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819-报告,我热!(待出版)-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春节晚会:中国式狂欢    
    大一统的火炉    
    午夜蒙汗药    
    春节联欢晚会的“春”    
    中国表情:感动、感叹、圆满、团圆    
    “回来吧”或者“我们那时候”    
    宋式红樱桃与朱式纸巾    
    二、网络歌曲:一半是颠覆,一半是伤害    
    网络下的蛋    
    平民音乐、可乐和聪明人的营销策略    
    浮躁时代的浮躁元素    
    长不大的早产儿    
    炒作,你伤害了网络音乐    
    三、芙蓉世纪的时代精神    
    芙蓉姐姐:一场全民闹剧的主角    
    善待芙蓉姐姐    
    网络时代的成名潜规则与娱乐政治    
    还有多少传统值得用身体来反    
    芙蓉世纪的时代精神:这是一个一点正经没有的时代    
    四、超级女声:后娱乐时代的话语巫术    
    陈述:中性主义的夏天    
    资本狂欢下的“链球菌”    
    媒体:一场醉汉主义的盛筵    
    街头话语权扫荡与新一代青春幼稚病    
    集体撒娇以及性别诉求    
    海选和全民参与:权力集中制下的话语柠檬汁    
    凉粉、盒饭、玉米:后娱乐时代的精神食谱    
    短信投票:亲情、友情、爱情联手捏造的伪希望工程    
    五、狼图腾:神话背后的时代弊病    
    有一种时尚叫图腾    
    精品,又见“精品”    
    姜戎:一匹矫情而市侩的狼    
    安波舜的“发动机”    
    离图书市场黄金时代有多远    
    浮躁是一种病    
    六、皇马访华:蝗蚂来了    
    一场风花雪月的色情幻想    
    中国足球的苦大仇深和娱乐宿命    
    商业媚笑下的人格焦灼    
    一夜激情和伪人文关怀    
    媒体的所谓自尊和足球的精神乌托邦


目录目录(2)

    七、新武侠电影的伪庙会之旅    
    眼球的豪华:我们时代的大片     
    诸元素:武侠电影的接受美学     
    《卧虎藏龙》:两对有武功的情人的故事     
    《英雄》:关于霸权与多元生存的主题班会     
    《十面埋伏》:一个官差、一个卧底和一个黑社会小妹     
    《七剑》:七个民间剑客上访的故事     
    新武侠电影的叙事困境     
    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剑?     
    什么样的风?什么样的路?     
    八、赵本山的足球忽悠    
    陈述:从马大帅到本山董事长    
    前途渺茫的明星救难    
    没有足球娱乐只好娱乐足球    
    “皇帝新装”谁来揭发    
    赵本山和徐明的足球冷笑话    
    九、易烨卿网络事件:没有上流,只有下流    
    易烨卿、周公子和《南方周末》    
    贫富分化是全社会的痒痒肉    
    纸媒命运的切片    
    没有上流,只有下流    
    十、庸俗时代的图腾与《大长今》的命运    
    《大长今》到底是什么    
    宫廷戏为什么会红    
    传媒时代的诱导与传媒暴力    
    《大长今》的另一解释    
    结语


第一部分春节联欢晚会:中国式狂欢(1)(图)

