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明皇-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伦在街面上走了好一会,所有的商行里都只是皮毛,人参。那里有什么茶叶啊!偏偏他这主人每天都少不了茶,不过苏伦还是明白那茶叶的好处,夏天能喝一杯茶,确实清爽不少。上回主人丢掉的茶渣,他偷偷拿热水一泡,喝下去果然舒坦很多。苏伦走到城南的时候,知道看来还是没有进货,正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突然看到不少人都往一间商铺挤,他不由也去碰碰运气。
  好容易挤进去,没想到里面却是许多明朝的货物,也别是茶叶,居然有几百斤。里面的掌柜和伙计忙个不停,这里的老板允许以货易货,很多百姓都拿出自己的皮毛,人参来交易。买回些丝绸,食盐等日用品。苏伦不管三七二十一,挤进茶叶摊前,拿出五十两白银全买了茶叶。
  当苏伦姓兴高采烈拿着一大包的茶叶回去的时候,他的主子姜弘立还在小心翼翼的泡着他那点茶叶,眼看就要见地了,他不由得分外珍惜。这姜弘立就是在萨尔浒一战中,投降了满清的朝鲜大元帅。他投降后,大汗对他还是很器重,委任为甲喇,镇守盖州。姜弘立跟大多数朝鲜贵族一样,好茶!平来闲而无事,他就叫仆人去市面上买茶叶。但往往都很少,虽然盖州的茶叶全部给他一家包了,但还是不能满足他的需要。
  他刚喝了一杯,舒坦的坐在太师椅上,突然只听见苏伦那奴才大呼小叫的跑进来。
  “老爷,老爷,我买到茶叶了,您看,整整二十斤!”
  姜弘立一听也来了精神,居然是上好的大明特产碧螺春,赶忙问:“哪买的?”
  “城南的一家新铺子,那家掌柜说,他家主人在明廷那有些势力,所以才能走私进来。据说进了几船的货物!”
  姜弘立一听,觉得是个机会,如今满洲商品不多,虽然皇太极大汗下旨招商,但能突破大明封锁来的几乎没有。这家商行居然可以整船整船的运货物来,他把这家商行引见给皇太极,从中来进行互市,自己也算立功一件。想定主意,姜弘立茶也不喝了马上把掌柜招了过来,一番威逼利诱,就带着他到盛京面圣去了。
  这掌柜便是田府的管家,由于对满洲不是很了解,田怀彝先派他上岸打听情况。还好皇上事先安排了捕风营的人接应,所以很快就在盖州城开了间铺子,没想到满洲的官员竟然没有查抄,反而鼓励他们多运些货物来,还要带他去沈阳。他赶忙让伙计去通知还在岸边的少主,让他来打理盖州的生意。自己则随着姜弘立一起出发了。
  盖州离沈阳比较近,车马不停赶路,一天的功夫就到了。姜弘立在盛京的家里小憩一会,便带着张掌柜备马进宫。
  转天晌午,两人到了红墙南大门,两个当值的牛录伸手拦下,姜弘立叫过牛录低语几句,然后就示意张掌柜先在这等着,自己径直进去。
  好一会才有人过来领张掌柜进去,他边往前走,边四处打量,前面是一条宽阔的甬道,甬道两侧各有五座亭子式建筑,呈“八”字形扇面排列,尽头的中央是一座大亭子式建筑。张掌柜仰头细观,是一座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底下是五尺来高的八角须弥座台基,环以雕刻细致的荷花净瓶青石栏杆,东南西北四面皆有踏跺伸出。殿身也是八角形,八面均为木隔扇门,周围出廊,支有十八根朱漆圆柱。正门前两柱上蟠金龙,昂首舞爪,朝向殿顶,重檐上下顶各有八道五彩琉璃垂脊,每条彩脊上各有一名黄帽绿袍、腰系丝绦、足蹬皂靴的蒙古力士,牵着锁链侧首屈身朝向殿顶,八条铁链连着殿顶宝瓶,彩脊的末端装饰着獬豸、麒麟。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中宝瓶上是一颗红光熠熠的火焰宝珠。张掌柜看着这像亭又像宫殿的建筑,心里暗笑这些没有开化的满人,起个宫殿都弄成这样子。
  那领路的宫人没有把他领到尽头的宫殿,而是左转,去了另一座。这座宫殿五间九檩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柱是圆形的,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相比之下,更有汉人的建筑风格。就是殿前的牌匾,也有这几行文字,其中汉文写着‘崇政殿’三个字。
  张掌柜跌跌撞撞的走了进去,先见到殿里面站着两个人,一个就是引自己进来的姜弘立,另外一个是个汉人,一副斯文的样子。他还要打量,却给旁边的姜弘立大喝了一声:
  “见到大汗还不下跪?!”
