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曲子镇战斗打响了西征第一炮,此仗打完,马鸿逵部便望风而逃,被迫退守宁夏,再也不敢与我们正面交峰了。
曲子镇战斗结束后,我们在曲子镇休息了一天。一九三六年六月五日,部队继续西进,经洪德城‘毛居井等地,到达七营川一带,进入了宁夏地区。在这里,部队停止了前进,同南面东北军何柱国的骑兵部队对峙。此时,西征的红军西方野战军已占领安塞‘安定‘靖边‘保安‘定边‘蓝池‘豫旺‘环县‘海源‘同心城‘七营川‘阜城‘洪德城等陕甘宁边境的广大地区,开辟了纵横二百余公里的新根据地,和原陕北根据地联成一片,形成了新的陕甘宁根据地。至此,我们基本完成了西征作战的主要任务。
我们暂时驻扎休整的地方是一个平川,附近有条清水河。清水河是当地的一条大川,水流由南向北,一直通向黄河。河两面是山,山上有塬,山与山之间则是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沟。就在这里,我们一直休整到八月底‘九月初,前后住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
休整期间,红一军团军团部住豫旺堡,二师师部住李旺堡,四团‘五团住七营川,我们二团则住最南面,直接与东北军对峙。二营和五营负责向固源方向警戒,防御东北军张学良‘西北军杨虎城的部队。当时在我们周围,南面是张‘杨的部队,北面是马鸿宾‘马鸿逵的部队,往西是邓宝珊的部队。这些部队中,属张学良的东北军实力最强,因此东北军也就成为我们争取的主要对象。
由于我们二团处于同东北军对峙的最前线,因此向东北军开展抗日救国宣传,就成了我们的第一项重要任务。根据上级批示,我们自上而下地在部队干部‘战士中介绍东北军的情况,进行争取东北军抗日救国的政策教育。然后,让政治机关的宣传队下到连里开展宣传‘培训工作,教唱《打回老家去》等抗日救亡歌曲,使连队的干部‘战士都参与对东北军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
在七营川附近休整的初期,南面的东北军在蒋介石的重压下,曾派出过两个团的骑兵向我们寻衅。遵照上级的批示,我们没有予以反击,而是向其喊话,如“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东北军兄弟们调转枪口打死蒋介石卖国贼”等。此后,他们没有再向我们进犯,我们也没有打他们,相互之间处于一种互不侵犯的状态。
那段时间里,双方虽然对峙,但是不打了。这一时期里,军团部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展统战工作。我们白天就用各种方式向他们宣传抗日救亡,晚上有时还开联欢会。军团政治部主任朱瑞奉中央的命令,经常换穿便衣,坐上牛车,进出我们团的驻地,去东北军那里开展工作。那段时间,我们和朱瑞的接触比较多。他告诉我们,如果东北军要来我们驻地联欢,就欢迎他们来,但暂时不要到他们那里去。后来发展到双方部队直接联欢。当时的统战工作,主要是在上层展开,部队除担任警戒,同东北军对峙外,主要是进行联欢。向他们宣传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收复东北失地,尽量和东北军的下层交朋友,但我们也不放松对他们的戒备。不久,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朱瑞就同东北军的一个师长签订了停战协议,这是我们当时对东北军进行统战工作和抗日救国宣传的第一个成果。
宁夏地处黄土高原,夏季气候炎热‘干燥,中午特别热,早晚却很凉,晚上要盖棉被‘早晨要穿棉袄,有“早穿棉袄午披纱”的说法。黄土高原上普遍缺水,尽管我们驻扎的平川里有一条清水河,可这条河在流经同心城以下区域的过程中,溶解了大量红色岩层,使河水变苦,不能饮用。居民大都靠挖井,冬季将雪储入井中,就吃这样的水。
七营川一带村庄稀疏,人烟稀少。村子里既脏又乱,很少有座像样的房子,大多是破壁残垣。老百姓很穷,绝大多数穿得破破烂烂的,这里土地贫瘠,盐碱遍地,小麦产量很低,每亩地年产百把斤。见到这种情况,战士们都很气愤,说是马家军把老百姓害苦了。
我们的驻地是回民聚居区,根本没有猪肉吃,有时买点牛肉‘羊肉吃,能买到鸡时就吃鸡。主食是麦子‘玉米和土豆,蔬菜不多,但夏天有西瓜。生活很艰苦,因为缺水,很少洗澡。
