对么?”

她微笑颔首,面有赧然之色:“之前不好实情相告,就编了个师父出来……我知道那么多是因为我学的都是五百多年后现成的东西,所以我一直强调那些不是我自己的研究。”

她说话间似乎是看出了他欲言又止,略想了想,笑道:“想问问我怎么来到这里的?”

“嗯,”他浅笑一下,“还有,小乔总与我说,该被正名的学问迟早会得到公允的对待,这其实就是五百多年后的事情吧?”

“嗯,是啊,”她笑了笑,“所以我当时就说你要相信我的话啊。至于我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她略垂眸,思量片时,“我其实也不能确切地解释出来。我想过虫洞的理论,可又觉得不妥帖。”她见他目露困惑,便跟他稍稍解释了一下虫洞的相关理论。

他怔神少顷,满面不可思议。

“是不是很神奇,”她嘴角微微扬起,“等将来说不定真的可以实现时空旅行。”

他轻轻吸气,抬眸看着她,道:“小乔没想过回去么?”

“想过啊,不过,”她唇畔漾开一缕笑,“他在这里,照儿和荣荣也在这里,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

他默了默,忽然道:“小乔可曾觉得从前的我幼稚可笑?”

她闻言似乎颇感意外,一笑道:“你怎会这样认为?”

他并不答,只道:“小乔定要实话相告。”

“实话是,我觉得那不过是少年心性,或许也跟你的成长情状有关系。其实我分不出现在的你和从前的你哪个好,毕竟虽然如今的你更加谙世通故,但你现今坐的位子却不是你真心想要的,”她嘴角含笑,面现追忆之色,“要说幼稚,谁年轻时没幼稚过,人都是一点点成长起来的啊。呃……不过有个人似乎除外,”她说话间低笑了一声,“他简直是硬生生被内外倾轧催熟的,想起当年情景……我就没见过有那等心思气度的十七岁少年,我真不敢信他和我同岁,我觉得他心理年龄起码比我大十岁。”

她又转眸望向他,思忖着道:“其实你和陛下挺像的。”

他神容微滞,问道:“此话何解?”

她笑了笑,说了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我回头送你一份礼吧,莫嫌礼轻。”

他愣了愣,飒然一笑。

这夫妻俩都说要送他礼,莫不是商量好的?可他们夫妻两个好像还怄着气。

他随后又和她说了许久的话,谈了好些旁的事,譬如五百多年后到底是怎样的世界。对于那样遥远的时空他的确十分好奇,但他与她的这番攀谈其实主要出于私心——今日见上一面,下一回的觌面还不知在何年何月。

说不定又是一个七年,也说不定比七年还长。

他还有几个七年呢。

只是如今她这边事了,他总算能够安下心来了——安下心来去安排另一桩事,一桩被搁置了二十年的事。

经过这二十年的洗练,他的心态渐渐平和下来。心中的抗拒日逐被光阴磋磨,终于渐渐蛰藏起来。他已经想通了,事既如此,怎样过不是过。

他选的岳家是书香继世之家,不过在勋贵豪富云萃的北京城并不十分打眼,这个说起来倒有些像当初的张家——当初张家族中也有人在朝为官,比如张峦的妹夫沈禄和堂兄弟张岐,但沈禄也不过是个正七品的通政司经历,张岐官位倒稍大一些,官至正四品的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但早在成化四年的时候就因获罪被除名,加之张峦自己屡试不第,所以张家只能算书香小户。但占着“书香”二字,说出去就好听。

而他要迎娶的姑娘姓林,名德容,也是出身诗礼之家,其父为正四品的大理寺右少卿,官位不高不低,性子謇正。林父的品级放在京官堆里虽然不尴不尬,但供职的大理寺乃三法司之一,林父的堂伯更是颇有官声的户部右侍郎林泮(pàn),林泮与官高德劭的礼部尚书张昇又是姻亲。

他想过选择豪商结亲,但豪商大贾之间的联姻不过只能壮大生意,于地位声望的提升几乎毫无裨益。国朝重文,太…祖更是不断打压商人,如今累历数朝,商人地位虽一直在攀升,但世人终究还是崇尚士流。商人发迹后,为子孙捐个监生或者贡生的数见不鲜,图的就是他日若举业有成金榜挂名,便可隆家声,荣宗耀祖。

从前云家只一心做自家营生,但如今生意做得已足够大,他需要考虑一些更长远的事情。而就眼下的情势而言,林家这种不算显贵但五服之内又有极大助力的书香门庭,倒是刚好。

四品官按说不算小,这品级搁在地方也是一方大员,但扎在京城权贵里便着实不太够看。可林父若是官再大一些,这亲事便很难谈拢了。所以,他这个品级倒是刚好。

林父是进士出身,骨子里难免有些清高倨傲,但因他性子耿直不善结交,官位已经停在正四品许久未动了——四品到三品是个大坎儿,而他正卡在了这个坎儿上。堂伯林泮长年外放,帮衬不上什么,等到后来堂伯累迁户部右侍郎时,他又碍于颜面不好张口。况且弘治末先帝大整吏治,正德初嗣君新登大宝,他也不敢贸贸然求人打点。他俸禄不算丰厚,又打点不来旁的营生,兼家中生齿众多,僧多粥少,日子过得其实不宽裕。眼下唯一的嫡女到了出阁的年纪,却拿不出什么齐整的房奁来,很有些高不成低不就。

