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EFL成绩似乎就没有什么正面影响;你应聘技术职位,众多的社会工作似乎也不比一个科研实例来得有效。更负责地说,还可以考虑公司的核心价值,企业文化等,他们更想要哪方面的人才,你是否做过这个方面的事情等等。但要注意,我们并不鼓励伪造简历,编造故事。事实证明这招并不灵验。
一份好的简历是一个有力的敲门砖,说得严重一点:战斗从你开始准备简历的时刻就已经打响。
面试
最优秀的不一定是最后的胜出者,最后的胜出者,一定是最合适的。
找工作始末,少说也面试了十家公司,穿梭在北京的大小街头,淡薄的西服里原本瑟瑟的心也渐渐坚定,就算再不开窍,面来面去,感觉也总会有一些。由于自己英语水平极其一般,所以除了最初投了几家外企之外,我的目标锁定了一些有实力的国企。其中印象很深刻的倒是有几次,不妨拿出来聊聊。
华润置地的一面算是很别开生面的一次面试,属于团体作战。首先是短暂的自我介绍,接下来是在三十分钟内整个团队完成三件事情,并做总结陈词。如此形式,说明公司更看重的是一个人在短时间内的办事能力,以及在整个团队中的作用。我们小组成员不约而同地达成共识分组行动,于是采纳了我的意见按1:2:2来分组,其中工作量小的事情由一个人来完成。二十分钟后,我们都办完了各自的事情,凑到一起商量陈词,最后,面试官还提了几个相关问题,还顺便夸奖了我们一番,然而其实大家心里清楚,最后入围的也不过一人而已。我有幸成为了唯一入围的幸运儿。总结起来,办事效果不是唯一重要的,重要的是办事的思路,这点也在最后的陈词中能够得到体现。另外,尽量迅速地融入团队并能够倡导整个事情的解决过程,更显重要。这样的表现也会在面试官的脑海里留有深刻的印象。Group的面试,把整个应聘者的名单由一百人变成了二十人。第二轮就是直接见销售总经理了,在言谈中,他似乎更想了解,你的兴趣所在,为什么要加入华润,你怎么样能够说明你是合适的,以及自己未来的规划。聊天进展的很顺利,也使我成为了最后录取的四个幸运儿之一。
一个结束 一次开始(2)
北京电信的两次面试是历时最长的一次,中间隔着春节。一面和二面都是几个面试官共同来面试,共同打分的形式。国企的面试都倾向于有一点温和,有一些呆板,有时候甚至会觉得是一种中规中矩的形式,无论最后能不能被录取,你总会觉得面试过程是愉快的。北京电信一面二面的安排让我觉得奇怪,先是部门面试,然后才是Hr面试。一面尽管是部门面试,专业问题也不多,问了一点对国内电信产业的了解,然后又问了些在学校所做的一些事情。二面就是Hr的人来面试,就开始谈待遇、住房等很实际的问题了。尽管平淡无奇,但我还是成为了我们系几个同去面试的同学中的唯一被录用的。
关于面试,让我感触最深刻的是准备二字。当然这种准备有短期和长期之分,长期的准备指平时的一些相关知识的积累,这个恐怕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长进,我们所能把握的就是短期准备。比如一些常见问题的整理,当每一次整理都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的时候,当你发现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原来话是可以这样说的时候,当你无论面对一个还是几个面试官都能坦然自若的时候,offer可能离我们就不远了。
抉择
后来,我又拿到了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和招商银行深圳管理部的offer,在了解了几个职位的利弊之后,我还是听从的自己的直觉,选择了北京电信。因为我珍惜这个在国内很出色的电信运营商里做着最底层的技术活的机会,珍惜北京这个可以给我更多机会更多选择的地方。珍惜沿着自己的专业继续走下去的道路。如果说选择是未来的赌注,那么我对这支注充满了期待。
忠告
