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溪诗谜-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如太阳,放妾骑鱼撇波去!”是更进一步而要求解放了。

唐因武氏称帝,女权发达,公主等因政治上之胜利,而又谋恋爱上之
自由,风会所趋,宫人觉悟于内,文人呼号于外,对于君主所施无理的“性
的压迫”,渐有反动的酝酿。谨愿的只敢题诗写怨,狡黠一点儿的,便真的
做出来了。

以上所述五项,实为唐代宫闱不肃之大原因,现在容我来研究义山与
宫嫔的恋爱史罢。

(一)宫中之醮祭

义山之与宫嫔有情,乃由相识之男女道士介绍而来,所以两件恋爱事,
实在可以归并到一件。

唐公主虽学道出家,与宫中仍相来往。玉真公主于父睿宗朝为道士,
但仍时常入宫与阿哥等游戏。相传明皇于皎月之下,恒与玉真、贵妃等,以
锦帕蒙目,为捉迷藏之戏。玉真于裤服袖上,多结流苏香囊,上屡捉屡失(见
《致虚阁杂俎》)。代宗女华阳公主,性聪颖,上奇爱之。大历七年,以病丐
为道士,号琼华真人。病亟,帝亲临视,啮帝伤指(《唐书》〉。其他则唐人
应制从驾道观之诗,非常之多。帝王既幸男道观,亦必幸女道观。(如《幸
白鹿观应制》一题,沈扮期诗云:“唯应问王母,桃作几时华?”崔扮诗云:
“捧药芝童下,焚香桂女留。”皆女道观之证。)宫中与道观既有时常来往的
机会,则外人混入宫中,自非难事。

再者唐代帝王迷信道教,祭醮之风甚盛,到设坛时,羽士可以随时出
入宫庭。唐人《步虚词》每咏其事,卢仝《忆金鹅山沈山人》诗云:“。。 
天门九重高崔嵬,清空凿出黄金堆。夜叉守门昼不启,夜半醮祭夜半开!。。
太上道君莲花台,九门隔阔安在哉!。。”

苏郁(贞元、元和间人)《步虚词》云:“十二楼藏玉堞中,凤凰双宿
碧芙蓉(一作梧桐)。流霞浅酌同谁醉,今夜笙歌第几重!”

卢仝诗或以为寓言,我则以为写实。不过诗虽痛恨宫禁为醮祭所破坏,
对于君主宫嫔尚无“微词”。至于苏郁的诗,我们就不能说他毫无所指了。

义山初次入宫,必因宫中有醮祭事,而为羽流所携入。那么彼时宫中
死了什么人,而有建醮之事呢?这却不能不考。

按文宗后妃,新旧《唐书》都无列传。今据安王溶、庄恪太子、杨嗣
复等传考之:则文宗有二妃,一为王德妃,生鲁王永,即庄恪太子。一为杨
贤妃,最得宠幸,无子,常思拥立安王溶(穆宗子,文宗弟)以自固。

鲁王永于太和六年(公元八三二)被立为皇太子。开成三年以宴游败


度,不可教导,文宗震怒将黜之。群臣极力谏止,上意稍解,命太子入少阳
院。为诛嬖昵者十余人。(见新旧《唐书》)开成三年十月,暴薨。

太子之薨,新旧《唐书》都说为其母恩宠渐衰,杨贤妃屡次在文宗前
谗构其短,中心忧惧,所以郁出病来,而致于死。但我颇疑太子之死,是自
尽的。郑覃、杨嗣复等哀词,所谓“忧竞损寿,沉疴始遘。。”忧竞是真,
沉疴却是假话。太子因为杨妃之构陷,不能辨白,忧愤之余,对品行爽性不
加修饰,为文宗之所切责。想非一次,神经刺激过甚。结果只好自杀了。不
然,“暴薨”一语何来?而《旧唐书·武宗本记》:“初文宗追悔庄恪太子,
殂不由道。。”之一语又何来呢?

