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桥流水人家-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郝氏道:“那没办法,只能卖房子了。”

“你大哥二哥那边不能借到钱?还有你两个姐姐那里,他们有钱!”郭氏不甘心的说道。

叶田和郝氏都懒得跟她张口了,为了一个并不住的房子,给自己增加债务,傻子才会做,这房子是卖定了!

郭氏把眼神望向老爷子,老爷子咳了一声,问道:“就非要卖房子不可?这是咱们老叶家的根基,卖了对大家不好啊。”

“爹啊,儿子也是没有办法,总不能看这你几个孙子饿着吧。您老放心吧,这正房不是还有五间吗?就是四弟以后生四五个娃子都是够的。”叶田说的讽刺,那五间正房可是他和叶柱的亲娘拿命换来的,要是老爷子再啰嗦,可真的是太恶心了。

果然老爷子听了五间正房这几个字,也不说啥了,对于第二个老婆,他是心里愧疚的,而现在看见和她有些相似的叶田,不知道为啥他说不下去了。

“算了,老三想卖就卖吧,说了是分给他的,那他就自己做主。好了,都赶紧吃饭吧。”

郭氏见老爷子都妥协了,一下子都蔫了,她原来是想着等这几个儿子都搬走了,这所有的房子都是自己的儿子的,没想到现在去了个西厢,要是老大再把东厢也给卖了,不对,东厢还有两间房是老四的,他们卖不了!想到这个,她又有些底气了。

徐氏心里也是疼得,毕竟婆婆和自己说过,到时候那房子都是他们的,现在平白没有了一半,真的是割肉啊,但是她一个当兄弟媳妇的,实在是没有底气说兄长和嫂子的不是,况且这大半年下来,她算是知道了,这个家里干活儿的没有几个,自己的男人就是连绣花枕头都算不上,干活儿没用,读书也就是那个样儿,她当初到底是图的啥啊,就嫁过来了。

明年,这叶根要是考不上秀才,那就等着瞧,非把家里闹个天翻地覆不可!

她可是冲着秀才娘子的身份去的,天天跟狗一样的干农活儿,她受不了了,以前在府里虽然是当丫鬟,但是也没有干过这么重的活儿,看看,现在她的手都粗了,反而是那个小姑子叶惠儿,跟个千金小姐一样,懒得要命,偏偏家里的老头子和老太婆都宠着她!

给上房干完活儿,过了中秋,叶小桥跟着立夏还去了一趟康县,专门联系大酒楼的,还是大表哥封一凡认识的人多,介绍给了立夏他们。

小桥出来的时候,还专门带了一点儿洋芋,就是等着要给人介绍的时候方便人看,如果可以接受,也可以让人做下来吃,吃了才知道东西好,才能定下来。

封一凡介绍的这人是汇宾楼在康县的掌柜的,姓方,人称方掌柜,长得跟个弥勒佛一样,看着就喜人。听了封一凡和他说的,也很感兴趣,他倒是听说过这个洋芋,只是不知道这边还有人能种的出来,不过因为酒楼和封一凡家的米铺也有生意来往,所以他乐意给个面子。

不过看着来的是一个少年和一个女娃,这心里就有些嘀咕了。

这事儿靠不靠谱啊,但是方掌柜是生意人,即使心里嘀咕,面上也不显,好多人都是不能轻视的,要不然这汇宾楼也不会做大,也不会让他咱这康县当掌柜。

封一凡给双方介绍了,那方掌柜见这少年和女娃虽小,但是却举止大方,心里微微一点头。

“方掌柜,别看我这表弟年岁不大,但是已经当家了,他自己养的鱼塘,里面的鱼都是给咱们县城的朱大户家供应的,已经供应了一两年了,完全是我这表弟自己摸索出来的,朱大户府上也都很喜欢。”

“哦?没想到你小小年纪都能把这鱼养出来,不简单,不简单!”方掌柜赞道,“我这酒楼每天也需要各色鱼,不知道你能供应不?价格上好商量。”他们酒楼里好多鱼都是从外地运过来的,时间长不说,还怕中途死了,要是在集市上买,那些捕鱼的又不能保证每次都有,要是能从这边直接拿,那比别的不强多了?

