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4-幼科铁镜-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邻邑石埭沈苍锡,年五十余,仅外家出一子方二岁,患病请救于余,即拿精威二穴,了不 
出声,通身烧热,面白虽惨,宝色内存,皮不轻浮光溜,据面色不应无声。据无声却犯死症。因 
问前可医过否。沈曰∶初起时蒙邻妪挑筋两次,又别请拿推数次,昨有人将桃柳柔枝遍身推 
括,晚便无声矣。余揣病久肺气已虚,屡致惨哭气丧,丧气以致无声,惟照色用剂。以天保 
采薇汤外加冬花一钱,薄暮煎服,夜半热退。此热疟兼痫望色审声之一验也。 
徐圣绪子患惊痫不省人事约五六日,缘乃伯措,大伯孚曾与余同砚。席邀治。精威二穴, 
拿之无声即向肺俞重揉,声虽不出却有累累贯珠挣不出来模样,灸肺俞各三壮,用天保采 
薇汤倍加半夏,单向大方脉素与余友善徐仲石处检药,对圣绪云∶在禹铸人信砒霜俱用得, 
然好也是这一服,不好也是这一服。余临别云∶服此一剂,鸡鸣便退烧热。果如期热退,二 
服全愈。此阳痫已死揉肺俞探肺窍之一验也。 
庠友张孔迩婿邑庠王绍宗年可二十余岁,一时痫死不知人事约半月余,他医纯用连芩之 
剂毫不见瘳,邀余看治。余以症属大方脉,固辞。孔迩力迫之行,一见颜色便知痰患,拿精 
威二穴不应,于老龙穴一掐直视乎余,有哄哄若瓮里音,用半夏四钱,桔梗二钱,枳壳、 
防风、甘草各一钱,一剂稍苏,五剂全愈。足见肺虽无声非金碎,何不可药。此中痰望形审 
窍大小皆同之一验也。 
竹塘陈讳春者一子十一岁,患病十余日不省人事,初人见其不醒以为惊死,于鞋带穴人 
中掐咬,破烂不堪,请余往治。见其唇口晦色如酱,不抽不掣不渴,肢冷如冰,治用灯火十 
五元宵,随服小续命汤去麻黄一剂,即苏。此望色审窍而知为柔 之一验也。 

卷三
慢症
属性:人动曰慢惊,余独曰慢症。盖此症多成于大病之后,或庸医一见病愈遂不防守去路,或初 
误汗、误下吐泻久,而脾胃虚极故成慢症。慢字缓字虽对急字而言,然所以成此症者,皆由 
父母怠慢之故,或有汗出不止者听之,吐泻不止者听之,以致汗久亡阳,吐久亡胃,泻久绝 
脾,成难起之疾,故曰慢症。慢症何惊之有,以慢症而云惊皆庸医。见儿眼翻手掣握拳形状 
似惊,故以惊名之,一作惊治或推或拿或火,是犹儿已下井而复落以石也。慢症者脾虚也, 
眼皮属脾,脾败故眼皮不能紧合,而睡则露睛,虚极则脾失元气,故两目无神而多昏沉,脾 
败则枯涎无统,故凝滞咽喉而有牵锯之声。手足脾胃所司,脾胃败故四肢厥冷虚慢必生寒, 
寒则大便泻青,而小便清利。便知为慢脾之症,若疗惊则无惊可解,祛风则无风可祛,除痰则 
无痰可除,解热则无热可解,惟脾间枯痰虚热往来耳。治宜固真汤加天麻、钩藤,或六君子 
汤加炮姜,或理中汤加附子。 
凡儿一到慢症,十仅能医六七,盖症至此,肺心脾三脏俱虚,胃气大肠两腑俱败。若虚 
而不绝,虽久能生,如胃气将尽,万不可活。即强药之亦活,活一二日究非真活也,然非假 
活不足以见药力之妙。余见之甚众,如慨然领手者其症必生踟蹰,固谢者纵药亦死,此无他 
,惟于面上看宝色,胃间探消息,生死便燎然在目矣。 
余幼女于壬寅冬值先君辞世之会 症,有失经理,冷泻成慢,幼甥同症,热泻成慢。妹 
婿闻远波僧精于此道,呼治之。日索药价,丸如绿豆大,每丸银三钱,屡服症加重。余女眼 
闭不开约十余日,问乳母幸吮乳不辍,面上宝色有存。余用固真汤加附子五分,服三剂眼一 
开顷又闭,揣之药力未及,连服十剂,愈。甥慢虽同寒热迥别,知不可治。妹婿嗔余有亲疏 
之别,药吝参附与余妹反目。远波僧见余甥光景,强壮如故,满口许其必生,余作色辨曰∶ 
尔以健壮为生耶,独不思热则气壮,况热泻,明知肺热用参反伤乎肺,不用则慢无治法。将 
谓清肺再用参,一清则脾气即绝,清不得,补不得,何生之有。远波默然趋去,越三日, 
死。此慢症虽同,寒热迥异,不可不察之验也。热慢不多见,亦学人之所宜治。 

