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妻子一听笑了,以后果然在家务管理方面大大地改进了。
例①中林语堂用绝妙的比喻,说明了演讲言简意赅
的重要性,风趣地批评了某些人的演讲像懒婆娘的裹脚
布
欢娱快乐,平添生活情趣
因此,只要我们善于
幽默语言,可以营造欢娱快乐的交际氛围、平添生
活情趣。通过幽默语言引人发笑,可以使人们在笑声中
得到情感的释放,获取美的感受。“我们的生活需要笑,
懂得幽默,会笑的民族是健康、充满希望的民族。笑是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甘甜调料,没有笑声的生活是一种酷
刑。没有笑,生活就不成其为生活。”其实,生活中处处
充满令人发笑的事,或为矛盾百出,或为怪异乖戾,或
为荒唐滑稽,或为巧智奇见,或为愚不可及,如此等等
可以说“整个世界,一大笑府,。。不话不成人,不笑
不成话,不笑不话,不成世界。”
捕捉,联想奇特,巧妙构思,就会创造出许许多多的幽
默语言,给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例如:
①抗战胜利后,国画大师张大千由上海返四川,他
的学生糜耕云设宴饯行。邀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等社会
名流作陪。宴会开始。张大千向梅兰芳敬酒说:“梅先
生,您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您一杯!”大家不解其
意。梅先生连忙笑问:“此话作何解释?”张先生回答
〔明〕冯梦龙:《广笑府 序》
说:“您是君子 唱戏动口,我是小人 画画动
手!”顿时笑声满堂,梅先生高兴得一饮而尽。
年,漫画家廖冰兄在重庆展出漫画《猫国春
秋》。《人物杂志》的田海燕请郭沫若、宋云彬、王琦、
廖冰兄吃饭。席间,郭老问廖冰兄:“你的名字为什么这
么古怪,自称为兄?”版画家王琦代为解释说:“他妹名
冰,故用此名。”郭老听后,笑着说:“啊!这样我明白
了,郁达夫的妻子一定名郁达,邵力子的父亲一定叫邵
力。”说得大家都笑起来了。
③高祖读《文选》,对郭璞的《游仙诗》称赞不已。
艺人石动筒起身说:“这诗有什么了不起?要听我的,必
定胜他一倍。”高祖很不高兴,说:“你是什么人,竟夸
口说自己做诗能胜郭璞一倍,岂不该死?”石动筒说:
“大家就叫我做,如果不胜一倍,我甘心受死。”高祖即
命石动筒做诗。石动筒说:“郭璞《游仙诗》云‘青溪
千余仞,中有一道士。’我作这样两句:‘青溪二千仞,
中有二道士。’这岂不胜他一倍?”高祖听罢,大笑不
已 。
例①中张大千先生根据他与梅先生的职业特点,奇
特地运用“君子动口,小人动手”这个俗语,把原为说
理的“动口”直解为唱戏,把打人的“动手”直解为画
〔隋〕侯白:《启颜录》
画,造成了极为风趣、诙谐的效果,使宴会的气氛顿时
变得热烈起来。
例②中郭沫若运用类推的方式,把郁达夫和邵力子
的名字作出与廖冰兄名字相同的解释,于令人错锷中开
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玩笑,融洽彼此间的关系,使气氛显
得轻松、活泼。
例③中 艺人石动筒 利用“胜他 一倍”的歧 义,把
“艺术性超过一倍”的意思偷换成“具体数字超过一
倍”,从而取得了幽默诙谐的效果,博得了高祖的开怀大
笑,使谈话的气氛活跃、生动。
四 幽 默 的 界 定
玩世不恭不是幽默
在谈幽默的技巧前,我们应该先谈谈幽默的界限。
这是在人际交往时运用幽默的前提。否则某些做法会被
误以为是幽默,结果却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幽默,需要有正常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人生观。这
在人际交往中是很重要的。
有的人在人际关系中,肆意而行,不受任何约束。
他们行为放荡、玩世不恭,自认为幽默,到处游戏人生。
这种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正是一种不健康人生观的反
映。这种人生观点也是不严肃的。
玩世不恭并非幽默。幽默是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它与不严肃的对待人生,认为活着毫无意义是绝不相同
滑稽洋相不是幽默
吐温所写的作品幽默
的。玩世不恭对人际关系有非常消极的作用。
美国大作家、幽默大师马克
隽永,而他的人生也是如此。一次,他去一个小城市办
事,有人告诉他,目前正值仲夏,该地潮湿,蚊子很多
且非常厉害,希望有所准备。
