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穿越日常-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这夫妻二人虽然是帝王子媳,可因为有田贵妃的存在,到底过的辛苦,夫妻二人同甘共苦,一起抵御田贵妃的手段,王皇后为了明启帝,流产两次,其中有一次还是一位已经成形的男胎,夫妻二人为此曾痛断肝肠。

幸好田贵妃过世的早,她一死。高宗也因思念过度而随后去世,明启帝继承大统,这才算无后顾之忧。

明启帝是个仁厚的人,虽然说田贵妃狠毒,可是。在田贵妃死后,明启帝并没有算后帐,也没有剥夺她贵妃的名份,更没有想要置田家于死地。

他又感念周皇后的维护之恩,素来善待这位已经是太后的恩人,就是王皇后对待周太后和宋太后也是恭敬孝顺。

除此,明启帝和高宗一样重情。高宗喜爱田贵妃,明启帝却是对王皇后一心一意,他心里明白田贵妃其实极爱高宗,所以才容不得别的女人生下高宗的孩子,登基之后,就空置后宫。那么大的后宫中,只有王皇后一人,就是王皇后连生三女时,他也顶住前朝和两位太后的压力,并不纳新人入宫。

等到王皇后生下太子。明启帝一心教导太子。

明启帝勤于朝政,知人善任,一手创出中兴大雍,只是,这位帝王因年少时被害多次,到底伤了根本,后来又实在太过于勤奋,太过于劳累,挖空了身子,导致一病不起。

想想他这一生,明启帝露出一丝笑容,一双有些浑浊的眼睛充满柔情的看着王皇后:“梓童,若是有来世,你我还当为夫妻,只这次,咱们就生在寻常人家,做一对寻常夫妻。”

“好!”王皇后含泪点头:“都听你的,就算来世你要做乞丐,我也乐意跟你做个乞丐婆。”

明启帝艰难的抬手,温柔的擦干净王皇后脸上的泪水:“你看你,怎么还哭上了,你一哭,我这心里总是难受。”

“我不哭,不哭。”王皇后忍下泪意:“大郎,你一定要好好的,你要是,要是……我就跟你一处。”

“胡说。”明启帝立刻板了脸,整个人都肃然下来:“咱们的明儿还小,我要是有个好歹,他就靠你扶持了,你不能,你要是敢寻短见,我就是去了地下,也绝不原谅你。”

明启帝深知王皇后表面看着温柔,却是个烈性的人,她素来说到做到,很害怕王皇后随他而去,就拿太子绊住王皇后:“梓童,我对这大雍江山付出了多少心血,你心里一清二楚,你又怎么能忍心让我的心血白流,明儿,还需要你的看顾教导啊。”

想到那个爱玩的太子殿下,明启帝又是不放心,又是气苦。

王皇后也知道儿子的德性,只好点头:“大郎放心,我们以后好好教导明儿,明儿聪慧,绝不会辜负你的一片苦心。”

“明儿,明儿呢?”说到太子,明启帝转头四顾,寻找太子的身影。

“明儿并不知你……”王皇后扭头,擦干净眼泪:“他去长宁府上了,我已经派人去叫他了。”

“把长宁、怀宁和永宁也叫来吧。”明启帝叹了口气:“我想她们了。”

正说话间,就见太子秦博明在前,三位公主随后而至。

他们一进宁安宫,就感受到那股压抑的气氛,秦博明几步上前,看着躺倒在病床上的父皇,顿时大痛,立时跪倒在地上:“父皇,儿臣来尽,父皇,你怎么样了?哪里不舒服?”

因着明启帝只这一个儿子,素来疼到骨子里,所以,太子和明启帝感情深厚,父子之情没有半点虚假,看到明启帝病弱的样子,他真的心疼:“前儿儿臣来请安父皇还好好的,怎么就……”

三位公主也都已经跪下请安,口称父皇,一个个面带哀容,却还要强颜欢笑。

明启帝看着自己的一子三女,颇为欣慰的点头,这帝王之家为着皇位倾轧不断,而他的儿女却是姐弟情深,没有一丝的隔膜,这都得益于这四个孩子为同一母所生,且他也向来不偏不倚。

明启帝虽觉得他儿子少了,孙子还没看到影子颇为遗憾,可是,却也喜爱这份难得的父子父女亲情,更爱子女绕膝之乐。

他笑着叫孩子们起身,一一看过,又拉过太子的手嘱咐:“父皇没事,就是太累了,父皇好好的休息就是了,明儿啊,你身为太子,以后是要继承大统的,现在父皇这身子也处理不了朝政,以后,你可要为父皇分忧啊。”

