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代-2004年第2期-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个人各自拣了一块石头坐下,呆呆地谁也不说话。好半天,方与林突然问:“大年,说实话,你什么时候联系走的?” 
  罗大年看了方与林一眼,尴尬地笑了笑:“你都知道了?这年头真是什么也保不住密。” 
  方与林没有说话,抬头看着天。天上的云时聚时散。挺忙乱的样子。 
  罗大年呆了一下,脸红红地说:“与林,海民,你们相信我罗大年,我不是说了不算的人。只是这次机会对我太重要了。” 
  杨海民点点头:“老罗,别讲了,我们都理解。人各有志,我们还会是好朋友的。只是你该早告诉我们,不是为别的,我们也好把工作安排一下。与林也是这个意思吧?” 
  方与林始终低头摆弄着一支草棍,没有说话。 
  杨海民笑道:“与林,你总要说两句吧。” 
  方与林抬头看看罗大年,长叹一声:“大年,莫非你到南边去真就那么重要?” 
  罗大年没说话。 
  方与林的目光火辣辣地看着罗大年,声音有些凄楚:“大年,如果说别人走,我还不觉得怎么样。你忘记了你当初是怎么讲的了吗?我们有时总是抱怨现在风气不正,人们缺少了一种精神上的东西,现在看起来,正是我们自己缺少一种什么东西了。 
  罗大年有些凄然地说:“与林,你我共事几年……” 
  方与林摆摆手:“我不想听。大年,你有一千个理由,我也不想听。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样一走,会对整个市委市政府是一种什么样的影响?再有,人家会对我和杨海民怎么想?当然,我不在乎别人怎么想我,可军心大动,会是一个什么结果?总说我们要付出一些牺牲,可为什么事到临头,我们就不能说服自己呢。我说过,你要走,从此你我……”方与林说不下去了,把头转到了一边。 
  罗大年叹口气:“我知道你要讲什么?其实你也应该走的。” 
  杨海民怔了一下,看看方与林:“与林,你也……” 
  方与林不说话,弯腰拣起一块石子,用力扔出去了。 
  夕阳西下了。暮色悄悄地涌上来。 
  方与林凄然一笑:“老实说,高书记已经给我打过几次电话,我知道这也是赵燕的主意,也让我去南边。大年,这件事情你应该是知道的。” 
  杨海民一怔。他看看罗大年,罗大年毫无表情。 
  方与林仰头望天叹道:“海民、大年,像我们这些走上仕途的人,平生最大的愿望不就是想把官做大一点吗?有人总说自己不想当官,那就显得太虚伪了。我真是想当省长呢。可事情逼到了这个份儿上,春江市委市政府大搬迁,我这个当市长的真是不能走了,如果我走了,我觉得自己就像当了逃兵一样。大年,今天我跟你交个实底儿,我方与林户口挪到了完山,我这辈子就不离开了。你若走了,这辈子就不要回来了,你还有什么脸面回来呢?古人讲,君子立德立功立言。我方与林今天去完山县,就是去立德的。不把完山搞出个样子来,就是调我到国务院,调我到联合国,我也不会去的。”方与林的身子突然笔直地站起,吼出来最后四个字:“天地作证。” 
  他喊得声音太大,声音直直朝着对面的山崖冲过去,又反弹回来。 
  罗大年看了方与林一眼,无奈地苦苦笑了一声:“与林啊,你这个人,真是的。”他看看表:“行了,你们再坐一下吧,我还有点事情。”他起身下山走了。 
  杨海民看看罗大年下山的背影,对方与林说:“你真是不肯谅解他?” 
  方与林摇摇头:“因为我跟老罗是发过誓的,是不能原谅的。” 
  杨海民心里一震,他感觉方与林内心已经非常沉重了。 
  硬硬的山风一阵阵吹过来。 
  杨海民看着方与林那张毫无表情的脸,一时无话可说了。 
  方与林长叹一声:“杨书记,如果罗大年这样,市政府的干部会对我们怎么想。如果我们没有一点真的办法,我们刚刚立足,就已经溃不成军了。老百姓也会怀疑我们两个什么时候也脚底下抹油溜了呢。我们还有什么权威呢?” 
  杨海民没有说话。 
  方与林突然笑了:“海民,你是不是觉得我这个人太原则了?缺少一点灵活性,或者说不适合当领导干部?” 