从一生下来,我们似乎就在不停地为一个个明天准备着,准备着。如果你还没有面临找工作,能否问问自己,今天的你为了你的明天准备好了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古人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然而,我知道,我真正到了找工作的时候才清楚了自己先前该“预”些什么。良好的学习成绩,出色的社会工作,骄人的实习经历,良好的英文交流能力,卓越的个人素质等等,不同的公司会对诸如此类的硬性条件仔仔细细地考察,挑出他们认为最合适的人选,当然以上条件的重要性在不同公司那里也会有所不同。正是这些可以准备的东西,这些说出来似乎谁都明白的条件,就足以把无数的应聘者拒之门外,当然包括我。
结语
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认为正确的人生轨道上匆匆地走着。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上帝么?他会嘲笑我们的无知却认真么?他会用他的天平来为你度量付出与回报么?如果真的有,只希望他不要笑我,希望他把他度量出的结果,拿给每一个人看。
今年;我们毕业2
哼一首老歌(2)
向前一步就是往后退一步。
有得必有失,得失寸心知。生活中最为高超的境界莫过于“归零”,成功之后归零,失败之后归零,将一切浮躁、功利、怨懑、嫉妒、消极、沮丧全都归零,“零”即是“空”,便是佛老,便是人类追求数千年却永远无法到达的理想状态。
回到原点,回复赤子之心,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真的想回到过去。但可能吗?
也许明天的明天,我会回到这里,回到北大。
可那时的我,已经不一样了。
还是那首上个世纪60年代的老歌,现在是21世纪了,我还没听过。
可我要哼,我要大声地唱,给曾经的和未来的旅途。给旅途上来往的行人。
用自己的调调。
一季的夏天(1)
杨清晓,女,北京大学中文系2000级本科,现就职于航天人才开发交流中心
“如果说大学四年是成长的四年的话,那找工作的过程该是一种里程碑式的跳跃吧。”
一季的夏天
一
已经关电脑了,然而忍不住,终究爬下床来,“写点东西”了。
细细算来,找工作也有那么长的一段时间了。如果说大学四年是成长的四年的话,那找工作的过程该是一种里程碑式的跳跃吧。
在考研成绩没有下来之前,对自己的信心加上懒惰心理,我一直都没有把找工作当作一件正事来做。也因此沉溺于幻想中的现实,那时候我几乎每天都在一寸一寸地设计着读研的日子,要读的书,要做的事那些我本科时代未竟的事业;[万卷书库·电子书下载乐园—Www.jartxt.Com]虽然偶然也会想及读研的理由以及自己不甚喜欢的专业奇*書网收集整理,然而充满幻想的日子总是有点希望的。
结果在希望的充盈里到来的时候,我才想起来自己应该做个聪明的低调人。考研失利的那段时间,我无数次的告诫自己,也许读研也只是对四年本科迷茫的一种延续,也许读研之后也不一定比现在要好,也许我并不喜欢自己选择的那个专业,然而确信自己已经彻底失去希望的时候我还是哭了,一发而不可收拾。
至此,找一份好工作开始成为唯一的希望。
二
扳着指头,投出去的简历差不多都有上百份,招聘会也跑了差不多五六个,几乎每次都没有消息,每次都是身心俱惫。
参加的笔试好像也有好几场了,奥委会的、北京晚报广告部的、经济日报的、广电出版社的,然而进入大学之后就发现自己根本不是一个善于应付考试的人,我的笔试经历也往往只能戛然而止在走出考场之后没有下文。然而,我还是乐此不疲地参加各类五花八门的笔试,我相信好多人挂在嘴边的那句话:重在参与。成啊,败啊,在这里都只是一种资源,跟成败本身无关。有时候去参加考试之前就已经忘记了还会有结果的事实,只是要参加,参加,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而忙忙碌碌到处奔波地参加。
有些场合只是要去凑凑热闹,变相地寻求一下自己存在的衡量尺度。就像参加新浪网的招聘一样。
