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子监狱调查手记-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医生的话在宁春燕的耳边久久地缭绕,她一遍又一遍地体味着这些话的份量:“我的悲哀不是没有药去救你,而是有药救不了你!”    
    大群也对她说:“春燕,我不想死,我才三十岁,过去我吸毒总抱着一种侥幸心理,现在我知道医生不是在开玩笑。”    
    医生的话深深地震撼了她,情人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她,经过一段痛苦的煎熬和非人的折磨,她拽着大群终于走出了死亡之谷。他们在天津有一批吸毒的哥们儿,为了彻底摆脱毒品,1999年2月5日,她不顾后果地回到了长春。她是个在逃犯,她当然晓得回长春将意味着进监狱。可她不怕,她觉得毒品猛如虎,与毒品比起来蹲监狱一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再次复吸、再次上瘾。那样不但前功尽弃,而且意味着白发人送黑发人。她觉得如果自己再染上毒瘾,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每次戒毒都是死里逃生,并且无药可用,但她咬牙挺了过来。整整八年的时间,她用自己的生命同命运开了个大玩笑,为了满足自己吸毒的需要,她参与过贩毒。1999年4月13日,长春市铁路公安到她家逮捕了她。她被判处13年有期徒刑。进监狱前,大群含着眼泪说:“春燕,我一定等你!”    
    当冰冷的手铐锁住她的双手时,她才如梦方醒。十三年的漫漫长夜将在高墙电网中度过,她将为自己触犯法律付出惨重的代价。    
    


跨越生命的冬季走进监狱是她人生十字路口的一个转折

    吸了八年毒,她的身体搞垮了。刚入狱时她很虚弱,骨瘦如柴,脸呈绿色,阴天下雨就觉得奇冷,非得穿棉袄才行。监狱警察们本着人道主义,非常关心她的身体,处处关照她的饮食起居。    
    1999年12月,经过一个月的入监教育,她被分配到特体中队开始了改造生活。主管改造的张彦警官耐心地找她谈话:“政府对你的家庭环境,生活状况已经有所了解,刚入监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在思想上不要有包袱,如果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找我,我会帮你解决的。在改造上要好好表现,做人要坚强,要面对现实。”    
    过去,她的潜意识里觉得警察都特别厉害,难以接近,可她从张彦等监狱警察身上,却感受到她们严厉中透着温柔,不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而且还体贴关心犯人,帮助这些失足的浪子。让她们在失去自由的同时,又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    
    1999年年底,监狱举办了“迎新春卡拉OK大赛”,宁春燕以一首周华健的《风雨无阻》获得第一名。获奖后张彦警官高兴极了,说了好多鼓励的话,使她对改造充满了信心。    
    过了几天,她被调到演出团唱歌,张团长和周干事安排她学打架子鼓,调试舞台灯光。她心理压力很大,她根本不识谱能学会吗?张团长和周干事就鼓励她说:“宁春燕,什么都是从不会到会,只要你努力,你付出,就一定会有成绩的。不要有顾虑,我们相信你,你也要相信自己。”    
    民警的一番话增强了她的自信,她更加刻苦地钻研业务。她的毒瘾有不定期发作的规律,杨桂琴团长特别关心她的身体,稍有不适就带她到医院打针吃药。她犯毒瘾时,杨桂琴马上扶她躺在床上,给她喷哮喘气雾剂,以减轻毒瘾发作时的痛苦。还嘱咐她阴天下雨要多加衣服,要学会照顾自己。半年的时间,她就可以随团演出了。    
    吉林省女子监狱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吉林省女子育新学校,民警们管这里的犯人叫做学员。她们在这里不但能够在生产劳动中改造自我,而且劳动之余还有必修的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监狱领导意识到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微机知识方能在不久的将来应付自如。教育科的民警不仅在思想上对犯人进行帮助,教育、挽救,还能结合社会的发展,为服刑人员着想,让她们在劳动改造的同时,又给她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跨越生命的冬季枯木逢春 她把监狱当成了课堂