  杨海民摇摇头:“不,你比我强。” 
  “你又开玩笑了。” 
  “不,我说的是真话。” 
  “算了,不说了,明天搬迁。” 
  方与林随着搬迁的车队先行到了完山县。第一批随他去的是各局的临时办公部门。当大批的搬迁汽车拥进完山县时,县委县政府已经组织了一街的乡间锣鼓夹道欢迎。锣鼓和鞭炮声中,完山县的老百姓都围在路两旁观看。 
  方与林在县委门口下了车。县委书记于登科和县长乔岂凡带着县委政府一班人已经迎在门口了。方与林和他们握握手,笑道:“这次可是真要跟你们在一块地里吃饭了。”乔岂凡笑道:“方市长,你们一来,完山县就腾飞了。”方与林摆摆手:“行了行了,没那么容易。咱们还得绑在一起奋斗几年呢。” 
  完山中学门前已经挂上了完山市委市政府的大牌子。房子已经粉刷了一遍,几排教室变成了完市市委市政府的办公室。市委市政府各机关按照已经写好的纸条,各自搬进去了。 
  于登科问:“市委市政府的宿舍应该在哪里盖呢?” 
  方与林摇头笑了:“老于啊,你现在不是操这个心的时候,我已经看过了,就在望雨坡上盖一片简易房子,也叫干打垒。花钱不多。” 
  于登科苦笑:“方市长,这行吗?” 
  方与林笑道:“有什么不行的。老百姓住得,我们就住不得?见鬼了。这些年干部们都太安逸了,受些苦有好处。” 
  于登科嘴张着,一句话也说不出了。 
  方与林看看他,哈哈笑了。他拍拍于登科的肩膀:“老于啊,你就这样干吧。” 
  几个人欢欢喜喜地进了县委会议室,方与林要求于登科汇报一下完山县现有失业的人数。于登科轻描淡写地说现在完山县的失业率在全地区来讲,不是最高的,大概也就是有几千人,不会让市里太操心。 
  刚刚还笑嘻嘻的方与林突然火了:“于登科,你哄鬼呢?现在春江市里光完山县的民工就有近万人。” 
  于登科怔了一下,泄气地说:“方市长,就算是吧,可我有什么办法啊?您初来乍到,我怎么能一上来就叫苦连天呢?” 
  乔岂凡苦笑道:“方市长,你应该理解,其实于书记的意思是不想把问题上交啊。说句实话吧,现在完山县城的失业人口有三万多,这还是一个保守数字。” 
  “三万?” 
  “真是三万。不敢再对您隐瞒了。” 
  方与林抬头看看窗外横着的大山,凄然地说道:“老于,老乔,我们要解决城里三万人的失业问题啊。三万人,说着玩呢。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新建市政府来说,山一样重啊。” 
  乔岂凡难受地说:“方市长,不瞒你说,完山县穷,越穷越生,六十八万人啊,我们已经被人口压垮了。现在完山县的人口膨胀到这个地步,谁想得到啊?如果再不制止,我们都将是历史的罪人啊。” 
  于登科怯怯地说:“方市长,现在完山县城失业的这三万多人。如果春江市能解决一下,不是更好嘛。” 
  方与林叹道:“我想过,如果春江市的人口不是七百万,而是一百万,哪怕是五百万,我们面前这些困难都会不存在了。我们也不会搬迁到完山来的。都说我们的改革有多少深层次的矛盾,其实矛盾最浅显地摆在那里,就是人多啊。我们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了,我们不能再让后人背着这个包袱了。让这么多人都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让大家都解决好衣食住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我想过,除了共产党,谁也解决不了这个天大的难题。” 
  正说着,方与林的手机响起来了。他接了,是杨海民打来的,他忙到屋外去听电话。杨海民在电话里气呼呼地说:“赵建发这个人是怎么回事?能力是有,可跟谁都弄不到一起。现在又跟刘绍南闹得天翻地覆的。刚刚两天,就向我告人家刘绍南三回状了。现在刚刚到完山,电话又打过来告状。这个人可是你提上来的啊,你解决一下吧。交通局可是我们新建市的重要部门,窝里都打架,还怎么修路呢?” 
