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足,认为这是蛔虫在腹内上冲。但是要拄意,在虫病时,服用
大建中汤很容易呕吐,因为药物太甜。所以太建中汤主要用于
虚寒引起的呕吐。因为人体虚寒严重时,气容易上冲,心胸中
痛实际上多数是胃痛,所以容易见到呕吐症状。这个病主要
从脉象和舌菩来进行鉴别,舌质淡,舌苔肯定是白,脉细、
迟、沉紧。瘴得厉害的时候.还可以见到脉优。脉伏是痛极
时见不到脉,痛稍微缓解一些,脉就出来了。辨这个证时要
注意结合人的整体情况来辨,不然一看脉没有了,就可能吓
一太跳乱了手脚,甚至发生意外。
    太建中汤的服法交代得特别清楚。煎后,分温再服,两次
服药之间隔的时问等于熬一顿稀粥的时间,这样温中散寒止痛
的药力才接续上。特别还讲了痛止以后,饮食要注意,而且服
药以后,还要温覆,这都是强调虚寒太盛时的服药特点和注意
事项。不在短时间内连续服药,散寒止痛的效力就不够,病就
不容易好。
    现在讲回阳救逆的内容,它是阳气衰微、阴寒极盛时的治
疗方法。此时可见到四肢蹶遵,脉微细欲绝是一个危象。需要
注意一个问题t即阴盛阳微。这里的阴盛是指阴寒盛,是邪
盛。那么人体里的真阴如何'到了这个时候。真正之阴一样是
L下篇备  论
虚的。虚的琢固有两个,主要的原圜是呕吐下利,其收是由于
阳虚而不能化朗,固此体内虽然有阴,但阴不能与阳相配而化
生物质,所以真阴还是虚。
    在学习这十疗证时,篇要注意阴阳关系。阴阳本来是互相
维系的,阳来燕化阴,阴来维护阳。“陌在外,阴之使也;阴
在内。阳之守也。”所以“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就是身体
好。可是阳有个特点,阳强则不能密。《内经》上有进么句话t
“明阳之要,阳密乃固”。不密就不能固,不能固,阴就不能
化,气就外泄。在这里插一句,桂枝汤讲丁表虚,叉讲到卫强
营弱。实际所谓的“强”,无论是自身造成的强,还是因为外
邪鼓动的强,都是病态。所谓强,都是太过。作为桂枝汤的太
过,是由外邪的鼓动而太过,所以它跟表虚是一致的,只是字
面表述不l司。
    现在知道,阳气盎了以后,阳就不能固嘎。阴阳两者都虚
丁以后,就不能“阴平阳秘”,就要“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所以说,凡是阴寒极盛,说明阳气也极虚t随之而来的就是发
生册阳离决,所以要救这个逆象。
    一般讲厥逆,都是说四肢厥逆。四肢厥逆有千特点,手冷
过肘,足冷过膝,而且这种肢冷,你用手捂着它不能捂热,中
医术语叫“按之不温”。这就是阳气虚的特点。《内经》上说
丁,“下虚则厥”。下虚指下焦的肾气虚,也就是阴不得阳的温
化i『ij成气,肾气虚就厥。阴盛对枣蹶。
    回阳教逆法中针对的厥为寒蹶,是由于下焦虚,肾阳虚所
致。阴寒盛的寒厥还有一个特点,是恶摩踌卧,这也是阳气不
足所致,因为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阴气盛、阳气虚
则为振寒.表明不但有寒,而且寒得很厉害。再一个就是神衰
教寐的问题,也就是步阴病所讲的臃徽细,但欲寐。即精神萎
靡,精神衰竭。神标志着什么?神首先与阳气有关。《内经》
上讲.“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虚弱,不能养神







