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症,忘了其他症状。以白虎加1凡参汤为例,如果不知道加人
参,也能用,也可以见效,但见效以后必然产生其他的症状,
所谓“始为热中,继为寒中”。白虎加人参汤的症状与自虎汤
症状都相同,只是脉比较无力,可以见到恶风,或背微恶寒。
要挂意,主要是恶风,绝不是全身恶寒,是背部微恶寒。背部
实际就是常说的背心,在两个肩胛骨之间舶地方。这个道理与
《盒匮要略·痰饮》中的“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冷如手大”
是一个道理.困背为阳之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懂得加人参
就不行,一看四大症状都存在,也热,扦也不少出,表面看脉
也很有力,这种情况就极容易误治,误了以后就伤人。
白虎汤的注意事项(实际是白虎加人参汤的注意事项):
①此方立夏以后、立秋前乃可服,上了年纪的人亦不可与服
之e立秋后不可服,正二三月春寒料峭,气温还偏低,也不可
吼服用,若误服以后就可见呕吐、下利、腹痛。◎诸亡血虚家
亦不可服,“得之则腹痛利者”。亡血虚家不是吐血证、便血
k下篇各 论
证,而是长期的失血证、长期气血虚,不是热证,而是虚寒。
如果服了就要膜痛下利,“但可温之当愈”,可以用温药来治
疗。用过了量或者不当用而用了,就会使热中变为寒中。从这
些话可以知道.石膏与知母相配是太寒的,作为治疗阳明经热
是很有效的。如果没有太热或季节不符,用了以后极容易伤了
脾胃之阳,而产生呕吐、下利、腹痛等中焦脾胃虚寒证。所以
特地引用《伤寒论》的原文t斟提醒大家加强对这个方剂的注
意。在使用时要注意,白虎汤没有讲吃多少次,是顿服,而白
虎加人参汤却是分三服。我们切不能在临床上见这个情况就大
量地用,现在当然不会用一斤石膏了,也不要按一斤来折算,
总之不要墨守成规用这么大的量。
大青龙汤、越蜱汤和麻杏石甘汤等方中都有石膏,但其用
量区别很大,有鸡子大、二两、四两、半斤乃至白虎汤用一
斤。所以学习方剂,不仅要学习配伍意义,还要掌握用量比例
关系。习惯常讲量变能够导致质变,但实际应用中常常忽路。
有些方剂一定要遵循用量,一些临床讲义中有些方剂有药没有
量,要注意方剂中组成各药间的配伍关系,考虑如何酌定用
量。如果方中有用量,也只有知道方剂原来的量,才能解释原
来的意思,否则量一变,配伍意义就变了。从这个意义上讲,
方剂的分析必须要联系到用量,用量一定要尽量讲清楚。这些
情况临珠上经常碰到,希望引起大家注意。
白虎汤加桂枝。是治疗疟疾的.很少用,因为温疟无寒但
热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治疗风湿热病也可以用自虎加桂枝汤,
见自虎扬证而伴骨节烦痛,这时才加桂枝,而且挂枝服用的量
要注意,用的是散剂,分次服用。白虎加苍术扬是治疗湿温病
而湿不如热重,也就是湿轻热重。如果是纯粹的厚白腻苔,就
要注意是否用知母,因为知母能够滋阴,滋肺、肾之阴,湿邪
粘腻未化而用滋阴,就将湿邪滞留在内了。这两个方剂主要是
学习它遣药组方的配伍方法,而不是简单的l死记。
第
宙
t
潸
热
甜
王
辅
之
才’
荆
掌
辫
稚
竹叶肩青砺
(《伤寒论》)
T篇各 论一
t组成】 竹叶=把f1 0g) 石膏^(30g) 半夏}*.洗(9g)
麦门冬一*,击心(1蹦 人参三日(0g) 甘草=w(3g)炙 粳米
半升(1 5g)
I用法】上六眯,以永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
煮米熟,汤成去米,温龈一升,日三服。
I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l主治】伤寒、温热、暑病之后,余热未清.气津两伤。
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戗,或虚烦不寐,脉
