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瑞定拉着瑞安进了侧殿,发现二哥、三哥、四哥都还没来。
宫女上了热茶,给瑞安的是一杯姜汤。
不多时,皇帝也来了,看见还有三个皇子没到,皇帝脸色一沉,太子道:“去催,佛祖神仙面前如何能敷衍了事。要是误了时辰,来年佛祖神仙怪罪下来,孤要他们好看!”
瑞定一笑,从容道:“父皇,昨夜下了一夜的大雪。宫里的太监宫女扫了一夜这才将路清出来,几位哥哥想必是因为这个才来的晚一些。”
太子眼睛一瞪,“既然知道下雪就该早点出来!”
皇帝哼了一声,太子消了音。
“佛祖神仙面前,你们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皇帝虽然声音不大,语速也慢慢的,不过也再没人敢开口了。
瑞定一杯茶还没喝了一半,就听见一阵急切的脚步声,只见已经搬到宫外的三位皇子一起出现,进来就给皇帝跪下来。
“儿臣来晚了,请父皇责罚。”
皇帝站起身来,扫了他们一眼,道:“也不算太晚,喝口茶暖暖身子。”
瑞清面无表情的接过宫女捧上的热茶喝了一口,冷冷道了声:“多谢父皇。”
瑞明瑞启两个也是差不多行事。
“既然路上雪大,就该早点出来。”皇帝虽然重复了太子的问责,不过语气舒缓了好多,好像是在替他们开脱一样。
瑞明隐晦了看了一眼瑞定,发现他正冲着自己笑,心道他已经替他们解释过了。不过就算没这个眼神,他也知道除了瑞定,在场的不会有给他们说话的人。
瑞明低下头一笑,又跟自己左侧的瑞启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有门。
等到后来的几位皇子喝了茶,外面的小太监进来往地上一跪,“陛下,时辰到了。”
皇帝放下手中的茶杯,看着已经全部起立的儿子们,道:“再看看自己身上可有欠妥的地方。”
这时候自然是不会有的,不过还是上来几个太监,给众人又正了正头冠和腰带,皇帝带着他们出了侧殿。
这“大杂院”修的奇怪,正殿三间一模一样的开间,中间是道场,供奉着三清祖师,左边是佛堂,里面是大日如来,右边严格来讲也是个佛堂,因为供奉的是观世音的雕像。
这么一算,是佛家占了上风,毕竟观世音也是个菩萨。
不过这里面的观世音是被中土同化了的观世音,她的雕像是个慈眉善目的中年妇女,要知道最原始的那个观世音,可是个长着两撇小胡子的中年男人。
所以也算是平分秋色,一家一半了。
皇帝走在最前面,身后紧紧跟着太子,剩下几个皇子分成两队,又在太子后面跟着。
众人先进了中间,依次上了香。
虽然遇见穿越这种事情,但是瑞定对这些神佛之事依旧是敬而远之,而且他有点跑神了,话说这供奉用的香都是一样的,供到三清祖师面前的跟供给大日如来的香都是内务府一起采办的,这么说其实佛道是一家喽?
上完香,几位皇子在一边等着,皇帝带着太子去跟那位主持仪式的长发长须的道长说话去了。
每年都是这样,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在道观里就是占卜,大日如来和观世音那里都是抽签。
占卜没什么可说的,全靠道长一张嘴解释,但是瑞定怀疑如来还有观音前面供奉的签筒里几十根签都是上上签,不然他都看了这么十几年了,皇帝连根中签都没抽到过。
只是该地震地震,该洪涝洪涝,一天都没耽误。
这事情瑞定做惯了,况且他只要跟着上香就成,连话都不用说,于是跑神就是理所应当的了。
这么一跑,他不禁又想到了林黛玉。
她算是借居在贾府的,都不是一个姓,今天一天的祭祀,祭拜祖先活动她都不能参加,得一个人一直到晚上,等到贾母她们从祠堂里出来,守夜的时候她才有人陪着。
不过林黛玉也是个不喜热闹的性子,也许不会太过难过吧。
只是过年,又是除夕,她冷冷清清一个人待在贾母后院,看着丫鬟来来往往忙忙碌碌,心里肯定不舒服。
瑞定这边想着林黛玉,不过林黛玉却没在想着他。
但是确如瑞定所料,林黛玉屋里冷冷清清就她一个人。
虽然有雪雁紫鹃陪着,但是这两个毕竟只是丫鬟,林黛玉心里不免又是离愁别绪,怏怏地歪在床上没什么精神。
