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人学-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自己是在可憎的牢房里。囚犯们那时一定也胸怀希望,进而感到生存的意义。

囚犯们逐渐为松阴那种能体谅人的真心实意所吸引,自然而然地提高了素质,愿意听他讲话,遵从他的学说,主动要求他讲课。

励志养精,为信念奋斗

松阴所以身陷囹圄却不悲观失望,并且充分发扬自己的特长和本领,这与他的信念有深刻的联系。

他撰写的《讲孟余话》中有这样一段话:

〃……事君而不逢时,相谏以死可矣,身遭囚禁亦可矣,忍饥挨饿亦在所不辞!身遭此境,功名几如全无,然仍不失人臣之道,永为世之模范,终必有感念其德风,而奋起振兴者。最终其国风必走向统一,贤愚贵贱必皆崇尚节义。〃

(《吉田松阴全集第三卷》,山口县教育会编,岩波书店版)

对松阴来说,酿成下狱之罪的偷渡计划是出自他的信念,为此他早已做好砍头、坐牢、忍受饥寒的精神准备。他坚信只有采取这样的行动,才能广开人臣之道,成为后世的模范,并且不久将来就能改变全国。他把过去的一系列行动,视为自己必须完成的使命的一个开端。人一旦树立了坚定不移的信念,就会变得坚强有力。

松阴为表示自己的决心,取号为〃二十一回猛士〃。他在自己的著作中经常喜欢使用这个名号。目的是提醒自己负有完成二十一回拼搏行动的使命。他在狱中写下的《二十一回猛士之说》中阐明了其来由:

〃我于庚寅年(文政十三年)诞生于杉家,长大之后过房到吉田家为嗣。甲寅之年(安政元年)因罪下狱。一日梦见神人,赐我名刺,其上曰:二十一回猛士。旋即醒来。〃

(《吉田松阴》,吉川薰著,创元社版)

事后,他自释其义——我生于杉家,〃杉〃字,表示二十一(〃木〃为十和八,〃彡〃为三,合计为二十一),养父吉田家的〃吉田〃也表示二十一(〃吉〃字的〃士〃为十和一,是十一,〃田〃字中包含着十,合计为二十一),而把〃吉〃字的〃口〃和〃田〃字的〃口〃重合起来便成为〃回〃。另外,他当时的名字叫寅次郎,〃寅属虎,虎之德是猛〃,以此自称〃二十一回猛士〃。松阴说,迄今他已完成三次拼搏。即指:脱离藩属,游学东北;向藩主呈递意见书;策划偷渡等。他说还要进行十八次这类行动,担子很重。并说为此要〃励志养精〃。他从家族名称取义,要完成二十一次拼搏行动。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解释有点〃牵强附会〃。但这是他希望彻底完成使命的一种心愿的表露。他甚至从家族名称中寻找出相应的意义,作为奋斗的〃凭依〃,如此坚定的决心,不能不令人惊叹。

一生要完成二十一次拼搏,这意味着他在人生道路上要不间断地进行战斗。尽管偷渡失败,关进监狱,他不仅未一蹶不振,反而更大胆地宣布了新的挑战。人生是会有失败的,也会有长期痛苦的时候。但是远大的目标或理想,靠一、二次行动是不可能实现的。失败不足惧,也没有必要畏惧。要确信:在百折不挠的意志面前,任何障碍总有一天会被粉碎,最后的胜利在等待着我们。

另外,请注意:他说为完成余下的十八次拼搏,要〃厉志养精〃,志气是一切的根本。它包含锻练、努力、研究等等。

所谓厉志,就是要锻练思想,坚定意志,培养力量,不轻举妄动,作好万无一失的准备。

光是心情急躁,没有充分积蓄力量,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松阴关在野山监狱,埋头用功,好像和书本进行格斗似的,那也是为磨炼意志。

不管怎样说,他心中有坚如磐石的信念,并燃烧着使命的火焰。因而他没有悲哀,也没有伤感。他那照亮黑暗牢房的智慧之光,以及使人们那冰冷的心得到温暖的热源,正是他心中不断燃烧着的信念和使命的篝火。欣慰和鼓励全来自此处。

以行动为榜样

松阴于安政二年(一八五五)十二月,从野山监狱获释后,创办了松下村塾。那么他在塾中实行的是什么教育呢?

