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部分 第18节:消费理财生活中要懂的25个经济常识(11)
眼看钱放在银行里变得不值钱了,大多人就会想着把钱拿出去投资,这就相当于逼着老百姓去投资。对于那些有理财意识和能力的人来说倒还好,可是对于那些以前整天将钱存银行里勤俭持家的人来说可就是赶鸭子上架了,搞不好财越理越少。
负利率基本上都是通货膨胀导致的,那可能有人会问央行直接加息使存款利息高于通货膨胀率不就行了嘛?你要知道当存款利息上调时,最痛苦的是银行了,中国的几大国有银行没有其他的业务本领,只能靠存贷款利率差来赚钱。这要是把存款利率上调了,可就要了他们的老命,弄不好再多些坏账,让你政府去擦屁股吧。所以要上调的话就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一起上调吧,但是你知道贷款的都是谁吗?他们主要是房地产商,还有很多大型国企,那些人牛啊,要是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必然会遭到强烈的抵抗和反对。什么会使投资环境恶化啊,会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啊,什么理由都出来了。所以你发现从2007年初开始,一直到2008年11月,连续22个月居民的存款利率一直是负的,这样负利率的过程是一个财富再分配的过程。
总之,负利率的社会影响很不好,它不但是财富再分配的过程,而且会扭曲资金的成本,使过多的资金涌入股市,造成股市的虚假繁荣,不利于中国证券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经纪人
【点睛】一群拥有政府颁发的执照,并且更加专业的黄牛。
【释义】经纪人指证券、商品或其他品种交易双方的中间人。在投资领域内经纪人可以为一家证券经营机构法人或经注册与证券公司合作的个人。经纪人不拥有所交易品种,只是作为买卖双方的代理进行交易并根据服务收取佣金。
【谈古说今】各行各业都存在着经纪人,文艺圈里存在着明星经纪人,地产领域有房产经纪人,投资领域有证券交易经纪人。他们不单单是撮合买卖双方达成交易,更是本行业的专家,能够理性地对业务进行估值,并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建议。
照着上面的分析,撮合交易的达成,再从中抽取一部分佣金,很容易让我们想起〃黄牛〃。是的,其实经纪人和黄牛有很多相同之处,只是黄牛没有执业资格,而经纪人是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考核和批准,取得经纪执业证书的专业〃黄牛〃。在欧美国家和香港地区,经纪人的地位非常高,很多客户直接找到经纪人,然后就将自己的财产委托给经纪人打理。所以如果能遇到优秀的经纪人,无疑相当于挖到了一座金矿。而且行业里的经纪人也都十分看重自己的名声,因为这是他们的立命之本。
在国内,这个行业还不是很成熟,还没有出现一批专业化的证券经纪人队伍。现在一般是某券商为扩展自己的业务,招聘大量的销售人员,这些销售人员就会自称为经纪人。实际上,如果按照国际通行定义,他们算不上经纪人。因为首先他们不独立,必须挂靠券商,通过券商的平台进行交易,而真正的经纪人是可以选择任何一个客户喜欢的券商进行交易的,他们与券商之间没有太多的利益关联。其次,目前国内的券商销售人员素质明显跟不上,他们大多数是从事证券行业1~2年的年轻人,时间稍长点就俨然是〃资深人士〃,最主要的工作是为券商拉客户过来开户,他们与经纪人唯一的相同点就是靠交易佣金吃饭。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券商一般都会禁止销售人员为客户提供交易的操作意见。因为他们很不专业,如果照其建议进行操作,后果可能非常悲惨。
第一部分 第19节:消费理财生活中要懂的25个经济常识(12)
目前国内券商们的通行做法就是人海战术,他们的理念是招的越多就会有越多的人为自己卖命,为自己卖命的人越多就意味着客户越多。成本也不高,除了极低的保底工资,销售人员的收入主要是佣金提成,而若连续几个月没有达到规定的业务量就会被开除走人。这样很难形成专业、成熟的经纪人队伍。令人欣慰的是,国家目前已经开始行动了,规定证券经纪人必须要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证的考试,要有相关的知识,这对经纪人队伍的规范有着重要的作用。
