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子监狱调查手记-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偌大个东北,连王安成都不晓得儿子在哪儿,从何下手呢?王莉说:“王安成是吉林人,孩子很可能跑回吉林省。我看应该先从省会城市找起,咱吉林这个小城市不一定有,最好是在长春能有个热心人帮助找,可长春谁愿意管这个闲事呢?”    
    吉林监狱的服刑人员张闯说:“我媳妇能行!”    
    王莉问道:“你媳妇叫啥,在哪儿工作?”    
    张闯说:“我媳妇叫石国红,在长春国贸大厦当营业员。”    
    王莉又问王安成:“寻人得要照片,你有俩孩子的照片吗?”    
    王安成说:“我只有一张大儿子的照片。”    
    王莉接过了照片,郑重其事地交到温立利干事的手里:“温干事,拜托了!”    
    温干事说:“这是我们份内的工作,您是在帮助我们做工作,要谢首先要谢您!”    
    为了找到王安成的两个孩子,吉林监狱破例为他开通了十多次亲情热线,让他给老乡熟人打电话询问,结果都是泥牛入海无消息。教育科民警又给梨树县民政局、公安局、梨树县东河镇政府、村委会等部门发出多封机要信件请求帮助,仍然杳无音讯。    
    民警们苦苦寻找犯人家属的事惊动了吉林省司法厅副厅长、省监狱管理局局长祝国治。他要求吉林监狱要全力以赴尽快找到两个孩子。吉林监狱的民警再次前往长春市和梨树县,大海捞针般地寻找着两个孩子。    
    2000年7月14日晚上,温干事突然接到了梨树县一个叫做英子的女人打来的电话:“王安成的两个孩子已经两年没回来了,最近有人看到好像在长春要饭呢。”    
    温干事兴奋不已,马上带着大勇的照片亲自跑到长春,在火车站、客运站寻觅了一天,还是毫无结果。他只好委托石国红出马,石国红在长春市工作,熟悉长春的环境。她是吉林监狱服刑人员家属规劝委员会的委员,作为一个服刑人员的家属,她深深地理解服刑人员的心情。她拿着大勇的照片和王安成写给大勇的信,在长春市四处打听。她把亲戚朋友和同事都发动起来,到长春火车站、长途客运站、洗浴中心、小吃部等地轮番寻找。与此同时,温干事也在吉林市的周边城市积极地寻找着。    
    整整二十多天,石国红磨破了嘴,跑断了腿,甚至还打出租车去了公主岭,花的路费老鼻子了,还是泥牛入海无消息。她突然醒悟:信息时代要借助信息的力量,新闻媒体是最好的求助对象。    
    2000年10月8日,她拿着大勇的照片来到《长春晚报》,一位叫做孙立柱的记者听说了这个消息,马上于2000年10月10日无偿地发了一篇题为《儿子啊,你们在哪里?》的消息,同时还刊登了大勇的照片。文章写道:8日上午,笔者接到一封由吉林监狱转寄出的信,这封以一名服刑人员名义写的求助信通过服刑人员张闯的妻子石女士送到本报,希望通过本报找到王安成的两个儿子。据石女士介绍,之所以找到本报,是因为有人说,好像在长春市的劳务市场和全安广场一带看见过这两个孩子。王安成在信中说他已经错了,他不能再让孩子走错路,特别是怕孩子去报仇,求社会帮帮他。石女士告诉记者,两个孩子个头约168厘米,老大今年17岁,老二今年15岁,有知情者可与本报联系。    
    报纸印好后,石国红掏腰包买了50份报纸,请同事和邻居帮助她散发。    
    说来也巧,报纸刊登寻人消息没几天,大勇刚巧在黑水路一家小吃部捡人家剩下的饭菜,突然看到饭桌上扔着一张旧报纸,报纸上大勇的字样映入他的眼帘。他想这人怎么和我叫一个名字,再一细看不得了,那张照片分明就是自己啊!他呜呜地哭了起来,哭声惊动了小吃部的老板。    
    10月16日,这个老板给《长春晚报》打电话,说他知道大勇在什么地方。报社立刻通知了石国红,石国红终于在长春市黑水路找到了两个蓬头垢面的孩子。    
    2000年10月18日,王安成和失散两年多的两个儿子终于在大墙里想聚了。王安成搂着大勇二勇放声大哭:“儿子啊,我对不起你们,这些年让你们受苦啦!”    
