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08个经济学常识+不做经济白痴-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谈古说今】一般企业在销售过程中都是先把货发给经销商,然后经销商会说:〃哎呀,你看现在东西不是还没卖出去嘛,手里没钱啊,我等等就给你货钱啊。〃企业为了能够销售更多的产品也就默许了,等等再拿钱,就这样形成了应收账款。可是忽然间这个经销商跑了,或者没钱还了,那完蛋了,钱收不回来就形成了坏账损失,要从当年的盈利里面扣除的。

    这是一般企业的生存之道,可是中国不愧为地大物博,啥人都有,啥事也都有。在九十年代中期,格力空调的崛起之路上,营销总监董明珠带领仅仅23人的营销队伍,抗衡别的空调厂家的千人队伍,并将格力空调做到国内的空调界老大,销售额远超竞争对手,更为神奇的是竟然没有一分钱的坏账损失!

    神奇!太神奇了!所以行里的人都称,〃董姐走过的路,连草都长不出来!〃甚至还有人特意坐飞机到格力总部看看董明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你可能很疑惑就算她再厉害也不可能做到一分钱坏账损失也没有吧?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先给钱,再拿货!反了,反了,这世界上哪有这么做生意的,买你东西还搞得就跟求你一样!可是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董明珠的做法就是每个省发展一些一级经销商,然后一级经销商可以再发展二级经销商,每一级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和价格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必须发展更多的经销商,就这样格力的经销商队伍迅速扩大,渗透力变强。就像你看到的那样,就23个营销人员,所以节约了很多经费,而这些节约下来的经费大部分返还给经销商,这样经销商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自然趋之若鹜。即使在空调业最困难的1996年,格力销售也增长了17%。

    并且董明珠的做法就是发展自己的经销网络,不依赖任何一家大的经销商。这样就保证了不会受制于经销商,自然说先付钱再拿货就有底气了。像目前中国的家电企业都会选择依靠国美这样的经销渠道,而国美为了超越竞争对手,招揽更多的客户,就会压低这些厂商的价格,更狠的是占用着巨额的货款就是不付钱,完全挟持厂商,使得厂商利润空间相当有限。而格力有自己的经销渠道,你国美再牛,我不甩你照样活,相反你要卖我的产品,你就得照我的规矩办事。

第二部分 第24节:投资管理企业经营要懂的22个经济常识(5)

    寻租理论

    【点睛】对〃有钱就是有权〃这句话的深刻诠释。

    【释义】租金指经济租金,在经济学里指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收入中,超过这种要素应该获得的平均利润部分。寻租就是对这部分超额利润的追求。寻租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分配的活动。有的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捞好处,有的企业贿赂官员为本企业得到项目等,都是寻租行为。

    【谈古说今】大家知道每个城市都有出租车,但并不是说你有一辆小汽车就可以去开出租,还要有政府部门颁发的牌照,否则就是非法运营,也就是传说中的黑车。既然有黑车的存在,就说明市场远远没有饱和,也就是开出租会获得超过一辆车子能够获得的平均利润。在这里,牌照就是经济租金,出租车公司可能会游说政府不要增加出租车牌照的数量,这样自己就能获得最大的利润,这个过程就是寻租的过程。当然政府限制出租车的数量可能还有他自己的理由,比如便于管理什么的,但是出租车公司对政府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纽约共有11787个出租车牌照,而且这个数字在50年的时间里一点都没有变化,很吃惊吧?五十年来,纽约的人口、交通、道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出租车数量不变,莫非纽约政府先知先觉,知道需要设立多少牌照供以后几十年用?当然不是,90年代后期,纽约一张牌照的价值已经超过20万美元。出租车公司会拼命阻止政府增加牌照,否则牌照租金的价格就会下降,但是由于市场需求增大而供给不变,打的的价格就下不来,最终受害的是整个社会。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寻租的过程中,并没有给社会创造新的价值,但却为出租车公司带来了利润。

    这种权利寻租倒还可以让人理解,因为它至少还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而且牌照管制也是光明正大的,人们都能知道并且接受的事。但是有时人的手中若是有了权力,就会想极力地出租出去以获取租金,即使那已经超过他的职权范围并构成犯罪,往往也在所不惜。

    周正毅,大家都比较熟悉,作为曾经的上海首富风云一时,但是最终因为经济犯罪被判三年,可是周正毅的三年牢狱生涯,过的并不比正常人差。他每天能够享用〃四菜一汤〃,能打手机,还能抽上熊猫牌香烟,而且每次到上海监狱总医院看病,该院都会收到命令,停止门诊,专门为周正毅一人服务。多高的规格的啊,这个首富就是不一样,坐牢都风光。然而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在周正毅及其亲属等三人在上海市看守所羁押期间,身为看守所所长的黄坚,接受周正毅亲属贿赂共计人民币49万余元,另有港币、金银首饰若干,并为周正毅等人在羁押期间的生活和对外联系提供了方便。黄坚啊黄坚,你没有把握好力度吧,那么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权力出租出去,到最后只能落个身败名裂。

第二部分 第25节:投资管理企业经营要懂的22个经济常识(6)

    管理者收购(MBO)

