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551-世界商道-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嘉诚出任十余家公司的董事长或董事,但他把所有的袍金都归入长实公司账上,自己全年只拿5000港元。这5000港元,还不及公司一名清洁工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年薪。以20世纪80年代中的水平,像长实系这样盈利状况甚佳的大公司主席袍金,一间公司就该有数百万港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便递增到1000万港元上下。李嘉诚20多年维持不变,只拿5000港元。    
    李嘉诚的经商天才在这里表露无遗。李嘉诚其实是小利不取,大利不放,甚至可以说是以小利为诱饵钓大鱼。李嘉诚每年放弃上千万元袍金,却获得公司众股东的一致好感,爱屋及乌,自然也信任长实系股票。甚至李嘉诚购入其他公司股票,投资者莫不步其后尘,纷纷购入。李嘉诚是大股东,长实系股票被抬高,长实系股值大增,得大利的当然是李嘉诚。就这样,李嘉诚每欲想办大事,总会很容易得到股东大会的通过。    
    对李嘉诚这样的超级富豪来说,袍金算不得大数,大数是他所持股份所得股息的价值。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的年度,李嘉诚所持长实、生啤、新工股份所得年息就共计有124亿港元——尚未计算他的非经常性收入,以及海外股票的价值。    
    有人说,一般的商家只能算精明,唯李嘉诚一类的商界超人,才具备经商的智慧。能够舍小取大,李嘉诚又是其中最聪明的人。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一些人目光只会停留在眼前利益,做生意不舍一分一厘,只求自己独吞利益。恰好是一时赚得小利,而失去了长远之大利。可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李嘉诚却正好相反,他舍弃了小利而赢得了大利。这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上篇日本人经营之道 一制造轰动效应出奇制胜

    影视界常常形容自己拍摄影视剧制作精良、阵容强大、场面气势恢宏,以此来推介自己的产品。其实这是造势之良策,商业经营需要运用造势谋略,经营者要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积极主动地创造出一种有利于自己的态势、格局和趋向,人为创造时势,凸展形象,增进优势。    
    造势的原理是通过某种形式上的运作,给人们的心理带来强烈的影响和震撼。只要抓住了群众的心理,就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并调动他们的热情。设想,如果人们排成一条长龙去购买一种商品,旁观者的心里会起什么变化?好奇心可能会驱动他加入队伍中来。所以,造势一定要善于制造场面,并尽可能把场面做大,取得轰动效应,才能达到理想效果。西铁城手表正是利用造势谋略,出奇制胜,赢得了顾客,也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1985年5月份的一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香港某闹市区的一个空场上,人头攒动,水泄不通。人们的眼睛都向天上望着,好像在等待空中出现什么。不知是谁的眼睛最尖,高喊一声:“直升机来了!”只见一架标有“西铁城公司”字样的直升机姗姗而来,盘旋在人们头顶来到空场中央。只听“刷、刷”两声响,两幅巨大标语从舷门滚落出来。一幅是:用我西铁城手表,绝对无烦恼。另一幅是:百米高空赠产品,看好与不好。    
    人们看罢,不禁拍手叫好。紧接着,白哗哗、亮晶晶的各式各样的西铁城手表从飞机上投掷下来,人们争相接着,唯恐得不到免费手表。投掷的绝大部分手表都被人们接住了,偶尔也有掉在地上的,还没等人们看清摔坏没摔坏,就被人迅速捡了起来,赶快揣到口袋里,生怕被别人抢走。    