卷四

属性:夏禹铸曰∶痘出于脏, 出于腑, 乃大肠主之,毒瓦斯蒸肺故发咳嗽。先辈书未尝齿及 
症,盖以其轻而忽之也,却不知表症虽轻,毒侵肺腑,亦多性命攸关。余经历甚众,费手 
居多,因不惜笔力详着于篇,以杜婴儿 症之患流行。 症其候烧热,必发咳嗽,声必稍哑 
,面皮微有肿样,两腮颜色微红,此吉兆也。如发出不快及不透发,或红点见面,偶挟风邪 
而隐,或医人不知,误除烧热,隐而不见,腹内作痛,治之神莫神于天保采薇汤,圣莫圣于 
天保采薇汤,只须一服即发出,或有不尽发者再加一服,从未有不效者。如肺脏先虚又加大 
肠毒瓦斯攻肺,面皮像浇薄的式子惨白浮浮,光光溜溜便是肺气已绝,在精威二穴对拿,其声不 
出必是死症,药之无济。 
有 方见点随即收入,或泻青水,审非风寒为害,唇色惨白,口气微微,此乃内虚不能 
送毒,不可分利止泻,惟用八珍汤以托之。外用葱半斤许,白酒煎,遍身擦之。如再不透发 
,只额上稍见些微,惟用六君子汤循循调治,自愈。 
有 初发热时,心火盛极刑克肺金致 不出,必先用黄连、木通等分服之,再用防风、 
荆芥、葛根、升麻、南星、枳壳、赤芍、桑皮、柴胡、桔梗、甘草煎服之即发。 
有痢疾兼 症,若 见点急用香薷、桔梗、枳壳、黄连、浓朴、木通、升麻、赤芍、车 
前煎服, 疮透发而治痢疾,此弃轻从重之说,不可不知。 
本邑陶一公涯玉之子, 症发热方两日,医人误为除热, 伏不出,形状似惊,差役请 
余治。面色花杂,喘急不嗽,必有内毒。于太阳穴以口涎擦之,皮内隐有红点,知是 毒内 
攻,无烧不出,用天保采薇汤倍加升麻、干葛,一服额上见点,色不红起,面色唇口惨淡无 
泽,知为内虚,即用固真汤一服,通身发热,陶公惊怖,余曰∶ 非带热不出。仍服天保采 
薇汤一剂,通体透发,愈。此见面色花杂便知内毒之一验也。 
培继楼同学庠友方恒绥一子 症,隐而不出,形症甚凶,邀余治。见其面色惨白,口气 
微冷,唇舌淡白,大便泄泻,即用八珍汤。一服额稍见点,恒绥因侄前 症殒于泄泻力迫 
止泻。余曰∶分利更虚。不允。见口吻间觉以泻关性命,勉强用五苓散,果止而额上红点即 
隐,又用十全大补汤内托,外用葱酒蒸引,卒不透发。余值事往郡蹑后札示;皮上每发一泡 
,破即成黑窟,附他医攻毒方单。余札复曰∶肌肉脾属,破即成窟,乃脾虚之极,何可攻毒 
,惟用六君子汤顾脾为主。果效。此望色审窍万无一失,分利虚脾即此可见之一验也。 
思诚堂同学友措大方薪衍第五郎患 症,初医者不知 候用六一散以除烧热。邀余过治 
,见其舌纯紫,两唇燥裂,大小二便皆秘,声鼾不已,即用黄连八分,木通、黄柏各一钱, 
服下大便刮白如冷痢,然在座者口吻觉为凉剂所致,余亦踌躇满志,岂脏腑苗窍此症独不相 
符,毫不首鼠,问前医退热所用何剂,薪衍曰∶六一散,余便恍觉下元为六一寒冷所滞,致 
火不降灼,无疑矣。随以炒盐久熨脐下,仍用前味黄连倍加,服之方下大便燥结与黑枣无异 
,可见苗窍辨真治定不爽之一验也。 