    大勇说:“爸,你知道儿子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吗?儿子想死都找不到死法!”    
    触景生情,在场的所有民警眼眶都湿润了。温干事请示了监狱领导,批准免费让他们父子三人在亲情会见室同宿。    
    第二天,吉林监狱召开了《失散父子相聚高墙内》帮教大会,作为吉林监狱服刑人员家属规劝委员会的主任,王莉应邀参加了会议。与会的40多位服刑人员家属无不为王安成父子相聚而高兴,可吉林监狱黄副政委的眉头却皱了起来:“王安成和两个儿子在这里团聚了,再不能让大勇、二勇流落到街头。可孩子找回来了,谁能养活这两个孤苦伶仃的孩子呢?”    
    看到两个孩子瘦得皮包骨头,坐在一旁的王莉早已热泪盈眶。她对老伴儿说:“沛然,这两个孩子我们认领了吧,让他们做我们的孙子吧!”    
    解沛然深深地理解妻子,他点了点头,王莉站了起来,大声说:“我们愿意收养大勇二勇这两个孩子,等王安成回归社会,我们完璧归赵!”    
    会场的人们愣了片刻,马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松花江畔的爱心曲张双喜真的双喜临门了 下

    2000年10月23日,吉林监狱的领导亲自把两个孩子送到了王莉的家里,王莉把家里二楼光线最好、暖气最热、收拾得最干净的房间腾出来,给他们铺上全新的床上用品,让他俩居住。两个孩子睡惯了火车站、垃圾箱,看到这么好的条件就像住进了总统套房那么高兴。谁知他们刚刚在王莉家住了三天,就闯了大祸,他俩住的房间着了火,把席梦思床垫和两套被褥都烧坏了。两个孩子吓得大眼瞪小眼,王莉走进来一看原来是电褥子引发的火灾。两个孩子住在这里,始终不拔电褥子的插销。王莉不但没批评他们,反而关切地询问他们身上烧着没有,还一个劲儿地检讨自己:“怨我,是奶奶没教你们怎么使用电热毯。”    
    王莉倒是宽宏大量,可两个小祖宗又拔掉暖气管的阀门,放水滋着玩,把地板都淹坏了。王莉没有一句责骂,仍然像对待亲孙子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着两个孩子。可是,大勇二勇毕竟是在社会上闯荡惯了,学了一身流氓习气,张口闭口脏话连天。站没站像,坐没坐像,吃饭不洗手,睡觉不洗脚。不懂得尊重老人,全家人在一起吃饭,还没等王莉和老伴儿上桌,两个孩子就像饿狼一样把好吃的一扫而光。到了晚上,王莉和老伴儿忙活了一天想好好休息,这两个孩子又唱又跳又喊又闹,折腾到半夜三更,第二天早晨却躺在床上睡懒觉,一觉睡到十点钟。王莉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自己上有86岁的老婆婆,下有4岁的小孙子,招了这么两个野孩子进家,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    
    谁知饭桌上的不礼貌只是小菜,人家还有更绝的呢。一天早晨,大勇二勇出去玩了,王莉给他们收拾床铺,竟然发现大勇的床垫下藏着一把一米多长、十五六斤重的铁扳手。她气得浑身发颤,可冷静一想:这俩孩子在社会上遭了不少罪,对人产生了仇恨和戒备。这种时候只能疏导,不能硬顶。    
    王莉把铁扳手放回床垫下面,装着什么也不知道一样,每天对他们嘘寒问暖,百般关照。从小失去母爱的大勇二勇终于在王奶奶身上感受到了真正的爱,心灵被真情感化了。大勇从床垫下取出了铁扳手,双手举过头顶跪在王莉的面前:“奶奶,我真的对不起您老人家,这扳手就是我防备您的呀!”    
    王莉开玩笑地说:“呀,奶奶咋没发现有这么个扳手,还挺好玩的呢!”    
