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地枪王张绣-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皆为正二品将军。而吕蒙则为水军副都督,从二品,官位稍次一些。

这十四人定好,后面就是郝昭、郭淮、马岱、文聘、魏延等将领了,而张泉由于有开府之权,故此一众小将都归属张泉的太子府管辖,在此就不一一详述。而一直作为张绣护卫的胡车儿还有周仓,分别封为中领军和中护军,为从二品。

麾下众文武各有封赏之外,西域、凉州、河套、南中等各族头领,亦各得封赏。

当所有封赏结束之后,已经到了日落时分。贾诩早就安排妥当,登基之日与百姓同乐。张绣先是与众文武前往内城的城头,在内城城头摆下筵席,与长安城内百姓饮宴同乐。这长安城的大宴,一直持续了三天。

新皇登基,张绣也大赦天下,本来张绣治下犯事的人便不多,大赦天下之后,更让囚徒感恩戴德。而张绣登基之事,也在一个月内传遍天下各州,张绣治下百姓官员和士卒自然同乐,不过消息传到临淄,汉天子刘协以及汉相曹操却同时勃然大怒,之后才召集文武,开会议事。

第六百三十三章 战略包围

半个月后,长安城皇宫正德殿内,张绣手下众臣齐聚。经过半个月的欢庆,长安城百姓虽然还未完全从热闹中恢复过来,但由于春耕临近,故此也恢复了生产。至于张绣与众臣,这是第一次正式的朝会。

张绣笑了笑,说道:“文和有话且说,朕虽然登基为皇,但朝会也是跟以前一般无二。”

贾诩点了点头,也没有纠缠这些,而是说道:“陛下,方今天下,我华国已拥七分。臣请陛下,出兵灭汉,定鼎天下!”

张绣听得,沉吟了一下,说道:“文和所言有理,只是去年才将江东平定,士卒疲累。若是再行大战,恐怕战力有所不接。加上从征南中开始,就没有停歇过大战,粮草方面恐怕也有些紧缺,此时展开大战,未免有些不利。”

钟繇听得,出列奏道:“陛下所言有理,粮草上的确有些紧缺,不宜进行大战。”

见到张绣以疑惑的目光扫来,贾诩笑道:“陛下和钟丞相所言皆有理,故此臣以为,今年出征,只为灭汉作准备。”

张绣一听,精神就来了,连忙问道:“文和有何计策?”

贾诩点了点头,而后说道:“臣与另外几位军师商讨之后,确实有些得益。”

张绣听得便笑道:“文和且细细道来。”

贾诩淡笑道:“其实此计乃是陛下所出,臣等只是依葫芦画瓢。”张绣听得,轻“哦”一声,便没有再说话。贾诩招了招手,让兵卒抬将地图拿上来,而后一边指着,一边说道:“陛下当初平荆州之时,乃是从南中攻交州,再取荆州,迂回敌后一举功成。而取江东,亦是用此策,故此臣等商议之后,以为平天下亦可用此策。”

顿了一顿之后,贾诩接着说道:“去年曹操派兵到北方大草原上抢粮,与东部鲜卑打得激烈无比。大战过后,东部鲜卑损失不少,臣以为这是出兵的绝佳时机,陛下可派骑兵出大草原,一举将胡人扫灭,而且我等还可利用匈奴和羯族。”说到羯族之时贾诩向着张绣眨了眨眼睛。

张绣见得,则是会意地点了点头。贾诩接着指着地图说道:“只要扫灭东部鲜卑,我华国铁骑可直取幽州北部,将长城以外悉数拿下。如此将北面都拿下之后,就可对汉庭完成战略包围。而等到明年,我军就可大肆进攻,天下可定矣!”

张绣听得,摸了摸下巴,自语道:“先定辽东?”继而轻轻一笑道:“有意思。”同时其目光已经放在了地图上辽东右面的那个半岛之上。想了想之后,张绣问周瑜道:“公瑾,江东那边可有能出海的船?”

“能出海的船?”

