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支援军毕竟还在大洋彼岸,一时间远水难救近火。
在特诺奇蒂特兰城陷落之后,进驻该城的印加禁卫军派出大批使者,游说三角洲地区的各大土著部落联手反抗精灵殖民者,很快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全面起义,到处杀戮精灵侨民,焚烧他们的庄园和别墅。
面对这种全盘崩坏的情况,阿克迪娜女王和她的大臣们几乎是束手无策。
特诺奇蒂特兰城的迅速陷落,导致前线精灵军本来就已经非常低落的士气,进一步走向了崩溃解体,天天都有成百的士兵干掉长官携枪夺船逃亡。在道路几乎断绝的雨季里,派遣这样的军队出征讨伐,只能是给叛乱者提供更多的武器、弹药甚至兵员。
最后,女王只得下令全体精灵侨民退入王室驻跸的通贝斯港固守,精灵殖民当局的统治范围进一步萎缩,在整个麻麻里河三角洲地区,基本只剩下了这么一座孤城。
雨季结束之后,特库姆塞依靠一路招降纳叛,纠集起一支50万人的大军进驻特诺奇蒂特兰城。但他并没有选择继续北上,与通贝斯港的最后那支精灵军一决雌雄,而是在特诺奇蒂特兰城稍事休整之后,就将大军分成几路,沿着滨海大道呈扇形展开,直扑空虚而富庶的东方沿海诸多港口城市,计划上演又一场以和平接收为主要内容的“胜利大进军”。在后方只留下科曼特将军带着35000人坐镇三角洲。
然而,就在这个双方对峙的阶段,通贝斯港的精灵军又一次爆发了内部问题。
7。第一次通贝斯港会战
DR1992年的8月初,退入通贝斯港的精灵军再次爆发哗变,大约2000名矮人士兵突然以武力控制了码头、海岸炮台和若干艘远洋货船,并且劫持了图卢斯元帅和几乎整个精灵海军参谋部充当人质,与前来平叛的精灵军对峙五天之久,最后在混战之中,这些矮人叛军带着所有人质玉石俱焚,也让港内的精灵军在内讧之中到了瓦解的边缘。
坐镇特诺奇蒂特兰城的科曼特将军,趁机挥师北上,直扑通贝斯港,轻易瓦解了城市外围的防御体系——守军都在内斗之中被缴械整肃了——然后杀入市区,与精灵军残部展开艰苦的巷战。
由于此时的精灵军还有一定实力,印加军一时间久攻不下,科曼特将军便带人前往最新占领的几座炮台,让人调转炮口轰击敌阵……结果却因为炮台塌方而横死,攻城部队也在失去指挥之后溃散逃亡。
虽然勉强击退了第一波攻城队伍,但此时的精灵军也已经濒临油枯灯尽,弹药和兵力都已经枯竭。当夜,巨熊军团抵达通贝斯港,裹挟大批土著起义军发动第二波攻城作战。
而负责城防的丹尼尔中将竭尽所能,也只集结起一支700人的军队,在进行了最顽强的抵抗之后,眼看着力不能支、败局已定,只得掩护王室成员上船避难,放弃了通贝斯港这个最后的据点。
至此,精灵军对马兹卡大陆的殖民统治基本宣告结束,但这片土地上的战火却依然没有熄灭。
8。玛雅人的反叛
在通贝斯港陷落的同时,特库姆塞也顺利“接收”了整个东海岸地区——精灵侨民早已撤走或被杀,本地土著则是被他的军威吓得噤若寒蝉。
进军路线上的每一座城市,都自觉主动地打开了大门,献上鲜花、水果、醇酒、佳肴、财宝和最美丽的少女,用以热情款待这些“送来自由的解放者”,惟恐有什么地方伺候得不够周到。
但是,在这一片军民联欢的热烈氛围背后,却是暗流涌动、阴谋隐现。
——作为所有印加人、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共同拥戴的反抗武装盟主,特库姆塞大王在名义上早已是整个马兹卡大陆的合法统治者。但事实上,在这个囊括马兹卡大陆所有原住民的松散联盟之中,印加人、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三大民族之间,乃至各民族的内部,自古以来都是矛盾冲突不断,语言文化各不相同,根本就没有过什么统一国家的观念。
仅仅是基于精灵殖民者这一强大而残暴的共同敌人的存在,以及特库姆塞大王奇迹般的煊赫武功,这么多部族才能勉强放下彼此仇怨,暂时团结在特库姆塞的黑鹰军旗之下携手抗战。
