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不愿意回归故里。至于被杀全家的人,都是一些罪大恶极的武林败类。
长乐帮帮主石破天,也是应邀上岛之人。他是个呆头呆脑、一字不识的青年,论智商肯定没有别人高,情商也很平常,但他却从那些蝌蚪文中发现了文字笔画本身即是武工招式、内息走向,无意中读懂了其中奥秘,练就了盖世武功。
这个故事奇就奇在那些智商、情商极高的人不能解读的武功秘籍,却被一个呆头呆脑、一字不识的石破天破解了。这只能说明石破天具有极高的搜商。石破天所凭借的只是他那特有的直觉,凭直觉他发现了其中奥秘,完成了这次特殊的搜索任务。在搜索中,人的直觉本身也是工具——一种非物质性的搜索工具。人们常说“女人的直觉很厉害”,并非没有道理。的确,女人们凭借敏锐的直觉,进行过无数次成功的搜索。
侠客岛的故事,似乎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那些智商很高的大侠们,整天围绕着诗句和注解的文字意义争论不休,完全忽略了文字形体的意义。从心理学上说,这叫“思维定势”,是他们过多的知识阻碍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而对于石破天来说,他不认识字,不懂得什么文字理解。在这个时候,他的敏锐的直觉却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从文字的笔画形体上“悟”出了真谛,成功地解读了别人读不懂的武林秘籍。
这个故事,又一次说明了搜商不同于智商或情商。
第三章 漫说搜商走出红房子
网上有一个著名的Flash游戏“走出红房子”(b。zhongsou)这个游戏非常有意思,就是假设游戏者醉酒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被关在一所房子里,他必须在密闭的房间里找到一些工具和物品,打开门锁,走出红房子。尽管情节简单,游戏的难度却非常大,里边的某些物品非常不容易找到,而且其用途往往也需要像侦探家一样进行推理、猜测和想象。据说,世界上只有4000人能够在十分钟之内走出这个红房子。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游戏是一个“测试智商”的游戏,实则不然。它更是一个测试搜商的游戏——找到走出红房子的方法和步骤,只不过在这个搜索过程中包含有许多智商、情商的成分。
我们不妨仔细研究一下这个游戏的整个流程:
这个人醉酒后,发现自己被关住了,马上产生了走出去的强烈动机,或者说产生了征服这个游戏的欲望——这是情商。
通过推理明确:只有找到一些工具,才能找到走出红房子的方法或途径。——这是智商。
从房间一些比较明显的地方,比如窗台上,桌子上,没有上锁的抽屉里,CD机旁边,可以找到钥匙、金属棒、易拉罐拉环、一只戒指、备忘录等等——这些全是搜商。
很多人在那些明显的地方找到东西之后,仍然找不到走出红房子的途径,便放弃了。一些人则不气馁,继续寻找下去——这又是典型的情商。
通过生活想象或通过无意发现,多次拉开窗帘可得到戒指——这里既有情商的成份,又有智商的逻辑推理因素。
通过两把钥匙,打开抽屉,找到电线和神秘盒子。——这是智商,也是搜商。
从CD空盒子联想到,CD机里可能有唱片;或者缺少这一步,直接通过电线的存在而联想到,CD机可以利用电线接上电源打开。打开CD机之后,可以从碟仓里得到一把大钥匙——这又是智商,也是搜商。
查看备忘录,原本的目的是看看有没有纪录什么找到其他物品或者走出红房子的线索,却只得到了一张不知何用的标签纸。通过联想和推理,运用易拉罐拉环刮开标签纸,得到不知何用的4位数字。虽然这个收获的意义还不明确,但毕竟是一个收获。——这些都是智商,也是搜商。
把两个圆型戒指和神秘盒子上的两个小圆洞联系起来思考,然后把戒指各放进去;仿照以上的思考,又可以把金属棒放进神秘盒子的长形凹槽。神秘盒子一打开,这才知道是录影带播放机。然后,把缺的一节电池放上,把录影带放上,播放出跳舞者的视频——这些也都是智商。
对跳舞者长时间舞蹈的耐心等待——这是情商。
对跳舞者两手指向同一个地方的特殊动作,发现那个发亮的星星——这是搜商。
紧接着,通过点击发亮的星星,找到墙上的保险柜——又变成了的智商和搜商。
通过对标签纸上不知何用的4位数字和保险柜4位密码进行联想和推理,发现这是保险柜密码,并用那把大钥匙打开保险柜,得到起子。再用起子撬开紧闭的门锁——这些又都是智商了。
在整个“走出红房子”的游戏过程中,我们看到,这个游戏实际上测试的是并不是单纯的智商,甚至即使是智商,也是这次为了走出红房子的搜索过程中的智商。这个游戏综合考察了人类的多种智力因素。
以上仅仅是就游戏的流程而言的。对于玩过这个游戏的人们来说,不同人的搜商不同,其结果是很不一样的。有一些人,脑子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时代里,就是想不到运用各种搜索工具,甚至不知道怎么搜索物品,不是玩不下去,就是根本无法玩。而另外一些人,在游戏过程中遇到难题时,甚至还没有玩之前,就上网搜索出关于这个游戏的攻略,很快便就解决了“走出红房子”的难题——这就明显是搜商了。在以上的对比中,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这个游戏是对搜商测试,同时也测试了智商和情商。
