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剑十三侠-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逃走,一枝梅与王能随后紧紧追来。到得城下,吴方杰已过了吊桥,随将吊桥拽起。一枝梅等不能前进,只得收军回营。次日又去攻城,吴方杰但令小军坚守,并将擂木炮石打下,一枝梅督率军丁一连攻了数次,只是不能前进,只得仍然收军。回至营中,密与王能议道;“你今夜可小心守营,我去城中一走。如果得手,但听城中连珠炮响,你即率兵前来攻城,我便出城接应,里应外合,便可克复此城。但万万不可泄漏,要紧要紧。”王能答应。    
      一枝梅挨到二更,即脱去外衣,换了夜行衣靠,提了宝剑,暗暗的出了大营,直望城中而去。不一刻到了城下,越过护城河,走到城脚下黑处,将身子伏定。等到三更时分,他便使出壁虎游墙的手段,由城脚下一溜烟游上城头,先将头伸在城墙垛子空穴处,四面探了一遍。见有两个小军在那里手敲更锣,是个守夜的样子,其实是一面敲锣,一面打盹。一枝梅一见,也不惊动,即将身子向上一缩,便由那城墙垛子缺处上了城头,还在那个守更的小军头上拍了一下。那小军被他一拍,惊醒过来,回头一看,并不见人,还疑惑是同伴的拿他取笑,那里知道是一枝梅已经进城。那小军既不曾看见有个人影儿,也觉罢了,还在那里将更锣敲了起来。    
      一枝梅下得城去,便各处探听了一会,打听吴方杰的大帐。那知吴方杰并不在营内居住,却在西和县衙门里。一枝梅打听清楚,望西和县署而去。不一会到了那里,四面一看,见县署里外防备甚严。一枝梅便溜到西和县衙后垣墙外,由那里窜上屋去,一路穿屋越脊,到了里面,侧耳静听,但闻敲锣击析之声不绝于耳。一枝梅伏在屋上观看,忽见二堂旁边夹巷内,有个更夫敲着锣,提着灯笼,一行而来。一枝梅等他来得切近,他从屋上便轻轻望下一跳,将手中宝剑即在那更夫脸上一晃,口中说道:“你叫,我便一剑送你的性命。”那更夫正低着头向前走,忽见迎面从屋上跳下一人,又拿着宝剑在自己脸上一晃,只吓得魂飞天外,赶着跪在地下哀求,说道:“求大王饶命。”一枝梅道:“我非大王,你不要怕,且不许高声。我只问你这县内太爷现在何处,你实告诉我,便饶你性命。不然即将你政为两段。”那更夫低低哀求道:“你老不要问俺家太爷了。可怜俺家太爷已被贼将吴方杰攻破城池,将他杀死,他现在住在这里。”一枝梅道:“这吴方杰现住何处,你亦须从实说来。”那更夫道:“现在上房居住。那上房共计五间,他住在上首末了一间,其余皆是他的护卫居住。现在还不曾睡觉,在那里议论,明日要差人去往巩昌,求反王的救兵呢。”一枝梅听说,复道:“你这话可真么?”那更夫道:“小的何敢撒谎。”一枝梅道:“既不撒谎,我便留你一条狗命,等我办过事再来放你。”说着,便将更夫背绑起来,用宝剑在他身上割下一块衣衿,塞在他口内,又将他拖到一个僻静处所,抛在那里。    
      一枝梅照着更夫的话,一路穿房越屋,寻到上房,望下一看,果是一顺五间。他便蹑足潜踪,走到上首末了一间屋上,一伙身从檐口倒吊下来,两只脚挂在屋上,身子倒垂下来,从风窗外面望了进去。只见里面灯光犹明,尚未熄灭,隐约间有人坐在一张交椅上打盹。一枝梅再凝神一看,正是吴方杰,并未卸着铠甲,坐在那里打吨。一枝梅望得真切,赶着将窗格轻轻拨开。真是他本领高强,拨了一会窗格,总不曾将吴方杰惊醒,连个声息儿都没有。他见窗格已经拨开,又赶着轻轻的跳下屋来,就使了个燕子穿帘的架式,从窗外穿进房间,噗一声先将房内灯火吹灭。然后提着宝剑,直望吴方杰刺来。走到吴方杰面前,便喝了一声道:“逆贼醒了,俺慕容将军前来结果你性命!”说着按定宝剑,直对吴方杰胸膛。此时吴方杰被一枝梅喊醒,他便急急的要站起身来,提刀来敌。那知一枝梅的宝剑早已按定,何能容他还手?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吴方杰惊醒要站起来的那点工夫,一枝梅的宝剑已刺入吴方杰胸膛内去了。可怜吴方杰连哎呀一声都不曾喊出,就一命呜呼,往见阎罗天子去了。    