    王莉觉得光让两个孩子吃饱穿暖还没有尽到责任,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她不仅从生活上照顾两个孩子,还非常关心他们的学习。王莉的大儿媳牟秀萍是个大学生,王莉就让她每天给两个孩子上两个小时的文化课。牟秀萍的丈夫解冰进了监狱,自己辛辛苦苦拉扯着幼小的儿子,家务事就够她忙的了。可一想到婆婆的委托,她还是无怨无悔。婆婆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染着她,她讲课很耐心,两个孩子在她的调教下已经认识了好多字,可以读书看报了。    
    小到走路的姿势,大到做人的道理,王莉手把手地教着两个孩子。她还在客厅里挂上了“自强、自立、自重”的条幅,勉励孩子要学会自立。她经常给孩子们朗诵这样一首诗:“在无数蓝眼睛和黄眼睛之中,我有宝石般的黑眼睛。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在无数白皮肤和黑皮肤之中,我有大地般黄色的皮肤。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为了让两个孩子走正道,王莉还在自己的店里给他们安排了工作。亲自教他们学文化、学技术、学做人,监狱领导也定期到她家去看望这两个孩子,安排父子接见。浪子回头金不换,现在,小哥俩已经懂得了该怎样做人。他们改掉了流浪时的恶习,懂得了尊重老人,努力工作,两个孩子都成为批发商场的骨干。    
    2001年元月的一天,王安成和其他五个干儿子一道回王莉家过年,王莉把准备好的面和饺子馅端了出来,全家人和五个干儿子一道包着饺子。他们边包边唠嗑,王安成等人向王妈妈汇报了自己在狱中的表现,王妈妈鼓励他们要好好改造,重新做人。    
    丰盛的午餐开始了,王安成给王莉剥了个香蕉,递到王莉的嘴里:“妈,您吃!”    
    王莉高兴地吃着香蕉,不知是谁先哼起了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几个干儿子大声地唱了起来。大勇和二勇含着眼泪说:“爷爷、奶奶,谢谢您们,您们辛苦了。祝您们身体健康,寿比南山!”    
    说完,两个孩子给王奶奶深深地鞠了一躬。看到两个儿子长得结结实实不愁吃穿,还学会了认字,有了工作,王安成的心情十分激动。他当众双膝下跪给王莉磕了三个响头:“王妈妈,我真不知道该怎样感谢您。您们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我王安成就是做牛做马,也要报答您们对我儿子的养育之恩!”    
    离开王莉家时,王妈妈给每个儿子都准备好了一份礼物:每人一包水果、一包糖、一兜学习用品和一袋煮熟的水饺。王安成发自内心地说:“妈,这是我一生中过得最难忘的一天!”    
    两个儿子安排得很妥当,大大调动了王安成的改造积极性。他深有感触地说:“我王安成再不好好改造,别说对不起政府,连王妈妈都对不住啊!”    
    他被评为改造积极分子,两个儿子还能赚钱养活爹,昔日的张双喜真的双喜临门了。    
    


松花江畔的爱心曲一个猪肘子顶了管教半年的说教

    服刑人员董延长来自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他两岁的时候母亲就上吊自尽了,扔下了八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父亲嗜酒如命,喝醉了酒就打孩子出气。董延长是个小子,挨打挨得最多,12岁那年,他实在忍受不了父亲的毒打,离家出走了。他在街头到处流浪,睡过澡堂子,桥洞子,汽车站。    
    14岁那年,他正在垃圾箱前捡东西,被南方的两个惯偷相中了。他们把他领到澡堂洗了澡,带着他一起去偷东西。那两个南方人用刀片划别人的皮包,用镊子飞快地夹钱,他们偷了东西就放在董延长的身上,这叫调包计。近墨者黑,成天和这样的人混在一起,董延长耳濡目染,很快就学会了偷盗。他在身上文了一只蓝色的蜻蜓,颇像黑社会的打手。    
    1987年11月6日,他因为盗窃罪被判处17年有期徒刑。入狱后他很自卑,觉得世界上没有一个好人,人情很淡,他活着就要以恶还恶。    
    王莉和他相识的第一天说来很有点戏剧性:那天,王莉在五监区办公室坐着,董延长摇晃着膀子走了进来,他目中无人,眼睛望着天。    
    王莉和蔼地问道:“孩子,你今年多大了?”    
    董延长脖子一梗:“不知道!”    
    王莉又说:“在这里你可得认真改造,保重身体呀!”    
    董延长却好心当作驴肝肺:“这事不用你操心,死不了!”    
