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善待命运-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兴奋不已的时候,我们也会有一种后悔的感情。这个人不知道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他在自己伟大的作品中显得那么被动;思想的河流从高处流下,但是他却没有独自享用,而是贡献了出来,没有和他们的存在混合在一起。我们对于说出这样的事实感到犹疑不定,当这个人和这些诗表达出了一种双重的意识时,只能够从不好的一面来说他们。  或许我们所说的并不是事实,而只是传言,就像关于荷马无所事事的传言,以及关于莎士比亚沉迷于低下流俗生活方式的传言。  如果事实的确是这样的,那么弥尔顿的天才则是与众不同的。也就是说,他是通过自己的学识和宗教的帮助,而获得了一种更高层次的洞察力,他对英雄生活的刻画和描写也就更加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了,这就是他的诗。所有表示愤慨的小册子,以及所有格调高昂的散文,都只是单独的篇章和分开的诗篇。他的诗歌应该是他生活的最好体现,从而也就使他的思想更加有力度和份量——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这些,他们可以穿透和拥有人类的全部想像和意志,莎士比亚的作品放在思想的世界里,它的魅力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它们灵巧多智的美也就是他们存在的理由。弥尔顿“用最可贵的仁慈,把美好事物的知识全部融会贯通,传授给了世人”。他以巨大的想像力,为了一个高尚的结果,而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了别人。他自己对这一点也是深信不疑的,这也就给了他一种权威。它的存在就是它的力量,如果它是发自内心的,那么它就必须归顺于心。对于那些普通的诗人来说,需要怎样的能力,才能够与那些圣哲相抗衡呢?  那些喜爱弥尔顿的人,在他的散文和韵律诗中都可以读到这样一种情感。有时,一种沉思会超出前者,因为思想是更为真挚的。总的来说,他的散文风格是多变的,而且连论点都是诗化的表达。根据拜伦对诗歌的定义,以及亚里士多德的诠释,“诗,由于不能够发现与现实世界一致的善良而公正的观点,所以就把对事物的表达放在了思想上,创造出了一个比现实的世界更加美好的理想世界。”这也就是对弥尔顿的解释。  自始至终都给弥尔顿带来指责和辱骂的散文,是那个时代一种夸张精神的迸发。就像法国的大革命一样,人们因为获得了胜利而狂喜,而且急于带着真理的标准走向新的高处。它被认为是一首关于一个人悲惨经历的诗,而且,由于许多诗歌都是在不合理的社会环境中创作的,尽管他们的结局对这个国家都充满了敌意,但是他们还没有进行反对国家的活动。因此,它应该得到一种善待,一个天使般的灵魂经受了比其他人更多的苦难,这种苦难就来自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邪恶,他是有资格这样说的。  对于约翰•;弥尔顿的性格,我们没有提供更多的评论,对此我并没有歉疚的意思。在他步入老年进入独居生活状态的时候,在他双目失明而被人冷落的境遇下,他写出了《失乐园》。任何劳累和危险都不能够阻挡他,他努力地追求最高利益。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从他的勇敢、纯洁、苦干、独立和天使般的虔诚中获得勇气的。  谁能够在一个革命的时代,只依赖自己,在生活和写作中,去努力过着一种文雅的和有尊严的生活,而不减少他自己的力量?那么大概也只有弥尔顿是可以做到的。


《善待命运》第五部分拿破仑:时势的造物(1)

