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妇科-女科折衷纂要-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调经门
虚劳门
属性:《纲目》云∶五劳六极七伤诸症已详于杂病门中,而今复叙者,缘妇人多因行胎产,或 
饮食起 
居七情重伤肝脾之所致。又或失于调摄,或过于攻伐,而亦有初因劳倦所伤,苟或失治,即 
变皮聚毛落,饮食不为肌肤,骨髓中热,经闭不行,谓之劳瘵骨蒸热。其治与男子不同者, 
因男以气为主,女以血为主故也(精血虽殊,而虚劳形症不远,治亦不异,宜与杂症参观)。 
按戴氏云∶有病后血虚者,有本体血虚者,其人五心烦热,或往来寒热,言语无力,面 
黄,头目昏晕,变生诸症,用芎归汤加羊肉少许,或十全大补汤、四物养荣汤治之。若血虚 
而气旺者用抑 气汤(即香附末),若劳倦伤者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是治劳倦内伤之剂,乃 
初治法,非久病治法,劳瘵骨蒸所宜)。 

调经门
冷劳
属性:(无热虚劳乃阳虚症,其病自上而下,损之脉也,法宜温补) 
《大全》云∶妇人冷劳属气血不足、脏腑虚寒,以致脐下冷痛,手足时寒,月经失常, 
饮食不消,或时呕吐,恶寒发热,骨节酸疼,肌肤羸瘦,面色萎黄也。 
薛氏曰∶前症有内外真寒者,有内外真热者。有内真热而外假寒者,有内真寒而外假热 
者, 
若饮食难化,大便不实,肠鸣腹痛,饮食畏寒,手足逆冷,面黄呕吐,畏见风寒,此内外真 
寒之症也。宜用附子理中汤以回阳,八味地黄丸以壮火。若饮食如常,大便坚实,胸腹痞胀 
,饮食喜冷,手足烦热,面赤,呕吐,不畏风寒,此内外真热之症也。宜用黄连解毒汤以消 
阳,六味地黄丸以壮水。若饮食如常,大便坚实,胸腹痞胀,手足逆冷,面黄呕吐,畏见风 
寒,此内真热而外假寒也,亦用解毒汤、六味丸。若饮食少思,大便不实,吞酸嗳气,胸腹 
痞满,手足逆冷,面赤呕吐,畏见风寒,此内真寒而外假热也,亦用理中汤、八味丸。当求 
其属而治之。经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镇阳光。使不知真水火之不足,泛 
以寒热药治之,则旧疾未去,新病复生矣。夫所谓属者,犹主也,谓心肾也。求其属也者, 
言水火不足而求之于心肾也。火之源者,阳气之根,即心是也。水之主者,阴气之根,即肾 
是也,非谓火为心、源为肝、水为肾、主为肺也。 

调经门
热劳
属性:(此属阴虚,自下而上至脉之病也。宜以丹溪、节斋、古庵诸公之方参用。然阴虚难治 
,以 
血生于气、先无形而后有形也。且滋阴之剂有害脾胃,脾伤则气损,气损则血无以生,气盛 
则火有所助,诚难调治。惟审胃气有无以决治则,此为良法耳) 
《大全》云∶妇人热劳由心肺壅热,伤于气血,以致心神烦躁,眼赤头疼,眼涩唇干, 
口舌 
生疮,神思昏倦,四肢壮热,饮食无味,肢体酸疼,心忪盗汗,肌肤日瘦,或寒热往来。 
当审所因,调补气血,其病自愈矣(是言实火,非同劳热之火可补)。薛氏云∶热劳乃壮火食 
气,虚火煎熬真阴之所致也。王太仆云∶如大寒而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热来复去,昼 
见夜伏,夜发昼止,是无火也。当治其心。如大热而甚,寒之不寒,是无水也。热动复止, 
倏忽往来,时作时止,是无水也(太仆所论真水真火,此根有生中来,故当求属以衰之。窃 
谓 
以下诸症或肝或脾或肺,而心肾者甚少,总以分气分血主治,却与求属之意不同)。当助其 
肾。心盛则生热,肾盛则生寒。肾虚则寒动于中,心虚则热收于内(此下十二节分经症虚实 
定方,确有见解)。窃谓前症若肝脾血虚,用四物参术。肝脾郁怒,小柴胡合四物。脾胃气 
虚,补中益气汤。肝脾血热,加味逍遥散。肝经风热,加味小柴胡汤。心经血虚,天王补心 
丹。肺经气虚,人参补肺汤。肝经血虚,加味四物汤。大抵午前热属气分,用清心莲子饮, 
午后热属血分,用四物加参术丹皮。热从左边起者,肝火也,实则四物、龙胆、山栀,虚则 
四物、参术、黄 。热从脐下起者,阴火也,四物、参术、黄柏、知母酒拌炒黑、五味、麦 
冬、肉桂。如不应,急用加减八味丸。不时而热,或无定处,或从脚心起,此无根心虚也, 
用加减八味丸及十全大补汤加门冬、五味主之。 

