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较大的发展,整个解放区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繁荣兴旺的景象。
这一切都说明,冬季攻势以后,东北战场上的敌我力量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呈现出敌弱我强的态势。
这时,蒋介石及其统帅部判断我东北解放军主力的下一步行动,可能是入关寻求机动作战。因此,蒋介石决定固守东北,钳制我军,不让东北解放军入关,以利于巩固华北。
根据蒋介石的这一命令,国民党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决定集中兵力,进行重点守备,确保沈阳‘锦州‘长春的安全,并相机打通北宁路。他让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官郑洞国指挥十万人守备长春,让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指挥十五万人防守锦州,他自己则率三十万人驻守沈阳。
蒋介石和卫立煌的这一作战方针和兵力部署,正中毛泽东和林彪的下怀,他们一直在寻找东北大决战战机。敌人的这一兵力部署,对我们来讲,是较为理想的部署之一。因此,部队整训完毕以后,毛泽东就决定适时发起辽沈战役,全部歼灭东北的国民党军。
进攻方向的选择,是辽沈战役胜利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着。明摆着,除长春‘沈阳‘锦州三地敌人外,无仗可打。沈阳是重兵防守的“剿总”所在地,不可能先从沈阳开刀,只能在长春和锦州之间进行选择。战役究竟应该首先从哪儿打起呢?
毛泽东从全国通盘考虑,始终瞩目于锦州,要“关门打狗。”毛主席就对东北的情况就作了全面的分析,并致电东北野战军首长林彪‘罗荣桓,指出:“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也就是说,不准东北蒋介石的部队往关里跑。要东野将主力转到北宁线,切断蒋军从陆路‘从海上撤回关内的要道,抓住敌人予以各个歼灭,各个击破,全歼蒋介石在东北的部队。
一九四八年九月七日,毛泽东又发出电报指示:“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
毛泽东的这封电报还指出:“于此,你们应当注意:(一)确立攻占锦‘榆‘唐三点并全部控制该线的决心。(二)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时候敢于同他作战。(三)为适应上述两项决心,重新考虑作战计划并筹办全军军需(粮食‘弹药‘新兵等)和处理俘虏事宜。”
对于毛泽东的这一部署,国民党的锦州主帅范汉杰在被俘之后曾说:“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作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长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折断了。”
而林彪的考虑则有些不同,他从东北的局部出发,主张先打长春。
四月十八日,林彪‘罗荣桓‘高岗‘陈云‘李富春‘刘亚楼‘谭政一起联名致电军委,提出:“故目前只有打长春的办法为好。”电报认为南下北宁路作战,困难很多,不如先打长春,等待沈阳之敌出来增援,再消灭敌人。
四月二十二日,毛泽东复电同意,但指出:“不应当强调南下作战之困难,以免你们自己及干部在精神上处于被动地位。”七月二十二日,他又在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并告东北局的电报中重申:“不要将南进作战的困难条件说得太多太死,以致在精神上将自己限制起来,失去主动性。”
