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长]管好你的嘴-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你不是传言的源头,但你平常不管好自己的嘴,就容易成为别有用心散发传言者的工具。原因是你心中缺乏衡量传言可信度的标尺。没有标尺,何来分寸?
  传言越传越多,就会变成谣言。谣言还继续传,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争议话题的禁忌很显然,越是敏感的话题就越是富有争议性的话题。比如宗教、政治、党派等话题,都有其一定数量的拥护者,但这些话题是很不适合在一般场合下与人谈及的,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双方皆有理,就容易引起更大的磨擦,甚至把话说过头,授人以柄。
  凡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自然存在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可辩性,而争辩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要战胜对方。而争辩只会把观点引向极端,这样一来,说话就更没有分寸可言了。
  再说了,即使你有舌战群儒的天赋,在争辩中赢了对方又怎样?你一定心里很清楚,你压倒对方,使对方在表面屈服了,但心里肯定会不平,甚至会对你怀恨在心,无形中你就给自己平凡的生活增添了一个敌手;其次是你可能会养成专爱挑剔别人错误的恶习,你将因此变得自高自大,从而失去很多朋友。
  隐私话题的禁忌隐私说到底就是个人秘密。个人秘密只能属于个人所有,但也可能会向他自己认为最亲信的人透露。如果你是第一个知道某个朋友隐私的人,那就说明你的朋友非常信任你,而你也从某种程度上共享了这种隐私。这种隐私是不能外泄的;如果你是第N个知道某人的隐私者,说明已经有人出卖了别人的隐私。这种出卖,大抵就是出于没有分寸的嘴。
  隐私与短处或多或少地都有着一定的联系。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如果不管好自己的嘴,随随便便说出别人的隐私,不仅有碍别人的声望,且足以证明你为人的卑鄙。
  如果你是从别人嘴里听来的某个人的隐私,但这并不一定可靠;也许另外还有许多隐私并非你所能详知,在这样情况下,你如果贸然拿你所听到的片面之言向外传扬,就会颠倒是非,方寸大乱。
  气愤之余的禁忌人都有生气的时候,而由生气走向发怒的事也是经常发生的。如果因为发怒而失去自控,什么样的话都会说出口,局面就可能会难以收拾。
  气愤而失态,无异于主动放弃理智。失去理智的人会做些什么事呢?谁也难以料定。先不提手痒脚痒以至挑起“武力战事”,光是火急火燎地嘴发起痒来,一场无畏的“嘴仗”也就在所难免了。
  因此,生气时首先要想到如何给自己降降温,学会忍气制怒。以责人之心责己,以谅己之心谅人。这样,你说话就不会那么冲动,那么没分寸了。
  个人不幸话题的禁忌没有人一生都是一帆风顺的,即使是无所不能的上帝,也经常被各怀心事的众神们搅得心慌意乱,何况人间的凡夫俗子?人生之路注定要有坎坷,所不同的无非是坎坷的多少而已。坎坷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坎坷及时就能化解,有的坎坷因不能及时化解而成为一种痛,长期地刻在人的记忆印痕中。这种痛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幸”二字。
  比如身体曾患过重病的人,现在已经康复,他根本就不希望有太多的人知道他曾经历过的这种不幸,因为这不但不会引起他人的同情,反而会让身边的人疏远他。
  比如有些人离婚了或是家人去世了,他不愿被人提起这些往事,你愣是提及了,岂不让人勾起痛苦往事而凄然泪下?