特别是她院子里左右两扇小门都开了,丫鬟进进出出的,虽然看不见,但是声音传来也不免听得人心烦。
“也就这一天,这里毕竟近些,况且晚上的宴席要摆在老太太的大花厅里。”雪雁劝道,“姑娘要么去写写字,我给姑娘点香磨墨。”
林黛玉摇了摇头,没说话。
半响,她道:“你们都出去,我一个人待会。”
“姑娘有事儿唤一声便是。”
等到雪雁紫鹃都到了外间,林黛玉在床上歪了一会,心里是越发的难受了,有点想给父亲写信。
只是又该说些什么呢。
不过是徒增烦恼,惹得父亲伤心罢了。
况且回忆起临走时父亲的嘱咐,还有父亲对贾府的感官,再想想林府的境况,还有父亲愈发繁忙的公事,林黛玉不免又要暗自垂泪。
无论如何,父亲都不会把她接回去的,她要在贾府里一直住到出嫁。
林黛玉红了面颊又红了眼圈,拿帕子往脸上一盖,往后一倒,却被腰间挂着的玉佩硌了一下。
瑞定送的玉佩。
手里捏着温润的玉佩,想着五皇子两次派人来送的礼,林黛玉心里不免涌上了一丝温暖,只是很快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自打第二拨人前来,还涉及到了宫里的娘娘,外祖母便让她挂着这玉佩不能离身了。
还有五皇子的称呼……
还有在宫里当女史的大姐姐。
虽然贾母商量事情是避着林黛玉的,但是林黛玉自小被父母两个充作男儿教养,又是掌上明珠,自己也是聪慧无比,就算没听见贾母跟两个舅舅商量事情,但是就靠猜也能猜到**不离十。
只是这里面的弯弯道道,她虽然明白,但是却不敢深想。
都是亲戚,肯定是要相互照应的,但是——
“宝玉遣我来看看姑娘。”
“姑娘。”紫鹃掀了帘子,轻声道:“宝二爷屋里的晴雯来了。”
林黛玉急忙坐起,对着梳妆镜一看,方才那番胡思乱想之后,泪意消散,原本通红的眼圈也看不出什么破绽了。
她道:“请她进来,去倒茶来。”
晴雯坐到林黛玉身边,笑道:“宝玉怕姑娘一人待着胡思乱想,特意差我来配姑娘说说话。”
林黛玉心知除夕夜自己是万万不能被人看出一点情绪来的,笑道:“怎么让你来了,宝玉屋里能离了你去?”
晴雯嗔道:“怎么不能离了我,他屋里还有一个比我妥帖万倍的袭人姐姐看着呢。”
两人调笑两句,虽然一开始林黛玉是打着应付的心,不过三两句话下来,倒是真的没那么伤心了。
这时候,只见王熙凤并周瑞家的,带着两个眼生的婆子进了林黛玉屋里。
晴雯急忙起身站在了林黛玉身边。
王熙凤看了宝玉屋里的晴雯在,有心打趣,只是场合不对,便把话咽了下去,正色道:“这两位是庆阳伯府差来给妹妹送东西的。”
第020章
两个婆子上前给林黛玉行了礼,道:“我们两个是庆阳伯爵府的下人,今日特地来给姑娘送东西来了。”
其中一个婆子将手上的食盒往桌上一放,道:“这是宫里赏的如意八件点心,用的都是上好的馅料,样子好看,讨个吉利。”
“还有这个,前天两淮布政使派人上进的酒酿。娘娘知道姑娘是江南人士,特地吩咐给姑娘留的。”另外一个婆子拿出来一个小小巧巧的陶瓷罐子来,也往桌上一摆。
“多谢两位妈妈。”林黛玉声音虽然不大,不过一点都不怯场,“紫鹃,去拿了上等的红封来。”
贾敏去的那一年,有女眷来林府上,或者逢年过节的人情往来,也都是林黛玉带着林府的管家还有管事的婆子们一起打理,基本是做惯了的事情。
只是来了贾府之后,这些事情一点不沾了。
“烦劳嫂子替我招待两位妈妈了,喝杯热茶再走。”林黛玉接过紫鹃手上的红封,递了过去道:“今儿是除夕,烦劳两位妈妈跑一趟,妈妈拿着喝酒。”
两个婆子笑盈盈的收了林黛玉赏的红封,行了礼便告辞了。
周瑞家的又陪着两个婆子离开,王熙凤倒是在林黛玉身边坐下,拉着林黛玉的手摸了两下,笑道:“姑娘这模样,谁见了都喜欢。”
林黛玉才多大一点,哪儿抵得过已经嫁人的王熙凤。她脸一红,将手抽了出来,“嫂子怪不正经的。”
王熙凤笑,她本就是丹凤眼,这下笑起来眼睛更是眯成了一条缝,“我们全家上下都托了你的福了。”
说着她站起身来,“紫鹃也去给我倒杯茶来,这一天忙的,我寅时便起了,到现在连坐都没做过,老祖宗疼我,把这个差事派给我了,我也在妹妹这儿偷偷闲。”