  文/海杰  春节联欢晚会,中国观众一年一度的精神团圆饭,也是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到来之际的一次娱乐方式的庆祝。从1983年诞生,在22年的发展中,成了以阴历为时节参考标准的中国人的文化生活特别是春节文化生活中炙手可热的文化大餐和文化消费品,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视频产品的大量普及使得春节联欢晚会进入寻常百姓家。  春节晚会的上亿收视率也带了了相应的被关注程度,以至于全国的演员们也费尽心思争取进入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手里的人员名单。春节联欢晚会开创的综艺节目也是后来各省电视台相继效仿对象和从此改头换面的平台。甚至,春节联欢晚会成了许多人登堂入室的绝好舞台,在越来越多的官方渲染和越来越多的观众趋于质疑的今天,春节联欢晚会在主持人的新旧交替之外,似乎只换汤不换药,旧病未除,新病又发。  在春节联欢晚会主办方中央电视台制造的13亿观众的虚拟收视神话中,他们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春节晚会的文化图腾梦想。  大一统的火炉  从精忠报国的宏大话语开始,春节联欢晚会就从头至尾的祝福祖国的大熔炉里启动了大一统美学的大炼钢工程,在岁末寒冷的夜晚,用无限制的大一统熔炉烘烤观众的视觉和大脑。  这个由中央电视台一手打造的,曾经号令天下的大型综艺节目,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到来之际,利用人们回家团聚的绝好机会,经过几个月的主题构思和节目编排,最终在每年大年三十晚上八点准时将人们纠集到电视机前。  如同中国的传统习俗——吃年夜饺子一样,春节联欢晚会在除夕之夜,经过多年的信号传输,给自己打上了新年前夜的新民俗和新年交替的新气象的烙印。  在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娱乐受众里,春节联欢晚会总要在人们吃饭聊天的空当,搞些娱乐的噱头,用一些半身不遂的卖点来换取观众本来要放下的好奇心,难怪观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掷地一声“鸡肋”。  作为一个大型综艺节目,在积弊深重的传媒强势平台上,他们在强有力的信号传送中,进行着自己的娱乐加固工程,而这都是通过对祖国的粉饰和强调来完成的,他们以家为国,将春节高置于年关的最高神坛,把春节联欢晚会摆放在其他节目的前面,也达到了对节目的推崇,和对节目播出时间的神化,每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八点便成了神化的时刻。  在那里,春节晚会因为春节的被赋予的宗教属性掩盖,在相关的语境下,春节是不可替代的,这种不可替代下的春节晚会也就此借壳升天了。  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力图实现对民众生活的想象,而不是对民生的普适关怀,在叙述中,所有的话语都进入的被修饰的视野,在他们设置的美好的家园里,人民生活安康,丰收富裕,平静祥和,这种美好的情感共同体在春节联欢晚会的洗礼中变得更加熠熠生辉,就像年画一样工整吉祥,万寿无疆。  同时,在巧妙利用了人们的“过年情结”之后,春节联欢晚会也就顺理成章地开始了长驱直入,加之受众的长久以来形成的革命化情结,在春节联欢晚会装扮的新民俗的外衣下异常固执,因而春节联欢晚会的造神工程日渐轰隆。  与以往严肃刻板的宣传不同的是,春节联欢晚会上不放弃对仙乐的穿插,这不是源于对音乐的审美追求,而是他们对天堂想象的呈现,《千手观音》的热销,也是对观音姐姐寄托的恋母情结的表达。  跟已有的单一的集会式庆典一样,春节联欢晚会除了条件限制不放鸽子之外,让成群结队的小孩呼啦啦跑出来,让老人出来锻炼身体,这个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节目情景设置试图制造幸福健康和朝气蓬勃的向上景象。  潘知常先生如此说道:“如果说八十年代初的春节联欢晚会带来的是国人在长达十年的政治运动中的压抑的解放,以后的春节联欢晚会则更多地展示这欢庆太平盛世的虚拟仪式。永远华服艳舞、仙乐飘飘、欢声笑语、恍若隔世;永远是老人身体健康、小孩天天进步、商人恭喜发财、大家开怀一笑。每年的开场歌舞更是热闹奢华,它由远及近,迤逦排开,花团锦簇,稍纵即逝,连摄像镜头都目不暇给。毫无疑问,这意味着对个体及国家的痛苦、灾难的遗忘,结果,传统春节的必须要用鞭炮和大红福字驱赶的‘年’在此却被篡改,所有的神圣和畏惧也被掩盖了起来,而洋溢其中的,则完全是对于祖国昌盛繁荣的歌颂和企盼。”  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侯跃文等人表演的群口相声《鸡年说鸡》,在“金鸡报晓、闻鸡起舞”的鸡年的中国式的喜报寓意中,用相声这样一个脍炙人口的串烧方式,强化了这个十二生肖所对应的象征义,也继续着不断赋予这些属相上的国家美学色彩。  而同年的少年的武术表演,一再显示功夫的中国特色,在一招一式的呐喊式表达中宣告孔武有力的文明古国的文化底蕴和形象,以及更为年轻有为的中国火的高蹈。


