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92.恶汉-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心,我们都能活下来!”
    都能活下来……李严虽然这么说,可心里却不免有些惶惶。扭头向城头上看去,只见那代表着宛县的大扔在风中飘扬。两个丑陋的汉子,站在大两边向远处眺望。
    仗义多是屠狗辈……
    李严突然精神振奋:那两个丑鬼都不怕,难道我李严堂堂男子汉,却如此没信心?
    我们都能活下来!
    ******
    大雨过后,空气格外的清新。
    淯水河畔的垂柳,露出了生机盎然的绿色。
    薰俷和黄忠抵达谈判地地方,远处
    见黄巾军连绵数十里的联营。
    前来负责谈判的。是赵弘和韩忠两人。
    也是为了防备万一,两人带来了一千黄巾军。双方把队形展开,赵弘看到是董俷和黄忠到来,都不禁为之一愣。
    “怎么秦大人没有来?”
    黄忠催马上前,一笑道:“秦大人今日身体有些不适,故而命我前来商讨。”
    —
    “你?能做的了主吗?”
    赵弘眼睛一眯,警惕的看着黄忠。目光从黄忠的肩膀掠过,落在了薰俷的身上。
    乍一见董俷地样子,赵弘吓了一跳。
    不过他也听说了。在宛县里面有三个相貌丑陋的猛将,杀死了很多黄巾军将领。
    就是这个家伙吗?
    不想再看董俷,赵弘把目光收了回来。
    黄忠说:“我出门的时候,秦大人说让我全权处理。”
    “很好。既然如此,那我就把话说明白了。交出我家大帅,开城投降。我保证麾下不动宛县分毫。将军,如今汉室将倾,朝廷更是奸臣当道,百姓苦不堪言。天公将军乃是顺应天意,挽救苍生。将军难道没有看见,南阳十数县,一夜换了旗帜?”
    赵弘看着黄忠,真诚说道:“我观将军也是有本事的人。何必螳臂挡车,自寻死路?不如加入我太平大军的对我,以将军的本领。弘敢保证他日地位定在弘之上。”
    黄忠突然哈哈大笑:“我不知道南阳十数县在一夜间换了旗帜。我只知道,宛县三十天依然属于我大汉朝廷的治下。反贼,你们嚣张的一时,却得意不得一世。”
    这句话,刺痛了赵弘的心。
    地确,为了宛县,黄巾大军死伤无数。
    苦心策划了三十日,最终却被别人计算,连自家的主帅也……
    赵弘脸色阴沉,“将军,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两人交谈中,董俷却在盘算。这家伙看上去似乎是个头领,而且地位相当的高。
    如果能杀死这家伙,黄巾大军定然会自乱阵脚。
    我闯营能容易一些,还能给宛县多争取一些时间。秦让我趁着谈判的时候突然袭击,如今正是最好地机会。对,只要杀了这些人,定然能安全闯过黄巾军联营。
    听到赵弘询问,董俷突然开口喝道:“意思就是……你去死吧!”
    两杆投枪带着万钧之力出手。
    事情很突然,连黄忠都没有想到董俷会突然出手。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是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一个规矩。如今赵弘前来谈判,自然没有想到董俷会生出这样的想法。猝不及防下,投枪正中额头,噗的把他打下马去。
    韩忠吃了一惊,出于武人的本能,举枪封挡。
    但距离太近,投枪的速度又太快。韩忠刚举起手中兵器,投枪已经到了他的胸口。
    一声惨叫,那投枪从前面穿透了韩忠的胸膛。
    “俷公子,你……”
    黄忠还打算斥责,可董俷已经一马当先的冲过去,大锤舞动。大声说:“黄将军,这些是反贼,何必和他们说道太多?我们杀过去,至少能让黄巾贼混乱一些时间。”
    啊……
    也是,黄巾贼算什么东西,和他们商讨个什么?
    黄忠虽然觉得这样做有点不太道义,可又一想,董俷说的一点没错。
    当下摘下大刀,厉喝一声:“儿郎们,随我杀过去!”
