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半月谈2010年第11期-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级,在城市建设上产业优先、瞄准未来。而要想取得发展阶段上的超越,必须找到一个能够让产业启动起来的〃引擎〃,让经济跳跃发展和发展协调起来的〃舞台〃。休闲旅游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其产业发展所产生的带动性和扩张性,能够起到引擎和发动机的作用。而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不仅仅是聚集产业、增加游客数量和创造财富的平台,而且能够大大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和素质提升,有力地促进城市品位提升、功能完善,加速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是一个全民共建共享、经济社会生态协调持续发展的载体。
  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要充分彰显承德的独特个性。一是认真引入先进的建设理念。对照国内外优秀国际旅游城市创造的先进经验,一点一点找差距,向高标准看齐。在城市发展理念上,要由以满足市民需求为中心向以同时满足市民和游客需求为中心转变;在城市建设管理上,向城市围绕旅游建、城市围绕旅游管转变;在城市资源配置上,向优先发展休闲旅游产业转变。二是坚决实施城市〃中疏〃战略。老城区要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外迁、人口疏减的基础上,保护好文化遗产,挖掘文化内涵,增强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整体价值,建成国际旅游城市的核心景区。新城区建设要继承城市传统文脉,促进时代美与传统美的和谐统一。做到既要承接好历史文脉,又要体现时代风尚,还要与自然山水相得益彰。三是充分彰显城市独特个性。城市的每个区域、每条街道、每座建筑都要与众不同、追求个性、讲究独特。要本着宜居与宜游相统一、宜用与宜游相统一的原则,让每座住宅、每个公厕、每个城市建筑都具有观赏价值,成为城市景观,一砖~瓦体现美感,一街一区各具千秋,充分体现〃精致、独特、典雅、生态、宜居、宜游〃的城市特质,把整个城市建成大避暑山庄式的精美旅游产品。
  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重点是把休闲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支撑产业做大做强。要把承德休闲旅游产品做成高端产品,把避暑山庄、外八庙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用现代的、休闲的配套项目给包装起来:把承德良好的山水、冰雪、草原、温泉等生态资源与现代健康产业、高端休闲项目融合起来;把皇家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与参与性娱乐项目结合起来,从而打造独具特色和世界品质的产品。休闲旅游业要形成一个拳头,突出围绕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坝上生态森林草原、金山岭长城三大板块,打造世界休闲旅游的极品,加速由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转变。
  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核心在人,全社会、全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对于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至关重要。全市旅游行业的直接从业者,要以旅游事业发展为己任,时刻以承德形象大使的标准对待工作、对待游客。作为城市主人的全体市民,要发扬光大承德人朴实、热情、真诚的优良传统,不断改进影响国际旅游城市形象的陈规陋习。各级文明办、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要积极发挥作用,通过持续的、长期的培训、宣传和教育,让〃人人都是城市主人〃的理念深入人心,以承德人行为之美光大城市之美。
  编辑:孙爱东

填报高考志愿,应多些理性
《半月谈》 2010011期作者/本文总字数:1871字
  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研究员臧铁军
  很多人认为,填报高考志愿主要依据的是成绩的高低:成绩高,意味着可填报一流大学、热门专业;成绩较低,就只能接受剐人挑选剩下的学校和专业。于是,他们像在商场里买东西一样.一分钱一分货地计较,似乎每高出一分就应该有一个更理想的学校和专业与之对应。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区。殊不知,把成绩和学校并列等价起来,常常会违背志愿选择最本质和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今后自我成长道路的规划和设计。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优势是不同方向、不同类型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学校和专业也各有不同,所以考生对自己未来的设计也不可能千人一面。高分考生优先选择,选中的仅仅是适合他的学校和专业,余下的则可能正是最适合你的专业,决不能将其等同于商店里被前面的顾客淘汰的残次品。如果不依据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从职业规划角度进行自我设计.一味追求所谓热门专业,甚至拿自己的劣势去同别人的优势竞争,不仅会在填报志愿这一环上失利,还可能使得人生职业规划在起跑线上就先天不足。
  很多家长或考生会问:〃上哪个大学,读哪个专业最好?〃而这时我们总是想这样反问:〃你对所谓热门专业和自己向往的学校和专业了解吗?你能确定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所在吗?你能描绘自己心中的职业理想吗?〃
