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文静被姐姐们责骂的事,昱婉当然明白,见文静现在难得不开口回话,也不在意,拉着文静在屋子里转悠。
内室里,安梅及安兰帮着小小梳妆,梳了个高髻,原就貌美犹带稚气的小小,发型一变头面一戴,立刻成熟了许多。
“一定要戴这个凤头钗?”小小见安兰取出的六尾凤头钗,忍不住开口问。
“今儿是夫人回门的日子,戴这凤钗正好。”安兰浅笑着与安梅合力将凤钗簪上,然后再侧边各簪上玛瑙步摇,两个人小声的讨论着要再配上几枝花钿,安竹捧着放花钿的托盘,也加入讨论。
安菊站在一旁,正轻声与兰香交谈着。
小小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觉得还真认不出那是自己,偏着头思量半晌,安梅发现她偏着头,忙转回来。
“夫人您别乱动啊”
“安梅,将那两枝步摇取下。”
“咦?”
“太复杂了。光这衔红宝的凤头钗就够大了,又弄那两枝步摇,就太多了。”
“是吗?”安梅转头问安兰。
安兰抬头看了镜中的小小,就见镜里的小小跟她使眼色,安兰忍俊不住,笑着直起身子,伸手为小小取下步摇。
“如果要再簪上花钿,步摇似乎就多了。”安兰顺手挑了两枝红宝花钿,插在原插着步摇的位置,安梅见状也取了小一些的花钿,簪在凤头钗的旁边,小小整个人看起来,清爽许多却不失贵气。
“好吧步摇就不用了。”安梅点头。
为小小取下围在颈间的大棉布巾,仔细端详先前为小小上的妆。
小丫鬟由外间进来,声音清脆的道:“舅爷来请回门了。”
安梅几个加快了速度,不一会儿功夫,将小小装扮好,红地织金鸂鶒衔花纹小袄,银红折枝牡丹马面裙,像个喜气洋洋的娃娃。
小小暗叹口气,又被当娃娃装扮了。
一出内室,大太太笑着迎上来。“六弟妹今儿这么一打扮,真真是贵气。”
二姑奶奶也笑着上前,牵起小小的手,皓腕上一对金镶玛瑙镯,镂空的繁复花样,隐约可出是做工精细的五福图样。
“这对镯子样式可真是别致,是宫里的赏赐?”四太太赞叹的问。
小小看了眼镯子,摇头道:“这是我阿娘给的。”
“阿娘?”
“是郎夫人给的?”大太太想了一下道,得到小小颔首的答复,她笑着轻拍小小的手。“郎夫人的眼光好,真不愧是琳琅宝阁的当家夫人。”
小小嘴角微翕,最后还是绽开笑颜不回应。
因为朱平珏已在正厅候着,大太太几个人赞了几句,便将小小送出来与等在知福院正厅的秋冀阳会合。
秋冀阳正喝着茶,见小小走来,起身笑容满面的迎上来,倒让几个嫂嫂、二姐心底讶异,回心一想,也是,总是娶了亲,总不好再成天绷着脸,万一吓到了六弟妹可就不好。
“六弟与六弟妹两个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就是就是,瞧瞧,这站在一起,可真是相配。”二姑奶奶与四太太两个一搭一唱的,让秋冀阳笑容更深,小小低垂着眼一副娇羞不已的模样,看得一屋子人都乐了。
几个小姑娘上前跟六叔、六婶见礼,文静与昱婉两个又说了笑,一时间满屋子笑声不断。
“好了,好了,再让你们闹下去,舅爷可等得不耐烦了。”大太太像赶小鸡一样,将新婚夫妻赶出门,秋冀阳领着小小出了知福院,后头侍候的丫鬟们井然有序的尾随于后,由安梅、兰香领头,安菊、安竹及小丫鬟们举步行进间,安静无声轻柔如蝶舞般。
昱婉拉着文静悄声的说:“六叔家的丫鬟们就是比我们的丫鬟有规矩,瞧她们走路都无声呢”
昱贞与文沁、文涓却看出来,这些侍候的丫鬟中,除了其中一个大丫鬟外,其它的,就连小丫鬟都是习武之人。
知福院外,紫劳拉着小丫鬟站在院门外的大树下,看着会首及会首夫人亲密的相偕步出知福院,手中的绢帕被扭得死紧。
小手被紫姐姐握得生疼的小丫鬟,不敢出声惊扰她,只能含着泪默默忍受。
紫姐姐苦,她都知道,会首一年才到景波山庄两、三回,可每回来都会在知书斋待很久,紫姐姐因为手巧,侍候过几次茶点得了称赞,从此就疯魔了般的钻研着厨技。
郑嬷嬷千叮万嘱仍是拦不住,紫姐姐暗慕会首的心,小丫鬟暗暗担心,若是紫姐姐被调差,换来的人不知好不好相处?
