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点的稿子晃了晃:“博士,你们的措辞‘美国不会同
台湾断交’,‘中国必须保证不用武力解决台湾归属问
题’,就不是如你所说,向着未来有所前进的。”
基辛格被“将”了一军,开始改变思路:“我们可
以换一种表达方式。”他不愧是个杰出的外交家,经过考
虑,他说:“这样说怎么样: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
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
部分。”说完,得意地望着周恩来。
基辛格提出的这种说法比较圆滑,不违背双方的根
本立场,但又没形成明确对立,采用这个提法,实际上
是双方都有所让步。
周恩来沉吟了一下,笑着说:“这可是一项绝妙的发
明,博士到底是博士。”
僵局打破了,双方都笑了。
八 推 销 的 幽 默
幽默是推销员的通行证
推销员上门推销的难处在于他必须精神抖擞地闯进
一个个陌生人的领地,而顾客也把他看作陌生人。
一个合格的推销员应该具备很快接近顾客并打消其
戒备和抵触心理的本事,而亲切的笑容和幽默的谈吐便
是推销员的通行证。
我们都听到过走街串巷的货郎的叫卖。有些叫卖很
风趣。比如卖老鼠药的:“咬了箱咬了柜,咬了你家大花
被。你包饺子要过年,它把饺子偷吃完,你舍得花上两
毛钱,家里的老鼠全玩完。”卖调味品的:“胡椒面,小
茴香,花椒、八角和生姜,不用香油不用酱,包的饺子
喷喷香,两毛钱一大两,买回家里尝一尝。醉得倒新女
婿,乐坏丈母娘。。”这种叫卖让人听了禁不住要开口
一笑。这一笑,就缩短了推销者与顾客的距离,买主的
推销由遭到拒绝开始
戒备心在无形之中减弱了。
为了使顾客肯和自己交谈,不妨就生意之外的话题
同顾客“套套瓷”,比如谈谈新闻、天气、花草,先和
顾客熟悉起来,慢慢接近自己的主要意图。交谈中应该
尽 量 多 找 一 些 顾 客 只 能 说 “ 是 ” 的 话 题 , 不 给 他 说
“不”的机会。
有一位推销员来到一家私人店铺,受到主人的冷遇,
眼看对方就要下逐客令了。忽然,推销员看到屋内有只
小狗,眼睛一亮,马上说:
“对不起,打个岔,这只可爱的小狗是您养的吧。”
“ 没 错 。”
“小狗的毛很有光泽,收拾得也很漂亮,费了不少劲
吧 ?”
“是呀,因为特别喜欢,所以没感到费多大劲。。”
提起他的宠物,顾客的话多起来,推销员在一旁很
有兴趣地听着。两人谈得很高兴,后来顾客觉得不买他
的东西太对不起人家了,于是推销员成功了。
对于突然闯入的陌生的推销者,一般顾客都会采取
冷漠的态度,很少有人会说你来得正好,就像及时雨之
美国人赫伯
类的话。这是理所当然的事,甚至有些顾客表现得非常
不客气。没有经验的推销员常为此感到屈辱。
有一位工作出色的老推销员对其弟子说:“一流推销
员和二流推销员的差别,在于谁较能忍受更多的轻蔑或
侮辱。人们常以为推销员可以毫不费神地做成生意,其
实,他们不知忍受过比别人多多少倍的侮辱或委屈,才
成为一流的推销员。”
一次,一位推销新手向他诉苦:“我干不了这差事。
我每到一个地方,就受人侮辱。”
“是吗?那太糟了,”老推销员很同情地说,“我从
没有过这种感觉。四十多年来我到处旅行推销,我拿出
来的样品曾经被人丢到窗外,我自己也曾经被人推出去。
但是我想我还算幸运,我从来没有被人侮辱过。”
这位老推销员以他的亲身体验向我们说明了推销员
应有怎样的幽默态度。
推销从拒绝开始,这是推销员成功的秘诀。有经验
的推销员能够以幽默的态度对待拒绝,并善于看破拒绝
的真正原因,然后巧妙地打消顾客的抵触和顾虑,提高
他们对商品的兴趣,直至生意成交。
特罗在《幽默的力量》一书中提到这
样一个生动的事例: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推销员带着一位对业务全然生疏、
