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亚-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普鲁恩斯到各个基地跑了一圈,回到珍珠港即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再次研究作战细节,务求万无一失。
10 月2 日,各路将领云集第5 舰队司令部会议室。会议一开始,第2 师师长朱利安·史密斯即提出了一个建议:战役打响后,第一个攻击目标应是塔拉瓦岛附近的贝蒂奥岛,攻占该岛后,应立即在岛上配置炮兵,掩护主力登陆塔拉瓦岛。
但是,霍兰·史密斯却反对道:“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计划。一旦战斗打响,头3 天之内日军一定会拼死抗击,他们的航空兵和水下潜艇都会参加反击战,这样,我们停泊在换乘点的各种运输舰势必遭到攻击而受损,因此,我们不会有时间让炮兵从容登陆贝蒂奥岛。”
朱利安·史密斯平素谦恭有礼,鼻梁上的一副茶色眼镜给他平添了一股绅士风度。但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那种性格坚定的人,认准的事,非干不可。他早就对霍兰·史密斯不满。因为霍兰从他的师抽走了一个步兵连、部分炮兵和工兵作为预备队。听到霍兰反对他的意见,他站起身激动他说:“如果不能占领贝蒂奥岛,我的部队无法保证在塔拉瓦登陆!”
会议陷入僵局,双方各不相让。
斯普鲁恩斯一直没有表态,站在地图前边听边思考着什么。
“您看怎么办?”参谋长穆尔轻声走过来问道。
斯普鲁恩斯转过身,注视着两位争执不下的将军说道:“我看这样办,登陆作战打响后,第2 师先行压制贝蒂奥岛敌军力量,然后占领塔拉瓦环礁。为防止敌人航空兵对登陆舰船可能实行的袭击,海军航空兵必须无条件地支援海军陆战队!”
朱利安·史密斯虽觉得斯普鲁恩斯未提到在贝蒂奥岛设立炮兵阵地,似乎是有意偏袒霍兰,但终于得到先行攻击贝蒂奥岛的允诺,还算满意。
霍兰·史密斯也没什么意见,因为他最担心海军航空兵支援登陆部队不利,斯普鲁恩斯的指令打消了他原来的顾虑,所以没再坚持自己先打塔拉瓦环礁的意见。
斯普鲁恩斯见问题得到解决,又问诸位军官:“还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出来讨论。”
让部下提问题,先讨论,后拍板,是斯普鲁恩斯习惯的工作方法。他喜欢把自己的看法先口述,然后形成文字。在初步讨论的基础上,由部下提出“如何贯彻”的意见。部下汇报后,他再从中选定最佳方案下发给有关将领。这些将领把有关战略、战术和后勤的计划再分别转发给他们的下级,由他们写出书面计划,提请各级司令部机关综合其他计划,提出审议、修改意见。
这时,哈里·希尔海军少将说道:“我想提醒将军注意解决后勤补给船队的问题。我在新西兰看到我们的补给船队几乎均没有无线电通信设备,缺少船员,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这次作战行动非失败不可!”
斯普鲁恩斯点点头回答道:“我昨天晚上接到尼米兹将军的电话,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华盛顿帮助我们组建了一支由运输舰、维修船和补给船以及一大批300 英尺长的混凝土油船组成的太平洋勤务部队,这支部队在埃利斯群岛的富纳富提环礁湖修筑了一个浮动海军基地。我高兴地告诉诸位,太平洋勤务部队司令威廉·卡尔霍恩海军中将已向我保证,第5 舰队200 余艘军舰和2 万名官兵所需要的一切,从绷带到炸弹,从草毒冰淇淋到飞机零件,他那里应有尽有,随时供应!”
会场上一片欢腾,谁都没有想到最令人头疼的问题解决得竟如此顺利!