  若是对方主动提起,则需表现出同情并听他诉说,但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毫无分寸地追问不休。与刚刚遭受不幸的人谈话,你最好是让他尽自抒发。
  如果不幸的主角是你自己,也不便与人谈及,因为这将使人为难,因为你的不幸对大多数人来说无关痛痒;你不知分寸地说了,人家不知道该如何向你表示同情和慰问。
  闲聊的禁忌闲聊,说到底就是打发时间。爱闲聊的人大抵有两种:一种是无目的的“没事说着乐”的“谈资式”闲聊;一种是有目的地以闲聊为陷阱,套人之口误的假闲聊。但必须注意的是,无论是什么样的闲聊,都不能失去应有的分寸,否则,一次你认为无意识的聊天,会给居心叵测的他人掠到“很有意思”的东西。
  闲聊可以,但不能把太多的时间耗在无意识的闲聊上,因为无意识的闲聊大多是谈论他人支离破碎、毫无意义的事。闲人市侩爱谈资,那是因为他是闲人市侩,如果你不想当闲人市侩,你就应该知道飞短流长的谈资就是在空耗自己和别人的时间。
  鲁迅说:“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如果一个人成天不干正经事,专门对一些无聊的话题感兴趣,那只会把自己也变得无聊起来。比如谁谁谁家二公子包“二奶”啦,比如谁谁谁靠两条香烟就把扣他驾照的交警搞定啦等等,而且一说就没个完,越说越离谱,越离谱越无聊。可想而知,这样的谈资,还有什么分寸可言?
  更无聊的是一些长舌妇女。她们的闲聊与谈资无异,其话题几乎无所不及,而多数属于无中生有的绯闻,而且往往是越谈越神。本来没有的事,居然什么鼻子什么眼都能被“聊”得跟真的似的。所幸的是,她们谈归她们谈,只有傻瓜才会把这样毫无分寸的话放在心上。如果不是傻瓜,那是否也把你的话当真呢?那就不得而知了。
  口无遮拦的禁忌凡是口无遮拦者经常因为说话而与人发生冲突。这种人往好听了说,叫“性格开朗”;难听一点儿,则是“缺心眼儿”。
  谨言慎语这是有智慧的人所必备的说话修养。开朗、坦诚固然可爱,但不分时间、场合、地点和人物对象,有什么说什么,这样的开朗与坦诚与其说是可爱,不如说是一嘴漏勺——没治!
  一座城市没有防洪堤则不可长治久安,一个人心中没有城府就不可能成就事业。口无遮拦者就是一座没有防洪堤的城市,一个没有城府的人。没有城府,要么伤人,要么害己,要么双方均不悦,闹出矛盾。如果你所言之事仅限于双方,轻则可能使对方下不来台,重则造成双方隔阂;倘若涉及他人,你很有可能在无意间成为传闲话或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制造者。这些都是那些一味地以心直口快为荣者常犯的毛病。这种毛病若愈积愈深,成为一种“自然”习惯,那就会引出大病!
  自夸也有禁忌做生意的人为了促销自己的产品而对其中某一方面优点无限度地自吹自擂尚可理解,但把这种自夸行为用到与人相处中的说话形式上,那就叫不知分寸了。
  爱自夸的人大多自视清高,蔑视周围的一切,根本不把别人的话当话,只会自己吹大牛、侃大山,极尽所能地表露自己,好像只有他才能救世界、救人类。这种人根本就不会交朋友,更不会有朋友。殊不知“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没有本事,只会毫无分寸地自吹自擂,丢不丢脸?
  与其自夸,不如自谦。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成绩不是靠自己吹出来的,而是大家评议出来的。自己捧自己,即使能赢来一些违心的喝彩,而在这喝彩的背后,有多少手指头在戳你的脊梁骨,你能感受得到吗?