    服刑人员中有各种各样的人才,他们人犯了罪,可他们的知识却没有罪。充分利用好这些现成的人才,让他们对其他服刑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知识培训,是英明的一招棋。吉林省女子监狱的领导有着前瞻性的眼光和开拓型的思维,他们不拘一格降人才,大胆地启用了一位曾是电脑工程师的女犯当教员,2000年元月,监狱开办了计算机专业培训班。消息刚刚传出,女犯们奔走相告,报名的人挤破了门槛。考虑到当时监狱只有两台微机、五台学习机可供犯人学习,监狱领导规定好事大家轮,紧着刑期短的犯人先学。    
    前来报名的人十分踊跃,宁春燕也在其中之列。当时的教育科长武泽云在报名会上犯了难,僧多粥少,她皱起了眉头:“宁春燕,你刑期长,这回就别来挤了,下回再学吧。”    
    看到别的犯人顺利报了名,宁春燕在旁边急得要哭了,不知是哪儿来的勇气,她大胆地毛遂自荐:“武科长,我是新入监不久的犯人,十三年的刑期。我对计算机非常感兴趣,在服刑期间能有这么好的一个学习机会太难得了,我一定好好把握,好好学。武科长,您破例一次,收下我吧,我不会令您失望的!”    
    武泽云为难地说:“你们在这种特殊的环境条件下,还能有这么高的学习热情,我很高兴。可是由于设备不足,条件有限,必须要分期分批地学,请各位学员体谅一下监狱的难处。”    
    宁春燕不死心,仍然去泡蘑菇:“武科长,您收下我吧。您破一次例,给我这个学习机会吧!”    
    武泽云的心一阵发软,宁春燕在这样的环境中还有这么强烈的求知欲,她何尝不想帮她一把呢?    
    宁春燕非常聪明,她经常帮助计算机教师王玉芬干点杂事,很讨王玉芬的喜欢。宁春燕渴望学习的精神感动了王玉芬,哪个老师不喜欢求知欲强的学生呢?她也来替宁春燕求情,其他服刑人员看到后也都敲边鼓:“武科长,您破一次例吧,我们让她一个名额。”    
    看到宁春燕这么执著,武泽云终于答应了她的请求。宁春燕高兴地说:“谢谢武科长,我一定好好学!”    
    武泽云用信任的目光看了宁春燕一眼,微笑着点了点头。这目光给了宁春燕莫大的鼓舞,增强了她的学习劲头。    
    计算机班刚刚开办时,条件非常艰苦。学员们轮流上机操作,剩下的听老师讲课。宁春燕深知学习机会的不易,除了生产劳动外,她把剩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有时被某个问题难住了,她马上就去请教王玉芬老师,有问题从来不过夜。王玉芬总是不厌其烦地为她讲解,直到她弄明白为止。    
    王玉芬对她说:“你的这种学习精神,作为老师来讲我很喜欢,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我的水平也很有限,但你只要有疑问,就尽管来找我。我会尽我所能,毫无保留地教给你们。”    
    宁春燕感动的心情无以言表,她只能一再地说着“谢谢”两个字。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她总是眼勤腿勤手勤,下了课就帮老师整理课堂卫生。    
    王玉芬不仅精通计算机,英语水平也很高。她每天早课都给服刑人员讲授计算机英语,看到学员们底子薄,学习很吃力,她就从音标、字母发音一点点教起,使学员们在学计算机的课堂上又加学了一堂英语课。    
    学习开阔了宁春燕的视野,她觉得每一天的日子都那么有滋有味。教育科的民警在监狱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为了完善教学设施,让更多的学员有学习机会,东奔西走,呼吁社会来关心、帮助服刑人员。她们的心血没有白费,她们的汗水没有白流,她们的呼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同情和支持。他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成立了“服刑人员援助站”来支持监狱的教育、改造事业。援助站的成立,标志着监狱的教育改造又上了新台阶。一年多来,在民警们的努力下,吉林省女子监狱的计算机班已经有了16台微机、20台学习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员。宁春燕从对计算机一窍不通,发展到可以飞快地打字,她不但能开发简单的软件,而且还能独立地为监狱办的报纸排版。    
    考虑到计算机要经常维修,监狱规定每个学习计算机专业的服刑人员交100元学费,武泽云了解到宁春燕的家境后,请示领导减免了她的学费。    
    2000年7月,宁春燕考取了计算机文字录入处理员的等级证书,她没有沾沾自喜,又报考了计算机中级班,苦学不辍。    
    吉林省女子监狱不仅开办计算机班,还根据女人的特点开办了美容美发班。有一位服刑人员过去是美容院的老板,会一手美容绝活。吉林省女子监狱就发挥她的一技之长,让她教女犯们学美容。宁春燕又报了名,她绝顶聪明,老师讲课时她认真地盯着看,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过了几个月,她的按摩手法特别到位,十个手指头像弹钢琴一样灵活自如,她很快就取得了国家认可的美容美发证书。    
    她报考了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场营销专业,民警们把大学教师请到监狱来给服刑人员上课,现在,宁春燕已经考试通过了《邓小平理论》、《国际贸易》、《商品学概论》、《经济学》等八门课程。    
    2001年春节刚刚过去,她又参加了监狱新开设的服装裁剪学习班。贾老师做得服装款式和质量水平相当高,完全可以同精品屋的服装相媲美。贾老师讲课也特别细,从理论到实践,不厌其烦地讲,手把手地教,在贾老师的帮助下,宁春燕已经能够裁剪、制作成品裤子了。    
    