  品格的力量  大千世界是由优秀人物的诚实品格所支撑的,他们会使社会变得健康而有序,与这些优秀的人物生活在一起,就会发现生活是那么的愉快和有意义。当我们自己身处那样的社会,生活也就显得充实和可以忍受。  在整个19世纪,没有比拿破仑的名气和权力再大的人了。他之所以出类拔萃,是因为他能够准确无误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信仰,也能够表现出同时代人们的思想。  斯维登堡认为:每一个物体都是由粒子构成的,或者说每一个整体都是由很多相似的部分构成的。就像肺是由许多肺叶构成的,肝是由肝细胞构成的,肾是由许多肾小球构成的,如此等等。如果我们发现有人具有广大群众的力量和感情,如果拿破仑就是法国,如果拿破仑就是欧洲,那是因为他所领导的人都是拿破仑式的人。  积极、勇敢、能干的人们和整个中产阶级都把拿破仑指定为自己的代表。拿破仑就是他们的榜样,更为重要的是,他具有他们的精神和品质。那种榜样是物质性的,目的就在于取得物质方面的成功,而且是不惜利用各种手段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古兰经》说:“真主给每一个民族一个用本民族语言讲话的先知。”巴黎、伦敦、纽约,商业精神、金钱精神、物质力量,也要有他们的代言人,而拿破仑是有这种资格的,所以就被先知派到了这个世界上来了。  我们阅读拿破仑的轶事、回忆录和传记,就是因为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拿破仑是个地地道道的现代人,在他飞黄腾达的时候,他就具有了现代精神。他决不是圣徒——用他的话来说,“自己决不是卡普秦修士”,他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英雄。普通人在他的身上找到了普通人的品格和力量。普通人发现拿破仑和他们一样,就是一个平民。但是他借助自己的品质和努力,达到了那种地位。  的确,拿破仑可以洞悉周围人的心态,他不仅仅成为了他人的代表,而且实际上成为了其他人心灵的垄断者和代言人。像拿破仑这样的人几乎就不再有个人的言论和见解。他广采博收,处于一种崇高的地位,因此他就成了贮存那个时代、那个国家所有智慧和力量的仓库。他打胜仗,他制定法典,他制定度量衡,他征服阿尔卑斯山,他修筑公路。所有杰出的工程师、学者、统计学家都要为他服务向他报告。同样,各领域的有识之士也都要向他汇报。他采取了他们所提供的最好的方案,但是历史只记下了拿破仑的名字。不仅是在这些方面,而且是在每一句精彩的话上都记在了他的名下。  拿破仑所说的每一句话,拿破仑所写的每一行字都是值得一读的,因为它是法国智慧的集大成者。拿破仑是普通人的偶像,因为他具有普通人的品质和能力,但是他所达到的程度则是别人所无法企及的。拿破仑跟他所代表的那个庞大的阶层一样致力于权力和财富的获取——不过拿破仑是尤其不择手段。1804年,丰塔内代表参议院向拿破仑致词时,表达了拿破仑自己的感受:“陛下,渴望完善的心灵是最坏的疾病。”就像某些人常常以思想家自居,其实他们已经损害了思想家这个称号。  有一句意大利谚语可谓是家喻户晓:“谁要想成功就不能够太善良。”在一定范围内,抛弃虔诚、感激、慷慨这样一些感情的支配倒是有一定好处的。因为对我们来说,别人的东西可以成为使我们达到目的的有利武器。就像一条本来是不可跨越的河流,冬天的冰可以把它变成了最畅通的大道。  拿破仑宁愿相信自己的双手和大脑,所以他坚决反对感情用事。对他来说,既没有奇迹,也没有魔法。他是个工人,每天就是跟铜、铁、木、土、道路、建筑、金钱和军队打交道,而且是一个锲而不舍的、聪明的专家。他决不软弱,没有一点文人的习气,更多的是脚踏实地地、一丝不苟地行动。他没有丧失自己的意识和对事物的真知灼见。拿破仑有着高超的洞察力和概括能力,所以,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了自然力和人的智力的完美结合。  战争的艺术在他看来,就像是在玩一种得心应手的游戏。按照他的观点,无论是在攻击敌人还是遭受敌人攻击的地方,在兵力上总要压倒敌人。不断的军事活动调动了他的全部潜能。  时代特征、性格和他早年的环境结合在一起造就了这个典型的英雄人物。他具有他那个阶层的德性以及他们活动的社会背景。与其说他是想达到什么目的,还不如说他发现了达到那些目的的手段。那种运用手段的乐趣,那种洞察万事万物的谨慎以及完成一切任务的力量,这一切都使我对拿破仑大加赞赏。  大自然在每一次成功中都占有最大的功劳,即使在拿破仑的成功里也是这样。