调经门
骨蒸劳
属性:(瘵有鬼,鬼病当祭,故瘵从之。《葛氏钤方》有祭炼法,以癸亥夜半跪祷北斗,皆祭 
瘵法。若果有瘵鬼,亦是孽冤为祟,药石云何) 
《良方》云∶骨蒸劳者,由积热附于骨而然也(此至脉之病也。夫肾主骨,骨至于蒸, 
真阴 
竭矣。阳何以根据而传各经,此病是孽)。亦曰传尸 ,复连无辜,其名不一。此病皆由脾 
胃所致。其形羸瘦腹胀,泻痢,肢体无力,传于肾则盗汗不止,腰膝冷痛,梦与鬼交,小 
便黄赤。传于心则心神忪悸,喜怒不时,颊唇赤色,作寒作热。传于肺则胸满短气,咳嗽吐 
痰,皮肤甲错。传于肝则两目昏暗,胁下妨痛,闭户忿怒。五脏既病,则难治疗。 

调经门
血风劳
属性:《大全》云∶妇人血风劳症(肝热生风,故病名血风。曰劳者,病久血虚,月候不行, 
而发 
热不止也),因气血素虚,经候不调,或外伤风邪,内挟宿冷,致使阴阳不和,经络痞涩, 
腹中坚痛,四肢酸疼,月水或断或来,面色萎黄羸瘦。又有产后未满百日,不谨将护,脏腑 
虚忪,百脉枯竭,遂致劳损,久不瘥则变寒热,休作有时,饮食减少,肌肤瘦瘁,遇经水当 
至则头目昏眩,胸背拘急,四肢疼痛,身体烦热,足重面浮,或经水不通,故谓之血风劳气 
也。 
按薛氏曰∶东垣云喜怒不节,起居不时,有所劳伤,皆损其气。气衰则火旺,火旺则秉 
其脾 
土,脾主四肢,故困热懒言,动作喘乏,表热自汗,心烦不安。当病之时,宜安心静坐,存 
养其气,以甘寒泻其热气,以酸味收其散气,以甘温补其中气。经云∶劳者温之,损者益之 
。《要略》云∶平人脉大为劳,以黄 建中汤主之(此是劳伤元气,乃脾肺气虚,非血风劳 
也。当从损治。血风劳者,乃肝血虚风,热而成劳也。风劳冷劳因虚乘袭,日久变成劳热。 
气虚者气不足,热劳者血不足。至骨蒸劳瘵,大都难治矣)。 

