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颜氏家训集注-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宣城郡王。’”器案:少仪外传上引作“王宣城”,误。
〔四〕赵曦明曰:“魏志东夷传:‘濊国出果下马,汉桓时献之。’注:
‘果下马,高三尺,乘之,可于果树下行,故谓之果下马,见博物志、魏都
赋。’”器案:汉书霍光传:“召皇太后御小马车。”注:“张晏曰:‘汉■有果
下马,高三尺,以驾辇。’师古曰:‘小马可于果树下乘之,故号果下马。’”
北史尉景传:“先是,景有果下马,文襄求之,景不与,曰:‘土相扶为墙,
人相扶为王。一马亦不得畜而索也。’”则果下马在当时视为珍品也。又案:
述异记载“南郡出果下牛,高三尺”,则牛亦有此品,都言其矮小耳。
〔五〕晋书阮咸传:“群从昆弟,莫不以放达为行。”又戴逵传:“深以
放达为非。”世说新语任诞篇:“刘伶恒纵酒放达。”〔六〕郝懿行曰:“吕览
所谓‘痿蹶之机’者也,故自王公至士庶,未有不当习为勤劳者。舍车乘马,
颜君所述,是其一端尔;精进之士,正宜推类求之。”〔七〕少仪外传“猝”
作“卒”。通鉴一九二:“梁武帝君臣,惟谈苦空,侯景之乱,百官不能乘马。”
胡三省注:“言所谈者惟苦行空寂也。”〔八〕宋本原注:“一本无自‘建康令
王复’已下一段。”案:罗本、傅本、颜本、程本、胡本、何本、朱本、黄
本、文津本无此段,今从宋本。卢文弨曰:“通典州郡十二:‘丹阳郡江宁,
本名金陵,吴为建业,晋避愍帝讳,改为建康。’”〔九〕汉书公孙弘卜式儿
宽传:“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儿宽。”〔一0〕卢文弨曰:“殻彰魄小
陆梁,跳跃也。”器案:穆天子传五:“黄之池,其马毶常俊 ;浦螅渎
氂瘛!彼滴那凡浚骸皻,吹气也。”今作喷。文选西京赋:“怪兽陆梁。”薛
综曰:“东西倡佯也。”刘良曰:“行走貌。”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一〕,斯
盖贵谷务本〔二〕之道也。夫食为民天〔三〕,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四〕,
父子不能相存〔五〕。耕种之,茠鉏之〔六〕,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七〕,
簸扬之〔八〕,凡几涉手〔九〕,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江南朝
士,因晋中兴,南渡江〔一0〕,卒为羁旅〔一一〕,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
〔一二〕,悉资俸禄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一三〕,未尝目观起
一■土〔一四〕,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一五〕几月当收,安识世间余
务乎?故治官则不了〔一六〕,营家则不办〔一七〕,皆优闲之过也〔一八〕。
〔一〕尚书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伪孔传:“稼穑,农夫之艰难,
事先知之。”〔二〕器案:本与下文末业对言,本谓农业,末指商贾。文选王
元长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注:“汉书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而人或不务
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案:此文帝诏。)李奇曰:‘本,农也。末,贾也。’”
汉书食货志上:“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师古曰:“本,
农业也;末,工商也,言人已弃农业而务工商矣。”〔三〕卢文弨曰:“汉书
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器案:梁书元纪:“承圣二年
诏:‘食乃民天,农为治本。’”〔四〕尚书益稷上:“烝民乃粒。”伪孔传:“米
食曰粒。”〔五〕汉书文纪:“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注:“存,省视
也。”魏武帝短歌行:“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六〕赵曦明曰:“茠与薅同,
呼毛切。”朱轼曰:“茠,音蒿,拔草也。鉏音锄。”器案:说文艹部:“薅,
或作茠。诗曰:‘既茠荼蓼。’”今诗周颂良耜作“以薅荼蓼”,此盖今古文之
异。
〔七〕卢文弨曰:“打,都挺切,说文:‘击也。’‘拂,过击也。’案:
今人读打为都瓦切,误。”器案:说文木部:“柫,击禾连枷也。”则拂谓以
连枷击禾。
