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面网虫》 一个神话的诞生跟着网络一起长大(1)
——学生辍学只为当盖茨
扬帆终于认识到要想当比尔。盖茨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从北京回来后,便和许楚、魏清他们几个商量了好几个晚上,最后他们决定还是先上学吧,网站的事只好留到以后再说了。但直觉告诉扬帆,等他们大学毕业后所谓网络也许就是另一个样子了。
去年年底笔者在看《参考消息》时,不禁被一篇铜臭气甚浓的文章吸引住了。文章名称大约是20位世界40岁以下富翁排行榜。好象雅虎的扬致远仅仅徘名第三,戴尔公司的迈克尔。戴尔以35岁,170亿美圆的资产排名世界第一。最让笔者吃惊的是这20位青年富豪的职业全部与网络有关。难道IT业真是一台功能强大的钞票印刷机吗?其制造超级富翁的速度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网络的确是聪明人从事的事业,甚至是天才和幻想家的乐园。但笔者担心的是,这棵树干还没长好的大树,树帽却太大了,一旦树帽大到树干难以支撑的地步,是不是会把那些还没长好的果实打掉呢?但愿笔者是杞人忧天。
在美国,代表高科技股企业业绩的纳斯达克指数,近几年就像长荒了的庄稼一样,玩了命地疯长,投资人大把大把的金钱扔进了网络股,创业板股票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煞是热闹。而那些网络新贵的大笔财富,多半都是从该指数里挖出来的。
本来美国去年全年电子商务的营业额还不到3000亿美圆,但一个“微软”公司的市值就达1700亿美圆,太阳IBM同样达到了天价。由此可见,网络经济的泡沫成分是非常大的。
实际上世人都清楚,网络经济的发展程度远没达到可以自己养活自己的的地步,它就像一个还没断奶的孩子。也许有一天他会成长为统治世界的大神,但现在它还得在股市这个大奶瓶里吸取营养。有人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网络经济就像啤酒,刚倒下去的时候,泡沫非常多,人们必须得有耐心,等泡沫逐渐沉下去了,才能看见里面到底是些什么,到底剩了多少。今年纳斯达克指数几乎缩水了3000点,跌幅最大时达到了50%,至今纳股仍没有收复失地的迹象,可见这是很正常的泡沫沉积现象。
美国的网络经济面临着严峻现实,为突破重围,美国的网络精英们很可能会在近期内有所举措。由此笔者不禁联想到中国的网络,中国的网络经济,中国大部分以此为生,以此为乐的网虫们。
其实人们登陆网络的目的是千差万别的,网虫们的表现也多不相同。追时尚,为在朋友面前显示优越感者有之;钱太多,而为电信事业做贡献者有之;实在无聊,而把网络当作宠物,排遣寂寞者有之。但相当一部分人无外乎出于实用或者来淘金,笔者就是觉得网上信息量大,远比报纸上的东西多,而迷恋上网的,结果买报纸的钱省了,每月的上网费却从没少花。笔者倒不相信网上能挖出金山来,但的确有些人认准了网上自有颜如玉,网上自有黄金屋,于是就像当年澳大利亚发现金矿似的,纷至沓来。
说实话,笔者是没那个本事,要不也会一头钻进网络里,非抓只金耗子出来不可。
网虫们发家致富的道儿还是挺多的,编程是最传统的方式,盖茨他老人家就是从编程开始发家的,但现在的网络对程序编写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专业知识要过硬并不太难,难的是你还得像盖茨他老人家那样有在上帝面前取得了专利的商业头脑。(据说有一天盖茨、克林顿都上了天堂,上帝询问了克林顿一些关于美国人民生活的问题,此时他看到比尔。盖茨正看着自己发呆,上帝以为盖茨被自己的仁爱博大感动了,于是轻声问:“盖茨,你在想什么?”盖茨说:“我觉得你那个座位好象是我的。”)所以盖茨不是人人都能当的,所谓大富由天,小富由简嘛。世界上只能出一个盖茨,所以现在的程序编写员做个公司职员容易,要想再图发展,如果不进微软就会被盖茨列上黑名单,早晚得把你除去。
另外几条选择就是做黑客、办网站和搞电子商务。
黑客吗?笔者将为他们单独写一章,本篇里,我们就介绍几个办网站和想搞电子商务的朋友。
活水在一家香港人开的电子商务公司里干了半年,现在“香港人”和“电子商务”这两个词是他最讨厌听到的。
其实他刚去那个公司的时候意气风发,信心百倍的,大有时代先锋的气势。当时他和笔者喝酒时曾多少有些感慨地说:“真幸运!终于搭在电子商务这班车了,我还以为自己要被时代淘汰了呢。”
活水老家在安徽,在北京上了大学后又自修了一个学位,他是笔者朋友里最好学的一个。前两年他在一家建材企业做业务经理,在网络的狂轰乱炸面前,活水像很多年轻人一样坐不住了,他没事就往女朋友那儿跑,女朋友在政府机关做公务员,管理着一台电脑。活水经常到她那里去上网,逐渐他对网络有了兴趣。
后来他在几家著名建材网站的供求信息一栏里都刊登了自己公司的产品介绍。同事们都说他是多此一举,但活水却想:“试试有什么不好?谁知道哪块云彩有雨?”