消费券
【点睛】谁说伪钞不来劲,有我大家都高兴。
【释义】消费券是一种专用券,一般是由政府发放,用来在经济低迷时,增加居民的购买力和消费欲望,从而达到刺激消费,振兴经济的目的。消费券有时还限定所能购买的商品种类和地点,具有不可兑现、一次性使用、不找零的特点。
【谈古说今】2009年春节前后,杭州市政府发放了一个亿的带有红利性质的居民消费券,主要面向企业退休人员、特困户、残疾人和在校中小学生等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受益对象达132万人。
消费券的面值为20元,使用期三个月,过了使用期,消费券的适用范围就会大大缩小,三个月内可在100家店使用,过期后,可能只能在20家店使用。消费券使用范围很广,包括文化娱乐、交通、体育、购买本地产家电、旅游产品等五大类。
对于市民来说,平白无故多了些消费券,可以拿去买东西,自然欣喜万分,而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消化库存,增加营业收入,加快资金流转,自然也甚是高兴,同;由于产品需求的增加,企业自然会增加产量,提高开工率,这又促进了当地的就业,杭州市政府的如意算盘打得可谓是相当的高明。
然而问题总是有的,就在推出消费券的同时,很多学者就提出质疑:
一是这个资金从何处来?一般政府资金都是通过税收获得的,所以消费券最终还是市民来买单,只不过换了种形式而已。
二是如何确保在确定受益企业名单时做到公正?因为一般消费券都规定消费的地点、时间和物品,那么在确定消费地点,消费物品时就很有可能出现腐败行为,给政府的权力寻租提供了机会。
三是这是不是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呢?因为一般受益的都是本地的企业和商家,所以就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对周边的公司和企业就很不公平。
四是这小小的消费券真的可以刺激消费,增加就业么?由于消费券只具有短期功效,所以很少有企业会愿意去扩大产能,增加雇员的。
当然,问题是存在的,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使得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之一的出口受到严重的影响,作为出口重地的杭州自然也不能幸免,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杭州市政府采取了发放消费券的政策,希望通过拉动内需来振兴经济的尝试还是值得我们去鼓励的。
第二部分 第20节:投资管理企业经营要懂的22个经济常识(1)
第二讲:投资管理——企业经营要懂的22个经济常识
看谈笑间,樯橹如何灰飞烟灭
天使投资
【点睛】你烧青春我烧钱。
【释义】天使投资又称风险投资,是指投资公司在企业的起步阶段对其进行投资以获得企业的部分股权,然后通过企业的上市或者股份转让实现退出盈利的投资方式。这对投资人的眼光、资源、资本运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谈古说今】天使投资在国内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末才出现一些本土的天使投资基金。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容量的快速扩大,中国已经成为天使投资基金的种子基地了。目前国内的投资基金主要有本土的弘毅投资、联想投资、鼎晖投资等,还有外来的红杉资本、IDG风险投资、高盛、摩根和软银亚洲。大名鼎鼎的蒙牛乳液、分众传媒、南孚电池、盛大集团、阿里巴巴、如家连锁酒店等上市公司都是这些风投的杰作。它们以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收益率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资本界的神话。下面让我们来揭示软银亚洲投资盛大猛赚16倍的全国过程。