慌里慌张的实习推销员去推销收款机。这位前辈看起来
并不潇洒:身材矮小、圆圆胖胖、红通通的脸,可是言
谈举止间洋溢着一种幽默的活力。
他们来到一家小商店,老板向他们喊道:“我们对收
款机没兴趣!”这时,那位老推销员靠在柜台上,哈哈笑
了起来,好像刚听到一个世界上最好笑的故事一样。老
板莫名其妙地望着他。
笑了一会,老推销直起身子,微笑着道歉说:“我忍
不住要笑,您让我想起另一家商店的老板,他也说对这
个没兴趣,可是后来他成了我们最好的主顾之一。”
随后这位老推销继续津津有味地介绍他推销的商品。
每当老板表示对它没兴趣,他就把头埋在臂弯里,咯咯
地笑起来。然后他再抬起头,又说一个故事,同样是说
某人在表示不感兴趣之后,买了一台新的收款机。
当时大家都看着这两位推销员。那位实习推销员感
到窘极了,恨不得掉头就跑,他想:“他们肯定会以为我
们是一对傻瓜,而把我们赶出去。”可是那位老前辈继续
哈哈地笑,把头埋在臂弯里,然后又抬起头来,把店老
板的每一声拒绝都变成他对往事的幽默回想。
令年轻推销员惊奇不已的是,不一会儿老板居然同
意买一台。于是两人搬进一台崭新的收款机,老推销员
开始很在行地向老板说明用法。
后来这次经历对年轻推销员产生了神奇的影响。每
当他遇到棘手的事情,就想起那位老推销员的形象,好
巧妙地介绍自己的商品
像那圆胖的身材,微笑的脸庞又浮现在眼前,耳旁还响
起那快活的意义深远的哈哈笑声,于是他就有了对待工
作的幽默力量。
好的广告应该适应顾客的消费心理,能够引起顾客
的兴趣和注意,并大大促进商品的销售。在广告词中掺
入一些幽默的成分是吸引顾客的良方。
下面列举几则有幽默感的广告:
美国一则电脑广告:“这部电脑的特点是不能为您冲
咖啡。”
日本一家出售酸奶的商店做的广告:“本店出售的酸
奶有初恋的味儿。”
德国金龟汽车公司广告: 年型的金龟车一直
是丑陋的。”
小时会慢 ”
日本一家钟表店广告:“这种手表走得不太准确,
秒,请君购买时要深思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
有丰田车。”
某广告公司的广告:“做生意不登广告,就好像在黑
暗里向一个女孩传递秋波,除了你自己,谁也不知道你
人
在做什么。”
印度一个牛奶商店的广告:“如果你接连一千二百个
月能每天喝一杯牛奶的话,你就能活上一百岁。”
一家眼镜公司的广告:“眼睛是灵魂的窗户。为了保
护您的灵魂,请为您的窗户安上玻璃。”
一则“生发灵”药物广告:“请勿涂抹在长头发的
地方”
一则打字机厂的广告:“不打不相识。”
都柏林一家花店门前的广告:“送几朵花给你所爱的
但是,也不要忘了你太太。”
香港一个理发店的广告:“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
功夫。”
九 开 会 的 幽 默
会议主持人的幽默
只要你和别人有联系,从属于某一组织、团体,有
事要协商或传达,就要开会。所以说,开会是人们一个
重要的交际场合。
有些会内容很好,确属认真讨论和解决问题的会,
可是气氛不活跃,没有生气,开起来累人,也对人失去
吸引力。
主持人在会议上起着关键的作用,他有着随时讲话
的便利条件,如果他是一个有幽默感的人,那么会议的
气氛就能较容易地活跃起来。
年 月,著名戏剧团体“南国社”曾在南京举
行大公演。位于远郊的晓庄学校校长陶行知先生向“南
国社”写了邀请信。戏剧家田汉代表剧团欣然接受了邀
请。当天晚上,全体师生和周围农民为剧社举行了欢迎
仪式。
陶行知先生主持了欢迎仪式,他说:“今天我是以
‘田汉’的资格欢迎田汉。晓庄是为农友办的学校,农
友是晓庄师生的朋友,我们的教育是为‘种田汉’而办
的教育。所以我是以一个‘种田汉’代表的资格在这儿
欢迎田汉!”
田汉则致答谢辞说:“陶先生说,他是以‘田汉’
的资格欢迎田汉,实不敢当!我是一个假田汉,陶先生
是个真‘田汉’,我这个假‘田汉’能受到陶先生这个
真‘田汉’以及在座的许多真田汉的欢迎,实在感到荣
幸!”