〔八〕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九〕涉手,犹言经手。
〔一0〕少仪外传下、戒子通录二“南”作“而”。
〔一一〕少仪外传、戒子通录“卒”作“本”。史记陈杞世家:“羁旅
之臣。”集解:“贾逵曰:‘羁,寄旅客也。’”〔一二〕力田,谓致力于田事。
史记佞幸传:“谚曰:‘力田不如逢年。’”汉书文帝纪:“力田,为生之本也。”
〔一三〕卢文弨曰:“信如信马之信。”郝懿行曰:“晋简文帝不识稻,亦正
坐此。”〔一四〕罗本、傅本、颜本、程本、胡本、何本、黄本“■”作“拨”,
宋本、文津本作“■”,四库全书考证曰:“刊本‘■’讹‘拨’,据国语改。”
今从之。卢文弨曰:“国语周语:‘王耕一■。’注:‘一■,一耦之发也。耜
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发,广尺深尺。’■,钵、伐二音。”〔一五〕下,
谓下种。
〔一六〕春秋庄二十四年:“郭公。”注:“无传,盖经阙误也。自曹羁
以下,公羊、谷梁之说既不了,又不可通之于左氏,故不采用。”北史齐文
宣纪:“帝内虽明察,外若不了。”不了,犹言不晓也。通鉴一六一胡三省注:
“了事,犹言晓事也。”即谓了为晓也。
〔一七〕三国志魏书司马朗传:“徙民恐其不办,乃相率私还助之。”
北史和士开传:“国事分付大臣,何虑不办。”〔一八〕许骥曰:“自东晋以来,
士大夫羁旅江南,传至宋、齐,几十余世,皆资俸禄而食,不知力田,一遇
世务,猝无以应,宜颜氏深以为戒也。”案:此后,宋本有云:“世有痴人,
不识仁义,不知富贵并由天命;为子娶妇,恨其生资不足,倚作舅姑之大,
蛇虺其性,恶口加诬,不识忌讳,骂辱妇之父母,却成教妇,不孝己身,不
顾他恨,但怜己之子女,不爱其妇。如此之人,阴纪其过,鬼夺其算,不得
与为邻,何况交结乎?避之哉!避之哉!”原注云:“此段一本见此篇,一本
见归心篇后。”赵曦明曰:“案:当削此归彼。”今从之。
卷第五 省事 止足 诫兵 养生 归心
省事第十二〔一〕
铭金人云:“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二〕。”至哉斯戒
也!能走者夺其翼,善飞者减其指〔三〕,有角者无上齿,丰后者无前足,
盖天道不使物有兼焉也〔四〕。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五〕;鼫鼠
五能,不成伎术〔六〕。”近世有两人〔七〕,朗悟士也,性多营综〔八〕,略
无成名,经不足以待问,史不足以讨论,文章无可传于集录,书迹〔九〕未
堪以留爱翫,卜筮射六得三,医药治十差五〔一0〕,音乐在数十人下,弓
矢在千百人中,天文、画绘〔一一〕、棋博〔一二〕,鲜卑语、胡书〔一三〕,
煎胡桃油,〔一四〕炼锡为银〔一五〕,如此之类,略得梗概〔一六〕,皆不
通熟。惜乎,以彼神明〔一七〕,若省其异端〔一八〕,当精妙也。
〔一〕郝懿行曰:“省,读所景切。省事,言不费事也。”〔二〕说苑敬
慎篇:“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
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
多患。’”案:御览三九0引孙卿子,亦载此铭,今荀子无文。御览注云:“皇
览云:‘出太公金匮。’家语、说苑又载。”赵曦明注此,劣及引家语观周篇,
失其本柢矣。
〔三〕郝懿行曰:“‘指’当为‘趾’字之讹。”〔四〕卢文弨曰:“大戴
礼易本命篇:‘四足者无羽翼,戴角者无上齿,无角者膏而无前齿,有角者
脂而无后齿。’汉书董仲舒传:‘夫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
者两其足。’傅读曰附。”〔五〕执,宋本作“熟”。案:吕氏春秋有执一篇,
云:“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宋本作“熟”,不可从。
〔六〕鼫,原作“鼯”,赵曦明曰:“‘鼯’当作‘鼫’,尔雅释兽:‘鼫
鼠。’注:‘形大如鼠,颈似兔、尾有毛,青黄色,好在田中食粟豆,关西呼
为●鼠。’说文:‘鼫,五伎鼠也,能飞不能过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
度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卢文弨曰:“尔雅释文:‘鼫,或云
即蝼蛄也。●,郭音雀,将略反。’诗硕鼠正义引作‘鼩’,音瞿。”郝懿行
曰:“困学纪闻卷五云:‘隋、唐志有蔡邕劝学篇一卷,易正义引之,云:“鼫
鼠五能,不能成一伎术。”’”器案:易晋卦正义引蔡邕劝学篇:“鼫鼠五能,
不能成伎。”王注曰:“能飞不能过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度谷,能穴
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荀子劝学篇:“梧鼠五伎而穷。”杨倞注:“‘梧
鼠’当为‘鼫鼠’,盖本误为‘鼯’字,传写又误为‘梧’耳。”大戴礼劝学
篇:“鼫鼠五伎而穷。”蔡邕鼫鼠五能之说,即本之荀子、大戴礼,作“鼫”