  张掌柜才发现殿内正中坐着一个中等身材,团圆脸,细长眼的人。虽是看上去面善,却透着威严孔武,身着明黄团龙袍,腰扎盘龙玉带,却是皇太极。幸好他在皇亲贵戚中当了管家几十年,就是大明皇上也见过,所以他赶忙行礼。
  “小民张十三叩见大汗!”
  皇太极坐在龙椅上,眯着眼睛打量了下这个自称张十三的人,彷佛要看出点什么来。
  “你起来吧,你从大明来?”
  张十三从容起身,回到道:
  “小民正是从大明天津来!”
  “你家主人居然能从大明海禁中运来十艘货物,看来也是手段非凡。不知是何方人物?”
  张十三对这次贸易内中详情,知道的清清楚楚。在来之前已经想好了说辞,当下就答道:
  “我家主人是跟黄龙将军是故交,跟田妃娘娘的娘家也有些关系。我家主人看到辽东取消互市后,其中有利可盈,就让小的运了些货物到这边来。”
  这番话说得有真有假,张掌柜也知道,如果乱诌一气,反而会露出破绽,不如半真半假的说。皇太极听了后,跟那汉人对望了一眼,点点头道。
  “你们运来货物,本汗是欢迎的,特别是铁器,货物更是我满洲所需。你们只要运来,我满洲不会亏待你们。辽东有的是人参,皮毛,这些到了大明可是稀有之物。你明白本汗的意思吗?”
  “小民知道,不过这铁器……这是大明严禁出卖的东西,小的禀报主人后,看情形定夺。”
  皇太极嗯了一声,又问道:
  “你从大明来,可知道现在大明朝内,各地情况如何?”
  张十三不由一惊,想不到皇太极要套他的口风,这既是打探消息,也可能是用来试探他。
  “小民蜗居在天津,对各地的风土人情不是很了解,朝廷的《明刊》倒写了不少,又是捐银子做军饷,又是开海禁的,还查了不少的官员。对了,前两个月皇上到过通州,听说建了个什么学院!”
  皇太极听了后,不由得深思起来,过了半响他才说道:
  “你们既然有这么多货物,就在满洲各地都开些铺子。本汗会让人照顾你们的。好了,你下去吧!”
  张十三看到皇太极没有为难自己的意思,马上叩头谢恩,忙着开铺的事情去了。
  皇太极望着离去的张十三,对着旁边的汉人道:
  “范先生怎么看?”
  这汉人便是最早投降了满洲的文人——范文程,他原不过是个落第秀才,看到明廷腐化,士兵羸弱,就投靠了满洲人。不过这范文臣倒也极有谋略,很快就受到大汗的重要,封为二等甲喇章京。
  范文臣捋了下他的胡须道:
  “这掌柜的倒不像说谎,不过我们还没有接到消息说大明皇帝去了通州,主要是我们的人不能从宁远一带进出,要走蒙古一路,所以消息没有那么及时。不过微臣看来,应该是真的!”
  “嗯,本汗也是这么想!看来这大明的小皇帝还真多花样,大明的皇帝昏聩了那么多代,说不定就出了个稍微有点作为的。你看他灭掉魏忠贤,也算有些干才。要不是有袁崇焕在北边守着,本汗便要兵临京城去看看。”
  “大汗,这魏忠贤只是皇家的一条狗,皇帝只要名正言顺,要灭一条狗还不容易吗?!不说别的,就是刚才来的那个张十三居然可以带着十艘货物在辽东登岸,便可以看得出大明还有很多问题。而且现在大明各地多有动乱,明朝官吏贪污,百姓无田无地,有死无生。岂是说改就改的。南边的郑芝龙虽然投靠了朱明,恐怕也是离心离德。如今大明官兵普遍腐化,战斗力积弱。若非袁崇焕,其他人又怎会是我满洲敌手。”
  皇太极满意的笑一下,“还是范先生看得深远,不知范先生有什么良策打破这个僵局。”





    第三卷 可否一战 第五十章 迂回策略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7…11…16 8:28:14 本章字数:4219


  皇太极问及对大明的应对之策,范文程想了下,答道:
  “微臣有一策,可使我满洲能够盘活辽东这盘棋。”
  “先生快说!”