      一枝梅见吴方杰已死,当即枭了首级。此时已经天明,一枝梅就带了首级,出得县署,飞跑到城头上,将连珠炮放起。那些守城贼兵,到了这个时刻,俱已打盹的打盹,疲倦的疲倦,一听连珠炮响,个个都惊慌起来。一枝梅提着吴方杰的首级,大声喝道:“尔等听着:尔家主将已被我老爷取了首级,现已身亡。尔等如要性命,速速开了城门,将老爷的兵马迎接进来,归降在老爷麾下,饶尔等的性命。倘若不然,少时大兵到来,将尔等全行诛戮,那时可悔之晚矣!”话犹未完,只见有几个不怕死的,拿着刀奋勇抢杀过来。一枝梅便大喝一声道:“好不识好歹的狗头,我老爷格外加恩,不取尔等性命,尔等反要抢杀过来,这可不要怪老爷心毒了。”说着宝剑一挥,登时砍死了几个。内中就有那怕死的,见了如此光景,“主将已被他杀了,我们这些人还有什么本领可以与他对敌?不如早早归降,尚可保全首领。”因此就有急急跑下城头去开城门的,有的情愿归降的,一枝梅此时也就住手不杀。    
      只听城外一声炮响,瞥眼间遥见本营内刀矛耀日,旌旗蔽空,王能督着三千精兵抢杀过来。一枝梅急急下了城头,走到城门口,命人将吊桥放下,自己便飞跑过去,止住所部精兵不要进城,就在城外依城屯扎。各兵得令,当即安下营寨。一枝梅又将归降的贼兵不足一千余人,编入自己队伍以内,又命所部各兵两人监察一个。又命王能就在城外驻扎,督率新旧兵卒,恐防滋事。他便暂假县署居住,又将吴方杰尸首叫人掩埋起来,又着人将那个更夫放去,又命人将吴方杰的头用木笼装好,提着木笼,在城内大街小巷知照居民,安抚百姓。又差人投往大营报捷,并请委知县前来印事,以便自己撤队回营。又命人将已故被杀知县的尸首搜寻出来,用棺木盛殓,掩埋标记,随后招取家属来领,并事后请恤,以慰忠魂。    
      诸事已毕,那满城百姓见一枝梅克复了此城,无不欢呼载道。一枝梅在西和专等杨元帅派委知县前来接手,他便拔队起程。所有部下新旧各兵,皆经一枝梅严加约束,真个是军令森严,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无不欢喜。等了有十日光景,已奉到杨元帅的大令,调往巩昌,合兵攻打;所有西和遗缺,着于在籍绅士中公举一人,暂行代理,候请旨简放新任到来,再行交卸。一枝梅奉了这件公事,当即将在城绅士请来,说明此话,由绅士大家公举去了,这可不必细说。一枝梅也就传令拔队起程,望巩昌进发,暂且按下。    
      再说徐庆同罗季芳带领三千人马,到了安化,安营已毕,即日排成阵势,便去攻城。徐庆骑在马上,到城下大声喊道:“尔等守城官听者:可速报你家主将游击仇钺出来答话。”守城兵卒便急急的去报仇钺知道。仇钺一闻此言,随即披挂上马,飞出城来。一见徐庆,喝声骂道:“此乃安化王根本之地,何来小卒,胆敢前来侵犯城池?”徐庆也骂道:“好大胆的逆贼,敢助叛王造反么?俺乃总督兵马、右都御史杨元帅麾下指挥官是也,特来擒你。”仇钺听罢,不觉大怒,飞舞开山大斧,直杀过来。徐庆赶将方天画戟接住,二人好一场大杀。战到有二十余合,仇钺虚砍一斧,拨马落荒而走,徐庆紧紧追下。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部分第80回 仇游击暗地说前情 杨元帅督兵攻逆贼

      话说仇钺虚砍一斧,拍马落荒而走,徐庆在后紧紧追来,大叫:“逆贼体走!”仇钺那里答应,没命的催马前奔。看看追下有二十余里,前面有座高山,山下有座古庙,仇钺到了那里,四面一看,见无人行走,即跳下马,高声望后喊道:“徐将军体很穷追,某有话奉禀。”徐庆闻言,也就跳下马来,走到仇钺面前,将手一拱说道:“有何见教,某当洗耳恭听。”仇钺道:“此庙无人,颇堪说话,某等且到里面叙谈便了。”徐庆答应。    