  按照培养方向的不同,大学通常会被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学术理论型大学,也就是综合性大学;第二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第三种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如果用一条直线形象地表示,直线的一端是学术理论型大学,另一端就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间是过渡性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术理论型大学以学习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基本理论为主,培养方向倾向于研究型的学术人才,毕业生比较适合在大学或者实验室搞基础研究,但这类工作岗位竞争较为激烈,目前招聘目标主要是相应专业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方向是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尽管所学的是较为专门的应用技能.但其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吻合度高,毕业生就业情况好。近几年,高校的专业设置呈现了新的特点,一些新增专业体现了多学科的交叉性,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瞄准新兴行业急需的专门人才,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应当说.所有的学校和所有的专业都能在〃学术一应用技术〃这个坐标上找到一个点,能够表明其对于学术理论或是应用技术的偏重。对于每个考生而言,依据个人特性的不同,也可以在〃研究型一应用型〃的人才坐标上找到自己的点。志愿填报应该使两个坐标对应起来。
  个人志向、兴趣、能力和性格等是考生选择专业的依据,是未来成就事业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曾有一名北京考生,为了上一所好学校,压抑自己的职业理想,读了计算机专业。但上大学后,对自己喜爱的建筑设计专业越来越难以释怀,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在大学读到第三个月时毅然提交了退学申请。第二年再次参加高考,他报考了一所外地学校的建筑专业,终于如愿以偿,直到这时他才强烈感觉到〃自我的回归〃。
  即便是高分考生,填报志愿也不能仅凭分数.不能只凭专业〃趋热〃而草率选择。志愿选择只是避免〃高分低就〃、避免〃上线落榜〃,这些仅仅是一种肤浅的考虑,而〃非名牌大学不上〃的想法就更缺乏理性。上名牌大学是许多考生的理想,这无可厚非.但如果名校情结过多地受到虚荣心的驱使,弄不好很可能耽误了自己。比如,有人喜欢园林,却不甘心上农林院校:有人很想报考体育院校,却怕被人说没文化;有人很喜欢动手,喜欢操作工具和机器,填报技术性强的专业又怕〃糟蹋〃了自己的分数。其实,全国不少有特色的专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没有设在名望很高的综合性大学里,有的普通院校的某个专业排名可能比一些名牌大学的更靠前。
  报考志愿前,有必要评估一下自己的〃兴趣〃水平。如果自己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对于某一具体专业的要求并不强烈,具有相当的可塑性,那么你选择的专业可以是基础性较强的,这类专业对应的职业面较宽,未来职业选择的余地较大。如果你的兴趣较为〃专门〃,是内心深处的喜欢,那么就一定要毫不犹豫地服从内心的呼唤,在分数层次的相应学校中确定你所钟爱的专业。
  一般而言,职业理想较为确定的考生,填报专业的对应性较强些;职业理想还较模糊的考生,可以向基础性的专业侧重,宽泛一些。大学毕业后准备就业的考生,填报专业的对应职业可具体一点:大学毕业后准备继续深造的考生,学业规划可有意侧重某一方向,选择基础性较强的专业。
  实习编辑:程凯宁
民办名校是怎样炼成的
《半月谈》 2010011期作者/本文总字数:1810字
  本刊记者
  随着高等教育〃产能过剩〃时代的来临,高校生源持续萎缩,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和独立院校将首当其冲。为了应对挑战,很多民办教育机构采取措施发展教育品牌,提高竞争力。如何将民校办成名校,成了多方探讨的焦点问题。
  今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民办教育定位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提出要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纲要为民办学校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据《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08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0。09万所,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2824。4万人,民办培训机构19579所,培训834。76万人次。
  在5月22日举办的首届中国民办教育论坛上,长期关心民办教育的相关领导、专家和多位从事民办教育的人士就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和如何促进中国民办教育大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此次论坛由《半月谈》《经济参考报》《中国记者》《参考消息·北京参考》和《中国名牌》联合主办,与会专家学者达成共识:中国的民办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建设品牌民校将成为各民办教育机构下一步发展的核心,民办学校要成为名牌学校,关键在于发展模式的创新。
  加强三个教育培育有用之才
  民办学校如何在具体操作层面办好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给出了建议:〃我们的民办教育要在小学时候加强公益教育,中学时候加强挫折教育,大学时候加强职业教育,唯此方能培养出具有真正人格的有用之才。〃
  于丹表示,现在的教育出现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很多本该在中小学阶段完成的教育被拖到了大学,本该在大学接受的教育拖到了工作中。在三个阶段加强三个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小学阶段加强公益教育。〃不是简单地每年几次拿着扫把去做做好事,而是应该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每周都安排孩子们去做些什么。〃于丹说,〃孩子们应该在小学阶段通过这门课学习到负责任、有担当,明白什么是感恩,培养自己人格的力量。〃
  中学阶段加强挫折教育。〃现在的社会心理问题进入了高发期。好孩子在老师家长期冀的目光下,缺乏宣泄出口。所以,我们应该在中学阶段培养孩子的宣泄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艺术敏感力和运动能力。让他们懂得如何去排遣自己的情绪。〃于丹表示,要把成人世界的挫折提前到中学,按科学指导个体的方式让他们适应,对挫折产生抗体,成为一个坚强的、性格完整的人。