“是!”太子双手握住明启帝的手,郑重承诺:“父皇放心,儿子一定好好的处理朝政。”

“这便好,这便好。”明启帝很是欣慰,叫来太监总管黄平:“黄伴当,你去把今日的奏章拿过来,就叫太子在这里处理好了再回。”

黄平心下悲痛,可还是笑着答应,回头捧来许多奏章,看的太子头都疼了,可他是个孝顺的孩子,不忍父皇失望,就硬着头皮开始处理。

明启帝又和三位公主说了一会和话,就叫王皇后带着公主们下去,叫过朝中重臣,一一叮嘱。

太子一边处理朝政,一边听着明启帝仿若托孤般的话语,心里明白这次明启帝病重,怕是不成了,一时悲痛,一时伤心,一时又痛恨自己并不关心父亲,不知道父皇身子虚弱到这种地步,这些时日没有长伴左右。

把该说的话都说完了,后事也都交代了,明启帝才算是松了口气,他早累的不行了,这一放松,便昏睡过去。

其间,朝政都交于太子处理,太子并不像明启帝那般事必躬亲,他很聪明,把各类朝政都交付于有能力的大臣手中,每几日听一次报告,再做出判断,很是省时省力。

这段时间,明启帝时睡时醒,醒来知道太子的作为,也感叹一番,只说太子做的很好。

他已经深受勤政之苦,知道万事太过于勤谨对身体的伤害,不想太子英年早逝,就觉得太子的办法很不错,只要把事情托付于对的人,不只效率高,自己也轻省。

太子除了处理朝政,就是在明启帝床前尽孝,送饭喂药都亲自动手,做的尽心尽力,比伺侯明启帝多年的太监宫娥都要仔细,一时,太子仁孝之名大盛。

可是,不管如何,明启帝的身子到底是垮了,就是遍寻名医,用最好的药材吊命,也没撑过多少时日,正月未出,明启帝已经性命垂危。

他又一次在病床前交代太子一定要守好大雍江山,不可辜负万民百姓,再托王皇后看护太子,又道:“梓童,我在泉下等着你,你什么时候来,咱们再一起投胎。”

王皇后含泪应下。

明启帝明抓着太子的手,高声道:“明儿,你一定要记好,咱们大雍帝王可以对百姓仁慈,却绝不可对外敌仁慈,绝不做软骨头,记得太祖的话,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太子眼中虽有泪,可还是强有力的随着明启帝高声道:“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好!”明启帝含笑,抓着太子的手松动下来,无力垂在床边。

第八十三章宅斗

“什么?”

李鸾儿正在盛水,猛听到这个消息水瓢都掉地上了:“官家驾崩了?”

李富点头:“我也是才从老师那里得的信儿,姐你记着些,多问问人,该有的忌讳也得避着点。”

李鸾儿捡起水瓢:“我知道了。”

“对了,你还没吃饭吧,今儿就在这吃,一会儿我给你弄好吃的。”李鸾儿看着李富笑道,再度打量这位小堂弟,越看越是满意,李富如今哪里还有乡下小子的样子,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李富抽条似的长个,再加上读的书多了,气度也就不一样了,每次回村,可都惹来不知道多少夸奖,小婶子如今一提起这个儿子,乐的嘴都咧到后脑勺上去了。

“那成,我今天可有福了。”李富干脆利落的答应下来,对于李鸾儿做的吃食还是很向往的,他这位堂姐虽然不是很乐于厨事,可厨艺却是当真不错,做的菜味道也好,让李富这个整日在县学吃大锅饭的小子想想都要流口水。

“姐,咱们今儿恐怕是不能吃荤了。”李富站在厨房门口提醒了一声。

李鸾儿才要去拿肉的手缩了回来,这才想到官家没了,民间百姓也是要忌荤腥的:“我知道了,放心,今儿姐给你做一顿全素斋。”

今天这顿素,李鸾儿做的倒也不憋屈。

要是当今官家是个昏君,李鸾儿才不会吃素呢,关键是,没了的这位官家确实是个好的。

说起来,李鸾儿是很敬佩明启帝的,这位官家比历代帝王都要高明。

比起什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来,明启帝明显的要仁厚许多,不管是对百姓,还是对官员,都当得上仁义二字。

但是。比起历代那些以仁为主的帝王,明启帝的手腕也强硬很多,关键是,对外的手段很强硬。从来不会对于敌人仁慈,也不会对打着大雍主意的外族低头,这完全就是一位外王内圣的官家。