跨越生命的冬季一封发向天国的信 但天国却没有回音 上

    吉林省女子监狱最人道的一点就是允许犯人随时给亲人打亲情电话,2000年春节,宁春燕拨通了大群的二姐的电话:“二姐,我是春燕,大群好吗?”    
    大群的二姐叹了口气:“不好,他今年回家过年又抽上了。春燕,大群听你的,你给他打个电话劝劝他吧!”    
    她心里很生气,这个大群,怎么又沾上了毒品?太没有克制力了!她没有给大群打电话,她知道大群的自尊心很强,她如果打电话劝他会使他感到压力很大。自己是一个囚徒,还有什么资格给别人施加压力?    
    2000年5月,她再次给大群的二姐打电话,询问大群的情况。二姐说:“春燕,他吸得很凶,我一点办法都没有,你说怎么才能治住他呢?”    
    她一字一顿地说:“我觉得对吸毒的人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进监狱。我现在自己都觉得自己过去不是人了,怎么那么傻啊?二姐你要是真对大群好,就把他送进监狱。”    
    二姐说:“可监狱只收贩毒的,不收吸毒的,大群没犯罪,我送不进去啊!”    
    她说:“二姐,拜托你一定看好大群,千万不要让他再吸了,再吸他肯定就完了!”    
    2001年元旦,她含着眼泪给大群写了一封信,规劝心爱的情人不要再沾毒品。大群说过要等她13年,她还想出狱后做他的新娘呢!    
    正当她全心全意地投入改造之际,灾难又一次降临到她的身边。2001年3月中旬,她又一次拨通了大群二姐的电话:“二姐,大群好吗?我给他写了一封信,他咋没回信呢?”    
    听了这话,二姐嚎啕大哭起来:“春燕,大群已经不在了。”    
    她吼了起来:“二姐,你快说清楚是咋回事?”    
    二姐哽咽着说:“是三月八号的事,大群因为毒瘾过深,造成严重的肾衰竭,心、肝、脾、肺和造血功能都没法正常工作。”    
    撂下电话她哭成了泪人,虽然他和大群没有正式结婚,虽然大群的复吸令她很生气,可他们毕竟在一起生活了五年,大群毕竟是她一生中的最爱。可他却偏偏不争气,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本,结果输得一无所有。    
    她自以为自己很坚强,可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她却坚强不起来了。为什么这种生离死别的痛苦总是接二连三地出现在她的身上?从幼年到成年,最爱她的人都相继离她而去,她总是用泪水伴着孤独在人生之旅上苦苦跋涉着,她盼望着奇迹的发生,哪怕只是一种虚幻的梦境。可现实是残酷的,该走的留也留不住,大群刚刚31岁,要不是那么娇纵,那么任性,是不会有今天这种结局的。她觉得这是命运对她的惩罚,这种代价太昂贵了,生命的代价,将是她一生永远也抹不掉的烙印。    
    走过无知的荒野,才懂得真情的可贵。她感慨地对我说:“我很感谢我进了监狱,要是在外面,我肯定和大群前后脚走了。”    
    我说:“你这几年的监狱生活可没白过,你来服刑简直就像来读书补课一样。”    
    她说:“真的,我蹲监狱就像来上大学似的,刑期短了还学不完呢。我在这里学了市场营销大专班、计算机班、美容美发班、裁剪班、学会了打架子鼓、调试舞台灯光、唱歌、维修仪器……,在家哪有这么好的条件学这么多本事?在家上各种班还得交各种费用,上课还得打的到各个课堂去听课。在这儿多好啊,老师就在身边,想什么时候学,就什么时候学,学习不花一分钱。我在这里觉得时间过得嗖嗖的,就像重新又活了的人。”    
    当年的教育科长武泽云已经提拔为吉林省女子监狱的副监狱长,她打断宁春燕的话对我说:“这个宁春燕现在真是学习学疯了。而且学什么会什么,学什么像什么。”    
    我深有感触地说:“再坏的人身上也有闪光点,宁春燕是个本质不错的女孩儿。你们监狱不仅教会了她很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挽救了她这个人。她要不是来服刑,现在很可能就不在人世了。可是她在服刑的过程中却变成了一个新人,从她的身上,我深刻体会到我们的监狱是一所学校,我们的监狱最讲人权,最讲人道主义!”    
    


