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明皇-第2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路中文军,上下一心方能持久。为将者,能严明军纪,与士卒共甘苦,此乃将德;为兵者,以军纪为本,卫地方百姓犹如护家人,此乃兵德。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辽东广宁一战,虽被女真人击退,但士卒皆知,若让女真骑兵冲入宁远,关外百姓将惨遭劫难。是以奋勇杀敌,拼死重创鞑子,使其未能南下。关外百姓皆辽卒父母,将士知其为何而战,是以锐不可当!其后辽军募兵,关外响应者景从。袁督师正为这般,方提出以辽人守辽!末将以为,此法继而推广到大明全军皆然。但非以本土人守本土,而是要让士兵知晓天下百姓皆我兄弟姊妹。百姓拥护才是仁义之师,仁者方能无敌!”
    我边走边听李岩说,他所提出的跟历史上何其相似。李岩毕竟是读诗书出身,士兵的匪气自然是看不惯。不过他说得对,只有得到百姓拥护方能有持久战斗力,这一点后世已有明证。只是这个时代要士兵有这么高的觉悟倒是难了点!
    “你能想到这么多已是不错,至于你所讲如何,你可以给朕作个范例。”
    “末将遵旨!”
    走了没有多久就到神机营地,这边的哨官见到我们马上入营禀报,跟方才所见大不相同。李岩还未上前招呼,只听得营内礼炮连响,孙承宗带着一干武将从营地里出来。
    “三营都督孙承宗携神机营将士叩见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七卷  辽东攻略 第五十一章进退两难(上)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8…9…6 4:34:19 本章字数:4400

    一阵阵高昂的号角声打破了汉江平原上的静谧,南汉山上过冬的雀儿们也彷佛感觉到了不寻常,叽叽喳喳的冲天而起,逃似的飞向了其它地方。山下的三万女真大军已经披挂整齐,将南汉山城围得严严实实,只待战鼓一起,正红旗便作为前锋率先进攻。
    号角声也惊动了山城里的明军,五千将士悉数上了城墙。
    “奴兵要进攻了吗?”李淏望着山下隐约闪动的旗帜,心中有些不安,毕竟这是他第一次身临战场,而且是跟印象中‘凶蛮好杀’的女真人。
    “大概是要进攻了吧!”姜曰广心中也很紧张,但他是这山城中职位最高的人,无论怎样表面总得作出一副镇定的样子。
    曹文诏却没有看山下,而是皱着眉头问鹿善继道:“鹿大人,您说那个有效吗?!要是咱们这五千弟兄就”
    就曹文诏本心而言,他是不赞成固守在这座孤城的。因为鞑子有红衣大炮襄助,一旦城破他们连突围的机会都没有。如果给他选择,他宁愿带着弟兄们在深山老林里跟女真人周旋。但是,皇上已经将朝鲜兵马的节制权划归给了使团,曹文诏只能听命行事。
    能否成功鹿善继心中也是没底,这个事情完全*赌一把,能不能成*的是天意。但是这话并不能宣之于口,他现在可以说是山城里的主心骨,他必须提起将士们的士气守下去。只有这样,他们或许才有生的希望。
    鹿善继指着城下哈哈一笑道:
    “曹将军毋庸担心,沿线已经埋了三十六枚地雷,鞑子在劫难逃!”
    果然众人听鹿善继这么说,心中俱是一宽,方才紧张的氛围也有了松动,甚至有些士兵们正在小声的讨论鞑子踩中地雷后的惨状。鹿善继扯了扯曹文诏,示意两人走开点说话。
    “曹将军,本官知道你并不赞成守这山城,但是咱们却是不得不守!”
    曹文诏被鹿善继叫破心思,话语不由一滞:“鹿大人,末将”
    鹿善继挥手笑着道:“咱们尽数守在山城,就是一把利刃,一颗钉子,鞑子便不能全力南下。只要朝鲜王室还有人在本土抵抗,其他各道的总兵不会不来救援的。鞑子能在这里支撑多久呢?!皮岛何总兵已经接到了消息,甚至是袁督师也应该知道朝鲜被袭了。他们不会坐视不理的,鞑子兵马有限,自然不能在朝鲜设军马驻守。现今我等看似危急,实际却是有惊无险!日后回朝,我等以五千之兵抗鞑虏数月,亦是大功一件!”