    五百三十二头狼。在两头老虎地带领下,冲进了黄巾军地阵型中。赵弘没想到黄忠等人会不守规矩,虽有所防备,可带过来的大都是步军。人数虽然比黄忠地人马多,可是赵弘和韩忠两人先死,黄巾军硬是没有反应过来,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
    薰俷已经冲了过来。大锤挥动,噗噗数声轻响,把为首的几个小头目砸的是脑浆迸裂,血肉横飞。象龙已经跑起来了,带着巨大的冲击力。黄巾士卒被直接撞出去,骨断筋折,人还没有落地就断了气。一排排骑兵冲锋,把一千多个黄巾士卒打得狼狈而逃。董俷等人并不急于追杀,不急不缓的跟在黄巾士卒的后面。
    眨眼间。就来到了黄巾军的大营门口。
    谁都没有想到宛县的官军竟然会在这种时候出击,大营门口没有任何地防御。
    象龙突然提速,超过了前面的黄巾军士卒,大锤一摆。气沉丹田一声怒吼。
    半虚掩的大门被砸的粉碎,木屑四溅。
    薰俷带着三十二个随从一路疯狂的冲锋,见人就杀,见人就砍。
    黄忠一不做二不休,从找来了火把,一路看见帐篷就扔过去。下面的官军是有样学样,杀人放火的事情也不是头一次干,不一会儿地工夫,火势就开始蔓延起来。
    中军大帐中,黄巾军各部渠帅还在等候。那里会想到发生这种事情。
    等他们听到消息,大半个联营已经烧了起来。更有人大声的叫喊:“赵弘死了,韩忠死了!”
    这是黄忠的主意。抓了两个黄巾军问清楚了赵弘两人的身份,心中大喜。
    两个领头的渠帅被杀了吗?
    那岂不是说,黄巾军如今是群龙无首?
    如果宛县的秦等人看到火势,聪明的话肯定会乘胜追击。虽不一定能完全击溃黄巾军,但是至少也能保证宛县在一段时间中不会有战事。如此一来,宛县安矣。
    对董俷不讲规矩的行事方法,突然间也就释然。
    黄忠挥舞手中大刀,上下翻飞,带起一片片刀光血影。
    十数里的联营,硬生生被他们凿了一个对穿。冲出联营之后,只见黄巾大营火光冲天。
    从宛县方向,传来了呜咽地号角声。
    虽然声音并不是很清晰,但可以肯定,秦他们行动了。
    登上了高岗,看着已经乱成一片的黄巾军大营。黄忠如释重负般的长长出了一口气。
    扭头在马上向董俷抱拳,“俷公子,黄忠多谢了!”
    薰俷一怔,“黄大哥谢我什么?”
    “听到号角声了吗?秦大人他们肯定看到了火光,准备冲杀出来了。这一战,至少能让宛县在十五天之内不沾战事。待朝廷援军一到,则南阳反贼必将烟消云散。”
    薰俷倒是没考虑这么多,这样做主要还是为了闯联营。
    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
    也许是来到这个时代太久地关系,董俷已经快要记不清楚评书中黄巾之乱究竟持续了多长时间。有一点可以肯定,黄巾之乱提前了……至于宛县究竟有没有被攻破,却已经是印象模糊。如果真的如黄忠所说,那可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啊!
    但,真的会这样吗?
    薰俷的心里不免忐忑。
    黄忠拱手说:“俷公子,我要杀回去了。你此去寻找救兵,一路要多多小心。我估计
    上,不会太安全。对了,我这里有一卷习武多年的年先祖从伏波将军手中学到的本领,加上忠这些年的领悟。俷公子可以拿回去,看一看。”
    啊?
    黄忠的本领,也是伏波将军马援传下来的?
    薰俷愕然,可转念一想:成方老爷子曾说过,伏波将军当年有四个家将。成庞严黄。
    难道黄忠……
    猛然想起了一件事情,董俷催马过去。叫住了黄忠。
    “黄大哥,前些日子我看到小侄儿地气色似乎不是太好,你最好带着他去找马真检查一下。小孩子体弱,这些日子来宛县的气息又……小心无大错。您可要记住。”
    前些日子,董俷看到了黄忠地儿子,已经满岁了,挺可爱地小家伙。
    不过时常会咳嗽。
    薰俷隐约记得,评书中提起过黄忠的儿子是病死的,但具体是什么病,记不清楚了。
    最好还是提醒一下黄忠。小孩子得病要早点看,时间一长,会发生病变。
    黄忠愣了一下,感激的看了董俷一眼,拱手道:“俷公子高义,忠牢记在心中。”
    说完,带着麾下骑军离去。
    薰俷看了看手中的牛皮卷。又看了看黄忠的背影。
    我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么多了……黄大哥、大哥、三弟,你们可一定要多保重。
    把牛皮卷放进怀里,董俷拨转马头。
    “我们出发!”