宝亲王自己娶的不是权贵之女,也不是文官之后,而是京中富商的美丽女儿苏氏,以及皇商出身的柳家女,所有人都以为,圣眷不再了,谁也没想到,宝亲王一家虽然不常在京中出没,却仍是圣宠不怠。
这回宝亲王嫁女,朝中驻守各地的权贵全员到齐,这算什么?竟然放要军务擅自离开驻地,朝中言官磨刀霍霍,就盼扯不下宝亲王,至少也刮他一点脸面
弹劾的奏折这方才呈上,宫里那头却传出,皇帝皇后派皇五子送贺仪添奁,皇五子还留下来喝喜酒,这让言官们大受挫折。
宝亲王才不甩他们,将京里传来的文书大手一捏,甩了出去。
在正房的正厅里来回踱步,老宝亲王坐在上位,看着儿子走来走去,忍不住开口。“你就坐下静一静吧”
宝亲王抬眼看了父亲一眼,继续踱步,老宝亲王见状不再说话,径自端茶起来喝。
东次间里,侧妃坐在老亲王妃身边,郎主夫人坐在炕桌的另一边,三个人沉默不语。
郎主夫人知道,郎主前一天领了儿子去看女儿、女婿,也知道儿子跟女婿说了什么,她对这些都不担心,郎主说了,小小成亲后,要她将药谷交回去给她爹,哼,说的简单,把药谷交回去,她爹肯接吗?
她是不耐烦应付那些求诊的人类,更不耐烦应对那些上门要习医的家伙,她爹就喜欢面对他们吗?要是喜欢,当年也不会千方百计的丢给她了。
老亲王妃看看时辰,对媳妇道:“他们快到了,宴席可都备置妥?”
“您放心,今儿孙婿头一回上门,定不会给您丢脸的。”
“瞧你说的,冀阳这孩子我是知道的,他啊你随便给他一碗白面,他也能吃的津津有味,只是今天身份不同,当然得慎重一些,外头那些人可都等着看。”
侧妃笑盈盈的颔首,她当然知道外院的贵客们,个个都等着看,京里的言官更是死盯着,就盼他们出点差错,好让他们有事可做。
“外院的那些,可都是朝中的栋梁,来喝喜酒也就罢了,还一定要赖着看我们招待女婿。”侧妃轻声抱怨着。
“唉他们可不都是为了能跟福安商业协会扯上些关系吗?”
⊙﹏⊙b汗,对不起,我错了,算错时间晚更了对不起大家
第二百一十三章隐潮上
第二百一十三章 隐潮上
沧山别院的厨子们,在小郡主回门这一日,可说是施出浑身解数,前头送嫁奁的那日,还有些贵客没赶上,成亲当日部份贵客代表女方家属去了景波山庄,隔日又赶着上景波山庄去露面,或应五皇子之邀,去皇家别院作客,这天的回门宴,贵客们难得的全到齐了。
虽说是回门宴,见过长辈后,秋冀阳随着老宝亲王、宝亲王及小王爷,一同去了招呼这些远道的贵客们。
迎宾的大花厅里是五间没有隔断,仅用碧纱橱来做屏障,今日这种宴客的场合,自然将这些屏障全取下。
老宝亲王带着孙女婿一桌桌敬酒,自然是由他的军中袍泽,如今都是显贵的这一桌开始。
定国公瞪着眼端详了秋冀阳半晌才道:“你小子了不得啊老朱家的宝贝被你娶回去,老头子可警告你,这小丫头不只你岳父当宝,咱们这群老头子也当宝,你要是敢亏待她,就等着咱们剥你皮算帐啊”
“小子不敢。”秋冀阳恭敬的揖礼,接过小厮送上的酒敬常宁伯,看他仰首一饮而尽,常宁伯才朗笑用力的拍着他的背直道好。
信国公接着跟他干杯,站在一旁,常宁伯笑着摇手。“我可不敢跟你们几个相比,敢跟朱老的孙女婿拚酒,小子咱们喝茶.得留着你清醒,才好谈生意啊”常宁伯此言一出,先头两个跟秋冀阳拚酒的定国公及信国公立刻赢得大家的白眼。
