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天照镜子,和另一个自我倾心交谈吧!早晨起床后对着
你的朋友大声说;‘早上好广你的朋友也会照样回答你,要是觉
得有些情绪不佳,就对你的朋友高喊一声:“加把劲,打起精神
来!你是不会失败的尸你的朋友也会这样鼓励你。
如果在追求自己的目标途中受到挫折,就对你的朋友大声
叫喊;难道你这么软弱无力吗?不,你前途无量,只要你全力以
赴,就一定能成功!”这时,你会感到自己又重新获得了勇气。
此外,有些商人每天在上班以前,都会面对镜中的自我说:
”今天要好好地干。”只要能对自我施以此种暗示,据说不难产生
更好的绩效。因此,镜子不但能装饰门面,而且也是调剂身心的
有效工具之一。
镜中的你是你的潜在意识,是你在你心中的投影,每天不可
随随便便地照镜子,而应在愉快、乐观的情绪中寻找自我。
克制是美德
有一次,长岛茂应一名大富翁之邀请参加晚宴,主人因不胜
酒力,席中醉醺醺地逃回自己的卧室。长岛茂想去照料一下,不
料在卧室门口意外发现,主人正站在镜子前喃喃自语;江田勤,
你怎么了?客人存心要看你的醉相取乐,你绝对不能输!你并
没有醉,你已经清醒过来了,今天你是主人,你是不可能醉倒的
主人不断地重复着这些话,随之,他的姿态不知不觉地挺拔
起来。然后,他又昂首阔步地回到晚宴场所,振振有词地谈起他
的事业计划。’
这位富翁对镜子中的另一个自己诉说的做法是有心理学依
据的。因为,自我控制的原则,首先就是能否客观地看自己。关
于这一点,只要仔细观察那种精神异常的患者,就很容易得到说
明。
精神病患者,凡病情较严重的,行动都很迟缓,无法客观地
看自己,他们总是说广我没有疯,是他们把我当疯子。”所以,我
们经常说;只要还能怀疑自己是否患有精神病的人,就绝对不
是真正的精神病患者。”
能够驾驭我们自己的心灵的人,才能得到心灵上的宁静,得
到精神上的自由。
能从精神上对自己有一种自制能力,是人格完善的一个标
志。
当你具有这种完美的人格时,你会发现,人格的力量帮助你
走向成功,走向幸福。
伟大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来之不易,整个创造的过程都
贯穿着创业者的自制——对自己的某些欲望的克制和对阻挠着
事业进展的各种事情作不懈的斗争。若没有这种克制和毅力的
存在,许多成就无法取得。
多湖辉举例说年轻的鲍勃·琼斯在圣·安德路第一次参加不
列颠公开锦标赛的赛事时,高尔夫球打得很糟糕。同时,他的情
绪很不稳定,动辄发脾气,并不断的懊悔。当他打到第14个洞
的时候,竟然盛怒之下一把撕去自己参赛的号码,成碎纸片往风
里撒。幸而,他后来练习了抑制和忍耐的功夫,终于克眼了焦躁
不安的弱点,成为独步球坛的高尔夫高手,并赢得人们对他的另
一种称赞。那就是,他不断完善了自己的品格,取得了事业的成
功。
一个训练有素的人能够从掌握自己的能力中,得到这种自
制能力和完善人格的极大力量,逐步减少内心的冲突,逐渐使自
己的希望和自己的意志成为一体,并引导自己走向欢乐和成功。
即使是对日常小事,若我们仍然记得自我克制,也会让你受
益匪浅。每个人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习惯上的缺点,最平常的莫
过于喜欢在闲聊中浪费光阴或拼命抽烟喝酒扮潇洒,而一个有
自制能力的人,不会让闲聊占去大部分时间和耗费精力;就会少
抽根烟,少喝些酒,多做些实在的有益的事情。在你对某种嗜好
产生一种狂热而这种嗜好又只会销蚀你的精力时,使出你的自
制能力,将自己从这种恣情纵欲的生活方式拯救出来。
从不断练习克制、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中,你会享受到克制
的力量带给你的成功和喜悦,你会感受到生活的富足。
人类不断地想方设法去控制地球的其它生灵,去征服自然.