不仅是林彪,就连卫立煌和蒋军东北“剿总”,也判断我军先攻长春的可能性很大。辽沈战役期间,曾率“东进兵团”从葫芦岛增援锦州的国民党第十七兵团司令侯镜如,在其回忆录中就曾写道:“卫立煌当时对东北解放军冬季行动判断有错误。他认为东北解放军发动对长春攻势的可能性极大。理由是解放军主力在北满,长春已被包围,国民党军在长春虽然工事好,但粮食‘燃料都困难;解放军进攻长春,交通补给条件都好。他认为,确保沈阳‘锦州是没有问题的,国民党军主力都集中在南满,从北满到南满交通补给线长,同时解放军大城市攻坚作战经验不足。”范汉杰也回忆道,我以前认为解放军不可能从长春越沈阳侧面行动全力南下。
林彪对南下攻打锦州的打法,有不同意见,是从东北局部考虑的。他和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电报往返,各抒已见。其间,中央军委曾提出严肃批评,并强调,应从战争的全局利益出发,迅速下决心以主力南下北宁线,全力夺取锦州。几经反复之后,林彪最终还是在毛泽东的坚持和说服下,放弃了自己的意见,按照毛泽东的计划,以主力南下北宁线,全力夺取锦州,完成“关门打狗”的任务。
整个辽沈战役可以分作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攻克锦州和平解放长春。在林彪放弃自己的意见,同意完全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先南下攻打锦州以后,一九四八年九月十日,他同罗荣桓‘刘亚楼‘谭政一起,拟定了南下作战的具体计划,决定攻打锦州之役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先奔袭歼灭北宁线除山海关‘锦州‘锦西以外各点之敌,切断关内外敌人的联系;第二步,集中兵力攻取锦州和打增援之敌。在兵力配置上,他决定以六个纵队来攻击北宁线,以五个纵队集结于沈阳西北及长‘沈之间,担负阻援和打援任务。九月十一日,毛泽东复电表示同意这个作战计划。
我们二纵队当时接到的任务是:以五师配合第三‘第四‘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一等兄弟纵队歼灭义县至昌黎一线之敌,尔后相机夺取锦州‘锦西和山海关。其他两个师会同第一‘第五‘第六‘第十等兄弟纵队,阻击沈阳向锦州或向长春增援之敌,并随时准备参加攻锦作战和歼击长春突围之敌。
在接到进军命令之后,东北野战军各部均已到达指定地点,并肃清了北宁线上的高桥‘塔山‘兴城等地的敌人。
十月一日,二纵五师配合三纵,在炮纵主力的协同下,攻克了国民党军的重要据点义县,歼敌约万人。至此,东北野战军已切断北宁路,完全孤立了锦州,使锦州处于我们四面包围之中。攻克义县后,五师就回到了二纵队,回归二纵队的制。
但在义县战斗中,我们有很大的损失,东北野战军炮兵纵队司令员朱瑞在战斗中牺牲了。当时义县战斗已经结束,但为及时总结经验,战斗刚刚结束,朱瑞亲自赶去第一线视察炮兵阵地,不幸在途中踏上地雷,光荣牺牲。
朱瑞对建设东北炮兵和指挥作战建立了重要的功勋。他一点一滴,一门一门炮地搜集,组织起来并训练了炮兵部队。东北炮兵纵队的建立,和他是分不开的。朱瑞的牺牲,是我军的重大损失。除此之外,其他部队伤亡不大,攻城很顺利。
在攻克义县的当天,东北野战军总部发出《准备夺取锦州,全歼东北敌人》的动员令。动员令指出:“我在北宁线上的第一步任务已胜利完成。第二步,是准备夺取锦州,歼灭守敌,并准备打沈阳西援‘北援之敌及长春突围之敌。锦州之战有很大可能发展成为敌我两军主力的大决战。我必须以最大决心拿下锦州,并于攻锦过程中准备打击援敌和突围之敌,使这一攻锦‘打援‘打突围战役,成为解放全东北有决定意义的战役。这一战役必然是极其紧张‘激烈的连续作战,望各部抱定打大仗‘打恶仗的决心,准确地执行命令,不怕伤亡,不顾疲劳,不因伤亡泄气,不因疲劳偷懒,准备付出重大代价去争取战役的全部胜利。”接到动员令以后,我们立即分头向部队进行了传达教育。
东北野战军的首长是跟着部队前进的。当我们二纵队经过一夜的紧张行军,于十月四日晨七‘八点钟到达帽儿山一带,与九纵相会时,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和谭政,已先于我们到达帽儿山上。他们得知二纵队已到达,就派警卫员把刘震和我叫到了山上。我们当时感到很突然,心想林‘罗怎么走得这样快呀!比我们还先到呀!