    【点睛】从打工仔到老板的质变。

    【释义】所谓管理者收购,即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外部融资资本来购买本公司的股权,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完成MBO之后,昔日的管理者就变成今日的股东了。

    【谈古说今】MBO是流行于欧美国家七八十年代的一种企业收购方式,当时欧美国家步入企业兼并收购的高峰期。经过MBO之后,管理层掌握了他们所服务的公司的股权,往往会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和盈利能力。

    很多在国外运行良好的机制,一放到中国来就不行了。九十年代,为了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很多国有企业进行了MBO,结果却是大量国有资产流失,企业性质改变。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别呢?因为国外公司不管谁拥有都是属于私人的,你要收购我的公司必须要出足价钱,不然没得商量。但是在中国,国有企业名为国有,实际上无人所有。很多管理层就占了这个便宜,在收购前故意把企业弄得不成样子,折腾来折腾去,反正也没什么人管。国家看看这企业不卖不行了,就贱卖了吧,能卖多少是多少,就这样很多国有企业被管理层很便宜地收到自己的门下,并且美其名曰:帮助国家解决问题资产,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国资委下发了禁令,紧急叫停了国有企业的MBO。但是这有用吗?马克思曾经教导我们,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大胆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所以在利益的驱动下,还是有很多人变相进行着MBO,下面看下2004年初宇通客车变相MBO的例子。

    宇通客车是在原郑州客车厂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在上海交易所上市,总经理汤玉祥。宇通客车的管理层为了收购这家国企,2001年在上海设立了宇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汤玉祥,注册资本12053。8万元。随后宇通客车第一大股东郑州宇通集团的所有者郑州国有资产管理局,宣布与汤玉祥的公司达成协议,转让其宇通客车的股份,并且收了汤的公司给的股权转让金。但是上报到财政部,并没有得到批准。但是股权转让的钱已经付了啊,汤玉祥就对郑州国有资产管理局提起诉讼,判决结果当然是对郑州国有资产管理局手中的宇通客车的股权进行拍卖,所得钱款还给汤玉祥的公司,最终这部分股权为汤所拍得。宇通客车的股权就这样通过司法拍卖的方式被变相收购了。

    对于这次收购,以汤玉祥为代表的800多名管理人员哪来一个多亿购买股份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按说作为管理者不会有那么多钱。原来在2000年后,管理层就进行了薪酬改革,将原先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从50…60万元每年提高到每年250万元,而且在与郑州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达成协议转让股份后,先后两次10股派送6元,这种大比例的分红也为其收购筹措了5000多万元的资金,也就是说借棍打腿,用上市公司的钱去收购它。最后还被查出财务造假,对宇通客车的资产进行了虚减,反正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宇通客车就摇身一变成了私营企业。

第二部分 第26节:投资管理企业经营要懂的22个经济常识(7)

    诸如此类的收购案例还有很多,而且每个案例的收购手段都会有所创新,中国人的智慧在这时候可谓彰显无疑啦。

    要约收购

    【点睛】从〃你可以卖给我吗〃到〃我一定要买你〃的转变。

    【释义】要约收购是指收购方公开向全体股东发出要约来收购目标公司的股票,达到控制目标公司的目的。要约收购包含部分自愿要约和全面强制要约两种类型。部分自愿要约是指收购者根据目标公司的总股本确定预计收购的股份比例,在该比例范围内向目标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当收购的股份达到一定的比例,一般为30%,如要继续增持股份,则要向所有股东发出全面收购要约。

    【谈古说今】2008年9月3日,中国最大的果蔬汁生产商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发表公告称,可口可乐旗下全资附属子公司向汇源果汁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拟以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全部已发行股本。可口可乐提出的价格相当于每股12。2港元,较汇源停牌前溢价1。95倍,收购要约的期限为200天,也就是截止到2009年3月23日。如果此次收购成功,汇源将成为可口可乐全资子公司退出股票交易市场。

    在这里可口可乐即向汇源果汁的所有股东提出了全面收购要约,是典型的要约收购。这次收购是今年来最大的一起外资全资并购中国企业的交易。由于汇源果汁在国内饮料市场的龙头地位,这次收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此次收购的完成将可能成就可口可乐在中国饮料市场的垄断地位,所以收购要想成功还需要经过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

    对于这次收购,汇源的大部分股东都是赞成的,因为可口可乐提出了让股东们无法回绝的价格,本来只有4元的股票可以卖到12。2元,何乐而不为呢?——可见金钱与爱国原是不能两全的。遗憾的是,2009年3月18日,商务部就本次收购案反垄断审查做出了最终裁决,认为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公司将会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一锤否决了此次收购。

    【知识链接】协议收购是相对要约收购来说的,是指收购者在证券交易所之外以协商的方式与被收购公司的股东签订收购其股份的协议,从而达到控制该上市公司的目的。协议收购一般只涉及大股东之间的交易,所以手续较为简便,收购成本也较低。相对而言,要约收购是在所有股东都平等获得信息的基础上自主做出选择,是更加市场化的规范的收购模式,有利于杜绝各种内幕交易,更加有利于保障中小股东的利益。