这个时候的特库姆塞大王,虽然正处于他一生戎马倥偬、征伐四方的功业顶峰,看上去仿佛威风八面,其实在根基上却是空虚到了极点——他所扎根的大后方,那片养育着所有印加人的雪域高原,已经在一系列天灾人祸的打击下,逐渐陷入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动乱之中,再也不能为出征在外的军队提供多少支援和帮助。反倒是需要远征军设法在刚刚饱受战火蹂躏的新占领区搜罗各种物资,以解救后方故土的饥谨……毫无疑问,这必然会遭到刚刚被“解放”的热带雨林居民们最为激烈的抵制。
——由于精灵殖民者的迅速溃退,马兹卡大陆原住民独立自主的曙光似乎就在眼前,这一广泛联盟成立的最根本基础,也就从此不复存在了。相反,各地部族之间的内部矛盾和冲突,却开始一点点愈演愈烈,逐渐被正式摆上了台面——其根源就是独立之后的政权之争。
在这个时候,特库姆塞大王真正可以视为依靠的,只有从雪域高原带下来的二十多万本族战士,以及一路随行的一百多万故土移民。这个数字看起来似乎很是庞大,但假如把他们分散在从库斯科到东海岸的广袤范围内,总人口超过两亿的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中间,顿时就仿佛茫茫沧海中的沙砾,几乎连个浪花都翻腾不起来了。
于是,看到“解放者”已经完成了驱逐精灵的历史任务,热切希望自己翻身做主,不再侍奉任何主子的热带雨林土著人,便开始以羽蛇神库库尔坎的信仰为纽带,在龙巫教势力的挑唆和串联之下,逐渐形成了一个势力庞大的叛乱集团。而沉醉于胜利之中的特库姆塞大王,却对这迫在眉睫的危机毫无察觉。
于是,在一片欢声笑语中顺利挺进的印加远征军,并非是踏上了一条通往最终胜利的金光大道,而是无知无畏地迈开了大步,走进了一个埋葬自己的致命陷阱。
最终,一场猝不及防的大叛乱,让特库姆塞大王满腔的雄图霸业,在转瞬之间就彻底化作了泡影——数十万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武士夜袭印加军营地,而营地里的内应也及时起兵配合,最终彻底葬送了这支貌似庞大的军队,侥幸未死的特库姆塞大王,仅仅带了数千人突围逃亡。
与此同时,分散在热带雨林其余地区的印加军队和移民,也纷纷遭遇了土著居民的围攻,相继覆灭。
DR1992年9月11日,最后一批残余的印加禁卫军,在特库姆塞大王和阿芝莎公主的率领之下逃亡到通贝斯港,与菲里的巨熊军团会合。此时双方的兵力总和,已经只剩下不足一万人。
再接下来,已经几乎化作废墟的通贝斯港,又再一次遭遇了围攻——这一次的敌人,是亡灵!
9。第二次通贝斯港会战
在基本剿灭了印加人势力之后,热带雨林的原住民尚未有进一步的举动,但之前一直在幕后玩弄阴谋的龙巫教,却在萨马斯特这位堕落选民的强令之下跳出前台,发动了第二次通贝斯港会战。
——热带雨林土著发动全面大起义,瞬间葬送一顶王冠和一支百战雄师的空前能量,让作为煽动者的萨马斯特也感到心惊胆战。为了确保在战后能够控制这支庞大的力量,而不是白忙乎一场,他认为需要在土著同盟者面前展示一番自己的力量,而通贝斯港的残兵败将,就成了他选择的立威对象。
但问题是,萨马斯特虽然是一位优秀的传奇强者和阴谋家,却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将领,在他的荒唐指挥之下,龙巫教的亡灵大军先是顶着赤道的炎炎烈日,在最不适应亡灵作战的晴日里强攻城市,然后又在魔网不稳定的地区,强行使用打开方式错误的传送门,导致许多巫妖和僵尸莫名其妙地消失在了空间乱流之中,其愚蠢程度仅次于让吸血鬼一边晒太阳一边举着银杯喝圣水……
总之,在经过了一番险象环生的血战之后,伤痕累累的祥瑞号最终赢得了胜利。龙巫教苦心经营,兵种齐全的20万亡灵大军,在通贝斯港几乎覆灭,多年积攒的实力一日尽丧,连教主萨马斯特本人也被下凡的魔法女神一招击毙,损失之惨重,只能用伤筋动骨来形容。
