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妥约旱淖纯霰绕鹄矗先耸艿匠寤鳎惨虼怂颊医杩诩跎侔莘玫拇问F涫道先司醯茫ヅ笥涯抢镒苁且ê眉父鲂∈碧襞飧龌蚰歉鏊锉驳某删鸵埠芸嗄铡V沼谒舱伊艘桓霰苊庥肜吓笥丫劬鄣睦碛伞K衷诠藕芄录诺纳睿还裉焓切瞧谌谛瞧谌苡兴姆每汀!
在厨房里,老人为自己泡了一杯茶,然后沉重地坐在壁炉旁的老皮椅里。他边喝边闭上眼,如果不是有两声叩打窗户的声音打扰了他的白日梦,他可能会打个盹。老人的眼睛立刻张开以确认那个声音。他站起来叫访客从大门进来,然后让那个男孩为自己泡了一杯咖啡。男孩对于老人的厨房并不陌生,他知道每件东西放在哪里。在坐到房间里惟一的另一张椅子上之前,他先把位子上的一叠报纸移到旁边。老人很喜欢男孩的陪伴,因为这会让他想起他儿子年轻的时候。他们的对话比较像是多年好友,而不是两个年龄差了60多岁的人。谈了几分钟之后,男孩拿出扑克牌,他们开始玩牌。
隔了一会儿,男孩发现老人似乎注意力不太集中。有什么事不对劲吗?男孩问他。老人显然对于这个问题感到惊讶,但还是继续玩牌。不过男孩可不想被敷衍,叫老人告诉他到底是什么事。最后老人拖着脚步走到了客厅,回来的时候拿着儿子的照片。今天是他儿子的生日——或者说应该是,他简要地说。
因为不知道要怎么回应,男孩问老人发生了什么事。老人叹了口气,说了他的故事。老人常常因为儿子朋友的转述,就好像当天自己也在场一般,有着同样的经历。
那是一个新年的除夕夜,老人的儿子跟一群朋友外出庆祝。其中一个人借了他爸爸的车。这些年轻人情绪高昂,开着车沿着省道去附近的城镇狂欢。这个晚上他们要实践当初约好的雄心壮志。他们跳舞、唱歌,顺便钓钓当地的女孩。当他们启程回家的时候,新的一年才过了3个小时。
空气似乎异常凝重,潮湿的空气具有威胁性。不久后他们发现浓雾威胁着驾驶,而很快他们就不知道方向了,只好停下车子。白雾像毯子般包围着车子,这些年轻人开始紧张。深思熟虑几分钟后,老人的儿子坚持要开上路。他伸着脖子尽可能地往外望,但也只能看到一点点能够往前行驶的道路。大约行进了1英里左右,年轻人们都不知道,车子已经慢慢地驶向逆向车道上了。然后事情就发生了。司机因为专心在看能见度低的前方,没有注意到路边突出的树枝。树枝一下子就猛撞到儿子的后脑,将他的脖子折断。老人的儿子几乎是当场死亡。
在老人讲完沉重的故事后,他摸索着手帕。老人和太太从来没有真正从儿子的死亡中解脱出来。年轻人顿时不知说些什么才好,好像打扰了什么。“这已经是好久以前的事了”,因为感觉到年轻人的不自在,老人喃喃自语着。之后老人又开始玩起扑克牌。
不管因为何种原因,场景中这个悲伤孤单的老人是繁衍上的失败者,而他童年时期的朋友却是成功的。后者生了5个孩子以及许多的孙儿孙女,而他只生了1个孩子,没有孙辈。基因精心安排的这个男人的长相、化学物质以及行为都注定不会再传给后代。相反,他朋友的长相、化学物质及行为却会传到好几代。我们的主人公和他的太太追求的策略,在前两个场景中对于黑发女人而言是很成功的。不同的是,这一对夫妇采取生育上较极端的方式:他们只生了1个孩子。
当然,这还是有可能成功的。独子显然会有很多物质上的优势。他或她能够得到父母所有的关注,享受最多的家庭资源并完全实现自己基因潜能。然而,他们也可能错失有兄弟姐妹所能得到的好处。整体来说,好处应该是比坏处多。当1对伴侣想要实行只生1个孩子的策略时,如果男的会有一些好处。我们将在下一章中看到父母的偏爱。有些社会将繁衍上的优势条件,比方说丰富的关照与财富,集中于男孩而非女孩身上。所以场景中这对伴侣在策略上来说是正确的。