林黛玉看着她笑,王熙凤道:“妹妹晚上可不许告诉老太太。”
王熙凤虽然这么说,不过她天生便喜欢管事儿,又是个闲不住的性格,喝完茶又叫了热水稍稍梳洗一番,便告辞离开了。
林黛玉收了脸上笑容,看着桌上的东西,吩咐道:“雪雁把点心送到老太太屋里去,给鸳鸯说一声。酒酿也给她,让她差人送到老太太的小厨房里。”
“紫鹃你过来。”林黛玉挥了挥手帕,像是有什么隐秘的事情吩咐紫鹃一般。
紫鹃凑在林黛玉身边,林黛玉道:“你去打听打听,庆阳伯府上今儿送了多少东西过来。”
紫鹃嗯了一声,抓了把瓜子花生放在兜里出去了。
林黛玉一人待在屋里。
早在上个月五皇子第一次上门的时候,老太太便一五一十将跟五皇子相关的几个人都跟她说了。
五皇子的亲妈吴氏,封了妃。
吴妃建元十四年进宫,十六年便生了个公主,封号淑宁,嫁给周将军的嫡次子,头生子已经两岁了,现在又有了。
吴妃生了一儿一女,因为生育有功,自己封了妃不说,她父亲也被封了伯爵,封号庆阳。
吴妃娘家父亲已经过世,老母亲还在,比贾母还要大上两岁,她还有两个嫡亲的哥哥,至于庶子们,已经被分了出去。
大哥袭了爵,只是考虑到吴妃还在,爵位袭下来没降,还是个伯爵,他管着伯爵府庶务。
二哥是个当官的材料,因为妹妹是嫔妃,按照本朝的规矩做不了太过重要的位置,现在管着鸿胪寺,是正四品的鸿胪寺卿。
贾府跟庆阳伯素无交集,所以这庆阳伯府来送东西,正如那两个婆子所说,肯定是出于宫里娘娘的授意了。
林黛玉想着前两天才到的信,父亲虽然没明说,但是就是因为没有实打实的肯定,让林黛玉也怀疑起来,五皇子所谓的“我与你父亲有旧”,多半是个托词了。
只是父亲在信里虽然没明说跟五皇子的关系,但是却叫她不要太过担心,送什么东西收什么便是,就是礼数上周全一些,别落人话柄。
林黛玉百思不得其解,这时紫鹃回来了。
紫鹃是贾府的家生子,从小就在奴婢圈子里长大,可以说贾府现在管着二门的婆子们,她都能攀上关系,小时候怎么也都磕过头拜过年的。
况且紫鹃人也聪明,让她出去打探消息一探一个准儿。
“姑娘。二门上的刘妈妈说了,庆阳伯府的两个婆子来的时候提了不少东西,她虽不好问,不过看着是有给老太太的,还有我们府上两位夫人,也都得了。”
“其他几个姑娘呢?”林黛玉问道。
紫鹃摇了摇头,“好像没有。姑娘也别多想了,横竖她们送的东西也值不了什么。点心虽是宫里赏的,不过方才鸳鸯姐姐打开的时候我也看了,跟寻常点心也没什么两样,还没我们府上做的精致。酒酿这东西也是自己家里做的,就是米酒罢了。”
林黛玉知道紫鹃是安慰她,道:“我哪儿是为了这个。算了,你出去吧。”
紫鹃看了一眼,又给茶壶了添了热水,这才去外间做针线了。
酒酿虽是寻常事物,可是没听说是两淮布政使送来的吗。
从两淮送东西到京城……
林黛玉想想自己给父亲写的信,五皇子第一次她便将信送出去了,收到回信是前天,这一来一回一月有余……
林黛玉莫名有些烦恼,父亲虽说不用担心,可是他哪里知道才一个多月,她就收了三回东西了。
第一次送的虽然贵重的让人心惊,可是后面这两次送的,倒是寻常物件,像是平日里亲戚往来一般。
然而越是寻常,便越叫人惴惴不安。
亲戚往来,五皇子是皇帝的亲儿子。贾家林家,甚至史家王家,跟皇亲国戚八竿子都打不着。
五皇子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林黛玉一点都猜不透。
贾府打的什么主意,不用想也是昭然若揭,但是林黛玉反而不敢去想,不敢去猜了。
每次心里升起一点点隐隐约约的念头,她都立刻将这小苗头掐断。
父亲对贾府推崇至极,说贾府是开国时候封的八家国公之一,贾家兄弟两个,一门双国公,特别是荣府,得了皇帝的恩典,第一次袭爵还是个国公,爵位分毫没降。
当日林家跟贾家结亲,林黛玉祖父,也就是林如海的亲爹身上的爵位已经降到末等,到林如海,那就是空有一个钟鼎之家的名号。
至于林如海,他有个探花的名号,但是也要从翰林院编修做起,不过一个七品小官,虽说前途无量,可是做一辈子编修的探花也不是没有。
而贾敏呢?
