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大传-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园眨勇戆吧贤舷轮换蒲颉
  曹操略一沉思,似有所得,笑道:“我看却不是另有所获,而是正获其所。立刻回营,我有话说。”
  当晚,曹操与二位大将聚于营中。亲兵早已叫营厨清洗了鹿、羊,一炖一烧,供在案上。三人据案而饮,大呼畅快。
  眼花耳热、底气贯顶之后,曹操又饮一杯,说:“我想了一个下午,自以为得计,不仅能破杨秋,而且将一举剿灭马超、马岱、韩遂和梁兴!”
  夏侯渊手执一只鹿腿,问道:“莫非丞相已把这个大计着落在了西奔羌马之上?”
  曹操非常高兴:“夏侯将军又有所长进了。徐晃可知道我的用心何在吗?”
  徐晃笑道:“跟着主公转战多年,岂能不知主公的意图?我知丞相猜测那西奔羌马是受杨秋之命,赴陇上马超、韩遂处求援来着。我已查过,今天并无别的飞骑出城。如果所料不差,明天会另有羌马,分赴冯翊、汉中求援于梁兴、程银。”
  曹操令亲侍满斟三杯,与二人一饮而尽,笑道:“拥有你们这样文武双全的干将,实为孟德之福!明日可下令,但见安定城中有飞马突出,只许佯装追击,放他过去。杨秋必定想使马超、梁兴夹击我军,我们就给他来个将计就计,再来一个会战!”
  夏侯渊说:“程银新投张鲁,而刘备最近颇有意于汉中,估计张鲁要抗衡刘备,不会分兵给程银来犯。我意此役用兵,主力精兵可主要用于对应马超与梁兴两股敌军,程银之部,稍加监视即可。”
  曹操同意。三人又讨论了如何回长安搬取援军等事,直饮得人人都有些飘飘然了,才各回营中安息。
  第二天,果然有一羌马冲出城门,往冯翊方向狂奔。曹军假意发喊高叫,却并不力追。翟忠在城墙上观看,也未起疑。
  其后,未见再有羌马出奔。因此,曹操等便放开程银,专一对应凉州和冯翊之敌。
  一七一眼看时间快到十月之末,这一天,张辽、许褚、丁斐并地方将领姜叙、杨阜率军两万,遵曹操急令,押了粮草,赶到了安定,与曹操会合。
  杨秋与刘太卜在堂上听得城外人马喧天,还以为是援军到了,正自奇怪,因为早已约定,两股援军要到十一月一日子时正牌才来奇袭,即使提前进入安定境内,也要按兵不动,到了夜间才能兵临城下。两人对看一眼,一种不祥之感陡然涌上了心头。
  二人急急策马来到城门,上了城楼,一看之下,不觉大声叫苦。原来马超、梁兴处,已于日前差密马回书,约定按杨秋、太卜之计,按时来攻曹操。而此时却来了曹操得意大将许褚、张辽等人。距马超、梁兴来袭,也只有一天时间。这时,要通知两处兵马,已然来不及了。刘太卜不由脱口叹道:“画虎不成反类犬啊,想不到夹击曹操变成了自投罗网!”
  杨秋也说:“可惜悔之晚也。现在长安空虚,不然,可求程银领张鲁之军奔袭长安空城。”
  叹息一阵,命令骠骑精兵从四个门户突出,说什么也要设法通知援军情势已异。但此时曹操已下严命,各门若有一处放过突围兵马者,一律问斩。是故,竟无一骑能出安定。如此一来,杨、刘就成了瓮中之鳖。
  眼看到了第二天,十一月一日。杨秋、太卜在城墙上观望,见曹军已布好阵势;二人看罢,仍是无计可施,只盼这一天过得越长越好。然而越是如此,觉得时间过得越快,没多久似的,天就黑了下来———其实本已隆冬,昼短夜长,二人心念所系,竟觉得这一天白昼也骤然缩短了。
  到了亥时初牌,二人又上城楼,见曹营内已做好准备,鸦雀无声,一付毫无防备的样子。杨秋见此突然福至心灵,大叫道:“马、梁有救了!”
  太卜急问,唇舌打颤:“何,何以见得?”
  杨秋笑道:“马超、梁兴之军若在子时正牌同时杀来,我城内守军为了不让曹操起疑,必然装得和平常一样;现在却被曹操料到援军将至,又无法通知援军。但援军一旦看见我城墙之上灯火大亮、鼓乐齐天,必知有异,便不至于贸然夹击曹军。这样一来,虽不能提前令马超、梁兴得到警示,却也能令他们临阵见机,不致毫无准备,全军覆没!”