朝_





稿
下篇备  论j
了,就会出现神衰。另卦,中医所讲的神,它在哪里呢,怎么
来的呢7《内经》上有这么几句话讲得比较好,“五味人口,藏
于肠胃”。五昧指酸甜苦辣成。中捱把饮食物归纳为五味.因
为食物的性和昧都是受天地之气而成的,所以不同的东西可以
养不同的脏。“五昧_人胃,各归所喜”。“甘先人脾,辛先人
肺”。肠胃的含义包括脾、胃,大、小肠,统称“仓禀之官”。
“胃有所藏,以养五气”(就是用水谷来养五脏)。于是“气和
而生,津液相承,神乃自生”。所以中医学所称人体的神,是
有物质基础的。
    我们看一个人有敉有神,实际是在看他内在的气血阴阳反
映于外的征象。一般我们讲心藏神,人卧则神藏于心,寤贝4神
寓千目t就是说,人醒着的时候,神在眼睛当中。在我们看病
的时债…通过观察病人的眼睛,就可以了解内在的虚实。这是
由抻衰一词顺便提到的内容。关于神的问题.《内经》上论述
的很多,主要强调中医学所讲神是有物质基础的。所以当气血
阴阳虚弱时。神也就虚了。
    通过上述的分析,需要理解,回阳救道证既有阳虚,叉
有明虚,还有外邪寒盛。外米之寒可有几条来路,一十是传
经而来,一个是直中。所谓传经而来。就是病到后期,变成
了虚寒证,伤寒可以如此,温病也可以如此。病的时间长
了,或者治疗不得当,到了后期,就变成虚寒证。所以传经
而来,是逐渐而来的虚寒证。j丕有一种是素体阳虚。再突然
受邪,邪一下子就中于里,这就是直中,这是外邪致病。也
有寒从中生的,指这个人素来阴气盛,阳气虚,阳虚则生内
寒。
    理解上述病机后…才能理解下面的一系列方剂。还有四个
字要记住:阳动阴静。这是强调他们的特性。“阳在外,阴之
使也”,阳是动的;“阴在内。阳之守也”,阴是静的。“阳密乃
固”t阳在外t不能太动,阳强就是动过头了,所以阻强则不
L下篇各  论
能密。
    回阳救逆的方荆为什么有几个变化?这一方面是根据阳气
的虚、阴寒舯盛,另一方面是考虑到真阴的问题,也就是既要
治病,又要考虑到人。下面先讲“四逆汤”。
    四逆.厮
    (《伤寒论》)
    【组成l  跗子一枚.£用,女&,破^H(川0g)  干姜一两半
(6~0g)  甘草£.=M(0g’
    【用法】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台,去滓,分温再服。强
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现代用法:附子先煎一小时,再
加余药同煎,取汁温艇)。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①少阴病。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踌卧,呕吐不
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象微细。②太阳病误
汗亡阳。
    【附方】
    (1)干姜附子汤(《伤寒论》)干姜一日附子一枚_±用.女
&、砬^H,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功用:
西阳除躁。主治: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
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太热者。
    (2)四逆加人参汤(《伤寒论》)即四逆汤加人参一日(3g),
月m兑^。用法同四逆汤。功用:回阳益气,救逆圃脱。主治:
四肢厥逆,恶寒路卧,脉微而复自下利,利虽止而余证仍在
(症状中当有“神衰欲寐”)。
    (3)白通汤(《伤寒论》)葱白目茎干姜M(3~5E)附
子一枚,±.#&,硅AH(5州g)。上三昧,以水三升.煮取一
升,去滓,分温再服。功用:通阳破阴。主治:步阴病。下