这里是新开辟的区域。起初回民对我们不了解,有逃跑的,经过我们慢慢地做工作,就都回来了。我们团的七营‘五营和三营住的村子都是回民村,做不好回民的工作,连脚都站不住。野战军专门向各部队宣布了三大禁令:一‘严禁住清真寺;二‘不准吃猪肉;三‘不准在回民区筹款,不打回民的土豪。部队里掀起了尊重回民‘尊重回教和帮助回民的热潮。比如有的村庄吃水困难,要到十里以外的山沟里去挑水,我们就开展挑水运动,积极帮助回族同胞挑水。
当时我们部队的主要任务,除对南面的东北军进行警戒和开展抗日宣传之外,就是开展群众工作。这些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帮助当地回民建立回民政权,并依靠回民去摧毁清水河一带的反动武装,争取把马鸿逵统治下的群众统统解放出来 ;二是帮助回民群众种地‘收庄稼,如早晨出操后去帮助群众抬肥‘施肥,麦子成熟后帮着群众割麦子‘搞秋种等;三是帮助回民群众搞好环境卫生。这里的道路全是坑坑洼洼,一下雨就成为一片汪洋。老百姓家的牛‘羊圈很简陋,厕所很少,居民随地大小便。由于卫生极差,一到夏天,苍蝇‘蚊子就多得不得了,爬得到处都是,看了都叫人害怕。炕上的臭虫之多,晚上咬得人没法睡觉。一开始我和梁兴初一起睡在炕上,后来就不得不找人借了块门板,睡在门板上。为了帮助回民群众搞好环境卫生,我们就帮助村民修筑道路,整理牛‘羊圈,修建厕所,灭蚊蝇‘臭虫。回民群众的房子大都破旧不堪,一下雨就漏,我们就不断帮助他们修理房子。这样,我们所驻地区的卫生状况都有了较大的改变。
同时,我们强调人人都必须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顶注意”,尊重回民的风俗习惯,不准吃猪肉,不准说“猪”字,不准接近回族妇女。
这样一来,群众对我们也就特别好。回民是很讲感情和义气的,他们称赞红军是“仁义之师”,是真正的回民军队。他们把我们长征时期经过时送给他们的几面旗都挂了出来,还请我们洗澡,请我们吃全羊,把我们当作了自己的家人。
至于部队本身,由于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任务,我们就强调干部‘战士学文化。由各个连队的文书当教员,用树枝作笔,大地作纸,坚持每天写字‘识字。
那时,我和梁兴初都有马,每天早晨起来我们俩都要在川里骑马跑上一段时间,借以练习骑术,锻炼身体。
七‘三大主力红军大会师
一九三六年九月上旬的一天,红军西方野战军司令部召集团以上干部,到一军团军团部驻地豫旺堡开会。我和梁兴初骑马跑了七‘八里路,才好不容易找到了会场。会场设在豫旺堡城外的草地上,军团部临时搭了一个台子作为主度台。
下午,一军团‘十五军团团以上干部约三‘四百人齐集在那里,一起开会。彭德怀首先在会上讲话,然后左权‘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也分别讲了话。他们的讲话都很短,主要是动员红军继续向西南行进,沿西(宁)兰(州)公路两侧进至靖远‘固宁‘会宁‘静宁一带,策应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同时负责筹集资财和粮食‘蔬菜,迎接三大主力红军的大会师。
会议开完,又演出节目。看完演出,一军团军团部招待大家在一起会餐。那个时候吃的东西比较困难,军团供给部花了很大的力量,买了十头羊‘一条牛和两头猪,做了红烧猪肉‘炖牛肉和红烧羊肉,还有大米饭,这在当时已经是最好的待遇了。
会餐开始时,已是午夜时分,十多个小时没吃东西,我们个个都是饥肠漉漉。月光下,看见一担一担猪肉‘牛肉‘羊肉和米饭挑向会场。这时大家都饿了,我们一军团的干部就拿着盆子,拥上去打了饭菜就吃。因为这是在一军团的驻地,十五军团的干部是客,他们在一旁等着,比较客气。结果一军团的干部一下子就把饭菜差不多快抢吃光了。眼看着十五军团的干部没有多少吃的了,一军团政委聂荣臻就发了脾气,说:“军团的干部太不像话了!你们就不能照顾一下十五军团的干部吗?这样抢吃像话吗?”聂荣臻这样当着十五军团干部的面,当场给一军团干部的这一顿批评,使得我们再也不好意思吃下去了,于是不少人就迅速离开会场,饭没有吃完就走了。我也是刚吃了半碗饭,就同梁兴初一起骑马回到自己的驻地,天已快亮了。当时我们两人也是一肚子气。一天一晚没有睡觉,饭也没有吃好,肚子饿着,又挨了个大批评。这是这次会议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