那是一个现场招聘会,我知道自己在这种场合的表现总是很难堪,然而还是狠狠心,去了。权当是给自己一次机会吧。当时紧张得要死,为了让自己稍微平静一下,我尽力不看台上台下的那些人,尽力让自己坐得端正,尽力在微微发抖的时候狠狠地捏一下自己的手。整个过程很是漫长,度日如年。结束之后走出来,外面已经灯火辉煌了,路上树影斑驳,晚风轻轻地吹有点重生的感觉。回到宿舍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整个手背都通红,一根根月牙形的指甲痕,很清晰。然而我还是有点高兴的,有点知足的,先前一直以为自己在那么多人面前会说不出话来,我还以为我不敢,然而我支撑下来了,一个目标已经被我抛在后面了,有什么不可以高兴的呢。
最意外的,是那次面试以后,在以后的面试里,会有mm笑盈盈地对我说,“我见过你哦,你是不是去过新浪招聘会的那个?”我是一个内向的不易对人表达自己感情的人,然而至少那一刻我是感动的,为一个陌生人真诚祝福的感动。
三
经历过的面试数不胜数,各种各样的名字,大的小的,解决户口的不解决户口的,待遇高的勉强活命的,鄙视我的被我鄙视的,草草聊两句的以及谈及签约的,一大把。
我对这个世界有着充分的好奇心,所以只要条件允许,所有的面试我基本上都会到场,或许也是存了一份侥幸心态。然而有人说,“你参加一百个面试,失败了九十九次,成功了一次,这一次就够了。”
记得有一个北京巨天伟业房地产公司(后来我才看到这个名字进了ytht的黑名单。),那次唯一的面试官是一个小帅哥,得知我是北大的学生(事先竟然不知道!)之后还稍稍表示了一下仰慕我后来回想一下那表情耐人寻味:别以为你是北大的我就不敢骗你。
那帅哥后来说公司录用我了,但是在上班前我得去参加一个培训班,培训费是xxx元,让我马上就去某某某地方报名。出于现代人对金钱的敏感,我疑窦顿生。回来之后在百度上搜〃巨天伟业〃,在页面最下面的〃相关检索〃中竟然有一条〃巨天伟业是骗子〃,点开之后是n多人的上当后的抱怨。
出现这种事情,自然先把自己调侃一番,大笑一通。然而笑过之后心里还是很难受的,找工作本身已经不胜其繁,让人心力交瘁,又给我们陷阱让我们跳,想想真是没趣。
天长地久有时尽,面试“绵绵无绝期”了。到底参加过多少,从来都没有计算过,从来都不敢计算过。
五一前夕,在一位热心师兄的推荐下,跟一家报社的广告部定了下来。我安了心,从那时候开始真正着手写毕业论文,准备五一过后去工作。那段时间好像很轻松,难得的安逸,心理的安稳。
五一后我去报道,突然有了变故。报社说,总部领导觉得这边的人多,目前的招聘就此为止了。换句话说,就是委婉地把我拒了。
我一下子又落空了。从一个顶峰到一个低谷。
怎么办,怎么办?那几天开始漫漫长夜的失眠,开始了焦躁不安的绝望。第二天我就开始在网上疯狂地投简历了那一天我至少发了三十份邮件。
一季的夏天(2)
简历发出去之后陆续有了回音,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疯狂面试多的时候甚至可以一天三个,满北京地跑,适当的时候也自嘲:我的足迹也遍布北京城了。面霸就是这样炼成的。
投的那么多的简历中,有一份是给一家文化公司的。接到他们通知我去面试的电话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我跟那个文化公司的一段机缘。见到孟总就好像有一种错觉这个跟我爸爸年纪相当的可亲的长者,让我看到的是一份安稳。现在回想起来的,都是自己一点一点脆弱后的心惊。从来的面试都只是在别人的颐指气使居高临下里,孟总给我的是一个长者的亲切,长辈的温厚暖着我,谈到北京户口,谈到农村的孩子,谈到我的父母,谈到工作。孟总一个人絮絮地说着,不容我插嘴。
出门。还记得那两句话,“你的简历我已经看过了,我们公司刚成立,还没有能力解决毕业生的户口问题,你先继续找吧。这次让你来,主要是想面谈一下,我见了你对你也放心了。你就记住这个地方,什么时候哪怕是三年五年之后,想来你就打个电话……”
那天,我在日记里写道:“也许是真的时来运转了呢,在某个不确定的时刻突然遇到一个你生命里的贵人……”