为是,今据改正。至谓蝼蛄为鼫鼠,乃崔豹古今注之言,段氏说文注已斥其
非矣。
〔七〕少仪外传上引“两”作“二”。郝懿行、李详俱引杭世骏诸史然
疑,指为祖珽、徐之才二人。缪荃荪云自在龛随笔一说同。南史张稷传:“性
疏率,朗悟有才略,起家著作佐郎。”〔八〕卢文弨曰:“营综,谓多所经营
综理也。说文:‘综,机理也。子宋切。’”器案:晋书王羲之传:“羲之与殷
浩书:‘知安西败丧,公私惋怛,不能须臾去怀,以区区江左,所营综如此,
天下寒心,固已久矣。’”〔九〕杂艺篇:“真草书迹。”又:“书迹鄙陋。”书
迹,犹言书体墨迹也。
〔一0〕少仪外传上引“差”作“瘥”。案:周礼天官医师:“岁终,
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 。十失四为下。”注:“全犹愈也,以
失四为下者,五则半矣,或不治自愈。”〔一一〕器案:此文画绘,盖亦指北
朝时尚之胡画,北史平鉴传:“夜则胡画以供衣食。”又下引祖珽善为胡桃油
以涂画者是也。
〔一二〕卢文弨曰:“棋,围棋。博,六博。”〔一三〕“胡书”二字,
各本无,今据宋本补。鲜卑语谓语言,胡书谓文字。庾信哀江南赋:“河南
有胡书之碣。”广弘明集二0引萧绎简文帝法宝联璧序:“大秦之籍,非符八
体;康居之篆,有异六爻。”则当时外文之传入中国者多矣,然庾、颜之所
谓胡书,则指鲜卑文字也。
〔一四〕卢文弨曰:“北齐书祖珽传:‘陈元康荐珽才学,并解鲜卑语。
珽善为胡桃油以涂画。’盖此数者,皆当时所尚也。”〔一五〕卢文弨曰:“神
仙传载尹轨能炼铅为银,后世亦有得其术者,然久未有不变者也。”〔一六〕
卢文弨曰:“梗概,大略也。薛综注张衡东京赋:‘梗概,不纤密。’”〔一七〕
黄帝内经:“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一八〕论语为政篇:“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上书陈事,起自战国〔一〕,逮于两汉,风流弥广〔二〕。原其
体度:攻人主之长短,谏诤之徒也;讦群臣之得失,讼诉之类也;陈国家之
利害,对策之伍也;带私情之与夺,游说〔三〕之俦也。总此四涂,贾诚〔四〕
以求位,鬻言以干禄〔五〕。或无丝毫〔六〕之益,而有不省〔七〕之困,
幸而感悟人主,为时所纳,初获不赀〔八〕之赏,终陷不测之诛,则严助、
朱买臣、吾丘寿王、主父偃之类甚众〔九〕。良史所书,盖取其狂狷一介〔一
0〕,论政得失耳,非士君子守法度者所为也。今世所睹,怀瑾瑜而握兰桂
者〔一一〕,悉耻为之。守门诣阙,献书言计,率多空薄,高自矜夸〔一二〕,
无经略之大体〔一三〕,咸■糠〔一四〕之微事,十条之中,一不足采,纵
合时务,已漏先觉,非谓不知,但患知而不行耳。或被发奸私,面相酬证,
事途回穴〔一五〕,翻惧■尤〔一六〕;人主外护声教〔一七〕,脱加含养〔一
八〕,此乃侥幸之徒,不足与比肩也〔一九〕。
〔一〕赵曦明曰:“案:若苏秦、苏厉、范雎、韩非、黄歇之辈皆是。”
〔二〕文心雕龙章表篇:“降及七国,未变古式,言事于主,皆称上书。秦
初定制,改书曰奏。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
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请,议以执异。”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
“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耳。”〔三〕史记苏秦传:“苏秦兄弟三人,皆游
说诸侯以显名。”卢文弨曰:“说,舒芮切。”〔四〕贾诚,即贾忠,避隋文帝
父杨忠讳改。贾,读左传“贾余勇”之贾。
〔五〕论语为政篇:“子张学干禄。”集解:“干,求也。禄,禄位也。”
〔六〕丝毫,宋本、朱本作“私毫”,未可从。
〔七〕卢文弨曰:“不省,不见省也。”〔八〕卢文弨曰:“不赀,亦作
‘不訾’。颜师古注汉书盖宽饶传:‘不赀者,言无赀量可以比之,贵重之极
也。’”器案:通鉴五0胡注云:“赀之为言量也,不赀,谓无量可比也。”〔九〕
赵曦明曰:“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严助,会稽吴人。郡举贤良,
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擢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
主父偃、徐乐、严安、东方朔、枚皋、胶仓、终军、严葱奇等,并在左右,
及淮南王反,事与助相连,弃市。朱买臣,字翁子,吴人。诣阙上书,会邑
子严助贵幸,荐买臣,拜为中大夫,与助俱侍中。后告张汤阴事,汤自杀,
上亦诛买臣。吾丘寿王,字子赣,赵人。为侍中中郎,坐法免,上书愿击匈
奴,拜东郡都尉,征入为光禄大夫侍中。后坐事诛。主父偃,齐国临淄人。
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
奴。是时,徐乐、严安亦俱上书言世务。上召见三人,谓曰:“公皆安在?