  太卜恍然而悟,大笑道:“只是这样却便宜了曹操!”随即下令诸军,在西门之上亮灯火,击鼓吹角,以为警示。
  一七二曹操正与许褚、张辽、夏侯渊、徐晃、丁斐、姜叙、杨阜等七位将官在营内饮酒,猛听得鼓角喧天,都是一惊,急忙出营观看。只见安定城内,四处门户的碉楼之上灯火通明、亮如白昼,兵士人头攒攒;杨秋与刘太卜在上面叉手而立,洋洋自得。
  曹操不觉笑道:“好个杨秋,竟然有此一计!”又回头对众将说:“不过,他又如何算得过我?我本来不知马超、韩遂和梁兴他们何时来袭我军,只能时时防范,奈何杨秋心急,倒在警示其援军之前,先泄机密于我了:今天晚上,马超、梁兴必至。”
  众将均觉有理。丁斐道:“丞相何不将计就计,也来个灯火通明、鼓角相闻?待其援军赶来,见城上城下一般无二,又有我军将士在下痛骂挑战,还道是常常如此相峙,必然不防我已有备。同时,再拨两彪人马,伏于马超、梁兴必经之途上,先行放过;待马超、梁兴引军来攻我营,我军可佯装猝不及防,马超、梁军必懈,我伏军再回马杀来,马超、梁兴哪里还有命在?”


第二十六章 涂书离间韩遂(12)


  曹操听了,大喜过望,说:“丁斐之智,我真是知道得太晚了!”于是下令也大张灯火,击鼓吹角,又选嗓门洪亮的兵卒坐在阵前,高声侮骂杨秋、翟忠。一面派张辽领姜叙,许褚领杨阜,分赴马超、梁兴之来路,择地埋伏。
  城楼之上,杨秋、刘太卜正自鸣得意,突见曹操军连营之中,也是灯火通明,跟即又鼓角齐鸣,更有三五兵士,把酒坐地,扯开嗓子胡乱侮骂,先惊后叹。杨秋回顾太卜,无可奈何地说:“唉,我的计谋固不及曹操,沉稳更是不及。现在离子时尚有一个时辰,我却竟然如此之早就张灯击鼓,反而让曹操得知我军今夜必到。看,”说着以手指点曹营,“曹操派出两股兵马,埋伏于援军所必经的路上。唉,杨秋啊杨秋,为什么你要误失时机,心慌欲狂?!”
  言罢,以手击墙。
  刘太卜听得口唇张开,但仍是不解:
  “那么他们也张灯击鼓,又是何意,难道不怕我援军看见而提防吗?”
  杨秋听了,心中暗道:我方尽是如此庸常之辈,关中如何不失?口中仍道:“正要如此,我援军才会不防:误认为这两日曹操攻城正紧,他们来得正是时候。”
  太卜“哦”了一声,算是弄明白了。随即又问:“那我们怎么办?”
  杨秋苦笑一声,说:“随机应变吧。”也令兵卒搬取酒肉上来,叫刘太卜陪自己同饮,心灰意冷,只求一醉。
  曹操立于营前,遥见杨秋兴意萧索,呼酒狂饮,喃喃道:“杨秋高才,可以为我所用矣!”
  一七三时交子时正牌,梁兴先率领冯翊守将陈南、副将田翎,带兵八千余骑,马摘铃、人衔杖,悄悄掩杀而来。许褚与杨阜按兵不动,放了过去。
  不一刻,到了城外,但见城上城下,一派鼓角喧天,灯火通明,曹操阵前,正有兵士指城而骂,而且曹操本人也坐在营前,把酒观骂,城楼之上,更见杨秋也正自饮酒。
  梁兴见状立令停马,一时不知所措,陈南与田翎从旁说道:“马超尚未到来,幸好我军先至,抢得头功,看来曹操已按捺不住攻城了,不分昼夜硬干。”
  梁兴本有疑虑,见二人这一说,便去了大半,又想反正已来了,就算曹操有诈,也不及转意了;遂引军朝曹军营地冲来。
  曹军立时大乱,阵前士兵争相逃窜。岂料梁兴兵马冲近跟前,却纷纷马失前蹄,坠于坑中———原来曹操早已密令士卒,于夜间挖出陷阱,布于敌人援军必来劫营的路上。
  刘太卜见梁兴杀来,急叫杨秋出战,谁知杨秋已有醉意,乜斜一双朦胧的眼睛,说道:“出战又有何用,还不是去送死!”言毕又饮。
  太卜大怒,喝道:“难道你已有降意?再不出战,且先吃我一剑。”一边拔剑在手。
  杨秋饮下一大口,将杯子一掷在地,说;“反正都是一死,你愿杀便请自便!”