不过庄恪太子如何死法,与本文没有关系,可以存而不论。我现在所
要讨论的,是他母亲王德妃究竟死在何年?

文宗崩后,杨贤妃为武宗所杀,史有明文,但王德妃不知下落。据我
推测,德妃当死于开成元年秋间。何以知其然呢?德妃恩宠已衰,心已悒悒,
更加眼见其子为杨妃所谗,东宫之位,岌岌可危,而又无力援救,必更十分
忧闷。忧能伤人,安能无死?太子之母已死,失所倚恃,杨妃之构陷愈急,
始有开成三年议废立之事。新旧《唐书》既未书明王德妃薨于何年,则我之
假定,可以成立。而且义山诗中颇有涉及德妃秋季病笃之事。其混入宫庭,
亦由于德妃之祭醮。义山有《李夫人》三首,前二首为五绝。

“一带不结心,两股方安髻。惭愧白茅人,月没教星替!”“剩结茱萸枝,
多擘秋莲的。独自有波光,彩囊盛不得。”后一首为七古:

“蛮丝系条脱,妍眼和香屑,寿宫不惜铸南人,柔肠早被秋眸割!清澄
有余幽素香,鳏鱼渴凤真珠房,不知瘦骨类冰井,更许夜帘通晓霜。土花漠
漠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苍!”

三诗旧解多以义山悼亡,我则以为悼王德妃而作。梁武帝诗“腰间双
绮带,梦为同心结”此言夫妻必两下情投,方能和合,现在文宗对于王德妃
已无爱情,则德妃无论怎样思慕他,也不过落一个单相思而已,如一条带儿,
便不能结为同心结了。“白茅人”乃指汉方士栾大,武帝使其立白茅上受五
利将军印,同时方士齐人少翁,为武帝招致李夫人的魂魄,盖李义山用以指
宫中之建醮。“惭愧”者,说文宗待王德妃,生前既然无恩,死后又设虚文
的醮祭,替他想想,未免可愧也。“月”乃后象,“星”为妃妾之象,德妃曾
否册为皇后,不可得而知,但所生之子,既为东宫,则亦俨然皇后了。德妃
没,杨贤妃更得擅宠,如代其位,故用“替”字字样。《尔雅》注:“的,莲
中子也。”莲子之心甚苦,“多擘秋莲的”言德妃失宠之悲也。《招魂》:“嬉
光眇视,目曾波些。”《续齐谐记》:“弘农邓绍尝以八月旦入华山采药,见一
童子执五采囊承柏叶上露。绍问用此何为?答曰:‘赤松先生取以明目。’杨
妃之得宠,似与其媚眼有关,似诗中特为指出。与“柔肠早被秋眸割”及《河
阳》诗“可惜秋眸一脔光”皆可互通。

“寿宫不惜铸南人”言文宗宠幸杨贤妃,几欲以金铸之。或用北魏立后,
辄以金铸后容之典,或即暗用越王黄金铸范蠡的故事,无非言其爱宠听从之
极罢了。“柔肠早被秋眸割”言杨妃善于狐媚,德妃柔肠,早被她那一双迷
人的眼睛割碎。此句写妇人嫉妒的心理,可谓入神!“鳏鱼渴凤”等句,言
德妃宠衰,与《河阳》诗“巴西夜市红守宫,后房点臂斑斑红。堤南渴雁自
飞久,芦花一夜吹西风!”相同。“不知瘦骨类冰井,更许夜帘通晓霜”,似
说德妃病入膏肓,还让杨妃给闲气她受;也可以说病室萧条,至于帘破风侵,