林家的这些事,墨意早就摸了个通透。面对云家的提亲,林父端着架子直接一口回绝了。墨意早知会如此,也不在意,只邀林父借一步说话,密谈了两刻钟。几日之后,委决不下的林父思量再三后,终于点头。

两家写立婚书,合了八字,择定了个最近的吉日。亲迎日就定在四月二十八。

亲迎前一日,墨意独自去祭告祖母。

他在坟前伫立时,恍惚间想起十六年前——当时他也是这样静默着僵立在这里,凝睇着祖母的墓碑出神。

光阴弹指过,但不论是七年还是十六年亦或是二十年,其实对他来说分别都不太大。

韶光流逝的最大意义似乎只是将他也推向面前这片坟茔。

他忽然发现,他活了大半世,如今回望来时路,能想到的却多半只有压抑懊丧、挣扎苦痛。

或许他的余生也将这样度过。

他倏然间有些迷惘,他来世上走这一遭到底为的是什么呢。

他想起当年他在小乔辞别返乡前画的那幅画。那幅画仿的是楚辞《山鬼》的意境,留白处题的也是《山鬼》里的句子:“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澹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岁既晏兮孰华予。

他微微笑了笑。

这句真是再好不过。

他直在坟前站到金乌西坠。血色夕照自西方天幕冲涌而来,浸灌过阴惨阒寂的墓群,一直淌到他脚下,将他覆顶包裹。

他面无表情地望了一眼远处的峦嶂疏林,眼眸沉静,眉目无波。

回府后,他径直去了内书房。搬出手稿首卷,看了看弁言前的署名,他又怕谁看到似的,当即合上。

手稿署名是王文素,王是他母亲的姓氏。

小乔之前问他为什么这样署名,他当时原本便不太想提起个中缘由,后来被朱厚照兄妹打断,也就没有继续说下去。

他最后虽还是违背了祖母的临终嘱托,但终究是被一个孝字牵着,有些于心不安。他自知如此署名有些掩耳盗铃的意味,但仍旧这样做了。

他想起二十年前的那个自己,那个叛逆、孤僻又执拗的少年。他在这二十年间无数次地唾弃当年的自己,有时甚至认为正因自己当初不够好才留不住小乔。

但他此刻蓦然意识到,实际上,当初的那个少年一直都活在他的心里,从不曾远离。他骨子里依旧倔强地保有着某些坚持,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少成若性,习惯之为常。或许少年时养成的习性、深烙的坚持,真的就仿若天性一样,一生都不会改易。

亲迎日的场面蔚为隆盛,林家备的嫁妆十分丰厚,抬房奁箱笼的队伍占了足有一条街。国朝之初,太…祖皇帝便特颁诏令婚礼务从节俭,以厚风俗。但累朝之后,炫豪夸富之风渐长,恪遵者已鲜之又鲜。

云家这边更是不必说,本就是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豪奢之家,连赞礼的傧相都是一身华服美冠,席面更是流水似地摆,诸亲百眷跻跻跄跄来了几百号人,府邸中却也不显拥挤。

告词、醮戒、奠雁、合卺等一应礼成后,今日的仪程便差不多算是走完了,明日拜见了祖祢舅姑、舅姑醴妇,这婚礼便算是完全成了。

墨意换上了常服,正待去前院招呼宾朋,一小厮忽而神色怪异地来传告说,门外来了个拿不出喜柬的,却硬说是公子的故交,执意要进来。

墨意原本容色淡淡的,闻言神色倏地一动,不等小厮把话说完便疾步而出。

他生得太好,月窟仙枝一样惹眼,即使换上常服,穿梭于熙攘的人丛中也能第一个被瞧见。

在门边小候了片刻的人远远地便望见了他,等到人走近了,便笑着打恭:“云伯伯。”

墨意止了匆忙的步子,没回礼也没看跟前的人,先自往左右望了望,一无所获后,瞬时满面失望。

朱厚照将他的举止看在眼里,心下明白缘由,不由笑道:“小侄今日是独自前来的。”

墨意回过神来,暗暗叹息。他在期待什么呢?即使她来了也必定是来贺喜的,然而他一点都不想被她道贺。

朱厚照见他只心不在焉地打了声招呼,也不将他往里让,不禁轻咳一声,拿手中折扇扇了几下风,笑道:“云伯伯是不是不大欢迎我,我可是来送礼的。”

墨意道:“里头有些熟面孔,我怕贤侄不便。”

朱厚照知道他指的是到场的人里头有朝廷官吏,怕他被认出来。这个缘由说的极是,但朱厚照直觉这不过是借口——他今日成婚,心绪差得很,真正的原因怕只是不想支应他。

要是母后来,肯定不是这个待遇。朱厚照思及此不由笑了笑,忽然坏心眼地想,若是今日来的是爹爹,会怎样呢?

墨意略略与朱厚照寒暄几句,正欲抽身折返,朱厚照又提起了送礼的事。墨意指了指身边的小厮,道:“贤侄将礼物交给他便是。”

朱厚照直摇头:“那可不行,兹事体大,须得借一步方可。”

墨意突然想起了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