网上的事一直没什么消息,活水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但不久后,他收到一个云南来的电话,说是在网上看了他的广告,对产品很有兴趣,希望多加了解等等。活水一听就来了兴趣,他知道这笔生意即使做成,利润也不会很高,但在网上做成买卖的确是件叫人兴奋的事。他开始张罗这件事,寄资料、写合同、发传真,出人意料的是,不久云南的货款汇了过来,这笔没影儿的生意竟做成了。
那阵子在同事面前,活水俨然以高科技领袖自居了。但他心里清楚,这根本不叫什么电子商务,网络不过是个传声筒的角色而已。此时的活水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在网站上发些小广告了,他一直想看看电子商务到底是怎么会事。此后他自己买了电脑,每天回家后都在泡上两个钟头,那时的活水已经是个十足的网虫了。
不久机会终于来了,活水在报纸上看到一家香港电子商务公司在京城开业的消息,同时他们在北京诚招懂营销、通网络的业务人员。活水觉得这简直就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嘛,于是他欣然前往了。
活水一表人才,双学历都挺过硬,很快就通过了面试。当公司通知他去上班时,活水高兴得两只手都拍不到一起了。“总算沾到网络的边儿了,好歹我们也是E时代的人!没碰过网络多丢人哪!”朋友们一起聚会时,活水眉飞色舞地说。
半年后,笔者再见到他时,活水已经在那家公司辞职了。后来笔者想,从当时和他那次对话里,就可以看出所谓电子商务在中国悲哀的现实了。
“我就一直没搞懂,电子商务是个什么玩意儿?”笔者问他。
“嗨!”活水一只手在半空里挥了挥。“说得通俗点儿吧,电子商务就是给买卖双方搭建一个电子平台。”
笔者大瞪着俩眼,还是没搞明白。
“见过街上的小铺吗?”活水问。
笔者点点头。
《千面网虫》 一个神话的诞生跟着网络一起长大(2)
“一个意思。就是把别人的产品搬到我们的网站上来,标价出售。跟开个商场差不多,不同的是比开商场省钱。你看电子商务没有仓储费用、保管费用、场地费用,根本没有铺货底儿的费用,而且开办费和人员工资也能省不少。买方上我们的网站,通过电子邮件商谈价格,双方划算就成交,费用比较低,产品价格也合适。然后就是汇款送货的事了。”
“那不是挺好吗?”笔者不解,有这么大优势的行业会不赚钱?心气挺高的活水还会如此无精打采?
“想得好管什么用?要是想得好的都能实现,我们早就世界大同了。”活水很有些悲哀地看着笔者。“你信不信,我在这个公司整整呆了半年,公司只做成过两笔买卖,营业额还不到5000块钱呢?我刚开始去的时候,一个月工资就是3000元。”“什么?不会吧?”笔者实在难以想象,一个公司半年的营业额才5000块!