何相见之晚!”皆拜为郎中。偃数上疏言事,岁中四迁。大臣皆畏其口,赂
遗累千金。为齐,刺齐王阴事,王自杀。上大怒,征下吏治。公孙弘以为齐
王自杀,无后,非诛偃无以谢天下。遂族偃。’”卢文弨曰:“吾丘音虞丘,
主父音主甫。”〔一0〕论语子路篇:“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包注:“狂者进取于善道,狷者守节无为。”
尚书秦誓:“如有一介臣。”释文:“一介,耿介一心端悫者。”案:别解“一
介”作“耿介”,盖本此。
〔一一〕卢文弨曰:“瑾瑜,美玉;兰桂,皆有异香。以喻怀才抱德之
士,耻为若人之所为也。”器案: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补注:“在衣为怀,在手为握。瑾瑜,美玉也。”拾遗记六后汉录曰:“夫丹
石可磨而不可夺其坚色,兰桂可折而不可掩其贞芳。”〔一二〕汉书地理志下:
“矜夸功名。”黄叔琳曰:“做秀才当如守贞之女,上书陈事,何异倚市门乎。”
〔一三〕文选三国名臣赞序:“元首经略而股肱肆力。”吕向注曰:“经略,
经营也。”〔一四〕■糠,罗本、傅本、颜本、程本、胡本、何本、朱本、别
解作“糠■”。卢文弨曰:“庄子逍遥游释文:‘■糠又作秕糠,犹烦碎。’”〔一
五〕穴,原作“■”,今据郝、李说校改。卢文弨曰:“迂回丛■,言所值之
不能一途。■,而陇切。”郝懿行曰:“案韩诗云:‘谋猷回穴。’文选班固幽
通赋用之,曹大家注云:‘回,邪也;穴,僻也。祸福相反。’”李详曰:“案:
‘■’当作‘穴’,文选幽通赋:‘叛回穴其若兹。’曹大家注:‘回,邪也;
穴,辟也。韩诗:“谋猷回穴。”’‘穴’亦作‘泬’,潘岳西征赋:‘事回泬而
好还。’善注:‘韩诗曰:“谋犹回泬。”’‘穴’、‘泬’义通,善得各据所引而
用之。二字犹言反复,卢读为而陇切,非是。”器案:郝、李校是。韩诗之
“谋猷回穴”,毛诗小雅小旻作“谋犹回潏”,穴、潏音近通用,卢以“穴”
为“■”,非是。文选宋玉风赋:“回穴错迕。”李善注:“凡事不能定者回穴,
此即风不定貌。”汉书叙传:“畔回穴其若兹兮。”颜师古注:“畔,乱貌也。
回穴,转旋之意也。”〔一六〕翻,抱经堂校定作“■”,宋本及诸明本都作
“翻”,今从之。卢文弨曰:“‘■’与‘翻’同。■,俗愆字。”朱本注曰:
“■,愆同。”郝懿行曰:“■,广韵云:‘俗愆字。’汉武帝立齐王策文云:
‘厥有■不臧。’注:‘■与愆同。’”〔一七〕尚书禹贡:“声教讫于四海。”
正义曰:“声教,声威文教。”〔一八〕卢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