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819-报告,我热!(待出版)-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一高尚目的掩盖下,姜戎在小说中所有不地道的言论似乎都可以得到原谅。姜戎的行为无异于一个专制的家长,在对子女一阵暴风骤雨般的拳脚招呼之后,最后却假惺惺地来一句:我打你还不是为了你好!    
    姜戎是一匹狼,除了矫情之外,还透着浓郁的市侩气味。姜戎在狼的世界里侵淫三十余年,深谙狼道,也学到了不少狼的绝技。比如那种欲擒故纵的迂回之术。姜戎曾在出书之日宣布“绝不接受记者采访、绝不参加发行中的宣传活动”。事实证明这只是一种类似于当年刀郎的炒作行为。    
    姜戎没有出席作品讨论会是事实,但他对于媒体的亲近感也是事实。姜戎并非真的不屑于抛头露面,而是要选择露面的场合,就在《狼图腾》出版不久,姜戎就自打耳光地接受了《新闻周刊》记者的采访。《新闻周刊》的记者提了一个意味深长的问题:小说出版后您一直回避媒体,回避公众,您的这种回避和疏离,是否也和狼的强悍勇猛不退缩的个性有些不同?姜戎则毫不避讳地称:强悍勇猛的草原狼,在战斗中并不一味强攻蛮干。我佩服草原狼坚毅、忍耐、迂回的战略战术和选择战机的本领和智慧。言下之意,姜戎回避公众是一种迂回战术,是一种等待和选择机会的智慧。姜戎已经在情感上把自己当作一匹狼了。    
    在姜戎的笔下,狼强悍进取、勇敢无畏、不屈不挠、坚韧刚毅、奋不顾身,但这些优良品质的“水面以下”,实际上是一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市侩,就如同姜戎充满爱意地描写的那只小狼。这只小狼为了抢奶,“发疯似的顺着奶头一路尝下去,把正在吃奶的狗崽一个一个挤开拱倒”。它尝遍了所有奶头,“挑了一个最大最鼓、出奶量最大的奶头,叼住了就不撒嘴,猛嘬猛喝起来”。    
    狼不但敢挤走狗崽,还敢杀掉受伤的同类。据姜戎说,狼的这种行为是为了减轻狼群的负担,保证整个队伍的精干。    
    这种自私霸道和篾视生命的行为,这种优胜劣败和弱肉强食的“狼族精神”,无疑是一味毒药,侵蚀着人们健康的精神世界,积极为负面人性呐喊和招魂。《狼图腾》企图像那只小狼挤走狗崽一样,要挤走人性中越来越稀薄的善良和文明成分,让各种野蛮和庸俗的哲学死灰复燃,让竞争市场上的“潜规则”变成“显规则”。    
    《狼图腾》树立的其实是一种负面榜样,而姜戎,也一丝不苟地实践着这种榜样精神,为了达到目的,他不惜歪曲历史,抛出种种惊世骇俗的观点,以吸引人们的眼球。为了自圆其说,姜戎又像《狼和小羊》中那匹蛮横的狼一样强词夺理,完全丧失了治学的严谨和一个学者应有的操守。    
    如果说《狼图腾》中这种市侩哲学还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那么到了打着狼旗的励志书上,这种不择手段的哲学便昭然若揭了:“生存是什么?生存就是不择手段地活着。你可以卑鄙,你可以无耻,你还可以下流。只要能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就好。理想是什么?理想是一种比生存更深层次的欲望”。    
    还有比这更肆无忌惮的吗?还有比这更为可怕的吗?    