从演化生物学的观点上来说,生育一个孩子比起其他的情况而言,是否能达到最高质量,是否比前一个场景中黑发女人生了两个高质量的孩子还要好,都因为没有很完整的资料,很难判断谁在繁衍上更成功。无论如何,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不论只生一个孩子具有多少优点,同时也伴随着危险,就像本场景中老人所经历的。
为人父母是很难的,充满了陷阱。从做父母的第一天起就需要随时警觉、注重效率——尤其是当父母只有一个孩子的时候。一个错误,甚至只是一次坏运的来临,他们终生繁衍的努力就白费了。在场景中的这个例子,老人繁衍上的失败是因为坏运的降临。他采取了不错的策略——一个高品质的儿子,以常理判断,他也不是一个坏父亲。他没有忽视教养,也没有虐待或杀害他的儿子。事实上,他显然十分关心他的儿子。不过自然淘汰却让他变成失败者。不管是怎样的情况下,他和太太缩小了他们的家庭规模,只生了1个孩子,这种行为过程仍然是冒险的,也暗示了它的悲剧性。
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只生一个孩子的人逐渐增加。大多数的人是自愿的,虽然原因各有不同。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这样的趋势。举例来说,在英国,出生于1920年的女性中,每5个中有1个只生1个孩子,而在1950年出生的女性,变成8个中只有1个生了第一个孩子以后就停止了。这样的结果显示,只要人们是可以生育的,只生一个孩子是不得已的。这表明,大多数的人类是被预设了某种程序,所以他们不会因为生独子具有的优点感兴趣而去冒较大的风险。
第五章 家庭冲突场景14 手足之争
年轻女孩突然闯入姐姐的房间,身上只围着一条浴巾。“可以现在借给我吗?别这样,你答应过我的。”她说道,还扶着半开的门。她的姐姐好像没有听到一样继续写了几秒钟,头也没抬。
“我现在可不确定,我想我改变主意了。还有,你下次可不可以先敲门?你知道吗?你不可以像这样随便闯进来。”接着,她就回去继续写东西,声音里带着坚决的口气。
那个妹妹眼睛泛起泪光,走近姐姐,猛地抓起她的手臂摇晃起来。
“嘿!住手,很痛的!”姐姐叫出来,把女孩的手甩开。“只要我想要就可以改变主意,不行吗?”
“你已经答应过我就不行,不行。”妹妹警告她,“不管怎样,我已经没有别的可以穿了,而且我已经买好搭配的东西了,不公平——你只是在忌妒,忌妒我穿起来比你好看!”
“我忌妒你?”姐姐笑着,试着以怀疑的态度说,“你一定在开玩笑。”
停了几秒钟,受到刺激的妹妹说:“好,就是这样,我自己去拿。”接着大步直接走向姐姐的衣柜。
“你敢碰我的衣服,”另一个女孩大叫,从书桌上跳起来,关起衣橱的门,转身跑出房间,跑到楼梯最上层,倚着栏杆,对母亲大叫:“妈,妈,她要拿走我的衣服啦,妈!”
她们的母亲在楼下叹气,放下手中的最后一个陶器,缓缓走向楼梯。她听到女儿们的争执大概已经有5分钟了。她们要让她做仲裁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随着两个女孩争着飞奔下楼,喧闹声逐渐大了起来,彼此推挤着想跑在对方前面。忙乱之中,妹妹的浴巾掉了下来,露出刚发育的胸部而停了下来。她镇静地走完最后几阶楼梯,脸也涨成了粉红色。这时母亲先出声了。
“老天!”女人看着女儿们的脸,“你们是怎么啦?”她问道。
“妈,这都是她的错。”浴巾掉了的那个抱怨着,“她改变主意全都是因为她知道‘他’会去,这不公平。”
“什么?别傻了,更何况‘他’是谁啊?”姐姐做了个鬼脸还以颜色。
“就是你为之疯狂的那个啊!”妹妹回答。
“你是说你为他疯狂吧,可不是我。”姐姐愤怒地说。
妹妹再一次跟母亲告状:“她只是担心我穿起来比她好看。她没有被邀请又不是我的错——而且上个礼拜她说过可以借给我的。”
“胡说!”姐姐一边叫骂一边上楼。一分钟后把洋装丢到栏杆上。“拿去,你要你就拿去。看看我在不在乎,你这个笨母牛!”