t









静F
稿
下篇各  论一
利,脉徽者。若利不止,厥逆无脓,干呕烦者,加猪胆汁一台
(10m1)、人尿五合(50m1).名白通加猪腮汁汤。
    (d)通脉四逆汤(g伤寒论》)甘草=两,是(6g)  附子大*
  #.}月.女&.《八H(5~jog)  干姜=目,Ⅱ^Ⅱ口*(0g)。上三
昧,以水j升,煮取一升三台,去津,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
愈。功用:回阳通脉。主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
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利止,脉
不出等。若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
者t加猪胆忖半合(10m1).名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分温再
服,其脉即束。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5)参甜汤(《正体类要》)  人参d%(9g)  附子地.女&
i钱(6g)。水煎服,阳气脱陷者倍用。功用:回阳回脱。主治
阳气暴脱。手足逆冷,头晕气短.汗出脉微。
    l方解】关于四逆汤的君药,历代注家有的认为以甘草为
君,有的认为以附子为君,我看还是应该以附子为君。因为本
方主治的证候属阴寒里盛,而且到了阳气衰微的程度。“下虚
则厥,阴盛则寒厥”。现在出现了四肢逆冷,明显是下焦阳虚
而阴盛,应该以治疗主病的药物为君。附子温朴命门,温壮肾
阳,能够祛里寒,应该为君药。在这个基础上,以干姜相配,
脾肾并治,温补脾肾之阳。以甘草为佐药,有两个作用。一是
通=吐甘缓,使姜、附相配不至于过分姣烈,制约温热药物的歧
烈之性;男一方面也是用甘草的甘温益气作用,与于姜相配更
好地温中益气健脾。从药物的用量来看,也可阻证明本方甘草
不是四逆汤君药。《伤寒论》中的有许多方子都用甘草,凡是
作为君药、作为主要药的,甘草的用量都大.都是用四两,而
这个地方只用丁二两。这样分析就可以将两派的意见分析清楚
了,特别是在临床上,见到四逆汤证,是先考虑附子还是先考
虑甘草呢'分析透丁四逆汤证,这个问题就搞清楚r。
    下面通过几个方剂的比较说明用药的剂量与病机的关系。
k下篇各  论
首先比较四逆汤和干姜附子汤。干姜尉早汤中的干姜是一两,
附于是一枚,附于选择的是太的;四逆汤中用附子一枚,干姜
一丽半,强壮的^可以用大甜于一枚。干姜三两,太附子的重
量大约为一般附子的2倍。从服法来看,干姜跗子汤是一次服
完,而四逆汤是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台,分温再服.实际上吃
的附子量大约才半个,比干姜附子汤量小。
    从瘟状上也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干姜附予扬所治疗的证表
现为昼日烦躁,夜里安静,不呕不渴,并没讲到凹逆,也没讲
到腹泻,是表证下之后,复发订=误治吼后,见到昼日烦躁,重
伤了阳气。那么为什,厶“轻证”用r重药,而重证用的药却比
较轻,而且还加上丁甘草呢’这就涉及到一开始就提出的注意
保护真阴的问题。所谓“附子走而不守,干姜守而不走”,是
说这两个药都是太热、辛散之品,但是附子与干姜相比较,~
个走。一个守。生姜与干姜相比较时,是生姜走.干姜守.千
姜就不如生姜散。当阳虚阴也虚的时候,阳极容易强而不密,
极容易外越。现在出现了“阳虚烦躁”,急于回阳除躁.所以
不尉甘草,而且“顿服”。再者寒的症状越多,说明阳微得越
厉害。在明盛得厉害而真阴也不多的情况下,决不能一味地用
辛热之品来回阳,要加上甘缓的药物,防止阳强而外越。这是
很清楚的。从这种配伍中可以知道,所谓佐制,所谓制其峻烈
之性,就是使温阳药物的作用缓和而更持续。不是一发而已。
如果温阳药物的作用一发衙已,在四逆汤证时就会出问题。如
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在服四逆汤时可眦用冷服的办法,这也
是一种反佐的办法。反佐是在邪气太盛时,为了防止用药治疗
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格拒不人的现象时,所采敢的“甚者从之”
的方法。在治疗寒证时,为了避免药物与病气相格拒.即热服
药物时日I起的吐泻,电常采取冷服的方法,这也是反佐的一种。
  接下来讲一讲加人参的问题。四逆加人参扬,从原文上口』
以看出,用于利止而出现了其他的症状。四逆物证本来有呕吐