都没人来过问,又与《河阳》诗“晓帘串断蜻蜓翼”相通,似乎是当时一桩
实事。

二首五绝,一首七古合在一处,已有些不伦不类,而题为《李夫人》,
又与李夫人故事完全不合,故知其必系借用。《河阳》诗“黄河摇溶天上来,
玉楼影近中天台。龙头泻酒客寿杯,主人浅笑红玫瑰。梓泽东来七十里,长
沟复堑埋云子。可惜秋眸一脔光,汉陵走马黄尘起!。。”也是咏的王德妃
之事。德妃或是河南人,故诗名《河阳》,又屡标黄河字样,以醒人耳目。“梓
泽”似指杨妃,杨妃不知何处人,但史言其与杨嗣复同宗,嗣复宏农人,则
杨妃亦河南人。《通典》说金谷、梓泽并在河南县东北。黄河、梓泽是河南
的二条水,故借以影射二妃。起先德妃得宠,如黄河之影近中天,不意后来
竟被杨妃占了胜利。“长沟复堑”似言杨妃城府之深,计划之密,“埋云子”
或即指谗毁太子一案,借用浮云蔽白日的意思。“汉陵走马”则言德妃果为
杨妃谗死,葬于陵中。又有《烧香曲》全篇咏宫嫔烧香的情景,末数句云:
“。。玉佩呵光铜照昏,帘波日暮冲斜门。西来欲上茂陵树,柏梁已失栽桃
魂!。。蜀殿琼人伴夜深,金銮不问残灯事。。”这首诗或以为叹杜秋娘之
流落,或以为指“甘露”之变,我觉得都说不通,恐怕还是咏王德妃死后醮
祭等事。“铜照”镜也,乃至明之物,今为人所呵,则朦胧了。此乃映射文
宗听杨妃之蛊惑,气死王妃之事。“帘波”二字难解,但《西京杂记》汉诸
陵寝皆以竹为帘,为水文及龙凤象,合下“茂陵”二句,明言德妃葬事。“蜀
殿琼人”则言文宗方拥杨妃而寝,对王妃之烧香,本是虚应故事而已,本来
不问一声,故有“金銮不问”之句。

还有《海上谣》一首,似亦同时所作。中有“。。海底觅仙人,香桃
如瘦骨。。刘郎旧香炷,立见茂陵树。。”全诗过于晦涩,故不具录,我们
现在单来看义山在醮祭时所做的诗罢。《汉宫》云:“通灵夜醮达清晨,承露
盘皠甲帐春。王母不来方朔去,更须重见李夫人!”

醮祭时宫门彻夜开放的景况,则如《齐宫词》之所写:“永寿兵来夜不
户向,金莲无复印中庭。梁台歌管三更罢,犹复风摇九子铃!”

(二)宫庭与道观之交通义山由道观之径路,而达宫庭,以《玉山》
一首为紧要关键。

诗云:

“玉山高与阆风齐,玉水清流不贮泥。何处更求回日驭,此中兼有上天
梯。珠容百斛龙休睡,桐拂千寻凤要栖。闻道神仙有才子,赤箫吹罢好相携。”

“玉山”指道观,“阆风”指宫禁,当时道观皆为皇家之建筑物,而居其
中者,又多为天潢贵胄,其品级之尊崇,足与宫禁相并,故云“相齐。”

次联隐指道观与宫禁通声气。“回日驭”是指当时公主皆握政治权,有
回天返日的力量而言,《唐书·太平公主传》,浮屠慧范奸贪不法,为薛谦光
所劾,将被惩治,贷公主为申理,谦光反得罪。即其一例。“上天梯”之“天”
代表君王所居之所,言由道观而达宫禁,如登天之有梯。

“龙”乃君之象征。庄子“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骊龙颔下,能得
珠者,必遭其睡。”人到骊龙颔下去摘其珠,本极危极险,但在龙渴睡之时,
便可以行所无事;正如一个人跑进宫禁和宫嫔恋爱,原有性命之忧的,然而
沉湎酒色的君王,正有做着钧天好梦,纵然出了“中冓之丑”,他又何尝得
知呢?义山诗“非关宋玉有微词,只是襄王梦觉迟!”可与他此诗互相发明。
“凤要栖”犹言这样如花如玉的美人,你竟捐同秋扇,我不免要据而有之了。