“嘿!别说粗话,注意你的用词。”她母亲大声说,姐姐同时也回到房间去了。这时,妹妹拿起洋装,三步并作两步,得意洋洋地回房间了。
半小时之后,她就甩门离开了。年长一点的女孩写完作业,把接下来整晚的时间都花在泡热水澡上。她的母亲这时正为妹妹离开时也没说一声再见而气恼,整个晚上想着她的孩子。的确,孩子的父亲不在——他晚上又要工作到很晚——女人无法将注意力转移,她觉得要她不烦恼孩子的事很困难。
总是这样。有时两个女孩相处得还不错,可是往往不是如此。总是有某些事情让她们争吵。最近争吵的主题变成了房间的大小。姐姐的房间大了一点——她觉得很合理,因为她比较年长。不过妹妹就会抱怨不公平。她会说年纪比较小又不是她的错。只要一有机会,她就会用房间小来当借口,抱怨当妹妹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她争着想要更大的空间。她的家具都比较大,而且她一定会有比姐姐更多的访客,这样的安排是不对的。
她们的母亲觉得这个彼此忌妒的问题可能是因为两个人出生的时间太近了,可是她没办法控制在第一个孩子才18个月大的时候就怀了第二个。女人还记得她生第二个女儿时兴奋的心情。女人自己一直想要有姐妹,而且她想像着她的两个女儿会变成彼此终身最好的朋友。她们会彼此分享秘密。但事实好像跟想像的相反。不管她和她们的父亲如何公平地对待她们,妹妹总是说她某些方面比不上姐姐所得到的。姐姐对于后到的家庭成员的怨恨好像也没有消失。
最一开始,姐姐好像把妹妹视为威胁。她似乎知道,如果有了一个妹妹,就表示自己得到的关照就会变少。女人还记得第一个孩子对于她给妹妹哺乳时的反应带给她的伤心。一开始姐姐会忽视整个过程,过了一段时间,就表现出她的忌妒。只要妹妹开始快乐地吸奶,姐姐就会开始要东西,都是些小东西。她会要水喝,要她拿不到的玩具,或是要穿回袜子——只要任何她想得到的可以阻止喂奶的事情,哪怕只有一分钟。一旦计谋无效,她就会试着强行攻占到两个人之间,想要爬到母亲的膝盖上。
在姐姐大约两岁半的时候,最糟的事情发生了。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她们想要午后在花园中坐坐。她拿了收音机、毯子以及一些玩具到外面,想等会儿来个野餐。当她回屋里清洗乳头的时候,妹妹喝完奶在婴儿车里睡着了。当女人站在水池前,往窗户外望去,她看到姐姐拿起收音机,跌跌撞撞地往婴儿车走去。女人感到毛骨悚然,想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她从厨房冲出去,女人抵达时正好看到姐姐要将那沉重的物体拋向婴儿车。幸运的是,女人抓到了收音机的一角,只打到了小宝宝的肚子,除了吵醒妹妹之外,没有更大的伤害。在这个事件之后好几年,她都不敢再把两个女孩单独放在一起。
这件事之后,姐姐进入了她母亲所谓的“孩子气行为”的阶段。只要她在处理妹妹的事,姐姐就会躺在地板上,踢脚、尖叫或滚来滚去,直到她的母亲又注意到她。当姐姐发现到弄脏衣服或地板最有效时,女人有时只好让她再穿上尿布。然后,到了4岁大的时候,她更有策略性地企图从妹妹那儿赢得父母的注意。她最主要的战术是让刚学走路的妹妹做一些顽皮的事,然后自己跑掉,向母亲告状。当女人决定去了解情况时,姐姐就会坚持一切与自己无关。
这两姐妹从来就不是好玩伴。她们会为了玩具争吵。姐姐通常都会靠身体及力气的优势把妹妹咬着的东西扭开。她似乎也因为毁了妹妹设计给自己玩的游戏而感到高兴。等到妹妹长大一点,她开始报复姐姐,当姐姐和朋友玩游戏的时候,她会妨碍他们,做个讨厌的家伙。很少的状况下她们会一起下棋,妹妹会不遵守规则而触怒姐姐,而当她玩腻的时候会威胁要推翻整盘棋。
即使现在进入了青春期,这两个姐妹还是一样,虽然她们争的东西已经不一样了。她们似乎都不能赞成对方的观点,口角还是常常发生。“也许她们永远都是这样吧。”她们的母亲伤心地想着,准备上楼去睡觉。