事后想起来,我们也认为聂荣臻的批评是正确的,当时确实也是不像话。月光下也看不清楚是谁带的头,反正就这么一拥而上。应该说,这也是一种只顾自己,不顾友邻的充分表现。
尽管在会上挨了一顿批,但会后大家情绪还是很高,都说这下可好了,等二‘四方面军来了,我们就可以把甘肃‘宁夏‘陕西的大片地区建成巩固的根据地。
九月底‘十月初,西北已是晚秋季节,当时下筹备冬衣,准备向西进发,然后,我们翻过六盘山,来到西兰大道,以界石铺为中心的甘肃静宁‘会宁‘定西一带,这时候前面的部队已和红二‘红四方面军见了面。十月九日,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到达会宁,同红军总部会师,十月二十二日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到达静宁以北的将台堡,同一方面军会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终于胜利会师了,红军的力量增强了。不出毛主席所料,整整一年,四方面军又北上和我们会合了。
我们二师当时住在界石铺是一个比较大的镇子,师部住镇上,我们二团住乡下。师长杨得志则带着部队在前面,负责向一样,梁兴初带着两个连去前面担任警戒,我则带着其它队伍在后面。
我们在界石铺附近驻了下来。这是一个汉人较多的地区,我们又开始打土豪,以筹集资金‘粮食‘物资‘布匹和药品。之后,我们杀猪宰羊,准备欢迎二‘四方面军的队伍。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我们这些团的干部,既没有见到朱德总司令,也没有见到张国焘‘徐向前‘刘伯承‘贺龙和任弼时等领导。来到我们师部的,是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的同志。在师部,我们见到了红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甘泗淇。萧华还把师部住的房子,包括他自己的房子都让了出来,并请包括甘泗淇在内的二方面军政治部的同志一起吃了顿饭。萧华把我也找了去作陪,一起吃了一顿。那顿饭全部是羊肉,有十几道菜,做得特别好。我们还把已经准备好的慰问品,送给了与我们见面的二方面军的每个指战员。
第二天,红二方面军的部队继续向西北前进,我们就在原地掩护,在驻地组织部队夹道欢迎和欢送。看到他们过来,我们就鼓掌‘呼喊口号和端茶送水,并帮着他们抬伤员和招呼落伍掉队的同志。二方面军的部队一共过了两天,等他们过完后,我们便回到宁夏的同心城,就在同心城住下来了。
以后我们才逐渐知道,张国焘率领的红四方面军八万大军,自阿坝同红一方面军分手南下后,在“打到成都吃大米”的口号鼓舞下,开始部队士气很高,因为大家都不习惯藏族地区的生活条件和藏族食品,也不喜欢雪山和草原。一开始,南下的部队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进展挺顺利,但正当红四方面军节节胜利,张国焘踌躇满志地再次来到成都附近的天全‘芦山‘宝兴地区时,蒋介石已经集中了八十个团二十万人马在那里等着他们。这一战,红四方面军损失惨重,不得不重新向北撤回甘孜。一九三六年六月二十二日,红二‘红六军团来到甘孜同红四方面军会合。七月初,红二‘红四方面军领导干部在甘孜开会,红二方面军的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和朱德‘刘伯承一起坚持北上抗日,张国焘被迫同意北上意见。七月十四日,红四方面军第三次爬雪山过草地,与红二方面军一起北上陕北。
八‘九月份,红四‘红二方面军先后来到兰州以南地区。这时红四方面军内部又发生了一声争论:张国焘主张渡过黄河,进占甘北,然后西进新疆,打通同苏联的联系;陈昌浩则主张在甘南建立根据地,以作为陕甘宁苏区的延伸。争论的最后,在毛泽东‘周恩来的同意下,张国焘作出了组建红军西路军‘西渡黄河的决定。这个决定,使红四方面军遭受到了空前惨重的损失。
西渡黄河的决定作出后,还有三万五千余人的红四方面军即开始渡河西征。但当包括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等在内的五军‘九军‘三十军两万余人,在靖远的虎豹口渡过黄河以后,国民党军的一支精锐部队冲了过来,把红四方面军的队伍分成了两半,致使张国焘‘朱德率领的四军和三十一军未能渡过黄河,被阻隔在黄河东岸。
