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枭在唐-第2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魔女受到霸道式激吻袭击……

马车内,气候恶劣,狂风骤雨,车厢为之震动。

在李怀唐的眼前,小美人跨坐起伏,忍声闷哼,疯狂燃烧激情倾洒爱意……

快乐时间总觉短暂,两人忘情**正浓时,马车却煞停了。

胡一箭在车外禀报,前方有两伙人在厮杀,身份不祥。

用厮杀来形容大门艺等人一点都不妥当,他以及他的护卫面临着强大敌人的绝杀,只有苦苦抵抗的份,随时会粉身碎骨。

大门艺随身的十来个护卫一个接一个倒下,倒在血泊之中,剩下的两名护卫极其悍勇顽强,浑身伤痕血迹依旧屹立不倒坚持作战。

见到有大队陌生人马到来,他们仿佛看见了救命稻草,暴喝爆发,愣是杀开一道缺口,护着主人大门艺冲到他们唯一的希望跟前寻求庇护。

“快救我,我是渤海国王子大门艺!”

李怀唐听到了一个陌生而怪异的名字。音王子两字引起了他的注意。

首先回应大门艺的是牛仙童。

“快救他,上将军快救他!”

大门艺松了一口气,他终于可以将已经踏进鬼门关的一条腿抽回来。

追过来的凶徒有百余人,受阻于两名死士的狙击,他们迟到半步。

“来者何人?与你们无关,速速离开,否则休怪我们刀下无情!”

领头的一名兽皮胡服着杀气腾腾,似乎不将李怀唐等人放在眼里。可惜他的口音极为怪异,在场的将士只听懂一半。

李怀唐甚至没有理会也没有搭话,安静地听着牛仙童的解释。

开元初,渤海国二王子大门艺以人质身份留驻长安,故为牛仙童认识,至于他为何出现在河北道,还惹上杀身之祸就不得而知了。

难怪此胡王子的长安口音如此地道,相比之下,李怀唐有点自惭形秽。

大门艺站在牛仙童身边,指着兽皮胡服者怒骂:“张文白你个走狗,追随大武艺侵犯天朝,迟早灰飞烟灭!”

然后对李怀唐道:“这位大唐将军,渤海逆君大武艺意欲起兵攻唐,意在幽州,请将军把叛贼们拿下!”

显然他认出了李怀唐才是领头狼。

李怀唐不清楚情况,等待牛仙童表态。

常在皇帝身边混,牛仙童的信息相当灵通,去年渤海国派将军张文休率水军纠合海贼跨海在山东登州登陆,大肆劫掠,并杀死了登州刺史韦俊。李隆基接报一怒之下,欲派左骁卫大将军葛福往幽州征讨渤海国,适逢都山之战唐军伤亡惨重,不得不作罢。刚好幽州报捷,宁远铁骑征契丹大胜而返,李怀唐进入了李隆基的视野,由此,牛仙童送旨到檀州。

“通通抓起来!”牛仙童官威十足,以统领身份自居。

“反抗者杀无赦!”按回车键的始终是李怀唐。

百余胡服者毫不示弱,挥刀拒止。

李怀唐乐了,杀手们似乎不知道世界上有一种武器叫弓箭。

胡一箭他们可不犯傻,前排掩护,后排张弓搭箭。

“等等,你们无耻,有种的就与我们公平决斗!”被大门艺称作张文白的领头惊呼怪叫。

大门艺为了躲避围追堵截,选择海路从辽东半岛坐船抵达大唐,杀手们追得匆忙,所带武器不全,再者带着大量的弓箭入唐境会招致官军的无情围剿。谁知命运弄人,该遇上的总归躲不过。

冷漠的号令声无可阻挡,百箭齐发。宁远铁骑将士只晓令行禁止,不懂无耻。

几乎与弓弦声同步,数十名杀手惨叫倒地。

“和你们拼了!”剩下的十数名杀手飞蛾扑火般冲向前。可供他们的选择不多,或投降或奋力一击,别无它途。

长弓临敌不过三发,近在咫尺更只能单发,剩下的由手痒的勇士收拾。

不期而遇的杀敌机会令雷万春激动异常。作为亲兵,跟随以及保护上将军是他的首要职责,这让多少让他郁闷纠结。说实话,他羡慕极了留守在檀州的袍泽,恐怕此时,他们正在白孝德和封常清等人的率领下轮流北击,纵驰于奚族人的领地上,收割头颅,扫荡牲畜,劫掠妇人,快意人生。

来自渤海国的胡人杀手弥补了雷万春的遗憾。他与韩二郎各持一根狼牙棒并肩作战。

蓄势砸下的狼牙棒威力惊人,不幸与之对阵的两名杀手脑浆迸裂,弯刀反向砍入自己的颈脖。

张文白大惊,趁着雷万春收势不及,挥刀袭击向他的颈脖。

“哐当”