  范文臣摇晃着脑袋,对一旁的姜弘立说道:“此事还得姜将军多费些功夫!”
  姜弘立也不糊涂,当着皇太极的面表示自己的忠心。“先生客气了,有什么用得着的地方,末将自当出力。”
  “大汗,微臣看那张十三可以运货物来辽东,是经过旅顺的黄龙总兵批准的,他家主人虽然与黄龙总兵是故交,但是一般的交情还是不能使黄龙冒着杀头的风险放他们进辽东。”
  “先生的意思是,他们还给了黄龙另外的好处!”
  “汉人有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微臣以为那张十三的主人,自是跟黄龙坐地分利。这黄龙既是贪心之人,就必为我满洲所用。只要派人前去招揽,许以高官厚禄,此人多半会和我们合作。如果不成,我们就可以张十三的事作为威胁,不怕他不就范。只要我们得到他的战船,袁崇焕就是守住宁远又如何?!我们可以直接渡海杀入山东,然后北上南下任满洲铁骑驰骋。”
  皇太极呵呵一笑起身,“好,范先生好计谋!这事就交给姜将军去做吧,你下去好好招待那张十三,通过他和黄龙联系上。就按范先生的计策行事。”
  “末将,定不负大汗的厚望。”
  姜弘立马上单膝跪下行了礼后,就告退下去。
  此时崇政殿就只有君臣两人,皇太极深有意味的看了范文臣一眼,说道:
  “文臣,恐怕你的策谋不止这么简单吧?现在没有其他人,你可以放心对本汗说。”
  范文臣装得诚惶诚恐的说道:
  “还是大汗了解微臣,方才的策略也是可行的,不过,这世上识俊杰的人未必多,知道大势所趋的更少。如今朱明仍旧占着天下,所失去的不过就是辽东而已。加上二月给袁崇焕在海州一闹,更是坚定了明人的抗战的决心。所以现在去说降,恐怕没有什么人愿意归顺我们。汉人最重正统,大明的皇帝仍在,大多数人就不会投向我们。”
  皇太极听到后,不禁问道:
  “那岂非没有办法去化解这一弱势,如今宁远有袁崇焕守着,前个月济尔哈朗帅着数千人去经略锦州一带,死了五六百人才掠回三千奴隶。现在那边都不能去了。”
  “大汗,那宁远一路不就是有个袁崇焕吗?!大汗的大军绕过那不就行了!”
  “绕过!?”
  “正是,微臣仔细研究过明朝的边防,其中九边中,以这辽东最为严谨,是以先帝也没有打过去。但是大明长城的北面则是另一番模样。如今蒙古分裂,已经许久不同明朝作战。那里的战备很是松懈,臣仔细问过西来的蒙古人。所以大汗只要我们借道蒙古诸部,扬言攻打林丹汗。到了长城北面,就纵马南下。那时明军精锐都在辽东,袁崇焕再厉害又如何来救!等他来了还不是疲惫之兵,怎会是我满洲大兵的敌手。这样只要过了长城,攻下遵化便可直指京师。”
  “遵化?京师?”
  皇太极听得来神了,这个计划确实大胆,一旦成功那就是给予明朝极大的打击,那原先海州的偷袭就什么都算不上。
  “大汗,此举还有种种好处:一是,遵化是明朝的产钢之地,打下后,我满洲可得自少数十万斤的好钢。第二就是今年春,辽东各地都遭了灾害,可以掠夺当地的人口财物。第三,可以逼袁崇焕回援,只要我们兵临京城,当今大明皇帝不过是个小儿,他们几代都没有经历过战场,自然吓得要命。势必会召回袁崇焕勤王。这样便可在京城脚下与袁崇焕一战,那时他没有火炮,急行军下能带多少人!只要除去袁崇焕,以后谁能阻挡我军铁骑。”第四点那就是只要我大军一胜,天下人就知道谁才是强者。那黄龙自会投降我们这边,以后我们可以借助水师把皮岛的明军清除,这样我满洲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心对大明用兵。”
  “只是袁崇焕在大明深得军心,有他统领恐怕多少有些麻烦!”皇太极提出疑问。
  “大汗,既然如此,可再加一层以保万无一失。我们何不用昔年诸葛亮忌惮司马懿复出,而使的谣言之计。我们只要传言袁崇焕私下与我满洲议和,欲图不轨。袁崇焕手握重兵,明廷能不忌他吗?到时我大兵南下,袁崇焕此人愚忠,必然会不顾猜忌,率兵进入京师。那时外危主疑,就算皇帝不拿他下狱,也不会让他统领各地来援人马。如此我满洲铁骑则所向披靡。”
  “先生真是神人,如此奇谋都想得出来。真是天佑我满洲。”皇太极听到这么好的计划,仿佛天下唾手可得。他想了下就说,
  “此事需要机密行事。还有就是如果实行此等计划,现在满洲的旗兵是不够用,满州八旗也就不过十万人马,就是加上蒙古兵士也不够用。如今我满洲要防守镇江,又要防守宁远一线。”
  “大汗,臣以为现在辽东汉人越来越多,何不组建汉军?!”