卷四
辨伤寒(附寒极似热)
属性:小儿之十指俱冷,以三指按额俱热,身壮热,面赤而淡,不动必掣,此伤寒之症也。 
表散法∶开天门,分阴阳,推三关,体浓则大发其汗,揉太阳并外劳宫,运八卦推艮入坎, 
症轻推之自愈,重则用元宵火定之。体弱随发汗随止,女反是治,用芎苏饮服之。 
有寒极似热者,面色红如水红桃花,口渴而唇不干燥,舌不红紫,大便青色,小便清长 
,此寒极也。似热者因面有红色,口有渴形故也,治之与前法同。 
如口作渴,大便秘,小便赤,是内有热,而外伤寒也,宜先表外而后清里为主。表用芎 
苏饮,里用白茯、半夏、陈皮、连翘、木通、枳壳、甘草煎服。 
本郡田三公祖之公孙方二岁,抱风寒烧热症,郡医见烧有惊悸便作惊症治,数日不愈。余 
以三指按额俱热,儿十指俱冷,用芎苏饮一剂。留饮。席未解,内小童报曰∶小相公热退矣 
。此烧有表里,不可不辨之一验也。 
余于癸丑科会试,盛京有銮仪卫正堂许公乃孙方岁半,患伤寒症,初延太医院幼科失表 
。后于朝房内,余同里员外郎陈是庵道及于余,余即日来贵池馆亲邀往治。但见身冷如冰,痕 
毛差差,面色惨晦,不知人事,知寒邪内伏,用天保采薇汤一剂,嘱曰∶夜发热则明日来治 
,不则莫可如何矣。夜果发热,仍用前汤一剂,热又解。许曰∶发热退热,药同效异,真出 
奇也。余曰∶寻常症在表感一剂便解,如令公孙,邪被药误伏内,昨一剂攻邪,邪到肌表, 
表见邪自是作热,仍以原方加追一剂,表解热除,无甚奇也。许曰∶前是庵备道年翁乃幼 
科白眉,今若此洵名下无虚矣。以百金寿。余辞曰∶晚两代治救婴儿,从不受谢一文。再四 
面璧,更欲延请余入太医院。又辞曰∶老母在堂,晚在都门白云频望承盛意心领之可矣。许 
乃止。此关门杀贼之一征也。 
方伯张存儒初生有公郎抱惊风,患初郡中医作夹食用消导剂,症加甚后余用半夏四钱, 
生姜一钱,防风二钱,一服即愈,此药用当而通神之一验也。 
余邑张中尊嫒患病,邑中医曾治十余日不愈。会余到邑,中尊得闻,接余治。婢方抱出 
离座五六步外,望见面上光光浮浮毫无宝色,余曰∶不须抱近,请回。中尊问症若何。余曰 
∶肺气已绝不可治矣。明日果死。此望色而知为死症之验也。 