    第一次的见面就这样不欢而散了,晚上躺在床上,白天的一幕幕往事像电影镜头一样在王莉的眼前闪现。王莉想:董延长之所以不识好歹像头犟驴,主要是因为他从小缺少母爱。有爱才能有真诚,有爱才能弃恶扬善。对这样的人,只能用亲情去感化他。    
    往后,她每次探监,都给董延长带一些生活用品和衣服,但每次都被拒绝了。董延长就像一块硬石头,长着一副铁石心肠。王莉不死心,她觉得只要心诚,石头也会感动得落泪。    
    1999年2月的一天,西北风呼呼地嘶鸣着,松花江畔的柳树上缀满了美丽的雾松。王莉冒着严寒再次来到监狱。狱警把董延长带到她的面前,她从怀里取出了一个猪肘子。当她一层层地打开包装纸时,猪肘子还冒着热气。她把猪肘子递给董延长:“孩子,你快趁热吃了吧,我这把子年纪了,也有资格做你的妈了,妈送来的东西,如果儿子不收,妈能不伤心吗?”    
    董延长接过热乎乎的猪肘子,疑惑地问道:“您是不是一路上一直把这个肘子揣在怀里怕凉了?”    
    王莉点了点头,董延长的眼睛里流露出感激之情:“阿姨,您这么大岁数,攒点钱不容易,为啥不自己享受呢?”    
    王莉说:“孩子,我也曾经在监狱里服过刑,我知道服刑人员最需要什么。你现在正在服刑,可早晚得回到社会上为国家、为人民工作,没有爱心怎么成?我现在这样对你,就是想让你知道,你将来该怎样对待别人!”    
    一番话像暖流融化了董延长心灵的冰霜,这个从小失去母爱的人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做母爱。他跪在地上深情地叫了一声:“妈妈!”    
    王莉急忙扶起了董延长,她突然觉得董延长手脚冰凉。她关心地问道:“孩子,你冷不?”    
    董延长说:“在屋里还行,出去站岗就冷。”    
    第二次探监时,王莉花45元钱给董延长买了件军大衣,又买了棉袄、棉裤,当她把这些衣物交给董延长时,董延长的眼睛里涌满了泪水,因为他活在这个世上还从来没有穿过棉裤和军大衣啊。    
    董延长对我说:“穿上王妈妈送的军大衣,我站岗可有劲儿了。王妈妈真是个好人,她已经有三个亲生儿子,她不缺少儿子,就是缺少谁上这儿来捡儿子啊?可她真是发自内心地把我们当作亲生儿子,我过去对人是以恶还恶,现在我要以善还善。我现在在监狱里自学市场营销学和乡镇企业管理,我已经减刑一年零四个月。我快要出狱了,我出狱后想跻身于企业界和商业部门,如果条件允许,我想搞点慈善事业。”    
    我问他:“你想搞点什么慈善事业呢?”    
    他说:“我想办一个福利院,专门收养那些因为子女犯罪服刑而无人照料的老人。”    
    一位民警感叹地对我说:“王莉的一个猪肘子,顶了我们半年的说教。”    
    我的心一阵颤抖,善与恶虽然仅有一字之差,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从以恶报恶到以善还善,董延长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转变。五年前我曾经报道过专门收养因父母犯罪流落街头的罪犯子女的儿童村,还没有听说过有专门收养因子女犯罪而无人照料的老人的老人村,我衷心地希望董延长的设想能够实现!我真诚地呼唤我们的社会多一些爱心!    
    


松花江畔的爱心曲母爱使他感到世上还是好人多

    31岁的李伟是吉林省磐石市人,他曾经有着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父亲在工商局工作,哥哥在工商所工作,嫂子在税务局工作。工商、税务都是很吃香的职业,从小在国徽和肩章下生活,他看惯了别人的笑脸。    
    父母很宠爱他,放松了对他的管教,他在外面接触了一群坏孩子,小时候总打架,尽冤枉别人,还拿皮带抽过人。他非常聪明,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粗心的父母觉得儿子学习成绩这么好,不会在外面闯祸。直到宝贝儿子进了监狱,父母才如梦方醒,知道儿子不像他们想像得那么简单。    
    也许是聪明过了头,他在看守所里居然和两个同犯一道策划过越狱。虽然没有实施,可别人汇报上去罪过就大了。他因为盗窃和组织越狱罪被判处18年有期徒刑。他也挨过别人的皮带,他觉得上帝是公平的,他蹲大狱就是来补偿从小到大造的孽。    
    他的坐牢给家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在他入狱的短短几年中,父亲、哥哥、姐姐相继去世。过去家里是门庭若市,现在却是门可罗雀。入狱后他深深地体会到什么叫做世态炎凉。他的心凉了,对人冷冷的,戒备心很强。    
    2000年10月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