子嗡嗡叫着,就在马克
到了那个小城后,当他在旅馆登记住宿时,两只蚊
吐温面前盘旋,旅馆工作人员
非常尴尬。马克 吐温却满不在乎地对工作人员说:“贵
地蚊子不知比传说中的聪明多少倍。它竟然会先仔细察
看我的房间号码,以便夜间光顾我的住处,饱餐一顿。”
大家听了都笑得前仰后合。
结果,这一夜马克 吐温睡得十分香甜。
原来,旅馆全体工作人员一齐出动,驱赶蚊子,不
想让大作家,被“聪明的蚊子”叮咬。
文学大师以其幽默的话语,不仅缓和了大家的尴尬,
而且获得了一夜安眠。
这是幽默,而非玩世不恭。
漫画家方成曾经说过:“幽默要有所含蓄,使人在笑
中同时引起联想和推断,领悟其中的含义。也就是说,
挖苦找乐不是幽默
幽默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而一般的滑稽逗乐除博得一
笑之外,没有再多的东西。”
幽默和滑稽,有时看着很像,实际上并不一样。因
为,猴子有时也能做出滑稽的动作,引人发笑,但它绝
不会幽默。
关于幽默和滑稽的区别,弗洛伊德指出是“成人的
和孩子的”对立。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出幽默与滑稽在质
上的区别。
幽默引人发笑后,使人能得到哲理性的启示;而滑
稽只为博人一笑,既无思想的深刻性,也无会心的启示。
马戏中的丑角,表演得再好,他只能使观众产生情
绪上的愉悦,绝不能带来观念上的哲理思考,而后一种
功能只有幽默来承担了。
讽刺人、讥笑人的语言动作,目的是损人尊严去找
乐儿,是缺乏教养的行为,这绝不是幽默。这种言行对
人际关系非常不利。
因 为 ,讥 笑 和 讽 刺 的 言 行 ,充 满 着 攻 击 性 质 ,其
中 ,含有 恨 怨 、轻 视和 伤 害 别 人的 意 思 在 内 。讥 笑 别
人 的 身体 缺 陷 、情 感 、尊 严 等 ,都 是 缺 乏 教 养的 不 文
卖弄聪明不是幽默
明行为。它的笑声是以别人的痛苦为代价的。这与能
为人带来心灵愉悦、又使人回味无穷的幽默,哪里有
共同之处 ?
幽默会带来笑声,笑声中又蕴含着启示,在揭露和
解决人和事物的矛盾中,使我们感到轻松愉快。
讽刺讥笑别人,虽然讥讽者会得到一时快感,但被
讥讽者,却受到了心灵的伤害。被人戏弄的感觉必然促
使他重新考虑与讽刺者的关系。
为图一时之快损人找乐儿,从而结下怨恨,实为不
智之举,这不是在人际交往中自造陷阱吗?
有的人很聪明,才思敏捷、口若悬河,但是他的聪
明不是自然而然的流露,而是一种卖弄,自以为是幽默,
其实令人生厌。
其实幽默本身也像一把双刃剑,拿捏不好分寸,既
伤害别人,也对自己不利。
谈话中的幽默,要为讲话的内容服务。为幽默而幽默,
就有卖弄的意思。用庸俗的事例和动作逗笑,更是不可取。
幽默不是吹牛拍马、卖弄聪明,不是轻视讥笑、损人
找乐儿。幽默应该是宽容有善意的,能够为别人带来快乐。
五 幽 默 的 交 际 禁 忌
时间上的禁忌
如果使用的时间不对,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
且还可能引起别人的不快。
有一位夫人站在丈夫坟前正伤心垂泪,突然一位陌
生男子向她走过来。他说:“夫人,对于您丈夫的不幸亡
故,我深感痛惜,对于您的不幸遭遇,我深表同情。不
过我不得不告诉您,当我一见到您,我就深深爱上了
夫人说:“住嘴,流氓!你给我滚开,不然我要喊警
察了。”
陌生人温柔、幽默地笑着解释:“您千万别生气。夫
人,我本不想在这个悲伤的时刻来打扰您,更不该在这
个时刻向您表露我的心。但时机不再来,谁能在您的美
丽面前情能自持呢?您一离开这里,也许永远难以见到
您。”
场合上的禁忌
您了,您令我一见倾心,我实在太爱您了。。”
这位夫人佯嗔说:“现在是谈情说爱的时候吗?你该
在我没哭的时候来找我呀!地址在这里。”
这一波三折的趣剧,演到这里告诉我们,首先,不
论你的话多么幽默,时间选择得不对;其次,若不是幽
默动听的话使夫人转怒为喜,警察就会被叫来;第三,
总算柳暗花明又一村,夫人心动了。人际关系侥幸建立
成功。
在葬礼及任何不宜幽默的时间,如长辈、上级和你
谈话时,对方遇到大灾难时,初次见面时都不宜幽默。
同样的幽默在这个场合能用,却不一定适合另外一
个场合。受民族、时代、审美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所
制约,对幽默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分清场合,不
要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法国巴黎的一家市场里有一位卖肉的商人,他的肉
摊不大,可顾客却宁愿排长蛇阵,等着买他的肉。
这是什么缘故呢?