卷四
辨夹食伤寒
属性:小儿十指俱热,我按儿额三指俱冷,其候身热,或吐、或泻、或不吐泻,口必恶食,腹 
必浮胀拍如鼓声,或作痛是也。推法∶开天门,分阴阳,男女同。男重揉太阳发汗,体弱揉 
太阴止之。女反是。推上三关三十,退腑六七下,运八卦重揉艮宫,于大指面旋推补脾,曲 
儿小指重揉外劳,于第二指大肠位侧推到虎口,以止泻,不泻不推重按,掐中指一节以止吐 
,不吐不掐。于左脚涌泉穴左转揉之止泻,不泻不揉。少顷右转揉之止吐,不吐不揉。女则 
右转右揉止泻,左转左揉止吐,推毕即用灯火,脐轮四 ,胸口一 ,用水酒曲一枚, 
火煨黄色研末,白汤送下即愈。重则用消导二陈汤加柴胡、紫苏等味煎服。 
珩山孝廉方韵皇乃孙,发吐烧热微掣,吐轻热重。余子婿方平阶初业斯道,投天保采 
薇汤一剂,不效邀余。一见知为内伤饮食,外挟风邪,用藿香正气散一服即愈。余以汤名曰 
天保采薇,取其治外治内之意,用之不当,虽多奚为在。余婿以为症属内伤外感,汤属内 
外并治,渠见不为非是。然不知症似社鼠城狐重镇何可轻发,此学人之所宜知而宜慎也。 

卷四
辨腹痛
属性:腹痛,脐以上属火,脐以下属寒,其因不一,有寒痛、热痛、伤食痛、积滞痛,气不和 
而痛,脾虚而痛,肝下乘脾而痛,蛔动而痛数种。寒痛则面白,口气冷,大便青色,小便清 
利,痛之来也迂缓而不速疾,绵绵不已,痛时以热手按之其痛稍止,肚皮冰冷是也。推法∶ 
曲儿小指重揉外劳宫,推上三关,揉脐五十,药用干姜、肉桂等分,煎热加木香磨水入服之自 
愈。 
热痛则面赤,口气热,口渴唇红,大便秘小便赤,时痛时止,痛来迅厉,腹形如常,不 
肿不饱,弹之不响,以热手按之其痛愈甚,肚皮滚热,此真热也。推用下六腑,水底捞月。 
盖热痛主心脾两热,用灯心、车前、伏龙肝加木香磨水稍许入服。 
伤食痛者必恶食,眼胞必浮肿,或泻下酸臭,腹必饱胀,弹如鼓声,或身作热是也。如 
气不旺者不宜取泻,只用消导二陈汤。 
积滞痛者今日伤、明日伤、逐日伤之而滞于脾胃间,不以饮食得其伤不痛,既有滞而后 
以乳食伤碍,故痛也。面色黄,嗳气 ,大便 臭,便后痛减,足冷嗜卧,不思饮食是也。 
治宜枳壳、槟榔、木香下之,下后即以小异功散补之。 
气不和而痛者,儿下地后或地多湿,儿脐受风,以裹肚束脐过紧,不知儿体渐长束带未 
松,则上气不通下气,以故内气不和,故作痛也。审其非寒非热,问其母而脐果有束缚之弊 
,则气不和之痛必矣。治以木香磨水服之,随用灯火脐轮六 ,脐下气海一 ,心口窝 
一,其痛即止。大儿之气不和者,其候眼胞不肿,面色不黄,饮食如故,腹肿可如鼓声 
,摇其头而嗳气是也,宜用木香、陈皮、枳壳、甘草服之。 
脾虚痛者,其候面无血气,微黄带微白,大便少而色白,治以补脾开胃为主,用六君子汤 
加橘皮。 
肝木乘脾痛者,肝木克脾,脾虚不胜其克则肝气无所泄,故乘脾之衰而作痛也。其候 
唇白,口中色淡,面多青色,痛则腹连两胁,重按其腹则痛止,起手又痛是也。治用四君子汤 
加柴胡、白芍。 
蛔痛者,腰曲扑身口流清涎,痛久不歇少顷又痛,或一时或二时而止,或歇半日又痛, 
面黄唇白,此蛔痛也。治用使君子去壳,火煨,吃十余粒,少顷又吃,即止。以上婴儿腹痛,口 
不能言何以知之,盖儿痛必哭,无故而哭者痛也。哭声雄惨而双眉蹙皱是也。如使君子食之 
不止,莫妙于苦楝子树根皮约一、二两许,水煎一茶钟,吃下虫即尽出,但体弱者不可轻用 
。 
又有一种奇痛,一痛只大叫几声“痛、痛、痛”,即抱胸晕死。余家一女犯此症,先君 
在日余见将女面扑地,用冷水一盆以女膝着水上,于委中穴浇水狠拍,粗筋肿起用银针傍筋 
打入二针,针出血流,叫一声“痛”即苏,随用冷水滚水各半,连吃一、二碗立愈。记先君曰 
此急痧也,与转筋火差似,如平常腹痛从未有,一痛而即死者,急痧之辨紧记在此。 
夏禹铸曰∶尝观内经有曰,胃虚则吐,胃热则呕,此说殊属大谬,何也。余屡屡见 
吐,吐固有虚,常亦有热;呕固是热,却亦有寒。此余非非议前人,盖见之多而治之效也。 
二症各有虚热,不可拘执,惟望面色。唇舌之间红则热,而淡则虚,断无有误。至于泄泻, 
出少而缓曰泄,出多而势急曰泻,泄则症轻,泻则重,凡以所泻之色验之,治无不效。 