需要那样一个人,那样一个人就出生了,那是一个钢筋铁骨之人,能够一连在马上征战十六七个小时,能够一连好几天都不休息,不吃饭,饿了就随便咬几口食物充充饥,行动起来仍然是迅猛如虎;结实、果断、谨慎,具有一种直觉,不容许别人表现出任何的虚假和懒惰。他说:“我的铁手不是长在我的胳膊上的,而是直接与我的头脑相连的。”他尊敬自然和命运的力量,并把他的卓越归功于自然,却不像低劣的人们那样刚愎自用,与自然对抗。他自命为“天之骄子”时不仅自己满意,人民也是满意的。他说:“他们指控我犯下了滔天大罪,但是像我这样的人是不会犯罪的。没有什么比我的崇高更为简单的事了,把它归咎于阴谋和罪恶是没有用的。它应该归功于时代,归功于我和敌人英勇战斗的名声。我总是与广大群众一起前进,和时代一起前进。诽谤对我又有什么用呢?”他在谈到儿子的时说:“我的儿子不能够替代我,我不能够替代我自己,我是时势的造物主。”


《善待命运》第五部分拿破仑:时势的造物(2)

  不会有阿尔卑斯山  拿破仑思路清晰,行动果敢,并且与高超的理解力相结合,这些都是一般人所达不到的。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所有的空谈家在他的面前都会黯然失色。他只要看见事情的关键之处就会全力以赴,直指事情的核心,而不会考虑其他的更不会犹豫不决。他考虑问题时思路清晰准确,也富有洞察力,所以他是非常强大的。他是首先在头脑里打了胜仗,然后才在战场上打胜仗,他的所有的手段都在他自己的心里。1796年,他写信给督政府:“我没有征求任何人的意见就打了这一仗,如果我被迫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么我就不会有什么作为。我在装备奇缺的时候战胜了占据优势的兵力。我坚信你们是信赖我的,我的行动就像我的思想一样敏捷。”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书籍中,写满了国王和统治者的愚蠢言行。他们是一个非常可怜的阶层,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应当做什么。纺织工人会为了面包而罢工,国王和大臣们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于是就用刺刀来对付他们。然而拿破仑却懂得自己的职责,他是一个每时每刻以及每一个紧要关头都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的人。很少有人知道下一步,他们都在过着勉强糊口的日子,毫无计划可言,总是处在山穷水尽的境地,在每一个行动之后,就是等待着一种从外部来的冲动,但拿破仑却从来不是这样的。  如果拿破仑的目标完全都是为人民大众照相的,那么他就是一个俊杰。因为他以自己的行动来激励大众的信心与活力。他坚定、可靠、克己奉公、先人后己,为了目标,可以牺牲一切——金钱、军队、将领,甚至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像一般的冒险家那样,被自己的手段引入了歧途。“任何事件都不应当控制人的决策,”他说,“而应当是人的决策充分考虑了各个事件”。“如果被每一件事情都弄得手忙脚乱,那么就等于没有一点秩序”。在眼花缭乱、沸沸扬扬的事务中,他一刻都没有忽略前进的路线。他知道应该怎么办,所要做的就是向目标飞奔。我们可以从他的历史中看到为了成功而不惜一切代价的轶事;然而,千万不要把他看成是残酷无情的人,而是应该把他看做一个相信自己的意志且无所不能的人;他不嗜好鲜血,但是也不吝惜鲜血——永远勇猛向前。他看到的只是目标,障碍是必须为他让路的。  拿破仑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因此每一个障碍都会烟消云散。“不会有阿尔卑斯山。”他说。于是他爬上了最陡的山崖,从巴黎到意大利就像是到法国的任何一个城市一样畅通无阻。他用他的筋骨制造了皇冠,他一旦决定要干什么,他就会全力以赴地干,不遗余力。  如果战争是调解国内矛盾的最佳方式,那么拿破仑把它付诸实行也就是顺理成章了。他说:“战争的原则就是一支军队要日日夜夜、时时刻刻准备战斗。”他从来不吝惜他的弹药,而是向敌方的阵地上猛射——炮弹、子弹——消灭所有的敌人。