胎前门
总论
属性:虞氏曰∶《脉经》云∶诊其手少阴之脉动甚者(手少阴动脉诊在神门,于左右手掌后内 
侧横 
纹下,与关相对者是),妊子也。盖手少阴心脉也,心主血脉故也。又肾为胞门子户,尺中 
肾脉,按之不绝者,当妊子也(尺脉更直)。巢氏论云∶妇人妊娠,一月名胎胚,足厥阴脉养 
之。二月名始膏(一名晖),足少阳脉养之。三月名始胎,手厥阴脉养之。四月始受水精,以 
行血脉,手少阳脉养之。五月始受火精,以成其 
气,足太阴脉养之。六月始受金精,以成其筋,足阳明脉养之。七月始受木精,以成其骨, 
手太阴脉养之。八月始受土精,以成肤革,手阳明脉养之。九月始受石精,以成毛发,足 
少阴脉养之。十月脏腑关节人神俱备,足太阳脉养之(胚胎兆于一气,胚者气之形,膏者气 
之凝, 胎者形之着。先天以制生化,故以水火金木土石制而化 
焉。后天顺序而成,故以木火土金水相生而养,以逆而化,以顺而成,自然之妙也)。是以 
各经俱养三十日也,惟少阴太阳二经无所专主者,以君主之官无为而已。然受胎在腹七日一 
变,辗转相成,各有相生,大集经备矣。今妇人堕胎在三五七月者多,在二四六月者少。脏 
阴而腑阳,三月属心,五月属脾,七月属肺,皆在五脏之脉。阴常易亏,故多堕耳。如昔云 
三月堕胎者,则心脉受伤,先须调心,不然至三月复堕。若云五月堕胎者,则脾脉受伤,先 
治脾,不然至五月复堕。唯一月内堕者,人皆不知有孕,但知不受孕,不知其受而堕也。盖 
一月属肝,怒则堕,多洗下体则窍开,亦堕,一次既堕,则肝受伤,他次亦堕。今之无子者 
,大半一月内堕胎而致,非尽不孕也。故凡初交之后,最宜将息,勿复交接,以扰其子宫 
, 
勿令怒、勿令劳、勿令举重、勿令洗浴,而又多服养肝平气之药,其胎自固。若夫过期,当 
养之经。虚实不调则胎孕亦为不安,甚则下血而堕矣。安胎之法,宜各按月根据经视其气血虚 
实而调之,庶无胎堕之患(如此治皆得法)。其或冒风寒,别生异症,又宜各按法而调治之。 

胎前门
胎前调理法
属性:《集略》云∶母子之肾脏系于胎,是母之真气,子之所赖也。受孕之后则宜镇静,则血 
气安 
和,须内远七情,外薄五味,大冷大热之物皆在所禁,使雾露风邪不投间而入。亦不得交合 
阴阳,触动欲火。务谨节饮食,若食兔缺唇,食犬无声,食杂鱼而致疮癣。心惊而癫疾,肾 
气不足而解颅(心藏神,肾主骨,故云然),脾气不和而羸瘦,心气虚乏而神不足。儿从母气 
,不可不慎也。苟无胎痛、胎动、泻痢及风寒外邪所伤,不可轻易服药。不得已者,审度疾 
势轻重,药性高下,不必多品(胎前药最忌群队,故不必多出遗书,乃至言也)。 
然父少母老,产女必羸,母壮父衰,生男必弱。受气偏瘁,与以补之。补羸女则养血壮 
补弱男则壮脾节色。羸女宜及时而嫁,弱男必在壮而婚。昔人论年老而有子者,男不过八八 
,女不过七七,则知气血在人固自有量,夫岂逃阴阳之至数哉。 

胎前门
胎前用药法
属性:丹溪曰∶胎前当清热养血,孕妇因火逼动胎逆,上作喘急,用条芩、香附之类为末调下 
(条 
芩水中沉者为佳)。黄芩乃上中二焦药,能降火下行,天行不息,所以生生而无穷。茺蔚子 
治血行气,有补阴之妙,命名益母,以其行中有补也。故曰胎前无滞,产后无虚(难产可煎 
作膏),条芩、白术乃安胎之圣药。俗以黄芩为寒而不用,反为温热药能养胎,殊不知胎孕 
宜清热养血,使血循经而不妄行,乃能养胎怀孕。嗜物乃一脏之虚,如爱酸物乃肝脏不能养 
胎而虚。有孕八九个月必用顺气,须用枳壳、苏梗等。 