虚数,舌红苔步。
{方解】竹叶石膏汤证舶热是余热末清,没有白虎汤证
重,但阴伤、气伤比较重,主要的症状除r白虎证,还有气逆
欲呕。其他的症状都比白虎汤证轻了,热也退一些了,汗也少
一些了,但烦渴不斌。是律液伤了,所以口渴和心烦更甚了。
烦是困为阴虚津伤。呕不仅是阴伤,还有气虚。胃气虚不得下
降而上逆,胃气以降为顺,欲呕就是胃气逆。舌质咀红为主,
而不讲舌苔是什/厶颜色,只讲苔少,这说明胃气胃阴都伤。所
“这个方荆不一定是吃了自虎汤“后余邪来尽,临床上可斟一
开始就见到这些症状,因为人虚,热并不甚,但素体虚,特别
是夏天,受了暑热的时候就容易见到这些症状。注意。是暑热
而不是暑湿,就可以用白虎加人参汤;如果呕可以用竹叶石膏
汤。这里二者的医别,就是白虎扬去掉知母加,几参、麦冬、半
夏、竹叶。去丁知母用了麦冬,为什么々刚才还讲阴伤更甚,
可以用滋润的药.强调知母的作用,配合石膏,就是从滋阴生
津这方面来说的。凡是太热所伤t气阴两伤,胃气上逆而见
呕,忌苦寒。因为营寒伤胃,所雌不用知母而用了麦冬。虽然
164
k下篇各 论
滋阴相同.清热力量不大,但麦冬是以甘为主,苦味不大,更
直接作用于阳明胃经,对养胃阴更好。麦冬也是肺、胃、肾经
药,知母是肺、肾、胃经药。知母与黄柏配伍救肺、肾之阴,
降火滋阴。而麦冬是甘味为主,不仅滋阴,还兼有养胃气的作
用。因为有呕,要平逆气就用半夏来降逆和胃止呕。阴已经伤
了,气也虚了,还有热,特别是有热阴伤的情况下,因半夏是
辛燥之品,所以此时要用它和胃降逆,就特别要用滋阴的药。
所以半夏与麦冬相配,还要注意用量的问题。麦冬从用量来看
是半夏的一倍,半升半夏配一升麦冬。如何掌握麦冬与半夏配
伍用量。就根据当时的情况。从这里我们首先可以看出竹叶石
膏汤的情况,主要用的是半夏的一倍量,即半夏和麦冬之比是
1:2。有呕,用半夏来止呕,叉因为半夏有燥性,而且由于证
本身就是用虚津伤,所以必须用麦冬,而且用量太。另外用了
竹叶清心除烦,来透泄朐中邪热。
清气分热的两个方剂有轻重之分,但所治证的共同点是气
分大热,津气两伤,所以用白虎或竹叶石膏汤,或白虎加人参
场,介于两者之间,从白虎到白虎加人参、到竹叶石膏汤是由
实到虚,也就是白虎主要是请热,照顾了生津;自虎加人参汤
不仅是加重了生津作用.而且注意到益气;竹叶石膏汤不仅考
虑到津液的问题,还考虑到气的问题,津气更伤,里有热,气
逆欲吐。所以从这三个方剂中,可以学到如何根据病情的不同
程度来组方,而不是学习死方刘。白虎汤加桂枝和加巷术也可
以作为一种加减配伍方法来学习。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人营犹可透热转气”,才
不至于邪陷人血。人血就会动血,是邪热迫血妄行,同时邪热
在血分还台消耗阴血,就要凉血、散血。散血与透热转气意义
第
四
量
清
热
搿
王
缔
之
j’
甜
掌
瓣
瓤
下篇各 论一
相博,散血是散血中之热,用凉血就要考虑防止留瘀,凉而兼
散,才能琼血止血而不留瘀。这是从营血治法的特点来谈。至
于这二者的症状,在热病当中,这两个证变化最快,主要的是
身热深了一层,里热甚,但不像白虎汤证的表面大热、大汗、
大渴;热叉深了一层,表面看烦躁还没有那么厉害,但症状巳
深^血分,涉及到神明,可以见到谵语或斑疹隐隐,但营分证
的谵语不甚。时明时昧。有时神志是清楚的,明白的,有时又
是昏昧的,不清楚的。到了血分,这两个症状就加重,斑疹也
明显.因为热迫血妄行,热在血分蓄积为毒,就出现了斑。到
了血分就可以见到吐血、便血、尿血。由于熟已A血分,扰及
丁心神,此时强调透热、散血,不使邪热内传心包,不使邪热
深伏阴分。阻后讲的青蒿鳖甲汤证,邪热深伏阴分,就是因治
疗不当而来。中医治疗外感病,时刻强调透邪,透邪不一定用
解表药,中医治病往往不把它逼死,而是网开一面,不是四面
围死,而是给邪卧出路,这样有利于祛除病邪。人不受伤。这
里面体现的非常突出,如果往里面一陷,就把邪给关到里面
了,营分的热清过了头,没地方去,反而进人血分了。进人了
血分,如果没有很好地注意,一是造成瘀血.二是邪伏在里,