    该公司几天前就已在香港的几家有名报刊做广告,说明了空投手表的时间、地点,并言明:为证明手表质量之可靠,空投摔坏的手表持有者可到指定地点领取十倍于西铁城手表价值的现款;如有做假者则也以十倍的相同价格予以处罚。    
    结果,坏表持有者寥寥无几。香港市民被西铁城钟表公司掷表第二天公布的坏表率08‰的数字惊呆了,无不交口称赞该表的质量。甚至连该表原本很一般的式样、款式,也被人们说成是香港市场上最好的。仅此一举,西铁城手表誉满香港,波及大陆。    
    追求新奇是人的一种天性,新奇事件犹如导火索,一旦点燃某个话题,必然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进而引起全社会的讨论,最终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在品牌推广时利用新奇策略会起到“一发抵千钧”的效果。    
    西铁城手表造势的手段贵在新、奇二字。新奇之一是,调动直升机做广告,消费者以前很少见过这种形式;新奇之二是,高空赠表,消费者免费获得商品,必然会形成争抢的壮观场面;新奇之三,坏表可以换取十倍的现款,目的在于向消费者表明手表的质量高。三个惊奇都是通过媒体传播完成的,可见,造势除了新奇之外,还要多借助媒体的力量,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西铁城公司的成功,可称作日本商人善于打开市场销路的典范。    
    造势有时要结合当时的形势,就地取材,作出科学的决策,从而实现造势的目的。现在的广告创意可谓越来越“耸人听闻”,着意在人们心里制造震撼效果。虽然说有些离谱,但人们愤怒或惊喜的反应状态,已进入了广告者预设的圈套之中。    
    日本的SB公司生产咖喱粉,有一段时间,这家公司的产品滞销,堆在仓库里面卖不出去,眼看就要破产了。公司要破产,大家都在想方法进行促销,可是一切手段都施展出来之后,公司的销售量还是没有上去。公司的经理一个个都“下了课”,连续换了三任经理。第四任经理田中走马上任之后,还是没有好办法。    
    大家都清楚,公司的产品卖不出去的原因是顾客对SB公司的牌子很陌生,很难注意到这种产品。咖喱粉不是紧俏商品,进口的、国产的,应有尽有。要让人们回过头来买自己的咖喱粉,那不是天方夜谭吗?公司的销量一天天萎缩,公司的资金一天天减少。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大量做广告是不现实的,但是如果不拼死一搏去做广告,那就无异于坐以待毙。做广告,做什么广告呢?    
    一天,经理田中正在办公室里翻报纸,一条新闻吸引住了他。这条新闻说:有家酒店的工人罢工,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罢工问题遂圆满解决,酒店恢复营业,原先不景气的生意现在变得异常火爆。在日本,劳资双方的关系一般都比较和谐,一旦出现罢工的事情,就会成为新闻的热点。    
    田中看着看着,大脑里突然有了主意:这家酒店之所以生意火爆,就是因为新闻媒体无意之中给炒起来的。SB公司为什么不可以利用这种虚招进行一番自我宣传呢?想着想着,一个巧妙的想法在他的大脑里形成了。    
    不干则已,要干就要干出个名堂。他经过深思熟虑,偷偷叫来了几个干将,关上房门,如此如此地吩咐了一番……几天之后,日本的几家大报,如《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刊登出了这样一条广告:SB公司专门生产优质咖喱粉,为了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今决定雇数架直升机到白雪皑皑的富士山顶,然后把咖喱粉撒在山上。从此以后,我们看到的将不是白色的富士山,而只能看到咖喱粉的颜色了……    
    这是一条令全日本人都感到震惊的消息。在日本,富士山是一大名胜,不仅在日本人心目中,甚至在其他国家的人的心目中,富士山就是日本的象征。在这样神圣的地方,居然有公司胆敢撒咖喱粉?真是岂有此理!    
    SB公司的广告刚刚刊出,国内舆论一片哗然。很多人对如此的言辞难以忍受,都纷纷指责SB公司。本来名不见经传的SB公司,连续好多天在报纸、电视、电台等各种新闻媒体上成为大家攻击的对象。有的人甚至放出话来,如果SB公司胆敢如此放肆,我们一定叫它倒闭!    
