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节 量力而行
从事任何工作,都需量力而行。特别是股票投资,由于我国沪深股市尚处于初级阶
段,无论是政府的监控管理、还是股市的组织、券商的运作及上市公司的经营,都有待
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股市还处于经常性的暴涨暴跌之中,其投资风险远远大于储蓄存
款和国债投资。因而,在决定是否做股民之前,投资者应全面地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
财力、精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以确定自己是否适合于股票投资。
1.1 量能力而行
股票投资,其盈亏赚赔虽具有一些偶然性,但要取得良好的收益,股民还是需要掌
握相当的金融知识、投资技巧和分析能力。在入市之前,投资者应掌握一些有关股票方
面的常识,包括股票的特点和性质、股票市场的结构、股票的买卖过程、股票的操作技
巧、以及股票价格变动的原因等等,以对股票、股市及其投资特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
认识。在较为充分地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后,投资者可对自己的能力作一个判断和比较,
以决定是否投资于股市。其具体作法是:在充分了解其他股民的能力及操作水平后,将
自己的能力与他们进行比较,测算一下自己的能力能处在什么位置,再调查一下整个股
民的投资收益水平。比如说股民一年的平均投资收益为10%,若自己的能力处在中上等,
则自己入市投资可能获得相当的收益;若自己在股市投资方面没有什么特长和优势,其
能力也就初等,如仓忙入市,就是不赔,一年下来也就百分之几的盈利,这样还不如将
钱暂时存银行拿利息合算。当然,不通过实战是难以提高投资水平和能力的。但在能力
和水平相对欠缺的时候,在对股市的特点尚未完全掌握的时候,也可投入少量资金进行
一些演练,待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再将其余的资金投入。
有些股民入市非常匆忙,好象股市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似的,在既不知己又
不知彼的情况下,就将多年的积蓄全部投入股市,结果造成了大量资金的套牢和损失。
其实,我国股市仍处于发育阶段,大幅振荡将是沪深股市运行的基本态势,股票盈利的
机会极多。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材工,股民在入市之前应对自己的能力多加掂量,以避
免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损失。
1.2 量财力而行
任何一项投资,都需要一定的财力,这就是本钱。对于股票投资,更需要一定数量
的资金。在股票投资中量财力而行,其一是规避风险的需要。严格来说,股票的风险是
难以预测的,因为上市公司的经营面对的是变化万千的市场竞争,即使在经济的繁荣期
间,各行业的盈利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有的上市公司硕果累累,而有些却由于种种原
因会发生亏损。
从最近几年的年报来看,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相差很大,有些公司的净资产收
益率能达到30%或者更多,而总有那么一些公司的经营业绩不尽人意。如果投资股市的
资金太少,小本经营,买入股票时余地就少,就只能选择一、两种股票。一旦预测失误
而撞上那些经营不善的公司,其巨大的经济损失将不可避免。如1996年中期年报公布时,
一家在上年度业绩尚好的公司在1996年上半年每股亏损超过0.70元,报告公布的当天,
其股价就下跌几乎一半。而在股市中降低风险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分散投资,将资金
分散到不同的股票种类中。所选择的股票种类愈多,投资愈分散,其风险就愈小,投资
收益就愈接近平均水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东方不亮西方量,黑了南方有北方,一种股
票买砸了,就有可能从其它几种股票中得到补偿。而股票的买卖是有起点限制的,买卖
的最小单位为100股。投资愈分散,所需的资金就愈多。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降低风险
就是一句空话。其次股市是一个风险之地,看起来赚钱容易,而往往亏损的概率更大,
特别是中国股市。平均亏损率更高,往往要占到股民的95%以上,其中散户比大户的比
例更高。所以对于大众百姓来说,入市的资金一定要是手中的闲散资金,更留足必备的
开支,如住房、子女的教育经费等等,决不能倾巢而出,更不能借贷炒股。这样即使在
股市中被套牢或发生亏损,自己也能承受,不会因此落得个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的境
地。
1.3 量精力而行
股票投资,要付出相当的精力,而不象银行储蓄或购买国债那样简便,到银行或证
券公司填几张单就妥了。由于我国股市尚不成熟,股市特别容易受各种消息和传媒的影
响和刺激,容易受机构大户的操纵,股价的波动特别大。股民在入市后往往要花费大量
的时间来搜集各种信息,看书、读报、收听股市行情,对股票价格走势进行分析研究。
由于挂牌的上市公司众多,股民还需要经常关注各上市公司的经营动态,通过阅读、研
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资料,对所要投资的股票进行筛选。一旦进入股市,股民往往就
成了证券营业部的编外工作人员,而股票的交易都是在工作时间内进行。如果进行长期
