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宠妃-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翠竹去贾府宣旨了,偌大的宫里也没人敢搭话。

早上一大早,皇后派自己宫里的翠竹和德顺去了贾府,这两个人是皇后宫里的颜面,跟在皇后身边近四十年,只要进过宫的外命妇都认得他们两个,贾母也不例外。

早饭还没吃完,贾母便见二门上的婆子慌慌张张跑的一头是汗冲了进来。

“老太太,门口来了传旨的太监,前面的小厮已经将人请到荣禧堂了。”

贾母一惊,慌忙站起身来,叫鸳鸯给她快快打扮起来,又吩咐家里几个有品级的夫人一起去了荣禧堂。

贾母一见这架势,心中便是翻涌而上的惊喜。

手里捧着圣旨的是皇后宫里的太监总管德顺,站在他旁边的是皇后宫里的大姑姑翠竹,旁边的几位太监还有侍从虽没见过,不过看着装品级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人。

皇后宫里的人到贾府宣旨……皇后能管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姻缘。

比方……她们家里的大姑娘,元春

贾母心中狂喜,紧紧拉着王夫人的手,两人对视一眼,知道对方跟自己的想法一模一样。

翠竹看在眼里,心里暗暗冷笑。

德顺开口道:“这原是给姑娘的旨意,咱家早说不用劳动外院的男丁了,去老太君院子里宣旨便是。”

翠竹也笑,跟他一唱一和道:“只是您府上这些下人没怎么听清楚便跑了出去,将我们两个留在正堂了。”

贾母心中大喜,脸上一阵阵的泛红。

王夫人口中的元春几乎都要念出声来。

“两位这边请。”贾母道,她亲自给人带路往后院走去。

“今儿是中秋,合家团圆。”翠竹道:“娘娘专门挑了这么个喜庆日子,特意动用了中宫笺表。”

翠竹看了贾母一眼,只见她脸上止不住的笑容,心中又是一声冷笑,面上的笑容却越发的和睦了,“昨儿晚上写好的圣旨,也跟陛下说过了,陛下也很是赞同呢。”

“多谢娘娘,多谢陛下。”贾母笑道。

贾母身后的位置,别的时候就不说了,这种要论资排辈的地方,理应是邢夫人占先,只是王夫人想着自己的闺女,不免心急,将邢夫人挤到了后面。

邢夫人从元春进宫,听了两年多的“她要有大出息了”,虽然心里不忿,但是早已潜移默化,今天来的这两位她虽不认识,只是听言语里的暗示,还有贾母这个样子,难道真是元春?

邢夫人想起这两日按照贾赦的吩咐,找儿媳妇王熙fèng,还有她的弟媳王夫人的麻烦,生怕她们秋后算账,心里先怯了三分,被王夫人抢到了前面。

后面跟着的王熙fèng见她这个样子,冷冷一声哼。

邢夫人听见了刚想发作,就见王熙fèng眼神指了指前面的老太太,还有传旨的宫女太监。

邢夫人跺脚,忍下了,心里不由得埋怨起贾赦来,都是他出的馊主意

“恭喜老太君了。”翠竹道,“老太君德高望重,将姑娘教的极好。”

贾母笑的已经合不拢嘴了。

“这事儿一说便成了,五王爷也很是满意呢。”

贾母脚下一顿,有点不敢相信,小声道:“真说了五王爷?”

德顺举着圣旨一个人走在最前面,听见后面的对话,嘴角微微上翘,只是没人敢看他。

翠竹走在贾母旁边,点头道:“谁说不是,娘娘很是喜欢她,生怕她受了委屈。宫里的几个皇子,唯一到了年纪又没娶正妃的,就是五王爷了。”

贾母觉得自己头晕的很,扶着王夫人停了一步。

“正妃?”后头的王夫人见贾母不说话,迫不及待开口问。

翠竹点头,“可不就是正妃,就这娘娘还怕委屈了她。”翠竹转头看了王夫人一眼,“两年说快也快,不过一晃而过,好日子在后头呢”

王夫人跟贾母两手紧握,都在对方的手上掐出个窝来。

“看您高兴的这个样子,家和才能万事兴呢。”翠竹又笑:“除了我们娘娘,吴妃娘娘也很是满意呢,一见你们家姑娘便瞧上了。皇后娘娘不过略说一说,便都同意了。”

贾母欢喜极了,“都是皇后娘娘的功劳,她调教的好”

王夫人口中喃喃低语,“我儿真是苦尽甘来了”

翠竹装作没听见的样子,道:“王爷的新宅子就在您府上北面一条街,今后这亲戚还得多走动。”

贾母口中推辞,声称:“哪儿敢跟王爷攀亲戚。”

“关系隔的也不远。”翠竹又道:“说起来都沾了您的血脉,可不是亲戚吗?吴妃娘娘住在宫里,等王爷出来了,王府里也没个长辈,日子别提多逍遥了,可见等上两年也不是白等的。”

不多时,几人到了贾母花厅,摆了案桌上了香,贾母带着邢夫人王夫人,还有李纨fèng姐儿几个跪在中间,德顺站在中间,左右一看,疑道:“怎么不见林姑娘?”