朱利安·史密斯的参谋长梅里特·麦迪生海军上校提出海军陆战队最为关心的水深带来的问题:“第一梯队突击上陆后,后续梯队与一连串载满兵器、车辆、弹药、饮用水以及粮食的登陆艇将陆续运抵滩头。我们师使用的LCVP 型登陆艇满载时吃水1.5 米,而目前得到的水文资料表明,塔拉瓦环礁附近水深介于1.0—1.5 米之间,平均为1.2 米,这个深度还适于搭载兵员的登陆艇航行,但是,如果是搭载重武器的登陆艇,则完全行不通,势必触礁。这样,只有用人力把那些重装备运送上岸,可是这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影响作战行动。”
特纳有些不耐烦。作战准备的完善只是对那些经过人的努力可以达到的事物而言,至于类似水深与潮汐这些人的能力无法左右的问题,只要事先制定计划时考虑到这些因素就行了。既然已经知道塔拉瓦环礁附近的水深不适合登陆艇搭载重武器装备,水深又不是人能解决的,干嘛还提这种问题?他瞅着朱利安·史密斯说:“塔拉瓦环礁小潮的起落极不规则,这是大自然决定的,无法解决。”
史密斯没想到自己的参谋长在这么严肃的会上提出如此简单的问题,让他在对手特纳面前丢面子,也责备说:“这是个算术问题,不值得用微分方程去解。大概麦迪生上校习惯于填密思维,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水深不能使登陆艇直接抵岸,就用人力把重武器拖上岸,这没有什么可讨论的。”
麦迪生脸色涨红,十分窘迫。他也没有料到自己成为特纳与上司互不服气的发作对象。不过,他不应感到冤枉,在等级森严的美国海军中,除非会议主持人点名要求,否则像他这样的中级军官是不能随便在高级军官会议上发言的。
斯普鲁恩斯却欣赏麦迪生工作细致的作风,这是一名参谋军官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应该保护每一名军官的工作热情。他说:“麦迪生上校的发言使我更加感到,我们每一项准备工作应该细些、细些、再细些!这是我们的座右铭。此外,”斯普鲁恩斯高声说道,“我们应该十分强调团结与协同,任何苛刻、挑剔与不容人,都会扼杀我们自己。要懂得宽容与谅解。在一个家庭中,如果丈夫的爱好是钓鱼,妻子的爱好是做鱼,孩子的爱好恰好又是吃鱼,这样的家庭是无懈可击的。我们的舰队就是一个大家庭,请诸位各尽其责,团结作战!”
凝固的音符
斯普鲁恩斯在从机场回司令官邪的路上,向尼米兹全面汇报了作战准备工作。他讲了许多,从作战指挥到后勤保障、从分队战术到战役军团作战、从航渡到突击登陆。从海洋潮汐到官兵士气,直到回到官邪还在谈。虽然他们仅分手一个月,可是他做的事大多了,仿佛已分别一年,讲也讲不完。
尼米兹静静地听完,没有立即铺开地图同斯普鲁恩斯研究战略战术,他不必这样做,因为他既自信,又知人,他相信自己遴选的将才不会错。
他的自信早在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就学时就形成了。“他是一个对昨天感到愉快、对明天充满信心的人。”当他走出校门时,怀中揣着的这句评语写进了该校年鉴。同太平洋战场上的另一位帅才麦克阿瑟相比,尼米兹是一位温和、富有人情味和注重礼貌的统帅。他的那双浅蓝色眼睛有时也会发出凛然的神威,但一般来说,他和蔼可亲,善于与人相处。他以其特有的耐心、宽容和谅解的品德获得了下属的忠诚和爱戴。在对将领的表现进行评定时,海军作战部长金上将极为苛刻、挑剔,而尼米兹却以无声的力量保护他的下属。他常常对金批评他的下属作出反应:“如果他有什么错,你最好先看看我的错误。”在收拾珍珠港事件的烂摊子时,这位新任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采取的第一个果断行动,就是请原舰队司令金梅尔将军的全体部属留任,以此表示对每个人能力的信任,此举有力地团结了每一名将士,使军官的自尊得以恢复。
尼米兹习惯用稳健的方法去应付巨大的风险。他刚接任舰队总司令一职时,夏威夷到处充满着悲观和失败主义情绪,他发现许多海军官兵担心再次遭受敌人的袭击,舰队把航空母舰留在海上。为了在遭到新的攻击时尽可能减少损失,大型舰只只有在急需补充油料和给养时才准予回港,并且只准单舰进入。人们就这样把这些对于美国来说极为宝贵的大型战舰用于毫无目的的巡航中,而且还得冒着随时可能遭到日本潜艇攻击的危险。
看到这一切情景,尼米兹震惊至极,但他的处理方法却十分冷静。他没有把责任推给他人,认为此时此刻大张旗鼓地惩办读职者不会恢复士气;而消极避战只会助长敌人的侵略气焰,进一步削弱部队的战斗力。经过深思熟虑,他制定出“积极防御,主动出击”的作战方针,慎重选拔重用了一批勇敢善战的军官,策划了一系列军事行动,经过数月奋战,终于扭转了战争颓势,他本人也赢得了官兵的信任。
尼米兹对斯普鲁恩斯说道:“我们去听听音乐会吧,听说从西海岸来劳军的一个乐团演奏技巧还不错。”
斯普鲁恩斯说道:“这个交响乐团演奏得十分卖劲,大受欢迎,这里的音乐迷真是托了舰队的福气。”
这是个事实。在所有太平洋前线基地中,只有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珍珠港有这个福气:阿留申群岛的荷兰港只有流水和浓雾;斐济维提岛的捕迪港只有椰子树和香蕉;所罗门群岛的图拉吉港只有鲨鱼和日本人丢下的炸弹;新喀里多尼亚岛的努美阿港只有穿草裙的美拉尼西亚土著人。只有珍珠港最接近工业化文明社会。
音乐会的确精彩动人,战争时期能欣赏到如此美妙的音乐十分不易!