“唉呀差点忘了,幸得常宁伯提醒。”宁国公抚额轻呼。“幸好,幸好,嘿嘿小子,老头子上次到福安商业协会谈生意,你家那个龙军师实在太过份了,价码是一丁点儿也不让步。”宁国公逮着机会抱怨,没看到一旁的人忍俊不已,而秋冀阳身后有人面色乌黑。
秋冀阳好脾性好脸色的,站在宁国公身旁听着他抱怨,也许是知晓琳琅宝阁成了小郡主的嫁奁,宁国公抱怨的事项渐渐偏了,跟五皇子一样,抱怨起琳琅宝阁的阁主们难搞。
来贺的除公侯伯这些贵人,幽州本地的,尚有漳州、滇州、兹州等离得近的县、府各级的官员都到了,见到向来不太有机会见到面的秋冀阳,已属难得,又见他一直耐心的听着抱怨,也不见其置喙一句,表情各异的众人心底盘算各自不同。
与福安商业协会牵上线,与其说是因为福安商业协会的信誉好,还不如说是为了其背后的靠山,不然天阳国上下多的是商家可选择,为何选择福安商业协会。
宝亲王一家蒙先皇恩宠,又得当今宠信,在许多人眼中,可是亮晃晃的肉中刺眼中钉啊有人对他们恨之却除不得,但更多人希望得他们襄助一臂之力。
前不久的漳州碧沙县知县纪建兴,不就得了宝亲王之助,立了大功,这功劳铁板钉钉,别人眼红却抢不走,皇上知情后,大大封赏了一番,这三年一任到期之后,纪建兴的前程似锦啊
纪建兴夹杂在众人之间备受瞩目,他先从商后为官,待人处事的态度便较一些官员圆滑许多,兼之有才在同侪间人缘甚佳。
几个与纪建兴前后期的官员,对纪建兴的好运甚妒嫉,聚在角落里七嘴八舌的,说着纪建兴的事。
“老纪就是好运,老婆是宝亲王妃的娘家侄女儿,那可也是一等一的美人儿。”
“我听说纪夫人的胞妹是太子殿下的宠妃。”一身深蓝直裰仍掩不住肥肥圆肚,湘江县尤知县边喝酒边说着过期的消息。
立刻就让合知县的刘知县嘲笑。“老尤你吃多了忘事吧纪夫人的妹子早就不是最受宠的,听说太子殿下现在最娇宠的是两个双生姊妹,那个媚啊真是挠人血脉,尤其是那个身段,跳起舞来简直就是媚惑人心、妖娆入骨,太子殿下自得了她们两个,已经连宠一月。”
“怎么可能?苏良娣最受宠时,太子殿下还是雨露均沾,不曾独宠专房。”
“所以怎么能说她是宠妃呢?”其它人嗤笑着。
“话说回来,宝亲王与宝亲王妃向来不睦,这次宝亲王竟然会出人意外的帮了纪建兴一把,到底是为什么?”
“我听说小王爷就是在景山遇袭的。”
“以宝亲王那些护卫、暗卫的能力,大可不用带上县府衙差同去剿匪,还不是老纪的辖区,你们就不知道,闾城的何大人还因此事气病了。”
“就算小王爷真是在山贼窟里遇到事儿,宝亲王自个儿就有能力把儿子救回来了,根本不需带上纪建兴,要不是因为宝亲王妃的关系,宝亲王怎么跳过何大人?”
“我说啊宝亲王妃还是个大美人啊会不会找回小女儿后,宝亲王心软了?”
“咦?可能吗?”
“不然为何他要帮苏家的女婿?”
几个男人七嘴八舌起来,倒比女人还热闹,加上酒菜助兴,这边说闲话胡猜的声浪,渐渐的就压不下去,引来花厅里众人侧目。
“那是不是说,宝亲王接下来要扶植苏家的势力?”
“老宝亲王与宝亲王从未曾明白表态支持太子,现在这么做,是不是说,他们宝亲王府要拥立太子日后为帝?”
越说越大胆,越说越不象样,老宝亲王脸都黑了,宝亲王与小王爷却仍是淡然浅笑,眉眼中皆是笑意,这可就让人看不懂。
是真有此意?还是故意让他们这些醉鬼胡言?
