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义者备感压力,历史和现实的压力以及屈辱感常弥漫在他们心头,就连被贴上
“自由主义”标签的胡适亦如是。'26'网络民族主义者的忧患意识有强有弱,当
发生不利于中国的事件时,集体性的忧患意识更加强烈;当显性危机消退时,集
体性的忧患意识往往与之同退。目前,中国网络民族主义者的忧患意识主要体现
在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台湾问题和国家走向等问题上。这些具体问题体现了中
第一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2006)
国与霸权国以及中国与地区强国的关系以及中国自身的统一和国家建构。前两者
直接涉及中国的国际地位,后者涉及主权和国家发展问题,这些都是中国在实现
复兴和强大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与解决的问题。
一般而言,民族主义往往包含了我族优越意识和“我族中心主义
(ethnocentrism)”。中国近代以来的惨痛历史客观上削弱了中国民族主义者
的优越意识,甚至少部分人具有日本文化民族主义中常见的“我族周边主义
(ethnoperipherism)”'27'倾向。当下部分人士论及西方文化的缺陷时提到东
方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等思想对于世界共生与和平的积极作用,'28'
表现了某种程度上文化的优越论,甚至部分人提出用天下主义来拯救民族主义。
这一思考路径在网络民族主义者中也有体现,只不过他们没有像学者那样撰写长
文来论证而已。
4.羡恨交织(ressentiment)。'29'事实上,以上几种意识可能会出现在
同一个网络民族主义者身上。这些意识是在自我与他者、内与外的框架下展开的,
它既可能是二元对立的,也可能是自反性的(reflexivity)。'30'批判理论学
者沃克尔(R。B。J。 Walker)探讨了西方现代性中的内外二元取向,民族主权国
家方案取代神权方案造就了“内与外”、“自我与他者”、“统一与多元”三组
典型的二元对立,而全球化所体现的时间加速则挑战了这样的二元对立模式。'31'
西方主权观念传入中国意味着中国人接受二元认知模式。然而,近代以来,中国
从器物、制度到文化上不断师法西方,学者和政治家激烈地讨论着中体西用、西
体中用和中西合用。新中国的建立意味着中国最终通过武装竞争选择了“反西
方”的西方主义——社会主义,并在当代条件下部分地实施着“反西化的西
化”。'32'由此可见,近代以来中国的民族主义一直包含着二元对立与自反性。
这一特点塑造了中国民族主义者对于西方国家特别是霸权国所表现出的羡恨交
织的人格特征和他国意识。这也是为什么近年历次民意调查显示中国国民对美国
持亲近感和敌对感比例都很高的原因。'33'国际体系结构既给中国的对外关系制
造了压力,也为中国人之学习道路提供了方向。对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国
网络民族主义者大多表现了羡恨交织的特点。对于日本,中国网络民族主义者则
表现了另外一种态度,似乎怨恨色彩更浓厚,而羡慕要么没有其位置被埋藏于心
底,要么成为怨恨的陪衬与点缀而已。'34'我们往往将这种怨恨归因于战争和战
第一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2006)
争认识。事实上,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者基本上不将日本视为西
方社会的成员,而是将其纳入东亚体系中,于此中国又具有了文化上和心理上的
优越性了,因为中国在东亚体系中长时间的主导地位以及文化上日本长期师法古
代中国。基于此,他们对于日本今天的成就至多表现出认可而不是羡慕。
5.捣乱意识与自我认同意识。在网络民族主义的意识中,存在着一种相对
特殊的捣乱意识,譬如不少人到处散发“抵制日货”的帖子来干扰主帖,有些人
纯粹为了逗乐和发泄而发动民族主义“口水”战,还有一部分人为了寻找新的
“我们”和自我意识而不断四处抨击别人。正如张剑荆所指出的,作为网络写作
者和网络活动的组织者,他们的身份认同具有拒斥性认同的性质,把自己与其他
人区隔开来,从而在网络社区里获得了“我们”的含义。'35'互联网塑造出“我
向幻觉行为”,这实质上是一种自我欣赏的自我表演,而互联网虚拟实在的特征
通过输入感知模拟道具和布景,最终使虚拟实在中的行为者“入戏”。'36'网络
民族主义者的这一捣乱和自我认同意识表明,他们的民族主义言论和身份可能是
一件“皇帝的新装”。
(三)网络民族主义的言语行为分析
从行为上看,网络民族主义主要是一种言语行为,这一言语行为也是最易引
起争议的。网络民族主义的言语行为包括网络上的大众民族主义、知识分子民族
主义和官方民族主义的言论。这一言语行为呈现出光谱的特点,可以说是偏激和
理性并存。如果只是将网络民族主义言语行为界定为极端的、无理性的,那么就
会既缺乏实证分析,又忽略了网络民族主义者言语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或者
说,这种界定具有“想像”与选择性记忆的特点。就网络民族主义者的语言而言,
我们并不否认极端和暴力语言的存在。
如何理解网络民族主义中存在的极端语言倾向呢?除现实因素外,则要注意
到网络塑造了这一特征。由于网络具有超时空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特点,网民往
往隐匿了真实身份,以“马甲”的虚拟符号出现,这种虚拟性表现为他们在网络
上所依托的网络空间具有不可觉察的时空位置和形态,人们的网上交往活动不具
有实体性和外在的可触摸性。因此,网络民族主义者的交往论战往往只是一种符
号互动。其中,戈夫曼(Gofman)的社会拟剧论有利于我们透视网络民族主义者
第一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2006)
言语行为的非现实性,特别是网络民族主义的极端语言。在戈夫曼的理论中,个
体在特定时间内交往活动的场所总是可以分为“前台”和“后台”,人们在前台
的表现与社会期望值相符合,即当在他人面前时,个体的表现往往符合、体现社