  太卜愈怒,但终又不忍,就独自领兵,开了城门,杀将出来,意欲杀了曹操,乘机取胜。岂知早有夏侯渊一马当先,迎了过来。只十余回合,便被刺下马来,夏侯渊立即又奔往梁兴。
  正当此际,阵营两边,马超、马岱、翟忠、罗纲引行军杀到,见战场一片混乱,又见那边有陷阱,因此不敢躁进。马超见杨秋一人,在城楼上独自饮酒,甚为奇怪,高声相呼,杨秋只是不应。
  马岱游目四顾,见曹操立于营关,毫无惧色,正自饮酒观战,身旁一人按剑侍之,正是丁斐。同时有夏侯渊、徐晃与梁兴、陈南和田翎厮杀,因对马超说道:“今日情形,岂不与那在黄河边上一样?”
  马超看后,喜道:“今日可杀曹操矣!”
   正自高兴,突然身后一声炮响,回头一看,早有张辽、姜叙率伏军杀回;一阵冲击,马超之军被迫前移,纷纷跌于陷阱之中,翟忠回马来战张辽,只一回合,就被张辽一枪刺于马下。马超等顿时无措。
  那边,夏侯渊已杀了田翎;梁兴慌乱,也被徐晃赶上,双斧齐下,砍成了三截。陈南回马欲逃,迎面来了许褚,只交一回合,就被许褚一刀砍翻。
  此时,曹操令丁斐率亲兵进城登楼,务必生擒杨秋。
  马超见了这个势头,哪敢恋战,急命马岱与罗纲率部逃窜。罗纲不幸被姜叙一剑击在腹上,跌下马来,被乱军踩死。张辽挺枪来战马超,马超全力拼杀,逼开张辽,与马岱落荒而逃,许褚见了,连呼可惜!
  此役杀伤西凉士兵二万余人,俘虏三万余人;杀死西凉将领共六人。曹操望望夜空,刚进入丑时。
  众将拥着曹操进了安定城,到了太守府坐定,早有丁斐押解杨秋上来,此时杨秋酒已醒了大半,圆睁双眼,直视曹操。
  曹操令左右解了绑,赐座于旁。杨秋昂然说道:“我智不如人,早有死志,你又何故如此做作!要杀要剐,杨秋何曾畏惧?”
  众将闻言皆怒,曹操却说:“我看你也有才学,如何这等执迷:一个人如果智不如人,做不成天下第一的智士,便要寻死,岂不荒唐?你真正不足的其实只是未遇明主罢了。假如我免你一死,却又如何?”
  杨秋微微沉吟,说:“对你的智谋胸襟,杨秋一向钦服;只是一身不事二主,要叫我降你,却也无理可循。”
  曹操笑道:“今天下动荡,群雄并起,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你执著愚人之忠,岂不让英雄齿冷?”
  杨秋听言再也无法不服,当下就伏地纳头,口称愿降。
  曹操离座,亲自扶起,令杨秋留守安定;杨秋感激不尽,又与诸将重新见过,一时间欢声笑语,皆大欢喜。
  一七四 十一月初,曹操率大军回到长安;十二月,带徐晃回师邺城,自此以后,到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整个西凉的清扫都由夏侯渊负责。
  第二年,即建安十七年秋七月,马超再次卷土重来,占据蓝田郡;夏侯渊率军攻击,马超再次败走,投奔汉中张鲁。第四年,即建安十九年,马超又在张鲁的协助下,率军攻打凉州。凉州守将当时是姜叙。眼见大军压境,姜叙告急,想向远在邺城的曹操求救。
  夏侯渊与张辽正在雍州驻扎,知道姜叙的意图后,不敢同意,他对张辽说:“曹公在邺城,相去此地四千多里,要待大军来到,姜叙早已被马超击溃,凉州不复存了。因此,应实行快速度的紧急救援,以稳定凉州诸将的信心。”
  于是,派张辽率步骑混成快速部队五千人先行,自己则组编新的关中军,视需要,随后支援。马超见张辽兵到,凉州守兵志气转旺,就不敢硬拼,终于撤回了汉中。
  稍后,韩遂在羌族休养停当,又率羌军屯集于凉州边界的显亲,随时可能来犯。夏侯渊令军主动袭击,韩遂不敌,退入羌族的兴国氏。夏侯渊意欲一举扫荡西凉之敌,便率领轻骑军千里追击,追到了长离,在长离火烧了壮羌屯。
  韩遂见夏侯渊兵势单薄,决心与他决一死战,便联合羌族各部土军,对夏侯渊所部实行反包围。夏侯渊手下诸将见韩遂兵多,就建议就地筑营,以图防卫。
  夏侯渊思索一阵,反对说:“如今我们千里用兵,深入敌境,在危地作客战,全凭一鼓作气之势。如果建立营寨防守,攻击的锐气一旦失去,又无粮草保证,必然要败。