待我们到达山上时,只见林‘罗‘刘‘谭他们都在观察地形。帽儿山离锦州大概有八至十里路,山下就是一片开阔地,再也没有山了。在帽儿山顶,东面可以看到打虎山,西面可以看到塔山,可以纵观锦州全局。林‘罗‘刘‘谭当时就在帽儿山上对攻打锦州,作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
就在帽儿山上,林‘罗亲自向我们交代了任务,大致上确定,二纵和三纵是从北面攻击锦州的主攻部队,并具体规定了我们的突破口‘攻击道路和与其他纵队的会合点。林彪很重视五师,特别交代最好把五师摆在什么地方,哪个地方最重要等。对四师‘六师摆在什么地方,林彪也都提出了意见。我们当即表示,一定按林总的意见办。林彪要我们立即回去,准备和三纵并肩从北向南攻击锦州(二纵在右‘三纵在左)。
同样,在帽儿山上,林彪‘罗荣桓也分别向七纵‘九纵和八纵布置了任务,要七纵‘九纵从锦州南面,越过大岭河‘女儿河,由南向北攻击锦州;八纵从高桥这边,由东向西向锦州进行攻击。
林彪将炮纵的一部分主力安排在七纵那边,要他们把炮阵地设在罕王殿南山‘紫荆山一带,炮纵其余的大部分主力,林彪摆在了帽儿山,也就是安排在我们二纵进攻阵地的后面,炮纵政委邱创成同我们在一起指挥。炮纵的装备大部分是二八野炮,最远的炮射程可达二十多里。也就是说,在帽儿山上,炮纵的炮火不仅可以控制锦州的机场,而且还控制了锦州所有的据点。
待给各纵队布置完任务,天已经完全黑了。我和刘震回到了帽儿山下的指挥所。林‘罗‘刘‘谭等人也走了。他们住在义县南边的一个小村子里。
我和刘震回到指挥所以后,连夜召集各师师长‘政委开会,传达东野总部首长的命令,部署了我们二纵自己要完成的任务。然后,我们大家一起实地观察了总部指定的进攻道路和突破口,明确划分了各师的作战分界线,并根据地形地貌,选择了各师攻击的路线。通过观察,我们决定先从锦州车站下手,那里有五‘六个据点,必须先拿掉,不先占领车站,就不好攻打锦州城。
经过两天的准备,我们于十月七日开始肃清外围据点。结果集中火力一打,这几个据点一攻就破,守敌全部被歼。
七号以后,我们就全力准备攻城。第一‘是给各部队下达任务,进行政治动员,然后区分三个师的作战分界线。
第二‘部署挖掘攻城时用的壕沟。这是作战部署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从帽儿山下去,一直到锦州城前,全部都是开阔地。加上敌人飞机的空中侦察和轰炸,这就更显得挖沟的重要性。秋季天气晴朗的日子居多,地还没有封冻,挖沟也还比较容易。部队全部摆开,一个连接一个连,每个师负责挖两条沟。四师两条,五师两条,六师两条,一切运输往来,都在沟里进行。白天休息,晚上挖沟。一到黄昏就开始挖,到晚上十二点左右,给部队送一次夜餐,吃完饭就再挖。拂晓以前,撤回驻地睡觉休息。由于几个师同时都在挖沟,大家拼足了劲,比赛着干,进度非常快,一个晚上就挖两三里路。走在沟里,敌人看不见,枪炮又打不着,我们完全安全,敌人完全被动。三个晚上,我们就把沟挖到了锦州城下敌人的炮楼跟前。林彪曾来视察过我们二纵三个师所挖的这几条沟,并表扬我们说:“二纵这个部队真不错,你们真是说到做到。”
第三‘搞好火力配置。在突破口的前沿阵地,轻重机枪迫击炮‘六0炮的位置得部署好。掩体‘阵地得构筑好,大量的炸药包‘爆破筒得准备好,手榴弹得一束一束的捆好。尖刀队‘火力组‘爆破组‘突击组‘支援组,统统都得组织好。所有的指挥员包括从班长到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的代理人统统都得指定好,万一战斗中有人牺牲或负伤,马上就会有人出来接替指挥。
第四‘搞好后勤准备。战斗打响之前,卫生所设在哪里,伤员送什么地方,弹药和粮食‘蔬菜在哪里领,这些都得事先安排好,并通知到每个连队。还有,抓到的俘虏往哪里送,收容俘虏的地方,也都得事先准备好,通知到。
部队这时的士气很旺,经过将近半年的政治整训和军事大练兵,干部战士斗志昂扬,意气风发,人人奋通,个个当先。大家纷纷表示决心,争先恐后地争取参加突击队和爆破队。这些行动完全是自觉的,说明了部队政治觉悟的空前提高,“新式整军”运动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经过几天的紧张工作,各项战前准备完毕,经过我们的认真检查,准备工作全部就绪。我们便向林彪‘罗荣桓报告,说我们一切都准备好了,随时听候林‘ 罗的总攻命令。
