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效率的12项原则-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大型产业协会的总裁正计划在行业内实施标准化政策,在和效率顾问签订合同时,谈到了原材料、直接劳动力和直接人工的比例等问题,顾问指出提高效率就意味着减少一线工人的工作时间,从而减少工资费用及工作百分比。这位总裁迅速地就这一问题下了决策。他拒绝了顾问提供的方案,并拒绝在有问题的店铺里采取任何高效措施。    
    在世界铁路建设的早期,错误的理念大大增加了成本,其低效性遗留下来的问题几个世纪都难以消除。    
    英国工程师设立了等级,即曲率和双轨的高标准,但是同时设立的间隙标准却很低,以至于使英国铁路的最初成本增加了两倍,并且永久性地降低了他们的运输能力。    
    据说巴伐利亚国王路易斯一世(King Louis I)在他的国家试乘第一条新建的铁路时很失望,因为整条铁路都没有穿过任何隧道。结果整个线路不得不重新设计,只为了使之能穿过一座山。    
    当工程师谦恭地询问沙皇尼古拉斯(Emperor Nicholas),圣彼得堡与莫斯科之间的线路该如何设置时,沙皇拿起一把尺子和一支铅笔,在两个城市之间画了条直线,“先生们,这就是我们的路线。”这条铁路每英里的成本是33。7万美元,全长大约400英里。而芬兰的铁路因为采纳了一位员工的建议,每英里的花费是2。3万美元。


第一部分第3章 第1项原则:定义清晰的理念(2)

    美国人喜欢嘲笑这些错误,但一位海军军官不经过调查,不顾海军建设委员会的反对,就下令根据设计图建造“德克萨斯”号,而那些设计图是为两艘不同型号的船而做的,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武断行为吗?毋庸置疑,“德克萨斯”号是一艘畸形的船。它的用场就只是以“圣•;马科斯”号的名义被作为攻击目标,来测试新型军舰大炮的精度和威力。    
    我们也会想到美国州际公路的例子。其两点间的水平面距离是384英里,但他们却故意不考虑这个距离,而是翻越海拔2 500英尺的山脉,造成两点间巨大的水平面升降。政府官员为了省下给西方城市居民的一点补贴而放弃了一条很好的线路。    
    在所有的例子中,从检查铁轨裂缝的技工到皇族或者决策铁路线路的官员,他们都坚持一个确定的理念,无论这个理念是多么的糟糕。当这些理念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时,其结果是成本极大地增加了。技工购买了600美元的汽缸而不用仅30美元的补丁;工头希望雇用尽可能多的同宗教成员,而用低档的机器制造汽缸来创造高额的计件率;总工头雇用很多不必要的工人在工具车间工作,让工人们忙碌于毫无价值的工作,增加了原材料和制造费用;车间总管因为自己手下的工人数超过1 000而得到满足,并很乐意地默许了总管的意见将人数又增加了50%,这样的后果是,制造一个600美元的汽缸成了必要的事,技工成了一个工作提供者;增高2 500英尺海拔导致需要增加额外的火车头,也导致更多的机会去制造新汽缸而不是使用补丁修补汽缸。    
    这些例子都说明低等或是有偏差的理念造成损失,但是模糊的理念和个人利益驱动有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在对塞瓦斯托波尔(Sebastopol)的围攻战中,在起居室中用餐的军官们吃惊地听到数次轰隆隆的炮响声,夹杂其中的是船中央士兵们的爆笑声。发射每一枚炮弹的花费是250美元。后经调查,这是海军们正在打赌,每人轮着向广场上的驴子开炮,看谁能惊动这头驴子而不伤害它。    
    一位工程师向地面倾倒40美分一加仑的石油,目的是用装石油的锡铅软焊料修补一个价值15美分的罐子上的裂缝。最近有人曾目睹一个铁路上的工头和他的工队将一根长达30英尺的钢轨埋进土中,因为将钢轨埋进土中远比将它捡起来放到应该放置的地方省事得多。    