  抬杠也有禁忌不知为什么,有些人总是以与他人说话抬杠为乐。如果你说这是黑的,他就偏说是白的;但是如果下一次你也说这是白的,他就又反过来说它是黑的了。这种处处故意表示与别人看法不同的人,和处处随声附和的人一样,都是属于说话没分寸,而且还是不诚实的人。
  没有人愿意和那些习惯性地与他人唱反调的人交朋友,也没有人会对说话爱抬杠的人从心里感到钦佩。即使你的口才很出众,但你以抬杠的姿态到处逞能,只能惹人憎恶,招人厌烦。
  不要总以为自己的说话能力有多了不起,也不要认为你抹杀了对方的一切而使对方对你五体投地。相反,因为你平常说话已经养成了爱抬杠的习惯,怂恿了你生成一种莫名的“反骨”性格,这种性格不但难以得到众人的认可,而且还会大大降低你真实观点的可信度。


篇末结评

  在以能言善道为荣的当今时代,激情洋溢的人们争先恐后地用各种语言表现自己并不算什么错事。怕就怕一味地以这种方式表现自己而忽略了种种分寸的把握。有意思的是:人们每天都在说话,每天都在留意说话要少出错,却总是鬼使神差地落进自己或他人的语言陷阱之中,吃尽苦头方知其中多是无“分寸”之过。其实即使在琐碎的生活中,“分寸”也无时无刻地不与我们相随。比如炒菜盐多了谓之咸,盐少了谓之淡;比如裁衣尺寸大了谓之肥,尺寸小了谓之瘦;比如工作做得少了谓之懒,做得太多了谓之勤;比如给孩子的爱少了谓之无情,多了谓之溺爱,等等,这些都和分寸有关。而说话也正是人们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没有分寸,何来和谐与融洽?能言善道并不意味着就是鼓动人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嘴是自己的,理是天下的。要使自己的嘴能让天下所容纳,千万别不把说话的分寸当回事!是为结评。


老板:别把员工当狗训

  如今很多企业老板很烦恼。员工少了,企业人力不足;员工多了,大家都成了只会抢粥喝的僧侣。老板们每天都要花很大的心力疲于奔命,既要协调内部员工之间的关系,又要对他们进行循循善诱的“爱企业教育”,尽管如此,成效还是甚微。没办法,现在人大多吃腻了敬酒又喝不惯罚酒,你罚吧,他就敢把手中的挑子一撂,“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而且在临走时讹了工钱还要给你留下一屁股后遗症,最后倒霉的还是老板自己。面对此类事件,一些吃过亏的老板学“聪明”了:要提高现代员工的工作强度,一靠制度,二靠骂。
  当然了,作为投资人的老板,行使骂的权利也不是绝对不可以,但要讲究策略。老板是人,员工也是人,人与人之间最有效的沟通是人性化沟通,人性化沟通是多种多样的,而循循善诱只是其中的一种,除了循循善诱,还有很多理性的说话方式。别以为循循善诱失败了就只能靠骂来解决问题,如果你不讲究说话的策略,其效果自然会适得其反。既然当今社会职业选择的机会多多,那么有能力的员工自然会选择尊重员工的老板。
  如果老板在人性化上自己与员工隔了一层,只要员工出点差错,不问原由,动辄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先把员工拎来一顿训斥,而且到训人的时候,话匣一开,便没有一句好话,根本不考虑员工的感受,直把员工羞辱得无地自容,事后还从不抚慰。这样的老板,员工能服你吗?也许有人当时心里就会想了:不就是为了挣你几个臭钱吗?凭什么把我们当狗训?
  人都是有脾气的。老板可以任由自己的脾气乱发“嘴疯”,那么有脾气的员工受了委屈后又得不到精神抚慰,又如何心甘情愿地为你效力呢?毕竟,员工不是老板豢养的狗,狗可以一边被主人骂了一边还讨好地朝主人摇尾巴,员工对于老板出格的辱骂,最多的也就是忍耐,然而人的忍耐终究是有限度的,有道是:“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不是吗?那些只会把员工当狗骂的老板,在你的骂声下,一个个有能力的员工纷纷离你而去,而剩下来的都是些什么人呢?那岂不都是些因为没人要才不得不继续待在你的企业塞着耳朵混饭吃的窝囊废?
  现在有些企业造成整个团队集体智商低下的威胁,其很大原因就在于老板只重现成员工的使用,而不重应有的培训投入。尤其是那些急功近利思维已经固化了的企业老板,他的付出账本上只有“被使用”的员工,而没有企业文化理念的打造,员工除了会算自己的收入,根本不知为什么要在你的企业工作。不知道为什么工作的人又怎样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得不到提高,又怎能不经常犯错呢?
  话题扯到这里,打了个“小弯弯”,引出了下面例子。
  有一家港资厂的老板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工作狂,而且平常工作很情绪化。看到好的现象,立即夸奖;看到不满意的现象,立马就劈头盖脸地把你骂个狗血喷头。有好几个女员工就被他当面骂哭过。
  好在这个老板很重人性化管理,他所到之处,必定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骂完了人后,就在小本子上做个记号。未等事凉,他就把被骂的员工叫到一个适当的地方(很少在办公室),问清事件原委,轻声细语地与员工沟通,在劝说、解释、安慰、道歉等整个过程完成后,面带微笑地将该员工送回工作岗位,又向周围的员工问好,好像任何事都没发生过。
  如果确实错在员工,老板会微笑着劝说,而且还会推荐他看些什么样的读物,这样更有利于进步。话里话外,都含有让人无法抗拒的威严感,无法不接受他的批评并自觉地去改正。
  这样的老板虽也骂人,也让员工抱怨,但他的人性化管理作风决定了被他骂过的人所有的消极情绪都只会是一阵小小的逆风,一拂而过,逆风之余,则是员工更大的工作干劲与热情呀!