t











下篇各  论一
下利,下利止后,脉不出,说明呕吐、下利.使阴血大伤。在
讲桂枝汤加人参时已经讲过,当时用人参着重在于补气阴。利
止而亡血,所以加人参。四逆汤加人参,傻然是为了补气阴。
这个加减法也证明了刚才讲的问题.就是在阴盛阳微的时候,
真阴也不足,因此进一步可以见到利止而脉不出的现象。在这
种情况下,用四逆汤加人参同然是可以的,目p使没有到利止脉
不出的程度,人参也是可以用的。但是要注意,现在的人参与
过去所用的人参有所不同,要注意用量。用量不要过大,要考
虑虚不受补的可能性。
    下面还有两个方子,一个是白通汤。一个是通脉四逆汤。
首先讲白通汤。
    刚才讲了甘草在回阳救逆法中的作用是甘缓,可是在白通
汤中却不用甘草,而用了葱白.是不是与刚才的说法有了矛
盾7应该注意,白通汤这个病证,是在下利厉害的同时出现了
脉微,它的病情就更加的危急。阴寒盛,阳气虚,因此在使用
姜附的同时,用葱白来通阳,因为葱白是升的,用葱白可达到
升阳的目的。这是个救急的不得已的办法。
    四逆汤也有呕吐、腹痛、下利,怎么能知道白遵汤证的下
利更厉害呢?从紧跟在下面的文字就可以证明。如果用了白通
汤后,利还不止,脉从微发展到四肢蹶逆而无脉,干呕而烦,
紧跟着就要用白通汤加猪胆汁,人尿。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
白通汤加猪胆汁、人尿时的证是阳气与阴液都大伤了,而且产
生了虚热的证。说明阴液大伤而致孤阳不得内守而外越欲脱,
因此,需要采用加猪胆汁作反佐的办法。为什么要反佐呢7因
为在阳虚的基础上有阴气太伤。阳微虚寒,非用热药不可,可
是在阴太伤的基础上补阳,要防备格拒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
借这个机会来养阴。
  为什么要选择猪胆汁呢’有两个依据。一是中医认为,胆
与其他的腑水同,其他的腑都是传化物而不藏,而胆是奇恒之
k下篇备  论
腑,叉叫中精之腑,胆里所藏的是运化水谷之精的精质。二是
因为胆汁是苦寒的,它能泻火,又能滋明。用它的苦寒来反
佐,用它的滋阴米补救真阴所伤,因此在众多的寒药中选取丁
胆汁。人屎可以引火下行,也可以补血,咀前曾提到过这个问
题,即所渭的“还原酒”,是水谷之浊气当中的至清者,性昧
成寒。用这两个药,既能滋补阴血,弥补真阴之不足,叉能引
火下行,在这里是引虚阳下行。所以白通汤加猪胆汁、人尿这
个治法,可以同时解决阴伤而阳无所守的多种矛盾。方药后边
的这句话也很有道理,即“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这话都
说得很肯定。为什么有这样的结论呢?因为证候的发展是从脉
微而来,由于下利不能止,井更加厉害,所以后来脉干脆没有
了。这个脉与刚才讲的太建中扬证因为痛极而脉伏是两回事,
是脉真正的设有了,脉很细很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服用回
阳的方剂,脉马上明硅地就出来了,但不标志着真正的阳回阴
生,而恰恰说明了是回光返照,是残余的一点阳气骤然地被振
作了一下,就像过去所说的残灯复明。阳的本性是动的,一定
要知道阳气的这个特性。在阴役有补上的时候,虚阳被你用
姜、跗一辙惹,相反躁动起来,就促进了它的亡脱。你只有让
它缓缓而虐,慢慢地恢复,标志是脉先恢复到细微,然后逐渐
增强.这才是一种好的现象.即前面所说的“微者生”。所以
我强调用葱白并不是太聪明的办法,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是用
人参要更好一些。但蕴白的问题在这里如果不讲清楚,到下面
讲通脉四逆汤的问题时就有障碍。
    最后一句话,这个方剂役有猪胆计亦可用。单用人尿也
行,但不能都缺。
    再来看通脉四逆汤。从通脉四逆汤的原方进行分析,实际
上就是四逆汤加量。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按照四逆汤原来的说
法,强健舶A可阻用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但到了通脉四逆
汤时,这就成了jE常的量。并且还说,身体强壮者还可以再加







珀_

;}




下篇各  论一
一两干姜,所以它的主治应该是很清楚的。所不同的是,证见
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里寒外热.脉微若绝。速说明虚阳
要向外跑了,其他地方都是一碾虚寒,而脸是红的,这个是虚
阳被里寒逼于上,是出现了真寒假热的现象,见到了戴阳的现
象。
    戴阳的红色,与实证的红色是有区别的。它的红色是浮游
在表面,很娇嫩,与实热证的太红脸截然相反,比阿虚骨燕劳
热的颧红还要娇嫩。阴虚骨蒸的红色就在两颧,戴陌的红色可
以表现为整个脸红,但红色很娇嫩,你一看,就是浮在表面上
的。这个区别讲了以后.今后有机会就得注意观察。
    在治疗戴阳证的时候.首先是加大回阳药的用量,所以用
药的剂量要加大,这也是投有办法的办法。而且非常强调加猪
胆汁,没有猪胆汁的时候要用羊胆。为什么首选猪胆呢?因为
猪是水畜,所以认为用它的胆更好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