第一部分春节联欢晚会:中国式狂欢(2)(图)

  春节联欢晚会的“春”  春节联欢晚会的名字饱含很好玩的寓意。仅就“春”字就包含了诸多深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传统说辞里有一句话叫做“一年之计在于春”,说的是一年的成功与否全在于开始的那段日子的筹划,也就是春季的打算。春季本是农业范畴的词语,但由于传播的泛化,这个词语进入了大众文化的视野,成为励志类说教的有效说辞。而这个说法导致的结果就是,人们对春季的异常重视,这也成为中国人每年的机会和季节的命门,也是成功的潜台词。  春色。预示着兴奋、迷乱,特别是在春节联欢晚会的时间空当,正是判断力减弱的时候,在此期间,所有的隐性的文化元素和符号都在观众的内心变得不可捉摸。  零差距,虚拟平等。春,为新的一年的开始。春节到来,人们要穿新衣服,有好心情,而在此前的除夕,送旧岁,辞旧迎新,从头再来。一切过去的都过去了,就让他永远过去吧,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忘却过去的失败和不如意,再次回到央视制造的起跑线上来。这是春节联欢晚会对底层民众的心理安慰和一种虚设的无效的起跑器。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春节联欢晚会似乎就是“喜儿的红头绳”,虽然不能改变“喜儿”(观众)的命运,但在这个年关,还得“扎呀扎起来”,这股拂过脸庞的春风,暂时让备受生活折磨的观众沉浸在哪些早已超越温饱线的导演和剧组所营造的一片良辰美景之中,忘记了疼痛和苦难。  春节联欢晚会在如此喜庆的诗意化妆中开场,又在“春”的强烈展望和歌颂中收场,在春节联欢晚会的演播大厅,对称得挂着偌大的“春”字。整个大厅,灯笼环绕,五彩缤纷,女孩子们花枝招展,男孩子们健康向上。在视觉上,可以说央视虚拟了一个无灾无难无忧无虑的第二欢乐世界。  在主持人的冬去春来的美好将来时的憧憬中,春就成了人们惟一可以把握和展望的可能性。  从中秋到春节,从月圆到团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央视对这两个节日的宏观娱乐构造,一再从时间上完成了共时,也就是“天涯共此时”的同一效应。  特别需要说的是,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30秒零点倒计时是一个象征性的时间标准,那是一个不设防的时刻,也是理性的完全脱水时间。尤其是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零点钟声金鸡报晓,所有演员及观众一起跟着主持人数时间,直到零点钟声敲响,这个鸡年的属相象征彻底铸就。随后的《闻鸡起舞——请茶祝酒拜大年》大联唱也就是鸡年属相象征的售后服务;在《盛世大联欢》里,朱军、周涛、李咏、董卿及地方台32名主持人继续导演繁华和喜悦;原创歌曲《恭喜发财》利用香港走红歌星刘德华的人气来完成对虚拟富贵的渴盼。  午夜蒙汗药  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把最煽情最具有迷惑性的节目放在午夜,午夜正是观众判断力减弱,感性成分倍增的时候,晚会演员在“谁让咱老百姓过不好年,谁就别想过好年”的高分贝的号召下,演播大厅的观众首先血液澎湃,成了习惯了喊口号的人们的最直接的反应。在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里,他们都要如此这般灌给平民许多蒙汗药,让他们在对自我身份的荣誉性满足里放弃对自身角色和身份的怀疑,融进了为春节晚会一起喝彩的主流大军。在这里,看不到下岗工人,看不到矿难,看不到低收入者的无奈表情,看不到为讨工钱而四处奔波的民工,而是心平气和、人人有份的良辰美景。  2002年春节晚会节目《知足常乐》,无疑是午夜的蒙汗药,用这种折中主义的劝说来麻醉观众对幸福的进一步要求,同时佐以对老百姓或者说平民的讴歌,实现了对大部分观众的期待的消解。  在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农民角色的缺席都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用农业代替了农民,这个概念的置换,并没有让农民感到意外,因为作为农民来说,农业就代表着土地和庄稼以及辛勤劳动,但作为主办方来讲,农业就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标志,与农民并无多大关系,何况在机器耕作逐渐取得主流地位的今天。因而农民在春节联欢晚会里几乎是被遗忘的角色。  在此基础上,节目对每年的救灾、抗洪等方面做出贡献带上一笔,下岗工人的自满和时代的主人翁角色,归属感、参与感、安全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  赵丽萍等人的舞蹈《年年有余》,表现的是农业大国的生存图腾和丰收想象。  丰收之后,便是哄笑,作为春节联欢晚会的一大卖点就是小品的搞笑偏离。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观众似乎期待赵本山的出现,并能带来好的笑料。从《卖拐》、《卖车》到《功夫》,这位来自东北的农民暴发户和他的同伴演绎了刁民的嘴脸,并一再成为他兜售笑料的不二法宝,也巧用了观众爱看热闹好围观的“看客”习性,在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外,滋长了快乐。  中国表情:感动、感叹、圆满、团圆  “炎黄子孙”、“华夏儿女”这样的称谓是春节联欢晚会的必用词,这些词的出现在巨大的根文化的召唤下,将需要归属感的人统统系在同一根绳子上,经过一年一度的追寻和奔波,终于到达圆满的彼岸,这样的结果来自于央视制造的身份认同,他同时制造了接纳他们为一条线的口实,促使他们产生了权利幻觉,中华大家庭,抒情叙事,小中见大,亚非拉国家的中国结。眉佳、蔡国庆、王静、杨洪基等人演唱的歌曲《邻里之间》是对小家的磨合,以此来衬托大家的和谐;小品《魔力奥运》,通过运动员的走秀和过场,对国家荣誉的强调和炫耀;满文军的歌曲《回家的人》,用《懂你》的表情来唱给年夜需要回家的人;彭丽媛和刘岩的歌曲《梦圆》更是画龙点睛之笔。