卷四
辨吐
属性:胃虚发吐,其候面白神疲,不热不渴,口气温和而带微冷,额前微汗。治宜助胃膏。 
胃热发吐,面赤唇红,烦渴溺赤,口气蒸手。宜用熟石膏七分八分研细末,以茶送下。 
胃气不和发吐,其候恶食,此由积滞在胃复为伤食,摇儿之头便嗳气。治用火酒曲一枚 
,火煨黄色研细,白汤调下,用枳壳、木香、陈皮、半夏、香附服之。 
有盛夏外感暑气吐者,宜六和汤。 
有霍乱而吐者、吐不出者,手足厥冷,脐腹之上绞痛,名曰转筋火。治用滚水一碗,冷 
水一碗相和,饮下即愈。 
有内伤饮食、外感风邪而吐者,身热眼烧疲倦,治用藿香正气散。 
有伤风嗽吐者,治用清金饮。 

卷四
辨泻
属性:夏禹铸曰∶吐从面色辨之,不爽,泻更宜辨。所泻之色暴倾下迫属火,水液澄清属寒; 
老黄色属心肺脾实热,宜清;淡黄色属虚热,宜补;青色属寒,宜温;淡白色属脾虚,宜补 
;酱色属湿气,宜苍术燥湿; 臭属伤食,宜消导二陈汤。 
脾虚作泻,泻下白色,或谷食不化,或水液澄清,其候面白神疲,唇口惨淡,舌白,口 
气温冷,治宜理中汤加附子,或六君子汤。 
脾热作泻,泻时暴注下迫,便黄溺赤,口气蒸手,烦渴少食,治宜五苓散加山栀仁。 
有气虚下陷泻者,宜补中益气汤,其候与脾虚差同。 
有伤食兼滞泻者,其候嗳 气,吞酸胀满,一痛则泻,一泻痛减,治宜用大腹皮、神曲 
、麦芽、山楂、白术、木香、槟榔。如食已消,痛已止而泻不止者,乃脾失清升之气,宜补 
中益气汤。若食消而腹犹痛,乃脾痛也,宜小异功散。 
有肝泻者,泻青稠粘,乃肝木乘脾。治宜麦冬、桔梗、白术、白茯、人参、木香、酸枣 
仁、甘草。 
先泻数日已止,又泻随发惊,此症多不可治。盖泻而又泻,脾败之极,加之外邪由肺克 
肝,肝又动风克脾,脾败将死,不受肝克,故肝风烈极毫无泄处,如祛风解热,元气将尽, 
将谓疗惊不能救脾,将谓救脾惊不能止,无法可治。 

卷四
辨吐泻
属性:夏禹铸曰∶内经有曰,胃虚则吐,脾虚作泻,脾胃俱虚吐泻兼作,此言极谬。若先 
泻后吐,面白神疲,不热不渴,额有微汗乃脾胃虚寒也,宜理中汤或小异功散,或六君子汤 
。若先吐后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