跨越生命的冬季一封发向天国的信 但天国却没有回音 下

    武监狱长和宁春燕一个劲地点头,我问宁春燕:“你学了这么多本事,出狱后就业不成问题。你出狱后想干什么,最想看的人是谁?”    
    她说:“出狱后我想做点买卖,搞服装设计。我要去看望我的公公、婆婆,我肯定会像对待父母那样去孝敬他们。”    
    我说:“你和大群真是一对冤家,他的忌日都选在你的节日。你入狱后他说要等你13年说明他对你有很深的感情,现在他不在了,你把他的父母当成了惟一的亲人,从这一点上就看出你是一个很有良心的人。”    
    2001年6月26日,宁春燕含着眼泪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吉林省女子监狱办的《苏新报》上:    
    大群死了,我的男朋友大群因无法摆脱、抗拒毒品的诱惑而吸食毒品,三月八日,在我们举国欢庆“三八妇女节”那天,才31岁的他还是离开了我,离开了这个让人留恋无限的美好人生,离开了这个美丽幸福的爱的世界。    
    其实对于这一切的发生我早已有心理准备,只是不愿让它成为事实,总抱有一丝幻想。可没想到他的离去比我预料的还要快,使我在梦幻中彻底清醒了。因为人要是染上毒瘾不是无药可救,而是有药也无法救。大群就是在那烟雾迷漫的日子里,吸得天昏地暗,扎得针痕累累,虽生犹死,不能自拔。最终导致肾衰竭,所有造血功能停止工作,人也随烟而去了。    
    我原也是吸食毒品的崇拜者,有着八年的吸毒史。并且以贩养吸,终因“运输毒品罪”被判刑13年。今天虽身陷牢监,但我觉得跟毒品比起来,蹲监狱不但不可怕,还救了我一条命。把我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如果不是这样,现在的我也将不复存在了。而且在服刑这段时光,我不但在演出团担任独唱演员,还学会了调试舞台灯光、打架子鼓等业务。同时还学会了微机操作、美容美发、服装裁剪等技术。是这些知识充实了我的精神生活,为我的将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再不会吸食毒品,更不会像大群那样,吸得醉生梦死,众叛亲离,而“英年早逝”的。    
    今天,在“6。26”世界戒毒日,我以我与大群的活生生的事例和以生命付出的昂贵代价奉劝大家,千万不要沾染毒品。已经染上毒瘾的一定要戒了它,因为毒品的本身,就意味着麻醉人的大脑,毒害人的身体。一旦到了那时,有药也无法救了,等待的只有死亡。    
    


茶马古道上的小狼外婆麦当娜理发店新来的理发师

    在我的印象中,人贩子大多都是些老奸巨猾的中年妇女,她们油嘴滑舌口蜜腹剑心狠手辣,把一个个妇女儿童推向火坑。    
    在云南省第二女子监狱,有一个把妇女卖到境外妓院的人贩子。她叫林德庄,一个多么温良恭俭让的名字,可就是她却干出了如此伤天害理的事情。当我见到她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