一声巨响,张文白手中的弯刀飞向半空。

雷万春暴喝,抬脚将惊骇中的张文白踹倒,然后爽朗地向救他一命的韩二郎道谢。

眨眼间的功夫,方圆百步,再无站立的杀手。

大门艺惊喜交加,唐军的战斗力果然强悍,招惹必亡。

在大唐为质多年,他对大唐的实力有深刻认识,当初强大如高句丽,胜兵十数万,据城数百座,占地三千里,妄图与大唐分庭抗礼,结果照样被大唐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

渤海国是个多民族聚居之地,以靺鞨人(女真族的祖宗)和高句丽人为主体,趁着大唐内乱,无力顾及安东都护府,他们趁虚而入,悄然鲸吞鸭绿水两岸,大同江两岸,辽西,辽东的大片土地,尽收其民,实力暴涨。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占据了高句丽旧地的渤海国到第二代,发展势头良好,可野心膨胀的速度远远超过实力增长之势,一向鄙夷天朝的大武艺见大唐在北地兵力空虚,竟然萌生了占领营州,幽州的非分之想,以为可以和他们当初占据大唐的安东都护府辖地一样轻松自如。

惊闻渤海国准备举全国之兵袭击大唐,大门艺立刻挺身而出反对,并苦口婆心劝说,然而大武艺不听,甚至以此为藉口欲加害于他,无奈至下,他只好奔逃天朝。

大门艺的指证与俘虏的口供吻合,渤海国谋取大唐国土之心从未熄灭,得寸进尺。

其实谁都明白,所谓的渤海都督府不过是一块遮羞布,那只是名义上的顺从,甚至在口口声声以大唐为尊的渤海国首任国君大祚荣时代,大唐帝国安东都护府的千里之地尽入其版图,以致于安东都护府被迫迁至幽州名存实亡。

“会挽雕弓如满月,东北望,射天狼。”李怀唐不无恨意地望向鞭子王朝的发源地,有感而发。

“李郎,天狼星在西北啊!”

安心小娘无情地撕破了李怀唐伪斯文人的面具……

第562章 玉环十六了

有唐一代,因为武则天的缘故,出现了两个京城,一为长安,另一为洛阳。更多时候,洛阳只是陪都。开元年间,李隆基东移洛阳治国的次数不少,但大多出于兴致,唯一一次被迫迁都是在开元二十年,天灾**引致关中缺粮,由此掀开了大唐政治中心连续三年不在长安的奇事。

洛阳的春天更比长安美,尤以牡丹,花开二十日,满城皆疯狂,牡丹因此得以洛阳花为名。

牡丹绽放时节适逢咸宜公主大婚之礼。李隆基一共二十多个闺女,其中以咸宜公主为尊,无它,只为是他最宠爱的武惠妃所生。

不消说,咸宜公主尚驸马,满城争送贵重礼,只要巴结到武惠妃的欢心,何愁仕途不顺?

在众多受到邀请的权贵当中,以杨玄璬的地位最卑微,家境最寒酸,如果不是驸马杨洄与他沾亲带故,这样的场合不可能与他有缘。

得以参加公主婚礼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荣耀,但对于杨玄璬而言,这是一个难以承受的负担,礼物两字几乎愁白了他的头。幸好儿子及时提醒,,三年多前李怀唐送与他的重礼还被他雪藏在地窖里。

在杨玄璬的心里,始终不太愿意将杨玉环远嫁到宁远城,所以,当初李怀唐留下的定亲礼物一直未能见天日。然而现实太残忍,不管他愿意与否,只有启用这笔财富才能渡过这个难关。

杨玄璬不但送了厚礼,还让杨玉环去给公主当陪嫁娘。给公主当陪嫁娘的机会更难得,人人争先恐后挖空心思想将自己家的小娘塞到公主身边,企图曲线迂回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不过,名额只有七个,只有端庄漂亮的小娘才能入选,玉环小娘毫无疑问先拔头筹。

三年多前的含苞蓓蕾如今已开始绽放,释放着人间罕见的美丽,如同万花丛中的一株鲜艳牡丹般引人注目,所过之处,吸引着无数道惊艳目光追逐,本嗡嗡热闹的现场相继陷入平静,继而轰动。

“啧啧,哪家的小娘如此美貌?”