人们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类似这种名为“测试智商”的游戏和题目很多。比如,这张非常有名“多面人像”,(b。zhongsou)明里暗里隐藏着很多张人脸。人们都以为,这张奇图检验的是人的智商。一个网站甚至在这张奇图下标了一句:“能发现9张脸的人智商在200以上。”但是,对于画面、线条、颜色等等基于人类直观本能的视觉印象和感受,怎么能够归于智商的范畴呢?眼睛能看到人脸,耳朵能听到声音,嘴巴能发出声音……这些怎么可能称之为智商呢!此外,很多经正规测试证明是高智商的人,也往往不能找到这张奇图中的多张人脸,这又是为何呢?道理很简单:在寻找图片人脸的过程中,依赖于线索、联想、想象和发现,搜商发挥了最主要的作用。另外,在屡寻不获的情况下,鼓起勇气,树立信心,耐心地继续寻找下去,人们又得借助于情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以逻辑推理为基础的智商的依赖、非常少,甚至基本没有。因此,与其说这张奇图检验的是人的智商,还不如说这张奇图更多的是在检验人的搜商。
也许,我们应该把事情想得极端一些:一个患痴呆症的低能儿对人说,在一面破损的墙面纹理中,藏有一只兔子的形象,但是一般人即使经过提醒也不容易看得出来。难道说,这个低能儿的智商就突然变得很高了吗?必须承认,很多名为“测试智商”的游戏、图片、题目等等,实际上更多测试的都是人的综合智力。
我们由此想到:在生活中,无论哪一种智力因素都不大可能被单纯使用。如果单纯地强调某一种智力因素,而忽视其他智力因素的作用与意义,必然导致人们生产生活不能正常进行甚至失败。如果我们愿意把各种社会实践都当成一个“走出红房子”的游戏,那么,人类就不可能仅仅运用单纯的一种智力因素取得成功,而必须调动智商、情商、搜商等多种智力因素。
综合应用智商、情商和搜商,人类才能走出社会历史发展的“红房子”!
第三章 漫说搜商智商和搜商实证研究(1)
为研究搜商、智商以及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随机抽取了某IT公司的64人,以及某研究所的19人,对他们进行了智商搜商测试,智商测试选用了标准题目,搜商测试则用单位时间内的正确率来衡量(为容易比较起见,其尺度并转化成和智商相同),并请他们填写了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工作类型等相关信息。人事部门提供了工资范围。
一,基本背景数据
1, 性别上,男女之比为63%:37%。
2, 学历上,大专及以下:本科:研究生及以上之比为18%:49%:33%。
3, 工作上,技术:非技术类=65%:35%。
二,基本分析
1、从表面上看,男性和女性,高学历和低学历在智商和搜商上的差别皆显著,前者比或者都要高,搜商的差别更大一些。对于技术类和非技术类,他们在智商上有差异,但是搜商上则没有显著差别。这说明,非技术人员需要有较好的情商而不是智商,但是对于搜索能力的培养和需求却和技术人员类似。这里的显著性是用t…检验和方差检验(ANOVA)得出。
教育
大专及以下 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
智商 122 125 133
搜商 91 98 107
性别
女 男
智商 123 130
搜商 95 103
工作
非技术 技术
智商 122 130
搜商 97 102
其中教育的对智商和搜商造成的差别尤其显著。考虑到教育和其他两个指标的相关性比较大,以及在我国高学历的男性比女性明显要多,因此我们用广义线性模型进一步研究在有教育因素影响的情形下,智商搜商的差别,结果发现工作类型不再有显著性差别,而且性别对搜商的差异仍然存在。结果如下。
模型1:智商的GLM模型=性别+职业+教育
因变量:智商IQ
来源DF平方和均方F值Pr》F
模式42184。97981546。244955。280。0008
错误788075。23706103。52868
修正总数8210260。21687
来源DF类型IIISS均方F值Pr》F
性别1150。4164450150。41644501。450。2317
教育2849。1709262424。58546314。100。0203
工作1121。8403697121。84036971。180。2813
模型2:搜商的GLM模型=性别+工作+教育
因变量:搜商
来源DF平方和均方F值Pr》F
模型43632。97556908。243894。780。0017
错误7814817。02444189。96185
修正总数8218450。00000
来源DF类型IIISS均方F值Pr》F
性别1995。731044995。7310445。240。0248
教育22412。3951901206。1975956。350。0028
工作1275。668740275。6687401。450。2320
第三章 漫说搜商智商和搜商实证研究(2)
1、表面上看,搜商和智商相关性显著性相关(相关系数=32%,显著性水平 模型3:智商的GLM模型=搜商+性别+工作+教育
来源DF类型IIISS均方F值Pr》F
工作1173。7720943173。77209431。720。1942
教育2472。6082790236。30413952。330。1038
性别159。333584959。33358490。590。4464
搜商1276。0371871276。03718712。730。1028
模型4:搜商的GLM模型=智商+性别+工作+教育
来源DF类型IIISS均方F值Pr》F
工作1369。532198369。5321981。990。1625
教育21658。981892829。4909464。460。0147
性别1796。483053796。4830534。290。0418
智商1506。492839506。4928392。730。1028