本章包含了5个场景,每一个都处理了家庭生活中不同的一个方面,从下一代的幼儿期、儿童期进入到青春期。
很少人会不同意家庭生活是好坏交错的混合体。在好的时候,每个人的利益都吻合,带来了极多的快乐,也不需要什么演化生物学的解释。正是由于这样的一致性,所有家庭成员作为家中的一分子而无形中提高了繁衍成果。他们会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在面对外在环境时,以家庭单位为一个整体能提供一条合作联盟的“战线”。在资源获取上,会比各自分别行动来得有效率。无论如何,演化生物学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家庭生活不和谐的面向,以下就是我们要专心讨论的观点。
我们将描绘亲子关系之间的一些互动。在场景15中,讨论到父母亲的偏爱与暴力,而在场景16会讨论常被视为禁忌的乱伦话题。在最后两个场景里则描写了亲子关系中特殊的状况——“混合家庭”,也就是有继父继母关系存在的亲子关系,其中我们也会考虑虐待儿童的问题。这里,我们首先来看看手足之争。
兄弟姐妹间的竞争是婴儿战争中比较明显的现象之一。大概没有人没有看过或自己亲身体验过各式各样兄弟姐妹互相竞争的场面。手足之间会拌嘴、打架及想要占有对方的东西,就像我们在本场景中看到的一样。有时,他们甚至会杀了对方。不管年龄多大,手足之间总可以找到某些事情争夺,这样的冲突竞争可能开始得很早。大多数的孩子还在母亲的子宫里的时候都可以安全地避开兄弟姐妹——不过不适用于双胞胎,双胞胎占领母亲身体所用的方式是勇猛地争夺着营养,或是推挤着占据子宫中较好的位置。
在婴儿时期与学走路的时候,兄弟姐妹会争父母的宠。然后为了增加食物及玩具、仅仅为了争得较佳坐立的位置,或是为其他的琐事起口角。在较年幼时或青少年时期,他们会为了空间及父母送的礼物而争执,在青少年的晚期会为了交朋友或异性,甚至是更物质性的东西,比方说家里的车子而竞争。最后,在成年时可能会为遗产而争。手足之争从出生到死亡都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
这不是人类才有的行为。也不是一个新的现象。每种有家庭生活模式的动物后代,无论是哺乳动物、鸟类还是昆虫,都会有手足间的竞争。此外,它还会在家庭生活的每个层面显示出来。在出生后不久,就可以看到哺乳类动物的后代为了吸吮母亲的乳头而争夺。当雏鸟嗷嗷待哺,张嘴求父母给他们最多的食物时,也表现出手足竞争。在动物稍微长大后也可看到这种竞争,举例来说,小狮子在玩翻滚抓咬的游戏以及鸟类互啄的争执,就是互相争夺父母领土的行为。
在浪漫状态下,手足之间的冲突应该是不存在的。家庭是一个单位,如果每个人能团结一致的话,比起自己独立奋斗更能在外界获得胜利。而且从某些角度来说,家庭的确是这么合作的——这也是形成家庭团体的好处。但是,以演化生物学者的观点而言,手足之争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为什么自然淘汰要在人类及其他以家庭形式生活的动物里预设某种程序,让它们以这种方式跟彼此竞争呢?基本的解释是非常简单的。每个人都试着去最大化他自己的繁衍产量,而且准备尽一切所能去达成,即使牺牲其他兄弟姐妹的利益也无妨。
抑制手足之争的力量来自于父母,就像我们在本场景中所看到的。父母之所以会抑制这种行为是因为他们的利益与后代的并不相同。演化已经预设了某种程序在父母身上,让他们担任孩子之间的仲裁者,父母会照着自己的总体繁衍产量的原则去评判,而不是着眼于某个孩子的繁衍利益。自然淘汰会偏袒那些能够观察、分析、仲裁及协调的父母,最大化他们所获得孙辈的总数。从一种较宽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