  “汉军?!”皇太极没有想到范文臣会提出这样的一个建议,在他心目中,汉人完全是羸弱不堪。
  “大汗,年初海州损失近万,要迂回作战,兵力不可过少。如果一只老虎来领导一群羊,那么羊也会变老虎。但是一只羊来领导一群老虎,那么都会是一群绵羊。汉人和满人现在就是这个情形。只要辽东的汉人跟满人一起,自然不会像南边的汉人军队一样。”
  “嗯,范先生的话,本汗好好考虑下,”
  皇太极对建立汉军,心里还是有些顾忌,虽然他不像他父汗那样猜忌汉人。不过后来在范文程又上了一道奏折说:
  “大汗欲一统天下,必先以天下之主居之。惟有心怀各方黔首,百姓方能以大汗为主。若大汗称雄一方诸侯,则满洲十万足已。若要吞并朱明,无汉人襄助,南疆广袤之地岂是十万可守。如天下一家,不分满汗,有识之士皆往来相效,何愁大明不平,天下不定。”
  “天下之主”这四个字看得皇太极心中一阵激动。他想到范文臣的伐明之策,于是下令召集众贝勒。
  如今原本皇太极登位时,是四贝勒并肩而坐,处理军政大事。后来,皇太极拽住代善曾经犯过错,挟制代善取消四贝勒议事。特别是阿敏战败后,失去旗主地位后,剩下个莽古尔泰孤掌难鸣。众贝勒听到皇太极传唤,不敢怠慢,齐刷刷的走进崇政殿。皇太极看到各位贝勒蒙古大公都到齐了,于是起身说道:
  “我满洲自从二月来,各地都出现了饥荒,就连蒙古诸部也是如此!不知道各位贝勒有什么好办法!”
  众人听了一时都没有说话,性急的莽古尔泰首先打破沉默,
  “大汗,我们去汉人拿抢就是了!”
  大家都知道这是个主意,但没有想到这蛮汉说得这么难听,都不禁笑了出来。莽古尔泰看着四周的人,没有意识到他们笑什么。拉开嗓子道:
  “笑什么?!不去抢,我们去哪弄财物?!”
  皇太极皱了皱眉头,说道:“五贝勒说的也是办法,现在连蒙古都受了灾。不过如今袁崇焕在宁远坚守,我满洲又无攻城利器。长久耗下去不是办法,需得想计策打击明人。”
  济尔哈朗是皇太极的亲信,自然领会到其中的意思,忙出来说:
  “大汗自是有了定策,大汗不妨说出来,我等自当听从大汗的号令。”
  “本汗欲征集大军伐明以解危机!”
  话语一出,好战的贝勒都轰然称是!里面的大贝勒代善最为稳成,他说道:
  “大汗,如今我满洲三处受敌,如攻宁远,没有十万恐难以奏效。但皮岛在我后方,旅顺的驻兵也是不是来骚扰。这些地方都要留守兵丁。还有盛京也要留人在这。还不算其他各地守卫,这样我满洲兵力不足。”
  “嗯,大贝勒一语中的,知道我满洲的不足之处。本汗也是因为这个招大家来商量下。本汗已经有伐明的计划,就是因为兵力不足。在这里本汗提出个扩军计划。”
  豪格出来道:“大汗,如今女真人都已编入旗人,哪里还有人可以参军作战的?”
  皇太极微笑着说:“满洲人已经都是旗人了,所以本汗想建蒙汉旗兵。蒙古四旗,汉人两旗。”
  下面的人听了象一锅粥样炸开了,各个都似乎痛心疾首的劝谏:
  “大汗,不可,蒙古四旗也就罢了,汉军决不行。汉人本就不服我满洲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