松下村塾,本来是他叔父玉木文之进利用松本村新道一带自家房屋而开办的村塾,因此他便以松本(下)村村名为塾名。松阴自己也曾在此学习过。后来,文之进晋升官职,此塾停办。这时,其舅父久保五郎左卫门开办的久保私塾继承了这名字。松阴的松下村塾,就是以此为基础开办起来的。

松阴在安政三年(一八五六)撰写的《松下村塾记》说:

萩镇的未来将从松本村开始,这所私塾将使全村震动奋发,进而为天下输送有为之才,书中充满这种雄心壮志。他在书中还说做学问之目的,就是学习如何为人,也即学习为人之道。

松下村塾最初设在杉家的一个房间里,不久,改造了院内一个小棚,建起一间八铺席大的教室作为私塾校舍。后来学生人数增加到几十人,于是又增建了四铺半席和三铺席大小的两个教室以及一个没有地板的房间。

学生的出身五花八门。既有藩士子弟,又有下级走卒的孩子,也允许农民、商人的小孩入塾。就连被称为不良青年的人也来此就学。

当时作为藩办学校有个明伦馆。那儿只准藩士子弟入学。

因此,下级走卒以及身分更低贱的青少年子弟连做学问的路也被堵死。这给青年带来多么大的消极沮丧心理是无法估计的。而松下村塾对这类广大青年敞开了做学问的大门。

在私塾里,各种身分的人一律平等。藩士之子和农民之子也平等往来,结为朋友。这是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中,组织的一个超越制度的崭新的小社会。他肯定深知这种多阶层人的广泛团结,正是变革时代的力量。

当你描绘出一个明确的理想蓝图时,为了予以实现,很重要一点是首先要从眼前着手,将其具体化。有的人到遥远的彼岸寻求理想,并把它描画得天花乱坠,可是现实却丝毫没有为之改变。因此,洋洋万言的理想论,不如一个具体事实更加重要。应从自己脚下挖起,让清泉从此处涌出来。要点点滴滴地从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做起,随着它的累积和扩大,理想也将随之而实现。

松阴不仅不问学生们的出身、地位,连年龄也不加限制。

多数在十几岁和二十五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十七、八岁。其中也有九岁和三十五岁前后的。他们和其他人一样,同桌并肩而学。实在是一幅令人好笑的情景。他们也不收取学费之类。还常为没带饭的学生提供午饭。

那里的教学具有独特风格。完全尊重个性和自主性。

它和其它汉学私塾一样,以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但这并不是特别规定,读什么基本上听从个人意愿。有的人读《日本外史》,也有学中国史书的。既有热衷于国学的,又有专门搞诗文的。学习时间也非固定不变。似乎没什么时间分配表之类。还有的学生白天去明伦馆,晚上来私塾。

在教室里,松阴经常在学生中走动,和每个人对话,进行细心辅导。他的座处不固定,也没有专设授课用的放书架。

每个人如其面貌各不相同一样,生长环境相异,其性格也不同。不能做千篇一律要求。因此,辅导教师要因人施教,一对一的指导,发扬其个性。这是培养人材的真谛。

以组织或团体为对象进行教学,容易发生的错误是忽略个性发展。即便讲话也如此,向全体人讲的话很难深入每个人的心,也难于取得所有人的理解。教育宗旨既然始终是坚持因人施教,那么拿出几倍于花费在全班的时间,进行个别指导,就变得非常必要了。同时,正因有针对个人的个别指导和鼓励,集体指导和教育也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松阴还起居于教室,和学生一起活动,与此同时教给他们什么是人类和社会的理想状态等。有时还和学生一起,一边拔草、捣米,一边讲解读书方法和历史。

安政五年(一八五八)三月,又增建了校舍。这是松阴和学生们齐心协力,自力更生建起的。他就是这样通过一件件具体的劳作,告诉学生们相互扶持、团结协力的重要性。

人并非先从语言文字来学习,而是在共同活动中学习更多的东西。松阴平等地和青年们接触交谈,同乐同悲,他的这种行动和做法本身,就是在进行人类平等和睦的教育,是〃人学〃的生动教材。行动是思想的反映,思想变成行动而表现出来。松阴在和学生接触中,可以说是把亲自示范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

松下村塾,作为一个私塾应具备的环境条件一样也没有,这样说并不过分。但是它有一位难得的老师。这是唯一的,也是最大最好的条件。对人进行教育的最佳环境条件,是教师本身,是人本身,难道一切不是从此开始,并在此结束吗。