“方掌柜,实在抱歉,我现在鱼塘的鱼只够先供应朱大户家的,其他的只是少许。等我别的鱼塘的鱼出来了,我才能供应别家的。”立夏说道。

方掌柜被拒绝了也没有生气,这少年不是因为这眼前的利益,而抛弃别的主顾,人品上还说的过去。方掌柜对于合作的意向已经有了。

叶小桥适时的把洋芋拿出来给方掌柜看,方掌柜笑着看了看叶小桥,点点头,“确实是这个东西,我以前在南边见过,只是数量上很少,做法也不多,这东西好卖不好卖我不敢保证。”

立夏道:“掌柜的要是不嫌弃,我小妹在家里弄了几种做法,可以讲给你们这里的师傅,只是现在我们手头上的洋芋大部分都种下去了,也只能做一点。”

叶小桥也道:“虽然少,但是保证味道很好吃,掌柜的要是要了我们的洋芋,绝对生意兴隆。”

“呵呵,有意思!你这女娃娃说话吉利,那好,今天我就尝一尝这洋芋的滋味。”

叶小桥去了厨房,跟厨房里哦大师傅说了几种做法,她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这里的出示掌握这做洋芋的法子,也是卖个人情,至于这卖方子,她没有想过,还是觉得到时候把老爹种的洋芋卖给他们更保险一些。因为方子只能卖一次,而洋芋可以一直种。

结果就做了一小碟的香辣土豆丝,还有一碗牛肉炖土豆,方掌柜拿起筷子尝了几下,果然味道很不错。毕竟是新鲜事物,又是大厨做出来的,方掌柜一下子看出了商机,他吃完后漱了口,道:“我也说实话,这味道不错,只是你们现在也不敢保证能不能种出来这东西,到时候我这边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79赚了一笔

叶小桥道:“这个方掌柜可以放心;为了这个洋芋;我爹已经提前在自家院子里种出了一小块;我爹是种田能手;绝对能种出来的,而且就算种不出来;方掌柜也不会有损失,我现在已经告诉了,贵酒楼大厨几种做法,到时候方掌柜可以到南边花几倍的价钱买回来,照样可以赚钱。只不过这一盘菜的价格也相应的要翻上几番了。”

封一凡有些吃惊的看着小桥,这丫头是从哪里知道这些的?不过看立夏很淡定的样子,又忍住了心里的吃惊。

方掌柜听了呵呵大笑,说道:“你这个女娃娃说的是;那我就盼着你们赶紧种出来这个洋芋了,价格上好商量,毕竟物以稀为贵吧。”

小桥说那话的意思是,不怕这方掌柜去那边运回来,毕竟这花费要比从他们这边弄要贵多了,而且要是真的从南边运过来,那么这边种出来了可就没有他们的份了,这康县也不止汇宾楼一家酒楼,他们是看方掌柜和表哥有交情才第一个找上他们的,不然到时候别人得了先机,那到时候后悔的是方掌柜他们。

有时候做生意不能一味的放低姿态,叶小桥觉得,自己家里现在有这个独一无二的好东西,应该是要抬头挺胸的,现在看看,效果好不错。

这方掌柜把事情定下来了,但是他还得请示东家,毕竟这是个大事儿,不过他也怕别人抢了先,还在后面专门去了叶小桥家里,看了叶柱种的那一小块洋芋,表示满意了,也先拟定了文书,就是怕别人给抢了先,诚然,和叶小桥说的一样,这事儿他真的没有吃亏,种的出来,那他接手,然后赚大钱,种不出来,他一个子儿也不会损失,还白得了几个方子,何乐而不为?

既然对方给他面子,那么他也会给对方面子,到时候要了他们家的全部的洋芋,反正汇宾楼不光康县有酒楼,别处也有呢,供应量那是大大的。

“这就把咱家的洋芋给定下去了?”一家子看着文书都不敢相信,这还没有出来呢,就不愁销路了。

“当然是真的,就是价格咱们都说好了,一斤洋芋要五十文呢。”叶小桥说道。

“这么贵!比肉都还贵!”小凤道:“那掌柜的不会吃亏吧。”

“肯定不会,咱们这东西稀罕,到时候他一盘都要卖好几百文呢,说起来咱们还是心不狠,要不然一百文一斤都不止!”

小凤两眼冒元宝,“一斤五十文,那一亩地能产多少?小桥,你说有没有五百斤?那就是二十五两?天啦,这么多!”