“告诉你吧,电子商务在媒体上炒得是挺厉害的,可根本没几家能做成的。大公司要撑个台面,没有不好看。要想专门搞电子商务除了能赔得下去的,否则就是死。”
“为什么不赚钱?”
活水突然不高兴了:“你也是搞经营出身的,连这点都想不明白?成心想捅我心窝子是不是?”
“我是真不懂,给我讲讲又怎么了?”其实那时笔者已经接到出版社通知,知道马上要写部关于网络的稿子,现在想来真对不起活水,拿他当素材了。
“找产品生产厂家上网自然没问题,反正给你些资料就是了,也不用花自己一分钱,卖出去还有利润。但买方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在中国,大买卖必须得通过传统的交易方式,在网上谁也没见过谁,几十万的货款流通,能放心吗?再说就是有人敢买你的货,你也不见得敢跟他做,除非货款到帐,否则欠款谁能保险要得回来。可话说回来,现在哪家公司不是负债经营?人家凭什么先给你钱?还怕你挟款跑了呢。”
“竹竿打狼,两头害怕。”笔者点点头。
“没错!所以大买卖是做不了的。小买卖就更别提了,你能想象一个广州的客户发电子邮件来说要买一瓶洗发水的事儿吗?”活水脸上出现似笑非笑的表情。“你觉得新鲜吧?类似的事我碰上好几回了。”
“这种人也够讨厌的。”笔者笑道。
“都是图个新鲜嘛!你以为他们是真想买?现在电子商务在中国根本成不了气候,立法问题、观念问题、操作问题都有。瓶颈太多,想在这方面有所发展的公司必须得做好长期赔钱的准备,也许五年后能赚钱吧。嗨!《解放日报》上说,最近听说美国一个公司做了个中国大陆网民商业价值调查,结果网民平均年龄是25岁,平均收入是2176美圆,商业价值是零。”活水无奈地笑了。
“我听说8848的营业额不是已经过亿了吗?”笔者知道8848是现在国内最大的网上零售商。“他们不也是电子商务吗?”
“你知道他们的广告费是多少吗?其实什么东西做大了都行。关键是一般的企业进入这行时,基本上都是走一步看一步,不敢大投入。其实8848的日子也不好过,刚才我说的问题在他们那里也一样。”
笔者在活水面前假装了一回记者,从他嘴里笔者的确明白了什么叫赔本赚吆喝,现在再看铺天盖地电子商务的广告,不禁为他们感到了些悲哀。
看看谁是树上最后一枚果子。
其实想搞电子商务的不仅仅是商家,很多个人也瞄上了这块还没长成型的小肥猪。
于垒夫妇的个人网站已经开办半年多了,每次和朋友们聚会,于垒都会把自己的网站吹嘘一翻,至于办网站干什么,于先生有自己的解释:“现在是跑马圈地,你圈上一块儿,别人就少一块儿。如果办出些名堂来,将来有大公司来收购你的网站,没准哥们儿就是亿万富翁了也说不定呢!”
