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冷情王爷:弃妃要休夫-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还能立新的遗诏不成?我这个太子是唯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还有什么梦?梦个鬼。

    蓝成宣无奈地道:“殿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孝心与美名这回事,有固然是锦上添花,没有那也没什么。毕竟,您是一国之君啊。想恭帝当年,不也是用强硬手段压制了怀有异心的王爷,才有现在的锦绣江山……”

    “蓝丞相,岳父大人,你放心吧,这国丈的位置,少不了你的。父皇是父皇,我是我,父皇有父皇的做法,我有我的做法,那能一样吗?”司城尚贤不耐烦地,居高临下地,带着几分鄙夷地道。

    他心里想的是,老不死的,别以为把女儿嫁给我了就可以对我指手划脚,本太子决定的事情,你老在这里唱反调,是不是觉得本太子好蒙骗?你们嘴里说得顺溜,到时候骂名要本太子来背?你们国丈的国丈,红人的红人,荣华富贵,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叫本太子来背骂名?

    就算你们是为了本太子好,可现在这情形,对本太子来说,再不会有什么改变,谁能悍动我的位置?迟个几天登基,我都不急,你们急什么?

    蓝成宣直想骂娘,你…他…娘…的都已经对你父皇下了手,还在这里博什么孝心,美名,你自己不觉得太虚伪太掩人耳目了?再说,现在是由你虚伪由你掩人耳目的时候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个愚蠢的决定,很可能就功亏一篑,万劫不复。你…他…娘…的现在还在这里说什么孝心,美名,老子真是瞎了眼,当初怎么把期望放在你身上?

    司城尚贤怕两人再劝来劝去的,一挥手道:“就这么定了。”他看着蓝成宣,“丞相,老不死归天之后,你要第一时间组织人来上表请我登基,这不就名正言顺了吗?何必还封锁宫门,弄得那么此地无银三百两呢?”

    他心中得意地想,不封锁宫门,难不成那老不死的死因还能被查出来不成?要知道,那毒药可是无色无味,再厉害的御医也查不出原因的。

    蓝成宣只得道:“是,老臣这就去准备!”

    赶走蓝成宣和甘文思之后,司城尚贤一片志得意满,缓步出了密室,走到外面的花园之中,花园里的花竟相开放,着实是一片万紫千红,他的心情也别样的好。

    这锦绣江山,就要是他的了。

    正当他深吸一口气,让那花香沁入五脏六腑,不尽惬意之时,总管太监秦中胜来报:“王爷,慈宁宫传话,请您过去一趟!”

    司城尚贤一怔,道:“皇祖母?”太后这时候有什么事要他过去?

    司城尚贤不敢怠慢,忙整束衣衫,快步前去慈宁宫。

    慈宁宫。

    太后坐在锦榻上,手中端了茶杯,长长的假甲上面缀满金玉珠饰,她揭开杯盖,喝了一口茶,对贴身宫女的泡茶技术觉得很满意。

    这时,门外唱报:“太子殿下到!”

    司城尚贤的声音恭恭敬敬地道:“孙儿来聆听皇祖母教训!”

    太后威仪的声音缓声道:“进来吧!”

    司城尚贤走进去后,恭敬磕头,道:“孙儿给皇祖母请安!”

    “起来吧!”

    “孙儿谢皇祖母!”司城尚贤站起身来,便垂立在下首,略低着头,一派恭敬。

    在这位太后面前,司城尚贤一直都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因为他清楚这位皇祖母的脾气,要是惹得皇祖母不高兴,别说他是太子,就算是父皇,也吃过皇祖母的板子。

    因此,他听说太后召见,二话不说,赶紧就过来,跑得还有点气喘吁吁,在外面匀了好几口气才敢说话,不然,又要被皇视线训斥。对于太后为什么召见,他心里也没底得很,自己下毒做得明明很隐秘,而且,又不是立竿见影的毒,皇祖母不该知道才是,那她叫自己来做什么呢?

    就在他一片忐忑不安中,太后开口了:“太子,这段时间监国,有什么感受?”