    安波舜的“发动机”    
    正如李建军所说,《狼图腾》是商业炒作下巨大而虚假的文学奇观。在这个话语权常被媒体左右的时代,宣传可以将俗不可耐的芙蓉姐姐捧成全国名人,同样也可以将乏善可陈的《狼图腾》塑造为文学畅销书。    
    看看《狼图腾》的宣传队伍吧,赵忠祥、白岩松、潘石屹、李敬泽,这个明星阵容无形中让《狼图腾》具有了某种神奇的吸引力。赵老师那质感而磁性的声音曾经让多少中国人怦然心动,他用无与伦比的普通话营造了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狼图腾》庞大的读者群中,肯定会有一些深受赵老师影响的动物爱好者。央视当红主持人白岩松虽然形象不怎样,那张名嘴可是有目共睹的。想来白岩松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当年金丽红推出过他的第一本书《痛并快乐着》,所以这次义不容辞地前来助阵。潘石屹是地产名流,李敬泽是文化精英,他们的出席让《狼图腾》锦上添花。


第二部分狼图腾:神话背后的时代弊病(4)

    让中国男篮扬眉吐气的姚明也义务为《狼图腾》作了一回巧妙的宣传。在奥运会上击败塞黑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姚明曾经说:我们就是要当那一群狼,我是头狼,但所有的狼要一起布阵,一起进攻和防守。我看《狼图腾》里印象最深的就是它们的整体作战和那股血性。    
    长江文艺出版社动用一切关系,网罗了一大批人为《狼图腾》摇旗呐喊,这些人和《狼图腾》封底出现的作秀者一样,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一个托儿的角色,是他们与长江文艺出版社共同创造了一个销售神话。    
    而这个神话的首席缔造者和最大功臣非安波舜莫属。安波舜作为一个图书策划人,他春风得意的时期莫过于那段在春风文艺出版社的日子,他所策划的“布老虎”丛书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但即便是这套书也良莠不齐,并且弥漫着浓郁的商业味儿,到最后甚至出现了《上海宝贝》这种堕落和媚俗的书。如果这不是江郎才尽的无奈之举,那就是在巨大利益驱使下的铤而走险。    
    大概安波舜在这部书上寄托了太多的期望,他独具匠心地在小说前加进了由自己亲自操刀的“编者荐言”。安波舜妄称《狼图腾》是一部旷世奇书,狼是自然进化的发动机。而一篇署名康庄的文章中更是对此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文章称:狼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发动机。    
    作为该书的策划者,安波舜对《狼图腾》罕见的吹捧是对读者的一种彻底的误导。与姜戎不一样,姜戎对于狼的顶礼膜拜或许存在某种真实的成分,但安波舜所谓的发动机一说,完全是一种事先注册的命名权。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狼图腾》就重印十余次,卖出了上百万册的天文数字,就是得益于这个命名。安波舜们在长期的图书策划制作中,已经练就了一双锐利而精明的眼睛,他们发现了《狼图腾》并把它挖掘出来。他们意识到在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下,《狼图腾》一定会在图书市场上流行。为了挤圧盗版商的市场空间,他们在精装版之外又推出了定价仅18元的简装普及版。双管齐下,满足了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同时也最大程度地收获了经济利益,这实在是一种类似于狼的精明。    
    即使是这样,《狼图腾》问世之后还是很快就出现了盗版,而一些跟风书更是雨后春笋般冒将出来。长江文艺出版社趁热打铁,又于2005年7月推出了《狼图腾》的少儿版《小狼小狼》。当无法超越自己的时候,他们开始模仿自己。这是一种缺乏创造力的表现,更是一次为了利益的主动堕落,一次贪得无厌的集中表现。    