胎前门
论治胎产有三禁
属性:洁古云∶治胎产之病,从厥阴经论之,是祖气生化之源也(厥阴肝木乃风化之始,故曰 
化之源。 
而祖气乃天真之气,非谷气东方生风,风生虫,人亦 虫也,故从厥阴风木论之)。厥阴与 
少阳相为表里,故治法无犯胃气及上中二焦。有三禁,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发汗 
则伤上焦之阳,通大便则脉数而动脾,利小便则内亡津液,胃中枯燥。制药之法,能不犯此 
三禁则荣卫自和而寒热自止矣。如发渴需白虎(产后发渴恐属血虚,用白虎宜慎。东垣云∶ 
血虚忌白虎),气弱用黄 ,血刺痛而和以当归,腹中疼而加之芍药。大抵产病天行从增损 
柴胡,杂症从增损四物,宜详察脉症而用之。 

胎前门
诊妇人有妊歌
属性:肝藏血兮肺主气,血为荣兮气为卫。阴阳配偶不参差,两脏通和皆类例。血衰气旺定无 
孕, 
血旺气衰应有体。寸微关滑尺带数,流利往来并雀啄。小儿之脉已现形,数月怀耽犹未觉。 
左疾为男右疾女,流利相通速来去。两手关脉大相应,已形亦在前通语。左手带纵两个男, 
右手带横一双女。左手脉逆生三男,右手脉顺生三女。寸关尺部皆相应,一男一女分形症。 
有时子死母生存,或即母亡存子命。往来三部通流利,滑数相参皆替替。阳实阴虚脉得明, 
遍满胸膛皆逆气。左脉太阳浮大男,右脉太阴沉细女。诸阳为男诸阴女,指下分明当计取。 
三部沉正等无疑,尺内不止真胎妇。夫弃妻兮纵气雾,妻弃夫兮横气肋。子乘母兮逆气参, 
母乘子兮顺气护。小儿日足胎成聚,身热脉乱无所苦。汗出不食吐逆时,精神结备其中住。 
滑疾不散胎三月,但疾不散五月母。弦紧牢强滑者安,沉细而微归泉路。 

胎前门
候胎法
属性:《脉经》曰∶妇人怀躯七月而不可知,时时衄血而转筋者,此为躯也。 
衄时噎而动者,非躯也。《素问》云∶妇人足少阴脉动甚者 
,妊 
子也(《素问》以足少阴脉动甚者为有妊,《脉经》以手少阴脉动甚为有子,岂心肾同一诊 
耶)。又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王注云∶阴谓尺中也,搏谓搏触于手也,尺脉搏击与寸脉殊 
别,则为有孕之兆)。《脉经》云∶娠脉初时寸微小,呼吸五至,三月而尺数也,脉滑疾重 
, 
以脉滑疾重,以手按之散者,胎已三月也。脉重手按之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尺脉左 
偏大者为男,右偏大者为女,左右俱大产二子。大者如实(实字妙)状,妇人娠孕四月。欲知 
男女法∶左疾为男,右疾为女,左右俱疾为生二子(王子亨云∶娠孕三部俱滑而疾,在左为 
男,在右为女)。遣娠孕面南行还复呼之,左回首者是男,右回首者是女。看上圊时夫从后 
急呼之,左回首者是男,右回首者是女。 

胎前门
妊妇忌药
属性: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三棱代赭芫花 
射, 
大戟蛇蜕黄雌雄,牙硝芒硝丹皮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 
砂干漆蟹脚爪,地蟾茅根莫用好。 