    一位年轻的铁路服务部工程师花了750美元购买摄影器材,他显然认为只要自己花了足够的钱,就能弥补个人在气象、光学以及其他方面的不足,将工作做好。一个工厂的主管订购了一个大型自动车床,用于将一根整棒加工成曲柄插件。他没有自己的理念,但却模糊地觉得自动化的车床能降低成本,而这个车床的价值只限于将金属线切割成小螺丝,这种自动化车床浪费的原料成本比一个工人用旧式的锻造和翻转方法制造产生的成本更多,因此在制造曲柄插件过程中原材料的费用比人工费用更高。    
    美国人的头脑是很机敏的,作为个体,他们的成功取决于他们的个人英雄主义,但他们取得了伟大成功的同时也承受着重大的个人失败。    
    一个美国记者被派去寻找利文斯顿(Livingston)(1869年,在《纽约先驱报》任职的记者亨利•;莫顿•;斯坦利被派往非洲,前去寻找在那里失踪的英国探险家戴维•;利文斯顿。他在非洲几经辗转周折,终于找到了利文斯顿——译者注)或是一个美国探险家受命去往北极这种事并不偶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即使有些疯狂的建议不能被实施,但是却总被理直气壮地提出来。正是这种鲁莽的自信、冲动和对个人英雄主义的依赖要为那么多的失败负责。    
    当太平洋主干线铁路还在设计的时候,一位出色的年轻测量员兼铁路工程师写了一篇论文,文中建议新铁路的规格要达到30英尺,运货车的车厢应大到足以装下1 000吨的货物,新的村庄、小镇和城市的建筑物应该全部用标准的水泥建成。幸好这位年轻人的权力与他的想像力并不一样大,但情况并不总是这样的。不但个人会犯错误,公司本身也会犯后果更严重的错误。因为如果公司不是由专家组成,那么他们就无法抑制有强烈意愿的领导的野心。结果,人们缺少了清晰明确的理念以及一系列相关的理念,而清晰的理念可用于解释世界七大历史文明奇迹、现代七大奇迹和可堪与之相提并论的美国七个伟大工程。    
    世界上有七大历史文明奇迹,每一个都是不朽之作,令人景仰。即使历经了数个世纪,异族的人依然能辨认和体验到创造这些奇迹的清晰的精神理念。一种检验明确理念的方法是即使我们不总是认同它,但是我们能理解这个理念。    
    人类历史最古老的奇迹就是伟大的埃及金字塔,它以前曾是墓穴,又是天文仪器。最后的一个文明古迹亚历山大灯塔也在埃及,它指引着当时古老世界的商船来到这个伟大的城市。在当代世界奇迹中有一项也在埃及,这就是苏伊士运河。可见在人类4 000年的历史中,埃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们都能体会那种愿望:建造最高最大的墓穴,以便使国王和皇后的尸体能被保存下来,不会腐烂,直到复活之日,一直都以尊贵的姿态躺在那里。即使被建筑家萨垂斯(Sostratos)所戏弄(他将自己的名字刻在石碑上,然后在外面覆盖了一层水泥,再刻上国王的名字),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托勒密(Ptolemy)国王建造这个伟大灯塔时的理念。    
    在剩下的五个历史文明奇迹里,有一个是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以独特的灌溉系统浇灌的热带植物一直供养着稠密的人口,这些人的力量及时抵抗了来自加拿大、北欧和北亚、阿根廷以及中美洲甚至整个热带岛屿的文化冲击。另外的四个奇迹都在希腊,其中有以弗所(Ephesus)的戴安娜神庙(Femple of Diana);国王摩索拉斯(Mausolus)的遗孀为其建造的陵墓;罗德斯巨型雕塑像(Colossus of Rhodes),雕像的双腿一直延伸到海港的入口;第七个是古希腊雕刻家菲迪亚斯(Phidias)的杰作——奥林匹克山的(主神)朱庇特(Jupiter)的黄金象牙雕像。这七大奇迹每一个都有着深刻的含义,它们分别代表着信仰、希望、爱情、美丽和人民的骄傲。    
    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中没有一个是在美国的。第一个已经有400年的历史,它蕴含着宗教精神,这就是位于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它也是现今最大的教堂;第二个有着100年的历史,这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征服者拿破仑一世的胜利而建造的最伟大的凯旋门;其他的五个都是现代工程作品。现代世界七大奇迹鲜明地体现了这个时期理念的变化。在世界七大历史奇迹中只有一个是具有实用性的,而在现代世界七大奇迹当中也只有一个是代表宗教精神的,有五个都具有很明显的实用性。不过它们的生命都是高贵的理念所赋予的。