宁国公听得那几个家伙醉了满口胡言,忍不住起身想要训斥他们,却让宝亲王伸手拦住。
“蓝叔不用气,当日我助纪建兴,只是因为他家夫人正巧与小女同路,有一面之缘,小女自幼失散,虽得贵人襄助,对这官面上的事,得这位纪夫人帮助不小,所以当时才拉了他一同前去,一方面他要接家人,一方面正好相助剿匪。”宝亲王朗声说道,虽然说的都是实话,却是修饰过的事实。
只怕他的说法传到苏家人耳里,会爆跳如雷吧
女眷设宴在园里的樱兰阁后院的温泉处,二楼原有的床,全移到转角的库房里,二楼设了席,一楼的房间也各设了三席,香风习习翻动着薄薄的帏帐,小小那日与月牙来时,没到一楼,现在一、二楼全挂上了红地洒金的帏帐,随风飞舞时,隐约可见其上各绣了团福玫瑰、菊花、兰草、牡丹等不同花色,衬得整座楼子喜气洋溢。
宁国公等人,长期驻守于驻地,与家中妻子分隔两地,此次藉宝亲王嫁女,由京里来此,与丈夫见面的勋贵夫人不少,小小在这些贵气逼人的夫人群中,发现了纪夫人,小小见到个熟人,开心的露出笑容,原只觉这位小郡主贵气,相貌精致却带着距离,没想到她一笑竟令众人为之眩目。
“都说侧妃颜色好,方能独宠二十几年,看来,这位小郡主日后定也如此。”这酸气冲天妒意明显,众人一瞧,原来是湘江县尤知县的夫人,尤知县在湘江县这富足之地,狠捞不少,当然后院也非常充实,来者不拒,莫怪尤夫人妒忌侧妃的专宠。
“哼那可不一定,手腕好的娘亲带出来的孩子,未必就了得,尤其咱们这位小郡主才刚找来,她娘的手腕未必来得及传授。”另一位夫人冷哼一声。
“听说皇上给大郡主赐婚了。”穿着姜黄色撒花褙子的瘦高夫人,一副消息很灵通的姿态宣布。
“赐给谁啊?”同桌的几位夫人异口同声的问道。
“只是听说啊这圣旨没下,谁知道皇上把她赐给谁去”瘦高夫人耸耸肩。
“那你还说?”众人不约而同地嗔她一句,赏她白眼一记。
“前头不是还听说,皇上打算要把小郡主赐给白黎族的族长。”
有张和善圆脸的夫人笑道:“这种话一听就知是假,皇上会不晓得这个干外孙女早就订了亲?怎么可能将她另配他人,再说那会儿,人都还没找回来呢如何将她另许他人?万一许了,人找不回来,岂不让皇上下不了台?”
“说的也是。”
这边也是吱吱喳喳八卦内幕消息不断,只是没有半个是得当事人确认真有此事的,全是传言、听说来着。
侧妃让在席间侍候的丫鬟们,仔仔细细的听清了这些贵夫人们的闲话。
小小就不懂了,抓了月牙来问。
月牙一耸肩:“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侧妃要派人去听她们说闲话。”
好吧问这个不懂,那找个懂的来问。
看来看去大家都很忙,侧妃忙着应酬这些女眷,还要照应婆婆,老亲王妃更忙左右逢源,家有闺女儿的,全相准小王爷而来,家有儿子的,则是对准朱明珠。
传言皇帝赐婚,但圣旨未下前,朱明珠若抢先订了亲,皇帝也不能拆散人家小两口,看到宝亲王对秋冀阳的好,又看到前些日子,帮了纪建兴一把,这个人可是苏家女婿啊
也许是找回小女儿,宝亲王与宝亲王妃的关系,改变有望,因此不少人家也想如秋家一般攀上宝亲王,就算朱明珠一直不受宠也不打紧,只要得了宝亲王一点帮助,于他们也就足够了。
小小有些无聊的托着腮,看着一屋子笑得花枝乱颤的女人,间杂着杯盘轻脆的碰撞声,席间的丫鬟们井然有序进退有据,穿梭在这些贵妇人间,小小不由得看得眼花。
“小小?你还好吧?”月牙轻声的唤她。
“嗯。”回过神来,小小有些纳闷的看着月牙。“月牙,你有听到那些人在推销她们家的女儿吗?”
“有啊?”月牙挟了一筷子的青葱鸡丝放入口中,不小心挟带一丝辣椒丝,呛辣得她眼泪直流。
“月牙不吃辣吗?”小小让丫鬟送了杯茶给月牙。
“吃啊只是方才没注意,才会被呛到。”
“哦。”小小意味深长的应了声,便不提此事,拉着月牙扯着秋家几个小姑娘的事。
待说到秋家大少奶奶,竟然敢爬到秋冀阳头上来,月牙听得火气直冒。
“这丫头是活得不耐烦了是吧”月牙咬牙切齿的说。
小小扬起眉:“月牙,我是被欺压的人之一,我都没那么气,你倒比我还生气?”
月牙闻言心下一突,转头小心的看着小小。
第二百一十四章隐潮中
第二百一十四章 隐潮中
只见小小似笑非笑的看着她。
“我……我只是替三师兄跟你抱不平。”月牙吶吶道。
小小浅笑着没说什么,径自将话岔开去,倒是月牙一直惴惴不安。
总算宴席散了,内院送走了各家的女眷,男客那方却仍热闹得紧,老亲王妃道她累坏了,侧妃与郎主夫人、小小、一同将老亲王妃送回了正院,侧妃与小小侍候着老人家睡下,才与郎主夫人一起回了长青园。
郎主夫人坐了一会便告辞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