投资,时间看起来似乎并不成问题。但如果进行短线炒作,有无精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些职业炒手本来就是靠炒股票为生的,当然有充裕的精力投入股票的交易,但大部分
散户都是业余投资者,大家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想买卖股票时,也许正是工作繁忙的
时候。同时,在工作时买卖股票,总难免一心二用,难以把握恰当的时机,所以兼职的
股民进行短线炒作比较困难。现在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家庭妇女和退休者步入股票市场,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若要想亲自进行股票的买卖,就必须
考虑是否花得起时间。股票投资将消耗投资者大量的精力,投资者在入市以前应该有一
定的思想准备,看自己是否有足够的精力来应付股票投资。
1.4 量心理承受能力而行
由于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众多,股票价格就处于经常性的变动之中,股票投资的风
险很大,在股市中恐怕没有一个股民不曾被套牢或发生过局部亏损的,而一旦套牢或发
生亏损就需要相当的勇气来承受心理压力、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埋怨及指责。另外,由
于股票价格的波动,往往是卖了以后股价就涨,而买了股价就跌,有实际操作中没有几
个股民在买进时能碰上最低价、在卖出时能遇上最高价的。肌民一旦入市,其思想压力
往往非常之沉重,买了怕跌、卖了怕涨,在买进卖出后不是懊恼就是后悔。若心理脆弱,
不但影响工作且还影响生活。所以要作一个股民,一定要有较强的心理能力来承受各种
压力。
第二节 常用财务指标
研究和分析上市公司的经营态势和发展前景,是股票投资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而要
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作出判断,就一定要熟悉和了解常用的财务指标。这
些财务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资产总额、净资产或股东权益、每股
收益、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比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1.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是一家公司在某一时段内通过生产、销售或提供服务等方式
所取得的总收入。如一家电器商店,一年内销售了各种家用电器共2万台,平均每台价格
2000元,则这家电器商店的营业收入就是4000万元;一家旅馆,全年收住宿费300万元,
这300万元就是它的营业收入;
一家工厂,每年产销钢材200万吨,每吨价格3000元,则其营业收入就为60亿元。
一些初入市的股民往往容易将营业收入与净收入混为一谈,其实营业收入只是一家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收的帐款,它未扣除成本消耗及应交的税收等;而净收入是一定公
司在经营中扣除各项成本开支及税项后的净得。一旦企业开始营运,它总能取得一定的
收入,所以营业收入总是正数,而净收入则有可能是负数。
2.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一家公司在营业收入中扣除成本消耗及营业税后的剩余,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盈利,它与营业收入间的关系为: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成本-营业税
当利润总额为负时,企业一年经营下来,其收入还抵不上成本开支及应缴的营业税,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发生盈亏。
当利润总额为零时,企业一年的收入正好与支出相等,企业经营不亏不赚,这就是
通常所说的盈亏平衡。
当利润总额大于零时,企业一年的收入大于支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盈利。
3.净利润。净利润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
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
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率。企业的所得税
率都是法定的,所得税率愈高,净利润就愈少。我国现在有两种所得税率,一是一般企
业33%的所得税率,即利润总额中的33%要作为税收上交国家财政;另外就是对三资企
业和部分高科技企业采用的优惠税率,所得税率为15%。当企业的经营条件相当时,所
得税率较低企业的经营效益就要好一些。
如上面那家电器商店,一年的营业收入为4000万元,平均每台家用电器的平均进价
为1500元,员工一年的工资100万元,房屋租赁等开支为400万元,营业税率为3%,则这
家电器商店一年的总成本为:
总成本=家用电器的总进价+员工工资+房屋租赁费用=2×1500+100+400=350
0(万元)
营业税=营业额×营业税率=4000×3%=120(万元)
则这家电器商店的利润总额为: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成本-营业税
=4000-3500-120=380(万元)
当所得税率为33%时,其净利润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380×(1-33%)=254.6(万元)
当所得税率为15%时,其净利润为:
380×(1—15%)=323(万元)