    司城尚贤眼珠子一转,恭声回道:“回皇祖母,孙儿这段时间监国,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一直小心谨慎,听取大臣意见,尽心尽力,虽然没能做到尽善尽美,而且,略略犯过一些错误,好在纠正得时,也没有造成大的后果。孙儿深有感触。治国无小事,更不能有丝毫轻忽大意,要知道,朝堂之上的一个议案,也许关系万千百姓的休养生息,一个小小的奏本,看似无关紧要,也许关系千百百姓的温饱问题。每个问题都不能被忽略,每件事情都不可轻慢对待。”

    “孙儿刚开始监国,有些事情做得不够完美,但是,孙儿已经深知自己责任重大,这段日子从不辍朝,没有漏批一本奏折,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但孙儿知道这些还远远不足。孙儿身在朝堂之中,眼前所见,心中所想,都是来自于奏折,来自于各位臣工的奏报。孙儿经验不足,处事之时也偶有偏差。孙儿至此,才深知父皇不易,父皇如今缠绵病榻,身为人子,理当为父皇分忧解劳。孙儿一定会更加努力,这样父皇康复之后,孙儿也好将一个完好的东夏交回到父皇手中!”

    太后听着司城尚贤的话,微微点头,唇角现出一丝笑意,嗯,知道轻重,知道勤恳,知道治国不易,知道孝顺,知道自身不足……

    这是身为一国之君应该具有的胸怀和认识,看来,太子监国这段时间,真是学到了不少东西,也认识到了不少东西,太后表示很欣慰。

    太后的声音便缓和了,甚至还带着丝丝的亲切:“太子,你父皇如今缠绵病榻,不能理事,国虽有君而无君,虽无君却又有君,你怎么看?”

    司城尚贤再笨,也能听出太后的话外之意了,他表情更加恭谨,声音更加恳切地道:“只要父皇在,东夏便有君。父皇虽然缠绵病榻,但是,有事儿子服其劳。父皇现下身体不好,朝中之事,国中之事,孙儿和会弟弟们一起为父皇分忧的!”

    他特别强调一个会和弟弟们一起,这话非常的谦虚,也显得兄友弟恭,兄弟情深,只因为他知道,他是太后的孙子,那些皇弟们,也都是太后的孙子。

    太后果然听得心中高兴,连端肃的脸上也现出一丝笑意来,道:“你们兄弟真能做到这样,哀家也放心了。”

    司城尚贤道:“皇祖母放心,如今父皇生病,这消息必然已经传遍天下,但有我们兄弟在,东夏便是铜墙铁壁,江山稳固。”

    太后想起之前听说太子处理朝政之时,有些跋扈,不能听取意见,对国中灾情并不关注,但之前听了司城尚贤一番话,觉得他有悟性,原本的一些不放心也悄悄地消散了些。

    这时候,他说到弟弟们时,也是一片情真意切。她原本想从他脸上看到一些什么,但是这时候的司城尚贤知道此时非同小可,简直是超正常发挥,比影帝还像影帝,哪怕是司城丰元在这儿,这时候大概也要自叹一声:我演技不如也!

    太后没从他脸上看出什么来,心中又想,虽然听说他曾******对付他的弟弟们,但是,哪个上位者不是杀伐决断之辈,要真是一味的宽仁忍让,也未必就是合格的君位人选。

    她看着司城尚贤,突然道:“你那些个弟弟,你觉得他们怎么样?”这一句问出时,太后的声音透着几分清冷,也透着几分探究。

    毕竟,现在她要决定的事,也是大事,因此,她想更多了解司城尚贤一点。

第507章 白背一个亏心

    司城尚贤道:“皇祖母动问,孙儿便多嘴了,孙儿觉得,几个弟弟都是很不错的,二皇弟博学多才,心地善良,在京城有贤王之称;三皇弟身体太弱,但相信吉人天相,必能长命百岁;五皇弟是难得的将才,能征善战;六皇弟虽然有些贪玩,但是少年心性,本性纯良;七皇弟憨厚可爱;八皇弟聪明机敏,才华不在二皇弟之下……”

    他笑容满面,一派兄长的慈和,道:“各位弟弟各有所长,相信咱们兄弟同心,东夏必能千秋兴盛,万代昌隆!”

    太后一直注意着他的表情,却见他一片温雅,唇角带笑,甚至还有几分宠溺的意思,好像对这些个弟弟都非常关怀,心中又放心了几分。

    然后太后便对司城尚贤道:“太子,东夏现在的状况,已经持续了几个月,虽然你们兄弟同心,并没有因为你们父皇的事情而使东夏发生什么大事。但是,长久下去,必然会引起大乱。另外三国岂能放任这样的机会不加以利用,那些狼子野心之徒岂能不兴风作浪?”