在这样一个若干毕业生为了生计、为了工作到处奔波的时候,会有人那么真心诚意地看得起一个北大毕业生;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城市里,会有人把热心的话说给农村出来的孩子听。流泪的当口,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感动。
四
当你感到非常疲惫的时候,觉得自己再也坚持不了了,强迫自己再坚持那么一小步,展现在你面前的可能就是另一副天地了。这是一位学长说给我的话。
那天接到万向通信的电话,简单聊了一两句之后就让我去面试了。一面很轻松,主管人事的老总看了我的资料后,问了我几个随便的问题,好像还比较满意。几天之后接到她的电话,说总裁想见我。
面试安排在晚上,张总好像刚刚吃完东西,眼睛很有神,满面笑容里藏满了亲和力。也是随便地聊,说说笑笑一般,记得当时还说起了阿城(我后来知道他是万向的文学顾问),我就拿起看家的本领,跟张总谈起了阿城的《棋王》、《孩子王》,跟阿城同属于一个文学流派的韩少功,以及阿城涉及的“寻根文学”、“寻根思潮”。一个轻松的面试。
又过了几天,我就接到了万向通知我去报到的电话。一季夏天的阴凉。
万向的offer刚下来几天,航天人才那边就打电话过来,说,他们选择了三个人,我被排在第一位,工作内容跟我的专业以及我暂定的发展方向很接近。
纵然已经很舍不得万向给我的那样难得的机会,纵然还是被万向勃勃的生机所吸引;然而,思量再三,终究还是选择了航天人才。对鱼、对熊掌,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义。没有对和错,只有看自己如何把握。
结语
还是要心存感念的,在这漫长的迈不开步的路途中,那些熟悉不熟悉的,见过的未见过的人,会让我感动。我真心地感激着他们那些帮助过我、鼓励过我的可爱的人。在摇晃的公车上,拖着奔走一天的疲惫,在汗味冲鼻的没有缝隙的空间里,我会想起他们;在28度的温暖的春天里,在黑色的职业装和哒哒的高跟鞋的包装下,在摆起架势来做出一副成熟的姿态的时候,我会想起他们。这些日子里的春天,春色明媚的春日阳光下一切都变得虚幻,只有黑色包裹下的燥热和高跟鞋中辣辣的脚跟的疼痛是真实的,然而想起他们的时候,那痛,也退化为暖暖的痛。
经历了一番,才发现这世上还有那么多的人在关心你、支持你。世间最让人感动的事情,不是轰轰烈烈的要怎样怎样,而是那一举手、一投足间的丝丝温暖。我在那酸楚和奔波的缝隙里庆幸着自己的幸运。对人说,“在这样忙忙碌碌找工作的日子里,遇到那么多的热心人,我已经很知足了。”
祝福所有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
Ps。希望总会有的,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我相信。生命里的某些事情,是没法逃避的,所以也只能选择勇敢面对。谨以此送给以后要找工作的师弟师妹们。
求职记(1)
赵鹏:男,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本科, 硕
每个求职成功者的后面都有很多被淘汰者,求职失败无论如何都是很伤人很打击自信的事情,但这毕竟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小风景,我们还要走得更远。
求职记
Thought这家伙打电话来让我写些关于自己找工作的事情。想我无德无能,曾经整日活在失业的恐惧中,接着就后悔没有好好利用学生的时光学些有用的东西,然后为了忘掉这点就又开始新一轮的灌水和游戏,此等无可救药的家伙,怎么敢写东西告诉别人怎么找工作呢?不过thought一再强调,你那个单位似乎也还不错,你就随便写一下吧。如此说来,我若再推托便显得藏而不露了,那么就写吧,应该不会害人,大不了徒增笑耳。
打算分三部分来写,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找工作成果,其次介绍一下历程,最后写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