音乐会散场以后,尼米兹同斯普鲁恩斯开始散步,自战争爆发后,他们时常这样做。警卫远远地跟在后面。他们的话题还是音乐。
俩人行至尼米兹的官邸,尼米兹停住脚步说道:“明天上午8 时,在我的办公室召开高级军官会议,最后决定‘电流行动,的具体部署。”
次日上午,太平洋舰队几乎所有的高级将领都参加了这次高级军事会议。尼米兹郑重宣布:“参谋长联席会议定于11 月20 日实施‘电流行动’,我命令雷蒙德·斯普鲁恩斯将军担任此次作战总指挥,具体作战部署由他下达!”
斯普鲁恩斯站起身,环顾一下四周的军官,然后神情庄重地宣布:“根据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的作战计划,特纳将军率领第52 特混舰队为北部突击编队,编有4 艘战列舰、4 艘重巡洋舰、13 艘驱逐舰、1 艘轻型航空母舰、3艘护航航空母舰、10 艘登陆舰和运输舰,登陆部队是陆军第27 师第165 团,兵力6472 人,在马金扁登陆;哈里·希尔将军率领第53 特混舰队为南部突击编队,编有3 艘战列舰、5 艘巡洋舰、21 艘驱逐舰、5 艘护航航空母舰、117 艘登陆舰和运输舰,登陆部队是海军陆战队第2 师,兵力1.8 万人,在塔拉瓦岛登陆;波纳尔将军率领第50 快速航空母舰特混编队,编有4 艘新式快速航空母舰、5 艘轻型航空母舰、‘萨拉托加’号和‘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6 艘战列舰、8 艘巡洋舰、3 艘防空巡洋舰、21 艘驱逐舰护航,并自下达命令之日起,立即空袭吉尔伯特群岛诸岛屿上的敌机场,随时截击日本联合舰队!”
斯普鲁恩斯宣布完作战部署后,尼米兹讲话:“据情报分析,不久前日本人制定了一个绝对国防圈,吉尔伯特群岛是这个绝对国防圈的外围防线,势必被敌所重视。因此,这次作战成败影响未来战争全局,希望各位格尽职守,通力合作。”
讲到这里,尼米兹神情严肃他说道:“海军应全力支援陆战队登陆作战。如果出现哪个海军军官不去支援陆战队登陆的事情,我就马上撤他的职。各位,会就开到这里,愿上帝保佑我们!”
一场大战的帷幕,被美国海军的一群精英徐徐拉开;一曲《英雄交响乐》的音符,被这群将领凝固了!

第三章固若金汤塔拉瓦

鲜为人知的塔拉瓦环礁
珊瑚虫是一种海生的低等无脊椎动物,体形像只口袋,边上有许多花瓣状的触手,具石灰质、角质和革质的内外骨骼,分布在各大洋从潮带到6000米深处。它的卵子和精子多产自不同个体,从腔肠经口腔到外界水中,多在水中授精,有时也在腔肠内授精。具纤毛的浮浪幼虫游动数日或数周,便固着在固体表面发育成水螅体,出芽生殖,芽不分离,周而复始,繁衍成群。新水螅体长成,其下方的老水螅体死亡,但骨骼仍在,这就是礁。造礁珊瑚有多种,而最多的是毫不起眼的石珊瑚。这种珊瑚分布很广,群体上的水螅体直径1—30 毫米,在温暖的海水中生长繁殖迅速,以每年0.5—2.8 厘米的平均增长率形成珊瑚礁,日积月累,历经千万年,一代代珊瑚的骨骼叠成的巨大“金字塔”,几乎布满热带海洋。庆幸的是,这些极小的珊瑚虫对生长环境挑剔得太厉害,只能在低潮位到11 米之间的浅水、海水正常盐度为30—40%以及年平均最高水温在22—28 度之间的环境中生活,并且只有在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15 度的水中才能继续造礁。否则,它们大概会把全部大洋填平。
大面积的礁体形成珊瑚岛。礁的类型有多种:有沿大陆或岛屿海岸生长的岸礁;有在大陆架上呈孤立斑状出现的补丁礁或台礁;有在与岸线大致平行的大陆架边缘脊上或其附近发育的堤礁;有发育在下沉的截顶的火山锥或平顶海山边缘的环形礁。塔拉瓦岛就是这种珊瑚环礁。
来自澳大利亚和新不列颠岛的航海者,在去往夏威夷的途中,接近赤道时会隐隐约约地看到飘浮在天水相连的海面上的吉尔伯特群岛珊瑚礁。这些珊瑚礁散布在辽阔的太平洋中心区域,星罗棋布地点缀着中太平洋的万顷碧波。岛礁上,椰树随风婆娑,礁湖清澈如镜,银光闪闪的珊瑚粉沫环绕在岛礁的四周,奇#書*網收集整理与浪花相映成趣。