贾母心中闪过一丝疑问,可是这个时候,她心里满满的都是狂喜,虽然觉得叫林姑娘来不妥,只是眼下顾不了这么多,急忙道:“还不快去扶她过来。”

等到黛玉到了大花厅,看见这般架势,来不及多想,便也要跪下。

德顺急忙道:“您请前面跪第一位。”

众人各自跪好,德顺摊开手中旨意,念了起来。

“……御史台两淮巡盐御史林海之女林氏……”

听到这一句,贾母心里一突,王夫人身形晃了一晃,只是念圣旨再是吐字清晰,一个字一个字的念,速度也是极快的,不等她们有什么反应,便听见德顺继续道。

“……人品贵重,性资敏慧,特赐昭豫亲王为妃……”

后面说了什么贾母已经听不见了。

王夫人都没察觉自己说出了声,“怎么不是我元春难道你们说的不是我元春吗”

德顺将圣旨又卷起收好,翠竹上来扶了林黛玉起来,道:“林姑娘,这旨意还得送去扬州您父亲手里,娘娘的意思,是先趁着这个好日子给您说一声,也喜庆喜庆。”

贾母还跪在地上没什么反应,王熙fèng见状急忙将人搀扶起来,笑道:“老太太可是太高兴了?您的亲外孙女儿封了王妃啦”

被王熙fèng这么一吼,贾母抖了一抖,低下头去道:“多谢娘娘恩典。”

翠竹看着贾母苍白的脸色,还有不住打哆嗦的双唇,心里冷哼一声:从来没见过得罪了娘娘还能落下好的,这一次……你可知道教训了。

王夫人这一天大喜大悲,早先以为是自己的女儿上位了,谁知最后得了好处的竟然是林黛玉

原先她母亲在家的时候就是最最可恶的一个小姑子,现如今她又夺了自己女儿的前程王夫人看着林黛玉的眼光里似要冒出火来。

现场贾府这几个人,大概唯一能笑出声来的,就是邢夫人了,虽然是嘲笑。

她见几个人都没什么反应。

王夫人光顾着瞪林黛玉了。

王熙fèng死死撑着贾母,贾母呢,一言不发,不知道在想什么。

李纨是从来不出头的,低着头站在一边。

邢夫人满心的欢喜都要溢出来了,她道:“人呢,都愣着干什么?倒茶的”

被她这么一说,旁边跟着伺候的几个有脸面的大丫鬟还有婆子都动了起来,贾母也道:“还请两位喝了茶再走。”

只是声音颓废,言语里一点欢喜都没有了。

德顺道:“不敢误了时辰,外面还有官员等着将旨意送去扬州。”

说完,便跟翠竹两个一前一后要走。

王夫人也是一腔的热血上头,见状竟然上前想拦住他们,“我的元春呢”

翠竹回头冷冷一笑,“原先她怎么样,现如今她还是怎么样”说完翠竹又意有所指看了林黛玉一眼,转身走了。

宫里人走了个干净,剩下几人站在贾母花厅里面面相觑。

邢夫人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第一个打破了僵局。

“第一次见你就知道你是个有福气的”她上前拉着林黛玉的手恭喜道:“可不就应在这儿了。我虽是个妇道人家,不过也常听说五王爷是个好人,这便够了。”

林黛玉虽有些被贾家人的反应冷了心,只是说起来瑞定,脸上不免带了两团绯红,小声道:“大舅妈。”

贾母这才反应过来,一把拉过黛玉,搂在怀里,眼泪却掉了下来。

“我苦命的……”后面两个字没说出来,便换成了贾敏。

“我苦命的女儿啊她若是能看见今天,该有多好”

第075章

贾母抱着黛玉哭了半天,才在王熙fèng和邢夫人两个的劝说下渐渐止了哭声。平常清心寡欲的王夫人此刻正坐在椅子上,右手紧紧抓着自己膝上一块衣服,手下的布料都起了褶子。