征服海洋和天空,那么,也应该不断地学习克制自己,那些追求
生命完美的人是不会放弃对自己的驾驭的。
从孤独感中解放出来
一位中小企业的负责人问多湖辉先生,为什么从乡下来城
市就职的年轻人,非常欠缺安定性,可有什么好的对策?多湖辉
先生建议他给那些住集体宿舍的职员父母写信,拜托他们选买
两件内衣,寄给自己的孩子。
不久.陆续从乡下寄来了全新的内衣,原来死气沉沉的集体
宿舍立即充满了生气,管理员每天都要忙着应付前来询问’我家
里寄包裹来了n酽的年轻职员。渐渐地,这些年轻职员的缺勤率
开始降低,辞职的人更是大大地减少了。
离开父母的怀抱,独自到城市中讨生活的人们,只是接到了
母亲寄来的内衣,便获得了摆脱孤独的感觉,这是何等奇妙的事
呵!但无论如何,孤独感是任何人都难以忍受的。
想要从这种状态中获得解放,最好的方法就是恢复与以往
关系最密切的人的联系,多湖辉称之为“亲和”。
你也许曾有过类似的孤独感,或常常有孤独的感觉。下面
的建议必能帮你驱逐孤独:
1.别老想着给每个人都留下好印象。越是想博得每个人
的好感,越是觉得孤独。世界上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有拥护
者,同样也有反对者。
2.少指责别人。对喜欢指责别人的人,大家都敬而远之。
3.别一板正经。与他人的“亲密关系”是解除孤独的良药。
如果你老是一板正经,难于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谈点你的私
事吧!例如你的家庭,你的孩子等等,
4‘不要只跟一个人。关系亲密’。应该至少有两个以上可
以倾诉的对象。
5.不要见面就“亲密”。如果初次跟人见面就和盘托出,会
把人家吓跑。
6.常逛逛商店。使你感觉你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7.参加演讲会。不但能增进知识,也容易多认识一些人。
8. 向报社投稿。虽然不一定会被采用,但可以使你充实。
9.写信向厂商索取资料。虽然你并不想买什么东西,经常
有东西看却可以减轻孤独。
10.给热门电视节目打电话。成为他们的固定观众,常与
他们保持联系。
做个会休息的人
任职于某公司的E君,平时最讨厌工作,他一直梦想不工
作也能有饭吃。一天,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因为他得了肝病,
公司给了一年病假,休养期间,工资照付。
此时,他的同事都预料:E君出院以后,更难有所作为。一
年后,E君出院了,出乎同事预料,同以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他竟变成了一个处世积极、办事勤快的职员。上司也对他另眼
相看,不久,他便得以升迁。
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求,想尽一己之力为社会做些有
用的事,但若没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这种欲求只能长眠于自
己的心中。前面提到的E君,因病被隔离在医院中一段时间,
使他的自我表现的欲求得以苏醒,才能做任何事都很积极主动。
1920年,日本的森田正马首创“隔离疗法”,便利用了心理
学上的这个原理。当一个人突然出现不想做事的念头时,他便
把这个人隔离起来,索性完全不让他做事,一段时间以后,此人
便能恢复原有的活力。
其实,当你产生不想做事的情绪时,不见得非得休息一两
天,也许只需要小憩一两个小时,也能收到同样效果。
但是有时与其无所事事地休息,不如积极活动身体。比如
说当孩子提出要求:
“爸爸,今天是星期日。带我到动物园去玩嘛!”当孩子这样
要求时,大多数的爸爸会想出一大堆理由拒绝。也许,做妈妈的
也会附和;‘爸爸平时工作很累,星期日就让他在家休息吧广
大人的想法是:到动物园逛一天,会影响星期一的工作。其
实不然,经由各种问卷调查得知,星期日在家跷脚看电视的人,
星期一的工作效率反而不高。
按说,星期日在家休息了一天,星期一上班应该精神百倍才