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歌德说:〃青年人不愿听说教,而喜欢接受刺激。〃(《歌德格言集》,高桥健二编译,新潮文库版)松阴的教学,就是不折不扣地从人格比较方面,来刺激、启发青年,从而使他们学得着迷入神。

松下村塾的学生们最大的乐趣是听松阴在晚间开设的自由谈这门课。他上这门课时,不使用教科书之类的课本,而是以周游全国所获得的丰富知识为基础,进行自由畅快的论说。讲时事,论世界形势,慨叹幕府面对形势发展无能为力,尖锐抨击对外国文化的完全无知,依旧保持锁国状态。有时讲到深夜,甚至议论到天明。

学生们学到的全是活生生的知识,在这里未来世界和个人应抱的态度完全融合在一起,学习也就是生存。

同明伦馆那种摆权威架子、没有发展进步的教学相比,松阴那热烈而又有气魄的讲授,对青年人来说,该是多么新鲜,多么具有魅力啊!

教育必须具有感召性。如果单纯教知识,那就只有〃教〃而没有〃育〃,无法培养人。但是实行感召、激发,最重要的条件是教者要有满腔炽烈的热情。教者自己不热烈燃烧,便不可能使别人燃烧起来。

松阴怀着满腔热情,围绕为日本的未来应该做些什么这一问题,思考、讲解、宣传。也就是说他的教学,不是为学问而学问,他是教给学生怎样去行动、去实践。

他对要求入塾的学生,一定要询问〃你为什么要学习?〃、〃因为看不懂书,所以我要学会识字读书〃,每当学生这样作答时,他总要说:〃不要做学者。对人来说,实践最重要。书籍之类,只要用心,在实践工作中,自然能逐渐读懂。〃

(《吉田松阴全集第12卷》,山口县教育会编,岩波书店版)

松下村塾有一本叫作《飞耳长目》的笔记录。记载着从朋友处听来的话,来自京都商人讲述的见闻以及全国各地学生带回的消息等。它传递那些时刻变化着的新鲜生动的信息,起着如同今天的报纸的作用。

他还鼓励学生们积极出去游学,以便能耳闻目睹各地实际情况。

松阴认为搞学问的意义在于能将其运用于社会实践,所以他让学生走上社会,学习新鲜有用的知识。这是个极为重要的观点。不要从知识开始,而又以知识结束。要把知识变为智慧,在生活和社会中加以运用、扩展。所以松阴经常询问并教育学生为什么而学习。

如今在学校教育中,关于〃怎样学习〃进行着多种研究和教育,然而我觉得关于〃为什么而学〃的问题,似乎不那么很清楚。搞清为什么而学这一基本点,能直接转化为勤奋好学的动力。

松阴还具有识别人的潜在才能的敏锐眼光,而且更有将其诱导出来的力量。

就连在野山监狱中,他也能发现每个囚犯所具有的值得高度评价的才能,他把有的人安排为俳谐的老师,让性情古怪的富永有邻担任书法教员。松阴出狱之后,还开展了释放有邻的运动。在其获释后,松阴把他请到松下村塾当老师。据说后来国木田独步先生所写的《富冈先生》,就是以富永有邻为典型的。

松阴向离开萩镇走向社会的门生们,题赠充满亲切之情的送别辞,以资鼓励。在这些包括赠别辞在内的书信中,充分反映出松阴善于识别人的眼力。

如关于久坂玄瑞,他写道:〃年纪虽轻,志高气锐。而且他是个能以才能发扬志气的人。我自以前就推崇他是我藩年轻人中最优秀的人才。〃

关于性情如烈马般放纵不羁的高杉晋作,他是这样写的:4020

〃我过去认为在年纪小的同志中,当推久坂玄瑞为最优。

后来得到高杉晋作。晋作是有识之士,但学问尚不够充分。然而他能自由奔放地进行思考和行动。于是我尽力推崇玄瑞,而抑制晋作,晋作似乎非常不满。不久,他的学力大长,能言善辩,其他同志也不得不服从他的看法。〃

由此可以清楚知道,他对晋作的品行特点了如指掌,并进行了正确指导。

在年小的门生中,有个后来任过明治政府枢密顾问等官职的品川弥二郎,松阴对他曾评价道:〃临事而不慌,是少年中罕见的男子。〃(同前书)