翠竹没来的时候,贾府正吃早饭,三春和宝玉都在。薛宝钗早饭不在这儿吃,贾母虽派人去接史湘云了,不过也来的没这么早。

等到翠竹和德顺离去,原本等在偏厅的几个姑娘又都走了出来。

她们不像贾母和王夫人那般对元春有如此热切的希望,因此看着贾母抱着黛玉在哭,便也上来劝解。

“老祖宗快别哭了。”

只是这些没出阁的姑娘们,对“大喜”又或者什么“林姐姐的好日子”之类的话说不出口,劝来劝去也是那么有限的几句。

“黛玉的大喜日子。”邢夫人笑道:“今儿又是中秋,老祖宗快收了眼泪吧。若是真想我那小姑子,回头上柱香便是,您也心疼心疼黛玉,您这一哭,带着她也跟着哭了。”

贾母接过鸳鸯递来的热帕子,正想往眼睛上抹,便看见在她怀里啜泣的黛玉,心念一动,将帕子递了过去。

“你也别哭了。”贾母给黛玉擦了擦脸,“我不过感慨一句罢了,若是你母亲还在……”贾母背过脸去抹眼泪,“大喜的日子,不说这些。”

贾母将帕子又递给鸳鸯,“伺候黛玉梳洗去。”

不多时,黛玉和贾母分别梳洗完毕,又回到了大花厅。

王夫人自知方才失态,又想黛玉既然已经做了王妃,将来也能托她照顾元春一二。况且早先宫里姑姑那句揣摩起来大有深意的话“她原先怎样,现如今也怎样”,怎么想怎么觉得胆战心惊。

只是王夫人早年跟小姑子结了仇,虽贾敏已死,但是俗话说父债子还,贾敏虽没儿子,但是女儿已经到了贾府,王夫人将这仇恨又转在了黛玉身上。

加之她一来便引着宝玉摔了玉,这仇是越发的深刻了。

但是这会情急之间,王夫人来不及细想她今后到底怎么对待黛玉,加上一大早便心绪起伏,思绪未定,脑袋里乱的跟一锅粥一样,只能下意识冲黛玉笑了笑。

“也算定下人家了,今后便是大姑娘了。”

王熙fèng是最爱出头的一个,今日已经被邢夫人和王夫人两个占了先,见状急忙走到黛玉身边,拉着她的手摸了摸,“我这小嫩葱一般的妹子啊,可便宜了那王爷了。”

贾母从善如流笑了出来,“王爷也是你能编排的。”

王熙fèng拉着黛玉不放手,“今后我也有个王爷妹夫了。”她捏了捏黛玉的手,道:“你都见过王爷几次了,王爷人品样貌如何?”

黛玉红着脸不说话,心里却暗暗点了点头。

邢夫人也打趣道:“还有两年才出嫁呢,嫁妆也能准备起来了,我进家门晚,但是也听说当年你母亲出嫁的时候,十里红妆,嫁妆装了好几条船。现如今你嫁了王爷,这嫁妆怕是要再厚上几分了。”

这句话说出来,黛玉还没怎么的,贾母王夫人还有王熙fèng的脸色都变了变。

邢夫人哪里明白她究竟是哪里说错了,只是这个虽不明白,但是看人脸色还是看的出来的,急忙又补救道:“今儿中秋佳节得了这个好消息,真是双喜临门了。”

见到气氛稍稍缓和,几个姑娘也敢上来说话了。

迎春笑道:“恭喜妹妹了。”

探春也道:“可见是天赐良缘。”

连平日里不怎么笑的惜春都翘了嘴角,微微露出小四颗白牙来,情真意切道:“恭喜林姐姐了。”

李纨见众人说完了话,也走上前来,“将来嫁过去了,好好过日子。”

黛玉点了点头。

贾母心绪如麻,看见这一家子人总算是按照礼节该恭喜的都恭喜了,该说的话也说的差不多了,便道:“都散了吧。”

说完她又觉得自己这一句略显僵硬,又笑道:“快去看看你们屋里的好东西,收拾两件出来给黛玉送去。”

众人笑着散去了。

宝玉一直蔫蔫的没怎么说话,只是贾母和王夫人两个心神大乱,一时半会没顾上他,宝玉看着黛玉被几人簇拥着离开,口中叫了一声“妹妹”连自己都没发现。

还是邢夫人主意到他,跟看笑话似的说了一句,“可是不知道送什么给你林妹妹了?回去问问你屋里的袭人,她指定知道。”