    朝着颍川方向疾驰而去,龙骑十二和狂狼带着五溪蛮骑兵,紧紧的跟在薰俷的身后。
    愈行愈远……
    ******
    中平元年二月十五,回到河东地董卓点齐一万人马,以华雄为先锋经过三天苦战,攻破了上党。
    从河东至幽翼二州的大门。被打开了!
    按照李儒先前制定的方案,河东大军将直取西河郡、太原郡、雁门郡进入幽州,先行剿灭幽州反贼,而后从中山国穿过。经河间抵达渤海郡,肃清幽、青之地的黄巾贼,把反贼压制在翼州一线,配合卢植大军,于巨鹿郡和反贼进行最后决战。
    事实上,这个作战方案和卢植所制定的方案,相差不多。
    可是没想到,在抵达雁门郡之后,没等董卓大军进入幽州,就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幽州黄巾已经被平息了!
    刚开始的时候。幽州战况并不乐观。
    幽州太守刘焉紧急招募乡勇,同时调集渔阳、上谷和代郡地区地边军加入平乱。
    总督幽州战事的黄巾军首领是张角的弟子白雀。
    一开始也是连战连胜,直逼幽州。哪知道在路过郡的时候。遭遇了乡勇的埋伏。
    白雀被一个红脸汉子所杀,副将邓茂被一个黑脸青年活捉,在押送到幽州之后,被刘焉斩首示众。白雀和邓茂一死,使得幽州的黄巾军陷入了群龙无首的状况里。紧跟着边军出现,在刘焉的指挥下一路追杀,黄巾贼溃不成军,从幽州退出。
    薰卓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禁哈哈大笑。
    “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华雄不禁疑惑的询问:“主公,何事如此高兴?”
    “我地责任是总督幽州战事,如今不费一兵一卒,幽州战事却已经平息。虽然刘焉当居首功,可是我这个总督幽州战事的副帅……嘿嘿,也应该是平白得了功劳。”
    想想也有道理,虽然董卓没有真正参与幽州的战事,可不管怎么说夺下了上党,却已经把黄巾贼的一条退路堵死。既然幽州战事结束,那么就可以直扑青州了。
    大军没有做休整,连夜开拔。
    自雁门郡一路杀下来,先是在中山国剿灭地黄巾军一部,紧跟着又在河间大获全胜。
    但在这时候,渤海郡传来了消息。
    张牛角在渤海郡被龚景打得打败,已经退回翼州去了。
    “龚景有这么大的本事?”董卓闻听这个消息,不禁一撇嘴,对李儒说道。
    李儒神色肃穆,沉思了片刻后,抓住那探马问道:“龚景是如何战败了张牛角?”
    很显然,他也不信龚景有这个能力。
    探马回报:“刚开始的时候,龚景也是节节败退。但后来刘焉派主簿邹靖领兵救援。于海郡外设下埋伏,三路夹击大败了张牛角。据说立下功勋的还是一个红脸汉子和黑脸青年……哦,对了,还有一个白脸汉子。但是具体的情况尚不清楚。”
    薰卓一皱眉,“哪儿跑出来的三个人,竟然连番坏我大事?”
    李儒想了想后,沉声道:“既然是这样,我们干脆放弃原来的计划,不理幽州、青州的战事,追着张牛角打。我就不信了,这样子难道还能有人和我们争功不成?”
    “此计甚好,就依文正所言!”
    薰卓下定了决心,立刻命令大军再次转向,由河间郡直扑安平国,并且在安平国追上了张牛角的大军。双方鏖战七天七夜,张牛角退守高邑。薰卓不做休整,继续追击。但是在高邑城下遭遇张牛角的伏击,大败而回,更损失了足足有三千多人马。
    这一下,却彻底激怒了董卓。
    就在他重整人马,准备再打高邑地时候,卢植率领北军三校人马兵出河内,抵达清河郡。
    在得知了情况之后,卢植立刻派人传令,命董卓星夜行军,与大军汇合。
    虽然不忿,可军令不可违。
    薰卓无奈之下,带领大军连夜启程,在两天后抵达清河郡,与卢植大军汇合一起。
    此时,巨鹿的黄巾军已经达十二万余人,加上张牛角的人马,总兵力超过十七万。而卢植地手中,加上董卓的部队,才不足八万。双方的兵力对比超过了一比二。
    薰卓抵达清河郡后,立刻前来拜见卢植。
    对于这个和蔡、郑玄几乎是同一时代的人物,董卓还是非常的尊敬。
    哪知道,刚到辕门外,就被人拦住。
    不一刻从中军大帐传来命令:“命河东太守董卓报门而入!”