会公认的规则,掩饰与社会公认的标准、价值和规范不一致的行为。而在无人在
场的后台或非正式的场合,个体在其中所展示的大多是自我冲动、自发和具有个
性的成分。'37'由此可见,这些极端语言反映了人们的潜意识和非正式场合的冲
动性情感,与正式场合的行为判若两人。
就网络民族主义者行为所涉及的对象而言,闵大洪认为中国网络舆论有两个
值得注意的倾向:对外表现为网络民族主义和对内表现为网络批判现实主义。'38'
事实上,网络民族主义既涉及对外行为,也涉及对内行为,譬如民族国家建构问
题,民族和国家认同的探讨和建构,公民性民族主义的建构和行为。'39'在对外
问题上,网络民族主义者的行为也存在着涉外、排外、反外的差异。如针对网民
签名反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问题,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答记者问时
指出:“我不认为网民签名反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一种反日情绪,而
是要求日方在历史问题上采取正确的、负责任的态度。民众的呼声,需要一定的
渠道加以表达和传递”。'40'这意味网络民族主义者的涉外特点,它是一种涉外
的呼声,一种民族主义的表达,这一情感表达特性恰是民族主义的核心特征之一。
'41'这一情感表达会指向“自我”与“他者”关系,我们应先用相对中性的“涉
外”一词来标示,然后具体分析是否以及多大程度具有反外、排外的特征。
作为一种言语行为,网络民族主义语言具有随意、分散、规范化缺失等特点。
有学者指出,网络规范化还不能上升到一种制度化、空间化、内在性和强制性的
程度,从而很大程度上不能进入到一种可以预期的秩序化的轨道。'42'
三 透视网络民族主义:市民社会和中国外交
有研究者以“强国论坛”为例,认为网络民意具有强大的政治批判和监督作
用。'43'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研究也指出,中国人对网络所能起到的政治作用
大多持肯定态度。但它们主要表现在沟通民意方面。'44'基于这些研究成果可知,
第一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2006)
作为一种政治参与,网络民族主义的作用主要在于情感表达和政治沟通,而不是
获取政治权力或直接制约政治权力的实施。因此,除政治参与的角度外,我们应
侧重于从国家/社会的框架对网络民族主义和国家的关系加以认识。
互联网的出现为中国市民社会的成长提供了新的条件,即促使网络市民社会
的形成,新闻传播学领域一些研究人员对此已做出了相关研究。'45'根据笔者的
观察,网络民族主义的某些行为一方面处于网络市民社会中,另一方面又生成了
网络市民社会。从后者看,民族主义的“QQ 群”(通过相对固定的QQ 成员就
某些议题群聊)、民族主义网站、一些军事论坛甚至前文所探讨某些人气极旺的
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帖子,都具有网络市民社会的雏形。这些网站、论坛甚至某
些帖子拥有相对固定的成员参与讨论和阅读,有相关的讨论主题并具有一定交往
规则、交往方式和固定的交流场所。他们相对自由地表达和交换意见,在一定程
度上弥补了传统媒体的空白。当然,这些网络市民社会的组织和制度结构仍很不
完善,其激励和惩罚机制也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参与者的认同感、网络规范、社
会集体意识的建构还有待推进。由于网络市民社会的载体、参与主体和议题具有
多样性,这些网络民族主义行为所生成的网络市民社会类型也呈现多样性。有的
相对稳定,有的变化性较大。一般而言,民族主义的网站和博客所生成的网络市
民社会具有相对稳定的载体、议题和交流平台,但参与者的流动性比较大;民族
主义QQ 群、论坛与帖子所生成的网络市民社会的稳定性要弱一些,它们要么过
于依赖事件的刺激,要么主贴者缺乏专业知识、精力和策略来凝聚人气,无法推
进问题的探讨。通过对强国论坛日常议题的形成与衰变过程的个案研究,陈彤旭
和邓理峰指出了电子公告牌系统(BBS)议题的不同动力机制。'46'这一研究也
表明了网络民族主义所造就的网络市民社会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从市民社会角度分析中国外交则是近年来国内国际问题研究者所开辟的一
个新思路,这一思路可以延续到网络市民社会中。目前,中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已
经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并设有专门的机构来了解网络上的民意。而且他们还通过
在线交流等方式与网友对话,其目的在于既与网友沟通、向网民学习,又疏导民
情,让网民有一个适当的表达渠道。此外,高层决策者也注意到了网络上的民族
主义。例如在中国对日外交关系上,中国的社会力量包括网络民族主义逐渐显示
了它的影响力。政府也在努力疏导网络内外的民族主义情绪。2005 年 4月,中
第一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2006)
共中央宣传部和外交部统一部署了中日关系形势宣讲团,他们在杭州、成都、北
京、天津、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举行报告会,帮助高校师生等了解国际形势、中
日关系的历史、现状和中国的对日政策。'47'前任驻法大使吴建民先生在一次报
告中指出,“爱国的行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爱国的行动是同中华民族,
中国的根本利益、核心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他对网络上“抵制日货”的口号等
极端民族主义言语进行批判。'48'还有,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相关学者载文指出,
他们已经强烈感受到了中国民族主义者通过互联网释放出的能量。国外的关注将