但喘息未定的巨熊军团残部,刚刚才来得及修补好船上的窟窿,就从乘着狮鹫赶来的帝国特使夏洛特口中,绝望地得知因为国内政权更迭,他们已经再也没有后援了。
此时,玛雅人各城邦的数十万联军,正在联盟首领巴加尔的率领之下,从各个方向逼近通贝斯港,而精疲力尽的巨熊军团和印加禁卫军残部,已经只剩下不足5000人,弹药也濒临告罄,既无力继续战斗,在这片大陆上也没有了立足之地(西部高原在此期间也爆发了内乱,黑鹰部落的王权被颠覆)。
因此,菲里。泰勒少将选择收拾残部,乘船出海,向远东逃亡。而已经身负致命伤的特库姆塞大王,则在通贝斯港海滩上架起柴堆,当着巴加尔和数十万大军的面,毅然自焚而死,以不负英雄之名——传说中的“不死鸟”,在得知大限将至的时候,就会这样自焚于火焰之中。
战后,鉴于龙巫教的实力大损,已经无力对马兹卡大陆构成任何威胁,玛雅人领袖巴加尔悍然撕毁了先前签署的一切不平等协议,让萨马斯特先前的投入统统打了水漂,在愤怒之余却又无计可施。
小结:
对于永聚岛精灵王国而言,如果说之前在第二次大陆战争之中的失败,只是打破了精灵军战无不胜的神话,结束了独霸世界的梦想,暂时向耐色瑞尔帝国低头了一次;那么这一次镇压马兹卡大陆殖民地起义的失败,就意味着彻底丧失了超级大国的地位,从此沦落为二流甚至三流国度。
阿克迪娜女王利用政变建立起来的新政权,自始至终都未能对全境实施有效统治,即使是在中央政府内部,情况也是异常恶劣——各派系组织在政治上不断斗来斗去地折腾,宗教信仰上用一场又一场清洗地来回倒腾,军事动员制度几乎崩溃,军队全是一次性的,刚拉起了队伍就被打光打残……大批训练有素的精灵军官,在内乱中被处决或卖给人类奴隶贩子,从而导致了战争机器的急速劣化。
为了抵御起义军反扑,弥补可用兵员的不足,人力资源枯竭的精灵军武装起了许多土著附庸军,但是在库斯科城的亡灵浩劫之后,这些土著军队也全都造反了。
更可怕的是,精灵王国对内部的统治力,已经衰弱到杀害王子的反贼头目可以在女王面前大放厥词,而女王还得笑脸相陪,低头认错——在这场战争之中,女王丧失了广袤的马兹卡大陆殖民地和几乎所有嫡系军队,从此不得不向掌管旧日军政府的薛佛拉斯教会低头,把这些仇敌重新请回永聚岛,以求携手共济,渡过难关……但也从此埋下了隐患,只等着下一次毁灭性大动乱的爆发。
对于参加这场混战的耐色瑞尔帝国一方来说,从魔法女神和耐色瑞尔帝国的整个战略布局来看,此次远征马兹卡大陆差不多可以算是完全失败了。但由于本来就没有投入多少本钱,这点损失倒也还在承受范围之内。更何况,之后的国内已经乱作一团,即使殖民地开拓顺利,后方也无力提供后续支援。
在人生巅峰之际突然国破家亡的特库姆塞大王,或许是输得最惨的家伙。但对于半辈子都在反抗精灵殖民统治的“不死鸟”来说,能够亲眼看到精灵撤出这片土地之后,或许就已经得偿所愿了。
总之,浴血厮杀着争夺这片土地的各方强者,最终都在这片战场上灰飞烟灭、同归于尽。而世世代代居住在这片热带雨林之中,被各方势力看做羔羊般肆意宰割的玛雅族原住民,却趁着所有人精疲力尽的机会,一举取得了自由、独立与胜利,真正笑到了最后——不能不说这事情实在有些讽刺。
一百三十五、《永不言败的菲里。泰勒元帅和他的九场战争》(4)
一百三十五、《永不言败的菲里。泰勒元帅和他的九场战争》(4)
四、东瀛列岛平叛之役——外行人和衰人们的大乱斗
如果说马兹卡大陆热带雨林在DR1991年~DR1992年之间爆发的多方混战,是原本信心十足的各方选手都流干了血,最后却让被所有人忽视和鄙夷的原住民占了便宜的话。那么DR1993年在东瀛列岛爆发的倒幕内战,就是各方势力玩权力游戏玩到走火入魔,乃至于彻底崩盘,没有任何人成为赢家的全输结局了。
首先谈一下此次的战场——自从在DR1960年代,佩里提督率领耐色瑞尔帝国远东舰队抵达东瀛列岛,用炮弹迫使这个国家“开国通商”以来,耐色瑞尔帝国就把这个国度作为东方的桥头堡来经营。