    “末将谢大人指点!”曹文诏经过两个月来跟鹿善继的相处,对这位鹿大人的见识自然佩服得五体投地。经鹿善继这么一分析,曹文诏忍不住躬身拜谢。在崇祯朝跟着他一起被皇上重用的将领现在很多已经超越了他,杨文岳、刘之伦、卢象升他们都已经是可以手握几万人马的提督了,而他只还是一个小小的总兵。并非他无能,而是在朝鲜这几年根本就没有立功的机会。大丈夫沙场立功封荫妻子,谁不想呢!
    “末将这就在城墙上守着,只要鞑子敢来定教他好看!”说着曹文诏大步跨了出去。
    鹿善继刚想阻止他,但想想还是算了。
    如果能够破坏鞑子的红衣大炮,鞑子未必会进攻!
    如果无法奏效,那么他们这点人马怎么都是守不住的!
    现在一切只能*天意了!——
    女真的中军大帐外
    阿敏已经穿着满副盔甲坐在帐外,虽然他对于攻陷山城没有多大的热情,但是总不能放着五千明军而无动于衷!作为主将,他还是要在众人面前露下象的。不过让他真正忧心的是,攻下山城后,他们将何去何从?捉不到李倧,又如何号令朝鲜官员呢?!
    阿敏想得心烦,一脸愁容的坐在主将位上,通传将令的事情全部教由爱尔礼去处理。豪格没有出马的机会,只能气闷着陪坐在阿敏下首,阿敏不说话,他也懒得理会,旁边兵来将往的彷佛跟他不相干。
    阿敏估摸着差不多是时候火炮进攻了,突然一个镶蓝旗的小校跑来过来禀报:
    “禀报贝勒爷,红衣大炮陷在雪里,奴才的人推不动,牲畜也没力拉!”
    阿敏微微一皱眉头道:“你的人呢?”
    “回爷的话,这一路南行,奴才急着赶路,一连跑下来,下边的人累得动不了,就是牲畜也直喷泡沫”
    快速南下是他的将令,阿敏自然知道让他们运送千斤火炮,特别是在蜿蜒的朝鲜山路上走,辛苦可想而知,所以他听了小校的话并没有责备他。
    “还有就是路难行,下了雪,泥路一烂”
    “胡说!”
    那小校还要诉苦,却被豪格冷声打断:“爷又不是没去看过这里的路,朝鲜修的管道放的是青砖石板,难道你就不会用?!还跑来说什么!”
    那小校被豪格一顿训斥不敢开声,眼睛却是望着他的主子阿敏。阿敏自然要维护自己旗下的人,呵呵一笑道:“大阿哥,你看这些旗下的奴才们跟在后边赶了六天的路,要不是真动不了了,他也不敢跑来撞木钟。”
    豪格见阿敏居然陪着说好话,特别是一句大阿哥叫得他浑身舒爽,也就没有继续呵斥那小校。阿敏继续道:
    “大阿哥,你也是知道我这手下没有什么人可调,前头硕托他们还等着,不如大阿哥借调一牛录兵士给我运炮如何?这攻下山城也是大家的功劳!”
    “这那好吧!”豪格叫旗下人运炮不过举手之劳,既然堂伯都肯低声下气陪他说话,这个面子还是给的。
    “伊兰达!”
    “奴才在!”豪格后边一个黑口黑面的将领翻身跪倒!
    “你就带着你本牛录的人去帮他们运炮!”
    “扎!”伊兰达虽然不满被派去做包衣奴才的事情,但是豪格治军严谨,向来军令如山,因此伊兰达再不满也不敢出声。
    看着伊兰达带着三百人去了,阿敏才收回眼神对豪格笑道:“镶黄旗这两年在大阿哥的治理下可是大有起色,比起正红、正白两旗来,人马威武多了。”
    “哪里哪里,堂伯说笑了!”豪格话语虽然谦虚,但面上甚有得色。这几年女真八旗,就属正黄跟镶黄发展得最快,收编的人口常划入这两旗中。
    当下阿敏陪着豪格说话,时不时夸上他几句,两人一改刚才的冷落,言谈渐欢起来。当然阿敏倒不是要攀附豪格,而是现在他的处境尴尬。皇太极吩咐的任务是达不到了,但是现在具体如何做还没有个名目,不如将豪格拉下水,以后出什么事情也有人跟着担待。况且豪格是皇太极的儿子,难保出征前会交待了些什么!
    “大阿哥,你看现在李倧跑了,我们三万人马放在这也不是个办法,后边怎么行动不知大阿哥有什么高见?”
    豪格见阿敏如此低姿态,不由心花怒放,张口就道:“打,自然要打下去!”
    阿敏凑前了一步道:“大阿哥要往哪打?”