      当下二人将马牵入庙内一旁拴好,二人重新见礼已毕,席地坐下。仇钺首先说道:“某方才有犯虎威,出言不逊,尚乞原谅。”徐庆道:“彼此彼此。”仇钺道:“将军以某为真助反王谋叛耶?”徐庆道:“将军忠义素著,某亦闻名久矣。今者如此,岂迫于势不得已,姑为牵就,以待将来,不识将军之心是否如此耶?”仇钺道:“将军之言,是真得某之本心矣。某所以姑为牵就者,欲待其时,以报恩于主上也。某自高、曾以至今日,世受国恩,虽粉骨碎身,不足报朝廷于万一。岂以安化王谋叛,某便忍心害理,不顾朝廷累代之恩,但思目前富贵,某虽不才,断不忍而处此。而况此等富贵,名不正,言不顺,即使官居极品,独不怕万世遗臭,为人唾骂?某又何忍忘厥本来,致祖宗饮恨于黄泉,某留骂名于万世乎?某当叛王谋逆之时,即拟拚着一死,上报国恩。然一再思维,与其徒死于国家无益,不如忍辱苟活,或可报恩于国主耳。区区之心,实本于此。今将军雄师直抵,某不难壶浆簟食以迎王师。第叛王耳目甚多,若疾遽为之,恐画虎不成,反受其害。故仍不得不暂为隐忍,以待叛王其势之衰。区区之心,想将军亦可曲谅。为今之计,叛王现据巩昌,杨元帅大兵已直达彼处。某昨闻宁远、西和已经克复。叛王虽现据巩昌,不久当亦为杨元帅所破。即使负隅死守,叛王知某部下尚有兵数千,必来召调,那时某阳为奉调,阴实进攻,蠢尔叛王,当于彼处擒之。那时将军可一面急急分兵来取安化,此城可唾手而得矣。不识将军以为然否?若以某为不谬,则某固大幸,亦国家之大幸。倘不以为然,或以某为虚谎之辞,搪塞之语,某请明心迹于将军之前,使将军知某非偷生之辈、畏死之人也。”说罢,即将所佩宝剑掣出,便欲自刎。徐庆赶着止道:“将军忠义,神人共鉴,顷蒙见教,亦皆金石之言,幸勿轻生,某当遵命便了。”仇钺听说,便收回佩剑,复向徐庆说道:“既蒙洞鉴,铭感难忘。某还有一言,愿呈尊听,幸将军俯而纳之。将军此回可诈称受伤不出,一面急遣心腹,星夜前赴杨元帅大营,将某所呈各节赛禀元帅,仍请元帅檄调将军回赴巩昌,并力进攻逆贼。叛王一至危急,势必前来调取,那时某当赔助将军成功便了。”徐庆大喜。    
      二人说毕,出了庙门,飞身上马。徐庆故作受伤之状,在前狂奔,仇钺在后紧紧追赶。徐庆走到离营不远,在马上大叫道:“俺误中过贼利斧,大败而回,速来救我!”各官一闻此言,蜂拥上前,将徐庆救回本营去了。仇钺也就回城,两边也就各自罢兵。次日,仇钺出城索战,徐庆吩咐坚守营门,不许出战,须俟创伤稍愈,再与交锋。仇钺一连攻打了几日,只是攻打不下,也就各自按兵不动。徐庆自那日回营,诈称受伤不出,却急急暗差心腹,写了书信,星夜驰往巩昌,将仇钺所言各节禀告元帅,暂且不表。    
      再说杨元帅统率大兵,离巩昌府三十里下寨。安营已毕,即命杨小舫带领三千人马,前去城下挑战。寘鐇正在城中与李智诚说道:“宁远、西和两县,迄已多日,为何总不见报捷,难道那两处有什么变卦么?”李智诚道:“宁远知县郭汝曾、守备赵尔锐,皆肝胆忠义之士。所虑他预有准备,死守不战,而且城中粮饷丰足,若坚守不出,虽周年亦难攻破。但愿他急急出战,则宁远可唾手而得矣。至于西和,主公倒不必虑。闻得西和县令暗弱无能,虽守城宫稍有智谋,亦卑不足道,得吴将军前去,其破必矣。所虑者杨一清已统大兵前来,万一中途闻知宁远、西和两处皆有兵攻取,他便分兵驰往救援,急切就难必得了。”寘鐇道:“便是孤亦虑及于此。宁远、西和离此不过百里,何以胜败绝无音信,孤甚属不解。”    
      正在那里谈论,忽见巡门官进来报道:“今有宁远县逃回小军,报称敌将徐鸣皋,暗约宁远县令里应外合,夹击大营,全军覆没。现在左将军已被敌将徐鸣皋生擒活捉去了。”寘鐇闻报大惊,即令巡门官将逃回小军唤来问话。巡门官答应出去,即刻将逃回小军带进大帐,跪在下面。寘鐇问道:“左将军如何被敌将捉去,你可细细奏来。”那小军便将宁远县如何坚守,左天成如何攻打,后来徐鸣皋如何头次诱敌,左天成如何识破,徐鸣皋又如何暗约宁远县令合兵夹击,左天成不曾防备,如何被捉,细细说了一遍。寘鐇又问道:“你知这徐鸣皋是何官职?”那小军道:“闻说是杨一清部下的先锋。”寘鐇听说,便大骂道:“杨一清呀,孤与你向无仇隙,尔何得败孤大事,使徐鸣皋生擒孤家的大将。孤与你誓不两立了!”说罢,便令小军退下,寘鐇犹痛骂不已。李智诚道:“参谋之意,左将军既已被擒,亦无法可想,惟虑西和兵力太单。宁远一城,杨一清既分兵驰救,西和亦必分兵前往救援。若再如宁远里外夹击,如之奈何?主公宜急加兵星夜驰往,以厚兵力,方觉妥当。”寘鐇闻言,甚觉有理,因道:“孤现在部下大将不过数员,还要防备杨一清统兵到此,但此去谁可胜任呢?”    