第一部分第3章 第1项原则:定义清晰的理念(3)

    在实用性的作品中,首屈一指的要数苏伊士运河(Suez Canal)。它把从北欧到东方航海的路程减少到了5 000英里,在某些港口之间路程更是减少到了一半以上。苏伊士运河于1859年动工,1864年竣工,1869年开始投入使用,大约花费了3 000亿美元。理念的确是实现了,但其他的效率原则一条都没有彻底地贯彻其中,大多是完全没有使用到,因此导致花费两倍的时间和三倍的成本才建成了苏伊士运河。    
    接下来的这个伟大工程也是法国的,这就是艾菲尔铁塔(Eiffel),塔高1 000英尺,高耸入云。艾菲尔铁塔曾经是人类建造的最高的建筑物,是现代美国钢铁建筑的典范。当艾菲尔铁塔的载人电梯投入使用时,它成了著名的观光景点。    
    第三个伟大的奇迹是苏格兰福斯桥(Firth of forth Bridge),它的悬臂与艾菲尔铁塔中的3个脊线很相似,每一条悬臂都与底座相连,每条都向水平面的方向延伸900英尺,但却没有末端支撑。这座桥设计得很雄伟,因为风的力量比火车载重带来的危险更不好对付。    
    第四大现代奇迹是戈特哈德(St.Gotthard)隧道,位于阿尔卑斯山底,长12英里。在此之前是利用奥地利阿尔卑斯山的布勒呐(Brenner)铁路和穿过法国境内阿尔卑斯山脉的切尼斯山(Cenis)隧道,但意大利、瑞士和德国联手改变了南北之间的旧式贸易,创造出一条更短的路线。长隧道是整个情况改变的关键,它的长度比美国任何一条铁路隧道的两倍还长。但这项工程并不成功,因为工人们的卫生状况被忽视,很多人被一种类似于钩虫的肠道寄生虫夺去了性命。医生们认为这种疾病的成因是长期的地下劳动导致的。这类寄生虫最近也在美国出现过,并被证明有可能会与钩虫一样导致一场严重的灾难。    
    世界第七大奇迹,也是最后一个现代奇迹是姊妹双船“奥林匹克号(Olympic)”和“泰坦尼克号(Titanic)”,这个想法和设计是为了重振大不列颠的蓝色海洋实力。在这七大奇迹中,一个属于意大利人,一个被意大利和瑞士所共有,三个由法国人创造,另外两个在英国。在这些奇迹被建造出来之前,都有一个确凿无疑的理念。而在这些奇迹被创造的过程中,这种理念又在强制下得以实现。贯穿于它们中大多数的一些效率原则得以实现,一些只是处于萌芽阶段,然而贯彻在这两艘汽船的构造中,正如所预想的那样,无论是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还是完成的质量都达到了一种更高的层次。    
    这十四个奇迹中的每一个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一个奇迹。我们可以将它们和美国的七大工程做比较。这七大工程都是非宗教性质的,也没有一件是艺术魅力之作,同时其中五项的使用价值还值得怀疑。    
    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是一项凭借着勇气才得以完成的工程,它无疑是迄今为止最为昂贵的工程。感谢黄热病的发生与传播,使得这次运河开凿工程不得不停止,而如果继续的话将花费6亿美元。从众多伟大领袖中挑选出的20个人中甚至没有3个以上的人同意重新启动这项浩大的工程。罗斯福先生作为一个最具发言权的人,在解释他为什么支持开凿该运河时说,这是一件吸引人去做的工程,而美国显然是最佳人选。    
    这种解释很模糊不清,而且也并不振奋人心。在一个和平年代,在一个海军只需要担当极少责任的年代,并没有在两个大洋各保有一支舰队的需要。但是那些倾向于支持一个强大的美国海军的人,希望这支部队能够有实力对抗英国和日本的联合力量,希望巴拿马运河可以成为另一股强大的海军力量。他们十分清楚,在一个海上军事力量称霸的时代,穿过运河的水雷、潜艇、飞机会带来极大的威胁,破坏河坝、河堤或者是向运河中投放炸弹都会造成危害。出于国家安全和自我保护的考虑,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同时拥有海军力量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将国家荣誉和至高无上的荣耀都寄托在一条运河上,并希望它在战争中能够像时钟一样准确无误地发挥作用,这是很不安全的。    