她祖父是国公,亲爹是国公,还是先帝心腹,贾府的名声如日中天。
不得不说,这门亲事,隐隐约约有林家高攀的意思在里面。
贾敏进门的时候,模样好,性子好,管家也是一把好手,林家上上下下都对她推崇至极。
虽然子嗣上有碍,可是林家几代单传,怎么说起来都是林如海的问题更大一些。
况且贾家的老太太,贾敏的母亲,生了两儿一女。
然而现在……林黛玉进了贾府,越来越失望了。
别的事情她都是旁敲侧击,看不见来龙去脉,可是贾府里这几个姑娘,整日跟她一处上课、刺绣、看书、习字,但是……
就算迎春和探春是庶出,嫁不得高门嫡子,但是也不是这般教养的。
就好像是……就好像是……
林黛玉垂下双眸,幽幽的叹了一口气,不过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过年,大体上的程序都差不多,不同只是各家底蕴不一样,花在上面的银子精力还有人有所差异罢了。
除夕这天,男丁们去了宁府的祠堂,亲自动手打扫祠堂,整理物品等等,给晚上的祭祀做准备。
当然是先已经有小厮们收拾过了,不然这些大老爷们别说爬高上低了,就是搬几个椅子都能闪了腰。
只是不管是做样子还是监工,他们得在祠堂里待到中午。
至于女眷们,则由贾母带头,整理荣禧堂,依旧是装样子的整理方式。
所以得了庆阳伯府上两个婆子来送东西的消息,贾母立即安排王熙凤去了,之后便借着吃午饭的机会将家里的男丁们叫了回来。
贾母、贾赦、贾政,还有王夫人四个,在荣禧堂东边的耳室里坐了。
邢夫人因为是继室,婚前婚后混的也都不是贵妇人的圈子,因此被排除在外。
这里是平常王夫人日常居坐之所,早先贾母掌管荣府的时候,这里是贾母的地方。
贾母一进来便流露出怀念之色,只是……三间耳室,上上下下一点痕迹都没有了。连家具都换了一套。
贾母目光一暗,坐了上首,片刻之后才道:“今日庆阳伯府派人来送礼了。”
几人同时一震,王夫人更是低低唤了一声“元春”,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
只是不用她提醒,贾母也觉得这多半是元春的功劳。贾府生活一切如常,唯一不一样的就是元春进了宫,又被封了女史。
“元春……”贾母低吟,“苦了她了。”
京城这个地方,皇亲国戚多,达官贵人多,指不定什么时候茶馆里一个驼背老头就能牵扯出帝师来,因此在京里,第一件事儿就是熟知各家关系。
庆阳伯是吴妃的长兄,这件事全京城的人都知道。
王夫人见目的已经达到,低眉顺眼问了一句,“不知庆阳伯府送的是什么。”
早上庆阳伯府送东西来的时候,下人其实是来回王夫人的,只是当时贾母在,就算管家的权限已经交到王夫人手上十年了,但是只要有婆婆在,还是要先问贾母的。
况且这种第一次来往的人家,又算得上是皇亲国戚,贾母处理才更妥帖一些。
只是具体送的什么,王夫人也是知道一二的,现在不过是低头而已。
贾母对她这个态度很是满意,道:“给我送了些东西,你们的夫人,还有黛玉的。”
贾母说完,眉头又是一皱,道:“只是这送的东西……”
第021章
贾政和贾赦两个倒没什么反应,毕竟后院来往送礼之事,跟前院男人们之间的送礼差距还是比较大的。》し小时候有贾母操心,长大了又各自娶了妻,就算中间一段也有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