      正在疑虑,又见巡门官进来报道:“今有探马来报,西和县城已被吴将军攻破,县令亦已阵亡。现在吴将军已将所部兵丁,移驻城内去了。”寘鐇闻言大喜,便令巡门官退出,又与李智诚道:“吴方杰既得西和,可不必加兵前往。”李智诚未及答言,又见巡门官匆匆进来报道:“今有探马来报,杨一清自统大军十万前来攻取,已离巩昌只有六十里路了。”寘鐇闻言,即令探马再探。不到半日,又有探马来报:“探得杨一清所统大军十万,已离城外三十里下寨了。”寘鐇闻言大惊,便与李智诚道:“似此如之奈何?”李智诚道:“主公勿虑,自古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此一定不移之道。可即传令各营火速出城,乘其初到安营未定,奋勇攻击,虽不能伤他的大将,也可先挫他锐气,然后徐徐图之。以逸待劳,断无不胜之理。”寘鐇闻言大喜:“军师之言,正合孤意。”遂即传令各营奋勇迎击。    
      各军得令,正在预备出城,忽见守城官飞马来报:“敌军已离城下不远,请今定夺。”寘鐇闻报,即刻披挂上马,率同后军都指挥王文龙,参将温世保、薛文耀,游击魏光达、高铭、孙康、刘杰并裨将等众,带领三千兵马,飞出城来,早见敌军已列成阵势,在那里挑战。寘鐇便顾左右问道:“那位将军前去交战?”只听答应一声:“末将愿往!”寘鐇视之,乃游击高铭也。寘鐇道:“将军此去,务要猛力挫动他的锐气才好。”高铭一声得令,手举八角铜锤冲出阵来。杨小舫一见,也就提刀飞马杀到。毕竟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部分第81回 高铭智败杨小舫 刘杰弹打周湘帆

      话说高铭手提八角钢锤飞出阵来,直望敌军冲杀过去。杨小舫一见,也就提刀飞到阵上,大喝一声:“逆贼休得猖獗,待俺老爷前来擒你。”高铭当即将马勒定,高声问道:“来者何人,快通下名来,俺老爷锤下不击无名之辈。”杨小舫喝道:“这贼听了:俺乃总督兵马杨元帅麾下随营指挥杨小舫是也,你亦须通过名来。”高铭也喝道:“俺乃安化工驾前行军游击高铭是也。”杨小舫当下骂道:“朝廷不曾薄待尔等,有恩不报,胆敢助纣为虐。今日天兵到此,也该及早归降,或者可免一死;乃不思悔悟,仍敢口出狂言。安化工造反,皆尔等怂恿而成,若不先将尔等碎尸万段,何以扫除叛王?逆贼休得狂言,看老爷的刀罢!”说着舞动大刀,如泰山压顶般直望高铭砍下。高铭一见,说声:“来得好!”即将右手的锤向上架住,抡动左手锤向杨小舫击来。杨小舫赶着抽回大刀,将高铭左手锤拨开,顺势一刀背,直望高铭背心打下。高铭急将马头一领、跳在一旁,认定杨小舫肩头一锤打下。杨小舫赶紧让过,也就乘势复一刀砍来。二人一来一往,只杀得族旗减色,日月无光,两边喊杀之声震动天地。彼此战了有三四十个回合。    
      杨小舫正在酣战之际,忽听贼兵队里鸣起金来。高铭一闻金声,当即虚击一锤,跑回本阵。杨小舫也不追赶,亦令鸣金收军,回到大营缴令,杨元帅便命他偏帐休息。高铭回至本营,缴令已毕,便与安化王说道:“末将正与敌人酣战,眼见敌人要败下去,何以王爷鸣金收军?”安化王道:“孤见敌将甚为骁勇,恐怕将军有失,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7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