于垒还不到三十岁,网络经历却特别丰富。他在刚接触网络的人面前常常以老前辈自居。前几年他找来些风险资金自己干,结果挺好的一个系统公司让他搞黄了。这两年他在一家著名网站担任高级网络维护,实际上很多人都说,这家伙以前做过黑客。
网站高级网络维护的工资待遇是非常高的,于垒经济上宽裕之后,总想在网络上做些自己的事。于是他让在报社工作的老婆辞职回家了,其理由是回家办网站。
于垒先是申请了一个域名,然后就和老婆一起设计起来。他本想搞个综合性小网站,但后来发现的确力不从心,索性办了个艺术性的另类网站,他们搜集了很多民间手工艺品生产厂家的资料。在电话里和他们洽谈好之后,便开始摄影、扫描、设计,半个月后一个私人小网站就初具规模了。
于垒继续上自己的班,网站平时就交给了老婆。其实网站的工作是很枯燥的,每天都要往里面添加新资料,内容越来越多,有时连他老婆自己都发愁内容太多,看不过来了。其实于垒挺担心的,他倒不是担心别的,他最怕的是自己辛辛苦苦搞起来的网站让人家黑了。于是他不得不加倍地小心,越到晚上心里越打鼓,防火墙加了一道又一道,软件也是月月更新。
于垒的老婆原来是《服装时报》的编辑,喜欢花鸟鱼虫和漂亮的饰品、服装,她总想弄些有情趣的东西。他们的家庭网站主要是收集各类民间艺术品,什么剪纸、窗花、中国结、油画、瓷器、有特色的玻璃器皿、服装等,有的标价出售,有的只是展品。他们还挺象样地搞了个文学沙龙,实际上这个站点的访问率最高。
半年来,于垒已经在七、八个大网站上搞了友情链接,但由于他的网站太过典雅,每天也就能进来百十人,这是最多的时候。他从没在专业性杂志、网站上看到过别人谈起自己的网站,广告也一个都没拉到。有一回,老婆告诉他网站居然卖了件背心,结果两口子欣喜了好一阵儿。可后来想想真是亏,一件背心才40块钱,可老婆光打车就花了三十多。此后又卖过几个中国结和剪纸,于垒已经懒得搭理这种事了。
为此他苦恼了许久,可一直没想出办法来。
那天晚上,于垒照例进入自己的网站。他想查看一下当天的收获,同时也给网站加上一个
珍贵的访问量。那天他们的网站实在可怜,访问量居然还没超过10次,比起那些日访问量成千上万的大网站来,真是天上人间。
于垒突然奇怪起来,人家搜狐、新浪、网易、51JOB访问率高也就算了,不是也有些小网站每天都能进去上千人吗?他们是凭什么?
于垒拉着老婆一起进了个聊天室,自顾自地把自己的苦衷挂了上去,不久几个网友就开始
为他出起主意来,大家都认为于垒网站的失败之处在于太过专业的网页设计和不合时宜的主题上,商务是要搞的,但不能太突出商人味儿,在商言商就不好了,得搞点儿能让人感兴趣的东西,正如做广告的首先得先把人的眼睛吸引过来一样,唯一的取胜途径是必须尽快换掉“垃圾股”。大家都说既然网站卖服装就大可以主打女性话题,比如把首页的标题改成“做女人如何才能挺美?”卖内衣嘛!保证招人。
《千面网虫》 一个神话的诞生跟着网络一起长大(3)
于垒使劲拍了下大腿:“就这么干!”
“不太好吧?”他老婆有些担心。
“没事,我们又不搞黄色网站。大不了就是逗你玩儿。”
于垒真将网站主题改为女性话题,他和老婆搜集了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的50余篇女性问题的文章,然后分门别类地贴到网上,又将老婆最漂亮的一组照片经电脑扫描后挂在了网页上,最后给网站主人起了个迷人的名字:小黄蓉。
网页的重新设计花去了于垒夫妇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忙完后已是深夜时分,两口子累得
倒头就睡。第二天于垒晕晕乎乎地去上班,路上差点被骑三轮车的撞倒。
中午吃过午饭他被传呼机叫明白了过来。传呼机上只有四个字:赶快上网!于垒大惊失色,还以为巴以冲突把世界大战引起来了呢。谁知上网后发现各大网站平静如常,自己供职的网站也根本没有被黑的迹象。于是他照例又打开自己的网站。老天爷!于垒这一惊非同小可,仅仅半天时间,自己网站访问量就达到了600多人次,这是平时一个礼拜的数啊!
于垒稍稍平静了些,才发现这些访问者里,可能就没几个是真正的女性,大部分是些傻老爷们和伪装成女性的假姑娘,这从BBS上的帖子里便可看出来。
接着于垒的电话响了,是老婆打来的:“看到了吗?”她问。
“看到了。”于垒竟有些痛心地说。
“人数还在涨,肯定能突破1000。”老婆接着说。
“我看行。”
“你有什么感觉?”老婆挑战似的问。
“男人喜欢女人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需要吗?……”于垒学着《大话西游》里周星驰的口气道。
“不需要啊!”老婆在电话里笑了。
“对呀。啊哈哈哈……”于垒拉长声音的大笑把办公室的同事吓了一跳。
接下来的一周,于垒的心情是既愉快又紧张,愉快的是网站的访问量每天都在递增,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