    “哪里有”
    豪格一句话还没有说完,突然一声巨响把在场所有人都震得趴到了地上。第一声还没过去,紧接着又是一声,爆炸声阵阵袭来,最后一次更是让大帐附近的士兵们头昏耳鸣,战马如癫狂一般撒缰而奔。
    “发生了什么事?明军用火炮了嘛?”
    阿敏跟豪格刚从地上爬起来,从彼此的眼中都看到了惊惧的神色。如果明军有这么大威力的火炮,那可危险了。他们都是跟明军常年作战的,从未见过如此威力的爆炸,
    “报~”
    一个满脸漆黑的兵士连滚带爬跑了过来。
    “发生了什么事?”阿敏一把抓过他道。
    “报告贝勒爷,红衣大炮突然突然炸了,弹药也爆了,所有运炮的士兵都给炸死了!”
    “什么!”阿敏一把甩开那个士兵,抬头望向远处爆炸的地方,只见还硝烟阵阵,周围附近给炸出了五六个大坑。此处离山城还这么远,明军怎么可能炸得到他们呢?
    “说,怎么回事?”
    “奴才也不清楚,奴才只听到一阵巨响,后边的事情就不知道了!”
    阿敏见问不出什么,便打算自己过去查看。正要人去牵马,这时爱尔礼气喘吁吁的骑马过来。
    “阿玛,我们的红衣大炮不知怎么给明军搞了什么诡计,掉进个坑里就炸了,连带着弹药也给引爆。”
    “有这样的事?”阿敏一脸的不相信。
    “儿子亲自去查看过!”
    阿敏虽然没有搞清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他确定了一个结果那就是他的红衣大炮连带着弹药都没了!而豪格则发现自己的一个牛录的兵力居然就这样给炸死了,整整一牛录的人啊,他怎么能不气愤呢!他一边走一边喊道:
    “明猪居然敢弄这些伎俩,我一牛录的兵力不能白死,我这就发兵攻城,看他们还有什么本事!”
    “大阿哥,不要冲动啊,慢慢商议再说!”阿敏赶忙劝道。
    豪格此时哪里听得进去,气乎乎的带着镶黄旗的人马就走了。
    在山脚下的硕托原等着进攻的战鼓,没有想到后方突然数声爆炸,而山城里边却隐约听到明人的欢呼声。正当他惊疑不定,准备派人去大帐打探消息的时候,豪格带着人马来了。硕托迎上去道:
    “豪格你这是作甚么?”
    豪格自然不把硕托放在眼里,神情倨傲道:“到这里自然是来打战的,难道是来看花跟草的?!”
    “可我是先锋!”硕托见豪格来抢功劳,自然不想让。
    豪格一脸冷笑道:“哼,现在红衣大炮没了,你还敢攻嘛?”
    “红衣大炮没了?!方才的爆炸声”没了红衣大炮的消息让硕托吃惊不已。
    豪格对于硕托的表情很是轻视:“你要是不敢攻,就带着你的人马让出位置!”
    “你谁说我不敢攻?!”硕托原知进攻山城,如果没有红衣大炮襄助,那么损失会极大,但是给豪格一激,便不肯落了面子。
    “哼!”豪格只是用鼻子回应了声。
    “那你攻你的,我攻我的,看谁先攻下来!”
    “好,一言为定!”
    “走着瞧!”
    硕托跟豪格都吩咐手下道:“擂鼓,准备进攻!”
    很快鼓声一起,两旗的敢死队都蜂拥而上,架云梯的兵士更是勇不畏死的往山城脚下冲。





    第七卷  辽东攻略 第八十九章 秋赋时节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8…9…6 4:34:25 本章字数:4045

    当我接到王承恩的奏报我就知道问题来了,原本在崇祯七年死在青海打草滩的林丹汗居然没有死,这让我太吃惊了,因为这个时代跟我所知道的历史完全吻合,在这八年之中除了我人为改变的,其它都没有任何变化。但是现在本该死了的林丹汗居然没有死,难道是因为某件事的蝴蝶效应?!不管怎么样,常炎林他们去察哈尔的结果都已经注定,察哈尔部落自然可以保持现在的安定,只不过一旦林丹汗返回漠南,那么草原必然烽烟再起,虎视眈眈的皇太极又怎么可能放过这样的机会呢?!