听得张绣如此一问,众人都愣了一下。不过在场的皆是精英,听得之后便都若有所思起来。

周瑜想了想,便答道:“有是有,但不多,而且大部分的海船皆在夷州上。陛下若要用,就要将海船从夷州调来。”

张绣自然知道夷州是什么地方,而此时的夷州也是第一次有汉人踏足。想到这里,张绣便问道:“要从夷州将海船调来,需要多久?还有那里的海船可搭载多少人”

周瑜默算了一下,而后才答道:“通传加上调动,恐怕要三个月以上。搭载兵卒,应该在万人左右。”

张绣又摸了摸下巴,念道:“万人,加上其余战舰,够了!”说罢,张绣大声说道:“文和取辽东之计甚善,现在朕再多添一笔,将三韩也拿下来。”

众人听得,有些惊讶。法正皱眉道:“陛下,三韩乃是臣属,况且其地在北,拿下来用处不大。”

张绣听得,微微一笑道:“这三韩乃是汉庭臣属,而非朕的臣属。朕自然要将其拿下来,况且这三韩之地乃是商纣王的叔父箕子首先建国,说起来也是我华夏之地。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让我华夏遗民回归我华夏管治,也是时候了。而且朕听说,那些三韩土人,言孔夫子乃是他们的族人。”

庞统听得,有些不解地问道:“陛下为何会说那些三韩土人会言孔夫子是他们的族人呢?”

张绣轻哼一声,说道:“那些三韩土人面皮厚得紧呢。他们言箕子建国,就是他们族人,而孔夫子乃是箕子之侄,微子的后人,故他们会言孔夫子乃是他们的族人。”

张绣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齐声大笑,庞统更是不停拍着案桌笑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如此说来,三韩之地岂不是我华夏之地乎?”

诸葛亮比较谨慎,进一步问道:“那些三韩土人真是如此说?”

张绣自然是认真地点了点头,同时心中暗道:“我可没有说谎,那些韩国土人的确是这么说,只不过时间是在一千八百年后而已。”

马超听得,怒道:“该死的土人,虽然俺不拜孔夫子,但孔夫子乃是堂堂华夏人,怎会成了那些土人,简直混账!陛下,且给超三千铁骑,超将那些土人全杀了,看他们还敢不敢说这大话!”

张绣听得,说道:“孟起不可大造杀孽,只需给予那些土人适当的教训就可。”

这时,张任就说道:“陛下,出兵夺三韩并无不可。但现在正值我军与汉庭对峙之时,若是分散兵力取三韩,恐怕不妥。”

张绣笑道:“无妨,三韩的实力不强,正如孟起所言,三千铁骑足以荡平。而且辽东苦寒,若是将辽东拿下之后,我军粮草供给就太远了,而且容易被曹操所趁。若是将三韩拿下,可以用三韩粮草来供应大军所需,三韩在辽东之后,粮道亦不会轻易为曹操所趁,如此一举多得。”

众人听得张绣所谋,齐齐点了点头。张绣见得众人同意之后,便说道:“朕以为,拿下右北平当以骑兵为主力。至于三韩之地,可从海路进攻。方才公瑾有言,从夷州调派海船要三月,这三月可将其余战舰加以改装,如此组成大军进攻三韩。算上路程,铁骑进袭三韩北面的时候,海路的军队也可在南面登陆了,到时两下夹攻,三韩、辽东皆可定也!”

贾诩等人相视一眼,同时点了点头。张绣见得,便说道:“兴霸,海路大军由汝领兵,孝直为随军军师,霍峻、徐盛、凌统、、朱桓为副。朕会加派工匠改造战舰,另外也会让子义他们那里进行配合,当夷州的海船都到达之后,就率军出发,大军就从江东军团里面挑吧。”

甘宁等人听得,同时出列应道:“诺……”

江东军团现在人比较多,首先是张绣留给太史慈那里有七万人,其次还有投降的十万江东军。十万江东军现在太过散乱,张绣借此机会,让甘宁将这十万大军整训,也是好事,顺便也可以减轻一下太史慈的压力。

从海上进攻一路还是比较轻松的,毕竟对手只是三韩那些土人。而且三韩现在也不是统一,张绣相信有法正坐镇,就足够了。

转过头,望向贾诩,问道:“文和,出兵大草原袭辽东,恐怕曹操会派兵阻拦。朕以为,此战当用精锐。”

贾诩听得,点头说道:“陛下所言甚是。草原作战,当以骑兵为先,曹操肯定知道这点。诩以为,此战雷骑、云骑、飞羽弓骑、羌胡铁骑一齐行动,务必将曹操派出的骑兵一举歼灭,如此平天下之路就扫去一大障碍!不过此战并非最后决战,故此陛下无须亲征,只需派大将领兵就可。”

张绣听得,点了点头,同时目光也落到赵云身上。赵云见得之后,立即出列道:“陛下,臣愿领兵出大草原袭辽东!”