很明显,所得税率低时,企业的盈利就大。对于同一家公司,其税利润在享受15%
的所得税率时就比33%的所得税率要高26.84%。
4.资产总额。资产总额是一家公司进行经营时所能动用的资产总和,它包括公司自
有资产与借贷资产。
如一家股份公司,在建设时以每股2元的价格发行股票500万股,所筹集的1000万元
都用于厂房的建设及生产设备的购置。在正式开始生产时,该企业又向银行贷款200万元
购买原料。这家股份公司的资产总额就是1200万元,它包括自己的资产1000万元与借贷
而来的200万元。
5.净资产。净资产是一家公司的自有资本,而对于股份公司来说,净资产就是股东
所拥有的财产,就是现在通常所说的股东权益。净资产就是资产总额减去公司对外的负
债。如上述股份公司,那1000万元就是其净资产。
6.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是股份公司中每一个单位股份所摊得的净利润或税后利润,
其计算公式为:
每股收益=公司税后利润总和/总股本
7.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为每一单位股份所摊得的净资产,它是每一股股票所拥
有的资产净值,其计算公式为:
每股净资产=公司净资产(股东权益)/总股本
8.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比率是股东的权益(公司的净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
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股东权益比率=(公司净资产/资产总额)×100%
9.负债比率。负债比率是公司的负债在资产总额中所占的百分比,其计算公比为:
负债比率=(公司负债/资产总额)×100%
因股东权益与负债之和为公司的资产总额,所以股东权益比率与公司的负债比率之
间的关系为:
股东权益比率+负债比率=1
10.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是单位净资产在某时段的经营中所取得的净收益,
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收益/净资产)×100%
净资产收益率愈高,表明公司的经营能力越强。
若前述股份公司在第一年盈利150万元,计算该公司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股东
权益比率及净资产收益率。
每股收益=公司税后利润总和/总股本
150/500
=0.3(元/股)
在年末时,由于该公司获盈利150万元,所以其净资产(股东权益)就比年初增加了
150万元,是1150万元,所以:
每股净资产=公司净资产/总股本
=1150/500
=2.3(元)
这个数值比发股票时增加了0.3元,主要是由于经营获利所致。但根据中国证监会
最新规定,在年度报告中计算净资产时,不能将当年的盈利加上,因为这部分净资产属
于待分配利润,所以在现在的上市公司年报中,每股净资产不包含当年所实现利润这部
分。
股东权益比率=(公司净资产/资产总额)×100%
=(1150/1350)×100%
=85.18%
在股东权益的计算中也包含上述问题,若不将当年所实现利润计入,股东权益比例
将要小一些。
股东权益比率=(1000/1200)×100%
=83.33%
净资产收益率=(净收益/净资产)×100%
=(150/1000)×100%
=15%
第三节 投资价值的测算
3.1 市盈率的定义
股票投资与储蓄存款及购买债券有所不同,储蓄存款或购买债券都是直接给出利率,
其投资价值一目了然。而股票则不然,买入的价格不一,其投入成本就有差距,其收益
水平就大不一样。所以测算投资价值,决定买卖的时机,就成为股票交易的关键之一。
投资于股票的收入有两部分,一是股票的股息红利,二是炒作的价差。对于整个股
市来说,价差的总和是零,因为一个股民所赚的必是另一人所赔的,且对于单个股民来
说,价差的收益是飘浮不定和难以预测的,时而正、时而负,所以一般也不把价差算到
股票的投资收益中。
虽然绝大多数股民在二级市场上购买股票的动机是价差而不是股息红利,但许多股
民都把股息红利的多寡作为入市的主要参照标准。没有人敢预言自己不被套牢,但若套
牢后所分得的股息红利能达到相当水平,能与其他投资工具如储蓄等相比拟,则套牢并
不可怕,捂住不卖,坐享红利即可,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长期投资。
股票的红利来源于上市公司的税后利润,每股红利的最大值就是每股税后利润。而
即使不分红,税后利润都留存在上市公司再投入生产,增加了净资产数额,实现了净资
产的增值,所以上市公司的税后利润实际上就是股民的总收益。分红,股民得到了实惠;
不分红,股民拥有的权益增加了。所以在计算股票收益时,通常都是将上市公司的税后
利润作为股民的总收益来计算。
股民购买每一股股票的投入就是该股票的价格。而每一股的收益就是每股税后利润。
这样,股民购买某种股票的收益水平就可用每股税后利润与股价的一个比率关系来表示,
这就是股价收益率,其公式为:
股价收益率=每股税后利润/股价×100%
这个公式实际上就是一个投资收益率公式。通过计算股价收益率,股民就可将股票
投资的收益水平与储蓄或债券投资相比较,如现在的储蓄年定期利率为7.47%,若购买
某只股票的股价收益率低于储蓄利率,则购买股票的收益就不如定期储蓄。
在股市上,实际上常用的是另一个指标,这就是市盈率,它是股价收益率的倒数,
其计算公式为:
市盈率=股票的价格/每股税后利润
市盈率的含义是股票投资的回收期,若将股票的税后利润作为购买股票的收益,市
盈率就是返还投资所要花费的年数。如某股票今年的每股税后利润为0.50元,股价为1
0元,其市盈率就是20倍。如现在购买该股票,若今后每年该只股票的税后利润不变,则
需要20年才能返本。
市盈率的概念使用得比较频繁,一般的证券专业报刊及杂志每日都根据股票的收盘
价格登载股票的市盈率,但股民应注意的是,市盈率Ⅰ与市盈率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