凡是进行抵抗的地方,他都会集中优势的兵力,直到彻底消灭抵抗为止。  在耶拿战役开始的前两天,拿破仑在荷尔施泰因对一个狙击骑兵团讲话说:“我的小伙子们,你们千万不要怕死,一旦军人拼死决斗,那么他们也就把死亡赶到了敌人的队伍里。”在短兵相接的激战中,他会把生死置之度外。他总是能够极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显而易见,在意大利,他做了力所能及的一切。他有好几次都陷入了千钧一发的险境,险些丧命沙场。在阿尔科拉,他身陷沼泽之中。在混战中,奥地利军队把他和他的部队冲散了,有人奋不顾身把他营救了出来。在罗纳托和别的地方,他差点儿被俘。他参加过60多次战斗,却从来都没有厌烦。每一次胜利对他都是新的激励。“我的权力如果没有新的胜利加以支持的话,很快就会倒台的。征服造就了我这样一个人,所以必须用进一步的征服来滋养我。”他像每个聪明人一样,感到生命需要创造,也同样需要保护。我们总是处在危险的境地,总是处在恶劣的环境中,甚至就在毁灭的边缘,只有靠创造和勇气来拯救自己。  这种精神是由最冷静的谨慎和最准确的把握锻炼出来的。他在进攻时势如破竹,在防守时固若金汤。他的进攻决不是凭借灵感,而是精心思考的结果,他认为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他说:“我有很大的野心,但是我的头脑又是冷静的。”他在和拉斯卡斯的一次谈话中说:“至于勇气,我每时每刻都具有,没有经过准备的勇气,那是在意想不到的场合所必不可少的。尽管有最意想不到的事件,但是却允许有判断和决定的自由。”他毫无隐瞒自己具有这种勇气,而且他认为在这一方面很少有人能够与他相抗衡。  他所做的一切都取决于他的运筹帷幄,谁也不能够比他的计算更准确。他甚至会不厌其烦地去过问最琐碎的事情。拿破仑说过:“在德贝洛,我命令克勒曼用八百骑兵进攻,奥地利的骑兵眼睁睁地看着这八百骑兵冲散了匈牙利的六千掷弹兵。而这支奥地利骑兵需要一刻钟才能进入阵地,就是这一刻钟决定了一场战役的命运。”“在开战之前,拿破仑很少想假如成功会怎样,他应当做些什么,他想到更多的是如果失败,他应当做些什么。”


《善待命运》第五部分拿破仑:时势的造物(3)

  惟一的依赖  谨慎和良知是拿破仑最重要的特点。他在杜伊勒里宫给他的秘书作了一个值得我们借鉴的指示:“在夜里,请你尽可能少地到我的寝室里来。如果你有什么好消息要报告我,那么也不要叫醒我,那样的事是不用着急的。但是如果你带来的是坏消息,那么就立即把我唤醒,因为这样的事一刻也不能耽搁。”拿破仑在意大利担任将军时,经常要处理多如牛毛的信件,他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他曾经指示他的秘书一连三个星期都不要拆看任何的信件,然后他十分得意地说,大部分信件中的问题都已经自行处理了,再也不需要回信了。他的办事效率是非常高的,因此他也在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历史上有过许多才干非凡的国王,从尤利西斯到奥兰治的威廉,可是没有哪个人能够达到拿破仑成就的十分之一。  除了这些天赋之外,他低微的出身也成了他的长处。即使是到了晚年,他想给他的皇冠和徽章加上贵族的标识。但是,他仍然毫不掩饰自己对世袭国王的蔑视。他毫不客气地把波旁王朝的国王们称做“世袭的蠢驴”。他说:“他们在流放的过程中,他们什么也没有学到,但是也什么都没有忘记。”在拿破仑服役期间,他干过所有的军阶,他在当皇帝之前也不过只是一个平民,因此他对平民的权利和义务是谙熟在胸的。那些跟他打过交道的人都会发现不能够把意见强加给他,他极力坚持自己的主见,从不动摇。  虽然在具体的事情上,拿破仑和人民的步调是一致的,但是他的真正力量却包含在他的这样一种信念中:由于他的天才和奋斗目标,他成为了人民的代言人。他就像法国的雅各宾党人一样,清楚地知道怎样来对人民宣扬自由和平等的思想。他是人民中间的一员,而不是那种吸血鬼。古老、顽固、封建的法兰西在他的带领下变成了一个年轻的开拓者,那些对这位新君主的严厉措施感到伤脑筋的人,也同样原谅了他的所作所为,把这些行为视为是驱逐压迫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