在吉尔伯特群岛的珊瑚群中有一处最大的环礁,这就是塔拉瓦岛。岛上最早的居民是密克罗尼西亚人。1765 年,英国航海家约翰·拜伦抵达这里,成为最早上岛的白种人。1788 年,英国人以英国冒险家托马斯·吉尔伯特的名字给以塔拉瓦为主岛的这片珊瑚岛命了名。此后,该岛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79 年7 月12 日成为独立国,岛名才按当地人发音改为基里巴斯。
从空中看塔拉瓦呈等腰三角形状,一边长35 公里,其余两边各为25 公里,连绵不断的暗礁在低潮时才出水。塔拉瓦环礁是典型的从已下沉的火山锥上发育起来的大洋性环礁。由于地壳变动,火山岛沉入海中,岛周围的珊瑚礁盘渐渐出水,就形成了环礁。没入海中的火山岛顶部变成了一个泻湖,往往成为一个天然良港。海浪打碎了脆弱的珊瑚礁,又渐渐把它们磨成灰白色的珊瑚沙,形成礁坪,只要略加修整,就是一座飞机场。
在塔拉瓦环礁西南方向有一个长不到4 公里、宽不足700 米的小岛,名叫贝蒂奥。其形状如同一只挺着胸脯的海马,又像一只栖息的大鸟,最长的一边是鸟背,朝着海洋方向;最宽的是带嘴的鸟头和鸟腹;而鸟脖子较细、鸟尾巴处最细。战役打响后,美日两军在这里血流成河。
本来,塔拉瓦岛鲜为世人所知,只有在太平洋探险家的航海日志或者殖民地征服扩张史的书页中,才能找到它的名字。美军手中的吉尔伯特群岛地图还是一个世纪前一名英国航海者绘制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吉尔伯特群岛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战略价值大增,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塔拉瓦环礁位于珍珠港西南方向约2200 多海里,位于特鲁克东南方向约,1000 多海里。它的西面是加罗林群岛、北面是马绍尔群岛,均被日军所占领。1942 年8 月,日军占领塔拉瓦环礁后,在那里修筑了一个机场,对美军自珍珠港到中南太平洋的海上交通形成了个很大的威胁,美军为在太平洋进行1943 年反攻作战,必须除掉这个前进障碍。于是,塔拉瓦环礁成为双方血战的疆场,并且由此为世人所知。
绝对国防圈上的前卫据点
弹丸小国日本无论从哪方面讲,实力都比不上工业化程度很高的美国。因此,尽管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日军一度肆虐太平洋西部,但在中途岛之战以后,美国军力大增,日军元气却大伤。已从战争初期的创痛中缓过劲的美国人稳步在太平洋展开攻势,日本人只能疲于应战,已无主动进攻之力。
1942 年8 月17 日,尼米兹曾派一支小部队袭击了马金岛,顿时引起日军恐慌。日本战时大本营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海军提出了太平洋孤岛防卫的战略,即加强一向为构成飞机侦察网所必需的诸占领岛屿的防御。但是,海军战略的重点仍放在舰队作战上,当时日军还没有充分认识局势的严峻,过分相信各岛屿本身的防御强度,认为只要配备必要的航空兵力和若干陆上及海上警备兵力,就足以确保这些岛屿。因此,在塔拉瓦、马金、威克等岛以及马绍尔群岛,日军守备兵力并不多。
然而,日本人实在低估了他们面临的对手。美国人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中大败日军后,开始从西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实施反攻,日本人不知所终的隐忧愈来愈重,对凭基地航空兵力维持局部地区的制空权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认识到岛屿的防御强度实际上远比海军以前所估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