三字扬扬得意,不啻恋爱胜利者之凯歌。而且这二句话对于君王似警告而实
嘲侮,刻毒之极。

末二句是托道士相携入宫之意。此道士或即永道士,乃宋华阳姊妹之
情人,与义山有“姨夫之谊”,也是义山王屋修道时的老同学,因入宫建醮,
携义山入宫,乃情理中事。

(三)宫中景象

入宫之后,所描写的宫中气象,有《一片》之诗可证。“一片非烟隔九
枝,蓬莱仙仗俨云旗。天泉日暖龙吟细,露畹春多凤舞迟。榆荚散来星斗转,
桂花寻去月轮移。人间桑海朝朝变,莫遣佳期更后期。”

《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初醒龙宫宝焰然,瑞
霞明丽满晴天。

旋成醉倚蓬莱树,有个仙人拍我肩。少顷远闻吹细管,闻声不见隔非
烟。逡巡又过潇湘雨,雨打湘灵五十弦。瞥见冯夷殊怅望,鲛绡休卖海为田;
亦逢毛女无'l 极,龙伯擎将华岳莲。恍惚无倪明又暗,低迷不已断还连。
觉来正是平阶雨,独背寒灯枕手眠!”

这一首梦作的诗是义山出宫后,追忆宫中情形与知己朋友闲话,不敢
明言,只好托之于梦。不过唐时宫闱虽不肃,宫禁不能说不严,义山入宫,
似仅此一二次,其与宫嫔相识即在此时,以后幽会,则另有处所。

(四)曲江

义山与宫嫔之欢会,既不在宫中,则必在行宫别馆。细察义山与宫嫔
相会之诗,处处有“板桥”、“溪”、“柳”、“荷”等字样,则离宫必建筑于水
边了。唐时避暑离宫除曲江外,更无别处,于是我在曲江一方面,用心考查,
果然寻出许多证据,证明义山与宫嫔相会之地点,是在曲江离宫中。(1) 
曲江所在之地点司马相如《哀二世赋》云:“临曲江之螆州”,注曰:“曲江
在杜陵西北五里。”杜臆曰:“长安城东有霸陵,文帝所葬霸陵南五里,即乐
游原,宣帝筑以为陵,曰杜陵。”——据此则曲江离长安城十里,在长安城
东南。

《剧谈录》(康骈著)“曲江在府东南十里,秦曰螆州,汉为乐游苑,
皆下杜之宜春也,基地最高。”更足证明曲江所在之地点,果在长安东南十
里。

(2)曲江之胜景《剧谈录》:“开元中疏凿为胜境。花卉环列,烟水
明媚,都人游赏,盛于中元上巳二节。锡宴群臣,赐太常教坊乐。池备彩舟,
倾动皇州,以为盛观。。南即芙蓉园,西即杏园、慈恩寺。。曲江池入夏则
菰蒲葱翠,柳阴四合,碧波红蕖,湛然可爱。”
杜甫《曲江三章》之一,“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九日
曲江》:“浮舟菡萏哀。”《哀江头》:“细柳新蒲为谁绿!”皆天宝乱后作。又
《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可见曲江景物之胜,与都
人士及贵族等游赏之盛。

(3)文宗建造之楼台《西安府志古迹考》,太和元年,文宗发左右神
策军各一千五百人淘曲江,修紫云楼、采霞亭。司马光《迂叟诗话》:“唐曲
江开元天宝间,旁有殿宇,安史乱后,其地尽废。文宗览杜甫诗云:‘江头
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因建紫云楼、采霞亭。岁时赐宴,又诏百
司于两岸置亭馆焉。”
据此则紫云楼、采霞亭,乃文宗所增建,《西安府志》以为修理,颇谬。