  大学阶段加强职业教育。〃就是教人要有对职业的担当。〃于丹说,现在很多大学生之所以上班后整天沉浸在对自己不满、对同事不满的抱怨中,总是觉得别人应该对他如何如何,就是因为他们缺少职业教育,对所处的环境和自己的定位没有清楚的认识。大学阶段的职业教育可以让他们具有开阔的胸襟和视野,培养他们伟岸的人格。
  民办教育期待公共阳光
  受传统观念影响和体制制约,我国的民办学校目前很少能沐浴到公共财政的阳光。民办学校的资产不能抵押,向银行贷款也很困难。此外,民办大学学生在就业、考研等方面仍然受到歧视,民办学校教师退休后生活没有保障、没有职称评审的渠道等。凡此种种,严重影响了民办大学提升水平。
  参加论坛的多位民校校长认为,教育是一项耗资巨大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民办教育同公办教育一样,也在为社会培养人才,国家应该像对待公办教育一样,对民办教育给予适当的支持和资助。教师乃立校之基,兴教之本。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目前不少民办学校因没有教师编制,师资队伍存在流动性较大、稳定性较差等问题,离退休教师、兼职教师比例较高。在社会保险、教龄计算、职称评聘、师资流动等方面,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没有享受同等的待遇。
  原国家人事部常务副部长、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程连昌认为,中国民办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大有可为,民办教育必须得到政府的强有力的支持和引导,并不断创新、改革、发展。
  国务院稽查特派员、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主任刘吉表示,民办教育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教育法,办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魄。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兴趣,希望将来能够诞生像斯坦福一样的中国名牌民办学校。
  编辑:苏娅
中国科研加速融入全球化进程
《半月谈》 2010011期作者/本文总字数:2671字
  本刊记者 杨骏 刘石磊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3月30日实施总能量达7万亿电子伏特的质子柬流对撞取得成功。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表公报说,科学家希望通过在对撞机内实现极高能级的粒子对撞,模拟出与宇宙大爆炸后最初状态类似的环境,从而对宇宙起源和各种基本粒子特性展开深入研究。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是世界上最大的强子对撞机,位于瑞士和法国交界地区地下100米深处的环形隧道内,隧道总长约27公里,内部安放了4个探测器,即紧凑缪子线圈、超环面仪器、底夸克探测器和大型离子对撞机。它们的建造和实验都有中国科学家的参与。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所长陈和生介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和南京大学等单位对实验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家正积极参与探测器日常运行值班和复杂的模拟数据分析,为用即将获取的实验数据发现包括黑格斯在内的新粒子和新物理做准备。这表明中国的科研正在加速融入全球化进程。
  追赶世界科技潮流必由之路
  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是中国科技赶上世界科技潮流,融入科研〃活水〃的必由之路。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以其在流行病学、免疫学等方面的成就蜚声全球。该所2004年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市共同创立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开展病毒学、免疫学及疫苗学等方面的研究。〃巴斯德与中国的合作在20多年前就已开始,〃巴斯德研究所所长艾丽斯·多特里对记者说,〃在双方的紧密合作下.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发展迅速,到2012年将拥有400名研究人员〃。
  这个项目仅是中国科研全球化的一个缩影。从政府到科研机构,中国越来越重视国际科研合作,〃走向世界〃已是中国科技界的共识。卫生部部长陈竺、科技部部长万钢都有多年的留学经历,并曾长期在国外科研机构工作。他们的例子说明了科研全球化选择的重要性,而且正不断结出硕果。
  去年,两支中国科研队伍首次利用IPS细胞培育出活体小鼠,是中国为全球科技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例证之一。英国《自然》杂志称这一成果〃为克隆成年哺乳动物开辟了一条全新道路〃。其中一支科研团队的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周琪认为,国际交流合作在科研中至关重要,他从中受益匪浅。他曾经在法国农艺研究所学习工作,获得了接触国际级科学家的机会,并进入了国际科研交流的大平台。他说:〃我回国后就建议与法国农艺研究所建立联合实验室。现在,他们那里有研究人员来中国进行合作,我们也带法国的研究生。外来人才的到来,对改善我们的科研环境和科研文化,以及跟踪国际最新研究动向大有裨益。〃
  截至2008年,中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同其中97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103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国际合作使中国科学家有机会接触最新的国际科研项目,参与顶尖的国际科研团队并体验先进的国际科研文化。
  在合作中发展壮大自我
  谈到与中国的合作,巴斯德研究所所长多特里说,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理念是将法国研究机构的文化、风格和运营模式引入中国,中西结合,充满国际化氛围,同时带有鲜明的〃巴斯德特色〃。如今,研究所已在中国扎根并且运行良好,它的下一步发展目标是在实验成果与工业生产之间搭建桥梁。
  多特里认为,中国文化悠久、人才众多,她每次到访上海,都能强烈地感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