探春走在最后头,回头看见宝玉怅然若失,不禁想到了宝钗和湘云。

若是那两个在,还不知道会怎样呢。

只是想着最迟吃过午饭她们便能过来,探春不禁微微翘起了嘴角,早先她们两个敢拿林姐姐跟王爷打趣儿,现在也不知道敢不敢了。

头所里,除了太子之外的几位皇子都在瑞定屋里。

兄弟几个或坐或立,脸上都是笑容满面,嘴里也都说着恭喜的言语。

半响,二皇子瑞清带着歉意笑了笑,“早先……过年的时候是哥哥冲动了。”

瑞清双手抱拳,微微鞠了一躬,“哥哥在这里给你陪个不是。”

瑞定笑了笑,道:“不过区区一个宫女,二哥何必放在心上。”只是嘴上这么说,他心里可不这么想,若是真觉得歉意,怎么都到八月十五了,才将话说出来。

要知道虽然他们兄弟不能天天见面,但是早朝是三日一次的,就算去掉他中间去了江南的四个月,算下来他们也见了三四十次了,怎么他先前一点没说呢。

果然,瑞清又道:“若不是……唉,你哪里用娶这么一个女子。”言语间很是惋惜。

瑞定板下脸来,道:“这婚事是皇后娘娘赏赐的,二哥慎言。”

瑞清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说话了。

老三跟老四对视了一眼。

瑞明道:“说起来还是要恭喜的,原先以为你的婚事有了变故,虽然女方年纪小了一点,不过也不是什么大事。”

这话听起来有几分找事儿的嫌疑,只是瑞定听了毫不在乎,到让瑞明没法说下去了。

瑞启急忙打圆场,“年纪小有年纪小的好处。况且那姑娘出自名门,想来也不会委屈了弟弟的。实在不行……”瑞启使了个大家都明白的暧昧眼色。

瑞定叹了口气,又强调了一遍,“这婚事是皇后娘娘赐的。”

“委屈弟弟了。”瑞明叹道,“她……毕竟是母后,唉,却是不便多说。”

一时间气氛有些沉闷,在场的几位皇子都想起来这些年遭皇后跟太子母子两个的迫害。

瑞安跟着几个哥哥一路回来,他本就体弱,身形又没长开,进了屋便一直坐着休息,此刻总算是喘过气来,较为平和地道:“恭喜哥哥了。”

“明年便是选秀了,也不知道……父皇会不会给你再选两个侧妃。”

这话瑞定听在心里了,只是这一点确实不好说,按照父皇的心思,怕是不会选的。但是黛玉年纪太小,先送两个侧妃上来,想必也是情理之中……

“明年我也十五岁了,等成了亲也算是大人了。”瑞安脸上还有两团红,不知道是方才走的太急,还是想到了成亲这个话题。

瑞明看着他笑的有点不怀好意,意味深长道:“你还没长大呢。”

瑞清咳嗽两声,眼神指了指瑞诚,意思是还有一个更小的。

看见众人都看他,瑞诚道:“恭喜哥哥喜得良缘,我也不知道该送些什么,一会问问母妃去。”

“这倒是不用着急。”瑞定笑着跟他说:“还有两年呢。”瑞定视线一个个扫过去,道:“两年来准备,可得送份大礼才成。”

众人心道他这是因为被皇后赐了这么一桩婚事不甘心,便一一点头了。

不多时,众人说完了话告辞,瑞定送几人去门口,正巧看见了太子。

太子方才跟皇后起了争执,脸上阴沉沉的。

瑞明看见,冷笑道:“太子殿下这是来给人祝贺的?这么板着脸,不知道到的还以为”瑞明本想说是来奔丧的,只是想起来这个是太子,背后还有皇帝,于是硬憋了回去。

虽然憋了回去,但是谁都能听出来后面那几个字不是什么好话,太子正想发作,跟瑞明极好的瑞启又道:“太子殿下来的这样晚,臣弟几个就不耽误您的功夫了。”

说完,他将瑞明一拉,快速走了两步。

几人一一做别,太子跟着瑞定进了屋。

瑞定道:“地方还没收拾,太子殿下稍等。”说完他吩咐人去上茶,跟太子一左一右坐了上首两个位子。

太子不说话,他也不说话,屋里安静极了。

半响,宫女端了茶上来,太子捧了热茶,划拉了两下杯盖才道:“恭喜弟弟了。”

这话说的极其言不由衷,瑞定也冷冷道:“多谢太子殿下。”

太子叹了口气,试探道:“可惜了林大人……若不是这个女儿,林大人兴许就要高升了。”

瑞定不置可否。

太子又道:“早先孤是很看好林大人的,以探花之命去了翰林院,几年后又到了御史台,现如今外放做了巡盐御史。孤以为他是能做到都御使的,又或者回来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