又义山《无题》(一作《阳城》)诗云:“白道萦回入暮霞,斑骓嘶断七
香车。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阳城十万家!”此乃与宫嫔恋爱后,追念文宗
建造楼台事而作。“枉破阳城十万家”,可见文宗虽用兵工,糜费财力也不少。

文宗在曲江建造楼台,半为保存古迹起见,半亦为便于自己游赏起见。
文宗有妃杨氏,最为宠幸,建楼或即所以居杨妃。杨妃既居此,则义山所爱
之宫人,亦随侍右左。行宫关防,万不及宫禁之严紧,义山便学武陵渔父,
时来问津了。(五)与宫嫔之幽会

“碧瓦衔株树,红轮结绮寮。无双汉殿鬓,第一楚宫腰。雾唾香难尽,
珠啼冷易销。歌从雍门学,酒是蜀城烧。柳暗将翻巷,荷欹正抱桥。钿辕开
道入,金管隔邻调。梦到魂飞急,书成即席遥。河流冲柱转,海沫近槎飘。
吴市螆**甲,巴。。翡翠翘。他时未知意,重叠赠娇娆。”(《碧瓦》)又有一首
诗和这一首意境相象:“怅望西溪水,潺oe 。。味。。巍2痪4 何锷伲。。痪跸ρ
舳唷色染妖韶柳,光含窈窕萝。人间从到海,天上莫为河。凤女弹瑶瑟,龙
孙撼玉珂。京华他夜梦,好好寄云波。”(《西溪》)

两诗皆咏曲江离宫景物,“河流冲柱”旧注以为“中流砥柱”,大谬。
乃暗用尾生抱桥柱的故事,言与情人幽会之不失约而已,又切合水畔风光。
“海沫槎飘”见《荆楚岁时记》,此喻身入离宫与宫嫔相会,如张骞乘槎上
天而见织女。义山有《海客》一绝云:“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罢织一相闻。
只应不惮牵牛妒,聊用支机石赠君。”《寓怀》云:“星机抛密绪,月杵散灵
氛。”《壬申七夕》云:“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皆相类。牵牛指织女之
夫,即唐文宗。

西溪即指曲江。何以谓之西溪呢?《通志》:“下杜城西有第五桥丈八
沟。”《西安府志》云:“丈八沟在京兆西南一十五里,乃漕河岸最后处。长
杨高柳,莲塘花圃,竹径稻塍,为游览胜地。”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纳
凉》诗注云:“丈八沟天宝元年韦坚所通漕渠。”《西安府志》又云:“曲江之
水,会合城外南来之黄渠水,可穿城而入长安。。”我疑黄渠即丈八沟,因
其在曲江之西南面流来,故义山谓之西溪,又谓之南塘。

曲江既可流入城中,交通自然便利。宫中人有时偷由水路,而达曲江
离宫,与外人相会的必也不在少数。义山《吴宫》诗云:“龙槛沉沉水殿清,
禁门深掩断人声。吴王宴罢满宫醉,日暮水漂花出城。”

“凤女”是所恋宫嫔之名——后详——“弹瑶瑟”乃以弹瑟之声,作幽
会之暗号。《夜半》云:“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斗鼠上堂蝙蝠
出,玉琴时动倚窗弦。”斗鼠蝙蝠皆于夜时出来,赴欢会之人,亦必于夜间
动身,故以相比。“瑟”字后详。“龙孙”义山自比。义山本唐宗室,故诗云
“我系本王孙。”忆其子《衮师》云:“寄人龙种瘦,失母凤雏哀。”“撼玉珂”
者,窗上微拨瑟弦,下则撼玉珂而应之,乃幽会之暗号。“玉珂”即是身上
所御环佩之类,当时仕宦之男子亦佩之。谓之“朝珂”。

《无题》:

“含情春睕晚,暂见夜阑干。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多羞钗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