    出版社的野心就是要赚够“狼”钱,明明是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但他们却打着读者的旗号,声称《小狼小狼》是作家姜戎应广大读者、特别是很多教师及青年学生的要求,根据《狼图腾》修订而成的。作者和出版社的目的都伪装得很高尚,是“应读者的要求”,是为读者着想,对于赚钱的真实目的他们只字不提。    
    同一本书被他们炒成了三道大菜,还不包括卖电影版权和国外版权,这是怎样的一种精明,又是怎样的一种贪婪!长江文艺出版社努力地把《狼图腾》催肥成一棵摇钱树,当别人在为《狼图腾》惊喜抑或怒吼的时候,他们却笑容可掬地守着这棵摇钱树享受盛夏的果实。    
    离图书市场黄金时代有多远    
    2004年,《狼图腾》在图书市场打响声势浩大的第一枪之后,很快就出现了群狼共舞的疯狂局面,《狼道》、《狼性》、《酷狼》、《狼道与人道》、《比狼学得快》、《狼图腾启示录》……动物凶猛,野狼倾巢出动,把中国图书市场搅得沸沸扬扬。    
    关于狼的跟风书多达数十种,甚至连名字都如出一辙,《狼道》其实在2004年8月即已出现,哈尔滨出版社首先推出了励志图书中的《狼图腾》——《狼道(团队合作的行动指南,企业团队、家庭及个人成长的权威指引)》,到了9月,地震出版社集《狼图腾》和《血酬定律》的光芒于一身,出版了《狼道——绝对竞争的血酬定律》,10月,一本《狼道:生活中的狼性法则》又争先恐后地杀入图书市场,并且后来居上很快蹿上了畅销榜,紧随《狼图腾》挤进《新京报》一周总榜的前三甲,在经管励志类图书中更是位居第一。    
    狼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所有无人问津的书一旦贴上“狼”的标签即刻神奇般“复活”,而图书市场的春天似乎也在狼嚎中提前到来。    
    然而,这个春天只是一个传说中的春天,一个水月镜花的春天。在狼群肆虐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泡沫般的虚假繁荣。即便是始作俑者的《狼图腾》也是“虚假的文学奇观”,至于那些跟风书更是千篇一律地借“狼”生财。狼成了他们赚钱的道具,为了钱他们已经无所顾及。这一切都是《狼图腾》惹的祸,它惹红了出版商的眼睛,致使一时间有关狼的书籍出现了一次集中暴发,让图书市场晃然出现了黄金时代的假象。    
    那些热衷于跟风的出版商,可惜了他们那双洞若观火的眼睛,他们在模仿上挖空心思却不肯策划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也许能够浑水摸鱼大赚一把,也许可以在图书蛋糕上分得一块,但他们永远成不了主角,成不了最大的赢家。    
    《狼道》之类的书都免不了低级的跟风书的归属,更为隐晦和更为高明的书很快也出笼了。比如一心要PK掉《狼图腾》的《藏獒》。其作者杨志军表示,中国正在流行狼文化和狼崇拜,但中国人更应该崇拜的是獒文化。“我非常反感狼文化。狼是卑鄙无耻的盗贼,忘恩负义,损人利己;藏獒则完全相反,见义勇为,英勇无畏。狼一生都为自己而战,藏獒一生都为别人而战。狼以食为天,它的搏杀只为苟活;藏獒的战斗是为忠诚,为道义,为职责。”


第二部分狼图腾:神话背后的时代弊病(5)

    《狼图腾》涉及的是蒙古故事,《藏獒》展示的则是青藏高原的粗犷与藏传佛教的神秘。《狼图腾》之后,更多的人像杨志军一样把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学。新近出版的《蒙古往事》就是一部反映蒙古历史的鸿篇巨制,这部“气象蔚然”的作品既是对央视《成吉思汗》的一个呼应,也是对《狼图腾》的一个呼应。    
    阿来的《尘埃落定》给民族文学注入了一针兴奋剂,带来了民族文学的一次高潮,它从一个傻子的视角,描写了辽阔而美丽的藏地,描写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诗情画意的语言、起伏跌宕的情节,还有那厚重的藏族文化背景,都决定了这部作品难以超越的独创性。    
    《狼图腾》是以另一个民族文化为背景的小说,它似乎也掀起了新一轮的民族文学热,让民族文学创作出现了一些复苏的信号。但《狼图腾》对于艺术的粗暴强奸使它不可能成为又一部《尘埃落定》。    
    《狼图腾》可能唤醒了沉寂已久的民族文学,但它决不能拯救中国的民族文学。它所一带来的民族文学的繁荣只是一种表象,一种海市蜃楼。而那些追赶潮流的书,又怎堪复兴民族文学的大任呢?    