原来这个卖肉的性格开朗,待人和气,语言诙谐幽
默。
位
卖肉时他嘴里亲切地说个不停。
“您好!年轻人,吃点什么?来点烤肉还是小牛肉?
我看还是吃小牛肉好,又嫩又香,吃了小牛肉的男人会
特别健壮。您说呢?”被他称为“年轻人”的先生是一
多岁的老人,一听他这样亲切地招呼,心里高兴起
来,这一笑不要紧,似乎连脸上的皱纹都笑得平展开来。
当然,就多买了些小牛肉。这时,他又说道:“您好!我
心爱的。您今天气色特别好,五月到了,您去哪里休假
啊?”被他称为“心爱的”是一位身体肥胖,稍有病容
的老夫人。她唠唠叨叨起来,埋怨光阴似箭,自己觉得
苍老了。但还是愿意别人叫她“心爱的”。那个肉摊主
人又接着对她说:“只要心不老,嘴不老,生活永远美
好。”
就这样说说笑笑下去,每个人都能听到一些使自己
快乐的话语。人们虽然排着长队,却个个心甘情愿。
可是,如果这个摊主在中国做生意,一切照搬,就
有可能引起不快甚至误会。毕竟中国有敬老的传统,而
对老人的称为向来是有讲究,而不能随意叫的。
幽默也要因人而异,最容易出效果的对象是同事、
对象方面的禁忌
朋友等与自己关系较近的人。对这些人,纵使稍为过火
些也往往无伤大雅。但是如果对方在年龄或身份比自己
高的情况下,如长辈、上级或专家等,那么就一定要慎
重考虑幽默方式,否则是极不礼貌的行为。
此外,还要注意性别、性格的差异。和男性玩幽默
空间大,尺寸也好掌握;而对女性,特别是妙龄女性,
一定要特别注意,不要引起别人的反感或误会。对性格
外向的人和性格内向的人,也要有所区分。
幽默技巧篇
一 歪 释 曲 解 法
引申发挥
歪解能造成幽默。所谓歪解,就是歪曲、荒诞的解
释。一本正经地从事实出发,从科学出发,从常理出发,
那就找不到幽默。只有以一种轻松、调侃的态度,随心
所欲地对一个问题进行自由自在的解释,把两个看似毫
不沾边的东西捏在一起,这样才能造成一种不和谐、不
合情理,却出人意料的效果。在这种因果关系的错位与
情感和逻辑的矛盾之中,幽默的效果也就出来了。下面
再举一些具体方法和例子。
有时,歪解从某一角度看,可以显得若有其事,几
乎可以自圆其说。歪解变成正解,自然没有多少幽默可
言,但是,荒谬在这里仍然存在,只是人们没有发现,
“我 睡哪 儿
如果再把这一句歪解来一个“举一反三,引申发挥”,
荒谬得以突现,歪解的幽默效果也就放大了。
看一则幽默小故事:
懒汉到朋友家做客。早晨,朋友替他叠被,懒汉说:
“反正晚上要睡,现在何必去叠?”饭后。朋友忙着洗
碗,懒汉说:“反正下顿要吃,现在何必去洗!”晚上,
朋友劝他洗澡,懒汉又说:“反正还是要脏,现在何必去
洗!”
第二天,吃饭的时候,朋友只顾自己,不理懒汉,
懒汉问:“我的饭呢?”朋友说:“反正吃了要饿,你又
何必去吃?”睡觉时,朋友同样只管自己,懒汉又问:
朋友说: “反正迟早要醒, 你又何必要
睡 ?”懒 汉 急 了 ,叫 道:“ 不 吃 ,不 睡 ,不 是 要 我 死 吗 ?”