    我思来想去,以大明现在的军事实力根本就无法控制林丹汗。特别是现在的运输能力,民力运输浪费极多,而且费时费力。青海如今还是荒无人烟,明军如果深入那简直就是自己去找死,蒙古人一旦退进沙漠深处,那明军不是无功而返就是被陷弹尽粮嚼的境地。历史上将青海、新疆划入版图都是花了几代人的努力,对此我也不是很着急。如果林丹汗真的回来,最坏的结果就是林丹汗重新统一漠南,朵颜部在大明的支持下与之对峙,再次形成大明、女真、蒙古三足鼎力的局势。不过与其寄希望于林丹汗不要回来,还不如加强大明的军事实力。我已经发了密旨给袁崇焕,让他加紧训练关宁铁骑。有支骑兵在手,这会让大明在边防上更有主动权。
    因为大明今年支援了朝鲜,加上辽东军损失严重,使得大明的财政支出严重超支,田家的贸易所得虽然可以填补一些,但还是形势严峻。对于我提出屯粮的计划,召集内阁跟六部尚书商议的时候,毕自严提出了反对意见。
    “陛下,今年辽东已多拨三十万两白银作为关宁骑兵的补建费用,再拨五十万石的粮食屯于宁远,老臣以为如今辽东的屯粮已足,无需急着再屯五十万石在宁远。而登州所预留粮食已不多,朝鲜方面又不断遣人借粮。再者,河南一省的粮食能够撑过冬天还是未知之数,老臣忝为户部尚书不得不虑!”
    “这点朕也知道,不过河南已经重新补种了大量的番薯、玉米,冬粮应该不成问题,要是有什么特发情况,朕可以命人再到江南买粮。多屯五十万石亦非难事,宁远乃关外重镇,进退可守,无粮不足以坚将士之心。”
    “陛下!”毕自严颤微微行了一礼道:“请恕老臣直言,陛下要在宁远加屯军粮是否打算扩充军力,再与女真奴人会战?!老臣以为,现在敌酋皇太极已经偃旗息鼓,也正是我大明休养生息的好时机。若陛下在边关扩充军力,只怕会引来奴人的反扑,届时大明赋税将不堪支出。请皇上三思!”
    *,没想到毕自严一开始就打击我的屯粮计划。我在宁远屯够粮食也是为了以后着想,若将来辽东边关有任何变化,只需派各路劲旅前往,而无需再调集粮草。以大明两千多万石的粮食收入,多屯五十万并不多。大明收复辽东是肯定的,提前屯粮自然是为了早作准备。
    “毕爱卿多虑了,朕只是要在宁远屯粮,并无扩军的打算。再者,这几年大明也算风调雨顺,除了河南一省有灾外,大都能丰收,特别是湖广跟江南。丰年多储备点粮食以备荒年,不算为过!”
    毕老头显然还不放过我,我的户部尚书就像紧箍咒一般,之前是程国祥,现在是毕自严。而且毕老头历经四朝,资格又老,有什么就说什么,根本就不给我面子。对于户部的事情,他就特别跟我较真:
    “可陛下,据微臣所知,皇上所筹备的大明银行已举债三百万两白银支付造船厂,年中又出了五十万两白银买粮,皇上若以银行之钱挥之于朝廷用度,敢问陛下,京中百姓若取回存银之时又当如何?!”
    “毕爱卿,百姓不是还没有来挤兑嘛!再说了,朕重建的江南造船厂已经有足够的订单。只要有船卖出去,难道船厂还赚不回三百万!”
    “陛下”毕自严还待再说,我连忙打断他道:
    “毕爱卿,你不是要跟那些夫子一样跟我说君子不要逐利吧?!大明没有钱无以保民,无钱亦无法维持朝廷,这点你掌管户部应该最为清楚。这样吧,朕也不为难你,今年户部多运调三十万石粮食到宁远,就从南京户部的藩库拨出。”
    “是,陛下!”毕自严犹豫了下,最终还是点头答应。
    “好了,接下来商议直隶省卫所的事情”
    “陛下,微臣有本上奏,现在已到秋审之期,微臣身为刑部尚书,请陛下届时莅临三司重审。”
    “朕知道了!”
    ×××××××××
    南京户部
    已经升任南京户部侍郎的唐世济拿着京师发来的公文气喘吁吁的进来,一进门就拿起茶座上的热茶喝了几口。坐在正堂的沈缜还没有出声,在旁陪坐的南京刑科给事中荆可栋见到唐世济便笑嘻嘻打趣道:
    “大热天的跑到哪里去了?!”
    唐世济抹了抹额头的汗,斜了荆可栋一眼道:“你做刑部给事中当然好,大热天都不用出门,我可是累得腰酸背痛,跑完粮库又去码头,你也知道现在工部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