    排在美国伟大工程第二位的是耗资3亿美元建造的纽约市铁路终点站。    
    有的工程师认为,英国的长途汽车从中心区旅馆出发的话,设立大的旅客终点站会节约时间。中心终点站或许对携带旅行箱的乘客是一种方便,但对没有携带旅行箱的当地乘客却不是。实际上,即使是在高速列车上,带旅行箱的乘客也很少。难道修建这些庞大终点站的目的就是为了携带旅行箱的几百位乘客吗?在炎热暑假往返于长岛的50万人并不需要大型终点站;即使为参观在芝加哥举办的哥伦比亚博览会的150万游客考虑也不需要耗资一亿美元建终点站;第四街地铁或布鲁克林大桥上的成千上万的旅行者也不需要庞大的终点站。事实上,这些巨大的人潮不可能聚集到一个起始终点站前,即使都集中到一起也无法解决问题,更无法将他们送往各个终点站。乘客想在家门口上车,在家门口下车,就像处理邮件似地把他们像中心邮局的信件一样发送出去。而从前那种从各分局收集信件的老掉牙的投送方式,在农村都早已经被废除了。    
    在相距较远的城市间运行时,一个车厢一个车厢地检查旅行箱是最为简便的。也没有什么比从纽约办公室里出来,在火车出发前十分钟进入地铁并前往西雅图、波特兰、旧金山或洛杉矶更方便。无论寒暑都无需帽子、大衣和雨伞,因为旅行者一定会身处于遮蔽物之下。如果必须转换地点,那么从丹佛的火车转到圣塔菲的航班就会更舒适也更方便,而不用到大城市纽约、芝加哥、费城或华盛顿的终点站去作类似的转换。城市交通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做到分流、疏散和运送,而终点站的设立却导致了拥挤。不管是人力上还是物力上,这些大型终点站的花费十分惊人。用在这些浩大工程上的材料和维护费用如果分摊到每个进进出出的旅行箱,或者是每个进出的乘客身上,都会制造一个现代贺瑞斯(南北战争时期,贺瑞斯•;L•;亨利(Horace。 L Henry)和队友一起创造了水下奇迹——“亨利”号潜艇——译者注)式的惊人实例!    
    曼哈顿的宾夕法尼亚铁路交换站,纽约中央铁路第125街站都很方便,然而大的终点站并不方便。有人会奇怪为什么这两个大公司一个都没有对纽约地铁进行财务上的和引导性的控制,让具有特定颜色的列车在城市的不同地方驶过,在每个分站带走乘客,直接在交换站点让他们下车,而不需要长途旅行或浪费时间。而即使地方上的蒸汽火车也能在美国每个地方停靠的。    
    这种方式会给乘客带来很大方便,同时因为地铁已经派上用场,这会节约3亿美元的铁路投资。    
    美国第三大工程是纽约的驳船运河。敏感而愚蠢的铁路人士声称用于运河的钱可以修建、装备和运行一条布法罗(Buffalo)和哈得孙(Hudson)之间的铁路,而且还不需要收取货运费,并且一年可以比运河多运载10倍的货物。这条运河似乎是为了铁路部门的控制和限制而建造的,因为圣劳伦斯河和蒙特利尔铁路在航运繁忙的时期或多或少地决定了美国所有运河或内河的港口吞吐量。


第一部分第3章 第1项原则:定义清晰的理念(4)

    美国第四大工程是内陆水道的改进工程。人们普遍认为铁路是难以控制的,尽管洲际商业委员会的一声咆哮会无意间引发华尔街股价的下跌。有人认为内陆水路交通,虽然易受低水位、洪水、冰冻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却可以靠低廉的价格挤垮铁路运输。然而尽管密西西比河从圣路易斯一直通到大海而且全年开放,也只能与分段收费铁路并驾齐驱。分段收费火车可以在两个相距1 000英里的终点站之间以99。97%的准确度运行,在这一点上铁路就体现出它的理念——即不会因运河和内河的开发利用而削弱和缩减。    
    我们的第五大巨额支出是要归因于美国海军的。因为如果没有“缅因”号,就不会发生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