胎前门
恶阻
属性:(谓呕吐、恶心、头眩、恶食、择食是也) 
《千金方》云∶凡妇人虚羸,血气不足,肾气又弱,或当风饮冷太过,心下有痰水者, 
欲有 
胎而喜病阻。所谓欲有胎者,其人月水尚来,颜色肌肤如常,但苦沉重愦闷,不欲饮食,又 
不知其患所在,脉理顺时平和,则是欲有娠也。如此经二月日后便觉不通,则结胎也(仲圭 
曰∶此说难于取信。受孕之预兆即是恶阻,但必发于经水已闭之后,断无见于月事通行之际 
。藉曰有之亦病而非娠也)。阻病者,患心中愦愦,头重眼眩,四肢沉重懈惰,不欲执作, 
恶闻食气,欲啖咸酸果实,多卧少起(恶阻俗谓病儿。然亦间有不病者,又不拘于强弱,此 
何以故?即俗所谓胎气好恶。阻亦有寒热,不可不知)。世谓恶食至三四月日已上,皆大剧吐 
逆不能自胜举也。此经血既闭,水渍于脏,脏气不宣通,故心烦愦闷,气逆而呕吐也。血脉 
不通,经络否涩,则四肢沉重。挟风则头目眩也。甚者或作寒热,恍惚不能支持,第症有轻 
重耳。轻者不必服药,重者须以药疗之,使痰水消除,便能食也。既得食力,体强气壮,力 
足以养胎,母便健矣。盖半夏茯苓汤、茯苓丸,端治恶阻,然此二药比来少有服者,以半 
夏有 
动胎之性。盖胎初结,虑其易散,不可不谨也。张仲景《伤寒论》中黄龙汤正谓娠孕而设也 
(即小柴胡大半夏)。《局方》则有人参丁香汤,杨振则有人参橘皮汤,王子亨立白术散,陈 
士明用醒脾饮,皆不用半夏而服之多效。 
按薛氏曰∶前症若中脘停痰,用二陈加枳壳。若脾胃虚弱,用异功散。若饮食停滞,用 
六君 
子加枳壳。若胃气不足,用人参橘皮汤。兼气恼加枳壳,胸胁否满更加苏梗,胁痛再加柴胡 
。若饮食少思用六君子加苏梗、枳壳,头晕体倦用六君子汤。若脾胃虚弱,呕吐不食,用半 
夏茯苓汤。盖半夏乃健脾气、化痰滞之主药也。脾胃虚弱而呕吐,或痰涎壅盛而饮食少思, 
胎不安者,必用茯苓半夏汤,倍加白术。然半夏、茯苓、陈皮、砂仁善能安胎气、健脾胃也 
。若左脉弱而呕,服诸药不止者,当用调理归原药则愈。经云无阴则呕是也。 

胎前门
胎动不安
属性:《大全》云∶妊娠胎动不安,由冲任经虚、受胎不实也。亦有饮酒房室过度损动不安者 
,有 
误击触而胎动者,有喜怒气宇不舒,伤于心肝、触动血脉者,有信医宜服温暖而反为药所误 
, 
有因母病而胎动者,但治母病其胎自安。有胎不坚固,动及母疾,但当安胎,其母自愈。当 
察母之形色,若面赤舌青,子死母活,面青舌赤,口中沫出,母死子活。若唇青,两边沫出 
者,子母俱亡。 

胎前门
漏胎
属性:(即妊妇经来尿血,自尿门下血,漏胎自胞门下血) 
《脉经》云∶妇人经月下,但为微少,师脉之,反言有躯。其后审状,其脉何类,何以 
别之 
?师曰∶寸口脉阴阳俱平,荣卫调和,按之则滑,举之则轻,阳明少阴,各知经法,身反洒 
淅,不欲饮食,头痛心乱,呕哕欲吐,呼则微数,吸则不惊,阳多气溢,阴滑气盛,当作血 
盛。滑则多实,六经养成,所以月见。阴见阳精,汁凝胞散。散者损堕,设或阳盛,双妊二 
胎,今阳不足,故令激经也(滑脉主血有余,今经又少,故主有孕)。大抵妊娠经来不多,而 
饮食精神如故,六脉和缓,滑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