  方与林想了想说:“还不能换他。现在交通局的班子是有些乱套。刘绍南也有责任。我马上去找一下他们两个人。” 
  杨海民说:“你去跟他们谈,不行就换班子。” 
  方与林笑道:“杨书记,您不是常常说,常换思想少换人吗?好了好了,我去看看他们,如果真闹不来,就换班子。”他收了电话。转身进了屋子,对于登科和乔岂凡说:“咱们先谈到这里,我去一趟交通局。” 
  市交通局也是今天刚刚搬迁过来,暂时在完山县城关的几间平房里办公。方与林走进交通局时,交通局党委一班人正在开会。局长赵建发和书记刘绍南似乎正在吵架,两个人都涨红着脸。赵建发看到方与林走进来,忙起身笑道:“方市长来了。” 
  刘绍南书记和几个副局长也忙站起来给方与林让座。方与林没有坐下,看看大家笑道:“看样子你们这会议开得气氛不对劲啊,我出个主意,咱们换个地方开会吧。” 
  赵建发和刘绍南都愣住了。 
  方与林说:“都上车,跟上我的车走。”就转身出了会议室。 
  方与林在门口上了车。对司机小张说:“去县火化厂。” 
  司机小张吓了一跳:“方市长,谁死了。” 
  方与林笑道:“都得死。先看看地形。” 
  小张狐疑地看看方与林,发动了车。 
  火化厂在县城南郊,方与林直接把车开进去了,赵建发和刘绍南的几辆车也跟着方与林开进去了。方与林在火化厂的院子里下了车。 
  火化厂的孟主任没想到方市长来了,忙不迭地跑过来,笑道:“方市长。” 
  方与林笑道:“没事,我们就是看看,你去忙你的吧。” 
  孟主任疑惑地走了。 
  交通局一班人先后下了车,站在院子里。都愣愣地看着方与林。 
  方与林铁着一张脸,看看大家:“站一会吧,各自想想各自的心事。” 
  告别室那边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声。方与林突然想起一句话:火化厂的生意天天都有。人啊,生生灭灭。方与林心中生发出一阵苍凉。他突然想到了自己死的那一天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方与林看着火化厂里那一根高高的大烟囱,有烟徐徐冒出。他心中喟叹,人死真是太容易了,就是一缕烟的事情啊。 
  赵建发脸上很尴尬,看看方与林,想说什么,可看看方与林那张阴沉的脸,就把话咽回去了。 
  众人都随着方与林的目光望着冒烟的大烟囱。徐徐冒出的烟悠悠地在空中飘散。 
  气氛十分难堪。众人似乎明白了方与林为什么要大家到这里来。 
  方与林看看大家,轻轻叹了口气:“都看够了吗?人嘛,都这样。谁也得来这里,谁也得顺着这烟囱爬上去。我就是不明白,赵建发,刘绍南,你们两个人天天是怎么想的。”方与林把目光盯住了赵建发和刘绍南。 
  赵建发和刘绍南皱眉看着方与林。 
  方与林目光盯住赵建发,严肃地说:“赵局长,你是一局之长,你们交通局的班子,一直闹不团结,按理说早就应该换了。今天我这里再次告诉你们一声。如果再闹,就换班子。”说到这里,方与林长叹一声:“我搞不明白你们,天天吵吵闹闹地干什么。都算算自己还有多少日子吧。我们都是当干部的,是做事情的。好了,我不说了。大家接着看吧,看够了再说。”方与林突然没有了说话的热情。 
  天气闷热,云在空中缓缓地流动着。 
  赵建发走过来,低声说:“方市长,咱们走吧。” 
  刘绍南也走过来:“方市长……” 
  方与林转过身看看众人:“都看够了吗?” 
  众人乱乱地说:“够了。到这里看看就都想开了。” 
  方与林点点头:“那好。回去都好好干工作。走。”方与林上了汽车。先开走了。 
  司机小张在车上笑道:“方市长,真有你的。” 
  方与林没有说话。他的思绪似乎还没有从火化厂里退出来。 
  杨海民是在方与林搬迁到完山县第二天到的。他看到完山市委市政府的大牌子挂在了原完山县中学的门前,杨海民笑道:“先让学生们委屈一下,明年还他们几个像样的教学楼。”他走进办公室,黄汉章正在给他收拾桌子上的文件。杨海民也上前帮着收拾,这时刘树宏进来了,他看杨海民在整理文件,就坐在沙发上。杨海民看看他,放下手里的文件,问:“有事?” 