不光是李鸾儿敬服明启帝,就是民间的百姓说起这位官家来,那也是满口的称赞,没有一个说不是的。

李鸾儿可以想见,明启帝驾崩,民间不知道有多少百姓痛哭失声呢。

虽然说,李鸾和不会痛哭,不过。吃几天素,她还是能忍受的。

把灶间的火烧旺,李鸾儿才弄了豆腐和面筋准备做几个小菜,便听到一阵哭声传来,仔细去听。却原来是马家一家子在偷偷哭呢。

李鸾儿放开精神力,就见马冒和郑婶子带着一儿一女在他们屋里叩拜官家呢。

精神力再次外放,便见街上行人都是面带悲色,有好多人家都在拜祭官家,从他们的神情举止来看,没有一丝一毫的勉强,完全是出于自愿。

从这一点上看。李鸾儿倒是对官家更加的敬服,官家执政这些年,能够叫百姓如此的诚服挂念,的确不容易,可见得,明启帝是真的把百姓放在心上。

她又见街中店铺外边都已经挂了白布。便想着自家店里虽然没有开张,不过,也该挂点白布什么的应下景了。

放下刀,李鸾儿走出厨房,叫过李富道:“你去前边和秦三儿说一声。叫他到库房取些白布到饭庄装点一下。”

李富答应一声就走,李鸾儿回身继续做菜。

到得中午,她把饭弄好了,叫家人吃饭,一家人围坐着,哪个精神都不是很好,便是李春看起来都闷闷不乐的。

“哥,这是怎么了?”李鸾儿还以为李春挨欺负了呢。

李春吃了一口饭,抬头,两眼红红的看着李鸾儿:“富哥儿说官家没了,官家是好人,好人……”

金夫人叹息一下,放下筷子:“官家确实是个好君王,历代君王之中,难有这样仁慈之主,给官家当百姓是真的有福。”

“最有福气的是官家手底下那些官员吧。”李凤儿直爽的说道:“官家可不以言获罪,想当初丁相公在世的时候,不止一次反驳官家,有一次都拍桌子了,可官家也没有生气,反而说丁相公是直臣,还说国有诤臣不亡其国呢。”

看起来,自家这些个人心里也都念着官家的好呢,这顿饭怕也吃不消停了。

李鸾儿扒了三碗饭,比平时少吃了许多,放下筷子的时候叹道:“行了,行了,人死不能复生,再念官家的好又能如何,咱们啊,现在就盼着太子登基千千万万的保持官家的作风,万不可是个暴君啊。”

“姐……”

李富和李凤儿同时开口。

李鸾儿一举双手:“行了行了,我口不择言,你们吃你们的,甭答理我。”

李富一边吃饭,一边道:“新皇登基,怕是今年要开恩科的。”

一说起这事来,李凤儿倒是来了精神:“开恩科啊,不知道崔家那货今年会不会去考,去年没考中,我还以为他还要再等三年呢,哪知道他倒是好运气,今年还能再考一次。”

说到这里,李凤儿朝李鸾儿眨眨眼睛:“姐,你说他今年要是再考不中,会不会给气死。”

李鸾儿一笑,双手合什:“老天保佑,那个牛鼻子道士说的话是真的,好叫他永远不中。”

这话一脱口,李凤儿和李富都笑了,就是金夫人也笑道:“行了,行了,什么老天保佑,老天爷要是连这事都管,那也忙不过来。”

说笑几句,家里的气氛顿时好了不少,一家子吃过饭,李富就起身告辞,李鸾儿叫住他,递给他一些自家炒制的茶叶,还有一些笔墨,又叮嘱了好一番才叫他走。

李家气氛轻松,崔家却不一样了。

崔正功在书房读书,伺侯他笔墨的丫头流光小心的走了进来,帮他整理写好的笔记,崔正功读完几页书,流光端过茶水:“少爷,喝口茶吧。”

接过茶水,崔正功不经意间抬头,就见流光额头红肿。脸颊一侧还带着掌印,顿时一惊:“这是怎么了?哪个欺负你了?”