张绣大声说道:“好!此战就由子龙挂帅,领两万雷骑、三万云骑、两万飞羽弓骑和三万羌胡铁骑,共十万大军进袭辽东!孟起、伯符,你们二人为副将,士元、子敬,你二人为随军军师。”

马超听得大喜和孙策、庞统还有鲁肃一同出列应道:“诺!”

张绣微笑着对赵云说道:“子龙还要何人随军,拟好名单交给朕就可以了。”赵云听得,拱手应是。

这时,张泉忽然出列道:“父皇,孩儿希望与赵将军一同出征!”

张绣听得不答,却是转过头望向赵云,问道:“子龙,汝以为如何?”

赵云想了想,点头道:“有太子殿下相助,自然甚好。”

张绣便说道:“如此,汝就和太子府的人随军出战吧,不过一切要听子龙吩咐。”

张泉听得,拱手道:“孩儿明白,请父皇放心!”

张绣点了点头,而后一摆手,说道:“如此,退朝吧!”

……

张绣登基,华夏西面和南面是一片欢腾,而东面,则是死气沉沉。临淄丞相府,一众朝中文武重臣,几乎齐聚府中。

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下形势

曹操出兵之事,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长安城中。而曹操的出兵,也确实大出张绣的意料,如若是曹操将骑兵都派到幽州,与自己大军对抗,那还正常。然而现在看架势,曹军仿佛不惜任何代价一般,对张绣的地方发动猛攻,要知道曹操所占之地,仅是张绣所占之地三分之一左右罢了。

得悉曹操进攻的消息之后,张绣立即将贾诩、周瑜、陆逊、陈宫等谋士召到了御书房中。

只见张绣将斥候探得的消息递给众人而后说道:“曹操有所异动,而且主攻我军薄弱之地,情况有些不妙。”

贾诩扫了纸上的消息一眼之后,淡笑道:“陛下何须担忧,曹操此乃以攻代守之策也。”

张绣听得,眼眉一挑。而一旁的周瑜已经接过话头,笑道:“贾祭酒所言不差,现在天下形势,乃是陛下完全占据优势。曹操自然知道,陛下不动则已,一动就已经有把握横扫天下。而且陛下出兵,战斗的地方就在曹军治内,其损失更是不会少,因此其发动进攻,实质只为防守矣!”

以战略进攻代替战略防守,对于这种打法,张绣自然比较熟悉。历史上蜀汉在诸葛亮的带领下六出祁山,在姜维的带领下九伐中原。除了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机会大点之外,后面的说白了其实就是以战略进攻代替防守罢了。

但以战略进攻代替战略防守,虽然主要目的是防守,然若是有成功的机会,就会立即转化成可能。这才是让张绣比较头痛的。

这时,陈宫摸了摸下巴,说道:“陛下,若是臣所料不差,这次曹操进攻的重点是在南面的荆州和江东。这些地方乃是陛下新得之地,民心还未完全归附,曹操有可趁之机。至于进攻河内的夏侯渊,恐怕还是如去年一般,用以牵制我军。”

马谡听得,却是开口道:“话虽如此,但曹操向来狡诈,河内之上如若我军不放太多兵力下去,恐怕夏侯渊就会发动进攻。”

张绣此时却是不住摸着下巴,口中喃喃地念道:“夏侯渊、曹仁、关羽。”张绣很清楚,这三人哪个都不是轻与之辈,特别是关羽,他的进攻可以说是最强的,而且曹操还派他攻荆州,这一路威胁才是最大的。

而张绣也为将领而发愁,赵云去进袭辽东,带走了不少人。剩下的人里面,能挡关羽的大将,也是不多。

沉吟了一下之后,张绣已经拿定主意,开口道:“曹仁一边,就由子义和文忧领兵抵挡,徐荣在后接应。而河内那里,就由汉升领十万大军(高顺训练新兵)抵挡,伯言为随军军师。至于关羽,公明那里不动,公台去助他;再让文远去襄阳郡、子明去南郡,分别从长安以及江东拨兵马前去调用。公瑾去襄阳郡助文远,此战由文远来指挥!粮草等一应调配就不必担心,至于洛阳防务,暂时交由公义来处理。”

以这个阵容来迎战关羽,张绣还是比较放心的。关羽的进攻虽强,然而张辽如铁桶一般的防御在历史上也是有名的。而且以关羽历史上对张辽的态度,应该是比较认同张辽的本事,由张辽来领兵抵挡关羽,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况且这里面还有徐晃和吕蒙两部为辅,加上周瑜坐镇对付曹军的军师,张绣就不信这样的组合关羽能翻出什么大浪来。