    在一片舆论的声讨声中,SB公司的名声大振。临近SB公司广告中所说的在富士山撒咖喱粉日子的前一天,原先发表过SB公司的报纸都刊登出了SB公司的郑重声明:鉴于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本公司决定取消原来在富士山顶撒咖喱粉的计划……    
    反对的人们欢庆自己的胜利,田中和SB公司的员工们也在欢庆他们的胜利。这样一番折腾,全日本的人都知道有一家生产咖喱粉的公司叫SB公司,并且以为这家公司是一家实力超群、财大气粗的公司。很多小商小贩都纷纷投到SB公司的门下,大力推销SB公司的咖喱粉,SB公司的咖喱粉一时间成了畅销产品。田中经理的一招妙棋救活了一家公司,目前这家公司在日本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高达50%。    
    要使别人心动就需要炮制耸人听闻的事件,因为这种东西可以很好地吸引住人们的眼球,进而打动其心扉。造势的秘诀就是利用机会创造积极主动的并且强大的态势,形成强有力的影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造势一定要精心策划,密而不疏,一环紧扣一环,浑然一体。    
    造势要讲究尺度,不能过于离谱。一些企业在广告造势中往往会夸大其真实的情况,让消费者受骗上当。一旦消费者明白自己受到愚弄,这个企业就会面临灭亡的危机。因此,造势应当讲究诚信,讲究有条不紊地稳健运作。


上篇日本人经营之道 一先予人以利尔后自己得利

    中国古语云:“欲将取之,必先予之。”这是中国古代兵法中常用的招术,而日本人在现代经商谋略中将这一原则演绎得淋漓尽致。取与予,相反相成,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只想得到,不愿给予,这是一厢情愿,做生意也不会赚钱。若要自己受惠,先要施惠于人。    
    日本“佳能”相机如今是世界名牌产品,但是,当初走进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市场时,已经慢了半拍,别的牌子的相机早已挂上了中国摄影记者的脖子。可“佳能”公司并不因此而止步,他们决不会望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而不流口水。怎样占领中国市场呢?他们上演了一出经过精心策划的好戏。    
    佳能公司经过调查发现,中国众多的摄影工作者、爱好者只能从样本资料上了解佳能相机EOS的性能,从商店的橱窗里看到它的模样,却不能去摸一摸、试一试EOS的功能究竟怎样。佳能公司上海事务所为了使EOS与中国的消费者熟悉起来,成为“好朋友”,就想出了一招。他们把大批佳能EOS借给上海的记者,让他们免费使用40天,同时又请维修部的专家讲解它的功用、性能。    
    1992年夏天,上海各大报纸和许多摄影记者都用上了“佳能EOS”照相机。从EOS1到EOS1000,都配有各种款式的镜头。拿起相机发现,每个上面都贴有一张标签“佳能赞助器材”。记者们使用得相当认真,开始时小心翼翼,后来就随心所欲地拍起来……40天匆匆而过,记者们送还相机时都恋恋不舍。    
    不久,一些记者通知佳能公司上海事务所,他们准备购置一批EOS……佳能公司以欲取先予的策略打开了中国的市场之门。    
    在激烈竞争的时代,企业不仅要靠技术和资金来取胜,还需要采取高超的市场开发技巧,在商海中抓住商机,使自己游刃有余。    
    日本东京的岛村大楼业主、岛村产业公司及丸芳物产公司董事长岛村艺雄,原是一个薪金微薄的包装材料厂店员。当初他打定主意,要做纸袋麻绳生意,千方百计从银行搞到了一笔贷款。岛村深知自己要在激烈竞争的绳索生意中站住脚很不容易,为了开辟生意市场,他采取一年的完全免费为用户服务的“原价销售”。    
    他去麻产地冈山的麻绳索商场,以每条45厘米长的麻绳5毛钱的价格进货,然后再以原价出售给东京一带的纸袋工厂。这样让利于纸袋工厂的生意一年后,岛村的绳索确实便宜的消息传开了,于是大量订货单位自动找上门来了。这样,岛村获利之时也就来临了。    
    因为有了大批客户和大量的订货单,岛村艺雄腰板硬了起来。他合情合理地拿着订货收据单与订货客户诉说:“到现在为止,我是1毛钱也没有赚你们的。但是,这样让我继续为你们服务的话,我便只有破产的一条路可走了。”客户为他的诚实经商做法所感动,愿意把交货价格提到5毛5分钱。于是他又去冈山找麻绳厂商洽谈:“你卖给我一条5毛钱,我是一直照原价卖给别人的。”    
    冈山的麻绳厂商看到他开给客户的收据存根,这是他们第一次遇到这种不赚钱生意,于是一口答应降至4毛5分。这样,由于他的订货量很大,以当时他一天1000万条的交易量计算,他一天获利100万日元。岛村艺雄生意的兴旺发达,得益于当初他首先给客户让利,而后他自己也得到了极大的回报。    