1999年,陈天桥创建盛大,注册资金50万,购买固定资产30万,手里只有20万,眼看就要关门歇业。
1999年底,中华网CEO叶克勇,作为天使投资人,投资盛大300万美元。陈天桥把它拿来扩大规模,发展动漫,一份钱没赚到。
2000年末,互联网泡沫破灭,中华网看陈天桥不行了,第二年撤资,按照协议留给陈天桥30万美金。
2001年,韩国游戏代理商ACTOZ来到上海,将一款二流网络游戏介绍给陈天桥运营。陈天桥利用仅有的30万美金,签了合同。然后空手套白狼,先试用了中国电信的带宽和浪潮戴尔的服务器。
2001年9月8日,游戏上线,供玩家免费公测,玩家人数飙升,让人目瞪口呆。
2001年11月8日,开始收费,在线人数突破40万。
2002年,营业收入超过6个亿。天使投资人纷纷找上门来,要求投资,最终软银亚洲胜出。
2002年,由于《传奇》运营的收入大出所料,韩国游戏代理商Actoz要求分享利润,陈天桥不干,两方关系恶化,对于游戏的漏洞,韩方不管不问。9月份纠纷达到高潮。
2002年11月,软银亚洲顶着压力与满身官司的盛大签订投资条款书,出资4000万美元,占有股份21。5%。
2002年12月,软银亚洲周志雄赴韩会见Actoz的CEO,凭借软银亚州在韩国的影响力,搞定了Actoz,软银亚洲还帮助盛大梳理业务,重组业务。
2004年4月,盛大于纳斯达克上市,软银亚洲全身而退,套现5。6亿美金,两年时间投资的资金翻了14倍。
第二部分 第21节:投资管理企业经营要懂的22个经济常识(2)
怎么样,很刺激吧,心脏不好的人可承受不起,他能让人登上山峰也能让人瞬间跌落谷底,似乎像是一场赌博游戏。但玩好这场游戏可不仅是靠运气那么简单。独到的眼光、熟练的资本运作能力、丰厚的资源等等都是你玩赚这场天使投资游戏的必要砝码。
买壳上市
【点睛】资本市场版的借尸还魂术。
【释义】买壳上市是指一家非上市公司通过购买一家已经上市的公司一定量的股票来获得对该公司的控股权,然后再通过增发股份向公众筹集资金来反向收购自己的业务及资产,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
【谈古说今】如果你想在某个BBS上发表帖子,可是又没资格申请帐号怎么办呢?你可能会冲朋友要个帐号,也就俗称的小马甲,然后就可以获得浏览贴子、发表文章的一切权利了。在这里这个小马甲即代表一种在这个论坛上的权利和资格。同样的道理,一个企业或许由于建立时间不到三年,或许因为盈利能力没有达到上市标准,或者是其他种种原因,反正就是想上市但不够格,那该怎么办呢?买壳上市就是一个很好的法子。
从上面我们已经得知企业买壳上市的目的和原因,那么如何玩转这样一个看似很复杂的资本游戏呢?下面我们以2006年安华农保借壳锦州六路的案例来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买壳上市的过程。
安华农保是于2004年12月建立的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全国性保险公司。到2006年,总共成立时间两年不到,所以按照证监会至少成立三年才能上市的要求,它没有上市的资格,〃买壳上市〃在这里就发挥了它的威力。
首先是控股锦州六路。安华农保和锦州六路的大股东中国石油锦州石油化工公司达成协议,收购其手中全部的锦州六路的股权,从而达到了控股锦州六路的目的。
第二步就是资产置换。这时安华农保成了大股东后已经有了话语权,他可以把锦州六路和保险不相关的资产卖掉,然后再利用锦州六路这个上市公司向市场配股筹集资金来购买安华农保下的资产,这样就OK了。
安华农保的资产就借助锦州六路这么一个壳上市了。最后只要把上市公司的名字改掉,变成安华农保就万事大吉了。
看来,买壳上市比直接的公开发行方便实用得多,那为什么大家不全部去买壳上市呢?——哦,原来它也是有缺点的:
首先,壳资源是有限的。只有那些经营不善,股价很低的上市公司才能成为壳资源,这样的壳资源才不会费太多的钱。其次,它的融资额度很小,一般比较适合小型公司。最后,财务风险很大,因为收购壳公司需要大笔资金,成本较高。所以有条件的大企业还是会选择公开发行上市的方式来进行融资。
第二部分 第22节:投资管理企业经营要懂的22个经济常识(3)
兼并重组