对。奇怪的是,反而无精打采,难以集中精力工作。据调查所
知,许多人都有这种体验。为此,大脑生理学家塞杰诺夫指出,
与其无所事事地休息,不如积极地活动身体,反而有利于恢复精
神.提高工作效率。
据说,采用这种休息方法的人,星期一不会发生迟到或缺勤
的现象。如果你经常提不起精神,不妨采用塞杰诺夫式建议的
的休息,以利转换情绪。
“睡眠学习法”
目前,录音带的利用在一般家庭都很普遍,它甚至跟电视或
收音机一样成为生活上的必需品了。有人用来听歌曲,有人用
来练习英语,录鸟儿歌唱,或录摩托车的声音。其中也有人把录
音机,应用有到睡眠学习法方面,这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一种心理
学上的用途。
这种学习法就是把录有课业内容的录音带,在就寝之前播
放,使一个人在睡眠中也能够继续读书。这种研究和实验在日
本很盛行。
本来,一个人在熟睡之前,或尚未完全清醒之前,常产生一
种很特殊的催眠状态,那么,我们可将录好的课业内容,趁他在
无意识的催眠状态下灌进他的脑海里。
总之,这种方法跟催眠术的原理相同,因为一个人在催眠中
接受暗示以后,一旦清醒过来,也仍然会遵照被催眠的暗示去行
事。
在催眠的状态下,被暗示性的效果非常良好,所以,人们也
将这种睡眠学习法,应用在如何恢复自信方面。例如在就寝时,
不妨在枕头旁边放这样的录音带;‘我现在的心情最好,情绪最
安定,应该要好好地休息,明早一醒来,必然精力旺盛,工作起来
干劲十足。,’
每晚这样反复不停地播放,数周后,这种暗示自然会生效,
个人也能很轻松地应付工作或课业。
事实上,也有不少人利用此法来矫正自己的恶癖。多湖辉
就曾经做过这种实验。
他把一群咬指甲癖的孩子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在就寝前,都
能听到老师的录音带:“你不要再咬指甲了,这是不卫生的习
惯。”
另外一组孩子,老师只是告诉他们要改正咬指甲的坏习惯。
这样连续听了一个月之后,果然听录音带这组小孩都矫正
丁咬指甲的恶习;而另外一组孩子能改正这个坏习惯的却不多。
因为录音带里的声音,正好是自己所尊敬的老师的声音,所以,
这种声音比自己的声音更具效果。要想做个老师喜欢的孩子,
就必须听老师的话。
如果诸位常常为自卑感所苦,或者每天都闷闷下乐,那也不
妨试用一下上述办法。
任何一件事都有其优点,当然也包括粗鲁的语言
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话:一位评论家的工作,无非是将批评的
箭头对准一切权威或权力等对象,借此寻求内幕材料,因此他
一定要有勇气跟任何名重一时的学者或实力者进行对等的谈
论。
若交手不到三回合就被对方的威望制住,那就无法找到可
批评的着眼点了。因此,不管对方怎么奚落,你也要有意识地侃
侃而谈。
日本著名的评论家细川隆元和藤原宏达等人,经常主持电
视上的“时事座谈”节目,他们的谈吐绝非很高雅,不过,他们却
能直言不讳,不加修辞的言论,反而增加批评的趣味性。
同样地,我们在面对很难应付的强敌,心理上受到某种无形
的压力时,如能有意识地运用此法,使自己在心理上跟对方处在
平等的地位,自然可以免于受到对方的威压与束缚。即有意使
用不甚高雅的措词,则可以使自己的心理与对方处于同等位置。
有许多例子可以参考,例如不必称呼对方的名衔,而直接指名道
姓,或者不叫名字而称呼“你”即可。
有趣的是,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金庸大师也深黯此点,
在他书中多处可见。例如他在《雪山飞狐》中有一段描写:
那僧人宛如未见,续道;此间一无柴火,二无酒饭,寒气好
生难熬。那主人的庄子离此不远,各位都算是和尚的朋友,不如
同去歇脚。那主人见到大群英雄好汉降临,一定开心,他妈的,
大家同去扰他一顿!”说罢呵呵而笑,对众人适才的浴血恶斗,似
乎全不放在心上。
众人见他面目虽然丑陋,说话倒是和气,出家人口出‘‘他妈
的”三字,未免有些突兀.但这些豪客听在耳里,反感亲切自在,
提防之心消了大半。