    先以低价占领市场,站住了脚再提高价格,这是日本人的柔性扩张战略。这种柔性战略贯穿于日本企业营销全过程。日本人善于根据渗透市场程度的差异,采取迥然不同的营销战略,恰到好处地配置各种营销要素。    
    日本企业刚刚渗入国际市场时,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在订价策略上,日本人采用低起始价的进攻性定价战略。在销售渠道上,他们严格地挑选代理商、零售商,给以厚利,让其代销产品。20世纪50年代,当欧美汽车厂商选择了豪华、高档的发展方向时,日本汽车制造商为打进美国市场,却大量生产省油、噪音小、污染小的汽车,并采取了低起始价的进攻性定价战略;在市场方面,把重点放在洛杉矶、旧金山、波特兰、西雅图四大城市,建立“滩头阵地”,并且针对目标市场大做广告,最终取得了成功。    
    日本企业一旦在新市场上站住了脚,就转而采取扩张战略。他们通过延伸产品系列、改进产品和扩大产品组合来拓宽产品市场,适应不同顾客的需要。在定价战略上,为能吸引更多的新客户,日本人制订的价格仍然远低于竞争对手;也有少数已在顾客中树立了良好信誉的企业为了获益,也开始提高产品价格。    
    先予人以利,尔后自己得利,以及兼顾同行之间的利益,这是日本商人的上乘表现,也是先付出后得回报的一种智慧。人世间的事情,有了付出就有回报。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大,不愿会出,只想别人给予自己,那么“得到”的源泉终将枯竭。    
    在日本,YKK这三个缩写字母几乎无处不在,它是日本吉田工业公司的简称,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拉链制造厂商和日本最大的铝建筑材料制造公司,公司创办人董事长吉田忠雄被称为“拉链大王”。    
    世界上许多成功的实业家在事业经营上都有自己的信条或者哲学。吉田的经营哲学是:仁慈循环。他解释说:我们将利润分成三部分,三分之一以品质较好的产品及低廉的价格交给消费者大众;三分之一交给销售我们产品的经销商;三分之一用来改良我们的工厂。    
    一方面,YKK准许本公司的雇员购买本公司的股票。YKK40%以上的股票为本公司的职工所拥有。另一方面,YKK规定本公司的职工把工资与津贴的10%和奖金的50%存放在本公司里,并以高于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按月支付利息,这笔资金在1983年年底已积累至4300万美元之巨。    
    吉田忠雄的“仁慈循环”经营哲学是指导他创业成功的理论,也是YKK赖以不断发展壮大贯彻始终的信条。


上篇日本人经营之道 一找漏洞钻空子乘隙而入

    商战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重要的是比对手提前占得先机。乘隙而入,抢占先机,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经营上都是重要的方略之一。任何强大的敌人,总有薄弱之处;任何商业市场,总还有空缺的需求。如何乘隙而入,首先需要冷静的分析,找准了才能进入。    
    日本商人善于在广泛的产品市场或产业中找出特定的漏洞和领域,在所谓的“机会之窗”比较狭小的地方,集中优势兵力,在对手鞭长莫及或未察觉之时逐渐等堂入室。这种成功的事例几乎不胜枚举。    
    比如,日本的汽车工业。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把汽车工业作为开发日本出口潜力的关键行业之一,并把美国作为进攻的主要目标。可是,当时日、美汽车生产和技术水平差距极大。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汽车生产的第一大国,“底特律汽车城”名闻天下。日、美汽车大战就是在这样极不平衡的情形下展开的。    
    但是,日本人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进入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对汽车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美国人偏爱大型的、豪华的汽车,但由于美国汽车越来越多,城市道路越来越拥挤,大型汽车转弯及停车都不方便,加上油价上涨,人们感到大型汽车耗油多,因此,美国人的偏爱已转向价廉、耐用、耗油少、维修方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