不容易透出,很难清,出现神昏或者余邡发热,反复发作,这
些等谈到青蒿鳖甲沥时再讲。
潸蕾矫
(《温病条辨》)
【组成】 犀角j峨(2g) 生地黄i靛(1堍) 元参=&(00
竹叶心一链(。g) 麦冬=镑(0自) 丹参=钱(0g) 黄连一镀tH
(5目 银花!镕(9g) 连翘…镕,《0月(0g’
【用法】上药,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
【功用】清营透热.养阴活血。
L下篇各 论
【主治】邪热传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
常喜开或喜闭,口满或不渴,或斑疹隐隐,脉数,舌绛而干。
【方解】清营扬,口渴或不渴,口褐足在前的,营分还是
应该渴,但营分的褐不如气分证特别是自虎汤证的渴严重,这
是因为热已经深人了一步,既然探人营分就能够蒸腾营气,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吼为血”,“中焦受气取汁
变化而赤,是为血”,“谷八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
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主要是说营气载着津藏,它
不仅仅是血。热^营分.蒸腾营气上行口舌,这个营就有律液
在内,这个津掖可以使口褐减轻,但这里的减轻并不是好事,
而是动用了里面的律液来解除口渴,好比用库存来填补亏空,
所以对人体本身的阴液来说是更有伤耗,其伤人不此自虎证
轻,在热病的诊断中,有些人将这个弄错了,认为营分证反不
溻t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口渴,但不如白虎汤明显,自虎溺是
大渴引饮。所谓的太揭引饮,就是他拿到水以后必然是大口大
口地喝光,越凉越痛快;你再给水,他进是要喝光,鼠为大汗
出,消耗津液,需要饮水自救来补偿津液大伤。另外要注意舌
苔的问题。营分证与血分证都是舌红,深红色,舌绛.颜色越
深,说明热越往里深入,舌色就更红。舌苔是很少的,甚至是
没有苔,舌干。脉数而有力,这是相比较而言,白虎扬证的脉
是大有力t这里是比较有力·所以要用清营汤来治,虽然有些
药现在没有,但我们还照着原方讲靖其组亦配伍。
犀角有一个特点,能人血分,清热解毒。真正的独角犀的
犀角有一种清香的味道,能人血凉血而散血,透热解毒。叶天
士认为透热转气的药就是犀角、玄参、羚羊角。从这里可以知
道,这些药是特别的清热解毒药,这里的毒是火热之毒。这些
药可贵之处在于还兼有透的作用。这里还是以犀角和黄连作为
主药,黄连人心,心主血脉,二者作为君药来清营解毒,此时
用黄连与犀角相配有护心之用。前面讲心下痞时讲过黄连,换
167
第
四
t
疆
熟
荆
王
艚
之
方
拍
掌
辨
稀
下篇各 论一
句话说,在气分时体用它就与黄连无关;到了营分、血分,黄
连就与心有关,清它的热就可“保护心,使邪不至于^心包,
但用量不能大,苦寒太过则伤心气,所以在这里不能把它当作
第一位的药,而是用犀角,这是因犀角的特点所决定的,而黄
连没有这个特点.它只是苦寒泻火,而且用量大了就会伤心
气。另外配三个药作为臣药,即生地、麦冬、玄参。这三个药
即增液汤。在热病中,这三个药作为清热养阴药经常用到,但
要注意用量,增液畅中三个药的量都{E大。此处生地五钱,麦
冬、玄参各三钱,这就因为用的目的不同而有差别。在这里体
不清热,单纯滋阴投有用。也就是说,火不去,单纯加水是没
有用的,还是要消耗掉。必须在清热的同时,加用它们来滋阴
清热,帮助君药更好地除邪热。恢复困邢热所伤的阴和津。
这里的佐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佐药中,我们认为银花和
莲翘一方面清营分之热,另一方面有助于透热转气。我们知
道.在银翘散中就提到这两个药是清热解毒药,也可以透表,
有辛散作用,不仅仅足清营分之热,而且还可以将营分之热透