    《狼图腾》所引发的时尚泡沫,既没能让中国的图书市场步入黄金时代,也未必能带来民族文学的真正繁荣。    
    浮躁是一种病    
    《狼图腾》在图书市场造成了一种眼花缭乱的繁荣假象,这种繁荣根源于社会转型期人们浮躁的心态,同时,它又进一步助长了这种浮躁。    
    浮躁不是个别人的毛病,现在整个时代都处于一种浮躁的状态之下。一位大学教授曾沉痛地感慨:“现在不少年轻学子已很难平静地听完老师和家长的话,难以看完一本名著或欣赏完一首名曲;他们坚持不了听完最后一堂课;他们对基础理论课的学习不感兴趣。”    
    这无疑是浮躁,一种超级浮躁!浮躁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病。抄袭、炒作、跟风书、假新闻……这些都与浮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在一个类似于草原的竞争环境中,在一个物质丰腴的花花世界中,人们更容易变得心浮气躁,浮躁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浮躁的风气之下,人们提倡速成,追求立竿见影,做事浅尝辄止。人们不再愿意按部就班地获取成功,而是企图找到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    
    事实上,部分人也果真如愿以偿了。炒作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一蹴而就的机会越来越多。就像姜戎,剑走偏锋式的写作使他一夜成名,也一夜暴富。    
    姜戎就像一个买中了五百万巨奖的人,虽然他成功的背后隐藏着无数失败的彩票迷痛苦的表情,但人们对那些失败者视而不见。只要有一个买中五百万的人存在,他们就会看到那些虚幻而真实的希望,他们就能从中找到坚持的理由,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前仆后继地加入购买彩票的行列,其它的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    
    购买彩票的真实心理,其实是这个时代浮躁最典型的表现。姜戎之辈的成功让更多的人寄希望于奇迹的发生。    
    为了“中奖”,一些人甚至会丧失人性,他们势利、他们不讲原则,他们推崇《狼图腾》里面那种强者生存的市侩哲学。而这种哲学所折射出来的正是一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时代弊病。


第二部分皇马访华:“蝗蚂”来了(1)(图)

  文/王岩  一场风花雪月的色情幻想  这是一个弥天大谎!  当2003年的夏天,弗洛伦蒂诺面对着电视镜头侃侃大谈“要来北京和中国人民一同庆祝非典阶段性胜利”时,我们应该想到当年他用异常笃定的口气说出“我们不需要贝克汉姆”。但是在当时,就是有人相信皇马的巨星们在我们的球场上会用眼花缭乱的传球为我们诠释艺术。整个皇马队中,也就齐达内长了一张忠厚老实的脸,其余的诸如罗纳尔多和卡洛斯,不久前还为在巴西国家队效力期间出访中国而抱怨“毫无意义”,而那年的夏天,他们显然是统一了口径。罗纳尔多开始夸奖中国的美女不比巴西海滩上的少,卡洛斯也能为记住一名和他同样位置、同样左脚的中国球员,而乐此不疲地向中国的记者们表明要和这名球员比试比试的决心。  皇马显而易见的不是活雷锋,可想而知的更不是白求恩。在用金钱堆积之后;在获得了无数的荣誉之后,在惹人烦的大肆收购球星了之后,她只是一个穿戴整洁面若桃花身段婀娜形容娇好的美女。而中国的足球还没有断奶就和美女打交道,犯了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大忌。  皇马来中国是赚钱的,中国足球请皇马来是对球迷精神、物质的双重侵略。这个时候,中国球迷们拥有的气质成功篡夺了当年弗洛伦蒂诺的黄盖角色。他们疯狂地拥到机场,在漆黑寒冷的夜中等待,只为瞄一眼劳尔的微笑,贝克汉姆的长发和罗纳尔多的大板牙;他们挤到酒店门口,订和球星们近在咫尺的房间,准备收集他们穿过的拖鞋、吃过的口香糖甚至是可疑的毛发。这个时候,球迷们可曾想到弗洛伦蒂诺一脸白求恩样子,说出了只有雷锋那样觉悟的人才能说出的话吗?  当西班牙记者用迪士尼和皇家马德里做比较的时候,弗洛伦蒂诺一点也没有恼怒的意思,反而流露出心之向往的表情。然而,到中国的皇马,不像迪士尼,更像是一群卖艺的——一个不用谈论气质、文化的流窜团伙!卖艺者需要做的是表演完了,然后拿起盆钵,收钱,走人;而看皇马之前,你得先花钱,然后心事重重的担心这群艺人出工不出力白花冤枉钱。从这点上来说,皇马还不如一个卖艺的。  这个时候,围绕在这群卖艺者周围高声喊好的人就显得很可疑了。是他们无知,看不出其中的猫腻?还是他们更愿意把这看成是一场嘉年华,抱着一种游戏的态度?抑或是他们更乐于活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把杭州当汴州”的醉生梦死当中?  也许,在他们的眼中,皇马是以一种什么身份、什么态度来中国一点也不重要,他是白求恩也好,他是索罗斯也罢。绝大多数人和部分球迷要看的是他所拥有的传奇般的人生和得到全世界公认的美丽,“他来了,我看到了!”这也许就足够了?  在中国足球的包皮还没环切之前,千万别指望他能孕育出什么曼妙的爱情。2002年的韩国世界杯让球迷记住的只有270分钟不射的尴尬和赛后流传众多让人苦笑不得的笑话。从这点上来看,看似梦幻的韩国旅行,充其量不过是中国足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