关于创立长崎造船厂的天野清三郎(渡边嵩藏),他曾这样评价:〃天野具有奇才卓识,看人入深入细。〃(同前书)说他知识出众,观察人敏锐,还说天野的话经常令他很钦佩。

松阴说:

〃人都多少带着纯金来到这个世上。圣人拥有的纯金,和我们的纯金没什么两样。〃(《吉田松阴入门》,山口县教育会编,大和书房版)

他接着还说道:〃提高天赐黄金的纯度,便是我们要修炼奋斗的目标。我们的学问和职责均在此处。〃他的意思是说让每个人自觉认识自己的天分,为自己找到一个社会性的角色,并为完成这一使命而奋斗,这就是教育的最重要之点。

不应当忘记,松阴那识别人才的眼光深处,有一种强烈的〃自信〃,即认为〃人人怀中肯定有金子〃。正因这样,他收留被称作不良少年,受到村民疏远的市之进、音三郎、沟三郎等人为门生,并对他们进行薰陶教育。

要有相信人能成才的思想。这才能养成发现别人长处的慧眼。相反,对人不信任,便封住自己的眼睛,观察不到人家的优点。

没有天生的优秀人才。通过教育使其才能得以增长、发挥,然后才成为优秀人物的。并不是突出的优秀人才全集中到松下村塾了。恐怕江户等大城市有很多具有更为出色的天资素质的人物。而松下村塾的学生们,只是由于松阴对其才能进行了启发诱导,才得以发挥巨大力量。一个人的长处被人承认,并永远受到重视,而且得到亲切培养,没有比这更能给人以勇气和力量的了。

让学生折断烟袋管的人

松阴于安政四年(一八五七)写的《丁己幽室文稿》中,有一篇题为〃折烟斗记〃的随笔性文章。由于松阴第一次把高杉晋作写进自己的文章中,故此文早已广为人知。

一天夜里,在松下村塾,教师富永有邻和学生增野德民、吉田荣太郎,还有被称作不良少年的市之进、沟三郎等聚集在一起,议论武士的风格。

大家谈得很起劲,不久话题转到当时不在场的学生岸田多门的吸烟问题上。大家对他批评得似乎相当严厉。这时在场的松阴现出忧心忡忡的神色。有邻和学生们看到松阴的表情,便都默不作声了。

长时间沉默之后,吉田荣太郎突然把手中的烟袋管折断,并说道:〃我从今以后不再吸烟。〃他一定是产生了悔改之意,希望改变当时那种年纪轻轻就吸烟的气氛。

于是增野德民、市之进、沟三郎等人也异口同声地说:

〃我也戒烟!〃接着一个接一个把烟管折断。这时年纪大点的有邻说:〃既然大家都下了这么大的决心,我怎能一人坚持抽下去呢?〃说完把烟管递给松阴,让他折断。

松阴既不饮酒,也不吸烟。他清楚知道吸烟的害处。但他从未硬性地让别人戒掉。他非常冷静地说道:

〃烟虽然不同于饮食,但抽上瘾,成为习惯,是很难戒掉的。我很厌恶烟草,不过诸君凭一时激动,宣布戒掉,恐怕在今后的日子里,直到终生,会感到寂寞无聊吧?〃

这时,有邻等人愤然说道:

〃老师,您怀疑我们的决心?岸田,还有在这儿的市之进、沟三郎,他们才十四岁,就毫不避讳地吸起烟来,和年纪大的人一样……。如今社会上也是这样。因此,我并不仅仅是为岸田才戒烟的。这样说,老师还不相信我们的话吗?〃

松阴一再俯首表示歉意。

〃诸君既然有此考虑,今后村里的风气也会大为改观。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这是多么暖人心窝的师生交谈呀!

松阴立即把这段经过记录下来,并马上讲给岸田多门听。

话没说完,岸田感动得痛哭流涕,几天后,他亲自把烟具送回家中。打那以后,他彻底戒了烟,拼命钻研学问。而且到后来,高杉晋作也听到此事,并说:〃这可是个好机会!〃也和烟一刀两断了。

松阴总是尊重本人的主动性,等待其自觉。建立规章,依靠权威和地位进行压制是最省事的。然而只要是其本人并非心里愿意,不是基于其自觉性而采取的行动,必将引起牢骚和不满,暗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