小桥笑道:“不止呢,按照咱爹的种法,这一亩至少也得有千八斤。”

“那就是至少能卖五十两了!发财了,发财了!”庄户人家,一年能赚个十两都是好的,现在这才一亩地就能赚五十两,可不是发财了。

“要不,咱们全部都种上洋芋吧,咱家就更有钱了。”小凤建议。

立夏道:“今年只咱一家,明年说不定就有别家了,价格上肯定会下来,而且咱家的地并不多,爹,我想着,这洋芋好种,到时候肯定有人来要洋芋种子,咱们留一部分直接做种,别人要买,也适当的卖一些。”这东西根本不可能一直是他们家种,要是真的一直藏着噎着,不说别的,那些看不顺眼的肯定暗地里搞破坏,而且你在这村子里过日子,避免不了这些人情,既然先机都让自家占了,他们也不介意给大家点好处。

就是方掌柜,相信他也是想头一年多赚点钱,再过几年,别家酒楼肯定也会抄袭,他们要的是这第一个做的人,给汇宾楼打招牌。要真靠一两个菜赚钱,那还不早就垮了?

叶小桥觉得这洋芋自家能垄断至少能两年,第一年是摸索阶段,第二年就可以多种一些,即使价格上能减,第二年也不会减多少,毕竟别人家要种,还得需要时间,农村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拿种庄稼的地种这个洋芋,新生事物被人接受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特别是思想保守的乡下,改变是个很可怕的事情,他们靠天吃饭,真的要搞别的,绝对下不了这个狠心,因为地嘛,最要紧的就是种粮食。

于是大家商量了,等开春的时候,再多种两亩,叶柱说了,这一年能种两季,赶在这东西都被认可之前,他们家真的很能赚一笔。

赶到入冬的时候,叶小桥家的洋芋收获了,方掌柜也亲自过来收这个洋芋,又叶小桥和立夏已经把洋芋如何储存写了下来,交给了方掌柜,并且还注明了这洋芋发芽变青的地方不能吃,因为那里面有毒,必须去干净了。

方掌柜看着这纸上写的,再一次觉得和这家人做生意是个明确的选择。他还专门去看了立夏的鱼塘,吴氏和叶柱给这方掌柜走之前带了鱼,另外还送了他一小篮子洋芋,算是个意思,方掌柜客气了一回,就收下了。而方掌柜也还央求叶小桥把上次没有做好的洋芋的做法告诉方掌柜,方掌柜专门带了一个大厨过来,人家的悟性特别高,很快就知道了,并且以后自己也想了几种做法,汇宾楼有了洋芋这个菜,生意比以前好了很多,当然这是后话。

方掌柜是一次性的把钱给清了,特别干脆利索,等人走光了,全家人都看着这桌子上白花花的银子,有些做梦的感觉,这洋芋收起来买,除了做种的,一共卖了有五十两零三百钱。

洋芋的亩产量出乎了大家的预料,这粮食一亩地现在也就几百斤,这洋芋却有这么多,真的是个好东西,叶柱还说他们这出来的洋芋算是小的,在南边,出来的洋芋个头比这边大多了,叶小桥也想起了以前在电视上看得,那国外的洋芋个头那都是赶上香瓜那么大了,这里大概是气候不同,所以有些小,但是就这样,也是够让人吃惊的。

“爹,你是大功臣!咱家的银子大半都是您赚来的。”立夏说道,大家都同意,要不是叶柱去南边带回来这洋芋,并且精心的伺候,哪里有现在这么多钱?

叶柱被娃子们夸奖,也有些不好意思,“那啥,爹就只会种地,要不是你们去找销路,咱们这洋芋只能堆在家里自己吃了。所以立夏和小桥的功劳最大。”

吴氏道:“我看你们都别推来推去的了,大家的功劳都大,咱们高兴贵高兴,只是现在咱们该商量商量,这银子咱们该如何弄,是花出去还是存起来?立夏,你现在当家,你先说。”

立夏道:“我看咱们需要多买几亩地,咱们现在干啥都要地,有了地才能赚更多的钱。”

立秋也点点头,说道:“哥说的对,要是咱们现在有好多地,别人也不会瞧不起我们了。”

小凤道:“就是,以后咱们赚更多的钱才对。”

小桥道:“那咱们是不是应该买口牲口,现在干活儿啥的都是爹自己干,可累了,要是有一头牛,爹就轻省很多。”

叶柱感慨,小闺女就是心疼人啊。不过为了省钱,叶柱道:“不用了,爹浑身都是力气,买牛要好多钱呢,咱们省着点,多买地,地啥时候都不会跑。”

吴氏说道:“地越多,你不是越累?我看小桥说的是,咱们是得卖一头牛,庄户人家,买牲口也不会吃亏。那就买一头牛好了。”

“还有,咱们这又是买地又是买牛的,要是有人眼红,咱们可得把持住。”叶小桥提醒着说道。

大家都看向了叶柱,叶柱脸一红,结结巴巴道:“这个,我不当家,爹不傻。”

他当然知道说的是上房的那几个人,平时看着他们有了点气色心里就不爽,想着法的弄东西,就说立夏养鱼,还不是时不时的过来要鱼?要不是立夏把持的住,这真的做不下去了,如今家里一下子有了这么些钱,要是那边又弄出什么幺蛾子,还真是恶心人了。

“所以说,咱们把钱都买地了,手头上没钱,看他们还咋说。”要不是看在爹的面子上,小凤早就和那边撕破脸了用得着这样憋屈?