朋 友 答 道: “ 是 啊 ,反 正 总 是 要 死,你 又 何 必 活 着 ?”
懒汉运用歪解的手法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这种逻辑
有着巨大的荒谬性。而朋友第二天以其人之道,来了一
个举一反三,引申发挥,马上就使懒汉陷入一个尴尬境
地。不由得人们会心而笑。
歪解确有一种幽默效果,但有时可能过于含蓄而使
入未能体会其中幽默的机锋,这就需要我们引申发挥,
把它的幽默效果放大。
故作天真
“妈妈,人真的是从猴子变来的吗?”
“ 是 的 。”
“哦,怪不得我看见动物园的猴子越来越少了。”
“ 妈 妈 ,是 谁 生 下 我 的 ?”
“ 是 我 ,我 的 宝 贝 。”
“我知道准是你,如果是爸爸生的我,那我就会有胡
子 了。”
“王刚,你听课时为什么老是把一只耳朵捂住?”
“老师,你不是说,我听课时总是一只耳朵进,一只
耳朵出吗 ?”
有时孩子出于天真,有时是故意,最善于用歪解来
制造幽默 。当然 ,这幽默二字是我们加封的 ,他们自己
并没有意识到 。但是,孩子们那种表达幽默的能力和方
式 ,却对我们大有启发 。事实上 ,不少大人的幽默 ,在
很大程度上是“故作天真。”
威尔逊任新泽西州州长时,一天接到电话,说新泽
偷换概念
曲用谲辞
西州的一位议员,即他的一位好友刚刚去世,威尔逊深
感震惊和悲痛。几分钟后,他又接到新泽西州的一位政
客的电话。
“州长,”那人结结巴巴地说,“我,我希望代替那
位议员的位置。”
“好吧,”威尔逊对那人迫不及待的态度感到恶心,
他慢慢吞吞地回答说:“如果殡仪馆同意的话,我本人是
完全同意的。”
威尔逊用的正是歪解的方法,他暗中转换了对方话
题中希望得到的“位置”的概念,对方原来觊觎的是议
员的席位,而威尔逊故意临时置换为已去世的议员在殡
仪馆所躺的位置,从而在幽默中表达了对对方的反感和
讽刺。
偷换概念是歪解的一种方法。所谓偷换概念,是指
将对方说的话的原意,以另外一种概念来解释。
所谓曲用,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借用基本定型
的语言材料如词、语、句、篇等,赋予它以全新的甚至
与本义相反的意义,实际上,曲用也就是歪曲地引用,
但引用在引述原文时不改变原义,曲用改变了原义。正
是这种改变之中,让听者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继而发
出会心的微笑。
请看一则对话。有个工人问厂长室秘书。
“厂长看戏怎么总是坐前排 ?”
“带领群众。”
“可看电影他怎么又坐中间了 ?”
“深入群众。”
“来了客人,餐桌上为啥总有我们厂长?”
“代表群众。”
“可他天天坐在办公室里。。”
“ 傻 瓜 ,相 信 群 众 呗!”
秘书正是用“曲用”之法进行歪解。
有一则笑话,讲的是某人犯了偷窃罪,被官府戴枷
立 街 示 众 。有 人 问 他:“ 你 到 底 犯 了 什 么 罪 ?”“ 唉!”那
人长叹一声,委屈地回答,“人倒了霉,喝水都要塞牙
的。昨天我偶然在地上见到一条草绳,心想以后会有用,
就随手拾了起来,这就给人捉住了。”问的人十分奇怪,
又问他:“拾了一条草绳就算是犯罪吗?”那人这才继续
说:“最倒霉的是绳子的那头,还绑着一头牛哩!”
无独有偶,西方也有一则幽默对话:
法官:你被指控犯什么罪?
被告:过早地采购圣诞物品。
法官:那并不犯法。你什么时候买圣诞物品的?
利用歧义
被告:商店开门以前。
在这里,两个犯人都是用谲辞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歪
解和诡辩。
有一则幽默小故事。
阿凡提当理发匠时,大阿訇总是来找他剃头,却从
来不给钱。阿凡提很生气,想好好教训他一下。
有一天。大阿訇又来理发了,阿凡提先给他剃光了
头。在给他刮脸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