  不要以为老板和员工永远是走不到一起的两类人。老板对员工的使用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人性化的管理赢得员工的心,而不是一不顺心就胡乱地骂员工,从不自责。
  什么叫人性化呢?适当控制企业的生产运作节奏,该快就快,该慢就慢,该忙就忙,该闲就闲。这种“闲”可缓解设备的疲劳、员工的疲劳,以至更科学地调整员工的心态和老板自己的心态。现在很多企业员工在运作上不堪重负,工作效率很低,表面的繁忙景象并没有创造相应的业绩,甚至出现了企业上上下下整体失聪现象,这个责任说到底应该由老板自己来负。在这种情况下,老板还只长着一张大嘴,把员工当狗骂的话,那么这个老板就更没人性了。


现代职场的五大语言雷区

  现代职场说到底就是考察一个人实干意志品质的见证场。事实印证:很多人不是缺乏实力,而是缺乏实干的意志品质。实干就意味着要花力气,要吃苦。相比之下,如果说话能让自己既省力又不用吃苦还能尝到甜头的话,想必有相当一部分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对于将大把的时间浪费在说话上的害处,我在前面已经做过很多论述,这里就不再赘笔了,我只是要在这里给那些正闯荡在现代职场的人们提个醒:话说得太多,自然就会给自己增加“失”的风险。在一定的条件下,说一句错话比干一件错事所造成的灾祸还要严重十倍。当然了,在没有利益冲突的前提下,同事之间和和气气,说说笑笑,这也没有什么不好,但一旦遇到利害关系时,你不经意间说的某句错话,就很可能就会给你自己埋下一个无形的祸根。
  那么现代职场应该注意哪些“嘴忌”雷区呢?
  无原则的任友惟亲有许多性子比较直的人,在职场中总喜欢找一两个“靠得住”的朋友,这样一来相互间有个照应,二来逢有什么“掖不住的话”时可以找个倾吐之处。但有关研究调查表明,对于职场里道出的个人秘密,只有不到1%的听者能恪守得住。这也难怪,现代职场四处都潜在着利益上的竞争,在这种竞争之下,能找到几个真正可以守密的朋友?这就好比“文人自古多相轻”,为什么相轻呢?还不是因为互相不服气?在同一职场里,多是相同利益相同地位的朋友,如果利益和地位的天平出现失衡,那么原来的朋友就靠不住了。而鲜见利益互让的朋友。如果你对对方任友惟亲地无话不说,甚至暴露自己的隐私,你就无异于犯了职场的一大“嘴忌”——他没有经过“艺术加工”后再给你传出去,这已经就算对得起你了。
  无原则地任友惟亲,最容易成为“卖点”的大抵是有关你的个人危机和失恋、婚外情、暗恋对象、对老板的牢骚、对他人的评价、对工作现状的抱怨等等。凡此种种,你说给对方听了,对方往往会附和你几声,你自以为找到了知音,抑郁的心情也得到了释放,殊不知这种释放冷不丁成了加重对方暗算你的筹码;况且,设身处地地想,当你暗中想挤掉谁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会一门心思地只盼着对方多暴露一点心迹呢?
  所以,在现代职场里,你最好把自己的嘴管好,不要到处诉苦,更不要把同事之间的“友善”和“友谊”混为一谈,以免使自己成为办公室的注目焦点,给老板留下不良印象。
  再者,诉苦的心事往往带有隐私色彩。把自己的隐私告诉职场里的同仁,这是天底下最愚蠢的。同事就是同事,不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同事没有义务更没有责任为你分担忧愁,说不定你把你的心事说得凄凄惨惨戚戚切切,而他一边忙着点头,一边正在心里耻笑你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