    司城尚贤一派纯良憨厚:“皇祖母放心,有我和弟弟们在呢!”他心里想的却是,过不了四天,那老家伙就蹬腿归西了,本太子我就是皇上,江山在手,谁敢作乱,我诛他九族!

    太后叹了口气,道:“京城这阵也不太平,这不就已经有人作案,连你十三皇叔,也已经罹难,还有宋太傅,伍都御史,他们都是东夏贤臣,竟落得如此下场。”

    十三皇叔司城杰并不是太后所生的儿子,太后心中却是担心比悲痛要多得多。

    司城尚贤一脸沉痛,道:“皇祖母放心,孙儿必竭尽全力,缉拿凶手。九门提督和京畿卫正全城搜捕凶手,顺天府更是全员出动,必然能把凶手绳之以法。”

    太后轻轻一笑,道:“你有此心,皇祖母很欣慰。但你毕竟只是监国太子,有些政令发出,名不正言不顺!”

    司城尚贤心中激烈地跳动中,他强自压抑下那冲天的喜悦,脸上却一派无知:“皇祖母,您的意思是?”

    太后缓缓一叹,虽然她已经下定了决心,但是这毕竟是天大的事,她脸色郑重,道:“太子,你监国也有几个月了,目前,朝堂也算是井井有条,皇祖母很是欣慰。国不可一日无君,你父皇这样子,已经不能做一个称职的君王了。所以,皇祖母决定,要联合朝中大臣,让你父皇禅位于你!”

    司城尚贤瞪大了眼睛,如果不是眼眶挡着,他的眼珠子一定已经掉落地上。这不是装的,不是演技,而是他真真实实,彻彻底底地被震撼了,被震惊了,被震动了。

    他心里更是升起一种哭笑不得想要骂人的感觉。

    特么的本太子费心费力,连无影无形的毒也给老不死的用上了,就等着老不死的一蹬腿,我直接当皇帝。要是我知道你事先准备联合朝臣叫那老不死的禅位给我,我我我何必多此一举?

    我动手,老头子归天,皇位归我。

    我不动手,你让老头子禅位,皇位还是归我。

    那老头子死不死原本不是那么重要啊,你说你有这个决定不能早两天告诉我吗?你要早两天告诉我,我何必这么绞尽脑汁地给老不死的下毒啊?

    我这不是白背了一个亏心,原本我做不做,都能很快当皇帝啊!

    这一刻,司城尚贤心情之复杂,实在难以用语言形容。这太出乎他意料之外了,在他的印象之中,这位皇祖母最喜欢的,不是王贵妃吗?所以,她也一直更宠爱王贵妃的儿子,他的二皇弟,齐王爷。

    可是现在,她却在切实地为自己铺路,要让自己继位,而不是让二皇弟取他而代之?

    司城尚贤的震惊之色落在太后眼里,她了然地道:“我知道这个消息对你来说,是有些突然。不过,你只要顺其自然就好,你本来就是监国太子,本来就在总理朝政,本来就是政令由你出,现在,皇祖母不过是让你更加名正言顺,让东夏更加铁板一块而已。”

    司城尚贤自然知道,这于自己来说,是天大的好事,禅位,多么美好的词,虽然他心里清楚,也许禅位的诏书还没有下来,老不死的已经蹬腿归西了,但是,在禅位的过程中老家伙死了,那不是更加不会有人怀疑老家伙的死因吗?

    早知道皇祖母这里会有这么一出,他连宋太傅十三皇叔几个人也不用除去。

    司城尚贤跪下,道:“皇祖母,孙儿才德菲薄,如何敢身登大位,再说,有父皇在,在孙儿心里,就再没有人配坐那个位置了!”

    这推辞的话言辞恳切,情深深,意沉沉,谦虚低调。若是他一口答应,太后不免要觉得他心性凉薄,这会儿的司城尚贤,如有神助帮福至心灵,竟是把太后的心思猜得十成十。

    果然太后心中很是欣慰,道:“你不必推辞,这件事我也考虑了几天了。什么事能大得过东夏百年基业,你身为嫡长子,你不扛下这个责任,谁来扛?太子,这于你来说,是殊荣,也是责任,皇祖母希望你能扛下整个东夏百年基业,能给东夏的子民一份安居乐业的生活,你能做到吗?”