克服你的恶情绪,练习‘健全心理’
恶劣情绪,亦即心理上的不安状态。为恢复自信心,你可试
用下面三种办法。
一、明个人优劣,知对方底细。倘若你的恶劣情绪源于你的
敌手,则必须设法弄清对方的底细,哪些是他的长处,哪些是他
的弱点。当你清楚地知道了对方的一项项弱点以后,一定会产
生“他也不过如此”的想法。
然后,再分析你的优势、劣势。自己的劣势当设法回避或夺
短为长,而用你的优势去比较对方的劣势,相信你定能找到克敌
制胜的妙着。
二、承认错误,认清错误,解除错误。倘若你的恶劣情绪源
于自己的失误,则应承认现实,找出失误原因,设法挽回弥补,井
汲取教训。
三、换一个角度观察自己。倘你一时难以找出造成自己恶
劣情绪的根源,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观察自己。用欣赏眼光观察
自己,定会发现,原来自己还具有不少以前没有发现的优点。利
用这种奇妙的心理,你可转换自我暗示,改变自己的精神状况。
再者,快乐不是偶然到来的东西,而是你自己加以决定、制
造出来的,除了你自己,别人不能决定你的思想。
把世界上的事物或个人生活的遭遇看成是可恶的还是快乐
的,全在于个人的抉择,有健全心理的人自然会选择后者。“健
全心理’就是一种乐观向上、追求光明的健康的心理状态。
追求光明思想、光明事物的健全心理,能‘扶起,栽了跟头的
人,能使处在紧张或恶劣环境中的思维变得清醒,能使不安、激
动等不良情绪缓和下来。
例如,一位杰出的运动员谈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时认为,要将
快乐、胜利的时光记在脑海里,以便在危急时想到这些记忆,从
而求取动力与灵感。他小的时候经常到一条小溪边玩耍,那轻
柔的流水和绿色的草地都给他留下强烈的、美好的印象。后罘
每当球赛前紧张时,他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回想这个轻松、愉快的
景象上,心里的紧张情绪自然就松开了。
每个人都应该有计划地、逐步地练习自己的“健全心理”,这
是培养“快乐习惯”的方法。学生面临考试时,工人面临技术竞
赛时,都可以运用这位运动员的方法,借用‘健全的心理’驱逐紧
张不安甚至是恐惧退缩的情绪,得以出色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不要过分忧虑与谨慎
人常说日本民族是一个“紧张的民族”,认为日本人具有一
种无论什么事都非紧张不可的民族性。造成这种民族性的原因
很多,其中求胜心切是最大的一环。如一参加奥运会,就想得到
所有的金牌;参加考试,也抱有非录取不可的心理;甚至于才与
人初次见面,便希望事情马到功成。他们太希望成功,那么害怕
失败的不安心理也就相对增加。结果,徒然产生不必要的紧张,
而牢牢地约束住自己,这样,往往发挥不出正常的水平,得不到
预期的效果。
我们知道,要圆满完成一件事,适当的紧张感固然需要,但
如太强烈了,心理便会失去平衡,肌肉、思维也随之僵化,无法灵
活地应变,而导致失败。
所以,在办事时,千万不要太在意成败。而与人初次见面
时,也不要抱着势在必得的想法,只要将这次会面当成下次见面
的成功的基础,便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紧张心理;并且,由于心
情已放松,你往往还能意外地有所收获呢!
有一个成语故事,讲的是一位卖油的老人将油通过铜钱眼
倒入油葫芦之中而不外洒一滴,引来围观人的喝彩和赞叹。
他的被赞赏是由于他技术高超,与众不同。一般人往瓶中
灌入液体时,在液体行将进入瓶口时,手就会颤抖起来,于是,液
体洒到了瓶外。
这种情况在医学界被称作“目的的颤抖”。
人要达到目标时,如果过分用心,或过分谨慎地想避免错
误,往往会发生像上述一样的情况。
过度的谨慎,或害怕失误的忧虑,是一种过度的否定反馈。
以口吃的情况而言,有口吃毛病的人,心里老是想着可能犯
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