红四方面军的三个军西渡黄河后,于十一月十一日正式组成西路军,但很快就被马家军切断了同主力红军的联系。由于西路军是孤军西进,情况越来越危急。最后终于在一九三七年三月在张掖‘武威地区被马家军围攻,全军覆没。马家军骑兵凶猛膘悍,能骑善射。西路军被包围,弹尽粮绝,悲壮失败。后来只有少部分同志化装潜行,历尽千难万险,回到了陕北。
所以红四方面军在会宁同我们会师时,实际上只剩下四军和三十一军两个军,合计一万余人。相比之下,红二方面军在长征途中遭遇的困难,相对要小一点,人员损失也比较少一些。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同志的领导下,在静宁与一方面军会师时,队伍约两万人。
八‘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战
——山城堡战役
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后,在陕甘宁根据地的红军部队就有了四‘五万人,这对蒋介石的震动极大。他急调胡宗南‘毛炳文‘王均的中央军和东北军‘西北军‘马家军共三十多个师的兵力,包围陕甘宁根据地,并亲临西安坐镇指挥,以图把红军消灭于甘肃‘宁夏地区。
追逼我们最紧的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胡宗南。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中旬,胡宗南所率的四个师,已经进占环县以北的山城堡‘哨马营‘保牛堡一带,对陕甘宁根据地造成了直接的威胁。鉴于这种情况,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决定,红军三个方面军的主力应迅速向山城堡靠拢,集中全力,准备在山城堡地区打好对胡宗南部队的这一仗。中央军委指出,打好这一仗,对稳定陕甘宁根据地的局面,促进国内和平的实现,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否则敌人会以为我们可欺,将不利于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为统一指挥,中央军委任命彭德怀为山城堡战役的前敌总指挥兼政治委员,任命刘伯承为总参谋长。前敌总指挥部决定,由一军团‘十五军团和四方面军的部队担任主攻,二方面军负责打援。
从军团部领受任务回来,杨得志‘萧华将敌我情况向各团领导作了详尽的传达,并告诉我们,红二师将由西南向东北进发,担任山城堡战役的主攻任务。师里决定,由四团和五团在前面主攻,二团作为预备队在后面跟进。任务明确后,队伍迅速北上。经过四天的夜行军,进入了山城堡以西地区,利用山联塬,塬联沟的地形,隐蔽在沟里,决心打好这一仗。
十一月中下旬的西北高原相当寒冷,经常下雪。我们天天艰难地行进在雪地上,天冷,我们的棉衣单薄,沿途村子稀少,有时一夜行军七八十里,竟然连一个庄子都看不见。这里是沙漠地区的边缘,每年都被沙漠吞噬掉一些村庄和窑洞,老百姓害怕沙漠,大多搬走了,有的空窑洞还很大,一个窑洞就可以住上百把人。一天晚上我们到了一个大村子,全团人都住下了。但由于村子里没有人,我们自己带粮食,带菜,和着雪做饭吃。
部队虽然顶风冒雪,忍饥挨冻,长途行军来到山城堡附近,但大家的士气非常旺盛,决心要以打好这一仗的实际行动,来庆祝三大主力军的胜利会师。
经过侦察我们了解到,胡宗南的部队是从湖南起程,经过湖北兼程北上,当时刚刚到达山城堡一带。这里人烟稀少,收集粮食困难,水源也缺乏,所以他们也是人困马乏,面临的困难并不比我们少。不过他们比我们有利的,是上有飞机‘下有汽车可以帮助运输,但靠汽车运输毕竟有限。而我们,地形熟悉,又东靠陕北根据地,有可靠的后勤保证。况且我们到山城堡附近时已休息了几天,可以以逸待劳。
十一月二十一日,我们各参战部队完成了对山城堡的包围。当天下午,首先开始肃清外围,并逐渐向山城堡向山城堡镇内压缩。黄昏时分,外围基本肃清,部队开始从四面八方进行猛烈攻击。经过一夜苦战,到天快亮时,山城堡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