会从另一面影响中国外交。由于资料匮乏以及网络民族主义还是新的社会政治现
象,本部分粗略地从政治参与和市民社会的角度分析它与政府和外交的关系,它
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仍然有待深入观察和分析。
四 结 语
网络民族主义是20 世纪90 年代兴起的一个社会政治现象,它涵盖了网络
上的民族主义的话语、思潮和行动。就其成员构成而言,可以分为大众网络民族
主义、知识分子网络民族主义和官方网络民族主义 3 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民族
主义者在行为方式、话语表达和意识感上各有特点,并且呈现出多样性和层次性,
其中网络民族主义的情感表达特征最为显著也最为引人注目,特别是部分网友的
极端性话语,但我们决不能将网络民族主义简单等同于极端民族主义,也不能简
单将它等同于官方的工具。民族主义话语流行于中国网络,是与全球化、国际体
系结构变迁、中国问题和互联网的特性等宏观、微观要素及其彼此间互动是分不
开的。网络民族主义在中国还是一个正在发展的现象,它与网络之外的民族主义
没有本质差异,主要在传播和表达形式以及影响力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
应该注意到,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力量,网络民族主义展示了它的破坏性和建设性。
其破坏性主要体现在极端言语、排外以及捣乱行为。其建设性则在于它表现了中
国社会力量的政治参与意识,它刺激了中国网络市民社会的形成,也不断表达、
塑造和凝聚着中国人的国家和民族认同。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具有易变和复杂性特
征,互联网中的民族主义还谈不上成熟,'49'有关网络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行
第一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2006)
为机制、理论内核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它与政府、国际之间的互动也需要
多视角透视和案例分析。简言之,由于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网络民族主义
将在中国社会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网络作为一个变量,不仅没有消灭民族主
义,'50'它还在改变着民族主义的传统运行方式,从而也在重新塑造民族主义者、
国内社会和中国外交,乃至国际关系。
注释:
'1'参见罗迪、毛玉西 :《争论中的“网络民族主义 ”》,
media。people/GB/22114/44110/44111/3278579。html。
'2'参见韩轩:《网络民族主义发轫百万签名递交日本驻华大使馆》,
news。21cn/domestic/guoshi/2003/09/19/1275306。shtml 。
'3'对网络民族主义基本持否定态度的有刘江永教授,参见其文章《 “网络民族主义 ”和“对日
新思维”不太可取》, opinion。people/GB/40604/3194741。html。此外,参见杨奎
松:《暸望东方周刊访谈:关于网络民族主义问题的讨论》,
yangkuisong/xsyj/000224。htm。
'4'李慕瑾:《网络民族主义掀开中国民族主义新篇章》,载《国际先驱导报》, 2003年 9
月 23日。
'5'朱学勤:《这一年:基于自由的创造》,载《南方周末》, 2004年 12月 31日。
'6'罗迪、毛玉西:《争论中的 “网络民族主义 ”》。
'7'有关民族主义的争议很多,本文采用比较宽松的界定,即将民族主义视为一种个人或集
体的情绪、思想和行动,它强调民族文化的殊别性,强调民族认同,强调民族和国家团结以
及民族和国家利益至上。
'8' Peter Yui Chi Yue; “Civilization Online: How the Internet Challenges Elite Discourses of the
Chinese Nation(s);” Article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in the Hawaii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
2003。
'9' Peter Yui Chi Yue; “Civilization Online: How the Internet Challenges Elite Discourses of the
Chinese Nation(s);”2003。
'10' Yongnian Zheng; 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p。1。
'11' Yongnian Zheng; 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pp。 16…17。
第一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2006)
'12'国外大量文献指出,后冷战时期中国的民族主义兴起是因为政府力图从中获取合法性。
事实上,这只是中国民族主义变迁过程中的一个因素,近代以来的中国政府一直将民族主义
作为一个合法性来源,这并不是一个新的现象。
'13' Mark Warschauer; “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Internet;” MOTS Pluriels; No。 19; October
2001;
arts。uwa。edu。au/MotsPluriels/MP1901mw。html。
'14'关于生活世界和系统世界关系的论述,参见[德]尤尔根
•;哈贝马斯著,曹卫
东译:《交往行为理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