【点睛】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释义】兼并重组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一个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并企图获得其控制权的经济行为。
【谈古说今】兼并重组是经济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我们的思维中,一般都是大鱼吃小鱼,有实力的企业兼并较弱的企业。然而这并不一定适用于香港超级富豪李嘉诚。在李嘉诚的发家史上,用旗下的长江实业收购巨无霸和记黄埔就是其最负盛名的一场兼并,这也是世界华商史上一次了不起的收购,这场收购战役的成功为李嘉诚问鼎华商首富宝座立下了汗马功劳。
和记黄埔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和记洋行,一部分是黄埔船坞。和记洋行成立于1860年,到二战之后几经重组落入当时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祈德尊家族之手。黄埔船坞的历史可追溯到1843年,到20世纪初已经颇具规模,拥有维修和建造万吨巨轮的能力,已然是香港三大船坞之一。在香港70年代初,祈德尊家族控制的和记洋行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收购兼并控制了黄埔和其他300家公司,而且打算筹集资金发展地产,然而过度的扩张使得它债台高筑,逐年亏损。1975年8月,为了充实资本,和记洋行以三分之一股权的代价获得汇丰1。5亿港元的注资。汇丰于1977年将其改组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
李嘉诚收购战役的序幕也自此拉开。尽管汇丰物色了卫理来打理这家巨型上市公司,但是集团亏空太大,短时间内很难有起色。这一切都被李嘉诚看在眼里,此时在他心中已经有了收购的计划,大鱼吃小鱼的历史即将在李嘉诚手中被颠覆。令人惊讶的是李并未立马收购和记黄埔,而却着手收购起当时香港最大的货运港九龙仓,控股九龙仓的怡和这时候坐不住了,马上作出了反收购的反应。但是以怡和的流动资金也未必能购得足够的股票以保证绝对的控股地位,于是找了香港第一财团汇丰来帮忙,汇丰大班沈弼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亲自出马奉劝李嘉诚放弃收购,希望他能不看僧面看佛面,卖个面子。此时的李嘉诚却秘密会见香港船王包玉刚,他深知一代船王对货运港的渴望,提出了一个一石三鸟的交易,李嘉诚将九龙仓股票转给包玉刚,而包玉刚则将和记黄埔的1000万股股票给了李嘉诚,并帮助李嘉诚收购和记黄埔,到这时李嘉诚才露出了真正的目的,而此时他的收购等于成功了一半。
接下来,李嘉诚以虚打实,放弃收购九龙仓,给了汇丰面子,汇丰自然会回报一份人情,与此同时船王包玉刚也正凭借其与汇丰深厚的关系在其中斡旋,李嘉诚仅以7。1元每股就获得汇丰手中9000万股和记黄埔的股票,是当时市价的一半!而且汇丰还同意李嘉诚只要先付20%的定金,相当于用2400万美金作定金购得十多亿美金的资产。这样一来,加上从船王包玉刚那里购得的股票,李嘉诚共持有和记黄埔39。6%的股权,从而达到了成功控股的目的。李嘉诚旗下的长实资产仅6。93亿,却控制了62亿港元的和记黄埔,成为香港第一个控得洋行的华人。消息传出,整个香港轰动了,各路媒体纷纷报道,李嘉诚的事业也从此飞速发展。
第二部分 第23节:投资管理企业经营要懂的22个经济常识(4)
在整个收购过程中,李嘉诚展示出了超凡的精明。九龙仓是一间家族企业,想收购必然会受到家族势力的顽强抵抗,代价会很大,而和记黄埔作为一间公众公司,只要照顾好各方利益,就可以兵不刃血的拿下,他是把骨头留给包玉刚啃,而把肉留给自己吃。可见兼并重组可能毁掉一家公司,也会使一家公司快速发展,关键就是看收购的水平和收购后资产整合的能力了。
坏账损失
【点睛】只有等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
【释义】坏账损失是指企业确定不能收回的各种应收款项,可能是因为债务人死亡、破产或者无法偿还。一般主要的坏账损失包括企业的应收账款、银行贷款等。
【谈古说今】一般企业在销售过程中都是先把货发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