第一部分春节联欢晚会:中国式狂欢(3)(图)

  中央电视台也不忘在节目中间利用亲情的绳结来串起短信投票的连环扣。在节目中间,他们电话采访某个驻边疆的官兵,让官兵和家人通话。顺便把事先采访国外的留学生的节日感言和祝福,放在他们安排好的空档播出,忽略了观众的时差意识,电视屏幕上显示各国大使馆对春节的殷切祝福,造成一种世界同此凉热的假象,以及世界大同的美好愿望和关于中国的圆心说。让留学生说汉语表演中国节目,强调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强势。在节目正式开始之前,轮番播放各种过年民俗的来历,采访各地回家过年的人,剪辑一些说得贴近春节晚会主题的气氛的回答播出,以此来为团圆作铺垫。  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32个地方台的主持人,用对联的形式来展示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特色产品,继续祖国地大物博,民风淳朴,河山锦绣的泱泱大国形象和地理轮廓,催生国民的自豪感。用各个主持人的无与伦比的满足来笼络各地的观众对本省文化的关注,而这些省的文化优势一再汇集成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不可战胜,那么此轮廓下的国家神话被演绎得令人振奋,暂时地缓解和软化了自然灾害和政策不彻底带来的民众内心幽怨和阴影以及再建家园的艰辛,让观众一时间投入到地方保护主义和狭义的民族自豪感中来。  他们还加大了对这种主流美学的小品式歌颂,周涛和冯巩表演的小品,黄宏表演的出租车司机洗脚的只奉献不享受的红色时代的中国“螺丝钉”精神。  而在2006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的报道中,该晚会的总导演朗昆在竞标方案中建议晚会的主题为“家和万事兴”,重点突出的仍然是春节全家团圆的喜庆氛围,也是对今年的“创造和谐社会”的呼应。  “回来吧”或者“我们那时候”  春节的特殊性就在于人们有专门的时间来叙旧情,来回忆,这个特点表明,任何刻骨铭心的记忆在这一刻都会成为娱乐的口实,因而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以擅长怀旧情感挖掘和制造母亲怀抱的中央电视台则不会放过任何机会。  在春节联欢晚会的词语表中,中国人被分成几个概念:全国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如此的所指,就绘制成了春节晚会的情感地图。因此,以中央电视台制造的春节晚会为家园的中心,他们就开始了虚拟的家园召唤。而在此基础上升华的称呼就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所谓的“龙”就是在地理上的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