陶行知的欢迎辞与田汉的答谢辞博得在场的全体师
生和农民的热烈喝彩。欢迎仪式的气氛一直很活跃。
陶先生在欢迎辞中巧妙地将他们为种田汉办学的宗
旨与戏剧家“田汉”的姓名联系起来,新奇风趣,起了
活跃气氛的效果。田汉先生呼应了陶先生的说法,做了
生动而得体的答谢。这一唱一和,就给会议奠定了轻松
愉快的基调。
在会上发言或讲话的人,如果讲得生动风趣,容易
会议发言者的幽默
使人接受,并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如果做枯燥无味
的报告,则易使人昏昏沉沉。
毛泽东同志有一次在延安的一个会议上讲话,当内
容将要讲完时,他掏出一盒香烟,用手指在里面慢慢地
摸。但掏了半天也不见掏出一支烟来,显然是抽光了。
会场服务人员十分着急,立即有人动身去取烟。好一会
儿,毛泽东笑嘻嘻地掏出烟盒里仅有的一支烟,夹在手
指上举起来,对着大家说:“最后一条!”
这话一语双关,既指烟是最后一支,又指他讲到了
最后一点。全场大笑起来,开会的疲劳和倦意在笑声中
一扫而光。
年代,我国外交部长陈毅同志访问亚洲某国。在
当地的公众集会上,一位宗教界的长老代表僧众向陈毅
赠献佛像。大家都注视着这位共产党人,一个无神论者,
怎样接受这件带宗教色彩的礼物。
陈毅高高兴兴地双手接过佛像,大声说:“靠老佛爷
保佑,从此我陈毅再也不怕帝国主义了!”
一句话引得全场笑声四起。
在“文革”时期,有不少好人蒙冤含屈,被当作坏
分子、反动权威拉上批斗会。在这种人妖颠倒的年代,
如果没有一点幽默态度,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就无法忍
受这种精神折磨,有不少人寻了短见。
幽默大师侯宝林先生当时也被当作反动学术权威拉
上批斗台。但侯先生的幽默表演常逗得全场哈哈大笑,
把火药味都给笑没了,使批判会开不下去。据说有一次,
造反派气势汹汹地向侯先生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你要老实交代你的罪行!”
侯先生做出痛心疾首的样子说:“是,我老实交代。
我是个罪魁祸首,罪大恶极,十恶不赦,第二次世界大
战就是我发动的!”
全场大笑,连造反派都绷不起脸来了。
在这种极端错误的会上,用幽默语言来捣捣乱恐怕
是最聪明的办法了。
十 庆 贺 场 合 的 幽 默
生日宴会上的幽默祝词
我们常会有一些喜庆的事需要搞个“饭局”或仪式
庆贺一下,比如过生日、结婚、升官、得奖、迁入新居、
小孩满月,等等,或者别人遇到这些喜事请我们参加庆
典,我们就要出现在庆贺场合。
庆贺场合的气氛都是喜气洋洋、轻松欢快的。在这
种场合使用幽默语言,会使在场的人发出更多的欢笑,
使气氛更加融洽、热烈,遇到意外的不顺利的事也能巧
妙地解决。
生日宴会上,在座的人要向过生日的人表示祝贺,
青年人常用的辞令是:“生日快乐!”活泼一些的人们会
共同唱起那首传遍全球的“祝你生日快乐”,对老年人
的祝词常用:“祝您健康长寿。”当然,祝贺生日的话不
只这两句,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祝贺对象,不同的关系,
不同的情况,说出不同的活泼而得体的祝词。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小品《生日蛋糕》说了这样一件
事:
有一家老太太过七十大寿,孝顺的女儿几乎跑遍全
城,为妈妈精心选购了一个漂亮的大蛋糕。
晚上全家围坐在老太太身旁,为她祝寿。女儿拿起
水果刀切蛋糕,切了一下没切动,再使劲,仍然切不动,
换了一处也是如此。女儿的脸上挂不住了,知道这是一
个质量极次或者早已过期的蛋糕。粗壮的女婿把刀子接
过去用力切,还是不行。
女婿灵机一动,转身拿来切菜刀和一把锤子,把菜
刀放在蛋糕子上,拉起开山凿石的架势,“当”地一声,
火星四溅,可是菜刀愣是没切下去。
全家人都傻眼了,都用埋怨的眼光看买来蛋糕的女
女儿却做出惊喜状,举起杯子向老太太说:
“妈妈,这可是件大好事!咱们买蛋糕主要是图个吉
利,祝妈的身体像蛋糕一样结实!”