    什么是报门而入?就是让你走一步,报一次名字,走两步,就要报两次命。从辕门到中军大帐,距离何止百步?你一步一报名,说穿了就是刁难,给你个下马威。
    古时人,大都是败军之将才会被命报门而入。
    薰卓不明白:我虽然在高邑战败,可也不至于让我报门而入啊?
    可军令已经出来,他也不能违抗。铁青着脸,咬着牙,迈步走进辕门,大声道:“河东太守董卓,奉命前来!”
    ————————





    第一部 少年游 第九十七章 桃园三英
    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8…6…10 9:29:59 本章字数:6400

    植稳坐中军大帐,已经呈现出花白色的头发令他看上老。岁月在他脸上划下了一道道痕迹,那个少年就学与马嵩门下的绝世神通,如今已经垂垂老矣。
    不过,那张刚正的脸上,依旧带有强硬的姿态。
    正襟危坐,腰板挺直,虽然被贬到东观多年,可依然能看出当年的英雄气概。
    手抚桌案上的宝剑,卢植的心里却有一种苦涩。毕竟不在年轻,毕竟不能再如当年那样做强项令。虽然不愿意承认,可卢植也知道,东观多年的磨练,让他学会了妥协。
    对于董卓,卢植的印象并不深刻。
    只是听说他和大将军何进走的很近,而且善于钻营。但是在危急之时,这个六郡良家子还是表现出了一个大汉忠臣应该具有的本色。南宫一战之后,董卓可说是名气大盛。如今阳酒楼之中谈论最多的,就是这个被士大夫称之为鄙夫的家伙。
    从阳出发之前,袁隗专门找卢植谈过话。
    当时的景象,卢植至今历历在目。
    那是在袁隗的书房中,阳光很明媚,可早春的寒意却充斥与书房里,令人感到很冷。
    袁隗说:“今日请卢中郎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告知。”
    见惯了人世间的人情冷暖,在东观中消磨了四年,卢植的火性比之以前已经小了很多。袁的话语间还是很恭敬,但也许是他四世五公的背景,神情间还是有一种不太尊敬的气息流露。如果在以前,同是士大夫出身的卢植绝对会拂袖而去。
    可现在……
    卢植问道:“太傅有何指教?”
    袁隗敲着桌子说:“皇甫嵩在离京之前,上书皇上解开党禁。皇上也准许了。卢中郎想必也清楚,如今宦阉在朝中为非作歹,我们有时候必须要做一些妥协。能与宦阉对抗的,只有大将军一人耳。士人地未来,大汉的未来,都在大将军一人身上。”
    卢植眼皮子一耷拉,心里就开始烦躁。
    又是党争!当初皇上行党禁,不就是你们这些党人争的太凶?如今党禁才开,你们就立刻上蹿下跳,看起来还是没有吃够亏啊。不过表面上还是很恭敬。“植对此事,略知一二。”
    袁隗点点,“大将军是士人的希望,可大将军总是和那些宦阉勾勾搭搭,着实令人有些心烦。此次卢中郎督战翼州,河东太守董卓负责协助,你可知道这个人?”
    “略知一二。”
    “那就好……”袁隗眼皮子也耷拉着。似乎是有气无力,“董卓是大将军的人,我们有必要让大将军知道,没有我们的支持,单凭区区武夫,休想治理好国家。”
    卢植心里咯噔一下,“太傅的意思是……”
    “董卓此人素来狂妄,而且为人粗鲁。给他一些教训,也算是给大将军一个警告。”
    心里暗自叫苦。怎么才从东观出来,就遇到这种事情?
    东观编修《汉纪》的日子虽然清苦,可至少日子过的很清闲,没太多烦恼的事情。
    忍不住说:“太傅。难道您不怕大将军为此而生气。”
    袁隗哈哈大笑,“子干,你在东观地时间太长了,有些事情和当年已经大不一样。如果在四年前,我们动董卓,遂高会很生气,甚至会翻脸。可是从去年开始,我加本初加入大将军府,董卓在大将军心目中已经不如从前。否则大将军怎么可能会取了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