与会宾客无不动容称奇。

玉环小娘低头垂眉,缓缓跟在公主身后混在其余六名陪嫁的小娘当中极为低调,却依然无法妨碍其天赋丽质的四射。

意识到无处不在的火辣目光,玉环小娘不由满脸绯红,更添三分可爱色,醉人无数。

公主大婚,皇帝没来,不过惠妃娘娘来了。

惠妃驾到,全场哗然。

咸宜公主在换鞋子中,接报竟然不顾光脚丫,像个野丫头般跑出去迎接。

或许是武惠妃生儿育女艰难,之前诞下的几个儿女都夭折了,所以对硕果仅存的一儿一女特别溺爱纵容,以致于在人前,咸宜公主都无所顾忌,她的表现让众人口瞪目呆。

“好了,我的好公主,快放开母亲,今天是你的大喜之日,不能让人见笑,更不能让你的驸马难堪。”

武惠妃宠爱十足地轻拍疯疯癫癫的女儿,露出慈母笑容。

“哼!他敢?”咸宜公主撒着蛮横的娇气。

“多日不见,姐姐风采依旧,霸道不改啊!”一玉面少年郎从武惠妃身后闪出,潇洒自如。

众人都认得说话者正是武惠妃的独苗、寿王瑁。

咸宜公主佯怒,正想反击,却发现弟弟忽然像中了邪,瞪眼张嘴仪态全无,目光的聚焦点明显在她身后。

毫无疑问,又有一人成为玉环小娘美色的俘虏。

武惠妃也看出端倪了,不由多打量了玉环两眼,对这个恭顺有加的绝色小娘颇觉顺眼。

“杨家小娘?”听说这个美人来自驸马的杨家,武惠妃更为满意。

“杨小娘芳龄几何?”

“回娘娘,玉环今年快十六了。”玉环小娘紧张应答,声音带着控制不住的颤抖。

武惠妃媚笑,望了眼失魂落魄的李帽,意味深长道:“瑁儿也十六了。”

附近的嘉宾顿悟,名花有主了!这个主的竞争力太强大,他们不敢惹,一时有意于杨小娘的宾客只好惋惜暗叹。

“娘娘,瑁儿,快入席,莫要让驸马等急了!”

一衣冠禽兽者从宾客中走出。惠妃循声望去,来者穿黄,服饰金丝刺绣有三爪蟒,笑容堆满脸,正是宁王。紧随其后的是杨家的代表、监察御史杨慎矜。

宁王是寿王瑁的养父,或许是近亲姻亲的关系,武惠妃与李隆基开始的几个儿子都养不活,及瑁生,李隆基生怕又是个短命,让兄长宁王抱养其家,始活。故而,惠妃很感激这个大伯,对他相当客气。见到宁王有请,她自然给面子,寒暄数句便与他入内,走了数步,忽然停下,回头对杨慎矜莫名其妙道:

“杨家果然人才出众。”

杨慎矜继承其父善于理财的优点,知太府出纳,深得李隆基器重,称得起人才两字,但是,他听出了味道,这种场合,自己还不值得惠妃娘娘如此盛赞,不是说他,那就另有所指。

其时,所有人都明白了,各异的目光都集中在杨玉环身上……

玉环小娘低头如故,绯红之色染到了粉嫩的脖颈之后,她的心肝儿如鹿跳,还在回想刚才尊贵的惠妃娘娘问她的话,娘娘所问何意她猜不透,不过,由年龄,她想到了一个人,一个令她日想夜思,魂牵梦绕的健壮身影,三年之期已过,该来了……

婚礼进行时,数骑火急火燎穿街过巷,每到十字路口,逮住路人不管三七二十一投钱问路。

快骑在咸宜公主府门前急停,将打酱油界人士吓得怒骂狂叫,待看清无礼之人的打扮装束后,激动的人们很识相收敛。

三名骑士一身戎装刀兵随身,神色凶悍,一看就知道是来自边军的亡命之徒。幸亏骑士未予他们计较,一心直闯公主府,否则,惹怒了这些人,得吃不了兜着走。

“大胆,这是咸宜公主府,你们这些泥腿子想干什么?”门卫狗仗人势惯了,即使在大将军面前,他们都不假以辞色,何况几名无权无势的穷大兵?

“滚开,我们进去找人!”没有最无礼,只有更蛮横。三名大兵的表现让所有人都开了眼界,这个世道敢大闹公主府的凤毛麟角,今天遇上稀罕事了。

好戏来了!观众们的兴致迅速被点燃,唯恐天下不乱的期望值瞬间提高。

酱油界人士心情很着急,事态没有按照他们的预想发展,边军的领头似乎是个斯文人,先阻止手下的冲动,而后很客气地与门卫说了什么。

数名守卫明显动容,迟疑和商量了一会,一人匆匆跑入府内,看样子是去通报了。

得,又是光打雷不下雨,空欢喜一场。

有观众打算撤退了。

正当此时,公主府内的管家接报出来,是个中年妇人,尖酸刻薄样,脸色冷若冰霜。

管家的出来再次点燃人们的希望。

果然,那管家一点情面也不给,赏了碗闭门羹给那些边军。

边军遇蛮更蛮,骂骂咧咧直接往里闯,刚刚那斯文的领头将军强悍尤甚,轻松制服数名拔刀相向的门卫。

哈哈,有意思,竟然先礼后兵,精彩!