  “韩遂兵力虽众,但来自羌族不同的部落,指挥不一,又缺少训练,当不难击退。”
  众将无奈,只得继续攻击韩遂,夏侯渊为了鼓动士气,以身作则,处处争先。结果军士锐气不可挡,羌族士兵见了,大都心惊,纷纷败退。
  韩遂不得已,再向西北逃窜。这样,就再也无人威胁西凉、关中地区,曹操见夏侯渊的独立指挥能力得到了实战的检验,不惜予以重奖。整个西北方到此全部统一,曹操的目光又射向一直与他僵持的吴越孙权。
  


第二十七章 魏武如骑庸(1)


    汉皇似坐毡
  一七五建安十七年正月,曹操班师回到了邺城。
  曹操是非常喜欢这个地方的。确实,以地利而言,邺城在河北南端,向西可往太行山,东接华北平原,南为东南向的漳河,正南朝向殷墟。自邺城南下,可直抵郑州,向西可到洛阳,而洛阳的东南面,则是许都。
  曹操为了自己有一个安适的办公环境,又在邺城的北区以西、漳河之畔,修筑了铜雀台为中心,金凤台,玉凤台为左右的“邺城三台。”共有数百个房间,曹操在此召开军事会议,更在此聚集文人名士,广开诗会,吟诗作赋,歌咏舞蹈,十分安适,就渐渐不去许都。
  当然,也并不全是因为邺城的舒适,才让他乐不思都。自献帝刘协在建安元年被曹操迎还许都以来,刘协总算结束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起居、服饰等方面,才开始真正像个皇帝的样子。只是国家的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曹操一人手中,刘协身边的一些公卿大臣,便免不了有牢骚,不满其仅仅有位而无权的处境;大批外戚也是如此。因为他们的富贵与权力都落在皇帝身上,而皇帝只是形同虚设,他们自己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
  刘协原本是一个较为平和的人,又因感激群雄之中有曹操“奉戴天子”,所以对曹操之权重颇为原囿。可是众大臣与外戚无一日不煽动,便使权力欲还不太严重的刘协为了争取天子的自尊,而开始与曹操发生愈来愈多,愈来愈严重的冲突。
  首先,是议郎赵彦在献帝御前提出“宫中”和曹操“府中”———实质上也就是许都和邺城———的权力分配问题,力言府中凌驾于宫中之上的具体情形,鼓励献帝与曹操谈判,收回大权。
  曹操当时正与吕布激战,将破张绣之时,折了长子曹昂。一时闻此,大怒欲狂,立即派人以煽动叛乱,分化政府的罪名,处杀了赵彦。献帝大惊,此后,只要见曹操有事入殿,便深感惧怕。
  一日,献帝思考良久之后,诏曹操进宫参见,曹操立即入殿。献帝见了曹操,就直截了当地说:“你如果真愿意辅佐我治理天下,我就请你尊重我应有的权责和地位;如果不能做到,我愿意让出皇帝之位。请你三思,全权处治吧!”
  曹操听了,脸色遽变,立即伏地谢罪,并请求当即退朝。
  从此以后,曹操能不上朝就尽量不上朝,即使有事,也由他的首席谋士荀彧一人代为沟通。在献帝身边,不反对曹操专权的其实也有许多人,他们多身居要职,有实际的权柄,但一律都是曹营的人。而曹营中唯一对献帝始终保持尊敬和好感的,则只有荀彧一人而已,如今曹操又不想上朝,这样,朝廷和宰相府中唯一的沟通渠道就只是荀彧一人了。
  这边,曹操更加紧了对邺城的扩建,他裁决军政大事,除了在这邺城“行府”外,就是在南征北战时临时的军营兵帐之中,平常只是走过场似的,向许都作些事后的报告。如果不是荀彧一人在谋划战争的同时,又花大量精力从中作出协调,许都与邺城之间,必然爆发公开的政治冲突。
  一七六然而,即使如此,事情还是终于发生了。许都的一些公卿大臣与外戚,见曹操已逐渐架空朝廷。必定要篡汉称帝,便推有“国舅”之称的董承,密与献帝商量除曹一事,于是献帝下了一道密诏,令董承联合几位朝廷武官,计有种辑、王服、吴子兰等人和客居曹操军营的刘备,阴谋杀害曹操。
  事败后,诛杀董承事件连带受害的董贵人身怀有孕,献帝便请求曹操缓行贵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