    首次公开募股(IPO)

    【点睛】性能优良的亿万富翁孵化机。

    【释义】IPO是Initialpublicoffering的缩写,即首次公开募股,指某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公司进行IPO,不但可以得到资金用来扩大业务,而且成为一间公众公司之后,还能很方便地从二级市场募集资金,为公司的做大做强提供了保障。

第二部分 第27节:投资管理企业经营要懂的22个经济常识(8)

    【谈古说今】一个企业从小到大,慢慢发展,一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没有资金企业很难发展。所以在企业很小还没有上市资格的时候,一般企业家都会寻求风险投资前来投钱,等到慢慢发展壮大后,就需要从更多的人手里筹钱,这时IPO就是一个很有效的方式。

    不少企业创办人在IPO之后,一夜成为亿万富翁,比如2007年的女首富杨惠妍。

    杨惠妍旗下的碧桂园诞生于1992年,至今已经营造了十多个超大规模综合社区。碧桂园集团创建于1997年,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房地产开发企业之一。2007年4月,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次IPO创内地房地产企业规模最大纪录,总共出让16。87%的股权,募集到129亿港元的资金。公司大股东杨惠妍以25岁的年龄变身中国最年轻首富,她拥有碧桂园58。19%的股份,其身家在上市之初达到了600亿元,远超前任首富张茵。这也让素来低调的碧桂园成为一个新的财富神话。

    不少人可能很难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下面我将其分解开来,让大家看看这个首富是怎么炼出来的。原先碧桂园是一家家族房地产企业,其中杨惠妍、杨贰珠、苏汝波、张耀垣、区学铭分占70%、12%、6%、6%及6%的股权。杨惠妍是最大股东,其他几个人都是亲戚朋友,也是在一起创业的元老。上市后,总共卖出16。87%的股份,五个股东所占的总份额被稀释到83。13%,其中杨惠妍所占份额被稀释到为58。19%。他们为什么要让出股份呢?原来这些股份是卖出去的,别人要拿钱来认购,这样钱就流入了企业。碧桂园总共募集到129亿,有了这笔钱它就可以进行扩张了。那么杨惠妍是如何成为首富的呢?其实她并不是真的有那么多钱,而是按照香港交易所里碧桂园的股价,她手里的股票值600亿元。

    说到IPO,就不得不说说打新股。由于害怕股票卖不掉IPO失败,一般企业公开发行的股价不会很高,在市场交易后总是会上涨,这已成为了惯例。既然如此稳赚不赔,那为什么不在上市前就买了呢?所以就有了打新股。打新股也就是在股票公开交易之前,从杨惠妍他们手中把股票先买过来。由于赚钱机会很大,自然不会让你那么轻易申购到。像碧桂园在香港上市,就有3330亿港元去申请购买他们的股票,但是最终只有129亿元的资金申购到了,而且从申购到最终出结果这段时间你的资金是没有利息的哦。但是碧桂园一上市就飙涨41。3%,如果能申购到新股的话还是蛮幸运的。

    产业链条

    【点睛】环环相扣,心手相连,你是最重要的。

    【释义】产业链条就是生产制造以及除去生产制造以外的6个环节,这其余的6个环节分别是产品开发、原料采购、仓储物流、订单处理、批发管理和终端零售,也就是常说的6+1。

第二部分 第28节:投资管理企业经营要懂的22个经济常识(9)

    【谈古说今】企业成败的关键是什么?低廉的成本?先进的技术?其实,这些对企业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但最重要的莫过于对产业链的控制。中国的企业大多数都是做的生产制造这个环节,也就是6+1中的1,而这个1却是利润最低、最容易受到冲击、也是最脆弱的环节。

    福建晋江是我国最大的运动服、运动鞋生产大本营,号称〃中国运动服之都〃。同时,晋江被称为鞋业加工厂,世界上每五双鞋就有两双产自晋江。晋江共有贴牌企业3000多家,但是他们以往的毛利率只有10%左右。这些贴牌企业的出口价格一般为5美元/双,但国外企业一转手就能销售到40美元/双。人民币的升值,新劳动法的出台,金融危机导致的需求减缓,这一切都带来成本的极大上涨,目前很多贴牌企业已经处于亏损的边缘了。

    我们看到再低廉的成本也有上涨的那天,再先进的技术也会有被淘汰的时候,只有那些控制了整个产业链的企业才能获得最高的利润,拥有抵抗风险的能力。

    与这些企业不同,在晋江还有个叫做安踏的企业,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这样恶劣的经济环境下,它的利润率也一直保持在33。2%。它成功的关键就是经营思路的转变,从单纯的加工制造到对整个产业链的经营。耐克,阿迪达斯如今已经不再做生产制造了,它们所有的产品都是交由东莞的企业代为加工,然而他们却控制着整个产业链的6,利润最高的部分。照这样看来,转变观念,加大对产业链的整合与控制,才是目前中国企业突破重围,重获生机的关键所在。

第二部分 第29节:金融经济关心民生要懂的25个经济常识(1)

    第三讲:金融经济——关心民生要懂的25个经济常识

    家事国事经济事,事事关心

    二元经济

    【点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