  刘树宏站起身突然火了:“杨书记,为什么拦住我不让走?” 
  杨海民印象当中刘树宏似乎还是第一次这样发火,看样子这一次他是真急了。杨海民看了一眼黄汉章,黄汉章退出去了。杨海民淡淡地说:“检察院说你的贷款问题没有说清楚。我想,你还是把这事弄清楚再走的好。那样你走的也安心,对市委也是一个交待。” 
  刘树宏冷笑一声:“我有什么好交待的。给天地公司贷款,前任冯剑然书记谭政平书记都是知道的。我也是奉他们的指示办的。当初投资的时候,大家可都是看好的,现在经营上出了问题,不能把屎盆子都扣到我刘树宏一个人身上啊。这也太不公平了吧。我告诉你杨书记,我心里没鬼。” 
  杨海民点燃一支烟,对刘树宏说:“老刘,你不要激动,你调动的事,我已经跟省委汇报过了。现在检察院已经对天地公司的问题立案了。如果事情像你刚刚说过的,你如果心里真没鬼的话,就耽误几天也没问题吧?你想想看,你就真的带着这个事儿不明不白地走了,你到了那南边,人家会放心吗?你说是吧?” 
  刘树宏被杨海民的话噎住了。他翻翻眼睛说:“杨书记,我希望天地公司的案子快些了结,对我也应该有个说法了。”就推门要走。 
  杨海民怔了一下,猛地火了,手里的烟也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刘树宏,我今天就给你个说法,你的问题弄不清楚,你别想离开完山市。” 
  刘树宏一下子僵在了门口。 
  屋子里的空气一下子凝重起来。 
  这时方与林嘻嘻哈哈地走了进来:“你们这二位吵什么呢?” 
  刘树宏朝方与林僵僵地笑了笑,转身走了。 
  杨海民看了一眼方与林,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街道,搬迁的队伍还是来来往往的。他心中涌起一种很复杂的东西,他回头对方与林笑道:“与林,一想到刘树宏这些干部,我心里突然挺不是滋味的。也许错误的本源不在他们身上。算了,先不提他的事情了,你家里的事情怎么样了,听说你跟赵燕闹翻了。” 
  方与林也笑道:“彼此彼此。你老兄也差不多吧。” 
  杨海民摆摆手说:“不一样不一样。赵燕真的不来了?” 
  方与林脸色有些不好看了。他喃喃地说:“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吧。其时还不是什么大难呢。散了也好。” 
  杨海民急问:“你别东拉西扯,闹到什么程度了?” 
  方与林笑道:“还能闹到什么程度,离婚。” 
  杨海民看着一脸微笑的方与林,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他从方与林那微笑的脸上,读出了方与林心中淡淡的忧伤。他也想到了自己,宁虹已经去了南方两年多了,他和宁虹现在的关系许多人已经知道,离婚也是早晚的事情。他和宁虹是性格上的原因,可是方与林则不同,赵燕曾经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好妻子啊,闹到今天这个份儿上。杨海民心中一阵乱,他挥挥手,似乎要赶走什么似的说:“不提了不提了,今天晚上我请你喝酒。” 
  市委刚刚在完山落脚第三天,一封举报信寄到了杨海民的桌上。杨海民读罢之后愤怒了。 
  举报信是举报完山县一些领导干部拜把子的事情。说完山县现在的班子有十八罗汉的成员。信上列举了这十八罗汉的名字,有县委副书记张记和另一名常委,一位副县长的丈夫,一位副检察长,县财政局长,还有市电视台的副台长孔琳琳,市委组织部的一个副部长,县造纸厂厂长张旺才,还有地税局长林正人等等。说这些人现在常常在一起聚会吃喝,皆以兄弟姐妹相称,不以官职而论,遇事发誓要全力以赴。这十八罗汉下边还有一些小兄弟,比如于家庄的杨氏兄弟,还在村子里组织了防暴队,仅上半年来,被打伤打残的村民已经有十几人了。 
  杨海民静了静,把举报信又看了一遍,打电话喊方与林过来。 
  几分钟后,方与林来了。杨海民把这封举报信递给他看了。方与林看罢,把信放在桌上,平静地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