    司城尚贤顿首下拜:“皇祖母,孙儿不是最聪明的,但是,孙儿会做最勤奋的;孙儿不是最有才华的,但是,孙儿一定会让自己亲君子,远小人,绝不让东夏百年基业在我手中有丝毫的退步。”

    “很好,你能有这样的想法,皇祖母甚是欣慰。我会先召集各位首辅大臣商议具体实施方法!”

    “多谢皇祖母!”

    “太子,你虽然对于处理朝政之事有所认识,但是遇到事情,还是要多多听取大臣意见,尤其是那些几代老臣!”

    “孙儿知道,孙儿谨遵皇祖母教诲!”司城尚贤恭恭敬敬地道。

    太后看着他,突然道:“你知道你父皇的玉玺在哪儿吗?”

    “玉玺?”司城尚贤有点茫然,那东西肯定是在老不死的御书房,自己这个监国太子是没有资格动用那东西的,而且为了避嫌,他更是没有派人去取过。皇祖母这真是多此一问了,也许,她是在刺探自己是不是已经在打玉玺的主意,这个时候,可不能随便答话,于是,他继续茫然地道:“父皇的玉玺,应该在御书房里!”

    答完这句,他心中一震,但这一震,却是因为喜悦。刚开始他只想着这是皇祖母的试探,现在想来,这的确是试探,却不是自己以为的这种试探,皇祖母是在告诉他,以后将由他掌控御书房。

    禅位,君临天下,可不就是由他掌控御书房了吗?

    “嗯,我知道了。你回去吧!”太后的声音平缓下来,端起面前的茶杯。

    “是,孙儿告退!”司城尚贤压抑着心中的喜悦,很是从容端定冷静地道。

    一国国君禅位的事,当然不会由太后这几句话就算了。甚至,在还不是板上钉钉的情况下,太后更不会对当事人司城尚贤明说。

    但是现在也算是非常时期,之前,太后曾经召见过几位朝中德高望重的老臣,众臣们无不对皇上现在的现状深表忧虑,但是,说到禅位时,他们又各自有所保留,毕竟,太子这段时间的处事态度,方法,实在难以让这些老臣们放心,是太后力排众议,觉得与其另立明君,不如维持现状。

    因为另立明君,必然会引起不必要的动乱,而维持现状,即使太子的才能不被看好,但这是皇上亲自立下的继承人,谁敢有异议?

    太后有太后的想法,皇上一直这么躺在床上,不能理事,如果知道皇上命不久矣倒也罢了,但御医有明确的确实的权威的诊断,若是没有意外发生,皇上的现状,不会改变。换言之,是好也好不了,死也死不了。也就是说,可以躺一年,也可能躺十年。

    太后也是久在皇家的人,岂不知道这样一来,恭帝自身会有多么危险,瘫在床上的儿子,那也是儿子,总比死了的儿子强。

    因为这个位置的特殊性,若是皇上始终占据着皇位,东夏不说,怕是另外三国都会派人来刺杀,搅乱东夏朝局,趁虚而入,趁火打劫。

    与其被动应对,不如主动破除这种危机。

    当皇上成了太上皇,这种危险的局面就能够改变了。至少,不会有人再对皇上不利。

    而那几位大臣的话,让太后的心中也并不那么确定,因此,这才召了太子去一番问答,想看看太子的心性。

    不得不说,今天司城尚贤的表现可圈可点,就是蓝成宣在这里,也要老怀大慰,感叹太子突然开了窍,做了聪明的回答。

    太后想着这件事已经是不会更改了,便明白说给了司城尚贤听,只是她万万想不到,这位太子早在她和老臣们计议的时候,自己已经为自己的路,做了努力。

第508章 恭帝清醒

    不过,太后还需要去找恭帝。

    自恭帝当初一病不起,就没有人知道传国玉玺在哪儿了,在御书房放置传国玉玺的地方,只有个空盒子。太后昨天还让人把御书房翻了个遍,仍是一无所获。

    要让皇上禅位,他可以不说话,但是没有玉玺可不行。

    宫门未封锁,赵王司城玄瑞在裹得里三层外三层的赵王府的马车里,咳嗽声时断时续,虚弱之极,就这么往皇宫而来。

    宫中的人都不陌生,这是药罐子王爷进宫了。

    司城玄瑞进宫之后,自然是直接去兴德殿。虽然这位王爷这段时间没有来看皇上,但是宫里的侍卫们都知道,这赵王爷前阵病发了,连床也起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