边军的战斗力实在可怕,转眼间,十数名平时看似威武的门卫稀哩哗啦躺满一地,痛苦哀嚎。

在一片瞠目结舌中,三名边军大摇大摆闯入了公主府……

府内,婚庆刚过拜天地的**,新人被送入了洞房。

酒宴随之开始。

处身于无数的权贵中,杨玄璬如同沧海一粟不起眼,几乎没有人理会他。他也乐得清闲,埋头大吃。

“兄长好逸致!”

呵呵的笑声拉起了杨玄璬的脑袋。“杨御史?”

两杨同宗,虽年代久远,却都系出名门,杨慎矜祖上隋炀帝杨广,杨玄璬父亲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

“兄长大喜啊!”杨慎矜在他身边坐下,喜庆之色洋溢身上,仿佛他是今天的驸马。

杨玄璬摇摇头,他能猜到杨慎矜的所指。

“兄长难道看不出惠妃娘娘有意将玉环纳为寿王侧妃?”杨慎矜心里开始鄙夷这位年纪比他大上两轮的兄长了,难怪此人在官场混了那么长时间还是从七品下的小官。

杨玄璬闷闷道:“小娘没这个福份啊,三年前,她已定下一门亲事。”

“我说什么呢,不就是定亲么,大不了让夫家来退,你可知道为寿王妃子有多么的荣耀?嘿嘿,惠妃如此得宠,说不定啊,将来寿王他……嗯,你好好琢磨琢磨。”

杨玄璬还是摇头,“说什么都没用,这人我惹不起。”

杨慎矜愠怒:“让我去说,还不信了,他敢得罪惠妃娘娘?”

杨玄璬苦笑:“没什么他不敢的。”

“玉环的夫家究竟是谁?”

“宁远李怀唐。”

“啊?什么?”

杨慎矜口瞪目呆,他是领悟而来,准备促成寿王的姻缘以讨好惠妃,没想到接下的是个不可能完成之使命,李怀唐是个不折不扣的情疯子,为了心爱的妇人,不惜与诸胡联军对抗,大唐周边的强胡几乎都被他轮了遍,实践证明,企图打他主意的,下场都很凄惨。

杨慎矜为难地望向惠妃所在席位,却不见惠妃的身影,诺大的席位上,只有两人,寿王瑁与玉环小娘。

侍候公主入洞房的只有六名陪嫁娘,玉环小娘不在其中,她被有意请到惠妃娘娘身边。这样的安排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席间,惠妃借故离去,制造机会给寿王瑁亲近娇羞难耐的俏玉环。

寿王与玉环年纪相仿,一风流潇洒,一国色天香,羡煞无数少年郎,更妒煞此崔家小娘,彼张家小娘,她们盛装赴会,多数都为得到寿王的青睐,却枉费了一番心机。

“……父王的御苑漂亮极了,有最好看的牡丹……猎场更有意思了……我能开二石弓……”

寿王瑁在绝色美人面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卖弄自己的非凡见识,企图以此打动玉环小娘芳心。

玉环小娘是个忠实的听众,任李帽说得天花乱坠,她只含羞低头不语,或许是平时与人接触不多,不知如何应对。

“小娘明天能与我一起出城踏春吗?”李帽忽然壮着胆子邀请。

“寿王殿下,我,”杨玉环不知所措,习惯性望向远处的叔父。

“这个不用担心,我会去你家接你的。”李帽自信杨家会攀这门亲事。

“回寿王殿下,我不是这个意思,”杨玉环词不达意。少年人心性好动,踏春她所愿,只是与陌生的郎君同往似乎有点唐突。

李帽急道:“放心好了,到时,我的姐姐妹妹都会到场。嗯,其实,你可以叫我十八郎,寿王不过是外人的称呼。”

表白接近赤果果,玉环如何还不明白?顿时心慌面红,无所适从。

李帽正欲趁热打铁,却被突如其来的骚乱打扰了。三名不速之客拎着公主的管家,赫然出现在大堂门口。

“李郎?!”美人突然激动惊呼。

“嗯?”李帽狂喜,相比十八郎,李郎这个称呼更近一步,而且美人的语气声调明显带有绵绵情意,让人不禁怦然心动。

惊喜之后是失望。美人生动流转的秋波直视门外,眼神温柔,表情甜蜜,仿如情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