每次还想很多法子的打发他们,真是把叶小凤给郁闷的不行。

吴氏道:“立夏,外面的事儿,你做主,这家里的事儿,还有娘把关,小桥既然说道这个事儿,我这里说句话,上房那边,如果是实在是有困难,那我二话不说,肯定会帮着的,但是如果他们是想着从咱家这边弄着点啥,那我可是不依,他爹,你就别说话,到时候要怪就怪到我身上好了,咱们的日子才刚刚过好,可不能因为别的原因给弄没了。”

叶柱呐呐的点头,“唉,我听着了,你们做主。我就管把地种好。”

家里的钱财大权都交给吴氏和小桥,小桥是记账,银钱出入都要经过她的手,即使叶柱心软像给钱,那也是拿不到的,所以老爹这边不用担心的。

这次家庭会议,总体上是大家都满意的,而如今要紧的就是给家里添一头牲口了。冬天要给各处施肥,有一头牲口,能帮上不少忙,而且冬天的时候,要去山上砍柴捡柴,有了牲口帮忙,冬天的柴禾就不愁了。

80买牲口

正好吴氏的大哥贩山货;知道山里面有人卖牛;这个价格方面自然比那骡马市场要便宜很多;只要在衙门里交点费用登记一下就可;叶柱就和大舅哥约好了去看牲口,好的牲口要看牙;而且选好好了,这劲儿也足。

一头牛市价是八两银子,一般人肯定不会花这八两银子去买,那可是老大一笔钱了。

不过叶小桥家现在买牲口是势在必行,有了钱,花到该花的地方才是正道。家里要更进一步,这交通工具要更上一层楼。

大家今天都有些兴奋,毕竟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过牲口;眼看着天都快黑了,官道上还没有人回来,叶小桥和立秋都在这石桥旁边等着,太阳渐渐的下山,也有村里去田里干活的庄户人家扛着锹从外面慢悠悠的回来了。看见叶小桥和立秋都笑眯眯的和他们打招呼。农村人大部分都是淳朴的,虽然上次出了叶家姑奶奶认干闺女的事情,但是人家只对那叶姑奶奶还有叶万福一家生气,另外对那卖闺女的那一家子不满意,可是毕竟不是自己家的事儿,也说不上要咋样。

而小桥和立秋也不瞒着大家伙儿自家要买牛的事儿,这也是瞒不住的,大家早晚要知道,况且又不是啥丢人的事儿,不能把大家都看成见人好了就眼红的人,村里大部分人还是很简单的。

所以这些人问兄妹两个在这里干啥的时候,都直接说了,那些人果然是笑了,只说叶柱家现在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其实有了钱,尊敬的人更多了。

等太阳已经下了山的时候,就看见官道不远处有两个人过来,小桥和立秋都赶紧跑过去,“爹,大舅!”

吴大舅把小桥抱到了牛车上,笑得很大声,妹子家的娃子就是好啊,看看,妹夫晚一点儿回来,就担心的不行,连带的自己这个当舅舅的都觉得高兴。

小桥也笑眯眯的坐上了牛车,立秋很兴奋,“大舅,爹,这就是咱家的牛!”还有牛车呢,这买的牛是个年轻的水牛,水牛力气大,干活儿就特别省力,叶小桥记得以前看那些牧童画,大部分都是骑得水牛,可见在古代水牛是多么实用的牲口。

叶柱也笑着点点头,和大舅哥一起回去了,因为陪着叶柱去了那山里的一家卖了牛,还当成中人去县衙里做了文书,天气也不早了,所以吴大舅就陪着妹夫一起回来了,现在妹夫一家子有了自己的房子,日子也越过越好了,他也能在这边过一夜了。

等那牲口到了小桥家的院子的时候,自然被其他的人围观了一遍,当然也的打听用了多少钱,

“还是大舅哥的关系,本来要八两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