大家都笑起来,老太太更是合不拢嘴。硬蛋糕顿时
成了吉祥物。
庆功会上的幽默致词
一位作家与一位朗诵家是好朋友。有一次,朗诵家
得了艺术节的大奖,所在单位为他举行领奖纪念会。作
家将一束鲜花献给朋友,然后做了这样的致词:
“我参加老何的领奖纪念会已有好几次了。连连得
奖,不断开会,我都替老何感到麻烦了。你就不能少得
几次奖?每当这时候,我就要赶来参加庆祝会,而且,
还得买一束鲜花,要知道,鲜花可不便宜呀!送起来就
没完了,换了诸位,也会嫌破费的。下一次,有没有哪
位愿意替我送送?你看,没人愿干。要我说,老何你差
不多就行了,别再接连不断地领奖了,否则将来太可怕
了!”
作家以反语来表达对朋友的赞美,风趣活泼,引得
大家哄堂大笑,使纪念会开得轻松欢快。
在某次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百花奖”双奖授奖
大会上,著名电影演员赵子岳老先生为年轻的获奖演员
发奖,并笑眯眯地讲了这样一段话:
“我演过几十年的戏了,还没得过奖。可是今天让我
来发奖,我觉得比我自己得奖还高兴。这说明我们的电
影事业后继有人,事业兴旺”。
婚礼上的幽默
说完,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老艺术家的话表现
出他的乐观、豁达、高尚的胸怀,同时也是对后来居上
的年轻一代的热情赞扬和鼓励。
婚礼大概是喜庆色彩最浓的一种场合了。在这里,
可以较少顾忌地开玩笑,逗乐子,欢笑越多越好,气氛
越热闹越好。如果冷冷清清,严肃拘谨,搞得像政治学
习一样,就没意思了。
在婚礼上使用幽默语言,可以增加喜庆色彩,使婚
礼办得更为欢快、更有情趣。
比较正式的婚礼,都要请一个人做司仪,主持婚礼。
司仪最好是个能活跃气氛的人。
在国家女排著名二传手杨锡兰的新婚典礼上,曹惠
英担任司仪。其间有个节目,是客人们要新娘新郎讲恋
爱史。新郎爽快地娓娓道来,大家便放过了他。轮到新
娘吐露心声了,可她羞羞答答地不好意思讲,半天才红
着脸憋出三个字“没得说”,意思是没什么说的。
司仪曹惠英马上机敏地接过话头说:
“新娘的意思是说新郎好得没得说了!”
大家都朗声而笑,婚礼的热烈气氛到了高潮。
有一家办喜事正赶上下雨。小张冒雨前去参加婚礼,
赶到那里,身上已溅满了泥水。
当新郎向客人们敬酒时,看到他身上的泥水,抱歉
地说:“让你冒雨赶来,好衣服都弄脏了,都怪我失算,
选了这么个雨天。”大家也都在想,办喜事下雨,的确是
美中不足。可是幽默的小张接过去说:
“老兄此言差矣,自古道‘久旱逢甘雨,洞房花烛
夜’,这人生的两大喜事,让你们小两口一天都赶上了,
这叫双喜临门!”
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起来,宴席上气氛更加活跃。
十 一 答 记 者 问 的 幽 默
以幽默应答表现良好的风度
幽默对答是成功地答记者问的一个重要方式。特别
是对于难以正面回答的问题,幽默语言更能发挥它神奇
的效力。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也是一个世界公认的杰出政治
家和外交家,素以擅长外交辞令著称。
一次,基辛格随尼克松总统动身前往莫斯科,途中
经过维也纳。在那里,基辛格就即将开始的美苏首脑会
谈问题,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
克斯
纽约时报》记者马
弗兰克尔提出一个所谓“程序性问题”:
“到时,你是打算点点滴滴地宣布呢,还是来个倾盆
大雨,成批地发表协定呢 ?”
幽默地对付攻击性的提问
基辛格从不放过任何讥讽《纽约时报》的机会,此
时他风趣地答道:
“我明白了,你看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