在耐色瑞尔帝国远东舰队抵达之前,东瀛列岛,也就是过去我们称呼的岛国“库扎克拉”,便已经是一个武士的国度,腰间悬挂双刀的武士,乃是国家的统治者。各级武士在法律上控制着全国绝大部分的土地,并且垄断了全部的政府职位,甚至还拥有着所谓“斩弃御免”,即当街随意挥刀斩人而不必负责的恐怖特权。
设立在江户城的德川幕府,是东瀛列岛实际意义上的最高统治机构。不过,在这个国家中部的京都城,还有一群仅存空架子的朝廷公卿和一位同样只有虚名的天皇,作为名义上的国家主宰。
这位天皇据说是天照大御神,即东瀛的太阳女神在人世间留下的后裔,从国家草创之初一直传承至今。但是早在江户幕府建立之前的许多个世纪,天皇和他的朝廷就已经基本成了摆设,根本抓不到一丝一毫的实权——武士架空公卿,幕府架空朝廷,就是这个岛国在佩里提督抵达之前的政治局面。
在佩里提督登陆江户湾的时候,德川幕府已经创立接近四百年,虽然看起来还算风光,实际上其根基早已被逐渐腐蚀得空虚了——幕府号称有八万旗本武士,作为它最关键的核心武力,同时也是它的执政基础。按照自古以来的惯例,所有的武士都是世袭制,但由于连续几百年没有什么战事,这些旗本武士基本不会出现伤亡,又世代相袭,大量繁衍,幕府财政逐渐无法供养这么多闲人。而且在这种一连几百年不动刀兵的和平时期,上层权贵对这些军事力量其实也并不怎么看重,反而把他们视为是吃白饭的累赘。
于是,幕府逐渐开始长期地克扣、停发旗本武士的俸禄——就相当于大股东无理侵害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惹得下面怨声四起,对幕府再无半分忠心。
在幕府末期,江户城内大多数的武士家庭,都已经穷困得要典当祖传兵器与宝物,每天只吃一顿饭,讨不起老婆,冬天没钱买柴火生炉子,甚至连一套象样的衣服都置办不起。
为了养家糊口,武士们开始争抢着要在幕府里谋求工作,但是幕府的职位非常有限,而破产武士却有好几万,根本不够这么多人分配的。更糟糕的是,由于国内士农工商分级严密,武士作为特权阶级,非但不事生产,而且普遍视务农经商为耻辱,想要让他们转业或者从事副业也很困难。有些凶暴的人不甘忍受穷困,索性放弃职位当了浪人,专门以打家劫舍为生,导致国内治安严重恶化。
以上是幕府的内部危机,而在幕府外部,还有更多的威胁存在。
——在这个国家,作为中央政权的江户幕府,事实上仅能控制全国1/4的土地,其余的3/4则属于近三百个亲疏不等的半独立藩国。如果它们能够真正地联合起来,其综合实力将是幕府的好几倍。
幕府和藩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君主和臣子,倒不如说是霸主国和附庸国。当幕府实力强盛的时候,这些藩国自然是战战兢兢、俯首帖耳;但一旦霸主衰弱,就有被昔日附庸反噬的危险。
因此,在这个国度,任何政权都是建立在军事力量的基础上,既然幕府的军事力量已经逐渐崩坏,那么它的统治地位自然也就会逐渐动摇。
而近几代幕府将军堪称奇葩的糟糕表现,更是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动摇的速度——先是出了一位看重狗而轻视人的所谓“犬将军”,之后又上台了一名精神不正常的“白痴殿下”德川家鸣,江户幕府一时间政局紊乱,下面的地方官吏同样是阳奉阴违。而外藩又趁机纷纷插手其中,导致幕府威望遭遇重创。
实际上,早在佩里提督悍然进攻江户城之前,国内诸藩就已经蠢蠢欲动,而京都朝廷也开始上窜下跳。等到开国条约签署之后,幕府的权威更是一落千丈,其政令干脆在全国范围内都受到普遍抵制了。
面临着这样一种领袖暗弱、政局动荡、军力败坏、权威崩溃、诸藩蠢动的恶劣情况,焦头烂额的江户幕府根本无心也无力驱逐耐色瑞尔帝国驻军,恢复往日里那种“理想”的锁国状态。
相反,为了镇压各地的藩国叛乱与浪人暴动,勉强维持全国的统治秩序,他们经常还要请求佩里提督的帮助,并且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