这流光自小伺侯崔正功读书,情分自然不一样,崔正功也念着她一心一意的照顾自己。没有丝毫的杂念,对她很是敬重,今日见她脸上带伤,少不得要问问的。

流光摇头:“没什么,奴不小心碰到的,少爷不必担心。”

崔正功可是不信,不过知道问也问不出什么,索性不再说话,等到把今日的功课做完,崔正功叫来小丫头碧玉问话。

碧玉不过十来岁的年纪。看起来很是瘦小,不过这丫头机灵,而且她全家都是崔家的家生子,在府里消息自然灵通,问她什么。基本上都知道。

崔正功看着跪在地上的碧玉问:“你流光姐姐今天惹了谁?”

碧玉很小心的回答:“没惹谁,就是,就是……”

“说!”崔正功厉声一喝,碧玉吓的一哆嗦,什么都说出来了:“是少奶奶,少奶奶看不惯流光姐姐,说她在书房勾引少爷。就把流光姐姐叫去教训了一顿,打了流光姐姐耳光,还叫姐姐嗑了几十个响头。”

嘭的一声,崔正功气极,一拳捶在桌上:“她这是要干什么,先是红玉。又是小环,再是流光,她嫁进来怎么就没个消停。”

这时候,崔正功真的有点后悔了。

他当初看中张莺,是相中了张莺的容貌。张莺长相艳美,看着行事也爽利,再加上她的出身,崔正功想着怎么都是好的,有家教的,比自家那个唯唯诺诺不中用的强多了,这才同意了家中父母的意见,休了李氏,迎娶张莺。

哪里知道,看人绝不能只看表面,这张莺看起来好,可内里却糟心。

自张莺嫁过来后,便极容不下人,他房里但凡有个长的过得去的丫头,张莺就容不下,非得找出事来教训一顿才好。

从小伺侯他的红玉被张莺给卖了,小环叫张莺弄的投井自尽,如今张莺又把主意打到流光身上,当真是叫他忍无可忍。

崔正功不由想起李鸾儿在时的情景,李鸾儿虽然性子弱,可待人极好,对他房里的丫头们也都和气,从来不会拿哪个人出气,而且,李鸾儿并不是没有见识的乡野村姑,她有些才学,有时候,在他读书时还能说上一些话。

可这张莺呢?

不提也罢,崔正功一想都是心伤啊,他又哪里知道张家官宦之家,竟教的张莺还不如一个乡野女子通诗书呢。

也难怪人说娶妻娶贤呢,崔正功不由琢磨,他本想三年后再考,哪知道官家贺崩,这新皇登基怕是要开恩科的,他抓紧时间读书做功课,要是贤妻,必然把房里的事情料理的妥妥当当,绝不叫他费心,哪里会像张莺这样没事找事,叫他没一刻消停的。

“行了,你下去吧。”崔正功无奈摆手,现在正是读书紧要时候,他不愿意为了些须事情和张莺闹腾,且等着吧,等他会试回来再和张莺算帐。

碧玉从书房出来,哪里还有那么小心翼翼,她露出满脸的欢喜,走路都带着风。

过了月亮门,碧玉就见流光朝她招手,她笑着过去:“流光姐姐。”

“好妹妹。”流光把一个玉镯套在碧玉手上:“这个给你。”

碧玉笑了笑:“倒叫姐姐破费了,姐姐放心,我都把话递到了,我瞧少爷的样子,必是生气了,少奶奶以后怕是得不了好的。”

流光甜甜一笑:“多谢妹妹了。”

“我也是为了自家。”碧玉一时笑不出来,咬着牙道:“我姐姐有什么错,那狠心的竟把我姐姐卖了,要不是爹在外边有点人脉,把姐姐偷偷救了出来,姐姐怕是……早去了那等见不得人的地方,只救出来又如何,还是不敢出头露面,姐姐这一辈子,怕是要毁了。”

流光也跟着叹气:“我素来和红玉妹妹交情深厚,也很为红玉鸣不平,不过,咱们都是下人,又能如何,如今,她把主意打到我头上了,我少不得要抗争的,以后,还要多多有劳妹妹了。”

第八十四章落榜

“郎君。”

张莺端着一碗燕窝粥进了书房,对正在读书的崔正功笑笑:“郎君读书辛苦了,我特意煮了一碗粥,郎君且尝尝。”

崔正功放下书本,冷淡的看了张莺一眼:“等会我再喝。”

张莺笑着站在一旁,等着崔正功喝粥,崔正功等了一会儿见张莺没走,抬头:“还有事吗?”

“郎君,我瞧流光伺侯郎君读书有些不尽心,不如换一个……”

张莺的话没说完,崔正功啪的一声,一手拍在书本上:“换谁?”

“我陪嫁丫头柳儿有个弟弟叫墨儿,我看他很是机灵,又是读过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