出气分而解。这里有一个药要先提一下,即玄参。叶天士提到
的透热转气就是玄参,玄参有滋阴清热解毒的作用,但玄参的
滋阴究竟起到多大的作用7是本身滋阴呢,还是怎么回事?玄
参实际上是启肾水眦上行,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所以我们经
常用它治疗阴虚嗓子痛。用桔梗、玄参、麦冬,一方面用麦冬
补肺、肾之阴.一方面用玄参引肾阴上行。正因为玄参有上行
之用,所以也可以透热转气。但实际用在临床上时,其透热转
气的作用不如银花、连翘;讲艾上将银花、连翘和黄连、竹叶
都一块解释,说他们清热解毒以透邪热,使人营分之邪透出气
分而解,究竟是哪个透的就弄不清楚了。竹叶是清气分之热的
药t竹叶石膏汤已谈到这个问题r。竹叶能清热除烦,靖气分
之热t还兼有生津透邪的作用.但作用很弱。竹叶与芦根比,
它的作用大大不如芦根。芦根可以清热生律,解渴除烦,但芦
L下篇各 论
根不能透,而竹叶有透热作用,只是这个力量是很弱的。这一
点与讲义上讲的有些不同。主要就是从这点来考虑的,就是透
热转气,从气而出。这样一方面从里清,一方面往外引,这样
邪就不容易人里,就不容易人血分,邪就不容易人心包。在此
还同时用了丹参和竹叶。这二味药都是用来清心的,以帮助犀
角和黄连清心除热。丹参还能凉血而活血。对丹参也容易造成
一个误解,《妇人大全电方》中讲它.一昧丹参功同四物,好
像丹参就能够代替四物汤了。丹参是能够清心,活血凉血有
余,但没有补血作用。四物汤阻后还要讲,在补血的同时,还
有和血的作用。不要误解丹参的作用,将丹参和四物当成一回
事。还有一句话要注意,如果见舌苔白滑的不能用,本证中应
该是舌绛而干、少苔,大多是元苔。临床上应用时,无论舌象
怎样紫绛,见了自精苔、白腻苜就不能用,那就是有湿邪、痰
浊。主要是黄莲不能用,生地、玄参、麦冬也不能用。如果用
了以后,不就将湿邪腻在里面了吗?清热滋阴就正好将湿邪腻
住了,所以不能用。这个方剂经常与安宫牛黄丸、紫雷丹、至
宝丹同用,就是根据病人窍闭的情况、热的情况,以及是否动
风的情况、二便的情况来加以区别应用。临床上到了这样程
度,这个方剂往往是与安宫牛黄丸、萦雪丹、至宝丹并用的,
用汤药送丸药,
潸宫场
(《温病杂辨》)
【蛆威】 元参心=饯(9g) 莲子心五井(2g) 竹叶卷心二钱
0g)连翘心=饿(6g)犀角尖=钱l**(卜0g)连心麦冬:截(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心解毒,养阴生津+
【主治】温病误汗,液伤邢陷,心包受邪。证见发热,神
第
四
童
Il
热
剂
王
辅
之
方
剩
掌
阱
下篇各 论J.
昏谵语等。
【方解】清官汤特点是吴鞠通先生认为诸心^心。所以谤
营汤也有竹叶心。清宫汤用莲子心、麦冬心、玄参心、竹叶卷
心、连翘心。玄参心是什么东西?玄参有心吗’实际上药用部
分是玄参的根。过去有人认为,凡是物的心皆可人心,所谓的
靖宫实际清的是心包。心为君主之官,心包是心的外围,宫城
也,侧重在清心,但这时不单是“清宫”,还要开窍。
这里主要讲一讲犀角的问题,现在犀角买不到,怎么办7
即使买到也不是独角犀的角。现在犀牛属于稀有动物,是受保
护的动物。用什么代替呢7一是玳瑁。玳瑁可不是海龟,至宝
丹中两个药都用了。玳瑁是高背,背甲不是整块的;海龟的甲
是整的t鳖甲也不是整的,可以用大量的玳瑁来代替。不过现
在玳瑁也少了。另外就是用水牛角代,水牛角的力量更小了。
难就难在既要用它人血清热,叉耍用它清而兼透,往往用一个
药来代替不太满意。用什么呢,用玳瑁也好,水牛角也好,甚
至可以用大青叶步配点升麻,比如用了五钱甚至一两大青
叶,而升麻只是几分,很少,十分之一,不超过这个萤。这种
使用的经验t是因以前虽然有犀角.但穷人也用不起,就变通
来用。羚羊角过去都是用大量的石决明加鲜石斛来代替。为什
么强调是鲜石斛呢,鲜石斛以茎圆而外有铁色薄皮的为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