将领是没有太大问题,兵力上也没有太大问题。赵云领去的只是骑兵,前年张绣征兵二十万,现在就开始发挥作用了。南阳徐晃自上次大战之后,再次补充满六万大军,长安张绣可调用的大军有七万,张绣便直接拨了五万到襄阳郡,至于南郡,则由太史慈调了四万去防守。

而太史慈自己,则领本部剩余的三万大军和徐荣所部的五万大军去迎战曹仁,有合肥重镇在手,防守方面是绰绰有余。至于江东那十万降兵,暂时由甘宁接管进行整训,等候海船来到之后就从海路领兵进攻三韩。

至于曹操方面,休养生息了两年时间,实力恢复了不少。加上一直采用屯田制,既能保证兵力,也能保证粮草。单单看这次调动就知道这两年休养生息的成果,邺城调动兵力二十万。许昌出兵二十五万。寿春方面倒是少一些,只有十万,不过这十万乃是百战精锐,加上固守淮南多年,对地形极为熟悉,相反太史慈则是第一次在淮南作战。

一下子就调动了五十五万大军,张绣自然清楚,曹操这是在孤注一掷,不计代价地进行征兵。这种状况只要持续几年,恐怕曹操治内男丁就会急剧减少,再拖下去曹操必败无疑。

不过这些已经不是张绣要考虑的,调令下达之后,张辽、周瑜、吕蒙还有其余大将跟着领兵出发,春季刚到,大战又要再次开启!

……

先按下中原的大战不表,且说这边,赵云领着十万精锐铁骑进入了河套,继而过了黄河到达外长城。在外长城处,赵云却是先让大军停了下来,而后找上了守将郭淮,了解一下现在草原的形势。

赵云大帐处,众将赫然在列。这次赵云选将,倒是只点了一个魏延,实在是张泉和手下的一帮小将人数太多,大小将领上已经完全够用了。

见到郭淮之后,赵云便问道:“伯济,现在大草原外的情况如何?”

郭淮将一叠纸递给赵云,而后简单地说道:“自从上次大将军将南匈奴和中部鲜卑主力击败之后,这几年,整个大草原几乎每几个月就有一次大变动……”

南匈奴和中部鲜卑当初被张绣击败之后,虽然未到灭族,但实力大为削弱。特别是南匈奴,以前归附于汉庭,汉庭就特许南匈奴生活在河套地区。只不过张绣根本就不理这一套,出兵将河套夺来之后,就将南匈奴都逐出河套。如若不想走也可以,不过就要强行汉化。这么一来,就迫使南匈奴再次分裂,一部分愿意接受汉化或者不愿意回到大草原过漂泊生活的匈奴人则选择留在了河套,过上农耕为主,畜牧为辅的生活。几年下来,大都安定了。

这些愿意接受汉化的匈奴人倒是没什么可说的,而另外一批匈奴人,则是回到了大草原中。这时,中部鲜卑由于上次被张绣打得损失惨重,就出兵进行报复,匈奴人首先大败了一通。不过这时,张绣放出去的羯族也露出了其狰狞的獠牙,趁着匈奴元气大伤,大举屠杀匈奴人。

羯族原本乃是匈奴人的奴隶,一直被匈奴人虐待,而历史上匈奴灭族,也是遭到羯族的屠杀。现在羯族提前有了复仇的机会,怎会放过。十亭匈奴人,最起码被羯族杀了六亭。而这时,嗜杀成性的羯族已经不满足只杀匈奴人,其将屠刀也架到了元气大伤的中部鲜卑头上。中部鲜卑被羯族杀了一个措手不及,而遭到羯族屠杀之后,中部鲜卑便决定与南匈奴联合,对付羯族,如此总算顶住了羯族的屠杀。

只不过羯族的屠杀仅仅是草原大乱的开端,就在中部鲜卑和南匈奴元气大伤之时,东部鲜卑也加入了进来。除此之外,已经西迁的北匈奴也发生了分裂,一部分决定继续西迁,而另外一部分却是知道草原大乱,决定杀回大草原,对鲜卑族进行报复。

北匈奴东归,首当其冲就是在西域折戟的西部鲜卑,直接被凶悍的北匈奴杀得那个大败。而东边,由于东部鲜卑的强势介入,逼使元气大伤的中部鲜卑和南匈奴节节败退,羯族也趁机举起屠刀,大肆屠戮。

而由于北匈奴的东归,南匈奴便以同族之谊,归附于北匈奴。中部鲜卑见得情况不妙,也归附于东部鲜卑。转眼间,大草原就变成了双雄对决,最终还是实力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