十月十日左右,罗荣桓‘谭政又在他们的驻地,召集参战纵队的政治委员开会,听取各纵队政委简单汇报攻城政治动员教育的情况,以及战术‘技术准备情况。听完汇报,罗‘谭就执行城市政策问题再次作了交代,要求各部队入城后一定要做到,保护好城市人民的生命财产,保护好工厂‘商店,保护好学校‘医院‘科学文化机关及城市公共设备,保护好名胜古迹和建筑物,看管好敌人的仓库‘物资及其它财物,一切缴获都要归公。同时,还要遵守公共秩序,不滋扰人民,维护好解放军的声誉,切实做到人人守纪律,人人以实际行动作宣传。罗‘谭还要求,参战的兄弟部队之间,一定要团结一致,以消灭敌人为共同的目标,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不争夺俘虏兵,不争抢缴获。
会上还对战前的动员口号,作了统一规定。记得这些口号有“一定要打下锦州”‘“夺取全东北咽喉”‘“活捉范汉杰”等。
回到纵队后,我立即将会议精神向各师作了传达与布置。
十月十三日晚,林彪发出命令,要求所有参加攻打锦州的部队,在次日早上八点钟以前,都进入到最前面的突击阵地,准备上午十点开始攻城。
十月十四日上午十时,随着林彪的一声令下,参战各纵队开始向锦州发起总攻。几百门大炮一齐轰响,猛烈的炮火集中飞向突破口上的工事‘碉堡。只见炮弹所到之处,尘烟飞腾,遮天蔽日。霎时间,敌人防守的锦州城就被打得城垮堡飞。
我们二纵队进攻的锦州城北是敌人的防御重点,工事非常坚固,要从这里攻城,困难是比较大的。但由于林彪将炮纵的主力集中放在了帽儿山上,使炮兵居高临下,容易发挥出威力,因此只经过了大约二十分钟的炮击,我们进攻突破口上的敌人工事就全部被摧毁了。
这时,前面的突击部队报告,说可以开始攻击了。我们立即电话报告给林彪,说二纵可以开始攻击了。林彪要我们再稍等一下,说先让坦克为我们开路,要我们到十一点钟时再突进城去。不大一会儿,就见坦克跃出隐蔽地,冲向锦州城。我们一见,马上下令部队跟随坦克,沿着已挖好的交通壕沟,冲向锦州城。
三十分钟后,我们的部队就全线突破,突击部队迅速进入城内,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几次反冲,牢牢控制着突破口。接着,后面的部队就源源不断地跟着向前突击,直向锦州城的纵深发展。
十二点钟时,林彪打电话告诉我们,说南面突破了,东面也突破了,要我们大胆地分割‘穿插,先把敌人插乱,再以火力‘爆破‘突击相结合的攻坚动作,对固守楼房‘碉堡的敌人实施坚决攻击。
按照林彪的指示,我们要求各部队在锦州城里大胆地进行分割‘穿插,逐街逐巷地攻击前进。对固守在坚固的楼房‘碉堡里的敌人,一定要先组织火力掩护,再以爆破筒或炸药包炸,最后组织部队冲上去。
到十月十五日拂晓,各路攻城部队先后在指定的会合地点白云公园‘中央银行地区胜利会师。打掉了国民党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和第六兵团司令部。但这时,由市区退入老城的残敌一万余人仍在顽抗,林彪命令我们二纵与七纵南北夹击,再次向老城发起攻击。二纵和七纵,经常在一起配合打仗,前不久打彰武就是二纵和七纵,这次打老城又是二纵和七纵。
我们攻克老城的战斗打得十分激烈。当时的老城内有个城隍庙,敌人做的工事十分坚固。守敌借着这个工事,不断进行反击。战斗中,双方的手榴弹都是成串地往对方砸,子弹密集得几乎在空中相撞。经过几个小时激战,老城才终于被我们拿了下来。
十月十五日下午四点,在经过三十一小时的激战之后,锦州之战全部胜利结束。这一战,我们全歼十五万守敌,而且俘获众多,共俘敌九万余人,包括国民党东北“剿总”副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第六兵团司令官卢浚泉,仅我们二纵队就俘虏了两万人。
说到俘虏范汉杰,还有一个小插曲:十月十四日下午两点,我们各个方向的部队都已经攻进锦州城。就在这最紧张的关头,范汉杰乘上一辆吉普车,直奔锦州机场。当时,我‘刘震和炮兵纵队政委邱创成一起,正在指挥所里一起指挥战斗。范汉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