模型5:智商=性别+工作+教育(搜商模型类似,略)
来源DF平方和均方F值Pr》F
模式62371。20256395。200433。810。0023
错误767889。01431103。80282
修正总和8210260。21687
来源DF类型IIISS均方F值Pr》F
工作1132。2928773132。29287731。270。2625
教育2646。8482803323。42414023。120。0501
性别190。183810790。18381070。870。3542
计算机139。664397839。66439780。380。5383
搜索1184。5950982184。59509821。780。1863
2、和工资相关性最大的是年龄。在控制了教育和年龄的影响后,智商微弱影响工资,而搜商目前仍没有成为影响工资的因素。
模型6:薪水的GLM模型=搜商+智商+年龄+教育
来源DF平方和均方F值Pr》F
模型515。445587103。089117427。12 错误5825。163787900。43385841
修正总和6340。60937500
来源DF类型IIISS均方F值Pr》F
教育20。886101470。443050731。020。3666
搜商10。132137150。132137150。300。5832
智商11。873868261。873868264。320。0421
年龄111。9351465511。9351465527。51 3、于网络搜索在中国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新颖的,我们发现年纪越大的人,其搜索能力要比较小的人要弱些。大约每大三岁,则其搜商要减少4分。
关于智商的测试已有了许多相对成熟的方法,本次搜商测试的工具选用搜索引擎显然具有一定局限性。因为搜索引擎虽然是获取知识的最有力的工具,但毕竟不是全部,除传统的字典、图书等知识外,咨询热线、社交网络,各种互联网服务平台都有可能成为获取的新的知识的工具和方法。以寻找目标地点为例就有问路、查地图、使用电子地图到动态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不同的知识获取方式。所以让受试者在更大范围内选择工具会进一步提高搜商测试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从发现线索到有效地保留和使用线索的角度为受试者设题也会使搜商测试更加全面客观。总之关于搜商测试的科学方法的讨论,本书只是一个开始。相信随着更多的人参与搜商理论的研究和讨论,搜商测试会更加科学与权威,成为人们衡量人类智能的一个重要的参照因素。
小贴士:高学历并不等于高能力
艾萨克博士讲过一个故事。曾有一位朋友对他说:“博士,有一个又聋又哑的人来到一家五金店买钉子。他把两个手指头并拢放在柜台上。用另一只手做了几次锤击动作。店员给他拿来一把锤子。他摇摇头,指了指正在敲击的那两个手指头。店员便给他拿来了钉子。他选出合适的钉子就走了。那么,你听好了,接着进来一个瞎子,他要买剪刀。你猜他是怎样表示的呢?”
艾萨克举起右手,用食指和中指做了几次剪刀动作。朋友一看,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啊!你这个笨蛋。他当然是用嘴巴说要买剪刀呀!”接着他又颇为得意地说:“今天我用这个问题把见到的所有人都考了一下”。
“上当的人多吗?”艾萨克急着问。
“不少”。他说:“但我事先就断定你一定会上当”。
“那为什么?”艾萨克不无诧异地问。
“因为你受的教育太多了.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知道你不会太聪明的”。
第四章 “万事通”不如“包打听”“万事通”不如“包打听”
国际互联网是一个浪潮。他将冲击计算机工业以及许多其他的工业,淹没那些在这一浪潮中还没有学会游泳的人。
——比尔·盖茨
第四章 “万事通”不如“包打听”老教授与邻家孩子
一个研究考古学的老教授和一个三口之家相邻而居,关系处得非常好。邻居家的小孩子才上小学四年级,但求知欲很强,经常向老教授请教有关文物方面的知识。有一天,老教授到邻居家闲聊,小孩问这问那,终于有一个问题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无法回答。于是老教授说,等明天我查了资料之后再告诉你。可是小孩子心想,上网查查不就可以了?于是他走进了书房。待他再次来到客厅时,老教授已经告辞离去。第二天,老教授见到小孩子,抱歉地告诉他,自己还没有查到那个问题的答案,准备上图书馆去查。这个聪明的小孩子却得意洋洋地宣称,他已经知道那个问题的答案了。老教授很惊讶,问这是怎么回事。小孩子说,上网搜到的。老教授一问那答案,果然准确。
做学问的人反而不比普通人更快捷地掌握知识——尤其是书本上的知识,这在十几年前还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在网络普及、信息化已成现实的今天,知识和学问已经不再为少数人所专有,只要一个人稍微动一点脑筋,并愿意下一点功夫和时间,就可以从网络、电视、图书馆等等有形、无形的渠道,获得最新最全的知识。
当然,怎么样搜索到有用的知识,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有的时候,线索明明存在,人们就是找不到。
一个大学里的登山队,准备在暑假里去征服福建省某一个不是很有名,但是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